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9527U - 锂离子电池隔板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9527U
CN207009527U CN201720292192.7U CN201720292192U CN207009527U CN 207009527 U CN207009527 U CN 207009527U CN 201720292192 U CN201720292192 U CN 201720292192U CN 207009527 U CN207009527 U CN 207009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particle layer
battery separator
inorganic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21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枝秀彰
增田敬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9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95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3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31Inorganic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隔板,隔板包含无纺布基材和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无机粒子层,在所述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所述隔板优选为,包含该锂离子电池隔板的锂离子电池的规定的电解液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为‑70°~+70°。据此,提供一种不使用繁杂的工序便能够制造、电解液的吸液性优异、进而在使用该隔板来制造电池时能够实现注液性的效率化的隔板。

Description

锂离子电池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隔板。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以下存在简称为“电池”的情况)中,为了防止极板间的接触,使用了锂离子电池隔板(以下存在简称为“隔板”的情况)。
锂离子电池通过以下过程来制造。首先,将由正极以及负极和隔板重叠卷绕而得到的卷绕体、或者由正极以及负极和隔板层叠而得到的层叠体等的组装体***到外包装件中。然后,将外包装件的开口部封闭后,从注液口填充电解液。最后,对注液口进行密封。
对于电解液的注液而言,必须使电解液浸透到由正极以及负极和隔板构成的整个组装体。但是,正极以及负极与隔板之间的间隙非常窄。因此,为了使电解液充分浸透到整个组装体,很花费时间。
对于该问题,作为电解液的填充方法,除了利用自然落下的注液方法以外,还存在利用离心力、减压或者真空来缩短注液时间的注液方法。但是,正在寻求更进一步的注液性的效率化。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隔板表面粗糙化,从而提高电解液的浸透性。但是,隔板表面的粗糙化通过摩擦处理来进行,因此存在工序变得繁杂这样的课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6-33355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繁杂的工序就能够制造、电解液的吸液性优异、而且在使用该隔板制造电池时,能够实现注液性的效率化的隔板。
上述课题通过下述手段得到了解决。
(1)一种锂离子电池隔板,包含无纺布基材和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无机粒子层,在所述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包含所述锂离子电池隔板的锂离子电池的规定的电解液注液方向与所述槽所成的角度为-70°~+70°。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无机粒子层仅被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一面。
(4)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无机粒子层被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两面。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无机粒子层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
(6)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无机粒子层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3.0μm的无机粒子。
(7)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无机粒子层具有包含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的无机粒子层A、和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无机粒子的无机粒子层B。
(8)根据上述(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具有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一面依次层叠了所述无机粒子层A和所述无机粒子层B的构成。
(9)根据上述(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具有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一面的所述无机粒子层A、和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另一面上的所述无机粒子层B。
(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无机粒子层包含从由铝化合物以及镁化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无机粒子。
(11)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无机粒子层包含镁化合物。
(12)根据上述(10)或(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镁化合物为氢氧化镁。
(13)根据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无纺布基材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变法游离度为300ml以下。
变法游离度:除了使用线径0.14mm、孔径0.18mm的80目金属网作为筛板、以及将试样浓度设定为0.1%之外,遵循JIS P8121-2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值。
(15)根据上述(13)或(1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所述原纤化耐热性纤维为原纤化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不使用繁杂的工序便可得到电解液的吸液性优异的隔板的效果、以及在使用该隔板来制造电池时能够实现注液性的效率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隔板上的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的隔板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1 锂离子电池隔板
2 槽的头顶部
3 注液方向
4 注液方向与槽的角度(锐角)
5 注液方向与槽的角度(钝角)
11 槽
12 无机粒子层
13 无纺布基材
14 槽的高度
15 无机粒子层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特征在于,包含无纺布基材和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无机粒子层,并且,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
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无机粒子层,通过在无纺布基材的表面,赋予包含无机粒子的液体(以下存在记为“涂敷液”的情况)并进行干燥而得到。无机粒子层既可以仅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也可以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两面。此外,无机粒子层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在多层的情况下,各层所包含的无机粒子可以相同。但是,各层所包含的无机粒子的种类、平均粒径、形状等也可以彼此不同。
