CN209624939U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4939U
CN209624939U CN201920557109.3U CN201920557109U CN209624939U CN 209624939 U CN209624939 U CN 209624939U CN 201920557109 U CN201920557109 U CN 201920557109U CN 209624939 U CN209624939 U CN 209624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ubstrate
connection section
scree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71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71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4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4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4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顶面上设有第一导电部和驱动电路,第一导电部用于电连接至显示屏组件的主柔性电路板,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屏组件显示;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电连接部,第一电连接部固定于基板的底面,第一弯折部从基板的底面弯折至基板的顶面,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于第一导电部;及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位于第一电连接部背离基板的一侧,且发光元件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的显示屏组件。本申请使得显示屏的功能模组和柔性电路板排布更加合理,提高电子装置内结构的紧凑性。

Description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装置中,显示屏中具有多个功能模组及连接这些功能模组的柔性电路板,这些功能模组和柔性电路板的位置设计和电连接关系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占据显示屏占据的空间过大,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或显示屏的非显示区的面积过大,不利于增加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因此,如何使得显示屏的功能模组和柔性电路板的位置及电连接关系更加合理,提高电子装置内结构的紧凑性,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使得显示屏的功能模组和柔性电路板更加合理,提高电子装置内结构的紧凑性。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上设有第一导电部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电连接至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主柔性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组件显示;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弯折部从所述基板的底面弯折至所述基板的顶面,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部。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通过将发光元件的柔性电路板弯折后绕到基板的顶面并电连接基板顶面上的第一导电部,设置第一导电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主柔性电路板,有效地解决了当发光元件的柔性电路板与主柔性电路板相距较远时,需要转接柔性电路板将发光元件的柔性电路板转接至主柔性电路板,有效地解决转接柔性电路板占据显示屏的位置答,妨碍其他的电子元件的设置,且转接柔性电路板跨度大,可能会与其他元件发生缠绕,且电性安全性差的问题,使得显示屏的功能模组和柔性电路板排布更加合理,提高电子装置内结构的紧凑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沿A-A的截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中基板的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中基板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中第一柔性线路板在折叠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中第一柔性线路板在展开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适当的相互结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显示装置100的第一视角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100可以为电话、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屏的智能设备。以电子装置100为手机为例,为了便于描述,以显示装置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显示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显示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向,显示装置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向。
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屏组件10。显示屏组件10包括基板1、第一柔性电路板2及发光元件3。基板1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11和底面12。
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顶面11上设有第一导电部111和驱动电路112。所述第一导电部111用于电连接至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主柔性电路板4。所述驱动电路112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组件10显示。第一柔性电路板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连接部21、第一弯折部22及第二电连接部23。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固定于所述基板1的底面12。所述第一弯折部22从所述基板1的底面12弯折至所述基板1的顶面11。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3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11。所述发光元件3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背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且所述发光元件3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具体的,发光元件3发射的光线经导光板5扩散后,经所述基板1射出所述显示屏组件10。其中,导光板5与基板1相对,以将发光元件3发射的光线扩散至整个基板1或基板1的大部分,最终照亮显示屏组件10的显示区1a。
