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5883U -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5883U
CN206985883U CN201720460674.9U CN201720460674U CN206985883U CN 206985883 U CN206985883 U CN 206985883U CN 201720460674 U CN201720460674 U CN 201720460674U CN 206985883 U CN206985883 U CN 206985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sludge
sedimentation tank
water
cor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606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有为
方钰文
冉登宇
相辰橦
张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han Huid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4606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5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5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5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径流处理装置将初沉池、絮凝池和二沉池整合在一起,其中初沉池位于装置最外侧,初沉池中央的圆筒形空间为絮凝池和二沉池,絮凝池位于二沉池上方;初沉池和二沉池之间设有溢流槽,絮凝池底部设有连通絮凝池和二沉池的出水口。过滤器位于装置底部。装置最底部是废液缸和污泥暂存区。将应急安全处置池进行改造后,该装置可与其对接,改造方式即用一隔板将应急安全处置池分成大小两个池子,小池用于收集桥面前30min的初期径流,收集后由径流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大池只有收集危化品泄露的应急储存功能。隔板顶部设有溢流槽,小池集满后,继续流入的径流溢流入大池中并排放。

Description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跨域重要的水体流域,是道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桥面滞留大量交通工具产生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会经过雨雪径流直接进入到桥梁所跨越的水体中,甚至在桥梁附近农田得到累积。这些桥面累积污染物会对跨桥水体,尤其是饮用水源保护水体,构成污染风险;还会污染附近农田,导致污染物在食物链上的累积,对人类安全产生风险。桥面径流污染在生态敏感区显得更加严重,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经过研究桥面径流中的污染物组成发现桥面径流初期的雨水中含有较多固体悬浮物、COD、氨氮,甚至重金属等污染物。这种污染物经过降水径流冲刷直接排放至受纳水体中。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跨三级以上水体的桥梁必须建有应急安全处置池。其功能是对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后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收集储存,防止给敏感水体带来了环境污染风险。但是,由于应急处置池只是应急收集路面事故危险品,其对雨水径流没有净化功能是。根据危险品事故统计,应急处置池使用频率低,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因此,在跨越生态敏感区的桥段基于应急安全池建立有效的处理雨水径流水处理装置,增加安全池在雨水径流的处理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前期研究表明,桥面径流是一种间歇性排放的污染源,其受地区和气候的影响显著。径流雨水排放具有间歇性,径流水量受到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影响。每次形成的径流流量也不恒定。夏季大暴雨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径流水量,而春秋季的小雨产生的径流很小,甚至可能形不成径流。根据研究,桥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降雨30分钟排放的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30分钟后污染物浓度基本已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二级水体标准。且初期径流对污染物的贡献率很高,因此前30分钟的初期径流成为处理的重点。经过水质检测,桥面径流中主要含有COD、SS、氨氮、Pb等污染物。这些水质和产水特征完全不同于市政废水和工业废水,具有鲜明的特征性。目前,尚未有桥面雨水径流处理的技术与方法。
桥面雨水径流的特点为桥面径流处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首先,生态敏感区一般都位于远离城市的野外,人工维护十分不方便。因此,处理技术和设施的自动化以及远程监控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次,生态敏感区的大桥一般没有可以利用的电源。因此,对设备的能耗要求和设备的供电也是一个突出要求。此外,桥下有大面积的河流和河滩,一般没有太大的空地用于装置的搭建。因此,利用事故安全池建设的处理设备要求设计紧凑,易于安装和调试。