作为无机粒子,能够使用二氧化硅;α-氧化铝、β-氧化铝、γ-氧化铝等的氧化铝;勃姆石等的氧化铝水和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镁等的镁化合物;氧化钙等。这些当中,在相对于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的稳定性高这方面,优选从由氧化铝、氧化铝水和物、氢氧化铝等的铝化合物、以及镁化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无机粒子。此外,在抑制与电解液的反应这方面以及吸液性也效率化这方面,更优选镁化合物,进一步优选氢氧化镁。
为了获得能够通过毛细管现象来使电解液的吸液性效率化的效果,无机粒子层优选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通过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4.0μm以下,从而吸液性变得容易效率化。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更优选为3.7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小于3.0μm。
此外,更优选为,无机粒子层具有:包含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的无机粒子层A、和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无机粒子的无机粒子层B。作为具有无机粒子层A和无机粒子层B的隔板的例子,可以列举具有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依次层叠有无机粒子层A和无机粒子层B的构成的隔板(8)、具有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依次层叠有无机粒子层B和无机粒子层A的构成的隔板、以及具有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而成的无机粒子层A和赋予在另一面上而成的无机粒子层B的隔板(9)。其中,进一步优选隔板(8)以及(9)。
为了获得能够通过毛细管现象来使电解液的吸液性效率化的效果,无机粒子层A中的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更优选为2.2μm以上且3.7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上且3.5μm以下。此外,无机粒子层B中的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更优选为0.5μm以上且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且1.3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
无机粒子层以及涂敷液除了包含无机粒子以外,还能够包含粘合剂树脂。作为能够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例子,能够列举苯乙烯-丁二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偏二氟乙烯等的氟树脂等、各种合成树脂。
本实用新型中的平均粒径,是指根据基于激光衍射法的粒度分布测量而求取的体积基准中值粒径(D50)。
此外,作为在无机粒子层以及涂敷液中,除了无机粒子以及粘合剂树脂以外,根据需要还能够混合的添加剂的例子,也能够列举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的分散剂;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环氧乙烷等的增粘剂;润湿剂;防腐剂;消泡剂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无机粒子层的绝对干燥涂敷量优选为5g/m2以上且3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g/m2以上且20g/m2以下。通过绝对干燥涂敷量为5g/m2以上,从而无纺布基材表面容易被无机粒子层充分包覆,因而容易防止内部短路。此外,通过绝对干燥涂敷量为30g/m2以下,从而能够抑制内部电阻的上升。
具有无机粒子层A和无机粒子层B的隔板中的无机粒子层A的绝对干燥涂敷量优选为2.0g/m2以上且10.0g/m2以下,更优选为2.5g/m2以上且8.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g/m2以上且6.0g/m2以下。具有无机粒子层A和无机粒子层B的隔板中的无机粒子层B的绝对干燥涂敷量优选为2.5g/m2以上且10.0g/m2以下,更优选为3.0g/m2以上且8.5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g/m2以上且7.0g/m2以下。通过无机粒子层A的绝对干燥涂敷量为2.0g/m2以上,并且无机粒子层B的绝对干燥涂敷量为2.5g/m2以上,从而无纺布基材表面容易被无机粒子层充分包覆,容易防止内部短路。此外,通过无机粒子层A以及无机粒子层B的绝对干燥涂敷量为10.0g/m2以下,从而能够抑制内部电阻的上升。
无机粒子层A的涂敷量相比于无机粒子层B的涂敷量,优选为相同或更少。在无机粒子层A的涂敷量多于无机粒子层B的涂敷量的情况下,平均粒径比较大的无机粒子的含有量增多。由此,隔板的厚度有时变厚。
无机粒子层A以及无机粒子层B的涂敷量的比率(=无机粒子层A的涂敷量/无机粒子层B的涂敷量),优选为0.23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0.33以上且小于0.95,进一步优选为0.43以上且小于0.90。通过无机粒子层A以及无机粒子层B的涂敷量的比率为0.23以上且1.00以下,从而隔板不会变得过厚,并且不易产生针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形成无纺布基材的纤维,可例示由聚丙烯、聚乙烯等的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聚丙烯腈等的丙烯酸;6,6尼龙、6尼龙等的聚酰胺等当中的1种以上的合成树脂构成,并且未被原纤化的合成树脂短纤维。在这些当中,出于耐热性、低吸湿性等理由,优选使用聚酯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此外,除了所述合成树脂短纤维以外,优选为还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通过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从而能够抑制涂敷液对无纺布基材的过度的浸透。因此,槽的形成变得容易。而且,通过原纤化耐热性纤维,能够赋予隔板更高的耐热性。此外,无纺布基材也可以包含木浆、麻浆、棉浆等的各种纤维素纸浆;人造丝、莱赛尔等的纤维素基再生纤维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合成树脂短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处于1μm以上且8μm以下的范围。通过为1μm以上,从而容易抑制内部电阻的上升。此外,通过为8μm以下,从而所赋予的涂敷液难以从无纺布基材脱落。
合成树脂短纤维既可以是由单一的树脂构成的纤维(单纤维),也可以是由两种以上的树脂构成的复合纤维。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基材既可以包含一种合成树脂短纤维,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的合成树脂短纤维的组合。作为复合纤维的例子,可以列举芯鞘型、偏芯型、并列型、海岛型、橙子型、以及双金属复合型。
合成树脂短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为1mm以上且10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且5mm以下。在纤维长度超过10mm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质地不良。另一方面,在纤维长度小于1mm的情况下,无纺布基材的机械强度降低,在形成无机粒子层时存在无纺布基材破损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示例,可以列举由全芳香族聚酰胺、全芳香族聚酯、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苯并咪唑、聚-p-亚苯基苯并二噻唑、聚-p-亚苯基苯并二恶唑、聚四氟乙烯等的耐热性树脂构成的原纤化纤维。这些当中,由于与电解液的亲和性较高、容易原纤化,因而优选全芳香族聚酰胺。
