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2116U -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2116U
CN204342116U CN201420555785.4U CN201420555785U CN204342116U CN 204342116 U CN204342116 U CN 204342116U CN 201420555785 U CN201420555785 U CN 201420555785U CN 204342116 U CN204342116 U CN 204342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sheet material
pallet
support portion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57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山亘
内野雄太
山本龙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533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369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533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3690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2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21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2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on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1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for separating inclined-stacked articles with separator rollers above the st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4Simultaneously, alternately, or selectively 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two or more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6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0Details of frames, housings or mountings of the whol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6Tabl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B65H2404/61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and shaped for curvilinear transport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3Front, i.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 B65H2405/1136Front, i.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inclined, i.e. forming an angle different from 90 with the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2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on edge
    • B65H2405/2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2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2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on edge
    • B65H2405/2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212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end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2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 B65H2405/324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between operative position and non operative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能够通过其他部件延长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且能够抑制对片材的分离性能的影响。复合机具备:框体,具有传送路径及旁路路径;旁路托盘,具有相对于载置框体的载置面倾斜的支撑面;分离片,配置在比旁路托盘的支撑面靠载置面侧;托盘盖(94),靠近支撑面的近位端部位于比假想平面靠载置面侧,且能够移动到远离支撑面的远位端部位于假想平面上的敞开位置;支架部件,设置在托盘盖上,能够转动到支撑面向托盘盖的内表面侧露出的突出状态;以及供送辊,使支撑面及远位端部上所支撑的片材相对于分离片滑动并将该片材向旁路路径供送。

Description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片材支撑部沿着传送路径供送片材的片材传送装置及具备该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沿着装置框体内部的传送路径传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装置具备支撑多张片材的片材支撑部。作为片材支撑部的一例,存在支撑面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且朝向重力方向向斜下方引导片材的片材支撑部(专利文献1)。从片材支撑部供送的片材通过设置在支撑面的下方的分离部而从片材的堆中分离出一张片材并使其进入传送路径。
图像记录装置所使用的片材例如存在JIS规格的A4及A3等各种大小的片材。最近,除了作为日本的办公用尺寸而在一般情况下使用频率高的A4以外,更大的A3尺寸的使用频率也升高。因此,为了延长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存在设置延长托盘的情况(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7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78868号公报
