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60153U - 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60153U
CN203560153U CN201320614228.0U CN201320614228U CN203560153U CN 203560153 U CN203560153 U CN 203560153U CN 201320614228 U CN201320614228 U CN 201320614228U CN 203560153 U CN203560153 U CN 203560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upporting frame
air quantity
flabellum
camber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142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荣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IS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IS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IS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IS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142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60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60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601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该扇叶至少包含有:一轮毂、多片第一叶片以及一支撑框;其中该多片第一叶片内侧端分设于该轮毂周围,且该多片第一叶片外侧端固定在该支撑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该支撑框上增设多片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叶片,且该第二叶片与该第一叶片两者沿着该支撑框交错设置,令该第一叶片上方气流经第二叶片弯折而流入该第一叶片下方的轴向气流中,达到增强轴向风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增进风扇风量的扇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中央处理器(CPU)等芯片不断地追求高功能化、高速度化及微型化,使得热能堆积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将电子芯片等发热体的热能移除逐渐地受到重视,业界最常采用的散热组件不外乎是导热体、热管、散热片及散热风扇,其中最具立竿见影效果的便是散热风扇,利用散热风扇所产生的低温气流吹拂发热体而发生热交换效果,而将热能排出机壳外部,故散热风扇在所有的散热组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请参阅图1所示,常见的散热风扇主要包含有:一扇框(图中未示)及容置于该扇框内的扇叶组1,其中该扇叶组1由一轮毂10以及分设于轮毂10周围的多片扇叶11所构成,该扇叶组1于扇框内旋转时,其扇叶11会带动空气产生一轴向气流,该扇叶组1转速越高、气流流速越快、风量越大所能产生热交换效果越佳,如何在有限的转速范围追求大风量及高风压为业界普遍的技术瓶颈。
据悉,每片扇叶11设有相对应的上弧面111及下弧面112,且该下弧面112的弧面较该上弧面111平缓,故当该扇叶组1转动扰动气流时,该气流分别于该上弧面111及该下弧面112产生不同的压力及流速,依白努利定律(Bernoulli)气流,位于上弧面111上的气流流速较高,压力较低,位于下弧面112上的气流流速较低,压力较高,因此,大部分气流均会流入低压的上弧面,导致流入上弧面111及下弧面112的气流均会于各扇叶11尾端产生两股不同流向及流速的气流,一般来说:下弧面112的气流均朝轴向流动故称为轴向气流,上弧面111的气流流向均沿切线方向,故称切线气流,但,该切线气流的气流量较大,故会与轴向气流抵销而产生涡流损失,导致风扇风量及风压无法有效地提升。
为此,如何改善扇叶尾端的气流量较大的切线气流并将其弯折为可作功的轴向气流,进而提升扇叶的风量为本实用新型所钻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以达到增强轴向风量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该扇叶包含:一轮毂、多片第一叶片以及一支撑框;其中该多片第一叶片的内侧端分设于轮毂周围,且该多片第一叶片的外侧端固定在该支撑框,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上增设多片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叶片的面积,且该第二叶片与该第一叶片沿着该支撑框交错设置,使该第一叶片上方气流经第二叶片弯折流入该第一叶片下方的轴向气流中,而达到增强轴向风量的效果。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该第二叶片与该第一叶片间保持一适当间隔,令第一叶片上方的气流可经由该间隔而弯折流入该第一叶片下方的轴向气流。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该第一叶片外侧端进一步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该第二叶片进一步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该第二叶片与该第一叶片两者进一步沿着该支撑框内缘交错设置。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该第一叶片外侧端(近支撑框处)的近尾侧处系开设有一适当宽度的增量槽部,用来对应该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与该增量槽部周围保持一适当间距,而该第二叶片的第二下弧面(迎风面)最好等齐或高于或接近该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背风面)的延伸线,令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的大部分上气流可经第二叶片弯折并由两叶片(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间的间距流入第一叶片下方的轴向气流。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各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为凸弧面,其第一下弧面为凹弧面,该第一叶片对空气产生扰动时,依白努利定律:气流会于该第一上弧面及该第一下弧面产生不同的压力及流速,位于该第一上弧面上的气流流速较高,压力较低,位于第一下弧面上的气流流速较低,压力较高,故,本实用新型利用该第二叶片将第二下弧面的气流弯折导入该第一下弧面,令第一下弧面产生的轴向气流可有效地增加其风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扇叶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图2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二叶片的第二下弧面高于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的延伸线;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的延伸线及切线间距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另一图2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一叶片上方气流经第二叶片弯折流入第一叶片下方;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图6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二叶片的第二下弧面与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保持一适当间距;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扇叶1;轮毂10;第一叶片11;内侧端110;第一上弧面111;第一下弧面112;支撑框12;第二叶片13;第二上弧面131;第二下弧面132;增量槽部14;间距D、D1;延伸线L;切线距S。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的目的,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