本实用新型中的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变法游离度为0~300ml,优选为0~200ml,进一步优选为0~100ml。若变法游离度超过300ml,则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干纤维的纤维宽度较粗,存在难以减薄无纺布基材的厚度的情况。进而,由于与粘合剂纤维等其他纤维的粘接点减少,因此存在无纺布基材的强度下降情况、以及难以抑制涂敷液对无纺布基材的过度浸透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变法游离度,是指除了使用线径0.14mm、孔径0.18mm的80目金属网作为筛板、以及将试样浓度设定为0.1质量%之外,其他遵循JIS P8121-2来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值。
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质量加权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0.02mm以上且1.00mm以下。此外,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长度加权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0.02mm以上且0.50mm以下。在平均纤维长度比优选范围短的情况下,存在原纤化耐热性纤维从无纺布基材脱落的情况。在平均纤维长度比优选的范围长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减薄无纺布基材的厚度的情况。
在原纤化耐热性纤维具有上述的质量加权平均纤维长度和长度加权平均纤维长度的情况下,即使在无纺布基材所包含的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含有率较少的情况下,在原纤化耐热性纤维之间或者原纤化耐热性纤维与合成树脂短纤维之间,也会形成基于纤维的致密的网络结构。因此,容易得到能够提高强度、能够减薄厚度、能够容易地抑制涂敷液对无纺布基材的过度浸透的无纺布基材。
在本实用新型中,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质量加权平均纤维长度以及长度加权平均纤维长度,是通过使用KajaaniFiberLabV3.5(Metso Automation社制)在投影纤维长度(Proj)模式下进行测量而得到的、质量加权平均纤维长度(L(w))以及长度加权平均纤维长度(L(1))。
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平均纤维宽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上且1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且15.0μm以下。在平均纤维宽度超过20.0μm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减薄无纺布基材的厚度的情况。此外,在平均纤维宽度小于0.5μm的情况下,存在从无纺布基材脱落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平均纤维宽度,是通过使用KajaaniFiberLabV3.5(Metso Automation社制)进行测量而得到的纤维宽度(FiberWidth)。
原纤化耐热性纤维能够通过使用磨浆机、打浆机、粉碎机、磨碎装置、由高速的旋转刀刃来提供剪切力的旋转式均化器、在高速旋转的圆筒的内刀刃与固定的外刀刃之间产生剪切力的双圆筒式的高速均化器、通过基于超声波的冲击来进行微细化的超声波破碎机、或者通过对纤维悬浊液施加至少20MPa的压力差来使其通过小径的节流孔而成为高速,使其冲撞而急减速,从而对纤维施加剪切力以及切断力的高压均化器等,对耐热纤维进行处理而得到。
在无纺布基材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情况下,相对于无纺布基材所包含的全部纤维成分,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含有率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小于5.0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上。此外,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含有率优选为小于4.5质量%。在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的情况下,存在为了减薄无纺布基材的厚度而碾压无纺布基材变得困难的情况,或者存在拉伸强度恶化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含有率小于1.0质量%的情况下,与不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无纺布基材相比较,槽的形成容易度并无变化。
在无纺布基材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情况下,相对于无纺布基材所包含的全部纤维成分,合成树脂短纤维的含有率优选为90.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2.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4.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超过95.0质量%。此外,合成树脂短纤维的含有率优选为9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6.0质量%以下。在合成树脂短纤维超过99.0质量%的情况下,与不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无纺布基材相比较,槽的形成容易度并无变化。另一方面,在合成树脂短纤维小于90.0质量%的情况下,在降低无纺布基材的基重的情况下,由于机械强度降低,因此有时在形成无机粒子层时无纺布基材会破损。
在本实用新型中,无纺布基材的基重优选为5~30g/m2,更优选为6~20g/m2。通过基重为5g/m2以上,从而容易得到无纺布基材的均匀性。此外,通过基重为30g/m2以下,从而容易得到适于锂离子电池隔板的厚度。另外,无纺布基材的厚度优选为7~45μm。若无纺布基材的厚度在该范围,则在涂敷后容易得到适于锂离子电池隔板的厚度。
作为制造无纺布基材的方法,可以例示纺粘法、熔喷法、静电纺纱法、湿式法等各种制造方法。在这些方法中,由于能够得到薄且致密的结构,因此优选湿式法。作为对纤维间进行接合的方法,可以例示化学粘合法、热熔接法等各种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因为能够得到表面平滑的无纺布基材,所以优选热熔接法。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形成槽的方法,可以例示凹版涂敷。通过凹版涂敷,与摩擦处理等相比较,能够简单地形成槽。具体而言,用于凹版涂敷的凹版辊的形状只要能够在无机粒子层形成槽,则并无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具有斜线状的槽的凹版辊。由此,具有槽的涂敷层被赋予到无纺布基材,并被干燥。由此,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形成槽。凹版辊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为了提高凹版辊的耐摩耗性,凹版辊表面优选通过镀硬铬或者氧化铬等金属氧化物热喷涂来进行表面处理。
为了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形成槽,涂敷液的B型粘度优选为500mPa·s以上。通过B型粘度为500mPa·s以上,从而能够容易地得到本实用新型的隔板。若涂敷液的B型粘度低于500mPa·s,则在从涂敷液被赋予到无纺布基材到干燥的期间中,槽流平而失去槽,所以不能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另外,B型粘度是在25℃、Spindle No.2、12rpm下,使用B型粘度计(東京计器制,型式BL),基于JIS K 7117;1999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值。涂敷液的B型粘度优选为600mPa·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0mPa·s以上。若涂敷液的B型粘度处于该范围,则能够进一步抑制涂敷液的流平,槽的形成会变得容易。若涂敷液的B型粘度超过3000mPa·s,则涂敷本身就很困难。
