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2340U -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2340U
CN206992340U CN201720451123.6U CN201720451123U CN206992340U CN 206992340 U CN206992340 U CN 206992340U CN 201720451123 U CN201720451123 U CN 201720451123U CN 206992340 U CN206992340 U CN 206992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usb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fixed block
shell fra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11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洁
蓝荣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fu Mingr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FU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FU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FU SEIK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11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2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2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2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其中USB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固定块、绝缘本体及壳体,固定块间隔固定多个导电端子,固定块及绝缘本体分别从壳体的两端***壳体内部且相互固定,且使固定块与绝缘本体分别与壳体的两端抵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将USB连接器的内部元件分成两部分,分别从壳体两侧***且分别与壳体抵接,可避免USB连接器的内部元件从壳体一侧***而产生的晃动,提高USB连接器的稳定性,并且USB连接器的工艺通孔可以被壳体及固定块封装,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杂质通过USB连接器接口进入电子设备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连接器组件一般是从单端***置壳体内部,从而导致电连接器组件容易晃动,影响使用效果。并且现有的电连接器接口受一般工艺要求,存在较多的直通孔工艺,灰尘等杂质容易通过电连接器接口的这些工艺通孔进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目前的电连接器的接口界面的颜色难与主体电子设备的颜色匹配,电子设备的外观美观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连接器及包括该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其中USB连接器的内部元件分别从壳体的两侧***且分别与壳体抵接,可有效提高USB连接器的稳定性,并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封装USB连接器的工艺通孔,从而可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电子设备内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USB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固定块,用于间隔固定多个导电端子;壳体,固定块从壳体的一端***壳体内;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从壳体的另一端***壳体内,且与固定块相互固定,并使得固定块与绝缘本体分别与壳体的两端抵接。
可选地,固定块包括定位部以及端板,定位部用于间隔固定多个导电端子,且设置有第一卡合部;绝缘本体包括围设形成第一容置腔的腔体壁,第一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翻边,腔体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壳体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口及第四开口;其中,绝缘本体的第一开口所在的一端从第三开口插置于第二容置腔内,导电端子和定位部从第四开口插置于第二容置腔内,并进一步从第一开口插置于第一容置腔内,以使得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合固定,进而使得翻边和端板分别抵持于壳体的两端。
可选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内并与腔体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的舌片组件,舌片组件设置有用于分别接收导电端子的多个容置槽。
可选地,翻边呈环状设置且翻边的高度设置成超出壳体的外表面或与壳体的外表面平齐。
可选地,第一卡合部为设置于定位部上的卡台,第二卡合部位为对应设置于腔体壁内侧面的卡槽。
可选地,卡槽为通槽,壳体上进一步设置有与卡槽卡合的弹性卡勾。
可选地,端板上设置有限位板,腔体壁上设置有接收限位板的条形限位槽。
可选地,USB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腔体壁两侧外表面的第一弹片,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弹片主体、从第一弹片主体向腔体壁翻折的固定脚和第一弹性舌片以及从第一弹片主体向壳体翻折的第二弹性舌片,其中腔体壁设置有用于接收固定脚的固定槽以及允许第一弹性舌片翻折至第一容置腔内部的第一通孔,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二弹性舌片的第一容置部。
可选地,USB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腔体壁另外两侧外表面的第二弹片,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弹片主体、从第二弹片主体向腔体壁翻折的第三弹性舌片以及从第二弹片主体向壳体突出的凸包,其中腔体壁设置有允许第二弹性舌片翻折至第一容置腔内部的第二通孔,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凸包的第二容置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USB连接器。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USB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固定块及壳体单独设置再装配为一体,其有益效果如下:
