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6082Y - 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6082Y
CN201276082Y CNU2008201536459U CN200820153645U CN201276082Y CN 201276082 Y CN201276082 Y CN 201276082Y CN U2008201536459 U CNU2008201536459 U CN U2008201536459U CN 200820153645 U CN200820153645 U CN 200820153645U CN 201276082 Y CN201276082 Y CN 2012760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elastic surface
magnet
collisio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536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引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536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608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60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60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包括弹性外壳和位于弹性外壳中的至少一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弹性外壳包括第一弹性面和与第一弹性面相对的第二弹性面,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两端均为磁块,分别固定于第一弹性面和第二弹性面,且同极相对,之间是弹簧,第一弹性部件固定于第一弹性面的磁块还连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连接一磁铁块,其穿出第二弹性面位于刹车控制线圈中,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能有效吸能,安全性好,保护车辆免受破坏性大变形,进而全面保护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机动车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也随之而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建设中物流运输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国家和民间的机动车的拥有量也在不断增多,相应地交通运输中机动车辆冲撞事故也不断增多。
因此,为了防止车辆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需要一种设计安装安全装置。而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所有的安全用具多数是被动性的安全用具,如:安全气囊、安全带、防撞减震器、保险杠及侧防撞横梁等,因为它们是在车辆受到碰撞事故的过程完成之后,才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因此,侧重于对驾乘人员的安全保护,而忽略了车的保护,机动车碰撞能量主要靠机动车车体的破坏性大变形来吸收,因此,目前在机动车上使用的各种碰撞防护装置都难以避免在发生碰撞时机动车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由于忽略了车的保护,车子发生变形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司乘人员,因此对于人体的保护也不全面。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主动性安全用具,其在机动车碰撞过程中即进行车辆保护,避免车辆破坏性大变形,进而全面保护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设计巧妙,能有效吸能,安全性好,保护车辆免受破坏性大变形,进而全面保护人身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具有如下构成:
该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弹性外壳和位于所述弹性外壳中的至少一第一弹性部件,所述弹性外壳包括第一弹性面和与所述第一弹性面相对的第二弹性面,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更佳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数目相同的刹车控制线圈,所述刹车控制线圈在所述弹性外壳外,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连接一磁铁块,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二弹性面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磁铁块位于所述刹车控制线圈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为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端部为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同极相对,所述第一弹性体是第一弹簧,所述连杆的所述另一端还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一弹簧。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部件,其位于所述弹性外壳中,且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尤其较佳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一末端、第二末端和位于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间的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尤其更佳地,所述第一末端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末端为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二弹性体是第二弹簧。
较佳地,所述弹性外壳还包括两弧形弹性侧面,所述弧形弹性侧面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之间,并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较佳地,所述弹性外壳还包括两S形弹性侧面,两所述S形弹性侧面对称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弹性面形成一弓形弹性体,所述弓形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
更佳地,所述第一弹性面中靠近所述弓形弹性体的所述两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弹性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弹性外壳并在弹性外壳内设置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两端均为磁块,且同极相对,之间是弹簧,第一弹性部件固定于第一弹性面的磁块还连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连接一磁铁块,其穿出第二弹性面位于刹车控制线圈中,在发生碰撞的同时,弹性外壳、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即时吸能,将强大的冲击力在同一时间内分散到各个吸能点上将其力消失在本实用新型中,可无损于车辆本体和人身安全,设计巧妙,能有效吸能,保护车辆免受破坏性大变形,进而全面保护人身安全。
2、本实用新型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过程中起到吸能作用的同时,利用弹簧的压缩形变,带动连杆在刹车控制线圈内移动,进而通过电流变化控制刹车机构抱闸刹车,这样即停止后车轮继续转动前进,断绝动力继续冲击,该过程自动发生,安全性能大大增加。
3、当装有本实用新型的两辆车辆碰撞时,由于在两辆车辆之间磁铁同极靠近,磁力相斥的作用,故在两车辆还没有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安全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4、本实用新型是主动性的安全用具,是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过程中其全部机构的部件会同时起到吸能缓冲反弹等实施连锁作用,与现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大多安全用具不同。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它的宽度可以只有25cm)、重量轻,取材容易、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只要在车体头部或尾部空位即可就位,不占车身的实用部位,并且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车主欢迎。