向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隔板的锂离子电池注入电解液时的规定的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优选为-70°~+70°。只要注液角在该范围,就会更容易达成注液性的效率提高的效果。图1是用于说明隔板1中的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以及头顶部间的间隔的示意图。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以及角度5通过测量注液方向3的连续线与槽的头顶部2的连续线所成的角度来求取。在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中,存在符号4(锐角:±90°~0°)和符号5(钝角:±90°~180°)。但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是符号4(锐角)。即,本实用新型中的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处于±90°~0°的范围。另外,所谓“-”,意味着该角度相对于注液方向位于右侧,所谓“+”,意味着该角度相对于注液方向位于左侧。例如图1的角度4为“+”。图2是示出在无机粒子层12的表面具有槽11的隔板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槽的高度14相对于无机粒子层的高度的比例,优选为15的0.1%以上且99.0%以下。在该比例为0.1%以上时,与没有槽11的隔板相比较,电解液的吸液性提高。在该比例大于99.0%的情况下,在槽11的底部,存在无纺布基材13未被无机粒子层12充分包覆的情况。另外,在由赋予到无纺布基材13的涂敷液来形成无机粒子层12的情况下,无机粒子层12的一部分会浸透到无纺布基材13内。在此,所谓“无机粒子层的高度”,是指不包含浸透到无纺布基材13内的部分的无机粒子层12的高度。槽的间隔以及槽的数量都没有特别限制。另外,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槽的高度、槽的间隔、槽的数量等能够通过改变凹版辊的形状、涂敷速度、凹版辊的旋转速度、涂敷液的B型粘度等来进行调整。
另外,锂离子电池通过如下方式来制造:将由正极、隔板以及负极构成的电极群组装到电池单元中,接下来,向单元中注入电解液后,对电解液的注入口进行密封。作为电极群的结构,层叠型结构以及卷绕型结构这两种为主流。在任意一种结构中,在大多情况下,都是夹着隔板1的沿着机器方向(Machine Direction;MD、流动方向、纵向或者长边方向)的端面,使正极以及负极的端面露出。然后,通过从这些端面侧注入电解液,从而能够使注入速度比较快。因此,沿着隔板1的机器方向的端面侧朝向注入口。结果,一般地,图1所示的注液方向3成为隔板1的交叉方向(Cross Direction;CD、横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的基重优选为10~60g/m2,更优选为16~40g/m2。在基重为10g/m2以上时,容易得到均匀性,此外容易防止内部短路。此外,通过基重为60g/m2以下,从而容易得到适于锂离子电池隔板的厚度。另外,隔板的厚度优选为10~60μm。
本实用新型中的锂离子电池意味着锂离子二次电池或者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优选为,使用对锂离子进行吸贮以及释放时的平衡电位为1V(vsLi+/Li)以下的负极活性物质。通过使用这样的负极活性物质,从而能够得到正负极间的电位差较大即能储存的能量较大的电池。作为满足该条件的可使用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示例,能够列举石墨、硬碳、低结晶性碳、对石墨涂布了非晶质碳的石墨、碳纳米管、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碳质材料。此外,不仅能够使用碳系材料,还能够使用含有Si、Sn或者N等的负极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只要是能够可逆地对锂离子进行吸贮以及释放的物质,则并无特别限定。作为示例,可以列举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由通式:LiNixCoyMnzO2(x+y+z=1)表示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锂钒化合物(LiV2O5)、橄榄石型LiMPO4(其中,M表示Co、Ni、Mn或Fe)的复合金属氧化物。
锂离子电池能够通过以下过程来制造。首先,将在正极以及负极之间配置有隔板的状态下,对正极以及负极和隔板进行重叠卷绕而得到卷绕体、或者由正极以及负极和隔板层叠而得到的层叠体等的组装体***到外包装件中。然后,封闭了外包装件的开口部之后,从注液口填充电解液。最后,密封注液口。通过使用在赋予到无纺布基材的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的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以及优选为制作组装体使得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成为±70°~0°,从而能够缩短电解液的注液所需的时间。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通常含有作为电解质的锂盐以及作为主溶剂的碳酸酯作为必须的成分,并根据需要,还包含0~20质量%的脂肪酸酯等辅助溶剂、用于改善电池特性的添加剂等。关于作为电解质的锂盐,最通常的是六氟磷酸锂(LiPF6)。但是,也存在使用四氟硼酸锂(LiBF4)等的情况。关于作为主溶剂的碳酸酯,主要使用碳酸丙二酯、碳酸乙二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或者碳酸甲乙酯。在使用辅助溶剂的情况下,一般使用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乙酯等脂肪酸酯。作为添加剂,使用碳酸亚乙烯酯、丙烷磺内酯等。作为主溶剂的碳酸酯对于各种物质的溶解性相互类似。因此,溶解于1种碳酸酯的物质大多情况下,也溶解于其他碳酸酯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此外,电解液也可以是还包含聚乙二醇、其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衍生物、聚硅氧烷、其衍生物、或者聚偏二氟乙烯等的凝胶。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另外,在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则%以及份全都是质量基准。此外,涂敷量是绝对干燥涂敷量。进而,注液方向是隔板的CD(横向)。
无纺布基材A的制作
通过碎浆机使纤度0.06dtex(平均纤维直径2.4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定向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短纤维40质量份、纤度0.1dtex(平均纤维直径3.0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定向结晶化PET系短纤维20质量份、和纤度0.2dtex(平均纤维直径4.3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单一成分型粘合剂用PET系短纤维(软化点120℃、熔点230℃)40质量份分散在水中,从而调制出浓度1质量%的均匀的抄制用浆料。利用倾斜型抄纸机,通过湿式法对该抄制用浆料进行了抄制。通过135℃的圆筒干燥器,使粘合剂用PET系短纤维进行粘接,从而显现了无纺布强度。以此方式,得到了基重12g/m2的无纺布。进而,使用由感应发热夹套辊(金属制热辊)以及弹性辊构成的一压区式热压光机,在热辊温度200℃、线压力100kN/m、处理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对该无纺布进行了热压光处理。制作出厚度18μm的无纺布基材A。
无纺布基材B的制作
通过碎浆机使纤度0.06dtex(平均纤维直径2.4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定向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短纤维37质量份、纤度0.1dtex(平均纤维直径3.0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定向结晶化PET系短纤维20质量份、和纤度0.2dtex(平均纤维直径4.3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单一成分型粘合剂用PET系短纤维(软化点120℃、熔点230℃)40质量份、以及通过使用高压均化器对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纸浆状物(平均纤维长度1.7mm、平均纤维直径10μm)进行原纤化使得具有50ml的变法游离度而得到的原纤化耐热性纤维3质量份分散在水中,从而调制出浓度1质量%的均匀的抄制用浆料。利用倾斜型抄纸机,通过湿式法对该抄制用浆料进行了抄制。通过135℃的圆筒干燥器,使粘合剂用PET系短纤维进行粘接,从而显现了无纺布强度。以此方式,得到了基重12g/m2的无纺布。进而,使用由感应发热夹套辊(金属制热辊)以及弹性辊构成的一压区式热压光机,在热辊温度200℃、线压力100kN/m,处理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对该无纺布进行了热压光处理。制作出厚度18μm的无纺布基材B。
无纺布基材C的制作
通过碎浆机使纤度0.06dtex(平均纤维直径2.4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定向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短纤维37质量份、纤度0.1dtex(平均纤维直径3.0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定向结晶化PET系短纤维20质量份、和纤度0.2dtex(平均纤维直径4.3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单一成分型粘合剂用PET系短纤维(软化点120℃,熔点230℃)40质量份、以及通过使用高压均化器对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纸浆状物(平均纤维长度1.7mm、平均纤维直径10μm)进行原纤化使得具有250ml的变法游离度而得到的原纤化耐热性纤维3质量份分散在水中,从而调制出浓度1质量%的均匀的抄制用浆料,除此之外与无纺布基材B相同地制作了无纺布基材C。
