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5202U -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85202U
CN208185202U CN201820339511.XU CN201820339511U CN208185202U CN 208185202 U CN208185202 U CN 208185202U CN 201820339511 U CN201820339511 U CN 201820339511U CN 208185202 U CN208185202 U CN 208185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
hinge means
substrate
movable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95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95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85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85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85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移动轨迹的限位部,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时带动所述铰链装置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可弯曲或折叠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场合的应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装置应用上述铰链装置,使其结构简单,且实现所述柔性装置的柔性功能屏在弯曲或折叠时不被拉伸。

Description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式、显示效果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柔性功能屏相对于传统的显示装置而言,具有可折叠、透明、曲面、柔性和可拉伸等优点,广泛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现有柔性功能屏一般是用于固定曲率的产品上,并没有充分利用柔性功能屏本身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的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其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移动轨迹的限位部,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时带动所述铰链装置发生形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之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交叠位置处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顶面和所述第二活动件的顶面的交接处的正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活动件的顶面中部分别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的顶面中部的距离在所述铰链装置形变或非形变时均保持不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圆弧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导滑条或导滑槽,所述第二活动件包括与所述限位部的导滑条或导滑槽相匹配的导滑槽或导滑条,所述导滑条插设于所述导滑槽内而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移动轨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件夹设在相邻两第一活动件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活动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两相对的第一限位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形成于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两相对的第二限位部,每一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长度大于每一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活动件***的空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限位板,所述第二活动件的一侧的末端在所述铰链装置变形时接近或远离所述限位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共同围成两相对的夹设相邻两第二活动件的沟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第一活动件的限位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两第二活动件,所述两第二活动件通过所述连接板隔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顶面中部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活动件顶面的弯曲方向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相互铰接的若干链板,每一所述链板包括与所述第一活动件或所述第二活动件活动连接的转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两相对的支架及第三活动件,每一所述支架对应铰接其中一个所述链板,且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活动件通过所述第三活动件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链板还包括脊板及在所述脊板上方延伸的若干第三基板,所述脊板和所述若干第三基板的连接处形成供所述转轴穿过的轴孔。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三基板具有两相对的弧形的滑动部,相邻两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脊板形成与所述滑动部相匹配的内凹弧形沟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铰链装置、支撑板和柔性功能屏,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功能屏,且设置在所述铰链装置和所述柔性功能屏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一活动件具有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移动轨迹的限位部,且所述若干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时带动所述铰链装置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所述铰链装置具有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场合的应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装置应用上述铰链装置,使其结构简单,且实现所述柔性装置的柔性功能屏在弯曲或折叠时不被拉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铰链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铰链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的铰链装置的第一链节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中的第一链节组件的第一活动块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第一链节组件的第二活动块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的铰链装置的第二链节组件的分解放大图。
图7是图6中的第二链节组件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8是图6中的第二链节组件的第一活动件的另一角度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的第二链节组件的第一活动件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的铰链装置沿X-X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铰链装置处于弯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铰链装置沿XII-XII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1中的铰链装置沿XIII-X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可以理解,这里所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在这里使用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进一步地,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表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增加。