通过将发光元件3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弯折后绕到基板1的顶面11并电连接基板1顶面11上的第一导电部111,设置第一导电部111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主柔性电路板4,有效地解决了当发光元件3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与主柔性电路板4相距较远时,需要转接柔性电路板将发光元件3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转接至主柔性电路板4,有效地解决转接柔性电路板占据显示屏组件10的位置,妨碍其他的电子元件的设置,且转接柔性电路板跨度大,可能会与其他元件发生缠绕,且电性安全性差的问题,使得显示屏组件10的功能模组和柔性电路板排布更加合理,提高电子装置100内结构的紧凑性。本申请无需设置转接柔性电路板,规避了转接柔性电路板断裂或者损伤风险,电子装置100也不需要为转接柔性电路板进行避位。主柔性电路板4上不需要设置焊盘,为主柔性电路板4走线提供更大自由空间。本申请省去了转接柔性电路板,节省材料、简化组装工艺。
具体的,请参阅图4,所述基板1可以是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驱动电路112包括多行数据线113、多列扫描线114及多个薄膜晶体管115。多行数据线113相间隔设置,多列扫描线114相间隔设置,数据线113与扫描线114相绝缘。相邻的两行数据线113和相邻的两列扫描线114包围形成的区域为一个像素区116。多行数据线113和多列扫描线114形成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区116。每个像素区116内设有薄膜晶体管115,薄膜晶体管115连接数据线113和扫描线114,且薄膜晶体管115在数据线113和扫描线114所传输的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或关断。而薄膜晶体管115的通断可以用于调节显示屏组件10的液晶转向,进而驱动显示屏组件10显示图像。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4,第一导电部111设于像素区116之外。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导电部111用于电连接至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主柔性电路板4,可以是第一导电部111直接电连接主柔性电路板4,还可以是第一导电部111通过其他的电连接走线、导电胶、柔性电路板或电连接器等间接电连接至主柔性电路板4。所述主柔性电路板4用于电连接至电子装置100的主板。
具体的,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可以通胶粘、磁吸、螺接或卡合等方式固定于所述基板1的底面12。可以理解的,第一电连接部21固定于靠近基板1的底面12的边缘的位置。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3可以通过直接压焊或电连接走线、导电胶、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等方式间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11。可以理解的,第一导电部111靠近于所述基板1的顶面11的边缘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在基板1的底面12和顶面11占据的面积较小,进而腾出更多的面积设置其他的电子元件,此外,第一导电部111位于显示屏组件10的非显示区1b,第一导电部111靠近于基板1顶面11的边缘,以使非显示区1b的面积可以减少,进而增加显示屏组件10的屏占比。
具体的,请参阅图5,发光元件3包括多个LED灯31,多个LED灯31相间隔地设于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电连接部21。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3位于导光板5的一个侧面51,其中导光板5的一个侧面51沿X轴方向延伸。发光元件3发射的光线射入导光板5的侧面51之后,在导光板5内均匀扩散并从导光板5的顶面11射出。可以理解的,第一电连接部21呈长条形,且沿X轴方向延伸。第一电连接部21的长度与导光板5的一侧面51的长度相适配。多个LED灯31均匀地设于第一电连接部21,以使导光板5的一侧面51能够接收到均匀且亮度较大的光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弯折部22在X轴方向的尺寸远远小于第一电连接部21在X轴方向的尺寸,以使第一弯折部22占据显示屏组件10的空间较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第二电连接部23在X轴方向的尺寸可以与第一弯折部22在X轴方向的尺寸相近,以使第二电连接部23固定于基板1上时,占据基板1的面积较小。
具体的,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24和第二面25,所述发光元件3位于第一面24上,所述第二面25上设有与第一导电部111电连接的电接触部,该电接触部为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露铜区,也是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金手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基板1的顶面11上还具有第二导电部117。所述第二导电部117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111。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6及芯片61。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电连接部62、第二弯折部63及第四电连接部64。所述第三电连接部62电连接于所述主柔性电路板4。所述第二弯折部63从所述基板1的底面12所在侧弯折至所述基板1的顶面11。所述第四电连接部64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部117。
通过将第二柔性电路板6在基板1上的第二导电部117电连接至第一导电部111,以使发光元件3可以经第一导电部111、第二导电部117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电连接至主柔性电路板4,本实施例将原本电连接基板1的第二柔性电路板6作为发光元件3电连接至主柔性电路板4的路径,复用了第二柔性电路板6,避免了额外设置转接柔性电路板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转接至主电路板,减少了柔性电路板的数量和占据的空间,提高了显示屏组件10的结构布局和结构的利用率。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部117还可以设于基板1的底面12。通过在基板1上设置通孔,以使一端电连接第一导电部111的电连接线或导电胶等经所述基板1的顶面11、所述通孔电连接至第二导电部117,这样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6无需弯折至基板1的顶面11,减少第二柔性电路板6的弯折折断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4,第二导电部117设于基板1上的像素区116之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117可以与第一导电部111相间隔设置,第二导电部117通过电连接走线、导电胶、柔性电路板或电连接器等电连接第一导电部11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117可以与第一导电部111为同一个焊盘。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4,第二导电部117靠近于所述基板1的顶面11的边缘位置,以使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非显示区1b的面积减少,进而增加显示屏组件10的屏占比。所述第四电连接部64可以通过直接压焊或电连接走线、导电胶、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等方式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部117。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3,主柔性电路板4设于基板1的底面12所在的一侧,且主柔性电路板4电连接至电子装置100的主板。
可以理解的,第三电连接部62可以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所述基板1的底面12,也可以与基板1的底面12不相连。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三电连接部62上设有芯片61,避免芯片61设置于非显示区1b,利于增加显示屏组件10的屏占比。