在与构成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的部件分别设置的部件即延长托盘的支撑面和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相结合而支撑片材的结构中,存在延长托盘能够转动地支撑在片材支撑部上的情况。例如,如果片材支撑部由能够相互转动的多个部件构成,则根据转动状态,在结构上存在延长托盘的支撑面和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难以配置为包含在同一假想平面、或难以配置为即使存在微小的台阶差也至少平行的情况。因此,如果不考虑这种配置而将通过简易的结构将延长托盘能够转动地设置于片材支撑部,则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与延长托盘的支撑面不包含在同一假想平面上,或不平行。其结果是,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和延长托盘的支撑面上所支撑的片材挠曲或弯曲。根据片材的挠曲或弯曲的朝向,存在分离部的分离性能下降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其他部件的支撑面延长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且能够抑制片材的分离性能下降的技术方案,或提供能够通过其他部件辅助片材支撑部的支撑面、且能够抑制片材的分离性能下降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具备:装置框体,在内部具有传送路径;片材支撑部,具有相对于载置所述装置框体的载置面倾斜且将多张片材在层叠状态下进行支撑的第一面;分离部,配置在所述片材支撑部的所述载置面侧,与支撑在所述第一面上的片材的端部抵接;第一板材,在所述片材支撑部中配置在与所述分离部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面相同朝向的第二面中的靠近所述第一面的近位端部位于比包含所述第一面的假想平面靠所述载置面侧,并且所述第一板材能够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远位端部位于所述假想平面上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远位端部位于与所述假想平面不同的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供送部,使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远位端部上所支撑的片材相对于所述分离部滑动并且将该片材向所述传送路径供送。
由于片材支撑部的第一面和第一位置的板材的第二面的远位端部位于同一假想平面上,因此由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远位端部支撑的片材不会挠曲或弯曲。
所述片材支撑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装置框体上的固定部、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部上的可动部,所述第一面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
通过可动部的转动,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
所述可动部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载置面正交的容纳状态。
由此,装置被有效地小型化。
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板材在所述容纳状态的所述可动部中覆盖所述第一面侧的空间。
在板材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防止异物及灰尘等进入片材支撑部的第一面侧的空间。
所述可动部具有对片材的沿着传送朝向的端缘进行引导的侧引导件,所述第一面设置在所述侧引导件上。
在向片材支撑部补充片材时,容易进行片材的端缘的位置对齐。
所述供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所支撑的多张片材的堆中的最上位置的片材抵接而转动的供送辊。
通过供送辊,从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远位端部所支撑的多张片材的堆中分离出一张,并向传送路径供送。
所述片材支撑部还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的下方重叠的第五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面向与所述分离部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六位置之间移动的延长部件,所述板材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件上。
通过延长部件能够在片材支撑部上支撑更大尺寸的片材。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还具备:第二板材,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上,能够在与所述第一面相同朝向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一板材重叠的第三位置、以及所述第三面在所述第一板材的所述第二面侧露出的第四位置之间转动;以及供送部,使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远位端部所支撑的片材相对于所述分离部滑动并将该片材向所述传送路径供送。所述第一板材具有转动支撑部,该转动支撑部将所述第二板材支撑为所述第三位置上的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面平行的姿势,并且将所述第二板材支撑为所述第四位置上的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假想平面平行的姿势。
由于片材支撑部的第一面和第一位置的第一板材的第二面的远位端部包含在同一假想平面上,因此由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远位端部支撑的片材不会挠曲或弯曲。此外,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板材上,第四位置的第二板材的第三面与假想平面平行,因此在第二面的远位端部与第三面的边界,片材的支撑面不会弯曲。
所述转动支撑部具有:轴,插通于所述第二板材所形成的贯通孔中;凸轮,设置在所述轴的周围,所述第二板材与该凸轮滑动接触;以及支撑板,与所述凸轮相对设置,与所述凸轮之间夹入所述第四位置上的所述第二板材。
由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实现转动支撑部。
所述支撑板构成所述第二面的远位端部的一部分。
由此,能够增大远位端部的面积。
所述片材支撑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装置框体上的固定部、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部上的可动部,所述第一面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
通过可动部的转动,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
所述可动部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载置面正交的容纳状态。
由此,装置被有效地小型化。
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板材在所述容纳状态的所述可动部中覆盖所述第一面侧的空间。
在板材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防止异物及灰尘等进入片材支撑部的第一面侧的空间。
所述可动部具有对片材的沿着传送朝向的端缘进行引导的侧引导件,所述第一面设置在所述侧引导件上。
在向片材支撑部补充片材时,容易进行片材的端缘的位置对齐。
