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3362U - 煮饭器 - Google Patents

煮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13362U
CN204813362U CN201520499547.0U CN201520499547U CN204813362U CN 204813362 U CN204813362 U CN 204813362U CN 201520499547 U CN201520499547 U CN 201520499547U CN 204813362 U CN204813362 U CN 204813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ceptacle
motion bar
cooker according
depressed part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95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恩松
王洪涛
彭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995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13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13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13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煮饭器,其包括:煲体、水容器、盖体、蒸汽通道以及检测装置,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水容器设置在煲体中,用于容纳水,水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凹进的凹陷部;盖体用于至少盖合内锅;至少在内锅处于盖合状态时,内锅和水容器经由蒸汽通道连通;检测装置用于与凹陷部相配合,以检测水容器是否放置就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通过在煲体中设置与水容器的凹陷部配合的检测装置,从而能够感测水容器是否安装就位,能够避免水容器未安装就位带来的加热效果差等问题,该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煮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电加热器具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煮饭器。
背景技术
煮饭器通常都具有保温功能,日常在煮米饭的过程中,煮饭器内的米饭会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变干发黄,从而影响米饭的质量和口感,这种影响对于上层的米饭尤其明显。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部分煮饭器会在保温时通过对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加热而向锅内的米饭补充蒸汽。由于在煮饭过程中,内锅会产生大量蒸汽,部分蒸汽通过蒸汽通道倒灌进入水容器,如果水容器不在位置上,则蒸汽进入煮饭器的内部,会产生短路电击危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煮饭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煮饭器,其包括: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水容器,所述水容器设置在所述煲体中,用于容纳水,所述水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凹进的凹陷部;盖体,所述盖体用于至少盖合所述内锅;蒸汽通道,至少在所述内锅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内锅和所述水容器经由所述蒸汽通道连通;以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与所述凹陷部相配合,以检测所述水容器是否放置就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通过在煲体中设置与水容器的凹陷部配合的检测装置,从而能够感测水容器是否安装就位,能够避免水容器未安装就位带来的加热效果差等问题,该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
可选地,所述凹陷部沿周向呈环形环绕所述水容器。这样的构造制作简单,且能够更好地配合检测装置。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活动杆以及与所述活动杆配合的弹性件,所述活动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容器可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进入所述凹陷部并抵靠所述水容器。该方案通过使活动杆和弹性件之间,能够使得当水容器在煲体中放置就位时,活动杆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结构简单、效果稳定。
可选地,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水容器可接触的导向部。导向部能够将施加至活动杆的第一端的力的一部分分解为活动杆轴向方向的力,以使得弹性件压缩。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电路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触发所述传感器。从而可以使得煮饭器的控制电路可获取水容器是否就位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微动开关,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接触所述微动开关。此方案利用微动开关与活动杆直接接触,结构简单、成本低。
可选地,还包括环绕在所述水容器外侧的隔热装置。隔热装置能够阻止水容器与其他构件之间的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隔热装置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动杆穿过的孔,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沿径向突出于所述活动杆的限位件,以防止所述活动杆全部穿过所述孔。限位件可限制活动杆延伸穿过孔的部分的距离。
