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5269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5269U
CN206755269U CN201720596277.4U CN201720596277U CN206755269U CN 206755269 U CN206755269 U CN 206755269U CN 201720596277 U CN201720596277 U CN 201720596277U CN 206755269 U CN206755269 U CN 206755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electronic device
guiding muscle
device group
electromagnetic 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62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玉兰
张涛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962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5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5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52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线圈盘(10)、风机(20)、电路板(30)和壳体(40),壳体(40)包括下盖(41)、围设在下盖(41)周边的上盖(42)和盖设在上盖(42)上的面板(43),风机(20)和电路板(30)围绕在线圈盘(10)外侧,电路板(30)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器件组(31)和第二电子器件组(32),第一电子器件组(31)的发热量大于第二电子器件组(32),上盖(4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导风筋(50),导风筋(50)被设置成将风机(20)的风流引导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该电磁炉缩短了风机(20)风流的流通路径,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如今电磁炉产品因使用方便,已普遍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磁炉包括下盖、风机、线圈盘、主板、显示板、上盖、面板等零部件。其中主板上围绕线圈盘布置了很多大功率元器件,发热量大,为了降低主板上大功率元器件工作时的温升,保证电磁炉使用寿命,依靠风机来对其散热。
目前针对围绕线圈盘设置的大功率元器件的散热,是通过在主板上开设具有一定走向的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由凹槽槽口延伸至上盖处的导风筋,利用导风筋使风机的风流流向各个大功率元器件,为其散热降温。
然而在主板上设置凹槽来固定导风筋的方式,增加了主板电路的设计难度,降低主板承载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缩短风机风流的流通路径,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线圈盘、风机、电路板和壳体,壳体包括下盖、围设在下盖周边的上盖和盖设在上盖上的面板,下盖、上盖和面板共同围成空腔,线圈盘、风机和电路板均设置在空腔内,风机和电路板围绕在线圈盘外侧,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器件组和第二电子器件组,第一电子器件组的发热量大于第二电子器件组,上盖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导风筋,导风筋被设置成将风机的风流引导至第一电子器件组。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在电路板上设置第一电子器件组和第二电子器件组,第一电子器件组的发热量大于第二电子器件组,通过在上盖上设置导风筋,将风机的风流引导至第一电子器件组,使风机的风流主要为第一电子器件组降温散热,避免了风流流经第二电子器件组,减少了风流的流通路径,集中风流为发热量较大的第一电子器件组散热,提高了风流的利用率,改善了电磁炉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地,该导风筋是设置在上盖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下盖上设置导风筋,且在电路板表面对应的位置开设用于放置导风筋的凹槽,减少了电路板的设计和安装难度,同时防止开设凹槽降低电路板的承载强度。
可选的,导风筋由上盖内侧壁延伸至空腔中。为保证导风筋能实现对风流导向的作用,该导风筋是由上盖的内侧壁延伸至空腔中,风流由风机出风口吹出后,流经上盖内侧壁接触该导风筋后,沿着导风筋的表面流向至第一电子器件组处。因此该导风筋可以有效改变风流方向,实现电磁炉内部的定向散热。
可选的,导风筋的下表面与电路板表面贴合,导风筋上表面与上盖的顶部齐平。这样可防止风流由导风筋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处流出至导风筋的背风面,提高了导风筋的导风效果。
可选的,导风筋与上盖内侧壁之间还设有连接部,导风筋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连接部与上盖内侧壁连接。通过在导风筋和上盖内侧壁之间设置连接部,可以根据第一电子器件组的设置位置调节导风筋位于内腔中的位置,使导风筋有效引导风流至第一电子器件组的位置,为其降温散热。