所述供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所支撑的多张片材的堆中的最上位置的片材抵接而转动的供送辊。
通过供送辊,从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远位端部所支撑的多张片材的堆中分离出一张,并向传送路径供送。
所述片材支撑部还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的下方重叠的第五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面向与所述分离部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六位置之间移动的延长部件,所述第一板材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件上。
通过延长部件,能够在片材支撑部上支撑更大尺寸的片材。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具备:所述片材传送装置;以及记录部,在所述传送路径中在片材上记录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板材的第二面及第二板材的第三面延长片材支撑部的第一面,并且能够抑制分离部的片材分离性能下降。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板材的第二面辅助片材支撑部的第一面,并且能够抑制基于分离部的片材分离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动部69处于立起状态的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可动部69处于倒伏状态且托盘盖94处于封闭位置的旁路托盘70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IV-IV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卸下可动部69的状态的复合机10的后表面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表示可动部69处于倒伏状态且托盘盖94处于敞开位置的旁路托盘70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的VII-VII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可动部69处于倒伏状态、延长部件89被拉出、且托盘盖94处于敞开位置的旁路托盘70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的IX-IX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可动部69处于倒伏状态、延长部件89被拉出、托盘盖94处于敞开位置、且支架部件101处于突出状态的旁路托盘70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XI-XI剖面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容纳状态的支架部件101及外表面件105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突出状态的支架部件101及外表面件105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10。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例,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适当改变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从箭头的起点朝向终点的行进朝向表现为朝向,将连接箭头的起点和终点的线上的往返表现为方向。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以复合机10(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例)被设置成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以设置有开口13的一侧为近前侧(前表面)定义前后方向8,从近前侧(前表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
[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具备通过喷墨记录方式在记录纸张等片材上记录图像的打印部11。复合机10具有复印功能及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打印部11相当于图像记录装置。
打印部11具有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13的框体14。此外,能够容纳各种尺寸的记录纸张的供送托盘20及排出托盘21能够沿前后方向8从开口13插拔。框体14的底面与设置复合机10的载置面抵接。
如图2所示,打印部11具备从供送托盘20供送记录纸张的供送部15、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的记录部24、第一传送辊对54及第二传送辊对55等。
如图1所示,在打印部11的上方设置有扫描部12。扫描部12的框体16在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的尺寸与打印部11的框体14在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的尺寸相同。因此,打印部11的框体14及扫描部12的框体16成为一体,形成复合机10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形。扫描部12是平台式扫描仪。另外,由于平台式扫描仪的结构是公知的,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在扫描部12中还可以设置有将多张原稿逐张分离并传送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
[打印部11]
以下,说明打印部11的详细的结构。打印部11相当于图像记录装置。此外,在打印部11中传送记录纸张等片材的机构相当于片材传送装置。
[供送托盘20]
供送托盘20是在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的长度比在上下方向7的长度长的外形,具有上表面敞开的箱型的形状。在供送托盘20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排出托盘21。通过支撑面支撑从基于日本工业标准的A4尺寸到用于照片记录的L版等大小的各种尺寸的记录纸张,供送托盘20能够容纳记录纸张。供送托盘20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框体14的与开口13连通的内部空间。该供送托盘20能够沿着前后方向8通过开口13相对于框体14进退。
[供送部15]
如图2所示,供送部15具备供送辊25、供送臂26、驱动传递机构27及分离衬垫23。供送部15设置在供送托盘20的上方且记录部24的下方。供送辊25可转动地轴支撑在供送臂26的前端部。供送臂26以设置在基端部的轴28为中心沿箭头29的方向转动。由此,供送辊25能够相对于供送托盘20的支撑面抵接及分离。因此,在供送托盘20容纳记录纸张并安装在框体14内时,供送辊25能够与供送托盘20中所容纳的记录纸张抵接。在没有容纳记录纸张的供送托盘20安装在框体14内时,在供送辊25与供送托盘20的支撑面抵接的位置设置有分离衬垫23。分离衬垫23由相对于记录纸张的摩擦系数比供送托盘20的支撑面相对于记录用纸的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形成。
