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8628U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8628U
CN207758628U CN201721670275.1U CN201721670275U CN207758628U CN 207758628 U CN207758628 U CN 207758628U CN 201721670275 U CN201721670275 U CN 201721670275U CN 207758628 U CN207758628 U CN 207758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motor vehicle
headrest
vehicle seat
seat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02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铁勇
马立璞
张忠辉
丁祖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702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58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8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8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汽车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2);头枕(1);转动连接结构(3),转动连接结构(3)连接在靠背本体(2)与头枕(1)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结构(3),头枕(1)具有位于座椅靠背(2)的上方位置的第一状态,以及位于座椅靠背(2)的后端面处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其中头枕(1)通过转动连接结构(3)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既满足了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要求,又避免了车内无乘坐人员时,座椅上的头枕(1)对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状况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作为代步工具逐渐进入人们的家庭中。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行业也对汽车座椅等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在汽车的后排座椅上设置有头枕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头枕在提高用户的舒适性的同时也会对驾驶员观察车辆后方的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在保证用户使用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又不会在后排座椅上无人时对驾驶员造成影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用以实现汽车座椅的头枕与靠背本体之间存在两种状态,分别满足座椅上有乘坐人员时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要求以及座椅上无乘坐人员时驾驶员对汽车后方的视野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
头枕;
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结构连接在靠背本体与头枕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结构,头枕具有位于靠背本体的上方位置的第一状态以及位于座椅靠背的后端面处的第二状态。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转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靠背本体内部的第一连接构件以及与头枕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构件;
第一连接构件与第二连接构件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接,头枕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第二连接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杆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支杆;
其中,每一第一支杆分别连接一个第二支杆,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呈预设角度;
第一支杆与头枕固定连接,第二支杆与第一连接构件转动连接。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垂直设置。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第二连接构件还包括第三支杆,第三支杆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的截面为圆形;
靠背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三支杆相对应的卡扣;
在头枕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三支杆的一部分卡设于卡扣中固定。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卡扣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一截面为倒梯形的开口,开口形成为第一空间,与第一空间相连通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形成为容置第三支杆其中一部分的容置空间。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卡扣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在第一空间的截面上,远离第二空间的一端的尺寸大于第三支杆的直径,靠近第二空间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第三支杆的直径;
第二空间的截面直径等于第三支杆的直径。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第三支杆与相邻的第二支杆均为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当座椅上有乘坐人员时处于靠背本体的上方位置的第一状态,满足乘坐人员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要求,当座椅上无乘坐人员时处于靠背本体的后端面处的第二状态,满足驾驶员对汽车后方的视野要求;头枕通过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既满足了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要求,又避免了车内无乘坐人员时座椅上的头枕对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状况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靠背在头枕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靠背在头枕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靠背在头枕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头枕;2、靠背本体;3、转动连接结构;31、第二连接构件;311、第一支杆;312、第二支杆;313、第三支杆;32、第一连接构件;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乘坐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2;
头枕1;
转动连接结构3,转动连接结构3连接在靠背本体2与头枕1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结构3,头枕1具有位于靠背本体2的上方位置的第一状态以及位于靠背本体2的后端面处的第二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头枕1通过转动结构进行转动,具有了位于靠背本体2的上方位置的第一状态以及位于靠背本体2的后端面处的第二状态;当有乘坐人员时,将头枕1转至第一状态,乘坐人员可以将头部靠在头枕1上进行休息,头枕1起到了支撑乘坐人员的头部作用,使乘坐人员在乘车时能够有良好的休息环境,满足了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要求;当无乘坐人员时,头枕1转至第二状态,避免了头枕1对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的阻挡,使驾驶员能够更加清楚地观察汽车后方的路况,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见图2,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转动连接结构3包括设置于靠背本体2内部的第一连接构件32以及与头枕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构件31;
第一连接构件32与第二连接构件31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接,头枕1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结构3包括设置于靠背本体2内部的第一连接构件32,第一连接构件32与靠背本体2的骨架固定连接,使转动连接结构3的一端牢固的与靠背本体2连接;还包括与头枕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构件31,第二连接构件31与头枕1的骨架连接,使头枕1能够跟随转动连接结构3的运动而运动,完成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
第一连接构件32与第二连接构件31通过转动连接,其中,转动连接包括通过转轴或铰链进行连接,在保证使第一连接构件32与第二连接构件31能够产生相对转动的同时不产生相对移动,保证座椅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构件31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杆31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支杆312;
其中,每一第一支杆311分别连接一个第二支杆312,且第一支杆311与第二支杆312之间呈预设角度;
第一支杆311与头枕1固定连接,第二支杆312与第一连接构件32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构件31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杆31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支杆312,且每一第一支杆311分别连接一个第二支杆312,采用第一支杆311以及第二支杆312与头枕1构成的支架在保证第二连接构件31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使第二连接构件31更加轻便且易于加工,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与之对应的,第一连接构件32包括至少两个支杆,且每一支杆与一第二支杆312可转动的连接,在保证第一连接构件32与第二连接构件31连接的同时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第一支杆311与第二支杆312之间呈预设角度使头枕1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使乘坐人员更加舒适,满足用户对座椅的舒适性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头枕1在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完全降低到一定的高度,避免头枕1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阻碍。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第一支杆311与第二支杆312垂直设置。