6、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机动车头部和尾部空位的大小与车辆生产厂方配合,进行相应的设计安装;不必将车体改动即可到位安置,安全效果也好受到人们欢迎,可大大提高销售量。
7、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安置在机动车的头部,尾部使用,还可以取用该装置的头部的那个弓形弹性体安置在车体的两侧,也可以防止和减轻两侧冲撞的破坏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包括弹性外壳和位于所述弹性外壳中的至少一第一弹性部件,所述弹性外壳包括第一弹性面1和与所述第一弹性面1相对的第二弹性面2,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1和所述第二弹性面2。需要说明的是,所说的固定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比如焊接、粘结或嵌合粘结固定等,也可以是可拆卸的固定,比如在弹力作用下的抵靠固定、或通过螺丝螺母固定、或卡接固定等等方式。
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端部3、第二端部4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3和所述第二端部4之间的第一弹性体5,所述第一弹性体5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端部3和所述第二端部4,所述第一端部3和所述第二端部4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1和所述第二弹性面2。
更佳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数目相同的刹车控制线圈6,所述刹车控制线圈6在所述弹性外壳外,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还包括连杆7,所述连杆7一端连接一磁铁块8,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二弹性面2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3,所述磁铁块8位于所述刹车控制线圈6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3为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端部4为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同极相对,所述第一弹性体5是第一弹簧,所述连杆7的所述另一端还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可以是刚性弹性钢丝弹簧,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合适材料。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部件,其位于所述弹性外壳中,且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1和所述第二弹性面2。
尤其较佳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一末端9、第二末端10和位于所述第一末端9和所述第二末端10之间的第二弹性体11,所述第二弹性体11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末端9和所述第二末端10,所述第一末端9和所述第二末端10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1和所述第二弹性面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末端9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末端10为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二弹性体11是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可以是刚性弹性钢丝弹簧,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合适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外壳还包括两弧形弹性侧面12,所述弧形弹性侧面12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面1和所述第二弹性面2之间,并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1和所述第二弹性面2。该弹性外壳可以是刚性弹性钢丝外壳橡胶体,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合适材料。请参见图1,两弧形弹性侧面12、第一弹性面1和第二弹性面2形成一圆环形弹性外壳。
请参见图2,较佳地,所述弹性外壳还包括两S形弹性侧面13,两所述S形弹性侧面13对称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弹性面2形成一弓形弹性体,所述弓形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面1中靠近所述弓形弹性体的所述两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弹性体14,所述第三弹性体14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弹性面1。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面1可以是钢丝尼龙编织带,弓形弹性体可以是弓形钢性弹性钢片,第三弹性体14可以是刚性弹性钢丝弹簧,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合适材料。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可以安装在车辆装饰面板15和车体底盘梁架16之间,当然也可以安装在其它合适的地方,第一弹性面1靠近车辆装饰面板15,第二弹性面2靠近车体底盘梁架16,刹车控制线圈6与刹车机构电连接。
请参见图1,所示是O型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中虚线圆圈处表示冲击力各吸能部位点17,当两辆车辆相撞时,车辆冲撞时的强大冲击力首先向第一弹性面1冲击,将其冲击力由第一弹性面1中间向两侧传递,在圆圈处转化为势能(即吸能),同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第一弹性面1将第一磁体和第一磁铁下压,迫使钢丝弹簧压缩(吸能),当压缩到一定的距离大小时,两块同极性的磁铁(如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或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靠近,这样同时两块同性磁铁相互产生排斥力而吸能,同时,连杆7的磁铁块8在刹车控制线圈6中移动,改变电流的大小控制刹车机构抱闸刹车,停止车辆继续前进,断绝动力继续冲击,通过所有吸能机构的吸能点17同时吸能,从而在同一时间内所有吸能点17同时工作下,将冲击力全部消失碰撞吸能在本实用新型中,然而对车辆的本体没有大的冲击和影响。
请参见图2,所示是B型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与图1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虚线圆圈处表示冲击力各吸能部位点17,当机动车碰撞时,强大的冲击力冲击头部时,第一弹性面1和第一磁体向下推进,这样第三弹性体14和第一弹性体5同时拉伸和下压,并将弓形刚性弹性钢片向内拉紧迫使弹簧钢片的吸能点17同时工作吸能,同时,连杆7的磁铁块8在刹车控制线圈6中移动,改变电流的大小控制刹车机构抱闸刹车,停止车辆继续前进,断绝动力继续冲击,通过所有装置机构的吸能点17同时工作,这样在同一时间内把强大的冲击力,同时消失在B型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中,对车体无影响。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应用刚性弹性钢丝和弹性钢片某部位的弯曲、变形的弹性功能和磁铁的磁性作用将强大的冲击力的动能在同一时间内集中分散到各个弯曲、变形部位,转化为势能,将其冲击力实现减小或消失(称之为吸能)。