电动机(未图示)的驱动力通过驱动传递机构27传递到供送辊25。驱动传递机构27将传递到轴28的转动通过环状带向供送辊25的轴传递。供送辊25以与供送托盘20的支撑面上所支撑的记录纸张中的最上侧的记录纸张抵接的状态转动,从而该记录纸张被向传送路径65供送。在记录纸张向传送路径65供送时,记录纸张的前端与设置在供送托盘20的前后方向8的后侧的分离部件35抵接。其结果是,只有最上侧的记录纸张与下侧的记录纸张分离而被传送。并且,比最上侧的记录纸张靠下侧的记录纸张不会被最上侧的记录纸张拖动而仍然保持容纳在供送托盘20内的状态。
[传送路径65]
如图2所示,设置在框体14的内部空间的传送路径65以从供送托盘20的后侧向上方U形回转的方式弯曲而延伸,进而从打印部11的后侧向前侧弯曲之后,进一步朝向前侧大致笔直地延伸而到达排出托盘21。传送路径65大体分为U形回转的弯曲路径65A和笔直的直线路径65B。
弯曲路径65A由隔开记录纸张能够通过的空间而相对的外侧引导部件18、内侧引导部件19及引导部件31规定。直线路径65B由隔开记录纸张能够通过的空间而相对的记录部24和压盘42、以及引导部件32和引导部件33规定。
通过供送托盘20的供送辊25沿着传送路径65供送的记录纸张沿着弯曲路径65A从下方朝向上方翻转传送朝向,并在不翻转传送朝向的情况下沿着直线路径65B从后方朝向前方传送。
外侧引导部件18是在沿着弯曲路径65A传送记录纸张时构成外侧的引导面的部件。内侧引导部件19是在沿着弯曲路径65A传送记录纸张时构成内侧的引导面的部件。另外,各引导面既可以由一个面构成,也可以构成为多个肋的前端面的组。
引导部件31在第一传送辊对54的正上游(后侧)配置在内侧引导部件19的上方。外侧引导部件18及引导部件31还是规定后述的旁路路径66的部件。
[后表面盖22]
后表面盖22是支撑外侧引导部件18并构成框体14的后表面的一部分的部件。后表面盖22在下侧的左右两端被轴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框体14转动。后表面盖22绕下侧的沿着左右方向9的转动轴以上侧向后方倒伏的方式转动,从而传送路径65的一部分及后述的旁路路径66的一部分向框体14的外方敞开(露出)。
与后表面盖22同样地,外侧引导部件18也在下侧的左右两端被轴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框体14转动。在后表面盖22以向后方倒伏的方式转动的状态下,外侧引导部件18也绕下侧的沿着左右方向9的转动轴以上侧向后方倒伏的方式转动。通过外侧引导部件18转动为向后方倒伏,弯曲路径65A的至少一部分敞开(露出)。如图2所示,如果后表面盖22被关闭成为立起状态,则外侧引导部件18被后表面盖22从后方支撑而维持立起状态,与内侧引导部件19相对而规定弯曲路径65A。
[第一传送辊对54及第二传送辊对55]
如图2所示,在传送路径65上的比记录部24靠传送朝向(前后方向8的前方朝向)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辊对54。第一传送辊对54具有第一传送辊60和夹送辊61。在传送路径65上,在比记录部24靠传送朝向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辊对55。第二传送辊对55具有第二传送辊62和齿盘辊63。第一传送辊60及第二传送辊62被传递电动机(未图示)的转动而转动。在分别构成各传送辊对的各辊之间夹持有记录纸张的状态下,第一传送辊对54及第二传送辊对55通过第一传送辊60及第二传送辊62的转动来传送记录纸张。
[记录部24]
如图2所示,在第一传送辊对54与第二传送辊对55之间设置有记录部24。记录部24具备滑架41和记录头39。滑架41由设置在压盘42的后侧及前侧的导轨43、44支撑为能够沿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在导轨44上设置有公知的带机构。滑架41与带机构的环状带连接,通过环状带的转动,沿着导轨43、44在左右方向9上往复移动。在滑架41和记录头39与压盘42隔开空间而相对时,滑架41、记录头39及压盘42规定直线路径65B的一部分。
记录头39搭载在滑架41上。在记录头39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喷嘴(未图示)。从墨盒(未图示)向记录头39供送墨水。记录头39从多个喷嘴以微小的墨滴的形式选择性地吐出墨水。在滑架41向左右方向9移动时,从喷嘴对压盘42上所支撑的记录纸张吐出墨滴。吐出的墨滴附着在压盘42上的记录纸张上,从而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
[旁路路径66]
在框体14的后表面上,在后表面盖22的上方设置有开口64。在框体14的内部形成有从开口64向第一传送辊对54延伸的旁路路径66。旁路路径66是在框体14的内部从前后方向8的后方向斜前下方延伸的路径。旁路路径66由引导部件31、外侧引导部件18及后表面盖22规定。引导部件31是在沿着旁路路径传送记录纸张时构成上侧的引导面的部件。外侧引导部件18及后表面盖22是在沿着旁路路径66传送记录纸张时构成下侧的引导面的部件。传送路径65的弯曲路径65A及直线路径65B均配置在比旁路路径66靠下方。外侧引导部件18及后表面盖22转动为上侧向后方倒伏,从而旁路路径66的一部分和传送路径65的一部分一起向框体14的外方敞开(露出)。
后述的旁路托盘70中所容纳的记录纸张沿着旁路路径66向斜下方引导。该记录纸张沿着传送路径65的直线路径65B被引导,并通过第一传送辊对54传送。该记录纸张进一步通过记录部24进行图像记录,并向排出托盘21排出。这样一来,旁路托盘70中所容纳的记录纸张沿着大致直线形状的路径(记录纸张的表面和背面在上下方向7上不翻转的路径)被传送。
[旁路托盘70]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复合机10的后表面侧设置有旁路托盘70。旁路托盘70与供送托盘20彼此独立地容纳记录纸张。旁路托盘70相当于片材支撑部。
如图1及图5所示,在扫描部12的框体16的后表面侧设置有以覆盖开口64(参照图2)的方式向下方延伸的固定部68。固定部68构成旁路托盘70的传送朝向下游侧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可动部69能够相对于固定部68转动地设置在固定部68的上侧。由固定部68及可动部69构成旁路托盘70。
如图5所示,在固定部68的上表面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9延伸的狭缝形状的开口67。在旁路托盘70形成有从该开口67到达旁路路径66(参照图2)的通路。如图3所示,在固定部68上设置有具有支撑面74的支撑部件75。支撑面74向斜下方延伸到旁路路径66(参照图2)。支撑部件75的下端形成对沿着旁路路径66传送的记录纸张进行引导的引导面的一部分。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固定部68上的支撑部件75的下方设置有分离片72。分离片72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与开口64大致相同的高度。分离片72的上表面是与旁路托盘70上所支撑的记录纸张的前端抵接的面。在分离片72的上表面上,多个齿73(参照图4)沿着前后方向8排列,从上表面向上方突出。通过齿73整理旁路托盘70上所支撑的多张记录纸张的前端。分离片72相当于分离部。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齿73。
如图5所示,在支撑部件75的上端侧且支撑面74的上方设置有将供送辊76的驱动轴(未图示)支撑为能够转动的加固部件84。从未图示的电动机经由驱动传递部79向加固部件84上所支撑的供送辊76的驱动轴传递驱动力,从而供送辊76转动。
如图5所示,在固定部68的左右方向9的右侧设置有由多个小齿轮构成的驱动传递部79。从设置在打印部11的框体14的内部的电动机(未图示)向驱动传递部79传递驱动力。供送辊76的驱动轴沿左右方向9延伸,其一端与构成驱动传递部79的小齿轮啮合。驱动轴的另一端延伸到固定部68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
在供送辊76的驱动轴上能够转动地支撑有臂78。即,臂78绕供送辊76的转动轴转动自如。在该臂78的转动前端侧能够转动地支撑有供送辊76。臂78从供送辊76的驱动轴朝向支撑部件75的支撑面74向下方延伸。臂78配置在固定部68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