综上,现有的水处理技术方案都不能直接用于桥面径流的处理。基于高速路跨敏感水体研发整体解决径流污染的技术和一体化设备成为目前的公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桥面径流水质污染物特征和初期排放规律,并且考虑到桥区的特点,实用新型了一套一体化的桥面径流处理技术和装置。处理技术采用沉淀、混凝、沉淀和离子交换工艺,能够实现桥面雨水的径流的处理要求净化。基于该技术,利用桥面设置的事故安全池,实用新型了一套利用安全池收集处理桥面径流一体化设备。该技术与一体化设备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且采用智能控制与监控体系,使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实现了桥区径流雨水的收集和处理。
该实用新型的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如图1,该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布水器(1)、初沉池(2)、絮凝池(4)、二沉池(8)、过滤装置(9)和太阳能装置(15);
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整体外层为外圆筒(42),在外圆筒(42)内部上部分的贴近内侧面部分为初沉池(2),初沉池(2)为桶装结构,初沉池(2)包括中心桶(18)和中心桶 (18)外侧面的螺旋形斜板(17),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同轴,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之间具有空隙,多个螺旋形斜板(17)分层固定在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 的空隙间;螺旋形斜板(17)之间有空隙;在外圆筒(42)内部中心桶(18)的下面设有初沉池污泥斗(11),初沉池污泥斗(11)的大口外侧面与外圆筒(42)内表面密封固定;中心桶(18)的底端为二沉池污泥漏斗(11’),二沉池污泥漏斗(11’)的大口外侧面与中心桶(18)内表面密封固定;二沉池污泥漏斗(11’)在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上面;二沉池污泥漏斗(11’)和初沉池污泥斗(11)之间轴向具有空隙,在二沉池污泥漏斗(11’) 和初沉池污泥斗(11)空隙之间设有环状的布水器(1);二沉池污泥漏斗(11’)和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中心均设有排污口分别通过排泥管(12)与污泥暂存区(14)连接;中心桶(18)的上端口桶壁设有V字形溢流槽(3);中心桶(18)的内部上部为絮凝池(4);絮凝池(4)包括圆桶隔板(44),圆桶隔板(44)与中心桶(18)同轴,圆桶隔板(44) 与中心桶(18)之间具有空隙,圆桶隔板(44)的下端为圆锥形池底(40),池底(40)与中心桶(18)的内表面密封固定,圆桶隔板(44)下端面与池底(40)密封固定,圆桶隔板(44)下端设有进水口(25),优选进水口(25)为拱形的,有多个进水口(25),如4 个;
外圆筒(42)上端设有支架(43),支架(43)上安装有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与搅拌轴(19)连接,搅拌轴(19)向下伸入到圆桶隔板(44)中,搅拌轴(19)的上部安装固定有框式搅拌桨(21),框式搅拌桨(21)伸入到圆桶隔板 (44)与中心桶(18)的空隙间;搅拌轴(19)的中、下部安装固定有Intermic式搅拌桨 (20),Intermic式搅拌桨(20)在圆桶隔板(44)内,搅拌轴(19)的最下端通过三脚轴承座(23)固定到池底(40)上;池底(40)的中心设有出水口(26);池底(40)下面池底(40)内部为二沉池(8);二沉池(8)包括螺旋形斜板、中央水管和布水器(7),中央水管的下端为布水器,中央水管与出水口(26)连接,多个螺旋形斜板螺旋层叠分布固定在中央水管的四周,螺旋形斜板之间具有空隙;布水器在二沉池污泥漏斗(11’)的上面;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下面设有过滤装置(9);二沉池(8)的上部中心桶(18)的桶壁上设有孔通过管路(41)与过滤装置(9)连接;过滤装置(9)设有排水管(10)进行排水;外圆筒(42)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装置(15),太阳能装置(15)用于提供运转所需电驱动力;在支架上还固定有加药装置(6)用于絮凝池加药。
在过滤装置(9)的下面设有废液缸(13),用于盛放过滤装置(9)反冲洗的废液;污泥暂存区(14)也位于过滤装置(9)的下面。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集雨口(28)、横向水管(29)、总水管(30)、收集处理***;桥面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集雨口(28),每个集雨口与一个横向水管 (29)连接,每个横向水管(29)与总水管(30)连接,总水管(30)与收集处理***,该收集处理***包括安全池,安全池包括小池(32)、大池(34),小池(32)、大池(34) 之间采用隔板隔开,总水管(30)和三通阀(31)连接,三通阀(31)的另外两个口分别与小池(32)、大池(34)连接,小池(32)与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连接,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10)就近排入河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上还设有自动控装置(16),自动控装置(16)用于控制阀门、加药装置(6)、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的运转。
由于前30min的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30min后浓度基本低于国家二级水体标准,因此收集处理***只收集和处理前30min的初期径流,30min后的径流可不经处理直接排出。收集处理***依靠控制三通阀(31)来截取前30min的桥面径流。
小池(32)、大池(34)之间的隔板上部设置溢流槽(33),大池池壁上部设置溢流孔(38);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的安装平面比小池(32)池低1~2m,用来产生一定的水头,驱动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中的水流。
