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4649U - Ct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Ct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4649U
CN209074649U CN201820480128.6U CN201820480128U CN209074649U CN 209074649 U CN209074649 U CN 209074649U CN 201820480128 U CN201820480128 U CN 201820480128U CN 209074649 U CN209074649 U CN 209074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shell
air inlet
detector according
support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01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婷
杜岩峰
刘颖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01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4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4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4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CT***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探测器,用于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内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内腔连通;多个探测器模块,多个探测器模块安装于内腔,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环绕或者垂直于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轴;和多个风扇,多个风扇沿第一方向排列;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中,至少一者所在的位置处设置有风扇;壳体包括入射窗口,入射窗口设置入射窗罩,入射窗罩的材质为可穿过X射线的材料。本申请能够减小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温度梯度,使探测器模块各处的温度比较均衡,降低温度对探测器模块工作性能的影响,提高CT探测器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CT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探测器。
背景技术
CT探测器通常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其以阵列或矩阵的方式布置在壳体中,每个探测器模块由至少一个探测器元件形成,每个探测器元件在前端具有光电传感器组件,光电传感器组件记录入射在探测器元件上的X射线,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以便于后续对电信号进行处理。
然而,光电传感器组件工作时发热比较严重,而自身又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温度太高,则会影响光电传感器组件的工作性能,进而影响CT探测器的检测精度,导致检测结果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CT探测器,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CT探测器,用于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多个探测器模块,所述多个探测器模块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环绕或者垂直于所述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轴;和
多个风扇,所述多个风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壳体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中,至少一者所在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风扇;
所述壳体包括入射窗口,所述入射窗口设置入射窗罩,所述入射窗罩的材质为可穿过X射线的材料。
可选地,还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至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出风口所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置有所述加热元件,且两侧的所述加热元件的温度独立控制。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盖合的支撑结构和罩壳,所述内腔由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罩壳围成;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探测器轨道,所述探测器模块安装于所述探测器轨道。
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探测器模块中,一者设置有导向柱,另一者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探测器模块中,一者设置有定位销,另一者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远离所述探测器轨道的方向延伸;
所述CT探测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腔且连接于所述延伸部的信号连接板,所述信号连接板用于所述探测器模块与外界的信号连接。
可选地,所述信号连接板设有两块。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延伸部包括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端部的中部,所述中部较两个所述端部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凸出设置,所述凸出设置的部分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与计算机设备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形成多排,每排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有多个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盖合的支撑结构和罩壳,所述内腔由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罩壳围成;
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罩壳轨道,所述罩壳与所述罩壳轨道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探测器模块包括沿所述***轴所在的方向排列的多个探测器元件,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沿所述***轴所在方向的两侧。
可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件,各所述探测器元件均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件。