供送辊76通过未图示的环状带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的转动通过环状带传递到供送辊76,从而供送辊76转动。供送辊76在与旁路托盘70的支撑面74上所支撑的记录纸张中的最上侧的记录纸张抵接的状态下转动,从而该最上侧的记录纸张沿着旁路路径66供送。比该最上侧的记录纸张靠下侧的记录纸张被分离片72的齿73整理,不会被最上侧的记录纸张拖动,而是保持在旁路托盘70上。这样一来,由供送辊76、驱动轴77及臂78构成的供送部被配置在框体14的外侧且支撑面74的上方的空间。
如图3及图4所示,可动部69在固定部68的上侧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固定部68转动。可动部69能够在图1所示的沿着上下方向7立起的立起状态和图3所示的相对于上下方向7倾斜的倒伏状态之间转动。立起状态是指,用于减小框体14的后表面侧的用于可动部69的空间的状态,是旁路托盘70的不使用状态。立起状态的可动部69的后表面与框体14的后表面大致平行。倒伏状态是指,通过使可动部69朝向框体14的外侧向斜上方倾斜而使倾斜的支撑面74、90实际上成为一个平面的状态,是旁路托盘70的可使用状态。将可动部69设置为立起状态还是设置为倒伏状态,可由用户任意操作来选择。
如图3所示,在可动部69的左右方向9的两侧设置有侧壁86、87。侧壁86、87覆盖固定部68的左右方向9的两侧的一部分。设置在固定部68的左右方向9的右侧的驱动传递部79被可动部69的侧壁86覆盖。
如图3所示,横跨可动部69的侧壁86、87之间设置有支撑部件88。在倒伏状态下,设置在支撑部件88的上表面上的支撑面90与支撑面74实际上构成同一平面。即,在旁路托盘70中,由支撑面74及支撑面90形成的面支撑记录纸张。此外,在立起状态下,支撑面90成为与复合机10的载置面正交即沿着上下方向7及左右方向9的状态。支撑面90相当于第一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置复合机10的载置面是沿着左右方向9和前后方向8扩展的面。在此,“实际上一个平面(同一平面)”是指,即使在两个面之间存在微小的台阶,所支撑的记录纸张也不会挠曲或弯曲的平面,即以能够通过分离片72发挥稳定的分离性能方式支撑记录纸张的平面。
如图3所示,在支撑部件88上设置有一对侧引导件92。一对侧引导件92沿左右方向9分离而设置,从支撑面90向上方突出。侧引导件92具有沿着旁路托盘70的传送朝向延伸的引导面93。在支撑面90上的记录纸张被传送时,记录纸张的沿着传送朝向的端缘被引导面93引导。
侧引导件92具有沿着支撑部件88的支撑面90的支撑面91。即,侧引导件92构成引导面93与支撑面91正交的L字形状。支撑面91虽然与支撑面90略微具有台阶差,但实际上构成同一平面,并和支撑面74、90一起支撑记录纸张。一对侧引导件92沿着左右方向9分离的距离是可变的。由此,能够通过侧引导件92的引导面93引导支撑面90、91上所支撑的各种尺寸的记录纸张的端缘。
如图8及图9所示,在支撑部件88上设置有延长部件89。延长部件89是平板形状的部件,能够容纳在形成在支撑部件88的支撑面90的下方的内部空间中。延长部件89能够在如图6及图7所示的容纳在支撑部件88的内部空间的容纳状态和如图8及图9所示的向支撑部件88的上方拉出的拉出状态之间滑动移动。容纳状态相当于第五位置,拉出状态相当于第六位置。
在延长部件89的上端设置有托盘盖94。托盘盖94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延长部件89绕轴82(参照图4)转动。托盘盖94是能够封闭旁路托盘70的上端侧的开口而覆盖支撑面90侧的空间的平板形状的部件。托盘盖94相当于第一板材。
如图1所示,在可动部69处于立起状态且延长部件89处于容纳状态时,托盘盖94能够转动到覆盖旁路托盘70的上端侧的开口的位置。此外,如图6及图7所示,在可动部69处于倒伏状态且延长部件89处于容纳状态时,托盘盖94能够转动到敞开旁路托盘70的上端侧的开口的位置。托盘盖94敞开旁路托盘70的上侧的开口的位置(图6、图7)相当于第一位置,封闭的位置(图1、图3及图4)相当于第二位置。
托盘盖94在敞开旁路托盘70的上端侧的位置(图6及图7)以延长支撑面90的方式向斜上方延伸,能够支撑从支撑面90突出的记录纸张的上端侧。
如图6至图9所示,在敞开状态的托盘盖94中,与支撑面90同样朝向上下方向7的上方的内表面95由形成有凹凸和曲面的多个面构成。作为该内表面95中的托盘盖94的转动端的下端侧、即靠近支撑面90的近位端部96位于比包括倒伏状态的可动部69的支撑面90在内的假想平面6(参照图7、图9)靠复合机10的载置面侧即上下方向7的下方的位置。延长部件89能够容纳在比支撑部件88的支撑面90靠下方的内部空间,在该延长部件89的上端能够转动地连接有托盘盖94,因此托盘盖94的近位端部96位于比假想平面6靠下方的位置。
托盘盖94的内表面95中的作为转动前端的上端侧、即远离支撑面90的远位端部97实际上位于假想平面6上。远位端部97沿着左右方向9延伸,左右方向9上的远位端部97全部实际上位于假想平面6上。与延长部件89的滑动位置无关,远位端部97实际上位于假想平面6上。在此,“实际上位于假想平面6上”的状态是指,即使多个部位没有严格地位于假想平面6上,也不会因各部位而导致记录纸张挠曲或弯曲地进行支撑的状态,即以能够通过分离片72发挥稳定的分离性能方式支撑记录纸张的状态。
在托盘盖94的内表面95的远位端部97,在左右方向9的中央设置有凸部98。在托盘盖94位于第一位置时,凸部98从内表面95向上方突出。凸部98的上表面99的一部分(远位端部97侧)实际上位于假想平面6上。另外,在托盘盖94的左右方向9的两端设置有凸片100。该凸片100具备与旁路托盘70的预定的部位较轻地卡合的突起100A,从而防止在托盘盖94相对于旁路托盘70位于第二位置时,托盘盖94轻易相对于旁路托盘70向第一位置转动。因此,当用户将托盘盖94相对于旁路托盘70转动时,用户能够感觉到轻的卡定感。此外,凸片100被配置在托盘盖94上的远位端部97侧且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从而防止在旁路托盘70的支撑面90上正常地支撑有记录纸张时,凸片100与记录纸张接触。因此,在旁路托盘70中正常地支撑在支撑面90上的记录纸张可接触的内表面95上,不存在比假想平面6向上方突出的部分。
如图10至图13所示,在托盘盖94上设置有支架部件101。支架部件101是具有细长的形状的平板,能够在容纳在托盘盖94内的容纳状态与从敞开状态的托盘盖94的远位端部97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状态之间转动。支架部件101相当于第二板材。容纳状态相当于第三位置,突出状态相当于第四位置。
在支架部件101的转动基端侧形成有贯通孔102。贯通孔102由托盘盖94的轴103支撑,从而支架部件101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托盘盖94。转动支撑部由轴103、后述的凸轮106及内表面件104构成。
支架部件101的转动基端侧形成为大致半圆形状的曲面,在该半圆形状的曲面的一部分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的缺口109。在缺口109的圆周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贯通孔102的径向延伸的端面110、111。端面110与后述的凸轮106抵接,从而规定支架部件101的容纳状态的转动位置。
在支架部件101的半圆形状的转动基端中的长度方向的最靠端部,设置有向贯通孔102的轴线方向突出的凸轮从动件112。关于支架部件101,在凸轮从动件112朝向外表面件105突出的状态下,贯通孔102中插通外表面件105的轴103。
托盘盖94具有构成内表面95(近位端部96、远位端部97、凸部98)的内表面件104、以及位于与内表面95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件105。在外表面件105上,在与内表面件104的凸部98对应的位置,圆筒形状的轴103朝向内表面件104突出。轴103的圆筒形状中的上下方向7的上侧及下侧成为沿径向向内侧凹陷的平面。如后文所述,通过这些平面,突出状态的支架部件101能够相对于轴103倾斜地改变姿势。内表面件104相当于支撑板。
