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5153U - 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5153U
CN207875153U CN201820141864.9U CN201820141864U CN207875153U CN 207875153 U CN207875153 U CN 207875153U CN 201820141864 U CN201820141864 U CN 201820141864U CN 207875153 U CN207875153 U CN 207875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hamber
ink supply
ai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18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平
梁燕柳
于春
叶贻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ruiyu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Ruihong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Ruihong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Ruihong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18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5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5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5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包括墨盒主体,所述墨盒主体内设置有供墨腔和储墨腔,所述储墨腔的下端连通供墨腔,所述墨盒主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供墨腔的出墨口,所述供墨腔内对应出墨口设置有海绵,所述墨盒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连通供墨腔的进气流道,所述出墨口通过一引流道连通供墨腔,所述墨盒主体内于引流道的上方设置有封闭的空气分离腔,所述空气分离腔的下端连通引流道。本实用新型在供墨腔中的空气混入海绵而随墨水一起经引流道流向出墨口时,由于空气的比重远小于墨水,同时空气分离腔中会形成一定的负压,因此空气在经过空气分离腔下方时会排入空气分离腔内,解决了空气进入打印机导致打印断墨的问题,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机使用的墨盒根据打印机的类型和尺寸不同而具有不同外形构造,其内部结构主要包括设置于墨盒主体内的供墨腔、储墨腔,墨盒主体下端于供墨腔下方或侧面设置有连通供墨腔的出墨口,墨盒主体的上端设有连通供墨腔的进气流道,其中供墨腔和储墨腔平齐设置且下端连通,供墨腔中填装有海绵。在工作过程中,打印机从出墨口抽吸海绵中的墨水,从而供墨腔中形成负压,在经进气流道而导入空气平衡负压的同时会从储墨腔中汲取墨水,此过程可持续至储墨腔中墨水全部用尽,由于储墨腔中的墨水及时补充至海绵下端,出墨口始终处于墨水浸没状态,因此空气无法进入出墨口,打印质量好。但在储墨腔中墨水用尽后,空气混入海绵中而随墨水一起被打印机从出墨口吸出,导致打印断墨,影响使用。
其次,墨盒在运输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变化,在温度升高时,墨水会沿进气流道溢出而造成墨水污染。如墨盒使用前,进气流道通过标签封闭,使用者撕开标签而打开进气流道时,墨水溢出而弄脏使用者的手及地面等;而在使用过程中溢出则弄脏打印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有空气分离腔的墨盒,通过空气分离腔将出墨口处的空气抽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包括墨盒主体,所述墨盒主体内设置有供墨腔和储墨腔,所述储墨腔的下端连通供墨腔,所述墨盒主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供墨腔的出墨口,所述供墨腔内对应出墨口设置有海绵,所述墨盒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连通供墨腔的进气流道,所述出墨口通过一引流道连通供墨腔,所述墨盒主体内于引流道的上方设置有封闭的空气分离腔,所述空气分离腔的下端连通引流道。
优选的,所述墨盒主体内还设置有一墨水回收腔,所述进气流道绕经墨水回收腔而连通供墨腔。
优选的,所述进气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连通外部,另一端连通墨水回收腔,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连通墨水回收腔,另一端连通供墨腔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连通墨水回收腔的端部相距一定距离。
优选的,所述供墨腔的下端对应引流道设置有安装腔,所述海绵安装于安装腔内。
优选的,所述引流道连通于安装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储墨腔的底部高于供墨腔。
优选的,所述储墨腔与供墨腔之间通过一隔板分隔开,所述储墨腔的底部于隔板上开设有凸字形连通口连通供墨腔。
优选的,所述引流道于空气分离腔的交汇处填装有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供墨腔中的空气混入海绵而随墨水一起经引流道流向出墨口时,由于空气的比重远小于墨水,同时空气分离腔中会形成一定的负压,因此空气在经过空气分离腔下方时会排入空气分离腔内,解决了空气进入打印机导致打印断墨的问题。其次,在墨盒因温度变换或摇晃等因素的影响下而使墨水沿进气流道回流时,墨水只能沿第二流道流入墨水回收腔,难以进入第一流道而溢出墨盒。本实用新型中的墨盒,使用方便,供墨效果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包括墨盒主体1,所述墨盒主体1内设置有供墨腔4和储墨腔5,所述储墨腔5的下端连通供墨腔4,所述墨盒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连通供墨腔4的出墨口11,所述供墨腔4内对应出墨口11设置有海绵,所述墨盒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连通供墨腔4的进气流道,所述出墨口11通过一引流道12连通供墨腔4,所述墨盒主体1内于引流道12 的上方设置有封闭的空气分离腔6,所述空气分离腔6的下端连通引流道12。
这样,在供墨腔4中的空气混入海绵而随墨水一起经引流道12流向出墨口11时,由于空气的比重远小于墨水,同时空气分离腔6中会形成一定的负压,因此空气在经过空气分离腔6下方时会排入空气分离腔6内,解决了空气进入打印机导致打印断墨的问题,供墨效果好,打印质量高,实用性强。
具体的,墨盒主体1由注塑成型的面盖2及壳体3形成,其中壳体3成型出上端开口的供墨腔4、储墨腔5和下端开口的空气分离腔6,面盖2覆盖于壳体3上端而使供墨腔4 和储墨腔5闭合,而空气分离腔6的下端及对应的引流道12 下端则焊接覆膜进行闭合。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墨盒主体1内还设置有一墨水回收腔7,所述进气流道绕经墨水回收腔7而连通供墨腔4。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出墨口11设于墨盒主体1的左侧,墨盒主体1内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空气分离腔6、供墨腔4、储墨腔5和墨水回收腔7,该墨水回收腔7的成型与储墨腔 5一致,均为成型于壳体3上的上端开口结构,通过面盖2 闭合。进气流道成型于面盖2上,其由两段组成,包括第一流道10和第二流道13,所述第一流道10的一端连通外部,另一端连通墨水回收腔7,所述第二流道13的一端连通墨水回收腔7,另一端连通供墨腔4的上端。这样,在墨盒因温度变换或摇晃等因素的影响下而使墨水沿进气流道回流时,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墨水回收腔7,不会从第一流道10蔓延回流而溢出。为了确保墨水回收腔7位置处,墨水不会从第二流道13的端部蔓延至第一流道10的端部,所述第一流道10、第二流道13连通墨水回收腔7的端部相距一定距离,优选的,第一流道10和第二流道13分别连接墨水回收腔7上端的两侧或对角。
