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8617U -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8617U
CN205208617U CN201520989053.0U CN201520989053U CN205208617U CN 205208617 U CN205208617 U CN 205208617U CN 201520989053 U CN201520989053 U CN 201520989053U CN 205208617 U CN205208617 U CN 205208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introduced machine
deduster
desulfuration absorbing
bis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890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劲
范旭
范永春
李伟科
马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890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8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8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861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包括与除尘器六个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与所述双列引风机对应连接的脱硫吸收塔,以及与所述脱硫吸收塔连接的烟囱,且依次连接的所述双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及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竖直并排靠近设置,所述双列引风机横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外侧,所述脱硫吸收塔布置于所述双列引风机和烟囱之间,且所述双列引风机的出口均正对所述脱硫吸收塔设置。将除尘器后的各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

Description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房结构布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燃煤火力发电厂项目中,除尘器出口到烟囱中心线的距离是重要的占地指标之一,烟气***大部分设备都布置在锅炉后,前烟道和除尘器布置相对比较固定,而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的占地尺寸和烟道造价对发电厂的初投资占比较大,烟道的阻力也直接影响着发电厂的运行经济性。
国内外对除尘器后设备的主要布置格局基本都是采用各设备顺列布置,即在除尘器后顺列布置双列引风机,双列引风机后布置脱硫吸收塔和烟囱。双列引风机通常是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可横向或竖向布置,但这种布置方式不仅占地大,而且增加烟道阻力和烟道材料消耗量。另外,双列引风机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双列引风机出口只是面向脱硫吸收塔入口,与脱硫吸收塔中心线是错开布置的,脱硫吸收塔和双列引风机布置位置较远。
传统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方案,很难充分利用到各处空间,使得除尘器后设备的布置占地大、烟道长、阻力大,因为不管双列引风机是横向还是竖向布置,都没有利用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横向上的空间。双列引风机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拉大了除尘器出口至烟囱中心线的纵向距离,增加了占地和烟道的材料消耗。另外,如果是采用矩形烟道布置,烟道的阻力和材料耗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使得厂用电耗增大。而且,脱硫吸收塔入口前的烟道有水平90°直角弯头,流场分布不均,影响进入脱硫吸收塔内烟气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传统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不合理,很难充分利用到各处空间,使得除尘器后设备的布置占地大、烟道长、阻力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包括与除尘器六个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与所述双列引风机对应连接的脱硫吸收塔,以及与所述脱硫吸收塔连接的烟囱,且依次连接的所述双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及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竖直并排靠近设置,所述双列引风机横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外侧,所述脱硫吸收塔布置于所述双列引风机和烟囱之间,且所述双列引风机的出口均正对所述脱硫吸收塔设置。
将除尘器六出口后的双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烟囱等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即节省了烟道材料,合理布置了除尘器后各设备,有效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而且,依次设置的双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及烟囱是根据它们的高度依次进行布置,将最矮小的双列引风机布置在外侧,脱硫吸收塔布置在中间,而将最高的烟囱布置在内侧,合理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而且,使双列引风机横向设置并且双列引风机的出口均正对脱硫吸收塔入口设置,使引风机与脱硫吸收塔的连接烟道更平缓(不会出现较大较多的弯头),也使连接烟道设置较短,使烟气流场更均匀减小了烟气阻力,使得脱硫吸收塔入口烟气流场均匀,提高脱硫效率。另外,各设备之间布置合理,也不影响设备的检修维护,也能保证***的安全运行。而且,各设备及烟道可共用支撑框架,降低土建成本。