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7433U - 一种真空烧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烧结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7433U
CN203657433U CN201320685109.4U CN201320685109U CN203657433U CN 203657433 U CN203657433 U CN 203657433U CN 201320685109 U CN201320685109 U CN 201320685109U CN 203657433 U CN203657433 U CN 203657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rotection screen
support column
vacuum sintering
sinter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851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Corp f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rp f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rp f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rp f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851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7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7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74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烧结炉,包括炉体、炉盖以及设置在炉体内的加热室,其加热室***设置有上保温屏、侧保温屏、下保温屏,其炉体上部设置有排胶管道,下部设置有贯穿下保温屏并置于加热室内用于承载加工工件的支撑柱,排胶管道通过上保温屏直接***所述加热室中,设置在所述上保温屏以及加热室中的排胶管道内外壁均衬有隔热材料,所述贯穿下保温屏的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下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下支撑柱之间也设置有隔热材料,且所述上支撑柱采用中空设置,所述支撑柱下方还设置有一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开设有一缺口。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少了加热室的热量散失,提高了室内温度的均匀性,同时也增强了支撑柱、支撑钢板的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烧结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真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烧结炉。
背景技术
真空烧结炉是一种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可以进行金属材料和工件的真空加热、淬火、回火、退火、渗碳、渗氮、加压气淬等各种热处理,真空热处理过程能使被处理材料和工件性能显著提高,材料得到充分利用。而一台真正合格的真空炉主要以工作真空度、极限真空度、抽气速率比、炉室漏气率、加热功率、温度均匀性做为基本参考,其中炉温均匀性是真空炉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是为了确保待处理的零件或者原材料能够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受热,使其微观组织尽可能地处于同一阶段,以及防止由于温度不均匀造成材料膨胀差异而导致零件变形等问题,由于现有真空高温炉加热室底部设置的支撑柱以及炉膛连接的排胶管道均存在热量散失,保温效果差的问题,从而造成加热室局部温度不均匀,继而影响真空炉加热室的热稳定度,降低了炉内加工零件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真空烧结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烧结炉,包括炉体、炉盖以及设置在炉体内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设置有上保温屏、侧保温屏、下保温屏,所述炉体上部设置有排胶管道,下部设置有贯穿所述下保温屏并置于加热室内用于承载加工工件的支撑柱,所述排胶管道通过上保温屏直接***所述加热室中,设置在所述上保温屏以及加热室中的排胶管道内外壁均衬有隔热材料,所述贯穿下保温屏的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下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下支撑柱之间也设置有隔热材料,且所述上支撑柱采用中空设置,所述支撑柱下方还设置有一圆形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开设有一缺口。
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上保温屏以及加热室中的排胶管道内外壁衬有的隔热材料为绝缘瓷套。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支撑柱之间设置的隔热材料为陶瓷垫。
进一步地,所述侧保温屏***绕有多组线圈,所述每组线圈串联连接,所述线圈均缠绕在云母带中。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炉盖均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为空心。
进一步地,所述炉盖上设置有可插拔的测温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可插拔的测温装置包括***炉体内的热电偶和设置在热电偶上端的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炉盖上开设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中固定设置有一接管,所述热电偶通过护套设置在所述接管内,所述气缸与所述接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减少了加热室的热量散失,提高了室内温度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烧结炉,包括炉体、炉盖以及设置在炉体内的加热室,其加热室***设置有上保温屏、侧保温屏、下保温屏,为了减少加热室的热能散失,本实用新型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降低了加热室边缘的热散失,提高了加热室的热稳定度,增强了炉内支撑运载能力,1、本实用新型将贯穿上保温屏并直接***到加热室中的排胶管道内外壁衬有一层隔热材料,该隔热材料减少了排胶管道所带走的室内热量,从而使排胶管道附近的温度趋于加热室均匀温度范围;2、本实用新型将贯穿下保温屏的支撑柱设置成上支撑柱、下支撑柱,其上支撑柱采用中空设置,且上、下支撑柱之间也设置有隔热材料,因而既减少了支撑柱的传热面积,也中断了加热室的热量传送到下支撑柱进行散热,降低了下支撑柱的热量,提高了其承载能力;3、支撑柱下方的支撑钢板上开有一缺口,避免了电磁感应使支撑板上电流形成大的闭环,减少了发热量,降低了支撑柱、支撑板温度,提高了两者共同的承载能力。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保温隔热效果佳,可操作性强,可广泛地在高温真空炉的温度均匀设计方面得到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支撑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测温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所示的一种真空烧结炉,包括炉体1、炉盖2以及设置在炉体1内的加热室3,其加热室3***设置有上保温屏4、侧保温屏5、下保温屏6,其炉体1上部设置有排胶管道7,下部设置有贯穿下保温屏6并置于加热室3内用于承载加工工件的支撑柱,其排胶管道7通过上保温屏4直接***加热室3中,设置在上保温屏4以及加热室3中的排胶管道7内外壁均衬有隔热材料11,其贯穿下保温屏6的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9、下支撑柱10,其上支撑柱9、下支撑柱10之间也设置有隔热材料11,且上支撑柱9采用中空设置,其支撑柱下方还设置有一支撑钢板12,其支撑钢板12开设有一缺口13。
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上保温屏4以及加热室3中的排胶管道7内外衬有的隔热材料11优选采用绝缘瓷套,其减少了排胶***所带走的室内热量,从而使排胶管道7附近的温度将趋于加热室3均匀温度范围内,其排胶管道7与加热室3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圈;另外,本实施例将支撑柱设置成上、下支撑柱9、10,其上支撑柱9采用中空设计,且上下支撑柱9、10之间设置有陶瓷垫,减少了支撑柱的传热面积,也中断了加热室3的热量传送到下支撑柱10进行散热,降低了下支撑柱的热量,提高了其承载能力,为了更好的固定上支撑柱,其下支撑柱10上端面设计成凹槽状。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支撑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支撑钢板12上开有一缺口13,用于避免电磁感应在支撑钢板12上形成大的电流闭环,减少了发热量,降低了支撑柱、支撑钢板12温度,提高了两者工作状态时的抗压强度。