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移动轨迹的限位部,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时带动所述铰链装置发生形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100包括两相对的支架10和活动连接于所述两支架10的柔性铰链20。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架10具有相对的顶面101和底面102、相对的两侧面103。所述支架10的顶面101的一侧沿边缘开设两相对的定位槽11,且所述定位槽11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柔性铰链20。所述支架10于靠近所述柔性铰链20在所述两定位槽11之间设有间隔排列的弧形的若干凸块12,且相邻的凸块12之间形成内凹弧形沟槽13。所述内凹弧形沟槽13于所述支架10的其中一个侧面103形成内凹弧形槽面131。所述内凹弧形槽面131为斜面,且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面102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0还包括与所述内凹弧形槽面131和所述底面102相接的限位面。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架10的定位槽11与相邻的凸块12错开设置,且所述定位槽11的开口方向与其相邻的所述凸块12互不交叠。所述若干凸块12均对齐而呈线性排列。每一所述凸块12具有相对的弯曲的顶面121和底面122。每一所述凸块12的顶面121为相对所述支架10向外弯曲的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凸面,且形成所述支架10的支撑面。每一所述凸块12的底面122为相对所述支架10向外弯曲的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凹面。所述支架10的顶面101与所述凸块12的顶面121相接,且所述支架10的底面102通过与所述底面102相接的限位面与所述凸块12的底面122相接。
所述柔性铰链20包括第一链节组件3和两第二链节组件4。所述两第二链节组件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节组件3两侧,且与所述第一链节组件3活动相连。所述第一链节组件3相对所述两第二链节组件4活动时带动所述铰链装置100发生形变。
请一并参看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节组件3包括呈龙骨状的若干第一链板31和若干第二链板32。每一所述第一链板31和每一所述第二链板32并排且错开铰接,且相邻的第一链板31之间和相邻的第二链板32之间均隔开设置。
所述第一链板31包括第一转轴311和与所述第一转轴311活动连接的若干第一活动块3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一活动块31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1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控制所述第一链板31的所需长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一活动块312一体成型,从而方便组装。每一所述第一活动块312为轴对称结构,也即所述第一活动块312自所述第一转轴311对称设置。每一所述第一活动块312大致呈“干”字型。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活动块312包括第一脊板313和自所述第一脊板313的上方延伸的两第一基板314。第一脊板313的横截面积的形状大致呈三角形。相邻的两第一所述基板314与所述第一脊板313之间形成两相对的内凹弧形沟槽315。所述内凹弧形沟槽315具有弧形的槽底3151,且所述槽底3151与所述支架10的凸块12的底面122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板31的第一基板314的厚度与所述凸块12之间的内凹弧形沟槽13的宽度相同,且所述第一链板31的内凹弧形沟槽315的宽度与所述支架10的凸块12的厚度相同,从而实现所述支架10与所述第一链板31之间的铰接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第一基板314与所述第一脊板313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脊板313的一侧的上方延伸有其中一所述第一基板314,且所述第一基板314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脊板313的侧面平齐。所述第一脊板313的中部的上方延伸有另一所述第一基板314,且相邻的第一基板314之间的所述第一脊板313的长度与外露在所述第一基板314一侧的所述第一脊板313的长度相同,以使得所述第一链板31的若干第一基板314均对齐且呈线性排列。
所述第一脊板313的顶端开设与所述第一转轴311相匹配的第一轴孔31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孔3131大致呈半圆形。所述第一脊板313具有弯曲的底面3132、两相对的内凹弧面3133和平坦的侧面3134。所述第一脊板313的底面3132为相对所述第一脊板313向内弯曲的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凹面。所述第一脊板313的两内凹弧面3133向上且朝所述第一轴孔3131的方向延伸,以连接所述第一轴孔3131、所述底面3132。所述两内凹弧面3133为分别相对所述第一脊板313且朝相反方向向内弯曲的圆弧形拱面,以形成凹面,并且形成所述第一链板31的支撑面。所述底面3132与每一所述内凹弧面3133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可选的,所述第一脊板313的两内凹弧面3133与所述底面3132之间形成平坦的限位面3135,以防止所述第一基板314因过度转动而造成所述铰链装置100的不规则形变致其外表面不平滑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脊板313的内凹弧面3133为所述内凹弧形沟槽315的槽底3151。
每一所述第一基板314大致呈眼镜状,且为轴对称结构,也即每一所述第一基板314于靠近所述第一脊板313的一侧具有中部内凹,两端形成弧形的滑动部3140的结构。每一所述第一基板314于靠近所述第一脊板313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开设与所述第一轴孔3131相对应的第二轴孔31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孔3141大致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基板314的第二轴孔3141与所述第一脊板313的第一轴孔3131共同围成圆形的供所述第一转轴311穿过的第三轴孔316。每一所述第一基板314具有弯曲的顶面3142、波浪形的底面3143和平坦的侧面3144。每一所述第一基板314的顶面3142相对所述第一脊板313向外弯曲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凸面。所述第一基板314的顶面3142平行于所述第一脊板313的底面3132且共圆心。所述第一基板314的底面3143包括相对所述第二轴孔3141呈对称分布的两外凸弧面3145,所述外凸弧面3145也即为所述第一基板314的外表面。每一所述外凸弧面3145为相对所述第一基板314向外弯曲的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凸面。每一所述外凸弧面3145与所述第一脊板313的内凹弧面3133相配合,且每一所述外凸弧面314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脊板313的其中一内凹弧面3133的弧面长度。其中,所述弧面长度是指将弧面所处圆的弧面的相对两端点连接的距离。所述第一基板314的两所述外凸弧面3145与所述第一脊板313的限位面3135对应相接,且与所述第一脊板313的限位面3135及底面3132形成台阶面。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链板31的第一转轴311与所述若干第一活动块312可一体呈型,从而方便组装。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链板31的第一转轴311与所述若干第一活动块312均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用户可以根据所述铰链装置100所需的长度灵活调节所述第一链板31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板3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链板31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所述第二链板32的第二活动块322的尺寸设计不同于所述第一链板31的第一活动块31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板32的结构及形状均与所述第一链板31大致相同,因此所述第二链板32包含的各元件名称、各元件位置关系等均可参考所述第一链板31。
请一并参看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板32包括第二转轴321和与所述第二转轴321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二活动块322。每一所述第二活动块322为轴对称结构,也即所述第二活动块322自所述第二转轴321对称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活动件321大致呈“工”字型。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活动块322包括第二脊板323和自所述第二脊板323的上方延伸两第二基板324。第二脊板323的横截面积的形状大致呈三角形。相邻的两第二所述基板324与所述第二脊板323之间形成两相对的内凹弧形沟槽325。每一所述内凹弧形沟槽325具有弧形的槽底32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第二基板324与所述第二脊板323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基板324的厚度为每一所述第一基板312的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一链板31的内凹弧形沟槽315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链板32的内凹弧形沟槽325的宽度相同,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链板31和所述第二链板33之间的铰接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块322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活动块312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二脊板323的两端的上方延伸所述两第二基板324,且所述两第二基板324的其中一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脊板323的两侧面平齐,以使得所述第二链板32的若干第二基板322可对齐且呈线性排列。