当第一支杆311与第二支杆312垂直设置时,能够使头枕1在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使乘坐人员更加舒适,满足用户对座椅的舒适性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头枕1在处于第二状态时,能够完全降低到一定的高度,避免头枕1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阻碍。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构件31还包括第三支杆313,第三支杆313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杆312,第三支杆的截面为圆形;
靠背本体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三支杆313相对应的卡扣4;
在头枕1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三支杆313的一部分卡设于卡扣4中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杆313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杆312,使整个第二连接构件31更加稳固,同时通过第二连接构件31的第三支杆313与设置于靠背本体2上的卡扣4卡接固定,使头枕1在处于第一状态时,在受到乘坐人员的头部或汽车颠簸时的力的作用时,能够保持在原有位置,避免头枕1在受力后产生移动,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
参见图4,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卡扣4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截面为倒梯形的开口,开口形成为第一空间,与第一空间相连通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形成为容置第三支杆313其中一部分的容置空间。
卡扣4的第一空间的截面为倒梯形,有利于第三支杆313通过第一空间进入第二空间;第二空间的截面为圆形,一方面,使卡扣4受到第三支杆313的力时能够平均受力,避免因不均匀受力对卡扣4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截面为圆形的第二空间在头枕1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时,有利于第三支杆313从卡扣4中脱离。
具体地,卡扣4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在第一空间的截面上,远离第二空间的一端的尺寸大于第三支杆313的直径,靠近第二空间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第三支杆313的直径;
第二空间的截面直径等于第三支杆313的直径。
截面为倒梯形的第一开口形成的第一空间,其远离第二空间的一端的尺寸大于第三支杆313的直径使第三支杆有利于第三支杆313通过第一空间进入第二空间,且具有定位作用;其靠近第二空间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第三支杆313的直径使第三支杆在进入第二空间后能够卡设在第二空间中,防止第三支杆313从第二空间中脱离;第二空间的截面直径等于第三支杆313的直径使卡扣4受到第三支杆313的力时能够平均受力,避免因不均匀受力对卡扣4造成损伤;卡扣4采用弹性材料的材质,使第三支杆313与卡扣4的连接顺利进行,即通过使卡扣4产生形变将第三支杆313放入或拿出。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中第三支杆313与相邻的第二支杆312均为垂直设置。
第三支杆313与相邻的第二支杆312均为垂直设置,使得第二连接构件31在保证稳固连接的同时使外形更加美观,且更加有利于对应第三支杆313对卡扣4进行排布安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座椅,通过汽车座椅靠背上的头枕1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分别满足座椅上有乘坐人员时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要求以及座椅上无乘坐人员时驾驶员对汽车后方的视野要求,避免头枕1对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的阻挡,使驾驶员能够更加清楚地观察汽车后方的路况,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通过汽车座椅上的头枕1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分别满足座椅上有乘坐人员时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要求以及座椅上无乘坐人员时驾驶员对汽车后方的视野要求,避免头枕1对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的阻挡,使驾驶员能够更加清楚地观察汽车后方的路况,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乘坐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背本体(2);
头枕(1);
转动连接结构(3),转动连接结构(3)连接在所述靠背本体(2)与所述头枕(1)之间,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3),所述头枕(1)具有位于所述靠背本体(2)的上方位置的第一状态,以及位于所述靠背本体(2)的后端面处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3)包括设置于靠背本体(2)内部的第一连接构件(32)以及与头枕(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构件(31);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2)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31)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接,所述头枕(1)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31)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杆(31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支杆(312);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杆(311)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支杆(312),且所述第一支杆(311)与所述第二支杆(312)之间呈预设角度;
所述第一支杆(311)与所述头枕(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312)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311)与所述第二支杆(312)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31)还包括第三支杆(313),所述第三支杆(313)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杆(312),所述第三支杆(313)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靠背本体(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支杆(313)相对应的卡扣(4);
在所述头枕(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杆(313)的一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扣(4)中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一截面为倒梯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为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形成为容置所述第三支杆(313)其中一部分的容置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在所述第一空间的截面上,远离所述第二空间的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支杆(313)的直径,靠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支杆(313)的直径;
所述第二空间的截面直径等于所述第三支杆(313)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杆(313)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杆(312)均为垂直设置。
9.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
CN201721670275.1U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Active CN207758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0275.1U CN207758628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0275.1U CN207758628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8628U true CN207758628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0275.1U Active CN207758628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586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7832A (zh) * 2019-09-02 2019-11-26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7832A (zh) * 2019-09-02 2019-11-26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49914U (zh) 汽车座椅折叠用联动解锁机构
CN203449974U (zh) 可调节座椅
CN207758628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汽车座椅及汽车
CN101559743A (zh) 一种汽车内部空间分隔装置
CN203698056U (zh) 用于汽车后排座椅中扶手的可折叠杯架
CN105291913B (zh) 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03902337U (zh) 一种汽车头枕及汽车
CN203318293U (zh) 一种客车用后视镜
CN206589799U (zh) 可滑动式扶手箱
CN201863836U (zh) 具有隐形副驾驶座椅的动车组司机室操纵台
CN204415411U (zh) 一种靠背框架机构
CN104760527A (zh) 座椅靠背肩部调整结构
CN205344611U (zh) 公交车驾驶座后扶手组件
CN212889983U (zh) 一种防折叠汽车座椅
CN204506625U (zh) 一种超高强度汽车座椅侧板
CN203902322U (zh) 一种汽车
CN208085877U (zh) 一种电瓶车的后靠背
CN201808482U (zh) 汽车座椅前排头枕杆
CN203496780U (zh) 一种副仪表板扶手铰链结构、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及车辆
CN202138245U (zh) 轿车
CN217892597U (zh) 一种汽车头枕收纳骨架
CN208085878U (zh) 一种电瓶车的靠背结构
CN214189953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电动车架
CN207931859U (zh) 后尾座背垫及电动自行车
CN202279009U (zh) 一种观光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