可选的,导风筋、连接部和上盖内侧壁共同围设在第二电子器件组外侧。由于第二电子器件组发热量小,因此可通过自然散热即可达到降温的效果。通过导风筋,连接部和上盖内侧壁围设在第二电子器件组的外侧,可以避免风流流至第二电子器件组处,增加风流的流通路径,从而降低了风流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连接部的下表面高于导风筋的下表面,连接部的上表面与上盖的顶部齐平。这样可以在连接部的下表面与电路板之间形成用于散出第二电子器件组的热量的缝隙,提高其自然散热的效果。
可选的,导风筋为为平板或弧状板。
可选的,导风筋为弧状板时,弧状板的弧面凸向第二电子器件组。这样可以避免风流直接冲击导风筋的面板处时产生涡流,从而降低了风流的流速,使其无法高速流通至第一电子器件组处,为其散热降温。
可选的,导风筋与上盖内侧壁之间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部。这样可以提高该导风筋的承载强度。
可选的,风机的出风口处还设有分流部,分流部用于将风机的出风口分为至少两个风道。这样可以提高该风机的定向散热降温的效果。
可选的,至少两个风道包括风流方向朝向线圈盘的第一风道以及风流方向朝向第一电子器件组的第二风道。这样可以根据线圈盘和第一电子器件组的具***置,定向调节风流流向,为其更好的散热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上盖和导风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线圈盘;20—风机;30—电路板;40—壳体;50—导风筋;60—分流部;31—第一电子器件组;32—第二电子器件组;41—下盖;42—上盖;43—面板;44—空腔;51—连接部;52—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上盖和导风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包括线圈盘10、风机20、电路板30和壳体40,壳体40包括下盖41、围设在下盖41周边的上盖42和盖设在上盖42上的面板43,下盖41、上盖42和面板43共同围成空腔44,线圈盘10、风机20和电路板30均设置在空腔44内,风机20和电路板30围绕在线圈盘10外侧,电路板30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器件组31和第二电子器件组32,第一电子器件组31的发热量大于第二电子器件组32,上盖4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导风筋50,导风筋50被设置成将风机20的风流引导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其包括下盖41、围设在下盖41周边的上盖42和盖设在上盖42上的面板43所组成的具有空腔44的电磁炉的壳体40,在该空腔44体内部设有线圈盘10、用于为发热电子器件散热的风机20和安装电子器件的电路板30,电路板30和风机20围绕线圈盘10外侧设置。电路板30上安装的电子器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发热量较大的电源模块类的第一电子器件组31,另一类是发热量较小的电阻或二极管类的第二电子器件组32。针对第一电子器件组31需要风机20为其提供风流以达到散热降温的作用;而针对第二电子器件组32,由于其发热量较小,因此自然散热即可达到降温的目的。
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0上的第一电子器件组31和第二电子器件组32的位置可按照图3中的虚线划分,第一电子器件组31围设在第二电子器件组32的***,第二电子器件组32位于下盖顶角内侧的电路板上。然而在实际的电路板设计中,第一电子器件组31和第二电子器件组32的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可根据需要做相应改变。
在该电磁炉的上盖4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导风筋50,导风筋50被设置为将风机20的风流引导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如图1所示,由于电路板30和风机20是围绕在线圈盘10的周围设置,因此风机20和电路板30会设置在电磁炉上盖42的相对的侧壁内,风机20吹出的风流分散的吹向电路板30的各个区域,再沿上盖42内侧壁流通至外壳的出风口,流通路径较长,那么位于电路板30上的第一电子器件组31散发的热量无法被风流及时有效地吹出,降温效果较差。在上盖42上连接导风筋50后,风流可沿着导风筋50的表面流通,从而有效的改善风流的流通路径,使其快速有效地流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处,为其散热降温。此外,还可根据电路板30设计结构的需要,导风筋50设置为多个,形成有效的风流流通路径。
特别的,该导风筋50是连接在上盖42上的,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在下盖41上设置导风筋,且在电路板30对应的位置开设用于放置导风筋50的凹槽,减少了电路板30的设计和安装难度的技术问题,同时也可防止开设凹槽降低电路板30的承载强度。
具体的,导风筋50由上盖42内侧壁延伸至空腔44中。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导风筋50能实现对风流导向的作用,该导风筋50是由上盖42的内侧壁延伸至空腔44中,风流由风机20出风口吹出后,流经上盖42内侧壁接触该导风筋50后,沿着导风筋50的表面流向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处。因此该导风筋50可以有效改变风流方向,实现电磁炉内部的定向散热。
具体的,导风筋50的下表面与电路板30表面贴合,导风筋50上表面与上盖42的顶部齐平。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风流会与导风筋50接触,因此为防止风流由导风筋50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处流出至导风筋50的背风面,降低流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处的风流流量。该导风筋50的下表面被设置为与电路板30表面贴合,其上表面与上盖42的顶部齐平,当面板43盖设在上盖42上后,其上表面与面板43底部贴合。这样的设置可提高了导风筋50的导风效果。