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通除尘器六个出口和所述双列引风机的第一烟道,连通所述双列引风机和所述脱硫吸收塔的第二烟道,以及连通所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的第三烟道,且所述第二烟道和第三烟道的中心线也均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一烟道靠近除尘器和所述脱硫吸收塔设置,所述第二烟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烟道正下方,所述第一烟道、第二烟道均设置于所述第三烟道侧下方,且所述第一烟道伸出于所述双列引风机外侧。将连通各设备的第二烟道和第三烟道也呈“一”字形空间联合布置,并将第一烟道设置在第二烟道正上方,而将第一烟道设置于第三烟道侧下方,即将第一烟道、第二烟道及第三烟道分层呈阶梯式设置,充分利用双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及烟囱之间的横向和竖直立体空间,使各烟道与设备之间布置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并减小烟道长度,而且还能保证各烟道顺畅流通。此外,使第一烟道伸出双列引风机和脱硫吸收塔外侧便于与除尘器六出口连通,缩小脱硫吸收塔与除尘器之间的距离。将第一烟道靠近双列引风机设置,拉近了除尘器和双引风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除尘器出口和烟囱中心线的距离,大幅减少了烟道的材料量,且降低烟气***压损,使设备更高效地运行,减少厂用电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烟道包括六根分别与所述除尘器六个出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分支烟道,且所述第一分支烟道均平行对齐设置于所述双列引风机旁侧;还包括两根错位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双列引风机连接的第一主烟道,每根所述第一主烟道与三根靠近设置的所述第一分支烟道逐渐汇合连接;且所述第一分支烟道和所述第一主烟道均设置为具有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将第一烟道设置为两根三合一汇流管,分别连接除尘器六出口中的三个出口和双列引风机中的一列引风机。每根三合一汇流管均包括三根第一分支烟道和一根第一主烟道,每根第一分支烟道和第一主烟道上设置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除尘器六个出口的烟气顺畅引入双列引风机内,并使烟气能从除尘器六出口处均匀地汇合到双列引风机处,使烟道中烟气流场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使风机运行更加经济、安全、稳定。而且,将第一烟道的两根第一主烟道分层错位布置,能合理利用脱硫吸收塔旁边双列引风机上方的立体空间,也不会产生干涉或者布管困难。
进一步地,六根所述第一分支烟道分设为两组并列设置的并与所述第一主烟道连通的第一分支烟道组,两组所述第一分支烟道组关于除尘器中心线部分对称布置;每组所述第一分支烟道组包括左、中、右三根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分支烟道,且左右两根所述第一分支烟道关于中间所述第一分支烟道部分对称布置。对六根第一分支烟道进行分组设置,使与靠近的三个除尘器出口连通的第一分支烟道各形成一组,能够就近设置烟道节省管道长度,而且能使烟道结构尽量简单。而且,通过分组能够对第一分支烟道的结构进行更加灵活的设计,使第一分支烟道组中的烟道能够对称布置,从而使得各第一分支烟道能够更均匀地布置,管道的连接过渡更加平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支烟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不小于90°的由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下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而一个所述第一主烟道上设置有一个不小于90°的由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下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而另一个所述第一主烟道上设置有一个不小于90°的由竖直向下方向向水平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这样便于对两根第一主烟道进行分层设置,而且通过设置不小于90°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除尘器出口的烟气顺畅均匀地引入双列引风机内,使烟气在分流处流场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烟道包括两根并列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双列引风机连通的第二主烟道,且每根所述第二主烟道均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所述脱硫吸收塔底部设置有向上倾斜突出的矩形塔台,两根所述第二主烟道均与所述塔台连通。将第二烟道设置为两根并列的分支烟道,并在分支烟道上设置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进行双列引风机中出来的烟气顺畅均匀地引入脱硫吸收塔内,使烟气在管道中流动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因为脱硫吸收塔和烟道一般都设置为圆柱形而且结构都比较粗大,直接连接会破坏脱硫吸收塔的结构而且连接也不方便,通过在脱硫吸收塔入口处设置矩形塔台,矩形塔台的结构便于进行安装调整即方便与第二主烟道连通,使烟气能够顺利地经过塔台流入脱硫吸收塔底部,便于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烟道包括与所述脱硫吸收塔塔顶连通的第三主烟道,所述第三主烟道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且所述第三主烟道向上弯曲延伸并且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烟囱内部。经过脱硫吸收塔处理后的烟气经过第三烟道流入到烟囱中,而在第三烟道上设置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位于不同高度的脱硫吸收塔和烟囱顺畅地连接起来,使烟气能均匀地顺畅引入烟囱内,可大大减小烟气在第四烟道中的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1、双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和烟囱布置成“一”字形,充分利用各处空间,缩短了除尘器出口至烟囱中心线的距离,减少了占地和节省了烟道材料;
2、双列引风机入口可0-180°角度进风,引风机出口正对脱硫吸收塔,烟道缓转后与脱硫吸收塔入口连接,使得吸收塔入口烟气流场均匀,提高脱硫效率;
3、连接烟道采用圆形烟道空间弯头、三合一汇流管技术,优化了烟气流场,减少烟道阻力,减少厂用电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4、除尘器后各设备和烟道的联合布置充分利用了各处空间,将除尘器出口和烟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由传统的59米缩短至26.71米以内;