传统墨盒结构中,供墨腔4与储墨腔5上下平齐设置,两者之间通过一流通面积较小的矩形孔连通,因此供墨腔4 中需设置压缩比较高的海绵来保证在每次打印时从储墨腔5 中汲取足量的墨水。因此传统的墨盒,其海绵的购置成本高,导致墨盒的生产成本高。有鉴于此,本实施例中壳体3内设置一隔板而将储墨腔5与供墨腔4分隔开,将储墨腔5的底部设置高于供墨腔4,并在隔板上对应储墨腔5的底部开设凸字形的连通口9而使储墨腔5的底部连通供墨腔4。这样,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从储墨腔5中进入供墨腔4,同时凸字形的连通口9增大了储墨腔5与供墨腔4之间的连通面积,且空气容易从连通口9的上端进入储墨腔5,因此可以降低海绵的压缩比,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基于此结构设计,本实施例中在供墨腔4的下端对应引流道12设置有安装腔 8,所述海绵安装于安装腔8内。优选的,所述引流道12连通于安装腔8的底部。如图所示,供墨腔4的底部上凸一圈肋板而形成安装腔8,该肋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以底部的墨水进入海绵。这样,不单可以适当降低海绵的压缩比,降低生产成本,更是极大地减小了海绵的体积,将传统需填装满整个供墨腔4的海绵减小至安装腔8的大小,海绵的购置成本得到极大地降低,市场竞争力更强。此外,还可在引流道12于空气分离腔6的交汇处填装海绵。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包括墨盒主体,所述墨盒主体内设置有供墨腔和储墨腔,所述储墨腔的下端连通供墨腔,所述墨盒主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供墨腔的出墨口,所述供墨腔内对应出墨口设置有海绵,所述墨盒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连通供墨腔的进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口通过一引流道连通供墨腔,所述墨盒主体内于引流道的上方设置有封闭的空气分离腔,所述空气分离腔的下端连通引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主体内还设置有一墨水回收腔,所述进气流道绕经墨水回收腔而连通供墨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连通外部,另一端连通墨水回收腔,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连通墨水回收腔,另一端连通供墨腔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连通墨水回收腔的端部相距一定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腔的下端对应引流道设置有安装腔,所述海绵安装于安装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道连通于安装腔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的底部高于供墨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与供墨腔之间通过一隔板分隔开,所述储墨腔的底部于隔板上开设有凸字形连通口连通供墨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道于空气分离腔的交汇处填装有海绵。
CN201820141864.9U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Active CN207875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1864.9U CN207875153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1864.9U CN207875153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5153U true CN207875153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8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1864.9U Active CN207875153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51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9238A (zh) * 2020-06-30 2020-09-04 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中转墨仓
CN113442593A (zh) * 2021-06-09 2021-09-28 中山易择优资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注墨方法和打印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9238A (zh) * 2020-06-30 2020-09-04 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中转墨仓
CN113442593A (zh) * 2021-06-09 2021-09-28 中山易择优资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注墨方法和打印装置
CN113442593B (zh) * 2021-06-09 2022-05-10 中山易择优资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注墨方法和打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5360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以及液体供给***
CN105774255B (zh)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喷射***
CN207875153U (zh) 一种具有墨水分离空气功能的墨盒
CN100348421C (zh) 墨水容器
CN102381041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以及液体供给***
TW201515856A (zh) 液體容納容器及液體噴射系統
CN108016140B (zh) 再生墨盒
CN201784253U (zh) 一种负压式墨盒填充装置
CN108215512B (zh) 一种打印机墨盒的加墨方法
KR101442631B1 (ko) 프린터의 무한 잉크공급기
CN211075174U (zh) 一种具有恒压的平放式连供墨盒
CN207028527U (zh) 一种墨盒
CN106827820B (zh) 打印机墨盒
CN107081968A (zh) 一种自动开闭式墨盒
CN104972758A (zh) 具有振动功能的集中供墨装置
CN211280258U (zh) 一种平放式连供墨盒
CN206884469U (zh) 一种适用于宽幅打印机的连续供墨装置
CN107379772A (zh) 一种墨盒
CN211075173U (zh) 一种新型平放式的连供墨盒
CN206913924U (zh) 一种无封口膜的填充墨盒
CN102218925A (zh) 油墨供应装置
CN205970400U (zh) 一种***式可循环供墨的分体墨盒
CN209794882U (zh) 一种墨盒
CN217574531U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CN201158197Y (zh) 一种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8

Address after: 528400 1st floor, building 1, no.4-1, Yongyuan Road, Tanzhou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ruiyu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400 Guangdong city of Zhongshan province Tanzhou Zhen Yong village Zhenxiang Street No. 81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ruihong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