小池阀门(35)连接小池32和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大池阀门(37)用于排空大池(34)中的水。
该径流处理装置将初沉池、絮凝池和二沉池整合在一起,其中初沉池位于装置最外侧,初沉池中央的圆筒形空间为絮凝池和二沉池,絮凝池位于二沉池上方;初沉池和二沉池之间设有溢流槽,絮凝池底部设有连通絮凝池和二沉池的出水口。过滤器位于装置底部。装置最底部是废液缸和污泥暂存区。将应急安全处置池进行改造后,该装置可与其对接,改造方式即用一隔板将应急安全处置池分成大小两个池子,小池用于收集桥面前30min的初期径流,收集后由径流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大池只有收集危化品泄露的应急储存功能。隔板顶部设有溢流槽,小池集满后,继续流入的径流溢流入大池中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初沉池内部结构;
图3絮凝池;
图4絮凝池池体剖视图;
图5径流处理装置水流过程;
图6装置安装图;
1布水器、2初沉池、3V字形溢流槽、4絮凝池、5搅拌装置、6加药装置、7中央水管和布水器、8二沉池、9过滤装置、10排水管、11初沉池污泥斗、11’二沉池污泥漏斗、12排泥管、13废液缸、14污泥暂存区、15太阳能装置、16自动控装置、17螺旋形斜板、18中心桶、19搅拌轴、20Intermic式搅拌桨、21框式搅拌桨、22联轴器、23三脚轴承座、24 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5进水口、26出水口、27桥体、28集雨口、29横向水管、30总水管、31三通阀、32小池、33溢流槽、34大池、35小池阀门、36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7 大池阀门、38溢流孔、39排泥阀、40池底、41管路、42外圆筒、43支架、44圆桶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该装置需要与安全池进行对接,且需要对安全池进行改造,该装置与安全池组成一整个收集处理***。
如图1,水由进水管和布水器1进入初沉池2中进行初步沉淀,沉淀下来的颗粒物落入落入污泥斗。其中,初沉池2为圆筒形,位于整个装置的外侧,初沉池2中央留出一个圆柱形的空间给絮凝池4和二沉池8;初沉池2的结构如图2所示,螺旋形斜板17安装在中心桶18上,螺旋形斜板17增大了沉淀池的面积,水流可沿螺旋形斜板17缓慢上升,颗粒物在螺旋形斜板17上逐渐沉淀,螺旋下滑,这样设计的沉淀池空间利用率可达100%,且运行稳定,很少产生湍流,无水流死角;
如图1,初沉池2顶部有V字形溢流槽3,水到达初沉池2顶部时通过V字形溢流槽3溢流至絮凝池4中。装置的最顶端的搅拌装置5和加药泵6会持续工作,将絮凝剂加至絮凝池4外层的水中,实现絮凝搅拌。其中,絮凝池4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圆筒形隔板分成内层和外层,内外层容积比应为2:1,隔板底部有4个拱形进水口25,外层的水和絮凝体由这 4个进水口25进入内层;絮凝池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19、两个Intermic式搅拌桨20、一个框式搅拌桨21、联轴器22、三脚轴承座23、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组成,框式搅拌桨 21用来搅拌絮凝池外层的水,两个Intermic式搅拌桨20用来搅拌絮凝池内层的水,并且由于intermic式搅拌桨20能够使水流形成轴向循环,絮凝体之间可以充分接触,促进絮凝体的长大;内外搅拌桨共轴,形成线速度差,达到外层搅拌强度高,内层搅拌强度低的效果,絮凝效果好;搅拌装置只使用一个电动机驱动,并且不需要齿轮系,方便控制和维护;絮凝池池体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池底为圆锥形,剖面与水平面成10°~15°的坡度,便于外层的水和絮凝体流入内层,锥顶开有出水口26,经絮凝处理后的水和絮凝体从出水口 26流出。
如图1,絮凝后,水和絮凝体一起由絮凝池底部的出水口流出,经过中央水管和布水器7进入二沉池8底部,水在二沉池8中沿斜板缓慢上升,大颗粒的絮凝体逐渐沉淀在斜板上,最终滑入污泥斗;其中,中央水管上端与絮凝池的出水口相接,下端安装一布水器;二沉池8的上端有一出水口,与外部水管相连。
二沉池8沉淀后的水经过外部水管进入过滤装置9,过滤装置9设有两根过滤柱,内装石英砂滤料,两根过滤柱一个常用一个备用,保证过滤装置9不会因滤料堵塞而中断工作,经过过滤装置9处理后,水由排水管10排出;过滤装置9配有配套的反冲洗设备,当其中一根过滤柱满载以后需要进行反冲洗,开启反冲洗泵,用清水进行反冲洗,反冲洗产的废水排至废液缸13,完成反冲洗后过滤柱就可以继续使用。
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底部设有污泥斗,两个圆锥形污泥斗同心放置,但上下有足够的间隔,上部小的污泥斗用来收集二沉池8沉下来的絮凝体,下部大的污泥斗用来收集初沉池2 的可自行沉降的大颗粒污泥,排泥管12有两根,分别排出两个污泥斗的污泥,通过排泥阀定期排泥,排出的污泥出存在装置底部的污泥暂存区14。
装置的能源由架在装置顶部的太阳能电池15提供,装置的控制由自控装置16完成。
经过整个处理流程后,装置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水体标准。
装置的水流过程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
如图1,装置顶部安装有一环形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加药装置6,包括药液罐和加药泵;加药装置6位于絮凝池4上方,初沉池2顶端的水平面上安装一浊度计,测量初沉后水的浊度,即絮凝池进水浊度,并且在进水管1处安装一流量计,监测装置进水流量。加药方式采用湿投法,预先配置15%的PAC溶液和2%的PAM溶液放在储药罐中。加药装置的控制也由自控装置完成,加药泵的流量与浊度相关,经实验优化后,絮凝池进水浊度与絮凝剂投加量的关系,经拟合和计算后得加药泵流量与浊度和进水流量的关系为
QPAC=Q·(273.89T+3.23)×10-4[mL/min]