1.绝缘本体及固定块分别从壳体的两侧***置壳体内部且分别与壳体抵接,可有效解决USB连接器的内部元件从壳体的单侧***壳体内部而产生的晃动问题,提高USB连接器的稳定性;
2.固定块、绝缘本体及壳体的设计,可以将USB连接器工艺通孔封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杂质通过USB连接器接口进入电子设备内部;
3.绝缘本体的翻边的设计可使USB连接器的接口界面的颜色体现为绝缘本体的翻边的颜色,从而可根据主体电子设备的颜色调整绝缘本体的颜色,使USB连接器接口界面的颜色与主体电子设备的颜色匹配,提高主体电子设备的外观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USB连接器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USB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固定块与导电端子的组配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绝缘本体与装配有导电端子的固定块的组配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绝缘本体与壳体的组配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USB连接器沿A-A'线切开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USB连接器沿B-B'线切开的剖视图;
图9是图1所示的USB连接器沿C-C'线切开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USB连接器与PCB板相固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目的是设计USB连接器的固定块、绝缘本体及壳体为三个单独元件,固定块及绝缘本体分别从壳体的两侧***壳体的内部相互组配形成USB连接器,提高USB连接器的稳定性。并且固定块、绝缘本体及壳体的设计可将USB连接器的工艺通孔进行封装,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其中,固定块、绝缘本体及壳体的组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合和凹槽的接合方式,并且本实用新型对于固定块、绝缘本体及壳体的形状、结构等亦不予以限制。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各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全文描述中所提及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水平或竖直等,仅是配合相应附图用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USB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USB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3所示,USB连接器100包括多个导电端子11、固定块12、绝缘本体13及壳体14这四个单独设置的元件。其中,导电端子11呈“S”型结构,固定块12与多个导电端子11设计为一体,固定块12用于间隔固定多个导电端子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示意图均以四条导电端子11为例说明,因此,后续的示意图中其他部件也是与四条导线端子11相应设置,例如,用于固定导电端子11的固定块12,其上设置的穿孔123也是相应四条导电端子11设置为4个进行说明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1的条数可以为其他数值,而相应容置导电端子11的穿孔123也相应的设置为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USB连接器100还包括单独设置的第一弹片15及第二弹片16,分别两两相对装配于绝缘本体13的四个侧面。其中,固定块12及绝缘本体13的材料优选为塑料,导电端子11、壳体14、第一弹片15及第二弹片16的材料优选为金属或合金,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2用于间隔固定多个导电端子11,并且固定块12在间隔固定多个导电端子11后从壳体14的一端***壳体14内,如图2所示。绝缘本体13从壳体14的另一端***壳体14内,如图1所示。因此,本实施例的绝缘本体13与固定块12可在壳体14内相互固定,并且使得固定块12与绝缘本体13分别与壳体14的两端抵接,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USB连接器100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其中,导电端子11包括通过连续冲压冲制一体成型的焊锡部111、连接部112及接触部113,连接部112分别连接接触部113及焊锡部111,并且接触部113上形成有一凸起1131,凸起1131的作用将在后面与舌片组件139(图7所示)相互结合时进行描述。
请进一步参看图4,固定块12用于将导电端子11分别进行相对位置的固定,其中,导电端子11可通过注塑成型后进一步与固定块12结合在一起,例如通过埋入成型工艺将导电端子11固定于固定块12中。如图4所示,固定块12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部121及端板122,端板122的高度大于定位部121的高度以形成阶梯结构。定位部121用于间隔固定多个导电端子11,多个导电端子11分别自固定块12的穿孔123中穿插而过,其中,穿孔123自固定块12的定位部121延伸至端板122。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1贯穿固定块12所采用的方案是,导电端子11的连接部112部分自定位部121位置的穿孔123中穿插而过,并使焊锡部111自端板122位置的穿孔123穿插而出,接触部113及余下部分连接部112突出显露于定位部121的穿孔123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21的上侧面、下侧面、左侧面及右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211,第一卡合部1211可选为卡台。进一步的,端板122的上侧表面还设置有限位板1221及限位凸台1222,限位板1221与限位凸台1222垂直设计,即限位板1221朝定位部121的方向延伸,限位凸台1222朝远离端板的上侧方向延伸。并且,端板122的下侧表面设置有定位柱1223。其中,限位板1221、限位凸台1222及定位柱1223的功能将在下面固定块12与绝缘本体13及壳体14的配合时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看图3,绝缘本体13包括围设形成第一容置腔130的腔体壁,第一容置腔1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131及第二开口132。
请结合图3参看图5,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3的腔体壁上靠近第一开口13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合部137,第二卡合部137可以为卡槽,优选为通槽,分别设置于腔体壁的上侧内表面、下侧内表面、左侧内表面及右侧内表面。并且,腔体壁靠近第一开口131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条形限位槽134,其相对于条形限位槽134的下侧面设置有缺口(图未示)。