在轴103的周围设置有凸轮106。凸轮106是设置在轴103的周围的圆弧形状的肋,从外表面件105朝向内表面件104突出。在托盘盖94位于第一位置时,凸轮106相对于轴103从左右方向9的左方横跨到上下方向7的下方而进行设置。凸轮106的突出端的位置即从外表面件105突出的长度根据以轴103为中心的位置而不同。在凸轮106中,相对于轴103位于左右方向9的左方的位置处的突出长度最短,上下方向7的下方的位置处的突出长度最长。在该凸轮106上,相对于轴103从左右方向9的左方的位置到上下方向7的上方的位置之间的突出端通过突出长度平滑地变化的倾斜面而连续。在凸轮106的突出端中的上下方向7的下方设置有向外表面件105侧凹陷的凹部113。在该凹部113能够卡合凸轮从动件112。
在外表面件105的轴103插通在支架部件101的贯通孔102中的状态下,支架部件101的凸轮从动件112能够与凸轮106的突出端抵接。在轴103插通在贯通孔102中的状态下,支架部件101通过朝向托盘盖94转动而容纳在内表面件104与外表面件105之间。即,成为支架部件101容纳在托盘盖94内的容纳状态。在该容纳状态下,支架部件101的缺口109的端面110与凸轮106抵接。通过端面110与凸轮106的抵接,确定支架部件101的容纳状态的转动位置。在该容纳状态下,内表面件104的内表面95与支架部件101的支撑面107平行。
支架部件101的支撑面107和托盘盖94的内表面95朝向同一侧,在容纳状态下,几乎不在托盘盖94的外部露出。在内表面件104的远位端部97上形成有缺口108。支架部件101的支撑面107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108向外部露出。支撑面107相当于第三面。
通过内表面件104的缺口108露出的支架部件101的支撑面107的一部分被用户握持而拉出,从而支架部件101绕轴103转动。转动的支架部件101在从托盘盖94最大限度地突出的状态下,凸轮从动件112与凸轮106的凹部113卡合。通过凸轮从动件112与凸轮106的凹部113的卡合,确定支架部件101的突出状态的转动位置。
通过支架部件101绕轴103转动,凸轮从动件112与凸轮106的突出端滑动接触并且移动,从而支架部件101的姿势发生变化。在支架部件101从容纳状态向突出状态转动的过程中,凸轮从动件112沿着凸轮106的突出端滑动,支架部件101的凸轮从动件112侧向最远离外表面件105的位置移动,并且贯通孔102的内周面中的最远离凸轮从动件112的部位向靠近外表面件105的朝向移动。由此,从位于第一位置的托盘盖94向上方突出的支架部件101的转动前端侧以向上下方向7的下方移动的方式进行姿势变化。
通过凸轮从动件112与凸轮106的凹部113卡合,支架部件101被定位于突出状态。突出状态的支架部件101的贯通孔102周围的支撑面107夹入到托盘盖94的内表面件104与凸轮106之间,保持转动前端侧向下方移动的姿势。其结果是,突出状态的支架部件101的支撑面107与假想平面6实际上平行。
[打印部11的动作]
以下,说明分别使用供送托盘20或旁路托盘70时的打印部11的动作。
在不使用旁路托盘70时,如图1所示,可动部69处于立起状态。由此,俯视视角中的可动部69的投影面积缩小,因此能够缩小复合机10的后表面侧的空间。此外,托盘盖94转动到堵塞旁路托盘70的上端的开口的位置。另外,如果在复合机10的后表面侧有足够的空间,则在不使用旁路托盘70时,可动部69也可以一直维持倒伏状态。
在使用供送托盘20时,在供送托盘20上放置所希望的尺寸的记录纸张。具体地说,多张记录纸张在层叠的状态下容纳于供送托盘20。容纳有记录纸张的供送托盘20从开口13***到框体14中而成为安装状态。在该状态下,供送辊25抵接于供送托盘20中所容纳的多张记录纸张中的最上位置的记录纸张。打印部11根据用户的输入或打印数据等,从供送托盘20供送记录纸张。
当接受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打印部11驱动未图示的电动机,使供送辊25、第一传送辊对54及第二传送辊对55在预定的时刻转动。最上位置的记录纸张受到供送辊25的转动而从供送托盘20沿着传送路径65供送。供送的记录纸张沿着传送路径65的弯曲路径65A到达第一传送辊对54。从记录头39对被第一传送辊对54夹持而传送到记录部24的记录纸张吐出墨滴来记录所希望的图像。结束图像记录的记录纸张被第二传送辊对55夹持而沿着直线路径65B传送,排出到排出托盘21上。
在使用旁路托盘70时,如图3所示,可动部69成为倒伏状态。由此,在旁路托盘70上,支撑面74、90实际上成为一个平面。此外,如图6所示,托盘盖94向敞开旁路托盘70的上端侧的开口的位置(第一位置)转动。
如图8所示,延长部件89根据旁路托盘70上所放置的记录纸张的尺寸而被适当拉出。此外,一对侧引导件92移动到与旁路托盘70上所放置的记录纸张的宽度对应的位置。托盘盖94向敞开位置转动,从而托盘盖94的远位端部97及上表面99实际上位于包含支撑面74、90的假想平面6上。
在比延长部件89及托盘盖94向上方伸出的记录纸张放置在旁路托盘70上的情况下,支架部件101从敞开位置的托盘盖94由容纳状态向突出状态转动。突出状态的支架部件101的支撑面107实际上与假想平面6平行。支撑面107与假想平面6的距离(台阶差)是托盘盖94的内表面件104的厚度量。在此,“实际上与假想平面6平行”是指,即使某一面没有严格地与假想平面6平行,但不会因该面而导致记录纸张挠曲或弯曲地支撑的程度的平行,即以能够通过分离片72发挥稳定的分离性能的方式支撑记录纸张的程度的平行。
在使用旁路托盘70时,在旁路托盘70上放置所希望的尺寸的记录纸张。具体地说,多张记录纸张在层叠的状态下载置在旁路托盘70的支撑面74、90上。支撑面74、90上所载置的记录纸张的上端侧还被托盘盖94的远位端部97及上表面99的一部分支撑。支撑面74、90、远位端部97及上表面99的一部分实际上位于同一假想平面6上,因此旁路托盘70上所放置的记录纸张不会挠曲或弯曲。进而,在使用支架部件101时,支架部件101的支撑面107与假想平面6实际上平行,因此在托盘盖94的远位端部97与支架部件101的边界,记录纸张不会大幅挠曲或弯曲。
在旁路托盘70上放置有记录纸张的状态下,旁路托盘70的供送辊76与多张记录纸张中的最上位置的记录纸张抵接。此外,多张记录纸张的下端与分离片72抵接。打印部11基于用户的输入或打印数据等从旁路托盘70供送记录纸张。
当接受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打印部11驱动未图示的电动机,使供送辊76、第一传送辊对54及第二传送辊对55在预定的时刻转动。最上位置的记录纸张受到供送辊76的转动而从旁路托盘70沿着旁路路径66供送。沿着旁路路径66供送的记录纸张进一步沿着传送路径65的直线路径65B传送而到达第一传送辊对54。在此期间,规定旁路路径66及直线路径65B的外侧引导部件18、后表面盖22及引导部件31朝向第一传送辊对54引导记录纸张。从记录头39对被第一传送辊对54夹持而传送到记录部24的记录纸张吐出墨滴来记录所希望的图像。结束图像记录的记录纸张通过第二传送辊对55向排出托盘21排出。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旁路托盘70上,支撑面74、90、远位端部97及上表面99的一部分实际上位于同一假想平面6上,因此旁路托盘70上所放置的记录纸张不会挠曲或弯曲。此外,支架部件101的支撑面107与假想平面6实际上平行,因此在托盘盖94的远位端部97与支架部件101的边界,记录纸张不会大幅挠曲或弯曲。由此,保持沿着假想平面6的姿势的记录纸张与分离片72抵接,因此通过分离片72发挥稳定的分离性能。
此外,通过***通在贯通孔102中的轴103、设置在轴103的周围的凸轮106、将支架部件101夹入与凸轮106之间的内表面件104将支架部件101支撑为能够转动,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转动支撑支架部件101。
此外,内表面件104构成托盘盖94的内表面95的远位端部97的一部分,因此远位端部97的面积增大,记录纸张被稳定地支撑。
此外,旁路托盘70具有设置在框体14上的固定部68和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固定部68上的可动部69,因此通过可动部69的转动,实现了复合机10的设置面积的省空间化。