无纺布基材D的制作
通过碎浆机使纤度0.06dtex(平均纤维直径2.4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定向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短纤维37质量份、纤度0.1dtex(平均纤维直径3.0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定向结晶化PET系短纤维20质量份、和纤度0.2dtex(平均纤维直径4.3μm)且纤维长度3mm的单一成分型粘合剂用PET系短纤维(软化点120℃、熔点230℃)40质量份、以及通过使用高压均化器对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纸浆状物(平均纤维长度1.7mm、平均纤维直径10μm)进行原纤化使得具有320ml的变法游离度而得到的原纤化耐热性纤维3质量份分散在水中,从而调制出浓度1质量%的均匀的抄制用浆料,除此之外通过与无纺布基材B相同的方法而制作出无纺布基材D。
涂敷液A的制作
通过使作为无机粒子的包含粒径0.7μm的凝聚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2.3μm的勃姆石的二次粒子”100份分散在于25℃下其1质量%水溶液具有200mPa·s的粘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0.3%水溶液120份中,并充分进行搅拌,从而制作出勃姆石分散液。接着,混合于25℃下其1质量%水溶液具有7000mPa·s的粘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0.5%水溶液200份并进行了搅拌。进而,通过混合以及搅拌45%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胶乳高分子15份作为粘合剂,从而制作出涂敷液。另外,涂敷液A的B型粘度为1000mPa·s。
涂敷液B的制作
除了使用了25℃下其1质量%水溶液具有7000mPa·s的粘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0.5质量%水溶液120份以外,通过与涂敷液A相同的方法来制作了涂敷液B。另外,涂敷液B的B型粘度为400mPa·s。涂敷液B由于与涂敷液A相比粘度较低,因此未形成槽。
涂敷液C的制作
作为无机粒子而使用了平均粒径0.1μm的氢氧化镁100份,除此之外通过与涂敷液A相同的方法来制作了涂敷液C。另外,涂敷液C的B型粘度为1000mPa·s。
涂敷液D的制作
作为无机粒子而使用了平均粒径0.5μm的氢氧化镁100份,除此之外通过与涂敷液A相同的方法来制作了涂敷液D。另外,涂敷液D的B型粘度为1000mPa·s。
涂敷液E的制作
作为无机粒子而使用了平均粒径2.0μm的氢氧化镁100份,除此之外通过与涂敷液A相同的方法来制作了涂敷液E。另外,涂敷液E的B型粘度为1000mPa·s。
涂敷液F的制作
作为无机粒子而使用了平均粒径3.0μm的氢氧化镁100份,除此之外通过与涂敷液A相同的方法来制作了涂敷液F。另外,涂敷液F的B型粘度为1000mPa·s。
实施例1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Kiss Reverse)方式的凹版(Gravure)涂布机(KRG)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40°。
实施例2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70°。
实施例3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4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80°。
比较例1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B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由于涂敷液B的粘度较低,因此未形成槽。
比较例2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模(Die)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槽并未形成。
实施例5
在无纺布基材B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6
在无纺布基材B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D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4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7
在无纺布基材C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8
在无纺布基材D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6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9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C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3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10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E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5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11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F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16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7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12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接着,在无纺布基材A的另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5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在两面均为+15°。
实施例13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F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进而,在其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D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4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14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D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进而,在其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F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4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15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F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接着,在无纺布基材A的另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D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从而制作了厚度33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在两面均为+15°。
实施例16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E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接着,在无纺布基材A的另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E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4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在两面均为+15°。