具体的,导风筋50与上盖42内侧壁之间还设有连接部51,导风筋50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连接部51与上盖42内侧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电路板30上第一电子器件组31中,各电子器件位置分布较为零散,导风筋50和上盖42内侧壁之间需设置连接部51。这样可以根据各电子器件位置的调节导风筋50位于内腔中的位置,使导风筋50有效引导风流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的位置,为其降温散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导风筋50可是两端均设有连接部51。
具体的,导风筋50、连接部51和上盖42内侧壁共同围设在第二电子器件组32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电子器件组32发热量小,因此可通过自然散热即可达到降温的效果。通过导风筋50,连接部51和上盖42内侧壁围设在第二电子器件组32的外侧,可以避免风流流至第二电子器件组32处,而是通过导风筋50直接将风流引导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处,缩短了风流路径,提高了风流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也可防止风流流至第二电子器件组32后再转流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的过程中产生的风流涡流。
具体的,连接部51的下表面高于导风筋50的下表面,连接部51的上表面与上盖42顶部齐平。
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第二电子器件组32的自然散热的效果,该连接部51的下表面高于导风筋50的下表面,连接部51的上表面与上盖42齐平。因此在连接部51的下表面与电路板30之间可形成缝隙,该缝隙可用于散热,增加了第二电子器件组32的自然散热效率。
具体的,导风筋50为为平板或弧状板。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风流与导风筋50表面接触后降低流速,导风筋50的表面可设置为平滑的平板或弧状板。
具体的,导风筋50为弧状板时,弧状板的弧面凸向第二电子器件组32。
需要说明的是,当导风筋50设置为弧状板,且弧状板的弧面凸向第二电子器件组32。这样可以使风流沿着导风筋50的弧面顺利被引导至第一电子器件31处,提高了风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
具体的,导风筋50与上盖42内侧壁之间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部5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风筋50需要满足自身的装配强度,并且其会长期承受高速风流的冲击力,因此可在导风筋50与上盖42内侧壁之间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部52,提高该导风筋50的承载强度。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加强部52还可设置导风筋50两端的连接部51之间,在导风筋50、连接部51和上盖42内侧壁之间形成十字形或井字形的加强部52,更好的提高其耐冲击强度。
具体的,风机20的出风口处还设有分流部60,分流部60用于将风机20的出风口分为至少两个风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电路板30上的电子器件发热量不同,且设置位置较为分散,因此如果直接利用风机20对全部的电子器件散热,不仅散热效果较差,而且也会造成风流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在风机20的出风口处还设有分流部60,分流部60用于将风机20的出风口分为至少两个风道。通过分流部60可以根据电子器件发热量和设置位置将风道进行划分,使风流直接有效地到达发热区,实现定向散热降温。
具体的,至少两个风道包括风流方向朝向线圈盘10的第一风道以及风流方向朝向第一电子器件组31的第二风道。
需要说明的是,线圈盘10也属于发热器件,通过设置风流方向朝向线圈盘10的第一风道以及风流方向朝向第一电子器件组31的第二风道,可以对线圈盘10和第一电子器件组31进行分区定向散热,提高散热降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上盖42上设置导风筋50,将风机20的风流引导至第一电子器件组31,使风机20的风流主要为第一电子器件组31降温散热,避免了风流流经第二电子器件组32,减少了风流的流通路径,集中风流为散热量较大的第一电子器件组31散热,提高了风流的利用率,改善了电磁炉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地,该导风筋50使设置在上盖42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下盖41上设置导风筋50且在电路板30表面开设用于放置导风筋50的凹槽,减少了电路板30的设计和安装难度,同时防止开设凹槽降低电路板30的承载强度。