此外,可动部69的状态变化为支撑面90与复合机10的载置面正交的容纳状态,因此复合机10的设置面积被有效地省空间化。
此外,在容纳状态的可动部69中,托盘盖94能够转动到覆盖支撑面90侧的空间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异物及灰尘等进入旁路托盘70的支撑面90侧的空间。
此外,在旁路托盘70上设置有侧引导件92,因此在旁路托盘70上,容易进行记录纸张的端缘的位置对齐。
此外,供送部具有与旁路托盘70的支撑面90、远位端部97及上表面99的一部分所支撑的多张记录纸张的堆中的最上位置的记录纸张抵接而旋转的供送辊76,因此在通过供送辊76供送的过程中,通过分离片72从支撑面90、远位端部97及上表面99上所支撑的多张记录纸张的堆中分离出一张而向旁路路径66供送。
此外,在旁路托盘70上设置有延长部件89,因此旁路托盘70能够支撑大尺寸的记录纸张。

Claims (17)

1.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框体,在内部具有传送路径;
片材支撑部,具有相对于载置所述装置框体的载置面倾斜且将多张片材在层叠状态下进行支撑的第一面;
分离部,配置在所述片材支撑部的所述载置面侧,与支撑在所述第一面上的片材的端部抵接;
第一板材,在所述片材支撑部中配置在与所述分离部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面相同朝向的第二面中的靠近所述第一面的近位端部位于比包含所述第一面的假想平面靠所述载置面侧,并且所述第一板材能够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远位端部位于所述假想平面上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远位端部位于与所述假想平面不同的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供送部,使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远位端部上所支撑的片材相对于所述分离部滑动并且将该片材向所述传送路径供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片材支撑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装置框体上的固定部、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部上的可动部,
所述第一面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部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载置面正交的容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板材在所述容纳状态的所述可动部中覆盖所述第一面侧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片材支撑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装置框体上的固定部、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部上的可动部,
所述可动部具有对片材的沿着传送朝向的端缘进行引导的侧引导件,
所述第一面设置在所述侧引导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供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所支撑的多张片材的堆中的最上位置的片材抵接而转动的供送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片材支撑部还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的下方重叠的第五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面向与所述分离部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六位置之间移动的延长部件,
所述板材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还具备:
第二板材,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上,能够在与所述第一面相同朝向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一板材重叠的第三位置、以及所述第三面在所述第一板材的所述第二面侧露出的第四位置之间转动;以及
供送部,使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远位端部所支撑的片材相对于所述分离部滑动并将该片材向所述传送路径供送,
所述第一板材具有转动支撑部,该转动支撑部将所述第二板材支撑为所述第三位置上的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面平行的姿势,并且将所述第二板材支撑为所述第四位置上的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假想平面平行的姿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转动支撑部具有:
轴,插通于所述第二板材所形成的贯通孔中;
凸轮,设置在所述轴的周围,所述第二板材与该凸轮滑动接触;以及
支撑板,与所述凸轮相对设置,与所述凸轮之间夹入所述第四位置上的所述第二板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板构成所述第二面的远位端部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片材支撑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装置框体上的固定部、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部上的可动部,
所述第一面设置在所述可动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部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载置面正交的容纳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板材在所述容纳状态的所述可动部中覆盖所述第一面侧的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片材支撑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装置框体上的固定部、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该固定部上的可动部,
所述可动部具有对片材的沿着传送朝向的端缘进行引导的侧引导件,
所述第一面设置在所述侧引导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供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所支撑的多张片材的堆中的最上位置的片材抵接而转动的供送辊。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片材支撑部还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的下方重叠的第五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面向与所述分离部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六位置之间移动的延长部件,
所述第一板材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件上。
