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8099U - 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8099U
CN204608099U CN201520197528.2U CN201520197528U CN204608099U CN 204608099 U CN204608099 U CN 204608099U CN 201520197528 U CN201520197528 U CN 201520197528U CN 204608099 U CN204608099 U CN 204608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s
straight
inductor block
pie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975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信智
刘年超
刘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ATKING INDUCTI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ATK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ATK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ATK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975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08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8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8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块接触板、汇流板、绝缘板、进水管、出水管、过渡导线和有效导线;所述汇流板设置在接触板一侧,所述绝缘板设置在两块汇流板之间,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设置在两块汇流板一端,并通过汇流板上开设的通水孔与过渡导线相连通;所述有效导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直导线和一段圆弧导线。所述圆弧导线一端与一个直导线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直导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两个直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过渡导线相连接,在所述的直导线和圆弧导线上镶嵌有导磁体。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速度快、能够有效的解决滚道边缘过热和裂纹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感应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背景技术
许多有回转功能的机械,例如风电机组、汽车起重机及坦克的炮塔等都要装有大型的回转轴承,而大型回转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及滚珠组成。为了使内圈和外圈的滚道有较高的耐磨性,为此需要中频淬火使其硬化,从而提高耐磨性和轴承精度。
而现有技术中,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的有效导线,多为与滚道仿形的圆弧导线,或由多段圆弧组成曲线导线,而这两种淬火感应器在淬火过程中常常容易造成滚道边缘过热,甚至产生淬火裂纹等质量问题,使轴承圈滚道的精度降低或报废,从而给生产者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然而造成淬火裂纹的主要原因与淬火感应器结构有关。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能够有效的解决滚道边缘过热和裂纹问题的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速度快、能够有效的解决大轴承圈滚道边缘过热和裂纹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块接触板、汇流板、绝缘板、进水管、出水管、过渡导线和有效导线;
所述汇流板设置在接触板一侧,所述绝缘板设置在两块汇流板之间,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设置在两块汇流板一端,感应器的冷却水由进水管进入、通过汇流板上开设的通水孔、过渡导线、有效导线从出水管流出;
所述有效导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直导线和一个圆弧导线,所述圆弧导线一端与一个直导线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直导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两个直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过渡导线相连接,在所述直导线和圆弧导线上镶嵌有导磁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板上开设有将感应器固定在淬火变压器上的安装孔,便于螺栓的紧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两块汇流板选用紧固螺栓将其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板为四氟板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导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直导线和一个圆弧导线,圆弧导线一端与一个直导线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直导线的一端相连接,两个直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过渡导线相连接,在直导线和圆弧导线上镶嵌有导磁体。本感应器避免了在淬火过程中发生滚道边缘过热和淬火裂纹的问题。该感应器还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加热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接触板 2.进水管 3.出水管 4.紧固螺栓 5.汇流板 6.导磁体 7.圆弧导线 8.第一直导线 9.第一过渡导线 10.第一通水孔 11.第二直导线 12.第二过渡导线 13.第二通水孔 14.绝缘板 10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块接触板1、汇流板5、绝缘板14、进水管2、出水管3、过渡导线和有效导线,而汇流板5设置在接触板1一侧,绝缘板14设置在两块汇流板5之间,并且用紧固螺栓4将两块汇流板5和在其之间设置的绝缘板14牢牢的固定在一起,从而提高了该淬火感应器的整体性。
本实施例中接触板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孔101,进而使感应器与中频机床的淬火变压器相连接,使感应器能够接入中频电流。可以理解的是,只要使接触板1与中频机床的淬火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之间相固定,具体的固定方式和接触板1的安装孔101数量在此处不作限定。