如图5所示,当固定块12自绝缘本体13的第一开口131***置绝缘本体13的第一容置腔130内时,固定块12的端板122与绝缘本体13的第一开口131抵接,即端板122与第一开口131形成为一平面且密封的结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隔水气或杂质经过绝缘本体13及固定块12的通孔从绝缘本体13的第一开口131溢出或渗出,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灰尘等杂质通过USB连接器100的接口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2上第一卡合部1211插置于第二卡合部137内,以形成一卡扣,即固定块12上的卡台分别对应容置于绝缘本体13的卡槽中,以使得卡台与卡槽形成卡扣,如图7的F区域及图8的G区域所示。并且,端板122上的限位板1221插置于条形限位槽134内,以使得固定块12与绝缘本体13卡接于一体。并且,固定块12的端板122的下侧面收纳于缺口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可使得绝缘本体13与固定块12紧密扣合,提高USB连接器100的稳定性。
并且,限位凸台1222与绝缘本体13的腔体壁抵接并且部分凸出于绝缘本体13的上表面,其作用将在后续描述绝缘本体13与壳体14的装配组合时再作说明。
请结合图4参看图5,为了增加固定块12与绝缘本体13组配的牢固性,固定块12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进一步设置有限位条1212,如图4所示。限位条1212位于固定块12的其中两个侧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21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设置的第一卡合部1211设置于限位条1212上。相应的,绝缘本体13的左侧内表面及右侧内表面分别对应设置有限位槽138(图9中标示),绝缘本体13的左侧内表面及右侧内表面的第二卡合部137设置于限位槽138上。因此,在固定块12插置于绝缘本体13的第一容置腔130时,固定块12的上侧面及下侧面的卡台分别容置于绝缘本体13的上侧内表面及下侧内表面的通槽内,固定块12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设置的限位条1212容置于绝缘本体13的左侧内表面及右侧内表面的限位槽138内,并且限位条1212上的卡台对应容置于限位槽138上的通槽上,从而实现固定块12与绝缘本体13的紧密卡合。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卡槽均为通槽,卡台将会凸出显露于绝缘本体13从而实现进一步与壳体14扣合,其作用将在以下说明绝缘本体13与壳体14的装配时进行说明。
请进一步参看图7-图9,如图7-9所示,绝缘本体13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腔130内并与腔体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的舌片组件139,舌片组件139上设置有用于分别接收导电端子11的多个容置槽1391,如图9所示。导电端子11部分贯穿固定块12,部分连接部112及接触部113从固定块12中穿插而出并伸进于舌片组件139的容置槽1391内,接触部113上形成的凸起1131***凸出显露于容置槽1391,在外接插头***USB连接器100中并与其电连接时,导电端子11的接触部113的凸起1131因变形而对外接插头产生回弹力,进一步提高USB连接器100与外接插头插接的牢固性。
并且,在固定块12自绝缘本体13的第一开口131***置绝缘本体13的第一容置腔130内时,定位部121容置于第一容置腔130内并且与舌片组件139抵接(如图7所示)。
请返回参看图3,壳体14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140,第二容置腔140用于容置固定块12及绝缘本体13,第二容置腔1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口141及第四开口142。
请进一步参看图6-图9,固定块12、绝缘本体13与壳体14之间的装配如下:
绝缘本体13的第一开口131所在的一端从壳体14的第三开口141插置于壳体14的第二容置腔140内,导电端子11及定位部121从第四开口142插置于第二容置腔140内,并且导电端子11及定位部121进一步从绝缘本体13的第一开口131插置于绝缘本体13形成的第一容置腔130内,从而使得第一卡合部1211与第二卡合部137卡合固定,端板122抵持于壳体14的第四开口142所在的一端,如图7所示的E区域,端板122上的限位凸台1222与壳体14抵接,端板122上的限位板1221插置于绝缘本体13的条形限位槽134中,从而使得固定块12分别与绝缘本体13及壳体14通过卡合装配于一体,并且端板122的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灰尘等杂质通过USB连接器100接口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USB连接器100具有一定的防尘功能。
进一步地,绝缘本体13的第二开口132的外侧设置有呈环状设置的翻边133,翻边133的高度超出壳体14的外表面或者与壳体14的外表面平齐,在壳体14与绝缘本体13及固定块12装配为一体时,翻边133抵持于壳体14的第三开口141所在的一端,如图7所示的D区域,因此,在将USB连接器100装设于电子设备中时,电子设备的接口界面的色彩体现为翻边133的色彩,可通过调节绝缘本体13的翻边133的颜色实现与电子设备的颜色匹配。
为进一步提高壳体14与绝缘本体13及固定块12之间装配的牢固性,避免绝缘本体13及固定块12在壳体14上出现上下或左右转动的情况,壳体14的内侧表面还弹性卡勾147,弹性卡勾147与绝缘本体13上的卡槽进行卡合,如图9所示的H区域。固定块12上的卡台容置于绝缘本体13的卡槽中,由于卡槽为通槽,卡台凸出于通槽并与壳体14的弹性卡勾147扣合,从而使得固定块12、绝缘本体13及壳体14可更加紧密的组配为一体。
进一步的,壳体14靠近第四开口142的上侧表面还设置有缺口144,缺口144与固定块12的限位凸台1222相匹配,从而使得限位凸台1222收纳于缺口144中,以使得固定块12、绝缘本体13及壳体14相抵接的区域为平面,易于实现将绝缘本体13及固定块12上的工艺通孔进行封装,可有效的阻挡外部杂质通过USB连接器100接口进入主体电子设备内部。
请结合图7参看图10,焊锡部111自端板122的下侧表面伸出并朝远离绝缘本体13的第一开口131的反方向延伸,定位柱1223朝绝缘本体13的第一开口131的下侧方向延伸。其中,焊锡部111及定位柱1223用于将USB连接器100与PCT板200固定连接。
如图10所示,壳体14具有锁板的功能。其中,壳体14的第四开口142所在的一端还设置有外伸的贴板焊锡脚146和穿板焊锡脚145,穿板焊锡脚145呈“L”型,插置于PCB板200的焊孔201中,贴板焊锡脚146贴合于PCB板200的表面,可通过螺丝将贴板焊锡脚146固定于PCB板200的表面,从而使得USB连接器100可与PCB板200实现固定连接。并且,端板122上的定位柱1223插置于PCB板200的定位孔202中,导电端子11的焊锡部111贴合于PCB板200的表面,因此,导电端子11的一端与PCB板200电连接,另一端设于舌片组件139的容置槽1391中,外界插头与USB连接器100插接即可与PCB板200电连接。