可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件,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件,所述第一侧为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出风口所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温度传感器件。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出风口处和所述加热元件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温度传感器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设置有加热元件的位置处均设置温度传感器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在壳体上设置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风扇,以形成冷却通道,对探测器模块进行冷却,降低温度对探测器模块工作性能的影响,提高CT探测器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且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入射窗口以便于X射线的穿过,为了防止入射窗口的开口对CT探测器的影响,在入射窗口还设置有入射窗罩,如此,既能够供X射线穿过壳体,又能够保证CT探测器的光密封性,防止外界光线对CT探测器造成干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中罩壳和风扇罩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视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中,支撑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中,支撑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中,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中,探测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CT探测器中,探测器模块与支撑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CT探测器;
10-壳体;
11-内腔;
111-第一区域;
112-第二区域;
113-第三区域;
12-进风口;
13-支撑结构;
131-入射窗口;
132-罩壳轨道;
133-探测器轨道;
134-延伸部;
135-本体部;
14-罩壳;
20-探测器模块;
21-探测器元件;
22-支架;
23-散热板;
24-定位销;
25-导向孔;
30-风扇;
40-加热元件;
41-第一加热部分;
42-第二加热部分;
43-第三加热部分;
50-温度传感器件;
60-风扇罩;
70-导向柱;
80-锁紧螺母;
90-信号连接板;
200-机架;
300-发射源;
400-床体;
500-待测物或人。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文中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轴所在的方向为第二方向X,第一方向Y垂直或者环绕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轴,在环绕***轴时第一方向为弧形方向,第三方向Z为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在第一方向为弧形方向时第三方向可以为弧形方向的径向。
如图1-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包括CT探测器100。
参考图2-11所示,CT探测器100包括壳体10、探测器模块20和风扇30,壳体10具有内腔11、进风口12和出风口,进风口12和出风口(图中未示出)均与内腔11连通,即进风口12、内腔11和出风口形成冷却通道。探测器模块20安装于内腔11,探测器模块20设置有多个,且沿第一方向Y排列。壳体10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中,至少一者所在的位置处设置有风扇30。且壳体10包括入射窗口131,入射窗口设置入射窗罩(图中未示出),入射窗罩密封入射窗口131,入射窗罩的材质为可穿过X射线的材料,即入射窗罩对入射窗口进行光密封,但X射线可以穿过入射窗罩。
上述CT探测器在壳体10上设置进风口12、出风口以及风扇30,以形成冷却通道,对探测器模块20进行冷却,降低温度对探测器模块20工作性能的影响,提高CT探测器100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且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入射窗口131以便于X射线的穿过,为了防止入射窗口131的开口造成壳体10漏光,对CT探测器产生影响,本申请在入射窗口131还设置有入射窗罩,以密封入射窗口131,如此,既能够供X射线穿过壳体10,又能够保证CT探测器的光密封性,防止外界光线对CT探测器造成干扰。
可以理解地,如图1所示,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还包括发射源300、机架200和床体400,机架200具有扫描腔,床体400为待测物或人500的承载体,床体400沿***轴所在的第二方向X滑动,以带动待测物或人500进入扫描腔;发射源300与CT探测器100相对设置,且设置于***轴的两侧。工作时,机架200绕***轴转动,带动发射源300与CT探测器100转动,进而对待测物或人500进行检测。
一种实施例中,进风口12与出风口沿着第二方向Y设置。其中,壳体10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为进风口12所在的一侧,第二侧为出风口所在的一侧。具体地,壳体10包括相盖合的支撑结构13和罩壳14,上述内腔11由支撑结构13与罩壳14围成;各探测器模块20安装于支撑结构13上,罩壳14将各探测器模块20罩住。如图5-6所示,支撑结构13可以包括本体部135,本体部135可以为弧形结构,此时,本体部135的周向沿第一方向Y设置,进风口12可以设置于支撑结构13上,出风口和风扇30设置于罩壳14上。
可选地,支撑结构13还具有延伸部134,延伸部134连接于本体部135的一侧,延伸部134可以设置于第一侧,且沿第三方向Z延伸,进风口12设置于延伸部134上,通过增加延伸部134,能够增加支撑结构13的强度。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Y,延伸部134包括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端部的中部,中部较两个端部在延伸部134的延伸方向(即第三方向Z)上凸出设置,以便于在凸出设置的部分设置连接器和连接线路,连接器和连接线路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信号连接。
如图6-7所示,入射窗口131可以设置于支撑结构13上,入射窗口131设置于本体部135上,各探测器模块20的探测面裸露于入射窗口131。为了保证罩壳14与支撑结构13的密封性,支撑结构13上设置有罩壳轨道132,罩壳轨道132可以设置于本体部135上,罩壳15与罩壳轨道132滑动配合,安装时,罩壳14沿罩壳轨道132滑入支撑结构13,并与支撑结构13密封连接,显然,通过增设罩壳轨道132,还能够便于探测器模块20的安装于拆卸维修。罩壳轨道132可以沿第二方向X设置,优选地,罩壳轨道132设置有两个,在本体部135沿第一方向Y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罩壳轨道132,以增加罩壳14滑动的稳定性,以及增加罩壳14与支撑结构13的密封性。
支撑结构13沿第一方向Y还设置有探测器轨道133,探测器轨道133可以设置于本体部135上,探测器模块20连接于探测器轨道133,通过设置探测器轨道133,能够便于探测器模块20与壳体10的安装和拆卸维护。探测器轨道133沿第一方向Y延伸,可以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有两条,以分别支撑探测器模块20的两端,如图4所示,探测器模块20固定于探测器轨道133。