参照图3所示,进水管2焊接在一块汇流板5一端,并通过该块汇流板5上开设的第一通水孔10与第一过渡导线9相连通,而出水管3焊接在另一块汇流板5一端,并通过该块汇流板5上开设的第二通水孔13与第二过渡导线12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有效导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直导线8和第二直导线11,在第一直导线8和第二直导线11之间还设有圆弧导线7,而圆弧导线7一端与第一直导线8一端焊接在一起、并接通,另一端与第二直导线11的一端焊接在一起、并接通,而第一直导线8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渡导线9一端焊接在一起、并接通,第二直导线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渡导线12的一端焊接在一起、并接通。
并且在第一直导线8、第二直导线11和圆弧导线7上还镶嵌有导磁体6,而导磁体6能够更好地集束磁通的密度和方向,充分集中磁力线以增大磁感应强度,即增大感应电流,从而提高了感应器的加热效率和加热速度。
在两块汇流板5之间设置的绝缘板14主要用于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板14由四氟板制成,四氟板能够提高绝缘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感应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淬火过程;
利用该淬火感应器对大轴承圈的滚道进行淬火处理时,首先将工件(大轴承圈的滚道)放置在淬火机床上,移动感应器,使其有效导线达到与滚道相对应的位置,并调整好间隙,然后旋转工件,使滚道按一定线速度旋转。启动冷水却***、启动淬火水***、启动中频***,启动加热,待数秒钟后,开启淬火水进行淬火冷却,即喷水器对着已达到淬火温度的滚道区域进行喷水冷却,使滚道淬火(喷水器未在图中表现)。大轴承滚道感应淬火过程完全是自动化的。待达到滚道淬火终止处,加热自动停止,过数秒钟后淬火喷水停止,工件旋转停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导线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直导线和一个圆弧导线,圆弧导线一端与一个直导线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直导线的一端相连接,两个直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过渡导线相连接,在直导线和圆弧导线上镶嵌有导磁体,从而提高了热效率和加热速度。
本感应器避免了在淬火过程中发生的滚道边缘过热问题,进而有效的解决滚道边缘裂纹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块接触板、汇流板、绝缘板、进水管、出水管、过渡导线和有效导线;
所述汇流板设置在接触板一侧,所述绝缘板设置在两块汇流板之间,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设置在两块汇流板一端,感应器的冷却水由进水管进入、通过汇流板上开设的通水孔、过渡导线、有效导线从出水管流出;
所述有效导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直导线和一个圆弧导线,所述圆弧导线一端与一个直导线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直导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两个直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过渡导线相连接,在所述直导线和圆弧导线上镶嵌有导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螺栓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汇流板选用紧固螺栓将其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为四氟板。
CN201520197528.2U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Active CN204608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7528.2U CN204608099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7528.2U CN204608099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8099U true CN204608099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60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97528.2U Active CN204608099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08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7564A (zh) * 2016-09-22 2017-02-01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弹簧片单面中频淬火工艺及其感应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7564A (zh) * 2016-09-22 2017-02-01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弹簧片单面中频淬火工艺及其感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8820B (zh) 一种利用四丝一体式高速焊焊接***进行焊接的方法和应用
CN103447832B (zh) 一种电致塑性切削加工***及其应用方法
CN210030820U (zh) 一种凸缘类零件专用淬火感应器装置
CN204608099U (zh) 一种用于大轴承圈滚道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CN204185516U (zh) 一种轴盘类零件端面内孔淬火感应器
CN205085564U (zh) 一体式动态感应焊接预热装置
CN104708191A (zh) 一种新型的不锈钢消音管的焊接方法
CN204183093U (zh) 一种气门杆端面堆焊装置
CN209532092U (zh) 一种回转体类金属零件的增材制造设备
CN105033437A (zh) 管接口的焊接方法
CN203282017U (zh) 一种单枪双丝垂直气电焊接装置
CN213538031U (zh) 一种回转支承滚道热处理感应器
CN201762400U (zh) 一种阶梯轴轴颈及圆弧过渡面连续感应淬火机床
CN201295811Y (zh) 电磁复合气体保护堆焊再制造模具的水冷励磁线圈装置
CN211018604U (zh) 一种适用于螺杆压缩机用的高速铜转子
CN103203537B (zh) 一种摩擦叠焊的焊接设备
CN202367351U (zh) 曲线焊精定位工装
CN208980763U (zh) 移动式棒材端部感应加热去应力装置
CN203556899U (zh) 一种可调式刀座
CN205021009U (zh) 高频焊接感应焊圈
CN204185515U (zh) 一种回转体零件端面淬火感应器
CN204185526U (zh) 一种轴盘类零件螺纹面淬火感应器
CN207239532U (zh) 发电机转子线圈组焊定位模
CN205008736U (zh) 一种电路板点焊机
CN204867788U (zh) 一种超导磁焊接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Qingpu Industrial Park District 201707 Shanghai City Road No. 123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EATKING INDUCTI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Qingpu Industrial Park District 201707 Shanghai City Road No. 123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eatk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