比较例3
在无纺布基材A的一面上,利用模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接着,在无纺布基材A的另一面上,利用模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5μm的隔板。槽并未形成。
实施例17
在无纺布基材B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接着,在无纺布基材B的另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A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5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在两面均为+15°。
实施例18
在无纺布基材B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F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进而,在其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D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4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为+15°。
实施例19
在无纺布基材B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F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接着,在无纺布基材B的另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D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由此制作了厚度33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在两面均为+15°。
实施例20
在无纺布基材B的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E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接着,在无纺布基材B的另一面上,利用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来涂敷涂敷液E并进行干燥使得绝对干燥涂敷量成为8g/m2,从而制作了厚度34μm的隔板。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4在两面均为+15°。
由实施例1~20制作的隔板都是通过凹版涂敷来制作,并且在其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因此在干燥后不需要繁杂的后加工而具有均匀的形成的槽。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涂敷液B的粘度较低,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并未形成槽。在比较例2以及3中,由于取代反向接触方式的凹版涂布机而使用了模涂布机,因此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并未形成槽。
<评价>
[注液性]
作为电解液,使用LiPF6的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乙酯的7/3(容量比)混合溶剂溶液(1mol/L)。从所制作的隔板,切割出MD50mm×CD100mm的试样。将该试样的CD100mm当中的下部5mm浸入到电解液中,使得该试样的宽度MD方向与上述电解液的液面彼此平行。然后,测量了电解液到达该试样的距电解液面5mm的高度为止的时间作为注液性。该注液性的值越小,则评价为该隔板的注液性越良好。
【表1】
无纺布基材 涂敷液 涂布机 涂敷面 角度° 厚度μm 注液性 秒
实施例1 A A KRG 一面 40 36 35
实施例2 A A KRG 一面 70 36 38
实施例3 A A KRG 一面 15 36 20
实施例4 A A KRG 一面 80 36 48
比较例1 A B KRG 一面 - 36 50
比较例2 A A 一面 - 36 51
实施例5 B A KRG 一面 15 36 16
实施例6 B D KRG 一面 15 34 14
实施例7 C A KRG 一面 15 36 17
实施例8 D A KRG 一面 15 36 19
实施例9 A C KRG 一面 15 33 16
实施例10 A E KRG 一面 15 35 15
实施例11 A F KRG 一面 15 37 23
实施例12 A A,A KRG 两面 15 35 33
实施例13 A F+D KRG 一面 15 34 17
实施例14 A D+F KRG 一面 15 34 19
实施例15 A F,D KRG 两面 15 33 17
实施例16 A E,E KRG 两面 15 34 18
比较例3 A A,A 两面 - 35 53
实施例17 B A,A KRG 两面 15 35 15
实施例18 B F+D KRG 一面 15 34 16
实施例19 B F,D KRG 两面 15 33 13
实施例20 B E,E KRG 两面 15 34 14
根据实施例1~4和比较例1以及2的结果,实施例1~4的隔板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与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没有槽的比较例1以及2的隔板相比较,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特别是实施例1~3的隔板由于注液方向与槽所成的角度为-70°~+70°,因此示出了更加良好的注液性。
根据实施例3、5、7以及8的结果,无纺布基材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实施例5、7以及8的隔板与无纺布基材不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实施例3的隔板相比较,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特别是,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变法游离度为300ml以下的实施例5以及7的隔板的注液性更加优异。
根据实施例5以及6的结果,相比于无机粒子为包含凝聚的粒径0.7μm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2.3μm的勃姆石(铝化合物)的实施例5的隔板,无机粒子为平均粒径0.5μm的氢氧化镁(镁化合物)的实施例6的隔板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此外,根据实施例3以及10的结果,相比于无机粒子为包含凝聚的粒径0.7μm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2.3μm的勃姆石(铝化合物)的实施例3的隔板,无机粒子为平均粒径2.0μm的氢氧化镁(镁化合物)的实施例10的隔板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
根据实施例9~11和比较例1以及2的结果,由于实施例9~11的隔板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因此与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没有槽的比较例1以及2的隔板相比较,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根据实施例9~11的结果,相比于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0.5μm的实施例9的隔板、以及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0μm以上的实施例11,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3.0μm的实施例10的隔板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
根据实施例12、15以及16和比较例3的结果,包含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两面的无机粒子层的隔板,在无机粒子层具有槽的情况下,也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