请返回参看图3,绝缘本体13的腔体壁的外侧表面还分别设置有凹槽,用于容纳第一弹片15及第二弹片16。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3的腔体壁靠近第二开口132的上侧外表面及下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135,腔体壁的左侧外表面及右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凹槽136,第一凹槽135用于容纳第一弹片15,第二凹槽136用于容纳第二弹片16。
如图3所示,第一弹片15包括第一弹片主体151、固定脚152、第一弹性舌片153及第二弹性舌片154。结合图3参看图5,在将第一弹片15装配于第一凹槽135时,固定脚152从第一弹片主体151向腔体壁的方向翻折,腔体壁设置有用于接收该固定脚152的固定槽1352,固定脚152向腔体壁的方向翻折容置于固定槽1352内。并且,第一凹槽135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351,第一弹性舌片153从第一通孔1351翻折至第一容置腔130内部,在外接插头(图未示)***至第一容置腔130内部时,第一弹性舌片153变形从而对外接插头产生回弹力进而将外接插头弹性锁住,即第一弹性舌片153起到弹性卡锁的作用。此外,为进一步提高第一弹片15与绝缘本体13之间装配的牢固性,第一弹片15上还设置有防呆槽155及防呆倒角156,相应的,第一凹槽135上设置有防呆凸块1353及防呆卡角位1354,防呆槽155与防呆凸块1353卡合,防呆倒角156与防呆卡角位1354卡合。第二弹性舌片154朝壳体14翻折,壳体14上设置有容置第二弹片舌片154的第一容置部(图未示)。
第二弹片16包括第二弹片主体161、第三弹性舌片162及凸包163。结合图3参看图5,在将第二弹片16装配于第二凹槽136时,第三弹性舌片162向腔体壁翻折,腔体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361,第三弹性舌片162通过第二通孔1361翻折至第一容置腔130的内部,在外接插头插置于USB连接器100中时,第三弹性舌片162挤压变形并对外接插头产生回弹力,提高USB连接器100与外接插头插接的牢固性。凸包163从第二弹片主体161向壳体14凸出,壳体14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凸包163的第二容置部143(如图6所示)。为进一步提高第二弹片16与绝缘本体13之间装配的牢固性,第二弹片16上还设置有防呆倒角164,第二凹槽136上设置有防呆卡角位1362,防呆倒角164与防呆卡角位1362卡合。
优选的,第一弹片15为弹片锁,第二弹片16为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接地弹片,由于第二弹片16与壳体14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铁壳14也具有EMI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USB连接器100。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脑主机、充电宝、穿戴式设备、电源转换器、数码产品等。
应该理解到,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目的所适用的USB连接器100并不限于上述图示的结构,即本实用新型对于固定块12、绝缘本体13及壳体14的结构形状并不予以限制,只需三者为单独元件且可组配连接即可。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USB连接器的稳定性有效提高,并且对USB连接器的工艺通孔进行了封装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杂质通过USB连接器接口进入电子设备内部。此外还可以根据主体电子设备的颜色调整绝缘本体的颜色,使USB连接器的接口界面的颜色与主体设备的颜色匹配,提高电子设备的美观效果。
基于此,以上所述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导电端子;
固定块,用于间隔固定所述多个导电端子;
壳体,所述固定块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内;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固定块相互固定,并使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绝缘本体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块包括定位部以及端板,所述定位部用于间隔固定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且设置有第一卡合部;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围设形成第一容置腔的腔体壁,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翻边,所述腔体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
所述壳体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口及第四开口;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一端从所述第三开口插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定位部从所述第四开口插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并进一步从所述第一开口插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固定,进而使得所述翻边和所述端板分别抵持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与所述腔体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的舌片组件,所述舌片组件设置有用于分别接收所述导电端子的多个容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呈环状设置且所述翻边的高度设置成超出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或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为设置于所述定位部上的卡台,所述第二卡合部位为对应设置于所述腔体壁内侧面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通槽,所述壳体上进一步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卡合的弹性卡勾。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腔体壁上设置有接收所述限位板的条形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壁两侧外表面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弹片主体、从所述第一弹片主体向所述腔体壁翻折的固定脚和第一弹性舌片以及从所述第一弹片主体向所述壳体翻折的第二弹性舌片,其中所述腔体壁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固定脚的固定槽以及允许所述第一弹性舌片翻折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的第一通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弹性舌片的第一容置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壁另外两侧外表面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弹片主体、从所述第二弹片主体向所述腔体壁翻折的第三弹性舌片以及从所述第二弹片主体向所述壳体突出的凸包,其中所述腔体壁设置有允许所述第二弹性舌片翻折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凸包的第二容置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USB连接器。