在探测器模块20安装于支撑结构13时,由于相邻的探测器模块20距离比较小,因此,在安装或者拆除其中一个探测器模块20时,稍有不慎,就会碰到与其相邻的探测器模块20,造成探测器模块20的损坏。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3和探测器模块20中,一者设置有导向柱70,另一者设置有导向孔25,导向孔25与导向柱70相适配,以便于探测器模块20与壳体10的安装和拆卸维护。如图9-11所示,导向柱70设置于探测器轨道133,导向孔25设置于探测器模块20,当拆卸探测器模块20时,由于导向柱70比较长,导向柱70始终位于导向孔25内,因此,这种结构还能够防止探测器模块20倾斜造成触碰;当探测器模块20安装于支撑结构13时,探测器模块20沿着导向柱70靠近探测器轨道133,在探测器模块20与探测器轨道133贴合后,通过锁紧螺母80将探测器模块20与支撑结构13锁紧。显然,通过增加导向柱70和导向孔25能够保护探测器模块20。其中,导向柱70与支撑结构13可以一体成型,为了方便装配,导向柱70与支撑结构13分体设置,即支撑结构13上设置安装孔,导向柱70***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由于导向柱70用于防止探测器模块20间发生触碰,因此,其长度一般较长,因此,导向柱70的定位精度有限,而探测器模块20的安装精度要求都比较高,为了提高探测器模块20的安装精度,支撑结构13与探测器模块20中,一者设置有定位销24,另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24与定位孔相适配,以便于探测器模块20与支撑结构13的安装与拆卸维护。如探测器模块20还设置有定位销24,支撑结构13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24的长度小于导向柱70的长度,以提高定位销24的定位精度,在探测器模块20与支撑结构13距离比较近时,定位销24与定位孔相适配,也就是说,导向柱70与导向孔25起到粗定位的作用,定位销24与定位孔起到精定位的作用,这样,既能够保证探测器模块20的定位精度,又能够防止探测器模块20间的触碰。
进风口12可以仅设置有一个,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4-7所示,进风口12设置有多个,如五个、六个、十二、十四个等,多个进风口12形成多排,每排沿第一方向排列有多个进风口12,以尽可能在各探测器模块20所在的区域形成独立的冷却通道,从而提高冷却介质对探测器模块20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沿延伸部134的延伸方向(即第三方向Z),相邻两排进风口12的位置相错,以尽可能使进风口12分布均匀,保证进入内腔11内的冷却介质的均衡,从而使各探测器模块20的温度尽可能一致。
CT探测器100还包括信号连接板90,以用于探测器模块20与外界的信号连接,即上述连接器可以为连接板90,具体地,信号连接板90上可以用于为各探测器模块20供电、收集探测器模块20的模块数据,同时将各探测器模块20的模块数据传送出去。在设置有延伸部134时,信号连接板90可以设置于内腔11内,且连接于延伸部134,为以便于与各探测器模块20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各探测器模块20与信号连接板90的信号连接,信号连接板90设置有两块,尤其在延伸部134的中部凸出于两端时,两块信号连接板90可以关于中部对称设置。
此外,CT探测器100还包括加热元件40,加热元件40至少设置于壳体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侧。上述CT探测器100在冷却介质如空气流经冷却通道时,越靠近出风口,冷却介质的温度越高,导致内腔11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影响探测器模块20的工作性能,本申请中,在壳体10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所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加热元件40,由于CT探测器100扫描时,其温度需要控制在指定温度的正负1摄氏度以内,因此,需要根据空气温度的不同,调节加热元件40的温度,通过控制加热元件40的温度,控制进风口12一侧和出风口一侧的温度尽可能一致,能够对内腔11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减小进风口12和出风口处的温度梯度,使探测器模块各处的温度比较均衡,降低温度对探测器模块20工作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CT探测器100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加热元件40可以沿第一方向Y延伸,使加热元件40能够延伸至各探测器模块20,以对各探测器模块20所在的区域均进行加热,更好地保证各探测器模块20温度的一致性。
可以理解地,加热元件40可以仅设置于第一侧,控制加热元件40的温度,使进风口12处的温度稍高,进而减小进风口12与出风口之间的温度梯度;或者加热元件40设置于第二侧,控制出风口处的温度稍低一些,进而减小进风口12与出风口之间的温度梯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有加热元件40,且两侧的加热元件40的温度可以独立控制,即位于第一侧的加热元件40的温度与位于第二侧的加热元件40的温度可以不相等,以使进风口12处的温度稍高一些,出风口处的温度稍低一些,进而减小内腔11内的温度梯度,使探测器模块20尽可能工作在恒温环境,提高CT探测器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其中,加热元件40具有凸起结构,以增大加热元件40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元件40对冷却介质的加热效率。如加热元件40具有矩形凸起、弧形凸起,或者加热元件40直接为散热翅片。
由于入射窗口131的侧壁与探测器模块20比较近,因此,可以将加热元件40设置于入射窗口131的侧壁,以提高加热元件40对探测器模块20两端流通介质的加热效果。
可选地,加热元件40与入射窗口131的侧壁的外轮廓形状一致,即在本体部135为弧形结构时,加热元件40也可以呈弧形片状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加热元件40的加热效果。如图8所示,加热元件40通过贴附等方式固定于壳体10。
上述内腔11沿第一方向Y可以分割为多个区域,如图6所示,内腔11分割为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各区域均设置有进风口12、风扇30、加热元件40,以在各区域均形成冷却通道,如图4所示,箭头示出了冷却通道中冷却介质的流向,从而提高对各区域的探测器模块20的冷却效果;且这种方式,能够便于各区域的温度独立控制,以发挥各探测器模块20的最优性能。
如图6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0包括第一加热部41、第二加热部42和第三加热部43,第一加热部41、第二加热部42和第三加热部43与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一一对应设置,以对内腔11的各区域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CT探测器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件50,第一侧、第二侧和各探测器模块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50,温度传感器件50与加热元件40信号连接,或者温度传感器件50与加热元件40均连接于控制器,以通过温度传感器件50检测进风口12和出风口处的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加热元件40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加热元件40的温度控制更准确,更好地减小内腔11的温度梯度。当然,也可以仅第一侧、第二侧和各探测器模块中的一者或者两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50。
进一步地,内腔11的各区域也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50,在各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50,如图6所示,以对各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提高对各区域温度控制的精度。具体地,进风口处、出风口处和加热元件40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50,以进一步提高对内腔11各处温度的检测精度。
