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0304U - 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0304U
CN204230304U CN201420681390.9U CN201420681390U CN204230304U CN 204230304 U CN204230304 U CN 204230304U CN 201420681390 U CN201420681390 U CN 201420681390U CN 204230304 U CN204230304 U CN 204230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uminescent panel
light
reflecting part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813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高志
林顺也
泽部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0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03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6Series electrical configurations of multiple OL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21Y2105/10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5/14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verall shape of the two-dimensional arr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F21Y2115/15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2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8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发光模块(15)包括发光面板(10)及反射部(43)。所述发光面板(10)包括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及有机层(30)。所述第二电极(22)与所述第一电极(21)相向。所述第二电极(22)具有供电部(22a)及透光部(22b)。所述有机层(30)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21)与所述第二电极(22)之间。所述有机层(30)具有发光层(32)。所述反射部(43)与所述发光面板(10)的第一电极(21)相向而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可容易地以所需形状发光且可获得新颖的发光的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Description

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例如,有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为光源的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其中,通常有如下的OLED,即,将包含银或铝等不透明材料的阴极设为条纹状等有适度空隙的形状,利用所述阴极与包含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等的透过性的阳极夹着有机层而构成。该OLED在熄灯时具有透过性,即从阳极侧、阴极侧均可经由OLED而看见相反侧,点灯时单侧发光,单侧具有透过性,即阳极侧发光,阴极侧可经由OLED而看见相反侧。
此处,普通的OLED为四边形,包含圆形或圆弧的形状需要利用切割方法或需要进行元件结构自身的重新修改,从而在异形发光的OLED的制作方面存在课题。而且,对OLED期待各种用途,期望获得斩新的发光。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容易地以所需形状发光且可获得新颖的发光的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模块,包括:
发光面板,包含: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向且具有供电部与透光部的第二电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层;以及
反射部,与所述发光面板的第一电极相向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所述发光面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侧的第一面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侧的第二面;在熄灯的状态下,从所述第一面侧观察所述发光面板所述第二面侧透过,并且从所述第二面侧观察所述发光面板所述第一面侧透过;在点灯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面发光,并且从所述第二面侧观察所述发光面板所述第一面侧透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所述反射部具有镜面反射性,对从所述第一面发出的光进行镜面反射,使所述光经由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有机层、所述第二电极从所述第二面发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所述反射部与所述第一面接触而设置,在点灯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面中未形成所述反射部的区域发光,所述第二面中与所述反射部相向的区域发光,并且在不与所述反射部相向的区域,所述第一面侧透过而可看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发光模块。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可容易地以所需形状发光且可获得新颖的发光的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4(a)~图4(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6(a)及图6(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0:发光面板
10a:发光面板的第一面
10b:发光面板的第二面
10c:发光面
15:发光模块
20:基板
20a:基板的第一面
20b:基板的第二面
21:第一电极
22:第二电极
22a:供电部
22b:透光部
24:密封构件
24a:密封构件的第一面
24b:密封构件的第二面
25:密封体
26:绝缘膜
30:有机层
31:空穴传输层
32:发光层
33:电子传输层
40:框体
40a:框体的第一面
40b:框体的第二面
41:本体部
42:开口部
43:反射部
44:光吸收部