请参阅图2至图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图2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二叶片的第二下弧面高于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的延伸线。图3a为本实用新型图3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的延伸线及切线间距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另一图2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一叶片上方气流经第二叶片弯折流入第一叶片下方。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该扇叶1至少包含:一轮毂10、多片第一叶片11以及支撑框12;其中该第一叶片11包含有位于上、下两相对应面的第一上弧面111及第一下弧面112(于本实施例其上、下侧面以图面方向所示,且第一上弧面为凸弧面,而第一下弧面为凹弧面)。该第一叶片11的内侧端分设于轮毂10周围(如图2所示),且该第一叶片11的外侧端固定在该支撑框12(于本实施例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当扇叶1旋转时,该轮毂10周围该多片第一叶片11带动空气产生一轴向气流,该扇叶1转速越高所带动的气流流速越快,相对地,产生的风量越大。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在于:该支撑框12除可强化第一叶片1稳定性外,该支撑框12上增设多片第二叶片13(于本实施例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且该第二叶片13包含有位于上、下两相对应面的第二上弧面131及第二下弧面132(于本实施例其上、下侧面以图面方向所示,且第二上弧面为凸弧面,而第二下弧面为凹弧面),此外,该第二叶片13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叶片11,且该第二叶片13与该第一叶片11两者沿着该支撑框12交错设置(于本实施例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令该第一叶片11上方气流经第二叶片13弯折流入该第一叶片11下方的轴向气流中进而达到增强轴向风量效果者,更详细地说:各第一叶片11外侧端(近支撑框处)的近尾侧处开设有一适当宽度的增量槽部14(如图3所示),且对应该增量槽部14的支撑框12处增设有第二叶片13,而该第二叶片13设有位于上、下两相对应面的第二上弧面131及第二下弧面132(于本实施例其上、下侧面以图面方向所示,同样地,第二上弧面为凸弧面,而第二下弧面为凹弧面)(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叶片与增量槽部的形状相似或相同,而面积大小约相等),同时,该第二叶片13位于临近该增量槽部14处,且该第二叶片13与该增量槽部14周围保持一适当间距D(如图3所示),当扇叶1旋转时,位于轮毂10周围的该多片第一叶片11带动空气产生一轴向气流时,各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上弧面111上的气流经第二叶片13弯折并由该间距D流入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下弧面112所形成的轴向气流中(如图4至图5所示)除可增加轴向气流的风量外,同时有效减少该切线气流与轴向气流间所产生的涡流损失。
请再次参阅图3、图3a至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叶片13的第二下弧面132须与该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上弧面111的延伸线L保持一适当切线距S(如图3a所示,然而实施时第二叶片的第二下弧面亦可等齐或高于或接近于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的延伸线),该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上弧面111的气流可经第二叶片13的第二下弧面132弯折并由该间距D及该切线距S流入第一叶片11下方所形成的轴向气流中,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利用增量槽部14及第二叶片13将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上弧面111的风量导引至其第一下弧面112处并使的成为轴向气流,达到有效增强轴向风量的效果(如图3、图3a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各第一叶片11迎风面(第一叶片的第一下弧面)为一凹弧面,其背风面(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为一凸弧面,当扇叶1旋转时,该多片第一叶片11对周围空气产生扰动,依据白努利定律:P+1/2ρV2=const,气流会于该第一上弧面111及该第一下弧面112产生不同的压力及流速,一般来说,该第一上弧面111上的气流流速势必较高,相对压力较低,位于该第一下弧面112上的气流流速较低,相对压力较高,基于上述,大部分气流会由该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上弧面111上流过,但,该扇叶1实际所产生的轴向气流主要来自于第一叶片的第一下弧面112,依据于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增设的第二叶片13将该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上弧面111的大部分的气流弯折入该第二下弧面132处,令第一下弧面111所产生的轴向气流包含有第一上弧面111的气流进而有效地增加轴向气流的风量(如图5所示)。
