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6415U - 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6415U
CN207906415U CN201721895956.8U CN201721895956U CN207906415U CN 207906415 U CN207906415 U CN 207906415U CN 201721895956 U CN201721895956 U CN 201721895956U CN 207906415 U CN207906415 U CN 207906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oil circuit
reversal valve
oi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959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野干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959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6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6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6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进行油路切换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以及具有该油路切换结构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为,油路中具有换向阀(50),油路切换结构包括连杆机构(100),所述连杆机构(100)与换挡杆切换到倒挡位置的动作相联动而产生动作,由所述连杆机构(100)中的第2轴杆(32)推动所述换向阀(50)使其切换状态。

Description

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具有该油路切换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高性能车辆中,施加给变速箱的载荷较大,因而需要对齿轮的齿面、转动部、滑动部等供给润滑油,为此,可以使用油泵来进行主动润滑。在手动变速器中可以使用传动轴侧驱动式油泵,如此能够与车速相对应。以往,存在一种如图4所示的润滑油路结构,该润滑油路结构中具有由传动轴驱动的油泵110,该油泵110从储油容器120中吸取润滑油,提供给润滑对象130。
然而,由于是利用传动轴进行驱动,而在车辆后退时,传动轴的转动方向与前进时是相反的,所以,对于油泵110而言,原来的出油口变成了进油口,原来进油口变成了出油口,即,图4所示的结构中,在车辆前进时能够对润滑对象130提供润滑油,而在车辆后退时,不能对润滑对象130提供润滑油。
对此,可以考虑在油泵110上连接换向阀,根据车辆前进状态与后退状态的切换来切换油泵110的油口与润滑对象等的连接关系,从而实现始终能够对润滑对象提供润滑油。
作为针对油泵110设置换向阀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液力耦合机构中针对油泵设置换向阀,并且记载了根据车辆前进与后退状态的切换来对换向阀的状态进行切换。然而,关于换向阀的具体的驱动结构,专利文件1中没有任何的记载。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217787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进行油路切换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以及具有该油路切换结构的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为,油路中具有换向阀,油路切换结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换挡杆切换到倒挡位置的动作相联动而产生动作,由所述连杆机构的该联动动作驱动所述换向阀使其切换状态。
由于是利用与换挡杆切换到倒挡位置的动作相联动而产生动作的连杆机构的该联动动作来实现对换向阀的驱动,因而能够以机械的方式可靠地进行油路切换。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连杆机构具有连杆部件与轴杆,所述轴杆连接于所述连杆部件的端部而能够在自身轴向上移动,由所述轴杆驱动所述换向阀。
采用如上结构,利用沿轴向移动的轴杆来驱动换向阀,因而,能够可靠地进行油路切换。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换向阀具有第1状态与第2状态,所述换向阀上设有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间移动的阀杆,所述阀杆在第1位置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1状态,所述阀杆在第2位置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2状态,由所述轴杆的端面推动所述阀杆使其由所述第1位置移动到所述第2位置。
采用如上结构,通过由轴杆的端面来进行推动这样简单的方式来可靠地进行油路切换。
本实用新型优选,设有保持所述轴杆的形成有所述端面的端部的保持部,在所述保持部的面对所述轴杆的所述端面的壁部(22b1)上设有通孔(22b2),所述换向阀的所述阀杆***所述通孔(22b2)而能够被所述轴杆的所述端面推动。