100:照明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包括发光面板及反射部。所述发光面板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有机层。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向。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供电部及透光部。所述有机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有机层具有发光层。所述反射部与所述发光面板的第一电极相向而设置。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附图为示意性或概念性的图,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大小的比率等未必与现实的情况相同。而且,有时即便表示相同的部分,也会根据附图而尺寸或比率互不相同地加以表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与各图中,对与已述图中已述的要素相同的要素附上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图1(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a)是例示发光模块15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b)例示图1(a)的A1-A2线剖面。
发光模块15包括发光面板10、及框体40(模块外廓)。发光面板10具有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第二面10b为与第一面10a相反侧的面。例如,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的形状为四边形。第一面10a包含发光面10c。
发光面板10收容于框体40。例如,发光面板10的端部与框体40接触。框体40包括本体部41、开口部42、及反射部43。
框体40具有:经由反射部43而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一部分接触的第一面40a,及与发光面板10的侧面接触的第二面40b。第一面40a及第二面40b形成于本体部41。发光面板10利用第一面40a及第二面40b而与框体40接触,因而发光面板10保持于框体40。
例如,在一块基底基板内形成阳极、有机层及阴极,通过将基底基板与密封构件进行密封而形成着多个发光面板10。多个发光面板10被划线装置等切断而分为各个面板。
如图1(a)所示,发光面板10的发光面10c的形状例如为(包含圆形及椭圆形的)圆形形状。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形状为四边形。通过使框体40的开口部42的形状形成为圆形形状,而发光面板10的发光面10c的形状形成为圆形形状。
反射部43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一部分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反射部43例如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形成于发光面板10与本体部41之间。反射部43形成于设置在发光面板10的照射面侧的框体40的内侧。
例如,反射部43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至少一个角部等相向的方式,以任意形状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本实施方式中,反射部43为将正方形的中心区域挖空为圆形而成的形状,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各角部及端缘相向的方式而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
反射部43例如能够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端部相向的方式,以任意形状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反射部43也能够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4边中的至少1边相向的方式,以矩形形状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
反射部43例如也能够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周缘部相向的方式,以框状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反射部43也能够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除发光面10c外的部分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反射部43能够以任意形状形成于设置在发光面板10的照射面侧的框体40的内侧。
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照射的光被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的反射部43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经反射部43反射的光回绕到发光面板10的第二面10b侧。
反射部43例如是通过将银(Ag)或铝(Al)等的片材设置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而形成。反射部43理想的是具有镜面反射性,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照射的光被反射部43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性”是指将以入射角θ入射的光再以反射角θ反射的面,反射角为θ±5°等包括一些偏差的角度。反射部43也可利用铝蒸镀而与框体40分开地形成。
就反射部43而言,例如容许微细的凹凸构造及将氧化镁或硫酸钡等白色漫反射涂料设置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如果这样形成反射部43,则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照射的光被反射部43漫反射。
反射部43例如以主要将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照射的光镜面反射的方式,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为了利用反射部43将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照射的光镜面反射,而使用在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设置反射部43的方法。
反射部43也可形成于发光面板10的端面,即面板的厚度部分。该情况下,可利用从端面漏出的光,因而发光效率提高。而且,反射部43也可例如在与发光面板10之间,隔着折射率调整构件而设置。如果发光面板10的基板为玻璃,则可使用折射率为1.5左右的折射率调整油等光学构件。由此,可在玻璃基板内导波而将无法提取到外部的光提取到外部。