CN201720451123.6U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6992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1123.6U CN206992340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1123.6U CN206992340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2340U true CN206992340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392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1123.6U Active CN206992340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23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036A (zh) * 2018-02-12 2018-08-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口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036A (zh) * 2018-02-12 2018-08-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口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418036B (zh) * 2018-02-12 2020-03-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口组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8688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4901086B (zh) 连接器
US9431734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connected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729389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60991Y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JP3178073U (ja) 複数の伝送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JP3076829U (ja) 組合せ式コネクタ
CN202076609U (zh) 电连接器
US11038311B2 (en) Multi-functional charger
CN203574162U (zh) 插座
KR20130059112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접속 소켓
CN2089234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CN206992340U (zh)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5609815U (zh) 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
US88825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8988613A (zh) 电源转换器及其电连接器模块
CN207217959U (zh)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盒和pcb转接板
CN203826637U (zh)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4088677U (zh) 一种沉板型rj45网络连接器插座
CN201430736Y (zh) 具有主机板防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5647844U (zh) 电视棒
CN209592405U (zh) 电连接器
CN101872928A (zh) 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
CN210468313U (zh) 一种排插
CN107706682A (zh)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盒和pcb转接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30

Address after: 233090 no.6525 Donghai Avenue,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in Anhui Tianxi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Dafu Fangyuan (Anh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9 and 10, Shayi West Industrial Zone,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TFOOK QUAINTFAB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8

Address after: 518000 Tianliao Community Industrial Corporation,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401, No. 2TM1, Tianliao Second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fu Mingr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3090 no.6525 Donghai Avenue,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in Anhui Tianxi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afu Fangyuan (Anhu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