QPAM=Q·(2.42T+192.08)×10-6[mL/min]
其中,QPAC为PAC溶液的流量,QPAM为PAM溶液的流量,单位mL/min;Q为装置进水流量,单位L/h;T为絮凝池进水浊度,单位NTU。
装置的安装图如图6所示,27为桥体,桥面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集雨口28,流入集雨口的水进入横向水管29,再经总水管30进入收集处理***,该收集处理***主要由小池32、大池34和桥面径流处理装置36组成,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10就近排入河流;
由于前30min的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30min后浓度基本低于国家二级水体标准,因此收集处理***只收集和处理前30min的初期径流,30min后的径流可不经处理直接排出。收集处理***依靠控制三通阀31来截取前30min的桥面径流,由安全池和径流处理装置36 组成,安全池中有一隔板,将安全池分为小池32和大池34,小池32用来收集桥面前30min的初期径流,大池34是安全池被小池32划走一部分空间后剩下的部分,平时不具有收集径流的作用,只在发生危化品运输车事故的时候充当应急安全处置池。
隔板上部设置溢流槽33,大池池壁上部设置溢流孔38;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的安装平面比安全小池32池底1~2m,用来产生一定的水头,驱动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中的水流;
该***的工作过程为:发生降雨时,径流流入集雨口28,再经横向水管29和总水管30进入收集处理***;前30min,三通阀31将总水管30的水全部接入小池32中;30min 后,三通阀31将总水管30的水全部接入大池34中,再从大池阀门37排出,就近排入河流;如果水量过大来不及排出,则多余的水从溢流孔38流出,防止水位过高。降雨结束后,小池阀门35打开,小池32中等待处理的水进入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经过处理后的水从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的出水管10排出,就近排入河流。小池32和大池34的池底可能有污泥,因此需要设置一个污泥池,并且定期排泥,排泥时打开排泥阀39,将污泥排入污泥池中。
该***是基于安全池设计的,仍然保留有安全池的功能。该***需要设计远程报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则触发报警,自动关闭所有阀门,包括大池阀门37、小池阀门35和排泥阀39,直到危险排除后阀门才能继续打开。
取某大桥的桥面沉积物进行配水,并且搭建一套小试装置来模拟实际径流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实验发现,初沉可以去除66%的COD,但是仍然有一部分COD附着在胶体上不能用初沉去除;初沉后再经过絮凝,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9%;最后经过过滤,出水的COD浓度已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规定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一级排放标准,对COD的去除率达92%。

Claims (6)

1.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该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布水器(1)、初沉池(2)、絮凝池(4)、二沉池(8)、过滤装置(9)和太阳能装置(15);
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整体外层为外圆筒(42),在外圆筒(42)内部上部分的贴近内侧面部分为初沉池(2),初沉池(2)为桶状结构,初沉池(2)包括中心桶(18)和中心桶(18)外侧面的螺旋形斜板(17),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同轴,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之间具有空隙,多个第一螺旋形斜板(17)分层固定在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的空隙间;螺旋形斜板(17)之间有空隙;在外圆筒(42)内部中心桶(18)的下面设有初沉池污泥斗(11),初沉池污泥斗(11)的大口外侧面与外圆筒(42)内表面密封固定;中心桶(18)的底端为二沉池污泥漏斗(11’),二沉池污泥漏斗(11’)的大口外侧面与中心桶(18)内表面密封固定;二沉池污泥漏斗(11’)在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上面;二沉池污泥漏斗(11’)和初沉池污泥斗(11)之间轴向具有空隙,在二沉池污泥漏斗(11’)和初沉池污泥斗(11)空隙之间设有环状的布水器(1);二沉池污泥漏斗(11’)和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中心均设有排污口分别通过排泥管(12)与污泥暂存区(14)连接;中心桶(18)的上端口桶壁设有V字形溢流槽(3);中心桶(18)的内部上部为絮凝池(4);絮凝池(4)包括圆桶隔板(44),圆桶隔板(44)与中心桶(18)同轴,圆桶隔板(44)与中心桶(18)之间具有空隙,圆桶隔板(44)的下端为圆锥形池底(40),池底(40)与中心桶(18)的内表面密封固定,圆桶隔板(44)下端面与池底(40)密封固定,圆桶隔板(44)下端设有进水口(25);