采用如上结构,使阀杆***保持部上的通孔,一方面能够实现阀杆被推动而使换向阀进行状态切换,另一方面可以由通孔对阀杆形成导向,使阀杆的动作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连杆机构具有:连杆部件,其能够以支点为中心摆动,具有隔着所述支点配置的第1端部与第2端部;第1轴杆,其与所述连杆部件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且与所述换挡杆移动到倒挡位置的动作相联动而在自身轴向上移动;第2轴杆,其与所述连杆部件的所述第2端部连接,且能够在自身轴向上移动,由所述第2轴杆驱动所述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第1轴杆上固定着连接架,所述连杆部件的所述第1端部通过所述连接架而与所述第1轴杆连接,在所述第2轴杆上固定着传动盘,所述连杆部件的所述第2端部通过所述传动盘而与所述第2轴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油路为润滑用油路。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可靠地进行润滑油路中的换向阀的状态切换。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油路中具有油泵,所述油泵由车辆的传动轴驱动,根据所述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的切换,所述油泵的进、出油口发生切换。
采用如上结构,不论传动轴的转动方向是正转还是反转,能够可靠地保证油路的正常供油。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油路中还具有供油对象与储油容器,所述油泵具有第1油口与第2油口,所述换向阀具有第1状态与第2状态,在第1状态,所述换向阀使所述第1油口与所述供油对象侧连通、所述第2油口与所述储油容器侧连通,在第2状态,所述换向阀使所述第1油口与所述储油容器侧连通、所述第2油口与所述供油对象侧连通。
采用如上结构,能够在倒档时可靠地进行油路切换,使第1油口在倒档时也与供油对象连通,从而,在倒挡时也能够对供油对象供油。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如上任一结构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油路切换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换挡杆切换到前进挡时的油路切换结构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换挡杆切换到后退挡时的油路切换结构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以往的润滑油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用于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油路切换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换挡杆切换到前进挡时的油路切换结构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表示换挡杆切换到后退挡时的油路切换结构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对润滑对象80提供润滑油的油路结构200中具有:储油容器70、油泵40、润滑对象80与换向阀50。润滑对象80例如可以是主轴、中间轴、各齿轮的齿面等。
油泵40由车辆(汽车)的传动轴(驱动轴、未图示)驱动,其具有第1油口41与第2油口42,在车辆前进时,传动轴正转(向第1方向转动),驱动油泵40正转,此时,第1油口41为出油口,第2油口42为进油口;在车辆后退时,传动轴反转(向第2方向转动),驱动油泵40反转,此时,第1油口41为进油口,第2油口42为出油口。
换向阀50连接在油泵40与储油容器70之间以及油泵40与润滑对象80之间,能够在第1状态(前进挡时状态)与第2状态(倒挡时状态)间切换,在第1状态,换向阀50将油泵40的第1油口41与润滑对象80连通,将油泵40的第2油口42与储油容器70连通;在第2状态,换向阀50将油泵40的第1油口41与储油容器70连通,将油泵50的第2油口42与润滑对象80连通。
在换向阀50上设有阀杆(动作杆)51,阀杆51可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间移动,通过如后面所详述那样使阀杆51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间移动来对换向阀50的第1状态与第2状态进行切换,阀杆51的第1位置与第2位置分别对应换向阀50的第1状态(前进挡时状态)与第2状态(倒挡时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倒挡换向机构100(连杆机构100)的动作来使阀杆51动作,驱动换向阀50使由第1状态切换为第2状态。
如图1所示,倒挡换向机构(RVS换向机构)100是一个与换挡杆切换到倒挡位置动作相联动而产生动作的连杆机构,其具有倒挡动作部10、连杆传动部20与阀杆推压部(RVSFORK)30,在车辆的驾驶员将设置于中控台的换挡杆(皆未图示)切换到倒挡位置(R位置)时,倒挡动作部10产生动作且通过连杆传动部20使阀杆推压部30动作,阀杆推压部30推动换向阀50的阀杆51,将换向阀50切换为第2状态(图3);在换挡杆切换到前进挡位置时,相比于倒挡时,倒挡动作部10与连杆传动部20向相反方向产生了动作。
如图1~图3所示,倒挡动作部10具有连接架11与第1轴杆12,连接架11与第1轴杆12相固定。连接架11与第1轴杆12一体地在第1轴杆12的轴向上移动,其中,在换挡杆被切换到倒挡位置时,与此动作联动,连接架11与第1轴杆12沿着第1轴杆12的轴向向图中左侧方向(图2中X2方向)移动,在换挡杆切换到前进挡位置时,连接架11与第1轴杆12相对于倒档时的位置向图中右侧方向(图2中X2的相反方向)产生了移动。
连杆传动部20具有连杆部件21与支架22,连杆部件21通过支点22c枢支在支架22上而能够摆动。连杆部件21的第1端部21a卡合在倒挡动作部10的连接架11上,被连接架11带动而左右摆动。
另外,连杆部件21为一对,在图1中所示角度观察时相重合,两个连杆部件21的第1端部21a间通过连接轴23连接,连接轴23位于连接架11与第1轴杆12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杆部件21的第1端部21a与连接架11脱开。