图2(a)及图2(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a)中表示发光面板10的剖面图。图2(b)中表示发光面板10的平面图。
发光面板10上设置着基板20、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有机层30、密封构件24、密封体25及绝缘膜26。有机层30包含发光层32。
基板20具有第一面20a及第二面20b。第二面20b为与第一面20a相反侧的面。密封构件24具有第一面24a及第二面24b。第二面24b为与第一面24a相反侧的面。基板20的第一面20a与密封构件24的第一面24a相向。例如,第一面20a、第一面24a与第二面20b及第二面24b的形状为四边形。
基板20的第二面20b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相对应。密封构件24的第二面24b与发光面板10的第二面10b相对应。
例如,在基板20上设置着第二电极22。在第二电极22与基板20之间设置着第一电极21。有机层30设置于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在有机层30的侧面与第二电极22之间及第一电极21的端部与第二电极22之间,设置着绝缘膜26。
在基板20上设置着密封构件24。在基板20与密封构件24之间设置着密封体25。密封体25在基板20与密封构件24之间的区域的周围连续设置。
基板20例如为透光性。基板20例如为透明基板。例如,使用玻璃基板作为基板20。基板20例如使用透明树脂基板(例如透明塑料基板等)。
第一电极21为透光性。第一电极21例如为透明电极。例如,第一电极21使用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或导电性高分子等。
第二电极22例如使用银(Ag)膜或铝(Al)膜等。因此,透光率低于基板20的透光率。第二电极22的透光率例如低于第一电极21的透光率。第二电极22例如为光反射性。
第二电极22具有供电部22a与透光部22b。供电部22a为具有供电与反射的功能的膜。透光部22b为使光透过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透光部22b开口。可通过将第二电极22形成为细线状或格子状而获得开口。另外,通过使金属膜的厚度变薄而获得透过性,因而可通过例如将银膜的厚度设为10nm~30nm而形成透光部22b,并通过将银膜的厚度设为30nm~200nm而形成供电部22a。而且,供电部22a与透光部22b的宽度及比例可根据需要来调整。
有机层30上例如设置着空穴传输层31、发光层32、电子传输层33。例如,第一电极21上设置着空穴传输层31。空穴传输层31上设置着发光层32。发光层32上设置着电子传输层33。例如,第二电极22也设置于基板20的表面的一部分上。第二电极22以覆盖基板20的表面与有机层30的上表面之间的阶差的方式而连续设置。
发光面板10中,例如从第二电极22经由电子传输层33而向发光层32注入电子。例如,从第一电极21经由空穴传输层31而向发光层32注入空穴。发光层32中,所注入的电子与所注入的空穴再结合。伴随再结合,从发光层32射出光。
本说明书中,“透明”表示对发光层32的光具有透过性。“透明”不限于透光率为100%。例如波长550nm下的透光率为20%以上,理想的是30%以上。
“不透明”表示对从发光层32射出的光具有遮光性或反射性。“不透明”不限于对从发光层32射出的光的透光率为0%。“不透明”还表示与“透明”区域相比而透光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例如,波长550nm下的透光率为20%以下,理想的是15%以下。
该例中,第二电极22具有使从发光层32射出的光实质不透过的厚度。例如,第二电极22对于光具有高反射性。从发光层32射出并朝向第二电极22侧的光由第二电极22反射,并通过透光性的第一电极21。发光面板10中,从发光层32射出的光从基板20侧提取。
密封构件24例如为透光性。例如,密封构件24使从有机层30出射的光透过。作为密封构件24,使用玻璃基板及透明树脂基板中的至少任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24可为非透光性。密封体25中例如使用树脂。
为了使发光面10c的形状为圆形形状等,利用光刻术(photolithography)等将绝缘膜26图案化为圆形,利用绝缘膜26来规定发光面10c。基板的外形为四边形,因而发光面10c的面积相对于基板面积的比率下降。而且,在外形为圆形的情况下,发光面板10利用划线装置等而切断为圆形形状或星形等任意形状。此种情况下,划线装置根据包含圆形形状等的圆弧或星形等的形状而控制。与将发光面板10切断为四边状的情况相比,有时划线装置的控制更为复杂。而且,为了将发光面板10形成为圆形形状,而需要考虑对电极的配线等设置于发光面板10内的元件的构造。
发光面板10为所述结构,因而熄灯时,从第一面10a侧观察发光面板10时第二面10b侧透过,从第二面10b侧观察发光面板10时第一面10a侧透过。另一方面,发光面板10为单面照射型且透明的面板,即,点灯时,第一面10a发光,从第二面10b侧观察发光面板10时第一面10a侧透过。
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单侧发光面板的第一面10a侧设置反射部43,由此可使第一面10a以圆形形状等任意形状发光。
图3(a)及图3(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3(a)表示在图1(a)的情况下,发光时的第一面10a的发光。图3(b)表示在图1(a)的情况下,第二面10b的发光。图的斜线表示发光的部分。图3(a)及图3(b)是点灯时从第一面10a侧及第二面10b侧观察到的图。
如图3(a)那样,第一面10a侧可使未形成着反射部43的区域发光。例如,能够以圆形形状等任意形状发光。通过使框体40的开口部42形成为与发光面板10的形状(例如四边状)不同的形状,而可容易地获得来自形成为圆形形状等任意形状的发光面10c的发光。
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反射部43,使通常不发光的单侧发光面板的第二面10b侧也发光。该发光依存于反射部43的形状。即,如图3(b)那样,与反射部43相向的第二面10b的区域发光。其中,第二面10b的区域的发光是经由第一电极21、有机层30、第二电极22而从第二面10b发出光,因而由于反射或透过的损耗而低于第一面10a的发光亮度。另外,发光中,在不与反射部43相向的区域,即第一面10a中发光的区域,可从第二面10b侧经由发光面板10而看到第一面10a侧。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可容易地以所需形状发光并且进行新颖的发光的发光模块。
图4(a)~图4(c)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图。
图4(a)表示照明器具100。图4(b)表示在图4(a)的情况下,发光时的第一面10a的发光。图4(c)表示在图4(a)的情况下,第二面10b的发光。图的斜线表示发光的部分。图4(b)及图4(c)是点灯时从第一面10a侧及第二面10b侧观察到的图。
如图4(a)~图4(c)所示,例如,将收容于各框体40的多个发光面板10配置于平面上而形成照明器具100。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面板10纵向排列3个,将其正中的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与第二面10b反转而配置。因此,该照明器具100的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分别如图那样发光。发光面板10的数量及配置布局不限于图4(a)~图4(c)所示的示例。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可容易地以所需形状发光且可获得新颖的发光的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第二实施方式)