请参阅图6至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图6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二叶片的第二下弧面与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保持一适当间距。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该扇叶1至少包含:一轮毂10、多片第一叶片11以及支撑框12;其中该第一叶片11包含有位于上、下两相对应面的第一上弧面111及第一下弧面112(于本实施例其上、下侧面以图面方向所示,且第一上弧面为凸弧面,而第一下弧面为凹弧面)。该第一叶片11的内侧端110分设于轮毂10周围(如图6所示),且该多片第一叶片11外侧端固定在该支撑框12(于本实施例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在于:该支撑框12增设多片第二叶片13(如图7所示)(于本实施例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而该第二叶片13包含有位于上、下两相对应面的第二上弧面131及第二下弧面132(于本实施例其上、下侧面以图面方向所示,同样地,第二上弧面为凸弧面,而第二下弧面为凹弧面),且该第二叶片13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叶片11,此外,该第二叶片13与该第一叶片11两者沿着该支撑框12交错设置(于本实施例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令该第一叶片11上方气流经第二叶片13弯折流入该第一叶片11下方的轴向气流中而达到增强轴向风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最大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主要运用在转速较高或风量较大的需求,因此本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二叶片13与第一叶片11间的间隔D1远大于第一实施例,(如第7图所示)由于该间隔D1较大故不需额外增设增量槽部,由此,当扇叶1旋转该多片第一叶片11带动空气产生一轴向气流时,各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上弧面上的大量地气流系经第二叶片13弯折并由该间距D1流入第一叶片11的第一下弧面所形成的轴向气流中(如图8所示)进而有效增加轴向气流的风量。
本实用新型已凭借上述较佳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所举例的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对该多种结构作各种变化及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该扇叶包含:一轮毂、多片第一叶片以及一支撑框;其中该多片第一叶片的内侧端分设于轮毂周围,且该多片第一叶片的外侧端固定在该支撑框,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上增设多片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叶片的面积,且该第二叶片与该第一叶片沿着该支撑框交错设置,使该第一叶片上方气流经第二叶片弯折流入该第一叶片下方的轴向气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叶片与该第一叶片保持一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叶片外侧端的近尾侧处开设有一增量槽部,用来对应该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与该槽部周围保持一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叶片与增量槽部的形状相同,面积大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片第一叶片包含有第一上弧面及第一下弧面,第一上弧面与第一下弧面上、下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叶片上包含有第二上弧面及第二下弧面,第二上弧面与第二下弧面上、下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叶片的第二下弧面等齐或高于或接近该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的延伸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叶片的第二下弧面与该第一叶片的第一上弧面的延伸线保持一切线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叶片的外侧端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叶片固定在该支撑框的内缘。
CN201320614228.0U 2013-09-30 2013-09-30 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60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14228.0U CN203560153U (zh) 2013-09-30 2013-09-30 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14228.0U CN203560153U (zh) 2013-09-30 2013-09-30 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60153U true CN203560153U (zh) 2014-04-23

Family

ID=5050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1422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60153U (zh) 2013-09-30 2013-09-30 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60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8803A1 (zh) * 2016-01-27 2017-08-03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轮及家用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8803A1 (zh) * 2016-01-27 2017-08-03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轮及家用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41544U (zh) 风扇的扇叶气流引流结构
CN101555887B (zh) 离心风扇的扇叶结构
CN205225853U (zh) 一种轴流风扇的主扇叶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CN201115191Y (zh) 鳍片式散热器
CN201943968U (zh) 一种风扇及其电子设备
CN205036634U (zh) 一种轴流风扇的多重增压风扇结构
CN203560153U (zh) 轴流风扇的支撑框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CN201422226Y (zh) 散热器组合
CN100460692C (zh) 具有导流静叶的扇框及风扇
CN205154745U (zh) 一种轴流风扇之复合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CN101338767B (zh) 扇叶结构及采用该扇叶结构的离心风扇
CN101672297A (zh) 散热风扇及具有该散热风扇的散热装置
CN206249217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散热风扇组的导气罩
CN203774904U (zh) 一种扰流式定子通风沟结构
CN102594093A (zh) 一种大功率变流设备功率模块组
CN201041983Y (zh) 电源供应器的散热结构
CN203584896U (zh) 轴流式风扇轮毂上的扇叶风量增进结构
CN207573819U (zh)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02609060A (zh) 散热装置
CN101205934A (zh) 风扇及其扇框
CN204994204U (zh) 一种带离心风扇的散热器
CN201230437Y (zh) 散热器
CN2898389Y (zh) 多层扇叶结构
CN201984415U (zh) 一种横流散热器及包括该横流散热器的显卡
CN204598539U (zh) 一种双底板乱流式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