所述第二脊板323的顶端开设与所述第二转轴321相匹配的第四轴孔32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轴孔3231大致呈半圆形。所述第二脊板323具有弯曲的底面3232、两相对的内凹弧面3233和平坦的侧面3234。所述第二脊板323的底面3232为相对所述第二脊板323向内弯曲的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凹面。所述第二脊板323的两内凹弧面3233向上且朝所述第四轴孔3231的方向延伸,以连接所述第四轴孔3231、所述底面3232。所述两内凹弧面3233为分别相对所述第二脊板323且朝相反方向向内弯曲的圆弧形拱面,以形成凹面,并且形成所述第二链板32的支撑面。所述底面3232与每一所述内凹弧面3233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可选的,所述第二脊板323的两内凹弧面3233与所述底面3232之间形成平坦的限位面3235,以防止所述第二基板324因过度转动而造成所述铰链装置100的不规则形变致其外表面不平滑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脊板323的内凹弧面3233为所述内凹弧形沟槽325的槽底3251。
每一所述第二基板324大致呈眼镜状,且为轴对称结构,也即每一所述第二基板324于靠近所述第二脊板323的一侧具有中部内凹,两端形成弧形的滑动部3240的结构。每一所述第二基板324于靠近所述第二脊板323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开设与所述第四轴孔3231相对应的第五轴孔32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轴孔3241大致呈半圆形。所述第二基板324的第五轴孔3241与所述第二脊板323的第四轴孔3231共同围成圆形的供所述第二转轴321穿过的第六轴孔326。每一所述第二基板324具有弯曲的顶面3242、波浪形的底面3243和平坦的侧面3244。每一所述第二基板324的顶面3242相对所述第二脊板323向外弯曲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凸面。所述第二基板324的顶面3242平行于所述第二脊板323的底面3232且共圆心。所述第二基板324的底面3243包括自所述第五轴孔3241呈对称分布的两外凸弧面3245,所述外凸弧面3245也即为所述滑动部3240的外表面。每一所述外凸弧面3245为相对所述第二基板324向外弯曲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凸面。每一所述外凸弧面3245与所述第二脊板323的内凹弧面3233相配合,且每一所述外凸弧面324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脊板323的其中一内凹弧面3233的弧面长度。其中,所述弧面长度是指将弧面所处圆的弧面的相对两端点连接的距离。所述第二基板324的两所述外凸弧面3245与所述第二脊板323的限位面3235对应相接,且与所述第二脊板323的限位面3235及底面3232形成台阶面。
请再次参阅图3,可以理解的,每一所述第二链板3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321活动连接的配合块320。所述配合块320的形状和结构与所述第一链板31的第一基板314相似,所述配合块320的底面与所述第一链板31的内凹弧面3133相匹配。所述配合块320设置在所述第二链板32的一端,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转轴321实现所述第三链节组件3与所述第二链节组件4的铰接相连。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链板32的若干第二活动块322可一体呈型,从而方便组装。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链板32的若干第二活动块322能够可拆卸地通过所述转轴321连接在一起,从而用户可以根据所述铰链装置100所需的长度灵活调节所述第二链板32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铰链装置100可以省略所述第三链节组件3,比如通过连杆或其他结构的铰链来代替,也即所述铰链装置10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第三链节组件3。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节组件4包括第一活动件41和第二活动件43,且所述第一活动件41包括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43移动轨迹的限位部,所述第二活动件43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活动时带动所述铰链装置100发生形变。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节组件4还包括铰接第一活动件41的第三活动件42,其中,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结构部分相似。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部可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43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移动轨迹,且所述第二活动件43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均可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活动时带动所述铰链装置100发生形变。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铰链装置100可以根据需要来选用所述第三活动件42。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链节组件4包括若干第一活动件41、两相对的第三活动件42及若干第二活动件43。所述若干第一活动件41、所述两第二活动件43及所述若干第三活动件42之间铰接相连。所述第二活动件43夹设在相邻两第一活动件41之间。所述第三活动件42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其中一端,并且通过所述第三活动件43实现与所述支架10的固定连接。
所述若干第一活动件41、所述两第二活动件43及所述若干第三活动件42分别对齐而呈线性排列。每一所述第一活动件41与对应的第一链板31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11活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三活动件42与对应的第二链板3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321活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铰接相连。
可以理解的,所述支架10可设置安装结构以固定或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三活动件42上。这里的安装结构分为固定连接部和/或活动连接部。例如,通过所述固定连接部将所述第三活动件4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所述固定连接部例如是,但不局限有锁固件(如螺钉)。通过所述活动连接部连接可以是滑动引导结构、磁性吸附结构等。可选的,所述第三活动件42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活动件41包括相对的第三基板411和第四基板412及连接于所述第三基板411和所述第四基板412之间的连接板413(参看图7)。所述第三基板411和所述第四基板412平行设置,且所述连接板413设置在所述第三基板411和所述第四基板412的中部,也即所述连接板413与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中部对齐,以使得所述第三基板411和所述第四基板412与所述连接板413之间形成两相对的沟槽414。所述沟槽414夹设所述第二活动件43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动件4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13上方的限位板415,且所述限位板415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板413相连接。所述限位板415自所述连接板413的两侧延伸预设长度,且连接所述第三基板411和第四基板4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两所述第二活动件43,且两所述第二活动件42通过与所述限位板415连接的连接板413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沟槽414具有两相对的槽壁4141,且每一沟槽414的两槽壁4141凸设所述两相对的导滑条416,且所述两导滑条416分别向上且朝所述限位板415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限位板415相接。所述导滑条416大致呈圆弧形。所述导滑条416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顶面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导滑条416具有相对的顶面4161和底面4162。所述导滑条416的顶面4161和底面4162与所述槽壁4141相接,所述限位板415具有弯曲的顶面4151、两相对的弯曲的侧面4152及与所述连接板413相接的倾斜的底面4153(参看图9)。所述导滑条416的顶面4161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板415的侧面4152平滑过渡,从而实现所述第二活动件43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滑动。