图5(a)及图5(b)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6(a)及图6(b)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5(a)是例示发光模块15的示意性平面图。图5(b)例示图5(a)的A1-A2线剖面。图6(a)表示在图5(a)的情况下,发光时的第一面10a的发光。图6(b)表示在图5(a)的情况下,第二面10b的发光。图的斜线表示发光的部分。图6(a)及图6(b)是点灯时从第一面10a侧及第二面10b侧观察到的图。
如图5(a)所示,发光面板10的发光面10c的形状例如为包含圆弧的形状。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形状为四边形。通过将框体40的开口部42的形状形成为包含圆弧的形状,而使发光面板10的发光面10c的形状形成为包含圆弧的形状。
也可配置发光面10c具有包含圆弧的形状的发光面板10、及发光面10c具有四边形状的发光面板10。
发光模块15中,反射部43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一部分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反射部43例如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形成于发光面板10与本体部41之间。在反射部43的外侧形成着光吸收部44。反射部43及光吸收部44形成于设置在发光面板10的照射面侧的框体40的内侧。
本实施方式中,点灯中,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分别进行如图6(a)及图6(b)的发光。第二面10b构成为利用光吸收部44而使组合着四边形与半圆形的形状的外缘呈线状发光。
例如,反射部43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至少一个角部相向的方式,以任意形状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本实施方式中,反射部43以与发光面板10的第一面10a的角部相向的方式,形成于框体40的第一面40a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可容易地以所需形状发光且可获得新颖的发光的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以上,一边参照具体例一边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些具体例。例如,关于照明器具中所含的发光面板、发光模块、基板、发光层、有机层、密封构件、框体及反射部等各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从公知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而同样地实施本实用新型,并获得相同的效果,则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而且,只要在技术上可能的范围内将各具体例的任两个以上的要素加以组合而成者也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则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所述照明器具而适当设计变更后可实施的所有的照明器具,只要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此外,应当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范畴内,只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可想到各种变更例及修正例,关于这些变更例及修正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尽管已阐述某些实施方式,然而这些实施方式仅以举例方式提供而并不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际上,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可实施为各种其他形式;此外,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对本文所述实施方式在形式上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随附实用新型内容及其等效范围旨在包含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主旨内的此种形式及润饰。

Claims (5)

1.一种发光模块(15),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面板(10),包含:第一电极(21),与所述第一电极(21)相向且具有供电部(22a)与透光部(22b)的第二电极(2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21)与所述第二电极(22)之间的具有发光层(32)的有机层(30);以及
反射部(43),与所述发光面板(10)的第一电极(21)相向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15),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面板(10)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极(21)侧的第一面(10a)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极(22)侧的第二面(10b);在熄灯的状态下,从所述第一面(10a)侧观察所述发光面板(10)所述第二面(10b)侧透过,并且从所述第二面(10b)侧观察所述发光面板(10)所述第一面(10a)侧透过;在点灯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面(10a)发光,并且从所述第二面(10b)侧观察所述发光面板(10)所述第一面(10a)侧透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块(15),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43)具有镜面反射性,对从所述第一面(10a)发出的光进行镜面反射,使所述光经由所述第一电极(21)、所述有机层(30)、所述第二电极(22)从所述第二面(10b)发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15),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43)与所述第一面(10a)接触而设置,在点灯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面(10a)中未形成所述反射部(43)的区域发光,所述第二面(10b)中与所述反射部(43)相向的区域发光,并且在不与所述反射部(43)相向的区域,所述第一面(10a)侧透过而可看见。
