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9169U - 齿轮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齿轮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9169U
CN204739169U CN201520440156.1U CN201520440156U CN204739169U CN 204739169 U CN204739169 U CN 204739169U CN 201520440156 U CN201520440156 U CN 201520440156U CN 204739169 U CN204739169 U CN 204739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earing
gear
limiting member
axle par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01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好洋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9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9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现一种减小施加于轴承的力的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的曲轴(12)包括偏心体(18、36)、第一轴部(16)以及第二轴部(38)。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配置在第一轴部(16)与支承构件(2)之间。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配置在第二轴部(38)与支承构件(2)之间。输入齿轮(34)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而言与偏心体(18、36)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38)。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第一限制构件(6)安装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24)之间。第二限制构件(44)安装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30)之间。第三限制构件(10)安装于第一轴部,第四限制构件(42)安装于第二轴部。

Description

齿轮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与齿轮传动装置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包括进行偏心旋转的偏心旋转齿轮和与偏心旋转齿轮相啮合的自转齿轮的齿轮传动装置。在这种齿轮传动装置中,利用具有偏心体和输入齿轮的曲轴使偏心旋转齿轮偏心旋转。由于自转齿轮与偏心旋转齿轮的齿数不同,因此若偏心旋转齿轮进行偏心旋转,则自转齿轮相对于偏心旋转齿轮进行相对旋转。在专利文献1的齿轮传动装置中,由圆柱滚子轴承对曲轴的轴部进行支承。另外,在偏心体与偏心旋转齿轮之间也配置有圆柱滚子轴承。在专利文献1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在曲轴的轴向上,在支承着轴部的一对圆柱滚子轴承之间配置有对偏心旋转齿轮进行支承的圆柱滚子轴承。在曲轴的轴向上,对轴部进行支承的圆柱滚子轴承的一端与垫圈相接触。对轴部进行支承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另一端与对偏心旋转齿轮进行支承的圆柱滚子轴承的端部相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565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齿轮传动装置中,通过在曲轴的轴向上依次配置有用于支承轴部的圆柱滚子轴承、用于支承偏心旋转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和用于支承轴部的圆柱滚子轴承,并在两侧配置垫圈,从而限制全部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移动。专利文献1的圆柱滚子轴承通过使轴向的至少一端部与其他圆柱滚子轴承相接触而其限制其沿轴向移动。即,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圆柱滚子轴承的端部彼此相接触来限制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移动。但是,若圆柱滚子轴承的端部彼此相接触,则可能会造成圆柱滚子轴承难以顺畅旋转。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即,在利用圆柱滚子轴承支承曲轴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实现圆柱滚子轴承的顺畅旋转。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曲轴、偏心旋转齿轮、自转齿轮以及支承构件。曲轴具有偏心体和输入齿轮。偏心旋转齿轮与偏心体配合,并伴随着曲轴的旋转而偏心旋转。自转齿轮与偏心旋转齿轮相啮合,并具有与偏心旋转齿轮的齿数不同的齿数。另外,自转齿轮相对于偏心旋转齿轮进行自转。支承构件支承着曲轴。曲轴具有自偏心体向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轴部和自偏心体向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轴部。在该齿轮传动装置中,第一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第一轴部与支承构件之间。第二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第二轴部与支承构件之间。第三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偏心体与偏心旋转齿轮之间。输入齿轮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偏心体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另外,在该齿轮传动装置中,第一限制构件安装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之间。第二限制构件安装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之间。第三限制构件在相对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第一限制构件相反的一侧被安装于第一轴部。第四限制构件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第二限制构件相反的一侧被安装于第二轴部。