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磁炉,包括线圈盘(10)、风机(20)、电路板(30)和壳体(40),所述壳体(40)包括下盖(41)、围设在所述下盖(41)周边的上盖(42)和盖设在所述上盖(42)上的面板(43),所述下盖(41)、所述上盖(42)和所述面板(43)共同围成空腔(44),所述线圈盘(10)、所述风机(20)和所述电路板(30)均设置在所述空腔(44)内,所述风机(20)和所述电路板(30)围绕在所述线圈盘(10)外侧,所述电路板(30)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器件组(31)和第二电子器件组(32),所述第一电子器件组(31)的发热量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器件组(3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导风筋(50),所述导风筋(50)被设置成将所述风机(20)的风流引导至所述第一电子器件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50)由所述上盖(42)内侧壁延伸至所述空腔(4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50)的下表面与所述电路板(30)表面贴合,所述导风筋(50)上表面与所述上盖(42)的顶部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50)与所述上盖(42)内侧壁之间还设有连接部(51),所述导风筋(50)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所述连接部(51)与所述上盖(42)内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50)、所述连接部(51)和所述上盖(42)内侧壁共同围设在所述第二电子器件组(32)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1)的下表面高于所述导风筋的下表面,所述连接部(51)的上表面与所述上盖的顶部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50)为平板或弧状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50)为弧状板时,所述弧状板的弧面凸向所述第二电子器件组(32)。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50)与所述上盖(42)内侧壁之间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部(52)。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0)的出风口处还设有分流部(60),所述分流部(60)用于将所述风机(20)的出风口分为至少两个风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风道包括风流方向朝向所述线圈盘(10)的第一风道以及风流方向朝向所述第一电子器件组(31)的第二风道。
CN201720596277.4U 2017-05-25 2017-05-25 电磁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5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6277.4U CN206755269U (zh) 2017-05-25 2017-05-25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6277.4U CN206755269U (zh) 2017-05-25 2017-05-25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5269U true CN206755269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627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5269U (zh) 2017-05-25 2017-05-25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52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7504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7504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0617504B (zh) * 2018-06-20 2021-08-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9689A (zh)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CN206021160U (zh) 一种电脑主机箱
CN104604350A (zh) 气冷式外壳
CN203204533U (zh) Pxi散热机箱和pxi测试***
CN209608932U (zh) 电路板散热器和电子装置
CN206755269U (zh) 电磁炉
CN207526709U (zh) 均匀发光散热风扇
CN207604110U (zh) 散热结构及机箱
CN207133757U (zh) 易散热的计算机主板
CN207022361U (zh) 遥控性手机信***
CN209016921U (zh) 一种具有散热通风结构的电气设备
CN103702546A (zh) 一种变频器及其散热方法
CN208186646U (zh) 一种电器盒、电器盒组件和空调器
CN210373581U (zh) 电焰灶
CN20302419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磁炉
CN102193605B (zh) 一种计算设备
CN206301276U (zh) 一种计算机顶置射流式散热器
CN207648867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6672004U (zh) 一种外表面散热装置
CN207020623U (zh) 一种易拆装的导风罩装置
CN206195214U (zh) 机柜散热***和变流器柜
CN205982963U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投影***
CN210519026U (zh) 基于印制电路板与金属器的低成本电路散热结构
CN204669792U (zh) 一种新型散热装置
CN209310063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