根据实施例13~15的结果,在无机粒子层具有包含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的无机粒子层A和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无机粒子的无机粒子层B的隔板之中,相比于具有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依次层叠有无机粒子层B和无机粒子层A的构成的实施例14的隔板,具有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依次层叠有无机粒子层A和无机粒子层B的构成的实施例13的隔板、以及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具有无机粒子层A而在另一面具有无机粒子层B的实施例15的隔板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
根据实施例12和实施例17的结果、实施例13和实施例18的结果、实施例15和实施例19的结果、以及实施例16和实施例20的结果,无纺布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实施例17~20的隔板与无纺布基材不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各自对应的实施例12、13、15以及16的隔板相比较,示出了良好的注液性。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是以下的第1~15锂离子电池隔板。
上述第1锂离子电池隔板的特征在于,在表面具有槽的锂离子电池隔板中,该隔板包含无纺布基材和赋予在无纺布基材而成的无机粒子层,在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
上述第2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向使用锂离子电池隔板而组装的锂离子电池中注入电解液时的注液方向与槽的角度为-70°~+70°。
上述第3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或2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无机粒子层仅被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
上述第4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或2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无机粒子层被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两面。
上述第5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无机粒子层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
上述第6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无机粒子层包含平均粒径0.5μm以上且小于3.0μm的无机粒子。
上述第7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无机粒子层具有包含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的无机粒子层A、和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无机粒子的无机粒子层B。
上述第8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7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具有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依次层叠了无机粒子层A和无机粒子层B的构成。
上述第9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7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具有赋予在无纺布基材的一面而成的无机粒子层A和赋予在另一面上而成的无机粒子层B。
上述第10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9中任一项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无机粒子层包含从铝化合物以及镁化合物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无机粒子。
上述第11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9中任一项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无机粒子层包含镁化合物。
上述第12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0或11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镁化合物为氢氧化镁。
上述第13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12中任一项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无纺布基材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
上述第14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3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变法游离度为300ml以下。
变法游离度:除了使用线径0.14mm、孔径0.18mm的80目金属网作为筛板,并将试样浓度设为0.1%之外,遵循JIS P8121-2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值。
上述第15锂离子电池隔板,根据上述第13或14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原纤化耐热性纤维为原纤化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锂离子电池隔板以及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隔板是适宜的。

Claims (19)

1.一种锂离子电池隔板,包含无纺布基材和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无机粒子层,在所述无机粒子层的表面具有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包含所述锂离子电池隔板的锂离子电池的规定的电解液注液方向与所述槽所成的角度为-7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仅被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被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两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仅被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一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被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两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3.0μm的无机粒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具有无机粒子层A和无机粒子层B,所述无机粒子层A包含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层B包含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无机粒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锂离子电池隔板具有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一面依次层叠了所述无机粒子层A和所述无机粒子层B的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锂离子电池隔板具有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一面的所述无机粒子层A、和赋予在所述无纺布基材的另一面上的所述无机粒子层B。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包含从由铝化合物以及镁化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无机粒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机粒子层包含镁化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镁化合物为氢氧化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镁化合物为氢氧化镁。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无纺布基材包含原纤化耐热性纤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原纤化耐热性纤维的变法游离度为300ml以下,