可选地,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抵靠所述活动杆以阻止所述活动杆的径向移动。以防止活动杆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可选地,还包括水容器加热装置。水容器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水容器。
可选地,所述蒸汽通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中。这样,蒸汽通道可以被更好地保护,且煮饭器的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图,其中省略了盖体和蒸汽通道;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中板的立体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正视图,其中该煮饭器的部分部件以截面示出;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水容器及水容器加热装置的截面图,其示出了位于第一位置的活动杆;以及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水容器及水容器加热装置的截面图,其示出了位于第二位置的活动杆。
附图标记说明:
100、煮饭器110、盖体
120、蒸汽通道130、内盖
140、内锅150、水容器
151、凹陷部160、中板
161、螺钉162、滑槽
171、水容器加热装置1711、底盘
1712、侧壁172、活动杆
173、压板173a、挡块
174、微动开关175、隔热装置
176、凸缘177、弹簧
180、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100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如图1所示,煮饭器100包括煲体和盖体110。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14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40的清洗。内锅140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通常包括用于加热内锅140的加热装置。
盖体110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与煲体的形状基本上对应。盖体110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煲体,用于盖合煲体。在盖体110的内侧可拆卸地安装有圆形的内盖130,用于盖合内锅140的上表面开口,以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烹饪空间。内盖130的周围通常设有密封部件,用于在盖体110将内锅140盖合时避免内锅140内的蒸汽从内锅140的上表面和盖体110之间泄露到外部。内盖130由热传导性良好的金属构成。当然,内盖130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并且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并且,盖体110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和结构,只要其能够在煮饭过程中盖合煲体即可。通常,内盖130上形成有用于将内锅140中产生的蒸汽排出到盖体110的外部的蒸汽出口。
如图1所示,煮饭器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煲体中的水容器150、水容器加热装置171以及蒸汽通道120。水容器150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煲体中,其能够贮存用于产生蒸汽的水。水容器加热装置171设置在水容器150下方,用于在必要时(例如保温时)加热容纳在水容器150中的水,以产生蒸汽。水容器150和内锅140通过蒸汽通道120连通,且水容器150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通道120输送到内锅140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煮饭器100还可以包括中板160和下锅180,中板160与下锅180共同形成煲体的外表面。中板160作为煲体的上表面沿煮饭器100的高度方向设置在煮饭器100的大致中间的位置,中板160上设置分别供水容器150和内锅140穿过的孔。
参考图4,水容器加热装置171可以包括底盘1711和沿底盘1711向上延伸的侧壁1712,使得水容器加热装置171构造为与水容器150的轮廓大致对应的空心的圆柱形状,这样,至少部分的水容器150(例如底部)可容纳在该圆柱形状中。底盘1711和侧壁1712一起对水容器150加热。并且水容器加热装置171可以使用比电磁加热成本低廉的传导方式对水容器150加热。
为了能够使得底盘1711和侧壁1712一起对水容器150加热,可以想到的是,底盘1711和侧壁1712可由热传导性能好的材料制成,诸如金属材料,并且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加热元件可以设置在底盘1711或侧壁1712处,例如将加热线圈可设置在底盘1711的底部。当然,也可以在底盘1711和侧壁1712处均设置加热元件。
为了可以以更大的加热面积对水容器150进行加热。水容器加热装置171可具有高度为A的侧壁1712,侧壁1712可对水容器150的侧壁进行加热。并且,底盘1711可以与水容器150的底部接触,以支撑水容器150,并能够提供更好的热传导效果。
为了使得在将水容器150放入至该水容器加热装置171时,以及在将水容器150从该水容器加热装置171中取出时更加方便,且在对水容器150进行加热时,热传导的效率更高,水容器加热装置171的侧壁与水容器150的侧壁的间隔的距离B可小于或等于1mm。
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水容器加热装置也可以仅包括底盘而不包括侧壁,这样仅从下方对水容器进行加热。此外,在某些类型的煮饭器中,也可以不包括水容器加热装置,而将水容器用作冷凝器,用于冷凝来自内锅的蒸汽。