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三基板411朝向所述第四基板412的表面上的两相对的弧形的第一导滑条4164,及形成于所述第四基板412朝向所述第三基板412的表面上的两相对的弧形的第二导滑条416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滑条4164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导滑条4165。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滑条4164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导滑条4165。每一沟槽414的第一导滑条4164和每一所述第二导滑条4165之间形成间隙4163(参看图8),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或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铰接相连。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部为所述导滑条416。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部还可以设置为与所述导滑条416相匹配的导滑槽。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41还进一步包括第三脊板417。所述第三脊板417自所述第三基板411下表面朝背离所述连接板413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三脊板417的形状和结构和所述第一脊板31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三脊板417的顶端开设与所述第一转轴311相匹配的第七轴孔4171,所述第七轴孔4171贯穿所述第三基板411的侧面,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与所述第一链板31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脊板417具有弧形的底面4172和与所述底面4172相接的限位面4173,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在预设范围内活动,进而实现所述铰链装置100的弯曲或折叠。
所述第三基板411具有弯曲的顶面4111和与所述顶面4111相接的底面4112。所述第三基板411的顶面4111为相对所述第三基板411向外弯曲的圆弧形拱面,以形成凸面。所述底面4112包括相对的两第一弧面4113。所述第一弧面4113为相对所述第三基板411向外弯曲的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凸面。所述第三基板411的两第一弧面4113通过所述第三脊板417的限位面4173与所述第三脊板417的底面4172相连接,且所述第三基板411的其中一第一弧面4113与所述第三脊板417的底面4172及限位面4173形成台阶面,从而限制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活动范围。所述第三基板411的顶面4111、所述第四基板412的顶面4121和所述限位板415的顶面4151共面,以形成连续及规则的外表面,从而避免因不规则的外表面产生碰撞的风险,或者避免因不规则外表面而导致弯曲困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基板411和所述第四基板412均为轴对称结构,且所述第三基板411的形状和结构与所述第四基板412大致相同,因此所述第四基板412包含的各元件名称、各元件尺寸、各元件位置关系等均可参考所述第三基板411,在此不再赘述。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基板4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基板412的厚度,且所述第四基板412的底面4122为圆滑过渡的曲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基板412的底面4122与所述第三脊板417的底面4172大致共面。
所述第三活动件42包括定位块421、自所述定位块421一端垂直向下延伸的支撑块422及自所述支撑块422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定位块421相对的弧形第五基板423。
所述第二活动件42的定位块421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架10或所述第二支架20对应的定位槽11内。所述定位块421具有平坦的相对的两侧面4211。
所述支撑块422背离所述定位块421的一侧开设弧形的开口4221,且形成弧形的导滑面4222。所述支撑块422的弧形导滑面4222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第一基板412的第一弧面4113相匹配。所述支撑块422具有平坦的两侧面4223和平坦的底面4224。当所述铰链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块422的底面4224用以平稳支撑所述柔性铰链20。所述支撑块422于靠近所述开口4221处向外延伸所述第五基板423,且所述第五基板423的其中一个侧面与对应相接的所述支撑块422的侧面4223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第五基板423具有弯曲的顶面4231、弧形的底面4232和平坦的侧面4233。所述第五基板423的顶面4231为相对所述支撑块422向外弯曲的圆弧形拱面,以形成凸面,并且形成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支撑面。所述第五基板423的底面4232为相对所述支撑块422向外弯曲的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凸面。所述第五基板423自相对的两侧面4233分别开设呈对称分布的弧形的导滑槽424,以形成两对称的弧形的导滑块425。所述导滑槽424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相配合。每一所述导滑块425具有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的顶面4161相匹配的导滑面4251,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相对所述第三活动件42可活动,进而实现所述铰链装置100的弯曲而带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的折叠或弯曲。
所述第五基板423在所述顶面4231和所述底面4232的连接处开设缺口426,且所述缺口426与所述第五基板423的对侧面4233的两相邻导滑槽424贯通,从而所述第三活动件42能够***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间隙4163(参看图8),进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铰接相连。所述第五基板423在所述两相邻导滑槽424处的厚度略小于所述两相对的所述导滑条416之间的间隙4163,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铰接于所述第三活动件42,并且使得所述第一活动件41相对所述第三活动件42可活动。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插设于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导滑槽424内而限制所述第三活动件42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移动轨迹。
所述第二活动件43包括第四脊板431和自所述第四脊板431一端的上方延伸第六基板432。所述第四脊板431的形状和结构和所述第一脊板31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四脊板431的顶端开设与所述第二转轴321相匹配的第八轴孔4311,且所述第八轴孔4311贯穿所述第六基板432的侧面,从而实现所述第二活动件43与所述第二链板32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件43自所述第八轴孔4311呈轴对称分布。
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第六基板432具有相对的弯曲的顶面4321和底面4322、及两相对的平坦的侧面4323。所述第六基板432的顶面4321为相对所述第四脊板431向外弯曲的圆弧形拱面,以形成凸面,并且形成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支撑面。所述第六基板432的底面4322包括两相对的第一弧面4324和连接所述两第一弧面4324的第二弧面4325。所述两第一弧面4324的弯曲度相同,所述第一弧面4324和所述第二弧面4325的弯曲度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弧面4325为所述第四脊板431的底面,且所述第一弧面4324与所述两第二弧面4325大致共面。所述第一弧面4324为相对所述第六基板432向外弯曲的圆弧形的拱面,以形成凸面。
所述第六基板432的每一侧面4323开设两对称的弧形的导滑槽433,以形成两弧形的导滑块434。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槽433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相配合。每一所述导滑块434具有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的顶面4161相匹配的导滑面4341,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相对所述第二活动件43可活动,进而实现所述铰链装置100的弯曲而带动所述铰链装置100的折叠或弯曲。