变法游离度为除了使用线径0.14mm、孔径0.18mm的80目金属网作为筛板、以及将试样浓度设定为0.1%之外,遵循JIS P8121-2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原纤化耐热性纤维为原纤化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板,其中,
所述原纤化耐热性纤维为原纤化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CN201720292192.7U 2016-03-24 2017-03-23 锂离子电池隔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0952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9867 2016-03-24
JP2016-059867 2016-03-24
JP2017016829 2017-02-01
JP2017-016829 2017-0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9527U true CN207009527U (zh) 2018-02-13

Family

ID=5993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219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09527U (zh) 2016-03-24 2017-03-23 锂离子电池隔板
CN20171018071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30765B (zh) 2016-03-24 2017-03-23 锂离子电池隔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071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30765B (zh) 2016-03-24 2017-03-23 锂离子电池隔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25272A (zh)
CN (2) CN20700952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4152B2 (ja) * 2017-11-14 2022-0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WO2020050377A1 (ja) * 2018-09-06 2021-08-30 東レ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素子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化学素子
JP6818241B2 (ja) * 2018-10-02 2021-0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捲回電極体
JP6821071B2 (ja) * 2019-03-26 2021-01-27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
WO2020196215A1 (ja) * 2019-03-26 2020-10-01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セパレータ
CN112159558B (zh) * 2020-08-25 2022-11-25 宁国市红宁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型电容器盖板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220115738A1 (en) * 2020-10-13 2022-04-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sepa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9778B2 (ja) * 2001-12-27 2008-11-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電池
CN201789019U (zh) * 2010-09-03 2011-04-06 扬中市阳光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胶体蓄电池专用隔板
KR101281037B1 (ko) * 2011-04-06 2013-07-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세퍼레이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기화학소자
WO2013187458A1 (ja) * 2012-06-12 2013-12-19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JP2014199801A (ja) * 2012-12-28 2014-10-2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非水系二次電池およびセパレータ
CN204391178U (zh) * 2014-12-31 2015-06-10 北京鼎能开源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隔膜及圆柱状锂电池
CN205016628U (zh) * 2015-08-17 2016-02-03 广西百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型蓄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0765A (zh) 2017-10-03
JP2018125272A (ja) 2018-08-09
CN107230765B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09527U (zh) 锂离子电池隔板
JP6542343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セパレータ用不織布基材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セパレータ
JP5767222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9661737B (zh) 锂离子电池隔板用基材和锂离子电池隔板
CN104577009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7834009A (zh) 锂离子电池用隔板
KR102398127B1 (ko) 전기 화학 소자용 세퍼레이터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기 화학 소자
JP2020024860A (ja) 固体電解質担持用不織布及び固体電解質シート
JP2018085347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CN104518189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4303335B (zh) 锂离子电池用隔板
JP2012155941A (ja) 電気化学素子用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化学素子
JP2018170215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セパレータ
JPWO2019146626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用塗液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JP3229070U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セパレータ
CN104659312B (zh) 锂离子电池用隔离物
JP6049588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セパレータ
JP2013254570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JP2018206671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セパレータ用基材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セパレータ
JP6016466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用塗液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JP2022133630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