优选地,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间隔件,其用于维持第一限制构件与第三限制构件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二间隔件,其用于维持第二限制构件与第四限制构件之间的间隔;第一间隔件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内侧被安装于第一轴部,并且,其长度比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轴长长,第二间隔件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内侧被安装于第二轴部,并且,其长度比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轴长长。
优选地,第一间隔件作为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发挥作用,第二间隔件作为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发挥作用。
优选地,支承构件包括:第一支承部,其对第一轴部进行支承;以及第二支承部,其与第一支承部相对并且固定于第一支承部,对第二轴部进行支承,第二限制构件与第二支承部的靠第一支承部侧的表面相接触,第四限制构件与第二支承部的位于与第一支承部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相接触。
另外,对于“自转齿轮”,在从外部观察齿轮传动装置时,自转齿轮自身不一定进行自转。自转齿轮只要相对于偏心旋转齿轮相对地进行自转即可。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存在如下情况:在从外部观察齿轮传动装置时自转齿轮静止,而偏心旋转齿轮一边进行偏心旋转一边相对于自转齿轮进行自转。即,“自转齿轮相对于偏心旋转齿轮进行自转”也包括自转齿轮自身不自转而通过使偏心旋转齿轮进行自转,从而自转齿轮与偏心旋转齿轮相对旋转的方式。
根据上述齿轮传动装置,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不接触。同样地,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不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相互阻碍其他轴承(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旋转。另外,在上述齿轮传动装置中,还能够防止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第三圆柱滚子轴承各自的保持器相互接触。圆柱滚子轴承所使用的典型的保持器大多是挠性材料的。因此,若保持器彼此接触则保持器会变形,从而可能会导致阻碍滚子(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旋转的情况。上述齿轮传动装置通过限制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相互接触而使圆柱滚子轴承稳定地旋转。
另外,在上述齿轮传动装置中,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成一对,以使曲轴能够旋转的方式对曲轴进行支承。在一对轴承(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之间存在有例如用于使偏心体与偏心旋转齿轮配合等的部件。在上述齿轮传动装置中,输入齿轮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二者的外侧被固定于轴部(第二轴部)。因此,在上述齿轮传动装置中,不必将输入齿轮和与输入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典型地说,是马达的输出齿轮)配置在存在有部件的部位(一对轴承之间)。其结果,能够使齿轮传动装置的尺寸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第一实施例的齿轮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表示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表示由图1的虚线III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2:支承构件;6:第一限制构件;10:第三限制构件;16:第一轴部;18:偏心体;22: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4:第三圆柱滚子轴承;26:偏心旋转齿轮;28:偏心旋转齿轮;30:第三圆柱滚子轴承;32: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4:输入齿轮;36:偏心体;38:第二轴部;42:第四限制构件;44:第二限制构件;56:自转齿轮;100:齿轮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齿轮传动装置的几个技术特征。另外,下述的事项分别单独具有技术实用性。
可以是,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偏心旋转齿轮和具有与偏心旋转齿轮的齿数不同的齿数且相对于偏心旋转齿轮进行相对旋转的自转齿轮。具体地说,可以是,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内齿轮和外齿轮。内齿轮和外齿轮也可以一边相互啮合一边相对偏心旋转。即,也可以是,外齿轮一边与内齿轮相啮合一边进行偏心旋转。在该情况下,内齿轮相对于外齿轮进行自转。或者,也可以是,内齿轮一边与外齿轮相啮合一边进行偏心旋转。在该情况下,外齿轮相对于内齿轮进行自转。