此外,煮饭器100还包括检测装置,现回到图1,在水容器150的侧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内凹进的凹陷部151。凹陷部151可如下文将详细描述地用于与检测装置配合,以检测水容器150是否放置就位。另外,通常需要在水容器150中容纳一定量的水,以保证水容器150中的水能够满足预设程序(例如,保温若干时间)的要求。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51可作为最低水位线,即,容纳在水容器150中的水的高度需要不低于凹陷部151距离水容器150的底壁的高度H。这样,凹陷部151既可以作为与检测装置配合使用的检测部,又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最低加水量提醒。可选地,水容器加热装置171的侧壁1712的高度A与凹陷部151距离水容器150的底壁的距离H的比值(A/H)范围为25%-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100的水容器加热装置对水容器150的加热面积与水容器的最低水位线H可满足以下关系:水容器加热装置的底面积与侧面积之和与最低水位线之下的水容器的表面积的比值为50%-70%。具体地,当水容器加热装置171和水容器15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时,水容器加热装置171的底面积为π(r+B)2,其中r为水容器150的横截面的半径。水容器加热装置171的侧壁1712对水容器150的加热面积为2π(r+B)A。最低水位线之下的水容器的表面积为πr2+2πrH。即,(π(r+B)2+2π(r+B)A)/(πr2+2πrH)的范围为50%-70%。
参考图2和图3,煮饭器100还包括环绕在水容器150外侧的隔热装置175,隔热装置175通过诸如螺钉161的连接件与中板160连接,其用于阻止水容器150与中板160之间产生热交换,即,使得被水容器加热装置171加热的水容器150的热量更多的用于使容纳在水容器150中的水蒸发为蒸汽,而不与其他构件进行热交换,从而以提高将水加热生成蒸汽的转换效率。可以想到的是,隔热装置175可由热传导性能差的材料或保温材料制成,并且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具体地,参考图5,隔热装置175设置在水容器加热装置171的上方,并通过诸如螺栓的连接件与水容器加热装置171连接,从而,水容器加热装置171与中板160连接。
煮饭器如上文所述,凹陷部151可与检测装置配合。具体地,检测装置包括活动杆172以及与活动杆172配合的弹性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弹簧177。活动杆17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如图5所示,在第一位置时,活动杆172的第一端与水容器150可接触。如图6所示,在第二位置时,活动杆172的第一端进入凹陷部151并抵靠水容器150。
水容器150的凹陷部151可对应于活动杆172的位置设置,例如仅设置在水容器的沿周向的一段表面上,此时例如在水容器和煮饭器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导向部,以便于水容器以特定的周向角度放入煮饭器,从而方便检测装置检测水容器是否放置就位。此外,该凹陷部151也可沿周向呈环形环绕水容器150。该凹陷部151可以使用诸如滚压等工艺形成。这样,水容器可以不必以特定的周向角度放入煮饭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参考图4和图5,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51的截面形状与活动杆172的第一端匹配,以使得当水容器150在煲体中放置就位时,活动杆172的第一端能够恰好卡设在凹陷部151中,从而可以与水容器150更紧密地接触。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51的截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隔热装置175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62,该滑槽162的凹陷的部分与活动杆172对应,该滑槽162可承载活动杆172,且活动杆172能够在该滑槽内左右移动。如图4和图5所示,活动杆172可在水容器150放置在煲体中时与水容器150接触。可以理解,隔热装置175不限于图示的构造,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隔热装置175也可以具有其它构造,例如不具有滑槽162,只要能够承载活动杆172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对其作出限制。
隔热装置175上设置有供活动杆172穿过的孔,这样,活动杆172的第一端能够延伸穿过孔并进入到隔热装置175的内侧。内活动杆172上设置有沿径向突出于活动杆172的凸缘176(其为限位件的一种),以防止活动杆172全部穿过孔。另外,在活动杆172的第二端位置,设置有压板173,其抵靠活动杆172以阻止活动杆172的径向移动。该压板173下方设有挡块173a。当弹簧177压缩时,其一端抵靠挡块173a,以产生与压缩力方向相反的回复力。
弹簧177在凸缘176和压块173之间套设在活动杆172的外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弹簧177的左侧固定或不固定至凸缘176。
参考图5,其示出了活动杆172的第一位置,此时,活动杆172的凸缘176抵靠隔热装置175上的孔的外侧表面,活动杆172的第一端延伸穿过孔。
当将水容器150放置入隔热装置175时,水容器150的底部会与活动杆172第一端接触,具体地,水容器150的底部与设置在活动杆172的第一端的导向部接触,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导向部构造为斜面,其能够将水容器150施加至斜面的力中的一部分分解为沿活动杆172轴向的力,从而使得活动杆172从第一位置向外移动至压缩位置。此时弹簧177压缩,此时弹簧177的长度为第一压缩长度。
容易理解的是,活动杆172的第一端延伸穿过孔的距离应当设置为使得第一端能够与水容器150的底部边缘处接触,以使得第一端(导向部)能够将水容器150的力分解。
当水容器150继续下降,活动杆172的第一端进入凹陷部151时,压缩状态下的弹簧177的回复力可使得活动杆172向水容器150处移动,即从压缩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此时的弹簧177仍被压缩,其长度为第二压缩长度,第二压缩长度长于第一压缩长度。由此,弹簧177的回复力使得活动杆172的第一端抵靠水容器150的凹陷部151。
从活动杆172从压缩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当活动杆172的第一端抵靠水容器150的凹陷部151时,会发出声音提示用户。而为了使得煮饭器100的控制电路能够获取水容器150安装就位的状态,煮饭器100内还可以设置传感器。
传感器可设置在活动杆172的第二端处,当活动杆172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5所示,活动杆172的第二端不触发传感器。而当活动杆171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6所示,活动杆172的第二端触发传感器。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传感器为与煮饭器100的控制电路连接的微动开关,活动杆172的第二端与微动开关接触,以将水容器150安装就位的信号传导至控制电路,这可作为下一步操作的依据。