5.一种照明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15)。
CN201420681390.9U 2014-03-20 2014-11-06 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03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8921A JP2015185603A (ja) 2014-03-20 2014-03-20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照明器具
JP2014-058921 2014-03-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0304U true CN204230304U (zh) 2015-03-25

Family

ID=51570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8139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0304U (zh) 2014-03-20 2014-11-06 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70511A1 (zh)
EP (1) EP2922110A1 (zh)
JP (1) JP2015185603A (zh)
KR (1) KR20150110272A (zh)
CN (1) CN204230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4566A1 (en) * 2015-04-29 2016-11-0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capsulation method for oled lighting applic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5443B1 (ko) * 2015-04-17 2022-08-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거울형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8292A (ja) * 1999-09-08 2001-05-29 Denso Corp 有機el素子
DE10353992B4 (de) * 2003-11-19 2009-03-19 Merck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rganischen Leuchtflächenelements und organisches Leuchtflächenelement
US20100237374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par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Device
CN103329625B (zh) * 2011-02-07 2015-11-25 夏普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4566A1 (en) * 2015-04-29 2016-11-0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capsulation method for oled lighting application
CN107624200A (zh) * 2015-04-29 2018-01-23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oled照明应用的密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2110A1 (en) 2015-09-23
KR20150110272A (ko) 2015-10-02
JP2015185603A (ja) 2015-10-22
US20150270511A1 (en)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1501B2 (en) Light extraction film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758314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照明装置
CN104241535A (zh) 一种有机发光结构
CN105789260B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1778855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structur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panel
US9722210B2 (en) OLE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323349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204230304U (zh) 发光模块及照明器具
WO2015155925A1 (ja) 平面発光体及び照明装置
US11380827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988738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mano et al. 49.4 L: Late‐News Paper: Highly Transmissive One Side Emission OLED Panel for Novel Lighting Applications
JP5854173B2 (ja) 面発光ユニット
US20160312964A1 (en) Surface Emitting Unit
JP2016136484A (ja) 面発光装置
JP2013246932A (ja) 面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面発光素子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US10347870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concavo-convex boundary pattern
JP2016066547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4253237A (zh) 发光面板以及照明器具
US10243028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lighting device with buffer layer
KR101510549B1 (ko) 모아레 패턴을 갖는 oled 면광원
CN207690830U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WO2013175868A1 (ja) 面発光素子
JP5240839B2 (ja) 面発光装置とそれを含む照明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1244067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