可以是,在外齿轮进行偏心旋转的类型的情况下,齿轮传动装置的壳体兼作内齿构件(内齿轮的一部分)。即,可以是,内齿轮形成于壳体的内周。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内齿轮包括内齿构件和被***到设于内齿构件的内周面的槽内的圆柱状构件。更具体地说,可以是,内齿轮由形成于内齿构件的内周面的槽和被***到该槽内的圆筒状构件形成。可以是,在壳体的内侧配置有曲轴、外齿轮、以及将曲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齿轮架)。可以是,曲轴包括偏心体和输入齿轮。
可以是,曲轴包括自偏心体向曲轴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轴部和自偏心体向曲轴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轴部。偏心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在曲轴具有多个偏心体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各偏心体相对于曲轴的旋转轴线的偏心方向不同。可以是,曲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构件。可以是,在外齿轮进行偏心旋转的类型的情况下,支承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齿轮传动装置的壳体。可以是,在内齿轮进行偏心旋转的类型的情况下,支承构件包围在内齿轮的外周。
可以是,支承构件包括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可以是,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相对。可以是,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利用柱状部固定。可以是,柱状部与第一支承部或第二支承部成一体。可以是,第一支承部支承着曲轴的第一轴部,第二支承部支承着曲轴的第二轴部。
可以是,曲轴利用一对圆柱滚子轴承支承于支承构件。例如,可以是,曲轴利用配置在第一轴部与支承构件之间的第一圆柱滚子轴承和配置在第二轴部与支承构件之间的第二圆柱滚子轴承支承于支承构件。在该情况下,偏心***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之间。可以是,输入齿轮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偏心体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即,可以是,输入齿轮在一对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外侧被固定于曲轴(第二轴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和第二圆柱滚子轴承包括滚子(滚动体)、保持器以及内圈。
可以是,偏心旋转齿轮与曲轴的偏心体配合,并伴随着曲轴的旋转而偏心旋转。可以是,在曲轴的偏心体与偏心旋转齿轮之间配置有第三圆柱滚子轴承。可以是,在该情况下,在曲轴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第三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之间。可以是,偏心体的轴向长度(曲轴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比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轴长(轴承中心轴线方向的长度)长。
可以是,第一限制构件配置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之间。可以是,第一限制构件安装于曲轴的第一轴部。可以是,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和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均与第一限制构件接触。可以是,第二限制构件配置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之间。可以是,第二限制构件安装于曲轴的第二轴部。可以是,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和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端部均与第二限制构件接触。
可以是,第三限制构件在相对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第一限制构件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一轴部。在该情况下,第一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第一限制构件与第三限制构件之间。可以是,利用第一限制构件和第三限制构件来限制第一圆柱滚子轴承对其他圆柱滚子轴承(第三圆柱滚子轴承)施力。换言之,可以是,第一限制构件与第三限制构件之间的位置被固定为,即使朝向第一限制构件移动的力作用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而第一圆柱滚子轴承对第一限制构件施力,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也不对第三圆柱滚子轴承施力。可以是,同样地,第一限制构件与第三限制构件之间的位置被固定为,即使朝向第一限制构件移动的力作用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而第三圆柱滚子轴承对第一限制构件施力,第三圆柱滚子轴承也不对第一圆柱滚子轴承施力。