优选地,在进风口12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50,也可以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有加热元件40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50,以更好地监测探测器模块各处的温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风扇30可以仅设置于进风口12或者出风口,也可以同时设置于进风口12和出风口。一种实施例中,各出风口均设置有风扇30,以提供足够的动力,加速冷却介质的流动,提高对各探测器模块20的冷却效果。
其中,风扇30可以仅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可选地,风扇30设置有多个,多个风扇30沿第一方向Y排列,尤其在沿第一方向Y上排列有多个进风口12时,各风扇30与各进风口12直接在第二方向上能够形成冷却通道,从而在第一方向上能够形成多个基本独立的冷却通道,进一步提高对各探测器模块20的冷却效果。
在将CT探测器100安装于机架200时,壳体10远离机架200的一侧设置有风扇30,以便于冷却介质的流通。
可选地,CT探测器还包括风扇罩60,风扇罩60上设置有网孔,以供冷却介质流动。风扇罩60扣合于风扇30的外侧,以保护风扇30。具体地,风扇罩60可以安装于罩壳14的外侧,即风扇罩60与罩壳14形成风扇容纳腔,各风扇30容纳于该容纳腔内。
如图9所示,探测器模块20包括沿第二方向X排列的多个探测器元件21,进风口12和出风口分别设置于壳体10沿***轴(即第二方向X)的两侧,即第一侧和第二侧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这样冷却介质能够更好地与各探测器模块20的各探测器元件21接触,以进行热交换。
具体地,探测器模块20还包括支架22和连接于支架22的散热板23,各探测器元件21连接于支架22的一侧,散热板23设置于探测器元件21的一侧,其上可以设置探测器元件21的相关电路,在散热板23与探测器元件21之间具有光电转换芯片以及光电二极管。
可选地,在各探测器元件21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50时,由于光电转换芯片和光电二极管对温度比较敏感,因此,这些温度传感器件50可以设置于光电转换芯片和光电二极管的附近,以精确检测该处的温度,进而控制冷却通道的温度。
为了提高冷却通道对各探测器模块20的冷却效果,散热板23上可以设置有凹槽,如散热板23为散热翅片,以增大散热板23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CT探测器,用于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多个探测器模块,所述多个探测器模块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环绕或者垂直于所述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轴;和
多个风扇,所述多个风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壳体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中,至少一者所在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风扇;
所述壳体包括入射窗口,所述入射窗口设置入射窗罩,所述入射窗罩的材质为可穿过X射线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至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出风口所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置有所述加热元件,且两侧的所述加热元件的温度独立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盖合的支撑结构和罩壳,所述内腔由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罩壳围成;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探测器轨道,所述探测器模块安装于所述探测器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探测器模块中,一者设置有导向柱,另一者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探测器模块中,一者设置有定位销,另一者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远离所述探测器轨道的方向延伸;
所述CT探测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腔且连接于所述延伸部的信号连接板,所述信号连接板用于所述探测器模块与外界的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板设有两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延伸部包括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端部的中部,所述中部较两个所述端部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凸出设置,所述凸出设置的部分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与计算机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形成多排,每排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有多个所述进风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盖合的支撑结构和罩壳,所述内腔由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罩壳围成;
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罩壳轨道,所述罩壳与所述罩壳轨道滑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模块包括沿所述***轴所在的方向排列的多个探测器元件,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沿所述***轴所在方向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件,各所述探测器元件均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件,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温度传感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出风口处和所述加热元件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温度传感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CT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设置有加热元件的位置处均设置温度传感器件。
CN201820480128.6U 2018-03-30 2018-03-30 Ct探测器 Active CN209074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0128.6U CN209074649U (zh) 2018-03-30 2018-03-30 Ct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0128.6U CN209074649U (zh) 2018-03-30 2018-03-30 Ct探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4649U true CN209074649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2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0128.6U Active CN209074649U (zh) 2018-03-30 2018-03-30 Ct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4649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833A (zh) * 2019-07-15 2019-10-18 泰影(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t探测器模块、ct探测器及gos组件