5、整体布置结构进行镜像布置仍然有效,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烟道,110-第一分支烟道,120-第一主烟道,200-双列引风机,300-第二烟道,310-第二主烟道,400-脱硫吸收塔,410-塔台,500-第三烟道(第三主烟道),600-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即设置在具有六个出口的除尘器后面的各种设备的布置结构),包括与除尘器六个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200(即并列水平横向设置的两台引风机),与双列引风机200对应连接的脱硫吸收塔400,以及与脱硫吸收塔400连接的烟囱600,且依次连接的双列引风机200、脱硫吸收塔400及烟囱600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即上述设置于立体空间中的各设备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都位于一条直线上。将除尘器六出口后的双列引风机200、脱硫吸收塔400、烟囱600等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即节省了烟道材料,合理布置了除尘器后各设备,有效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另外,各设备之间布置合理,也不影响设备的检修维护,也能保证***的安全运行。而且,各设备及烟道可共用支撑框架,降低土建成本。
而且,脱硫吸收塔400和烟囱600竖直并排靠近设置,双列引风机200横向并排设置于脱硫吸收塔400外侧,两台引风机两侧各自留出不小于5m宽的检修场地。脱硫吸收塔400布置于双列引风机200和烟囱600之间,且双列引风机200的出口均正对脱硫吸收塔400设置。依次设置的双列引风机200、脱硫吸收塔400及烟囱600是根据它们的高度依次进行布置,将最矮小的双列引风机200布置在外侧,脱硫吸收塔400布置在中间,而将最高的烟囱600布置在内侧,合理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而且,使双列引风机200横向设置并且双列引风机200的出口均正对脱硫吸收塔400入口设置,使引风机与脱硫吸收塔400的连接烟道更平缓(不会出现较大较多的弯头),也使连接烟道设置较短,使烟气流场更均匀减小了烟气阻力,使得脱硫吸收塔400入口烟气流场均匀,提高脱硫效率。
此外,如图2至图3所示,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还包括位于双列引风机200旁侧并直接连通除尘器六个出口和双列引风机200的第一烟道100,位于双列引风机200和脱硫吸收塔400之间并直接连通双列引风机200和脱硫吸收塔400的第二烟道300,以及位于脱硫吸收塔400和烟囱600之间并直接连通脱硫吸收塔400和烟囱600的第三烟道500,且第二烟道300和第三烟道500的中心线也均位于脱硫吸收塔400和烟囱600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上。第一烟道100靠近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400设置,第二烟道300设置于第一烟道100正下方,第一烟道100、第二烟道300均设置于第三烟道500侧下方,且第一烟道100伸出于双列引风机200外侧。将连通各设备的第二烟道300和第三烟道500也呈“一”字形空间联合布置,并将第一烟道100设置在第二烟道300正上方,而将第一烟道100设置于第三烟道500侧下方,即将第一烟道100、第二烟道300及第三烟道500分层呈阶梯式设置,充分利用双列引风机200、脱硫吸收塔400及烟囱600之间的横向和竖直立体空间,使各烟道与设备之间布置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并减小烟道长度,而且还能保证各烟道顺畅流通。此外,使第一烟道100伸出双列引风机200和脱硫吸收塔400外侧便于与除尘器六出口连通,缩小脱硫吸收塔400与除尘器之间的距离。将第一烟道100靠近双列引风机200设置,拉近了除尘器和双引风机200之间的距离,缩短了除尘器出口和烟囱中心线的距离,大幅减少了烟道的材料量,且降低烟气***压损,使设备更高效地运行,减少厂用电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而且,上述第一烟道包括六根分别与除尘器六个出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分支烟道110,且第一分支烟道110均平行对齐设置于双列引风机200旁侧;还包括两根错位设置并分别与双列引风机200连接(即与两台引风机分别连接)的第一主烟道120,每根第一主烟道120与三根靠近设置的第一分支烟道110逐渐汇合连接。且第一分支烟道110和第一主烟道120均设置为具有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将第一烟道100设置为两根三合一汇流管,分别连接除尘器六出口中的三个出口和双列引风机200中的一列引风机。每根三合一汇流管均包括三根第一分支烟道110和一根第一主烟道120,每根第一分支烟道110和第一主烟道120上设置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除尘器六个出口的烟气顺畅引入双列引风机200内,并使烟气能从除尘器六出口处均匀地汇合到双列引风机200处,使烟道中烟气流场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使风机运行更加经济、安全、稳定。而且,将第一烟道100的两根第一主烟道120分层错位布置,能合理利用脱硫吸收塔400旁边双列引风机200上方的立体空间,也不会产生干涉或者布管困难。
进一步地,六根第一分支烟道110分设为两组并列设置的并与第一主烟道120连通的第一分支烟道组,两组第一分支烟道组关于除尘器中心线部分对称布置。每组第一分支烟道组包括左、中、右三根并列设置的第一分支烟道110,且左右两根第一分支烟道110关于中间第一分支烟道部分对称布置。对六根第一分支烟道110进行分组设置,使与靠近的三个除尘器出口连通的第一分支烟道110各形成一组,能够就近设置烟道节省管道长度,而且能使烟道结构尽量简单。而且,通过分组能够对第一分支烟道110的结构进行更加灵活的设计,使第一分支烟道组中的烟道能够对称布置,从而使得各第一分支烟道能够更均匀地布置,管道的连接过渡更加平缓。
