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1155U - 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1155U
CN206891155U CN201720605850.3U CN201720605850U CN206891155U CN 206891155 U CN206891155 U CN 206891155U CN 201720605850 U CN201720605850 U CN 201720605850U CN 206891155 U CN206891155 U CN 206891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heat
storage type
air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058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逸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 Lian Enterprise Cer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 Lian Enterprise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 Lian Enterprise Cer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 Lian Enterprise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058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1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1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1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包括炉膛、泄压控制阀、燃料控制阀、燃料箱、第一蓄热式燃烧器、第二蓄热式燃烧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排气控制阀、第一进气控制阀、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排气控制阀、第二进气控制阀、鼓风机、余热回收器、第三排气控制阀、回气控制阀、活性炭吸附箱、排气泵、定时器以及中控器。本实用新型降耗装置可通过多个控制阀控制两个蓄热式燃烧器进气管、出气管的启闭,并且可定时进行制热切换,从而实现两个蓄热式燃烧器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的工作状态,使得空气一直在高温蓄热室中进行加热,降低了常温空气加热所需的能耗,从而大大提高了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属于辊道窑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辊道窑主要用于瓷砖等陶瓷建材的生产,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的隧道窑,陶瓷产品放置在许多条间隔很密的水平耐火辊上,靠辊子的转动使陶瓷从窑头传送到窑尾,辊道窑在生产过程红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生产成本较大。
当前的炉膛在燃烧时两个蓄热式燃烧器不能够自由转换使用,使得常温空气一直需要较多的燃料来升温,排气过程中缺少完善的余热回收设备,余热回收效果不够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包括炉膛、第一蓄热式燃烧器以及第二蓄热式燃烧器;所述炉膛顶部设置泄压控制阀,且炉膛一侧连接燃烧控制阀;所述燃烧控制阀连接至燃烧箱内部;所述炉膛一侧连接第一蓄热式燃烧器,且炉膛与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连接第二蓄热式燃烧器;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底部连接第一排气控制阀和第一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连接至鼓风机;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底部连接第二排气控制阀和第二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一排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排气控制阀均连接至余热回收器,且余热回收器连接第三排气控制阀;所述第三排气控制阀连接活性炭吸附箱,且活性炭吸附箱连接排气泵;所述炉膛电性连接中控器,且中控器电性连接定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之间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之间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器和所述第三排气控制阀之间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余热回收器底部通过导管连通至回气控制阀;所述回气控制阀一端连通至余热回收器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阀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至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降耗装置可通过多个控制阀控制两个蓄热式燃烧器进气管、出气管的启闭,并且可定时进行制热切换,从而实现两个蓄热式燃烧器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的工作状态,使得空气一直在高温蓄热室中进行加热,降低了常温空气加热所需的能耗以及燃料燃烧时所需的能耗,从而大大提高了节能的效果;通过余热回收器可对排放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可将烟气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余热回收后烟气温度仍然较高时,可再次进入余热回收器中,直至达到排放标准;可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炉膛,101、泄压控制阀,102、燃料控制阀,2、燃料箱,3、第一蓄热式燃烧器,4、第二蓄热式燃烧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一排气控制阀,7、第一进气控制阀,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二排气控制阀,10、第二进气控制阀,11、鼓风机,12、余热回收器,13、第三排气控制阀,14、回气控制阀,15、活性炭吸附箱,16、排气泵,17、定时器,18、中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包括炉膛1、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以及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所述炉膛1顶部设置泄压控制阀101,且炉膛1一侧连接燃烧控制阀102;所述燃烧控制阀102连接至燃烧箱2内部;所述炉膛1一侧连接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且炉膛1与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连接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底部连接第一排气控制阀6和第一进气控制阀7;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7连接至鼓风机11;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底部连接第二排气控制阀9和第二进气控制阀10;所述第一排气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排气控制阀10均连接至余热回收器12,且余热回收器12连接第三排气控制阀14;所述第三排气控制阀14连接活性炭吸附箱16,且活性炭吸附箱16连接排气泵17;所述炉膛1电性连接中控器19,且中控器19电性连接定时器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排气控制阀6和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之间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可对第一蓄热室排出的气体温度进行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排气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之间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可对第二蓄热室排出的气体温度进行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余热回收器12和所述第三排气控制阀14之间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3;所述余热回收器12底部通过导管连通至回气控制阀15;所述回气控制阀15一端连通至余热回收器12顶部,可对排出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并且在对回收利用后的烟气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较高时,烟气可再次进入余热回收器12中进行降温、回收,当温度达标时便可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进气控制阀10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至鼓风机11,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向哪个蓄热室供气。