可以理解的,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部为所述导滑条416时,所述第二活动件43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相匹配的导滑槽433,424。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部为导滑槽时,所述第二活动件43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槽相匹配的导滑条。因此,所述导滑条插设于所述导滑槽内而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43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移动轨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部为圆弧形的导滑条416,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第六基板432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相匹配的导滑槽433,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第五基板423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相匹配的导滑槽424。因此,当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插设于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槽433内而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43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移动轨迹;当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插设于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导滑槽424内而限制所述第三活动件42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移动轨迹。
所述第六基板432在所述顶面4321和所述底面4322的连接处分别开设缺口435,以使得所述第六基板432的对侧面4323的两相邻导滑槽433与所述缺口435贯通,以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铰接相连。两个侧面4323的导滑槽433的长度不一致,其中朝向所述第四脊板431一侧的侧面4323上的导滑槽433长度大于背向所述第四脊板431一侧的侧面4323上的导滑槽433长度。朝向所述第四脊板431一侧的侧面4323上的导滑槽433的内端相比背向所述第四脊板431一侧的侧面4323上的滑槽433的内端更靠近第八轴孔4311,从而避免第二活动件43在旋转时露出外侧的导滑槽433,起到防尘和防杂质进入的效果。所述第六基板432在所述两相邻导滑槽433处的厚度略小于所述两相对的所述导滑条416之间的间隙4163,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铰接于所述第二活动件43,且使得所述第一活动件41相对所述第二活动件43可活动。
请参看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沟槽414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第五基板423的厚度及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第六基板432的厚度,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活动件41分别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3及所述第三活动件42铰接相连。其中,所述沟槽414的宽度是指所述沟通414相对的两槽壁4141的两相对端点的距离,也即所述第三基板411与所述第四基板41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五基板423的厚度是指所述第五基板423的两侧面的两相对端点的距离。所述第六基板432的厚度是指所述第六基板432的两侧面4323的两相对端点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节组件3和所述若干第二链节组件4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铰链装置100的弯曲度来设定,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应用场合的需求或客户需求灵活选用,这里不做限定。
组装时,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一侧与第一活动件41的一侧对准,然后将第二活动件43从侧面***第一活动件41的一侧内,使得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一侧收容于第一活动件41的沟槽414内,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收容于所述第二活动件43相应的导滑槽433内。同理,第一活动件41与第三活动件42的安装过程与第二活动件43相似。之后,将已经串接好所述第一链板31的第一转轴311和所述第二链板32的第二转轴321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第七轴孔4171内和所述第二活动件43和第八轴孔4311内,从而实现第一链节组件3与所述第二链节组件4之间的铰接。最后,将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定位块421固定地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10的定位槽11内。由此完成组装。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铰链装置100弯曲或折叠时,每一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一侧的末端(也即所述第五基板423)和每一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一侧的末端在所述铰链装置100变形时接近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当所述铰链装置100处于展开(也即平板状态)状态时,每一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一侧的末端(也即所述第五基板423)和每一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一侧的末端在所述铰链装置100变形时远离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铰链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件43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活动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43之外,所述第三活动件42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活动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之外。所述第二活动件43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活动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43交叠位置处对齐,所述第三活动件42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活动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交叠位置处对齐。所述第二活动件43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活动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和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的交接处的正上方,所述第三活动件42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活动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和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顶面的交接处的正上方。
具体的,所述第一活动件41具有弧形的顶面4110。所述第一活动件4110的顶面包括所述第三基板411的顶面4111、所述第四基板412的顶面4121及所述限位板415的顶面4151。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4110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4321或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顶面4231的交叉处正上方的位置为旋转轴,且相邻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在所述铰链装置100形变或非形变时均保持不变。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第四基板412(或所述第三基板411)的顶面4121与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第五基板423的顶面4231之间的交叉处上方形成第一旋转轴A,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第四基板412(或所述第三基板411)的顶面4121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第六基板432的顶面4321之间的交叉处上方形成第二旋转轴B,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第四基板412(或所述第三基板411)的顶面4121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第六基板432的顶面4321之间的交叉处上方形成第三旋转轴C。