外圆筒(42)上端设有支架(43),支架(43)上安装有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与搅拌轴(19)连接,搅拌轴(19)向下伸入到圆桶隔板(44)中,搅拌轴(19)的上部安装固定有框式搅拌桨(21),框式搅拌桨(21)伸入到圆桶隔板(44)与中心桶(18)的空隙间;搅拌轴(19)的中、下部安装固定有Intermic式搅拌桨(20),Intermic式搅拌桨(20)在圆桶隔板(44)内,搅拌轴(19)的最下端通过三脚轴承座(23)固定到池底(40)上;池底(40)的中心设有出水口(26);池底(40)下面池底(40)内部为二沉池(8);二沉池(8)包括螺旋形斜板、中央水管和布水器(7),中央水管的下端为布水器,中央水管与出水口(26)连接,多个螺旋形斜板螺旋层叠分布固定在中央水管的四周,螺旋形斜板之间具有空隙;布水器在二沉池污泥漏斗(11’)的上面;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下面设有过滤装置(9);二沉池(8)的上部中心桶(18)的桶壁上设有孔通过管路(41)与过滤装置(9)连接;过滤装置(9)设有排水管(10)进行排水;外圆筒(42)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装置(15),太阳能装置(15)用于提供运转所需电驱动力;在支架上还固定有加药装置(6)用于絮凝池加药;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集雨口(28)、横向水管(29)、总水管(30)、收集处理***;桥面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集雨口(28),每个集雨口与一个横向水管(29)连接,每个横向水管(29)与总水管(30)连接,总水管(30)与收集处理***,该收集处理***包括安全池,安全池包括小池(32)、大池(34),小池(32)、大池(34)之间采用隔板隔开,总水管(30)和三通阀(31)连接,三通阀(31)的另外两个口分别与小池(32)、大池(34)连接,大池(34)中的水通过大池阀门(37)排如河流,小池(32)与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通过小池阀门(35)连接,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10)就近排入河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装置(9)的下面设有废液缸(13),用于盛放过滤装置(9)反冲洗的废液;污泥暂存区(14)也位于过滤装置(9)的下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口(25)为拱形的,有多个进水口(2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上还设有自动控装置(16),自动控装置(16)用于控制阀门、加药装置(6)、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的运转。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小池(32)、大池(34)之间的隔板上部设置溢流槽(33),大池池壁上部设置溢流孔(38);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的安装平面比小池(32)池低1~2m,用来产生一定的水头,驱动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36)中的水流。
6.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布水器(1)、初沉池(2)、絮凝池(4)、二沉池(8)、过滤装置(9)和太阳能装置(15);
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整体外层为外圆筒(42),在外圆筒(42)内部上部分的贴近内侧面部分为初沉池(2),初沉池(2)为桶装结构,初沉池(2)包括中心桶(18)和中心桶(18)外侧面的螺旋形斜板(17),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同轴,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之间具有空隙,多个螺旋形斜板(17)分层固定在中心桶(18)与外圆筒(42)的空隙间;螺旋形斜板(17)之间有空隙;在外圆筒(42)内部中心桶(18)的下面设有初沉池污泥斗(11),初沉池污泥斗(11)的大口外侧面与外圆筒(42)内表面密封固定;中心桶(18)的底端为二沉池污泥漏斗(11’),二沉池污泥漏斗(11’)的大口外侧面与中心桶(18)内表面密封固定;二沉池污泥漏斗(11’)在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上面;二沉池污泥漏斗(11’)和初沉池污泥斗(11)之间轴向具有空隙,在二沉池污泥漏斗(11’)和初沉池污泥斗(11)空隙之间设有环状的布水器(1);二沉池污泥漏斗(11’)和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中心均设有排污口分别通过排泥管(12)与污泥暂存区(14)连接;中心桶(18)的上端口桶壁设有V字形溢流槽(3);中心桶(18)的内部上部为絮凝池(4);絮凝池(4)包括圆桶隔板(44),圆桶隔板(44)与中心桶(18)同轴,圆桶隔板(44)与中心桶(18)之间具有空隙,圆桶隔板(44)的下端为圆锥形池底(40),池底(40)与中心桶(18)的内表面密封固定,圆桶隔板(44)下端面与池底(40)密封固定,圆桶隔板(44)下端设有进水口(25);
外圆筒(42)上端设有支架(43),支架(43)上安装有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电动机以及减速器(24)与搅拌轴(19)连接,搅拌轴(19)向下伸入到圆桶隔板(44)中,搅拌轴(19)的上部安装固定有框式搅拌桨(21),框式搅拌桨(21)伸入到圆桶隔板(44)与中心桶(18)的空隙间;搅拌轴(19)的中、下部安装固定有Intermic式搅拌桨(20),Intermic式搅拌桨(20)在圆桶隔板(44)内,搅拌轴(19)的最下端通过三脚轴承座(23)固定到池底(40)上;池底(40)的中心设有出水口(26);池底(40)下面池底(40)内部为二沉池(8);二沉池(8)包括螺旋形斜板、中央水管和布水器(7),中央水管的下端为布水器,中央水管与出水口(26)连接,多个螺旋形斜板螺旋层叠分布固定在中央水管的四周,螺旋形斜板之间具有空隙;布水器在二沉池污泥漏斗(11’)的上面;初沉池污泥斗(11)的下面设有过滤装置(9);二沉池(8)的上部中心桶(18)的桶壁上设有孔通过管路(41)与过滤装置(9)连接;过滤装置(9)设有排水管(10)进行排水;外圆筒(42)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装置(15),太阳能装置(15)用于提供运转所需电驱动力;在支架上还固定有加药装置(6)用于絮凝池加药。