可以是,第四限制构件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第二限制构件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在该情况下,可以是,第二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第二限制构件与第四限制构件之间。可以是,利用第二限制构件和第四限制构件来限制第二圆柱滚子轴承对其他圆柱滚子轴承(第三圆柱滚子轴承)施力。换言之,可以是,第二限制构件与第四限制构件之间的位置被固定为,即使朝向第二限制构件移动的力作用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而第二圆柱滚子轴承对第二限制构件施力,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也不对第三圆柱滚子轴承施力。可以是,同样地,第二限制构件与第四限制构件之间的位置被固定为,即使朝向第二限制构件移动的力作用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而第三圆柱滚子轴承对第二限制构件施力,第三圆柱滚子轴承也不对第二圆柱滚子轴承施力。
可以是,第一限制构件~第四限制构件是环状的部件。可以是,第一限制构件~第四限制构件例如是垫圈。可以是,第一限制构件的外径大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径。另外,可以是,第一限制构件的外缘位于比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周面靠外侧的位置。可以是,在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曲轴时,偏心***于第一限制构件外缘的内侧。可以是,第二限制构件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径。另外,可以是,第二限制构件的外缘位于比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周面靠外侧的位置。可以是,在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曲轴时,偏心***于第二限制构件外缘的内侧。另外,可以是,第三限制构件的外径小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径。另外,可以是,第四限制构件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径。
也可以在第一限制构件与第三限制构件之间配置有用于维持两者之间间隔的第一间隔件。可以是,第一间隔件呈圆筒状。可以是,第一间隔件安装于曲轴的第一轴部。可以是,第一间隔件配置在第一轴部的外周面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滚子)之间。可以是,第一间隔件的长度比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轴长长。另外,可以是,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具有保持器的情况下,第一间隔件的长度比该保持器的轴向长度长。第一间隔件也可以作为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发挥作用。即,可以是,第一间隔件是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一部分(内圈)。
也可以在第二限制构件与第四限制构件之间配置有用于维持两者之间间隔的第二间隔件。可以是,第二间隔件呈圆筒状。可以是,第二间隔件安装于曲轴的第二轴部。可以是,第二间隔件配置在第二轴部的外周面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滚子)之间。可以是,第二间隔件的长度比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轴长长。另外,可以是,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具有保持器的情况下,第二间隔件的长度比该保持器的轴向长度长。第二间隔件也可以作为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发挥作用。即,可以是,第二间隔件是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一部分(内圈)。
可以是,在第二限制构件与第四限制构件之间配置有支承构件的第二支承部。具体地说,可以是,第二限制构件与第二支承部的靠第一支承部侧的表面相接触,第四限制构件与第二支承部的与第一支承部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相接触。换言之,可以是,第二限制构件和第四限制构件夹持第二支承部。也可以通过由第二限制构件和第四限制构件来夹持第二支承部来限制曲轴的轴向移动。
【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说明齿轮传动装置100的基本结构。图1表示齿轮传动装置100的纵剖视图(齿轮传动装置100的沿着轴线46的剖视图)。图2表示齿轮传动装置100的横剖视图(齿轮传动装置100的沿着与轴线46正交的线的剖视图)。齿轮传动装置100包括内齿轮56、齿轮架2、曲轴12以及两个外齿轮26、28。内齿轮56是自转齿轮的一例,齿轮架2是支承构件的一例,外齿轮26、28是偏心旋转齿轮的一例。
内齿轮56包括壳体54和内齿销52。通过在壳体54的内周配置多个内齿销52而形成内齿轮56。内齿销52呈圆柱状,配置于壳体54的内周面。齿轮架2利用一对轴承5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54。一对轴承50限制齿轮架2相对于壳体54的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在齿轮传动装置100中,作为一对轴承50使用角接触球轴承。内齿销52配置在一对轴承50之间。
齿轮架2包括第一板2a和第二板2c。第一板2a和第二板2c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第一板2a具有柱状部2b。柱状部2b从第一板2a朝向第二板2c延伸,并被固定于第二板2c。第一板2a与第二板2c能够拆装。在第一板2a与壳体54之间设有油封58。在第一板2a的中央设有通孔,在该通孔上安装有罩4。在第一板2a的自中央偏移的位置设有用于配置曲轴12的一部分的通孔,在该通孔上安装有罩14。在第二板2c的中央也设有通孔。另外,在第二板2c的自中央偏移的位置设有供曲轴12的一部分穿过的通孔。第一板2a是第一支承部的一例,第二板2c是第二支承部的一例。