具体的,请参阅图3,第二柔性电路板6可以通过覆晶薄膜技术(ChipOnFlex,COF)制得,是将驱动芯片61固定于柔性线路板上晶粒软膜构装技术,运用软质附加电路板作封装芯片61载体将芯片61与软性基板1电路接合的技术。其中,芯片61设于第二柔性电路板6的第三电连接部62的位置,一方面避免芯片61设于第二弯折部63发生弯折,另一方面避免芯片61设于第四电连接部64而使得第四电连接部64的尺寸较大,进而导致第四电连接部64占据基板1的顶面11上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减小显示屏组件10的非显示区1b面积。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3,所述芯片61和所述第四电连接部64与第二导电部117的电接触部可以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6的同一面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芯片61和所述第四电连接部64与第二导电部117的电接触部可以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6上不同的面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所述基板1具有依次临接的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4及第三区域15。所述第一区域13设有所述第一导电部111。所述第二区域14设有所述驱动电路112。所述第二区域14用于形成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显示区1a。所述第三区域15设有所述第二导电部117。所述第一区域13和所述第二区域14用于形成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非显示区1b。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4,基板1上中间大部分区域(大于80%)形成显示区1a,基板1的边缘区域设置走线和驱动芯片等,并形成非显示区1b。其中,非显示区1b包围显示区1a。当走线、驱动芯片等尽量靠近于基板1的边缘且分散设置时,显示区1a能够有更大的设置面积。
通过将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7分别设于基板1的相对两端,以使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7分别位于基板1上的两端的边缘位置,进而使得基板1上显示区1a与非显示区1b之间的分界线尽量靠近基板1的边缘,从而增大显示区1a的面积,提高显示屏组件10的屏占比。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基板1还具有第四区域16。所述第四区域16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13和所述第三区域15之间。所述第四区域16形成所述非显示区1b。所述第四区域16设有电连接线118。所述电连接线118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17之间。通过设置电连接线118连接于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7之间,并将电连接线118设于非显示区1b,以使第一导电部111电连接第二导电部117,且电连接线118不会影响到显示区1a的显示。
具体的,请参阅图4,非显示区1b包括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区域13、第四区域16、第三区域15、第五区域17,其中,第一区域13与第三区域15相对设置,第四区域16与第五区域17相对设置。第四区域16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17之间的电连接线118。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电连接线118还可以设于第五区域17。
在一实施方式中,电连接线118可以与非显示区1b的信号走线相复用,以减少电连接线118的设置,通过将非显示区1b的用于传输第一信号的信号走线电连接于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7之间,然后通过分时控制信号走线传输第一信号或传输第一导电部111与第二导电部117之间的电信号。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电连接线118还可以与显示区1a的扫描线114、数据线113等复用,通过将用于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114或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113电连接于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7之间,然后通过分时控制扫描线114或数据线113传输第一信号或传输第一导电部111与第二导电部117之间的电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及图7,所述第一弯折部22的弯折外侧面凸设形成第一补强凸块221。所述第一补强凸块221具有相交的第一连接面222和第二连接面223。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面22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的外表面211齐平。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面22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的外表面211相交。
由于基板1的厚度较小,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折弯程度加大,通过设置第一补强凸块221,以增加第一弯折部22的弯折段的厚度,以避免第一弯折部22在经过多次弯折之后容易被折断,提高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使用寿命。
其中,请参阅图6,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面22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的外表面211齐平,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面22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的外表面211形成面积较大的支撑面或承载面,进而可以在该表面上层叠设置其他的结构,利于提高显示屏组件10的结构紧凑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面222可以与第一电连接部21的外表面211相交一定的角度,例如夹角为0~10°。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及图7,所述第一弯折部22的弯折外侧面凸设形成第二补强凸块224。所述第二补强凸块224具有相交的第三连接面225和第四连接面226。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三连接面225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3的外表面231齐平,所述第四连接面226与所述第二连接面223齐平。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连接面225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3的外表面231相交,所述第四连接面226与所述第二连接面223相交。通过设置第二补强凸块224,结合第一补强凸块221,进一步地增加第一弯折部22的弯折段的厚度,以避免第一弯折部22在经过多次弯折之后容易被折断,提高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请参阅图6,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四连接面226与所述第二连接面223齐平,以使第四连接面226与第二连接面223拼接形成一个平整面,以便于第一连接面222与第二连接面223与其他结构(例如边框等)的表面相贴合,进而提高显示屏组件10各个结构之间的紧凑性。