阀杆推压部30具有传动盘31与第2轴杆32,传动盘31为圆板状,固定在第2轴杆32上,能够与第2轴杆32一体地在第2轴杆32的轴向上移动。连杆部件21的第2端部21b夹持传动盘31,由此,连接架11的动作经由连杆部件21传递给传动盘31,使传动盘31以及第2轴杆32在第2轴杆32的轴向上移动,由于连杆部件21以支点22c为中心摆动,所以第2轴杆32与第1轴杆向相反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架22上形成有第1保持部22a与第2保持部22b,第1保持部22a与第2保持部22b分别保持第1轴杆12与第2轴杆32的一端部(图中右端部),并分别对第1轴杆12与第2轴杆32的移动形成导向。
第2保持部22b具有底壁22b1,其面对第2保持部22b所保持的第2轴杆32的端部的端面32a。在该底壁22b1上形成有通孔22b2,换向阀50的阀杆51经由该通孔22b2***第2保持部22b的内部,从而,能够被第2轴杆32的端面32a推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对第2轴杆32的另一端部(图中左端部)进行保持、导向的保持架61。
<动作>
下面对由油路切换结构实现的换向阀50的切换动作进行说明。
在换挡杆处于前进挡位置时,如图2所示,换向阀50的阀杆51处于第1位置,换向阀50处于第1状态,此时车辆前进,在油路机构200中,油泵40的成为出油口的第1油口41与润滑对象80侧连通,油泵40的成为进油口的第2油口42与储油容器70侧连通,从而,能够对润滑对象80供油。
在驾驶员将换挡杆切换到倒挡位置(R位置)时,倒挡换向机构100由图2所示的状态切换到图3所示的状态,即,与换挡杆的向倒挡位置的切换动作相联动,倒挡动作部10的连接架11与第1轴杆12沿着第1轴杆12的轴向向图中左侧方向(图2中箭头X2方向、第1方向)移动,从而,使与连接架11卡合的连杆部件21的第1端部21a也向相同方向移动,连杆部件21以支点22c为中心摆动,其第2端部21b向图中右侧方向(箭头X1方向、第2方向)移动,通过传动盘31使第2轴杆32向相同方向移动(箭头X1方向、第2方向),由此,第2轴杆32的端面32a推动换向阀50的阀杆51,使其由图2所示的第1位置移动到图3所示的第2位置,从而,使换向阀50由第1状态(前进挡时状态)切换到第2状态(倒挡时状态)。
此时车辆后退,在油路结构200中,油泵40的成为出油口的第2油口42与润滑对象80侧连通,成为进油口的第1油口41与储油容器70侧连通,从而,即便在倒挡时也能够对润滑对象80供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换向阀50的阀杆51被复位弹簧(未图示)向第1位置施力,从而,在换挡杆处于前进挡位置、倒挡换向机构100处于图2所示状态时,阀杆51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位于第1位置,使换向阀50处于第1状态(前进挡时状态)。
或者,根据换向阀50的结构,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复位弹簧,而是使换向阀50的阀杆51与倒挡换向机构100的第2轴杆32连接,由第2轴杆32从图3所示位置向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的动作拉动换向阀50的阀杆51,使换向阀由第2状态切换到第1状态。
采用本实施方式,由于是由与换挡杆切换到倒挡位置的动作相联动而产生动作的连杆机构(倒挡换向机构100)来驱动换向阀50,因而能够可靠、稳定地驱动换向阀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连杆机构(倒挡换向机构100)中的第2轴杆32来驱动换向阀50,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由第1轴杆31来驱动换向阀50,或者也可以是由连杆机构中的轴杆之外的其他部件来驱动,例如可以由传动盘31驱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阀杆51经由支架22的第2保持部22b的底壁22b1上的通孔22b2伸入第2保持部22b中,能够被第2轴杆32的端面32a推动,而由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阀杆51可以并不是面对第2轴杆32的端面32a配置,而另外设置连接机构将阀杆51与第2轴杆32连接,实现阀杆51被第2轴杆32驱动;或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换向阀50来具体地变更与第2轴杆32的连接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油对象是润滑对象80,即,以提供润滑油的油路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油路结构,例如通过液压进行驱动的液压***的油路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传动轴来驱动油泵40,然而,也可以由其他部件或机构来驱动油泵40,例如直接驱动车轮的半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油路中具有换向阀(50),其特征在于,油路切换结构包括连杆机构(100),所述连杆机构(100)与换挡杆切换到倒挡位置的动作相联动而产生动作,由所述连杆机构(100)的该联动动作驱动所述换向阀(50)使其切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100)具有连杆部件(21)与轴杆(32),所述轴杆(32)连接于所述连杆部件(21)的端部而能够在自身轴向上移动,由所述轴杆(32)驱动所述换向阀(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50)具有第1状态与第2状态,所述换向阀(50)上设有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间移动的阀杆(51),所述阀杆(51)在第1位置时,所述换向阀(50)处于第1状态,所述阀杆(51)在第2位置时,所述换向阀(50)处于第2状态,