曲轴12利用一对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齿轮架2。曲轴12包括输入齿轮34和两个偏心体18、36。偏心体18的偏心方向与偏心体36的偏心方向相对于曲轴12的旋转轴线40对称。第一轴部16自偏心体18向旋转轴线40方向的一侧延伸。第二轴部38自偏心体36向曲轴12的旋转轴线40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在第一轴部16与第一板2a之间配置有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在第二轴部38与第二板2c之间配置有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第一轴部1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板2a,第二轴部3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板2c。第二轴部38穿过第二板2c而延伸至齿轮架2的外部。偏心体18、36配置在一对圆柱滚子轴承22、32之间。另外,圆柱滚子轴承22、32有时也被称作滚针轴承。
在第二轴部38固定有输入齿轮34。输入齿轮34在一对圆柱滚子轴承22、32的外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38。换言之,输入齿轮34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而言与偏心体18、36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38。输入齿轮34在齿轮架2的外部被安装于第二轴部38,能够相对于第二轴部38进行拆装。马达(省略图示)的输出齿轮48与输入齿轮34啮合。
外齿轮26借助圆柱滚子轴承24与偏心体18配合。另外,外齿轮28借助圆柱滚子轴承30与偏心体36配合。换言之,圆柱滚子轴承24配置在偏心体18与外齿轮26之间,圆柱滚子轴承30配置在偏心体36与外齿轮28之间。圆柱滚子轴承24、30是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的一例。外齿轮26、28分别与偏心体18、36配合,从而伴随着曲轴12的旋转而进行偏心旋转。外齿轮26与外齿轮28相对于轴线46对称地偏心。
第一垫圈6配置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与圆柱滚子轴承24之间。第二垫圈44配置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与圆柱滚子轴承30之间。第三垫圈10在相对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而言与偏心体18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一轴部16。第四垫圈42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而言与偏心体36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38。第一垫圈6是第一限制构件的一例,第二垫圈44是第二限制构件的一例,第三垫圈10是第三限制构件的一例,第四垫圈42是第四限制构件的一例。垫圈6、44、10及42与旋转轴线40同轴配置。关于垫圈6、44、10及42的详细内容如后所述。
若马达的转矩被传递至输入齿轮34,则曲轴12绕旋转轴线40旋转。若曲轴12旋转,则偏心体18、36绕旋转轴线40进行偏心旋转。伴随着偏心体18、36的偏心旋转,外齿轮26、28一边与内齿轮56相啮合一边进行偏心旋转。外齿轮26、28绕齿轮传动装置100的轴线46进行偏心旋转。外齿轮26与外齿轮28相对于轴线46对称地进行偏心旋转。外齿轮26、28的齿数与内齿轮56的齿数(内齿销52的数量)不同。因此,在外齿轮26、28偏心旋转时,则对应于外齿轮26、28与内齿轮56之间的齿数差,内齿轮56相对于外齿轮26、28进行自转。外齿轮26、28借助曲轴12支承于齿轮架2。另外,内齿轮56形成于壳体54的内周。因此,在外齿轮26、28进行偏心旋转时,壳体54相对于齿轮架2进行自转。
另外,壳体54与齿轮架2之间是在驱动齿轮传动装置100时彼此相对旋转的关系。因此,如果将齿轮架2固定于基部(省略图示),并将对象构件(被旋转构件)固定在壳体54上,则在驱动齿轮传动装置100时,壳体54进行自转。另外,如果将壳体54固定于基部,并将对象构件固定在齿轮架2上,则在驱动齿轮传动装置100时,齿轮架2进行自转。
参照图3说明曲轴12周围的结构。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包括保持器22a、滚子(滚动体)22b以及内圈22c。内圈22c的旋转轴线40方向的长度比滚子22b的旋转轴线40方向的长度长。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包括保持器32a、滚子32b以及内圈32c。内圈32c的旋转轴线40方向的长度比滚子32b的旋转轴线40方向的长度长。圆柱滚子轴承24包括保持器24a和滚子24b。圆柱滚子轴承30包括保持器30a和滚子30b。
第一垫圈6和第三垫圈10安装于第一轴部16。第一垫圈6和第三垫圈10与内圈22c相接触。利用内圈22c来维持第一垫圈6与第三垫圈10在旋转轴线40方向上的间隔。第一垫圈6与偏心体18接触。第一垫圈6利用内圈22c和偏心体18来限制沿旋转轴线40方向的移动。另外,第一垫圈6不与第一板2a接触。挡圈9固定于第一轴部16。第三垫圈10利用内圈22c和挡圈9来限制沿旋转轴线40方向的移动。即,第一垫圈6、内圈22c以及第三垫圈10利用偏心体18和挡圈9来限制沿旋转轴线40方向的移动。内圈22c是第一间隔件的一例。
第一垫圈6的外径L6大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的外径L22。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的保持器22a能够与第一垫圈6的表面相接触。另外,当俯视观察(从旋转轴线40方向观察)第一垫圈6时,第一垫圈6的外缘位于比偏心体18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圆柱滚子轴承24的保持器24a能够以与保持器22a所接触的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垫圈6接触。换言之,第一垫圈6防止了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与圆柱滚子轴承24接触。更具体地说,利用第一垫圈6防止了保持器22a的轴承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端部与保持器24a的轴承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端部接触。