由这个原理制成的安全保护用具称它为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它可以全面使用在各种类型的机动车辆上(包括所有的汽车上)及大重型机械加工企业,大型港口码头万吨货轮等货物装卸的行车行驶中,如果由于失误操作和失控,可起到防撞安全保护作用、它比现在国内外有些汽车上使用的安全用具更具有它的优特性。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机动车碰撞的安全性,还可以在现行设计的装置上增加类似的吸能机构部件,增加和改善它的吸能效果,可大大提高机动车碰撞时的安全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主动性的安全用具,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过程中其全部机构的部件会同时起到吸能缓冲反弹等实施连锁作用,同时刹车,结构简单、体积小(它的宽度可以只有25cm)、重量轻,取材容易、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只要在车体头部或尾部空位即可就位,不占车身的实用部位,并且安全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车主的欢迎。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设计巧妙,能有效吸能,安全性好,保护车辆免受破坏性大变形,进而全面保护人身安全。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外壳和位于所述弹性外壳中的至少一第一弹性部件,所述弹性外壳包括第一弹性面和与所述第一弹性面相对的第二弹性面,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数目相同的刹车控制线圈,所述刹车控制线圈在所述弹性外壳外,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连接一磁铁块,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二弹性面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磁铁块位于所述刹车控制线圈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为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端部为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同极相对,所述第一弹性体是第一弹簧,所述连杆的所述另一端还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一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部件,其位于所述弹性外壳中,且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一末端、第二末端和位于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间的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末端为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同极相对,所述第二弹性体是第二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壳还包括两弧形弹性侧面,所述弧形弹性侧面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之间,并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和所述第二弹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壳还包括两S形弹性侧面,两所述S形弹性侧面对称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弹性面形成一弓形弹性体,所述弓形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弹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面中靠近所述弓形弹性体的所述两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弹性面。
CNU2008201536459U 2008-09-27 2008-09-27 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608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536459U CN201276082Y (zh) 2008-09-27 2008-09-27 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536459U CN201276082Y (zh) 2008-09-27 2008-09-27 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6082Y true CN201276082Y (zh) 2009-07-22

Family

ID=4089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5364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6082Y (zh) 2008-09-27 2008-09-27 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6082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752A (zh) * 2014-05-04 2014-08-27 邱洪武 汽车电磁主动防撞装置
CN104369708A (zh) * 2014-08-25 2015-02-2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车防撞自动刹车保护装置
CN105984500A (zh) * 2015-02-05 2016-10-05 邱洪武 磁悬浮垂直起降立体安全车身终极主动防撞***
CN107757538A (zh) * 2017-10-03 2018-03-06 刘瑞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装置
CN108923002A (zh) * 2018-07-09 2018-11-30 韩智强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752A (zh) * 2014-05-04 2014-08-27 邱洪武 汽车电磁主动防撞装置
CN104002752B (zh) * 2014-05-04 2016-04-13 邱洪武 汽车电磁主动防撞装置
CN104369708A (zh) * 2014-08-25 2015-02-2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车防撞自动刹车保护装置
CN105984500A (zh) * 2015-02-05 2016-10-05 邱洪武 磁悬浮垂直起降立体安全车身终极主动防撞***
CN105984500B (zh) * 2015-02-05 2018-04-13 邱洪武 磁悬浮垂直起降立体安全车身终极主动防撞***
CN107757538A (zh) * 2017-10-03 2018-03-06 刘瑞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装置
CN108923002A (zh) * 2018-07-09 2018-11-30 韩智强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6082Y (zh) 机动车碰撞吸能安全装置
CN202294641U (zh) 汽车碰撞缓冲器
CN102632852A (zh) 汽车电磁防撞缓冲装置
CN203126734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03344875U (zh) 汽车安全防撞梁
CN203713512U (zh) 高速纯电动汽车用电池仓安全防撞装置
CN202879407U (zh) 一种具有x型支架的汽车保险杠
CN202499097U (zh) 汽车电磁防撞缓冲装置
CN201120875Y (zh) 汽车智能防碰***
CN203032592U (zh) 一种新型安全防护保险杠
CN117162928A (zh) 一种智能车载防撞型毫米波雷达***
CN202294637U (zh) 用于chb011的后保险杠横梁
CN101830210A (zh) 一种雨刮轴固定支架
CN201026851Y (zh) 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
CN104290696A (zh) 保险杠
CN201592688U (zh) 一种带有防撞减震装置的汽车
CN201437351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后防撞杆结构
KR20110023347A (ko) 자동차용 범퍼 페시아
CN219382391U (zh) 一种具有弹性缓冲效果的保险杠
CN201824983U (zh) 安全碰撞缓冲器
CN205573855U (zh)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CN202378819U (zh) 一种汽车消能保险杠
CN201240337Y (zh) 防反弹蓄能式保险杠
CN201626362U (zh) 重型自卸汽车后部安全防护装置
CN2725108Y (zh) 汽车用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