由所述轴杆(32)的端面(32a)推动所述阀杆(51)使其由所述第1位置移动到所述第2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有保持所述轴杆(32)的形成有所述端面(32a)的端部的保持部(22b),
在所述保持部(22b)的面对所述轴杆(32)的所述端面(32a)的壁部(22b1)上设有通孔(22b2),
所述换向阀(50)的所述阀杆(51)***所述通孔(22b2)而能够被所述轴杆(32)的所述端面(32a)推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具有:
连杆部件(21),其能够以支点(22c)为中心摆动,具有隔着所述支点(22c)配置的第1端部(21a)与第2端部(21b);
第1轴杆(12),其与所述连杆部件(21)的所述第1端部(21a)连接,且与所述换挡杆切换到倒挡位置的动作相联动而在自身轴向上移动;
第2轴杆(32),其与所述连杆部件(21)的所述第2端部(21b)连接,且能够在自身轴向上移动,
由所述第2轴杆(32)驱动所述换向阀(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轴杆(12)上固定着连接架(11),所述连杆部件(21)的所述第1端部(21a)通过所述连接架(11)而与所述第1轴杆(12)连接,
在所述第2轴杆(32)上固定着传动盘(31),所述连杆部件(21)的所述第2端部(21b)通过所述传动盘(31)而与所述第2轴杆(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为润滑用油路。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中具有油泵(40),所述油泵(40)由车辆的传动轴驱动,
根据所述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的切换,所述油泵(40)的进、出油口发生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中还具有供油对象(80)与储油容器(70),
所述油泵(40)具有第1油口(41)与第2油口(42),
所述换向阀(50)具有第1状态与第2状态,
在第1状态,所述换向阀(50)使所述第1油口(41)与所述供油对象(80)侧连通、所述第2油口(42)与所述储油容器(70)侧连通,
在第2状态,所述换向阀(50)使所述第1油口(41)与所述储油容器(70)侧连通、所述第2油口(42)与所述供油对象(80)侧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
CN201721895956.8U 2017-12-29 2017-12-29 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车辆 Active CN207906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95956.8U CN207906415U (zh) 2017-12-29 2017-12-29 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95956.8U CN207906415U (zh) 2017-12-29 2017-12-29 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6415U true CN207906415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95956.8U Active CN207906415U (zh) 2017-12-29 2017-12-29 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6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8124B2 (en) Parking lock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CN101457831B (zh) 变速器的自动换档机构和自动换挡***
KR101393985B1 (ko)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레버 조작력 전달장치
CN110312882A (zh) 用于换挡执行器的运动传递装置
JP2015081634A (ja) ドラム式変速機構
CN100569553C (zh) 拖拉机的传动***
CN106051071B (zh) 自动变速器
JP2008074239A (ja) 4輪駆動車用駆動力配分装置
CN207906415U (zh) 车辆中的油路切换结构与车辆
CN105264250B (zh) 三位置爪式离合器
CN103791074B (zh) 电动自动换挡的三轮车或四轮车后驱换挡器
EP1939477B1 (en) Transmission
KR960011198A (ko) 변속기 및 트랜스퍼 장치의 부변속기
CN203214848U (zh) 汽车六档变速器换挡容错机构
CN203906749U (zh) 一种变速操纵机构总成
CN203796915U (zh) 新型汽车换挡装置
CN207278857U (zh) 一种换挡转向机构
CN202360745U (zh) 手动变速器的倒挡换挡臂及手动变速器
CN205780610U (zh) 带自润滑功能的全功率取力器
KR100803073B1 (ko) 수동 변속기 차량의 시프트 변속감 향상을 위한 디텐트기구
EP2059406A1 (en) Manual transmission with a gearshift lock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CN201180780Y (zh) 发动机的浮动式拨叉轴结构
CN218326157U (zh) 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及工程车辆
CN218670590U (zh) 选换挡执行机构及车辆
CN114001156B (zh) 一种换挡机构及两档自动变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