当所述铰链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导滑块425的导滑面4251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相抵接,且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导滑块425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形成间隙,以及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第五基板423的顶面4231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的顶面4151隔开;而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块434的导滑面4341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的顶面4161相抵接,且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块434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形成间隙,以及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块434的顶面4341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的顶面4151隔开。
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中部分别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中部的距离在所述铰链装置100形变或非形变时保持不变。具体的,如图10所示,当所述铰链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中部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中部的距离d1等于另一个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中部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中部的距离d2。如图12所示,当所述铰链装置100处于弯曲状态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中部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中部的距离d3等于另一个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中部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中部的距离d4。
如图9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剖视图。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为圆弧形,且朝下并朝向所述第一活动件41中心弯曲。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的顶面4161及底面4162也均为圆弧形,且相互平行。由于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为圆弧形,因而其具有圆心O,该圆心O也即为所述第二活动件43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旋转圆心。优选地,圆心O与旋转轴B或C重叠。相应地,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4110也为圆弧面,其具有圆心P,所述圆心P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下方。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第三基板411的第一弧面4113和第四基板412的底面4122与所述导滑条416对应的部分均平行于所述导滑条416,且具有相同的弧度。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槽433为圆弧形,并朝下且朝向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中心弯曲。所述导滑槽433的顶面和底面也均为圆弧形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滑槽433也具有圆心,其与所述圆心O重叠。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4321及侧面4323与所述导滑槽433对应的部分均平行于所述导滑槽433,且具有相同的弧度。所述第三活动件42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3情况类似。
当所述第二活动件43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41旋转时,由于旋转圆心O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43之外的位置,即位于高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和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4321交叉处的位置,因而可以确保在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4110中心相对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4321中心的距离保持不变。由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4110中心和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4321中心是和支撑板焊接固定的位置,因而可以进一步确保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活动件41相对所述第二活动件43旋转时不被拉伸或压缩,以防止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柔性功能屏发生损坏。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铰链装置100处于弯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如图11所示,当所述铰链装置100处于弯曲而使所述两对侧的支架10处于平行状态时,所述铰链装置100大致呈n字形。此时,所述支架10的凸块12的顶面121、所述第一链板31的顶面3142(也即图4中的所述第一基板314的顶面3142)、所述第二链板32的顶面3242(也即图4中的所述第二基板324的顶面3242)之间平滑过渡,且形成大致呈半圆形的第一曲面21。所述第一链板31的第一脊板311的底面(也即图4中的第一脊板313的底面3132)、所述第二链板32的底面(也即图4中的第二脊板323的底面3232)之间平滑过渡,且形成大致呈半圆形的第二曲面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21与所述第二曲面22大致平行且共圆心,从而使得所述铰链装置100能够形变而具有规则的表面,进而较好适应用户所需的形状,例如是手腕的形状。
请一并参看图6、图7、图11、图12和图13,所述第一活动件41包括顶面410a和底面410b,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410a为所述限位板415的顶面4151,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底面410b为所述第三脊板417的底面4172。所述第二活动件43包括顶面430a和底面430b,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430a为所述第六基板432的顶面4321,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底面430b为所述第六基板432的底面4322。所述第三活动件42包括顶面420a和底面420b,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顶面420a是指所述第五基板423的顶面4231,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底面420b为所述支撑块422的底面4224。当所述铰链弯曲100弯曲而使所述两对侧的支架10处于平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顶面410a、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顶面430a及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顶面420a之间平滑过渡,且形成大致呈半圆形的第三曲面23,且所述第三曲面23与所述第一曲面21相接且平滑过渡。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底面410b、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底面430b及所述第三活动件42的底面420b之间平滑过渡,且形成大致呈半圆形的第四曲面24,且所述第四曲面24与所述第二曲面22相接且平滑过渡,因此所述铰链装置100经形变后能够形成具有规则的表面,进而较好适应用户所需的形状,例如是手腕的形状。