本实施例中,加热室5***绕有多组线圈,其每组线圈串联连接,所述线圈均缠绕在云母带中,采用云母带设置,相较于现有铸造陶瓷绝缘,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炉体1、炉盖2均为夹层结构,其夹层为中通循环水冷却结构。
为了较为方便地测量真空烧结炉内的高温温度,其炉盖2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测温装置,结合图3所示,该测温装置包括***炉体1内的热电偶8和设置在热电偶8上端的气缸14,其炉盖2上开设有测温孔,其测温孔中固定设置有一接管16,其热电偶8通过护套15设置在接管16内,其气缸14与接管16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真空烧结炉,包括炉体、炉盖以及设置在炉体内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设置有上保温屏、侧保温屏、下保温屏,所述炉体上部设置有排胶管道,下部设置有贯穿所述下保温屏并置于加热室内用于承载加工工件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胶管道通过上保温屏直接***所述加热室中,设置在所述上保温屏以及加热室中的排胶管道内外壁均衬有隔热材料,所述贯穿下保温屏的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下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下支撑柱之间也设置有隔热材料,且所述上支撑柱采用中空设置,所述支撑柱下方还设置有一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开设有一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烧结炉,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上保温屏以及加热室中的排胶管道内外壁衬有的隔热材料为绝缘瓷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支撑柱之间设置的隔热材料为陶瓷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保温屏***绕有多组线圈,所述每组线圈串联连接,所述线圈均缠绕在云母带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炉盖均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为空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真空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上设置有可插拔的测温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插拔的测温装置包括***炉体内的热电偶和设置在热电偶上端的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真空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上开设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中固定设置有一接管,所述热电偶通过护套设置在所述接管内,所述气缸与所述接管固定连接。
CN201320685109.4U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真空烧结炉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57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5109.4U CN203657433U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真空烧结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5109.4U CN203657433U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真空烧结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7433U true CN203657433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2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8510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57433U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真空烧结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74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1793A (zh) * 2013-11-01 2014-02-19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烧结炉
CN104792152A (zh) * 2015-04-29 2015-07-22 宁夏昇力恒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热电偶自动拔插装置的高温真空烧结炉
CN105803382A (zh) * 2016-05-17 2016-07-27 山东国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热电偶渗碳的渗碳炉及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1793A (zh) * 2013-11-01 2014-02-19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烧结炉
CN103591793B (zh) * 2013-11-01 2015-11-25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烧结炉
CN104792152A (zh) * 2015-04-29 2015-07-22 宁夏昇力恒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热电偶自动拔插装置的高温真空烧结炉
CN104792152B (zh) * 2015-04-29 2017-02-22 宁夏昇力恒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热电偶自动拔插装置的高温真空烧结炉
CN105803382A (zh) * 2016-05-17 2016-07-27 山东国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热电偶渗碳的渗碳炉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7433U (zh) 一种真空烧结炉
CN109161643B (zh) 一种磁场热处理炉
CN106521100A (zh) 一种磁场退火炉实验装置
CN103591793B (zh) 一种真空烧结炉
CN204700307U (zh) 一种钕铁硼稀土永磁合金的连续烧结炉
CN205170926U (zh) 一种立式淬火炉
CN101552068A (zh) 一种锰锌铁氧体磁芯的制备方法
CN108774674A (zh) 一种磁场热处理炉
CN104073609B (zh) 一种可连续工作的真空气氛热处理炉
CN103031416A (zh) 真空双室高压气淬炉
CN200993527Y (zh) 高温电阻烧结炉
CN203691667U (zh) 新型箱式电磁感应加热炉
CN208378947U (zh) 磁场热处理炉
CN103146900B (zh) 一种带保温箱的筒式感应加热炉
CN204046851U (zh) 一种新型加热瓦
CN204678904U (zh) 电阻炉
CN203423819U (zh) 高频感应式预热炉
CN104089482B (zh) 一种无芯电炉烘炉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烘炉工艺
CN106929694B (zh) 一种高温铜质线圈镁还原罐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5004178A (zh) 外热式真空热处理罐
CN110749193A (zh) 一种用于熔炼铝的封闭式加热炉
CN206814830U (zh) 一种高温铜质线圈镁还原罐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5400934A (zh) 一种立式淬火炉
CN104846157A (zh) 一种高精高速重载齿轮盐浴淬火的新型回火工艺
CN104673978A (zh) 一种用于小预留量工件的退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25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