而且,第一分支烟道110上均可设置有至少一个不小于90°的由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下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而一个第一主烟道120上设置有一个不小于90°的由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下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而另一个第一主烟道120上设置有一个不小于90°的由竖直向下方向向水平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这样便于对两根第一主烟道进行分层设置,而且通过设置不小于90°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除尘器出口的烟气顺畅均匀地引入双列引风机内,使烟气在分流处流场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还可将每根第一分支烟道110与第一主烟道120连接处均设置为变径结构,通过合理设计第一烟道100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及总管长度,一方面可顺畅地将位于不同高度的双列引风机200和除尘器出口连通,另一方面可使烟气流动顺畅均匀的同时能尽量减小烟道长度。而且,通过合理设计第一烟道100,使第一烟道100与双列引风机200和除尘器连通更顺畅,而使第一烟道100内部的第一分支烟道110与第一主烟道120连接处过渡更加顺畅有序,进一步减少第一烟道100内紊流发生,使第一烟道100内的烟气流场更均匀。
此外,上述第二烟道300包括两根并列设置并分别与双列引风机200连通的第二主烟道310,且每根第二主烟道310均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脱硫吸收塔400底部设置有向上倾斜突出的矩形塔台410,两根第二主烟道310均与塔台410连通。将第二烟道300设置为两根并列的分支烟道,并在分支烟道上设置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双列引风机200中出来的烟气顺畅均匀地引入脱硫吸收塔400内,使烟气在管道中流动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因为脱硫吸收塔400和烟道一般都设置为圆柱形而且结构都比较粗大,直接连接会破坏脱硫吸收塔400的结构而且连接也不方便,通过在脱硫吸收塔400入口处设置矩形塔台410,矩形塔台的结构便于进行安装调整即方便与第二主烟道310连通,使烟气能够顺利地经过塔台410流入脱硫吸收塔400底部,便于对烟气进行有效的脱硫处理。进一步地,上述每根第二主烟道可设置两个不小于90°的圆形空间弯头(先由水平方向向倾斜向上方向延伸弯曲,再从倾斜向上向倾斜向下方向延伸弯曲),而使第二烟道300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及总管长度设计合理,使第二主烟道可平缓顺畅地连通位于不同高度的双列引风机200和脱硫吸收塔400,也可使烟气流动顺畅的同时能尽量减小烟道长度。而且,还可将第二主烟道设置为近似S形。
此外,上述第三烟道500包括与脱硫吸收塔400塔顶连通的第三主烟道,第三主烟道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且第三主烟道向上弯曲延伸并且一部分伸入到烟囱600内部。经过脱硫吸收塔400处理后的烟气经过第三烟道500流入到烟囱600中,而在第三烟道500上设置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位于不同高度的脱硫吸收塔400和烟囱600顺畅地连接起来,使烟气能均匀地顺畅引入烟囱内,可大大减小烟气在第四烟道中的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地,该第三主烟道上可设置有两个向烟囱600方向弯曲延伸的不小于90°的圆形空间弯头(先由竖直向上方向向水平方向延伸弯曲,再从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上方向延伸弯曲),通过合理设计第三烟道500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及总管长度,使第三烟道500一方面可平缓顺畅地连通位于不同高度的脱硫吸收塔400和烟囱600,另一方面也使烟气在烟道中流动顺畅的同时能尽量减小烟道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通过将双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和烟囱布置成“一”字形,充分利用各处空间,缩短了除尘器出口至烟囱中心线的距离,减少了占地和节省了烟道材料;可使双列引风机入口可0-180°角度进风,引风机出口正对脱硫吸收塔,烟道缓转后与脱硫吸收塔入口连接,使得吸收塔入口烟气流场均匀,提高脱硫效率;连接烟道采用圆形烟道空间弯头、三合一汇流管技术,优化了烟气流场,减少烟道阻力,减少厂用电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除尘器后各设备和烟道的联合布置充分利用了各处空间,将除尘器出口和烟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由传统的59米缩短至26.71米以内;而且,整体布置结构进行镜像布置仍然有效,适应性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除尘器六个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与所述双列引风机对应连接的脱硫吸收塔,以及与所述脱硫吸收塔连接的烟囱,且依次连接的所述双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及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竖直并排靠近设置,所述双列引风机横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外侧,所述脱硫吸收塔布置于所述双列引风机和烟囱之间,且所述双列引风机的出口均正对所述脱硫吸收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除尘器六个出口和所述双列引风机的第一烟道,连通所述双列引风机和所述脱硫吸收塔的第二烟道,以及连通所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的第三烟道,且所述第二烟道和第三烟道的中心线也均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上;
所述第一烟道靠近除尘器和所述脱硫吸收塔设置,所述第二烟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烟道正下方,所述第一烟道、第二烟道均设置于所述第三烟道侧下方,且所述第一烟道伸出于所述双列引风机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道包括六根分别与所述除尘器六个出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分支烟道,且所述第一分支烟道均平行对齐设置于所述双列引风机旁侧;
还包括两根错位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双列引风机连接的第一主烟道,每根所述第一主烟道与三根靠近设置的所述第一分支烟道逐渐汇合连接;且所述第一分支烟道和所述第一主烟道均设置为具有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六根所述第一分支烟道分设为两组并列设置的并与所述第一主烟道连通的第一分支烟道组,两组所述第一分支烟道组关于除尘器中心线部分对称布置;