第三垫圈10的外径L10小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的外径L22。因此,第三垫圈10与第一板2a不接触。能够使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的保持器22a与第三垫圈10接触。如上所述,第一垫圈6和第三垫圈10利用偏心体18和挡圈9而相对于第一轴部16定位。因此,即使使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沿轴承中心轴线方向移动的力作用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也能够防止该力施加于圆柱滚子轴承24。更具体地说,通过防止保持器22a与保持器24a接触,能够防止力集中作用于保持器22a的端部和/或保持器24a的端部。例如,若保持器22a与保持器24a接触,则存在使圆柱滚子轴承22、24移动的力集中作用于保持器22a、24a的情况。其结果,保持器22a、24a变形,从而可能发生滚子22b、24b的旋转轴线伴随着保持器22a、24a的变形而偏移的情况。通过防止保持器22a与保持器24a接触,能够防止保持器22a、24a变形,从而能够防止滚子22b、24b的旋转轴线偏移。
第二垫圈44和第四垫圈42安装于第二轴部38。第二垫圈44和第四垫圈42与内圈32c接触。能够利用内圈32c来维持第二垫圈44与第四垫圈42在旋转轴线40方向上的间隔。第二垫圈44与偏心体36接触。第二垫圈44利用内圈32c和偏心体36来限制沿旋转轴线40方向的移动。第二垫圈44和第四垫圈42与第二板2c接触。更具体地说,第二垫圈44与第二板2c的靠第一板2a侧的表面相接触,第四垫圈42与第二板2c的位于与第一板2a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相接触。内圈32c是第二间隔件的一例。
输入齿轮34在与第二板2c相反的一侧与第四垫圈42的表面相接触。换言之,第四垫圈42被第二板2c和输入齿轮34夹持。输入齿轮34与设置在第二轴部38上的槽62花键结合。内圈32c覆盖槽62的一部分。换言之,槽62延伸至内圈32c的内侧。另外,挡圈64在相对于输入齿轮34而言与第四垫圈42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38。第四垫圈42和输入齿轮34被挡圈64和第二板2c夹持而限制该第四垫圈42和输入齿轮34沿旋转轴线40方向移动。第二垫圈44、内圈32c、第四垫圈42以及输入齿轮34利用偏心体36和挡圈64来限制旋转轴线40方向的移动。另外,第二垫圈44的外径L44与第四垫圈42的外径L42相等。外径L44和外径L42大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的外径L32。
如上所述,第二垫圈44和第四垫圈42利用偏心体36和挡圈64而相对于第二轴部38定位。因此,即使使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沿轴承中心轴线方向移动的力作用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也能够防止该力施加于圆柱滚子轴承30。更具体地说,通过防止保持器32a与保持器30a接触,能够防止力集中作用于保持器32a的端部和/或保持器30a的端部。通过防止保持器32a与保持器30a接触,能够防止保持器32a、30a变形,从而能够防止滚子32b、30b的旋转轴线偏移。
在曲轴12的中央部(偏心体18与偏心体36之间)设有凸缘60。凸缘60呈与旋转轴线40同轴的圆形。凸缘60与曲轴12成一体。当俯视观察凸缘60时,凸缘60的外缘位于比偏心体18的外缘和偏心体36的外缘这两者靠外侧的位置。圆柱滚子轴承24的保持器24a、圆柱滚子轴承30的保持器30a能够与凸缘60的表面相接触。
如上所述,第一垫圈6被相对于第一轴部16定位。因此,即使使圆柱滚子轴承24沿轴承中心轴线方向移动的力作用于圆柱滚子轴承24,也能够防止该力施加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同样地,第二垫圈44被相对于第二轴部38定位。因此,即使使圆柱滚子轴承30沿轴承中心轴线方向移动的力作用于圆柱滚子轴承30,也能够防止该力施加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另外,由于凸缘60与曲轴12成一体,因此能够防止使圆柱滚子轴承24沿轴承中心轴线方向移动的力施加于圆柱滚子轴承30,能够防止使圆柱滚子轴承30沿轴承中心轴线方向移动的力施加于圆柱滚子轴承24。另外,偏心体18的轴向长度比圆柱滚子轴承24的滚子(滚动体)24b的轴长长。在齿轮传动装置100中,圆柱滚子轴承24具有保持器24a。因此,偏心体18的轴向长度比保持器24a的轴向长度长。同样地,偏心体36的轴向长度比圆柱滚子轴承30的滚子(滚动体)30b的轴长长。在齿轮传动装置100中,由于圆柱滚子轴承30具有保持器30a,因此偏心体36的轴向长度比保持器30a的轴向长度长。
说明齿轮传动装置100的优点。如上所述,圆柱滚子轴承22、24、30及32不对其他圆柱滚子轴承施加力。因此,能够防止圆柱滚子轴承22、24、30及32被其他圆柱滚子轴承妨碍旋转。更具体地说,齿轮传动装置100能够防止力集中作用于圆柱滚子轴承22、24、30及32各自的保持器22a、24a、30a及32a。
说明齿轮传动装置100的其他优点。通过使第二垫圈44和第四垫圈42与第一板2a接触,从而限制曲轴12沿轴向移动。因此,不用使第一垫圈6与第一板2a接触就能够限制曲轴12的轴向移动。更详细地说,在曲轴12中,第一轴部16仅径向由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支承,其轴向并没有被支承。第二轴部38的径向被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支承,而轴向被第二垫圈44和第四垫圈42支承。
例如,在通过使第一垫圈6与第一板2a接触、使第二垫圈44与第二板2c接触来限制曲轴12沿轴向移动的类型的情况下,需要以使第一板2a和第二板2c平行的方式进行加工、组装。即,需要以两个部件的表面变平行的方式准确地进行加工、组装。与此相对,在齿轮传动装置100的情况下,只要加工为第二板2c的正反面平行,就能够限制曲轴12向轴向的移动,能够容易地进行加工、组装。