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当所述铰链装置100弯曲而使所述两对侧的支架10处于平行状态时,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槽434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相配合,且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块435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相抵接而使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第六基板433的顶面4331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的顶面4151相接且共面;而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槽433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导滑条416相配合,且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导滑块434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相抵接而使所述第三活动件43的第六基板432的顶面4321与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限位板415的顶面4151相接且共面,从而使得所述铰链装置100的整体形成规则的外表面,进而避免因不规则的外表面产生碰撞的风险,或者避免因不规则外表面而导致弯曲困难。所述第二活动件43的其中一侧面的两导滑槽433自所述第八轴孔4311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活动件41的两导滑条416自所述连接板413呈对称分布。
可以理解的,所述铰链装置300可以根据实际可形变不同的状态,设置多个柔性铰链,以适用不同的应用场合。例如,所述铰链装置100可以设置两对称的柔性铰链20,从而所述铰链装置100可以形变成圆环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铰链装置,通过柔性铰链的形变实现铰链装置的形变,从而不仅实现铰链装置形变成理想的环形,且能够实现铰链装置的整体变形成规则的表面,以适应不同场合的应用需求。
可以理解地,第三活动件42也可以省略,直接将第一活动件41固定(如焊接)于两侧的所述支架10上,或者是第三活动件42也可以被第二活动件43代替,将第二活动件43固定(如焊接)于两侧的所述支架10上,同样能起到变形的功能。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1。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包括上述铰链装置100、支撑板200及柔性功能屏300。所述支撑板200可附接至所述柔性功能屏300的整个下表面,并且用于支撑及固定整个所述柔性功能屏300,所述支撑板200固定于所述铰链装置100的上方,从而方便操作或观看。所述铰链装置100可发生形变,从而带动整个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发生形变,进而使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适应不同场合的应用需求,且由于所述柔性功能屏300直接设置在所述铰链装置100的上方,使得所述柔性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且制作成本较低廉。
可以理解的,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发生的形变优选为从平板的形态变成圆环的形态。当在平板的形态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整体铺展开,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当在圆环的形态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整体卷曲而形成可穿戴装置,从而方便用户穿戴在身上。当然,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的形变所切换的形态也可以根据需求变化,以适应更多应用场合的需求。比如从拱形切换成圆环形、从平板形切换成波浪形、从U形切换成S形等等。
所述支撑板200及所述铰链装置100的面积及形状与柔性功能屏300大致相同,以精准实现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功能屏10的弯曲和折叠。所述支撑板200由硬度较高的弹性材料制造,比如钢片、铁片、铜片等。所述支撑板200的硬度高于所述柔性功能屏300的硬度。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柔性功能屏300通过支撑板200间接与所述铰链装置100连接设置,并且通过所述铰链装置100的形变而带动所述柔性功能屏300的形变,从而减少柔性功能屏300在形变过程中被拉伸或者保持不被拉伸。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电视、智慧手表、VR头戴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其它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所述柔性功能屏300例如是柔性触摸屏或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液晶显示面板、量子点显示面板、电子纸、触摸屏、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射频标签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移动轨迹的限位部,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时带动所述铰链装置发生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之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交叠位置处对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顶面和所述第二活动件的顶面的交接处的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活动件的顶面中部分别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的顶面中部的距离在所述铰链装置形变或非形变时均保持不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圆弧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导滑条或导滑槽,所述第二活动件包括与所述限位部的导滑条或导滑槽相匹配的导滑槽或导滑条,所述导滑条插设于所述导滑槽内而限制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移动轨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件夹设在相邻两第一活动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活动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两相对的第一限位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形成于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两相对的第二限位部,每一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长度大于每一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长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活动件***的空隙。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限位板,所述第二活动件的一侧的末端在所述铰链装置变形时接近或远离所述限位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共同围成两相对的夹设相邻两第二活动件的沟槽。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第一活动件的限位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两第二活动件,所述两第二活动件通过所述连接板隔开。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顶面中部对齐。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活动件顶面的弯曲方向相反。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相互铰接的若干链板,每一所述链板包括与所述第一活动件或所述第二活动件活动连接的转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两相对的支架及第三活动件,每一所述支架对应铰接其中一个所述链板,且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活动件通过所述第三活动件固定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链板还包括脊板及在所述脊板上方延伸的若干第三基板,所述脊板和所述若干第三基板的连接处形成供所述转轴穿过的轴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三基板具有两相对的弧形的滑动部,相邻两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脊板形成与所述滑动部相匹配的内凹弧形沟槽。
22.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支撑板和柔性功能屏,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功能屏,且设置在所述铰链装置和所述柔性功能屏之间。