应当了解,以上仅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变形。例如,限位件不限于沿活动杆172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凸缘176,其可以为固定至活动杆172的上方的挡块;压板不限于构造为图示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压板173,其也可以为固定在煲体中的阻挡件,只要能够对弹性件起到阻挡作用即可。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1)

1.一种煮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水容器,所述水容器设置在所述煲体中,用于容纳水,所述水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凹进的凹陷部;
盖体,所述盖体用于至少盖合所述内锅;
蒸汽通道,至少在所述内锅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内锅和所述水容器经由所述蒸汽通道连通;以及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与所述凹陷部相配合,以检测所述水容器是否放置就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沿周向呈环形环绕所述水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活动杆以及与所述活动杆配合的弹性件,所述活动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容器可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进入所述凹陷部并抵靠所述水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水容器可接触的导向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触发所述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微动开关,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接触所述微动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绕在所述水容器外侧的隔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动杆穿过的孔,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沿径向突出于所述活动杆的限位件,以防止所述活动杆全部穿过所述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抵靠所述活动杆以阻止所述活动杆的径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容器加热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中。
CN201520499547.0U 2015-07-08 2015-07-08 煮饭器 Active CN204813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9547.0U CN204813362U (zh) 2015-07-08 2015-07-08 煮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9547.0U CN204813362U (zh) 2015-07-08 2015-07-08 煮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13362U true CN204813362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7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9547.0U Active CN204813362U (zh) 2015-07-08 2015-07-08 煮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133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6293A (zh) * 2017-02-16 2017-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6293A (zh) * 2017-02-16 2017-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6491B (zh) 用于电饭煲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饭煲
CN106175412A (zh) 一种节能电饭煲
CN104720617A (zh) 一种家用烧烤器
CN204813362U (zh) 煮饭器
CN203619319U (zh) 多功能电饭锅
CN201230821Y (zh) 电热锅的内锅支撑结构
CN203943501U (zh) 电饭煲
CN203662579U (zh)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及煮饭器
CN204813329U (zh) 煮饭器
CN203771694U (zh) 一种用于热水器水箱的外筒体以及一种热水器
CN207136740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204133234U (zh) 用于电饭煲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5942478U (zh) 一种电热炊具控温装置及其电热炊具
CN202843301U (zh) 蒸锅组件和食物加工机
JP2009297079A (ja) 電気ポット
CN210485813U (zh) 一种电磁炉或电陶炉用底座结构
US2024454A (en) Cooking utensil
CN204232868U (zh) 压力锅
CN204813333U (zh) 煮饭器
CN208594401U (zh) 除螨仪的熨烫装置以及除螨仪
CN206817536U (zh) 电磁炉
CN205880706U (zh) 温控器和具有该温控器的电热器具
CN2807992Y (zh) 电子汽锅
CN207784929U (zh) 烹饪器具
CN215271975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