CN201720460674.9U 2017-04-28 2017-04-28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06985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0674.9U CN206985883U (zh) 2017-04-28 2017-04-28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0674.9U CN206985883U (zh) 2017-04-28 2017-04-28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5883U true CN206985883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39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60674.9U Active CN206985883U (zh) 2017-04-28 2017-04-28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58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4762A (zh) * 2017-04-28 2017-10-13 北京工业大学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9095479A (zh) * 2018-10-24 2018-12-28 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制盐厂卤水净化工序连续式生产的反应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4762A (zh) * 2017-04-28 2017-10-13 北京工业大学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7244762B (zh) * 2017-04-28 2023-08-15 北京工业大学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9095479A (zh) * 2018-10-24 2018-12-28 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制盐厂卤水净化工序连续式生产的反应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36286A (en) Mobile waste water and sludge treatment for hazardous and non-hazardous fluids
CN101387119B (zh) 大型厂房屋面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及其方法
CN201132782Y (zh) 含油污水净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净化***
CN103922506B (zh) 水质净化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
CN202625977U (zh) 矿井废水净化回用装置
CN106517658A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除污设备
CN201890788U (zh) 双层压力式除油器
CN102616999A (zh) 污水净化回用装置
CN206985883U (zh)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08658306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6273274U (zh) 一种一体化高浊度净化装置
CN205061779U (zh) 一种新型沉淀澄清池
CN113371904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物慢滤净化***及净化方法
CN107973456A (zh) 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6630249A (zh) 一种隧道废水自动处理***
CN107244762A (zh)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7091228U (zh) 食品废水处理设备
CN206337062U (zh) 一体化电絮凝全自动***
CN108557966A (zh) 煤场含煤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5699622U (zh) 竖流式沉淀池
CN108751611A (zh) 高效印染废水处理***及其处理方法
CN203890153U (zh) 水质净化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
CN204661465U (zh) 高浓度切削液污水的预处理设备
CN201864637U (zh) 用于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回用***
CN206337056U (zh) 一种利用动态膜设备处理含油污水的装备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1

Address after: 101300 No. 51 Shunren Road, Lin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han Huid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24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ing Park, No. 1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