CN201820339511.XU 2018-03-12 2018-03-12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185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511.XU CN208185202U (zh) 2018-03-12 2018-03-12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511.XU CN208185202U (zh) 2018-03-12 2018-03-12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85202U true CN208185202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40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9511.XU Active CN208185202U (zh) 2018-03-12 2018-03-12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85202U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5088A (zh) * 2018-12-06 2019-03-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动态弯折的显示装置
CN110360431A (zh) * 2019-08-23 2019-10-22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支撑装置及柔性显示器
CN110594547A (zh) * 2019-08-26 2019-12-2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0725855A (zh) * 2019-11-18 2020-01-24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屏运动支撑结构
TWI688324B (zh) * 2019-08-02 2020-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摺疊式電子裝置
CN111089112A (zh) * 2020-01-09 2020-05-01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铰接机构、箱体及led显示屏
CN111556687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盖体及智能手环
CN111724687A (zh) * 2020-06-30 2020-09-29 东莞斯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折叠机构
CN111788551A (zh) * 2018-03-12 2020-10-16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1899649A (zh) * 2019-09-12 2020-11-06 深圳世竟液态金属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968501A (zh) * 2019-05-20 2020-11-2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12037650A (zh) * 2019-06-03 2020-12-0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2392853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2769978A (zh) * 2019-11-01 2021-05-07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及其铰链组件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8551A (zh) * 2018-03-12 2020-10-16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US10893621B2 (en) 2018-12-06 2021-01-1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ynamically ben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9545088A (zh) * 2018-12-06 2019-03-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动态弯折的显示装置
CN111968501A (zh) * 2019-05-20 2020-11-2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12037650A (zh) * 2019-06-03 2020-12-0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TWI688324B (zh) * 2019-08-02 2020-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摺疊式電子裝置
US11503728B2 (en) 2019-08-02 2022-11-15 Acer Incorporate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oldable display
CN112392853B (zh) * 2019-08-16 2022-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2392853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0360431A (zh) * 2019-08-23 2019-10-22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支撑装置及柔性显示器
CN110594547A (zh) * 2019-08-26 2019-12-2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1899649A (zh) * 2019-09-12 2020-11-06 深圳世竟液态金属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2769978B (zh) * 2019-11-01 2022-11-1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及其铰链组件
CN112769978A (zh) * 2019-11-01 2021-05-07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及其铰链组件
CN110725855A (zh) * 2019-11-18 2020-01-24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屏运动支撑结构
CN111089112A (zh) * 2020-01-09 2020-05-01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铰接机构、箱体及led显示屏
CN111556687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盖体及智能手环
CN111724687A (zh) * 2020-06-30 2020-09-29 东莞斯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折叠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85202U (zh)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CN208221344U (zh)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US10338641B2 (en) Smart bracelet
US1176852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inge with movable rigid display support
CN209199497U (zh) 弯折机构与柔性显示装置
CN109891482B (zh) 设置柔性显示面板的内折叠型铰链结构
US20220322543A1 (en)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CN208044998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9495621A (zh) 一种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09201112U (zh) 可弯曲显示终端
US20210064098A1 (en) A hinge and hinge device for a mobile terminal having external flexible screen
KR20230074267A (ko) 폴더블 장치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208225377U (zh) 弯折组件与柔性显示装置
CN104743235B (zh) 滑轨结构
CN103123521B (zh) 便携式计算机
CN113314037B (zh) 柔性显示面板、电子装置以及铰链
CN103313558A (zh) 电子装置及其使用的支撑机构
CN108700914A (zh) 一种平板电脑用保护套和二合一电脑
US11353927B2 (en) Bendable device
EP4343161A1 (en) Rotation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128221A (zh) 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3099012A (zh) 电子设备
CN204031322U (zh) 高强度液晶背板及液晶电视
CN114373383A (zh) 可折叠显示设备
US20240045479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72 43 Universiade Software Town, 8288 Longgang Avenue,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oy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72 43 Universiade Software Town, 8288 Longgang Avenue,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