每组所述第一分支烟道组包括左、中、右三根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分支烟道,且左右两根所述第一分支烟道关于中间所述第一分支烟道部分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烟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不小于90°的由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下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而一个所述第一主烟道上设置有一个不小于90°的由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下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而另一个所述第一主烟道上设置有一个不小于90°的由竖直向下方向向水平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道包括两根并列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双列引风机连通的第二主烟道,且每根所述第二主烟道均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
所述脱硫吸收塔底部设置有向上倾斜突出的矩形塔台,两根所述第二主烟道均与所述塔台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烟道包括与所述脱硫吸收塔塔顶连通的第三主烟道,所述第三主烟道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且所述第三主烟道向上弯曲延伸并且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烟囱内部。
CN201520989053.0U 2015-12-02 2015-12-02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08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9053.0U CN205208617U (zh) 2015-12-02 2015-12-02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9053.0U CN205208617U (zh) 2015-12-02 2015-12-02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8617U true CN205208617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6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8905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08617U (zh) 2015-12-02 2015-12-02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86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762A (zh) * 2015-12-02 2016-03-1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762A (zh) * 2015-12-02 2016-03-1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CN105402762B (zh) * 2015-12-02 2018-06-0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2936A (zh) 配单列引风机的除尘器后的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
CN205208617U (zh)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CN104879765B (zh)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六出口双列后烟风***联合布置结构
CN205208593U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六出口后烟气***布置结构
CN205208594U (zh)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CN105402752A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六出口后烟气***布置结构
CN104791821B (zh) 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联合布置结构
CN204665315U (zh) 配单列引风机的除尘器后的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
CN105402762A (zh)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CN204665316U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
CN206001502U (zh) 60万级燃煤机组单列引风机顺向布置烟气***结构
CN204704830U (zh)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四出口双列后烟风***联合布置结构
CN205859982U (zh) 一种用于发电厂锅炉低低温省煤器的高低温分段结构
CN204704831U (zh) 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联合布置结构
CN206001501U (zh) 60万级燃煤机组双列引风机顺向布置烟气***结构
CN204704833U (zh)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六出口双列后烟风***联合布置结构
CN105444194A (zh)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联合布置结构
CN204704832U (zh) 电厂用除尘器六出口的后烟风***联合布置结构
CN212757964U (zh) 一种基于方形缓转弯头组的脱硫吸收塔入口烟道结构
CN105042608B (zh) 电厂用除尘器六出口的后烟风***联合布置结构
CN206073115U (zh) 60万级燃煤机组后烟气***布置结构
CN205481105U (zh) 脱硫吸收塔与烟气换热器一体化的除尘器后烟气***
CN206073114U (zh) 60万级燃煤机组双列引风机烟气***布置结构
CN210004860U (zh) 自然通风湿式排烟冷却塔及其分散式排烟装置
CN104896491B (zh)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四出口双列后烟风***联合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