具体的,请参阅图6,第一补强凸块221和第二补强凸块224可以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塑料层为相同的材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补强凸块221和第二补强凸块224还可以是弹性橡胶、弹性塑料、钢补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成型时,第一弯折部22制成弯曲形状,即第一柔性电路板2呈折叠状态,以便于第一柔性电路板2无需在外力作用下弯折,进而提高第一柔性电路板2耐弯性,避免第一柔性电路板2因外力弯折而断裂。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连接面222与所述第二连接面223之间的连接面为弧面,所述第三连接面225与所述第四连接面226之间的连接面为弧面,以使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表面顺滑,不会刮伤其他元件,同时还避免被其他元件碰撞。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光学膜7和导光板5。所述基板1、所述光学膜7及所述导光板5依次沿Z轴方向层叠设置。所述发光元件3与导光板5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导光板5的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发光元件3发射的光线从所述导光板5的侧面射入导光板5,并从导光板5的顶面11射出,再依次经所述光学膜7及所述基板1射出所述显示屏组件10。
具体的,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彩膜层8和液晶层(未图示),所述彩膜层8与所述基板1相对设置,且彩膜层8位于基板1背离导光板5的一侧。所述液晶层位于彩膜层8与基板1之间。从基板1射出的光线经液晶层和彩膜层8射出显示屏组件10,以使显示屏组件10的显示区1a呈现彩色图像。
具体的,所述光学膜7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匀光膜等。这些膜层之间的顺序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光学膜7用于扩散、增亮导光板5射出的光线。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支撑框体91、第一遮光胶92和第二遮光胶93。所述支撑框体91设于所述导光板5背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所述支撑框体91的内部空间***述导光板5和所述发光元件3。所述第一遮光胶92的一表面921粘贴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和所述光学膜7上。所述第一遮光胶92的另一表面922粘贴于所述支撑框体91的一端911和所述导光板5。所述第二遮光胶93粘贴于所述光学膜7、所述支撑框体91的另一端912和基板1的底面12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支撑框体91可以是金属材质,所述支撑框体91起到支撑和保护导光板5、光学膜7、发光元件3、基板1等的作用。所述支撑框体91的一端911抵接基板1的一端,具体的,所述支撑框体91的一端通过抵接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电连接部21,以基板1的一端,所述支撑框体91的另一端912抵接基板1的另一端,以将所述导光板5和所述发光元件3收容于所述支撑框体91的内部空间。
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遮光胶92的一表面921粘贴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和所述光学膜7上,所述第一遮光胶92的另一表面922粘贴于所述支撑框体91的一端911和所述导光板5,以使第三电连接部62、支撑框体91、导光板5及光学膜7粘贴在一起。所述第二遮光胶93粘贴于所述光学膜7、所述支撑框体91的另一端912和基板1的底面12,以使光学膜7、所述支撑框体91的另一端912和基板1的底面12粘贴在一起。同时,第一遮光胶92和第二遮光胶93具有遮光的作用,防止发光元件3或导光板5射出的光线从显示区1a之外的区域射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主柔性电路板4可以位于支撑框体91背离所述导光板5的一侧,第二柔性电路板6的第三电连接部62可以位于支撑框体91背离所述导光板5的一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10的制备工艺,制备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基板和多个彩膜基板对盒后形成的母片,例如每个母片包括4个薄膜晶体管基板和4个彩膜基板,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为本申请所述的基板1;通过第一切割和第二切割形成单体,其中,例如将由4个单体组成的一块母片经过第一次切割成由2块单体组成的母片;将由2块单体组成的母片经过第二次切割成单体。其中,单体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基板和叠设于薄膜晶体管上的彩膜基板;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CNC)打磨单体的切割面,以使单体的侧面平滑度高;将偏光片,贴附在彩膜基板上;在基板1的顶面11上制备第二导电部117;在基板1的顶面11上制备第一导电部111;在基板1上涂布银浆,以使基板1的顶面11通过银线接地;将第二柔性电路板6的第四电连接部64与第一导电部111压焊;将计算机程序烧录至显示屏组件10的驱动芯片中;在基板1的底面12上涂布粘胶,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第一电连接部21通过粘胶固定于基板1的底面12;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第二电连接部23与第一导电部111相压焊;在基板1上贴设保护膜;安装光学膜7、导光板5及支撑框体91,粘贴第一遮光胶92和第二遮光胶93;对发光元件3进行点灯检查,以判断发光元件3是否发光正常;对显示屏组件10进行外观检查。
与传统的显示屏组件10工艺比较,本工艺省去了,提供转接柔性电路板,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的第二电连接部23电连接至转接柔性电路板,及将转接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至主电路板,本工艺制程极大地简化了显示屏组件10的制作过程,提高了显示屏组件10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上设有第一导电部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电连接至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主柔性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组件显示;
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弯折部从所述基板的底面弯折至所述基板的顶面,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顶面上还具有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及芯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电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及第四电连接部,所述第三电连接部电连接于所述主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弯折部从所述基板的底面所在侧弯折至所述基板的顶面,所述第四电连接部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上设有芯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依次临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有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区域设有所述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形成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区,所述第三区域设有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形成所述显示屏组件的非显示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具有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四区域形成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四区域设有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外侧面凸设形成第一补强凸块,所述第一补强凸块具有相交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