如上所述,内圈32c覆盖槽62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将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配置于第二轴部38的形成有槽62的部分。例如,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没有内圈的类型的情况下,需要将第二圆柱滚子轴承配置于没有形成槽62的部分。更具体地说,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没有内圈的类型的情况下,需要使第二轴部的长度比曲轴12的第二轴部38的长度长,以使得槽不位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内侧。其结果,齿轮传动装置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变长。齿轮传动装置100通过使用内圈32c而能够缩短轴线方向的长度。
输入齿轮34在一对圆柱滚子轴承22、32的外侧被安装于曲轴12(第二轴部38)。因此,不用将齿轮架2(第一板2a与第二板2c)分离开就能够从曲轴12上卸下输入齿轮34。另外,在取代输入齿轮34例如安装直径比输入齿轮34的直径大的输入齿轮的情况下,不需要改变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要结构(内齿轮56、外齿轮26、28、曲轴12等)。
另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能够应用于各种下述齿轮传动装置:曲轴由一对圆柱滚子轴承支承,且曲轴具有用于使偏心旋转齿轮偏心旋转的偏心体,在偏心旋转齿轮与偏心体之间配置有圆柱滚子轴承,该偏心体配置在一对圆柱滚子轴承之间,用于使曲轴旋转的输入齿轮配置在一对圆柱滚子轴承的外侧,在圆柱滚子轴承之间配置有用于限制各个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移动的限制构件。
例如,在齿轮传动装置100中,第一垫圈6与第三垫圈10之间的间隔利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2的内圈22c来维持,第二垫圈44与第四垫圈42之间的间隔利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2的内圈32c来维持。但是,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垫圈6、10之间的间隔和/或垫圈44、42之间的间隔利用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不同的部件来维持的齿轮传动装置。取代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也可以在垫圈6、10之间和/或垫圈44、42之间配置有用于保持间隔的间隔件。
另外,在齿轮传动装置100中,利用偏心体36和挡圈64将第二垫圈44、内圈32c、第四垫圈42以及输入齿轮34固定。但是,也可以在第四垫圈42与输入齿轮34之间安装与挡圈64独立的第二挡圈,并利用偏心体36和第二挡圈来固定第二垫圈44、内圈32c、第四垫圈42。由此,即使从曲轴12上卸下输入齿轮34,也能够防止曲轴12的旋转轴线40方向上的位置发生偏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具有两个偏心体的齿轮传动装置。但偏心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另外,上述实施例是外齿轮进行偏心旋转的齿轮传动装置,但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内齿轮进行偏心旋转的齿轮传动装置。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例,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例示,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中,包括对以上所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而得到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或附图所说明的技术要素单独或者通过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实用性,并不限定于申请时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组合。另外,本说明书或附图所例示的技术同时达到多个目的,达到这些目的中的一个目的本身具有技术实用性。

Claims (4)

1.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
曲轴,其具有偏心体和输入齿轮;
偏心旋转齿轮,其与所述偏心体配合,并伴随着曲轴的旋转而偏心旋转;
自转齿轮,其与偏心旋转齿轮相啮合,具有与偏心旋转齿轮的齿数不同的齿数,并且,相对于偏心旋转齿轮进行自转;以及
支承构件,其对曲轴进行支承;
曲轴具有自偏心体向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轴部和自偏心体向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轴部,
第一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第一轴部与支承构件之间,
第二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第二轴部与支承构件之间,
第三圆柱滚子轴承配置在所述偏心体与偏心旋转齿轮之间,
所述输入齿轮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所述偏心体相反的一侧被固定于第二轴部,
第一限制构件安装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之间,
第二限制构件安装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与第三圆柱滚子轴承之间,
第三限制构件在相对于第一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第一限制构件相反的一侧被安装于第一轴部,
第四限制构件在相对于第二圆柱滚子轴承而言与第二限制构件相反的一侧被安装于第二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
第一间隔件,其用于维持第一限制构件与第三限制构件之间的间隔;以及
第二间隔件,其用于维持第二限制构件与第四限制构件之间的间隔;
第一间隔件在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内侧被安装于第一轴部,并且,其长度比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轴长长,