CN110680365A (zh) * 2019-09-03 2020-01-14 东软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医疗影像设备
CN111557680A (zh) * 2020-06-01 2020-08-21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头部ct***的ct探测器
CN112741642A (zh) * 2020-12-28 2021-05-04 明峰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Ct探测器温度均衡装置
JP2021108957A (ja) * 2020-01-10 2021-08-02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ct装置
CN113425315A (zh) * 2021-05-18 2021-09-24 东软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Ct探测器、ct机及ct探测器的温控方法
CN114010214A (zh) * 2021-12-02 2022-02-08 德瑞科(天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ct探测器及ct设备
CN116360522A (zh) * 2023-03-29 2023-06-30 赛诺威盛医疗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多排探测器的温度调节装置及温度调节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833A (zh) * 2019-07-15 2019-10-18 泰影(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t探测器模块、ct探测器及gos组件
CN110680365A (zh) * 2019-09-03 2020-01-14 东软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医疗影像设备
JP2021108957A (ja) * 2020-01-10 2021-08-02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ct装置
JP7390192B2 (ja) 2020-01-10 2023-12-01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ct装置
WO2021243849A1 (zh) * 2020-06-01 2021-12-09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头部ct***的ct探测器
CN111557680A (zh) * 2020-06-01 2020-08-21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头部ct***的ct探测器
CN112741642A (zh) * 2020-12-28 2021-05-04 明峰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Ct探测器温度均衡装置
CN112741642B (zh) * 2020-12-28 2024-05-28 明峰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Ct探测器温度均衡装置
CN113425315A (zh) * 2021-05-18 2021-09-24 东软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Ct探测器、ct机及ct探测器的温控方法
CN113425315B (zh) * 2021-05-18 2024-02-09 东软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Ct探测器、ct机及ct探测器的温控方法
CN114010214A (zh) * 2021-12-02 2022-02-08 德瑞科(天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ct探测器及ct设备
CN116360522A (zh) * 2023-03-29 2023-06-30 赛诺威盛医疗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多排探测器的温度调节装置及温度调节方法
CN116360522B (zh) * 2023-03-29 2023-11-21 赛诺威盛医疗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多排探测器的温度调节装置及温度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4649U (zh) Ct探测器
CN102484117B (zh) 放射线摄像设备
US82563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 containment zone pressure differential detection
JP5294763B2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装置の撮影方法
EP3421944B1 (en) Housing of sensor and sensor
JP6071981B2 (ja)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断層撮影装置
ES2287598T3 (es) Dispositivo para la deteccion de la temperatura en el espacio interior de un vehiculo.
JP2015507742A (ja) Pet検出器用可撓性コネクタ
CN102591115A (zh) 散热总成及具该散热总成的投影装置
CN211749673U (zh) Ct探测器及探测器***
CN105455836B (zh) Ct探测器***
JP5965665B2 (ja) 検出器モジュール、遮光部材および放射線検出装置並びに放射線断層撮影装置
CN209004029U (zh) 探测器模块、ct探测器及ct设备
CN108392218B (zh) 一种pet设备的风冷装置
CN101970982A (zh) 形状测量装置和具有该形状测量装置的机器人装置
Peterson et al. Infrared imaging video bolometer for the large helical device
US20220229195A1 (en) Radiation detectors for scanning systems, and related scanning systems
CN209004028U (zh) 探测器模块、ct探测器及ct设备
JP2012220521A (ja) 全周カメラ及びレンズフード
JP5591614B2 (ja) 測定装置
US20050100128A1 (en)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detector system inside a computed tomography unit
WO2021098711A1 (zh) 用于ct探测器的散热装置及ct设备
JP4096883B2 (ja) 放射線検出器および放射線撮像装置
CN113687091A (zh) 一种激光测速装置
CN114126285A (zh) 一种皮秒级脉冲电子束精确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07 Shanghai city Jiading District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Road No. 225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Shanghai city Jiading District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Road No. 225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