17.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以及
记录部,在所述传送路径中在片材上记录图像。
CN201420555785.4U 2013-12-06 2014-09-25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21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3396A JP6136905B2 (ja) 2013-12-06 2013-12-06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3-253396 2013-12-06
JP2013253395A JP6136904B2 (ja) 2013-12-06 2013-12-06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3-253395 2013-1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2116U true CN204342116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5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578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2116U (zh) 2013-12-06 2014-09-25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90000B2 (zh)
CN (1) CN20434211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3567B2 (ja) * 2014-10-24 2018-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防塵カバ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6841Y2 (ja) 1990-01-09 1996-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
JP3202315B2 (ja) 1992-03-31 2001-08-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使用装置のトレイ
JPH10310274A (ja) * 1997-05-15 1998-11-24 Brother Ind Ltd 給紙装置
JP3077841U (ja) * 2000-11-21 2001-06-0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および用紙トレイ
JP2003327332A (ja) 2002-05-10 2003-11-19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3773116B2 (ja) * 2003-07-03 2006-05-1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JP3900288B2 (ja) * 2003-08-12 2007-04-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供給装置
JP4361460B2 (ja) * 2004-10-20 2009-11-1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媒体供給機構
JP4722740B2 (ja) * 2006-03-22 2011-07-1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72653B2 (en) * 2006-12-28 2011-12-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5821423B2 (ja) * 2011-08-31 2015-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10769B2 (ja) * 2011-09-07 2015-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
JP2012176853A (ja) * 2012-05-15 2012-09-13 Canon Electronics Inc 給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90000B2 (en) 2018-02-13
US20150158686A1 (en) 2015-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1024B2 (en)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9821967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JP4322709B2 (ja) 原稿搬送装置
US8020849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850392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4355852U (zh)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JP4716058B2 (ja)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04339887B (zh) 片材托盘
CN103030018B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583129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2285542A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4238994B2 (ja) シート状の被搬送部材の搬送装置及び前記搬送装置を有する情報処理装置
JP2008156101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204342116U (zh)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CN104691115A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1021403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eceiving tray having projecting sections
JP20102352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6904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7226066B2 (ja) 記録装置
JP6136905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6291976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5713124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046523A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CN104692153A (zh) 片材传送装置
JP2008189476A (ja) 原稿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