第二间隔件在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内侧被安装于第二轴部,并且,其长度比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轴长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间隔件作为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发挥作用,
第二间隔件作为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发挥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支承构件包括:
第一支承部,其对第一轴部进行支承;以及
第二支承部,其与第一支承部相对并且固定于第一支承部,对第二轴部进行支承,
第二限制构件与第二支承部的靠第一支承部侧的表面相接触,
第四限制构件与第二支承部的位于与第一支承部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相接触。
CN201520440156.1U 2014-06-24 2015-06-24 齿轮传动装置 Active CN20473916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9450 2014-06-24
JP2014129450A JP6370128B2 (ja) 2014-06-24 2014-06-24 歯車伝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9169U true CN204739169U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2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0156.1U Active CN204739169U (zh) 2014-06-24 2015-06-24 齿轮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70128B2 (zh)
CN (1) CN2047391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137A (zh) * 2016-08-11 2016-12-07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型齿轮传动减速装置
CN10740159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传感器以及齿轮装置
CN114658818A (zh) * 2020-12-07 2022-06-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变速器及离心式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5045B2 (ja) * 2011-10-04 2016-01-20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歯車伝動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159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传感器以及齿轮装置
CN106195137A (zh) * 2016-08-11 2016-12-07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型齿轮传动减速装置
CN106195137B (zh) * 2016-08-11 2018-10-09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型齿轮传动减速装置
CN114658818A (zh) * 2020-12-07 2022-06-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变速器及离心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08665A (ja) 2016-01-18
JP6370128B2 (ja) 2018-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1558B (zh) 波动齿轮装置的波动产生器
CN204739169U (zh) 齿轮传动装置
CN104747671B (zh) 行星辊式变速器
CN103842691B (zh) 齿轮传动装置
CN104620020B (zh) 齿轮传动装置和其使用的曲轴结构体
TWI724169B (zh) 諧波產生器及諧波齒輪裝置
JP2010540877A (ja) 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でオーバーモールドされている環状体を備えている軸受組立体
JP6194241B2 (ja) 歯車伝動装置
CN204739168U (zh) 齿轮传动装置
CN209067659U (zh) 轮毂单元轴承
CN211145247U (zh) Ngwn型行星齿轮减速器
JP7235217B2 (ja) 摩擦伝動式減速機
JP5606587B2 (ja) 歯車装置
CN105202017A (zh) 具有滚动体的成对径向凸缘轴承
CN206478173U (zh) 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CN105041983A (zh) 齿轮传动装置
JP6627473B2 (ja) 変速装置
CN103388681B (zh) 用于皮带轮的盒式密封***
JP2571381B2 (ja) 遊星ロ−ラ式動力伝達装置
US20230108279A1 (en) Bearing arrangements for a disconnectable wheel assembly
CN104285081B (zh) 齿轮传动装置
JP2011231831A (ja) ラジアルニードル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ラジアルニードル軸受
KR20150025165A (ko) 속도-감소 변속 베어링
JP2002213620A (ja) 密封構造ならびに密封装置
JP2004036782A (ja) 転がり軸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