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二温度传感器8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13型号均为T746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定时器18设定好两个蓄热式燃烧器的工作转换时间,初次作业时第一排气控制阀6、第二进气控制阀10以及回气控制阀15为闭合状态,随后启动鼓风机11,鼓风机11将常温空气通过第一进气控制阀7导入第一蓄热室燃烧器3中,随后常温空气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加热到接近炉内温度,被加热的空气进入炉膛1后,卷吸周围的烟气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燃料箱2通过燃料控制阀102向炉膛1内通入燃料,燃料在贫氧状态下实现燃烧,通过炉膛1内燃烧后的烟气进入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中,随后烟气中的部分热量可储存在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内,烟气通过第二排气控制阀9排至余热回收器12中进行余热回收,当第三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的温度满足排放要求时,烟气便可通过活性炭吸附箱16、排气泵17排出,当不满足排放标准时,第三排气控制阀14关闭、回气控制阀15打开,烟气可再次流入余热回收器12中进行热量回收直至满足标准;当到达定时器18预定时间后,第一进气控制阀7、第二排气控制阀9关闭,常温空气可通过第二进气控制阀10进入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中,此时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已处于较高温度状态,无需太多燃料便可将常温空气加热至炉内温度,随后烟气便可通过第一排气控制阀6排出,当定时器18达到指定时间,此时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温度下降、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温度升高,各个控制阀再次改变,如此循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包括炉膛(1)、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以及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顶部设置泄压控制阀(101),且炉膛(1)一侧连接燃烧控制阀(102);所述燃烧控制阀(102)连接至燃烧箱(2)内部;所述炉膛(1)一侧连接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且炉膛(1)与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连接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底部连接第一排气控制阀(6)和第一进气控制阀(7);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7)连接至鼓风机(11);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底部连接第二排气控制阀(9)和第二进气控制阀(10);所述第一排气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排气控制阀(10)均连接至余热回收器(12),且余热回收器(12)连接第三排气控制阀(14);所述第三排气控制阀(14)连接活性炭吸附箱(16),且活性炭吸附箱(16)连接排气泵(17);所述炉膛(1)电性连接中控器(19),且中控器(19)电性连接定时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控制阀(6)和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3)之间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控制阀(9)和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4)之间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器(12)和所述第三排气控制阀(14)之间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3);所述余热回收器(12)底部通过导管连通至回气控制阀(15);所述回气控制阀(15)一端连通至余热回收器(12)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控制阀(10)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至鼓风机(11)。
CN201720605850.3U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Active CN206891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5850.3U CN20689115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5850.3U CN20689115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1155U true CN206891155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2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05850.3U Active CN20689115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11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601A (zh) * 2019-07-25 2019-10-01 启明星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炉窑低氮燃烧***及燃烧控制方法
CN114413636A (zh) * 2021-12-31 2022-04-29 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的余热回收利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601A (zh) * 2019-07-25 2019-10-01 启明星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炉窑低氮燃烧***及燃烧控制方法
CN110296601B (zh) * 2019-07-25 2024-05-03 启明星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炉窑低氮燃烧***
CN114413636A (zh) * 2021-12-31 2022-04-29 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的余热回收利用***
CN114413636B (zh) * 2021-12-31 2022-12-30 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的余热回收利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43296A1 (zh) 一种递进切换蓄热式燃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6891155U (zh) 一种用于辊道窑的节能降耗装置
CN103615905B (zh) 连续蓄热式工业炉余热利用***
CN104121591A (zh) 一种节能高效焚烧炉
CN205316352U (zh) 具有尾气余热回收功能的rto***
CN208871641U (zh) 一种浓度风量联锁的自适应蓄热式焚烧炉装置
CN101915502A (zh) 一种用回收烟气调制燃油(气)反射炉氧气氛的方法
CN103063044B (zh) 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和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CN203190791U (zh) 节能辊道窑
CN101846447A (zh) 一种倒焰窑
CN202793046U (zh) 连续燃烧蓄热式工业炉
CN205137480U (zh) 节能型蓄热式热力氧化器
CN203980296U (zh) 一种节能焚烧炉的交错蓄热装置
CN209263628U (zh) 一种弥散式再生铝原料蓄热熔炼炉
CN104595912A (zh) 一种蓄热式高温氧化处理装置
CN204514019U (zh)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蓄热式陶瓷辊道窑
CN208846445U (zh) 一种蓄热式高温氧化废气处理装置
CN204535441U (zh) 一种余热助燃的节能燃气窑炉
CN107478058A (zh) 一种换向节能型梭式窑
CN203980301U (zh) 一种节能高效焚烧炉
CN208074983U (zh) 一种节能蓄热式焚烧炉rto***
CN202747776U (zh) 一种利用余热的隧道窑
CN205209266U (zh) 一种用于再生铜的蓄热式熔炼平炉
CN204678354U (zh) 一种蓄热式高温氧化处理装置
CN207514896U (zh) 一种蓄热燃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