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外表面齐平;
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外表面相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外侧面凸设形成第二补强凸块,所述第二补强凸块具有相交的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
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第四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齐平;
当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外表面相交,所述第四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第四连接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面。
9.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光学膜和导光板,所述基板、所述光学膜及所述导光板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依次经所述导光板、所述光学膜及所述基板射出所述显示屏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支撑框体、第一遮光胶和第二遮光胶,所述支撑框体设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框体的内部空间***述导光板和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第一遮光胶的一表面粘贴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光学膜上,所述第一遮光胶的另一表面粘贴于所述支撑框体的一端和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二遮光胶粘贴于所述光学膜、所述支撑框体的另一端及所述基板的底面之间。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CN201920557109.3U 2019-04-19 2019-04-19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09624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7109.3U CN209624939U (zh) 2019-04-19 2019-04-19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7109.3U CN209624939U (zh) 2019-04-19 2019-04-19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4939U true CN209624939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8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7109.3U Active CN209624939U (zh) 2019-04-19 2019-04-19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49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707A (zh) * 2020-02-24 2021-08-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及终端设备
CN113745211A (zh) * 2021-08-31 2021-12-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707A (zh) * 2020-02-24 2021-08-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及终端设备
CN113745211A (zh) * 2021-08-31 2021-12-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648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79917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122497B (zh)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柔性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00388091C (zh) 照明装置、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150914B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
JP3630116B2 (ja) 電気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010929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033117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51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551533A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460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393891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duced non-display area
CN11016174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9624939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3593424A (zh) 拼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30516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809061A (zh) 拼接显示面板、拼接单元的制备方法以及拼接显示装置
CN110989230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49843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10064287A (ko) 외곽영역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4783302A (zh) 一种面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01654371U (zh) 液晶显示模组
US7524210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1259597Y (zh) 可挠式显示面板
CN11412205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