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2716A -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2716A
CN1942716A CNA2006800001629A CN200680000162A CN1942716A CN 1942716 A CN1942716 A CN 1942716A CN A2006800001629 A CNA2006800001629 A CN A2006800001629A CN 200680000162 A CN200680000162 A CN 200680000162A CN 1942716 A CN1942716 A CN 1942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top board
air conditioner
ceiling embedded
turbo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01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2716B (zh
Inventor
池田尚史
枝吉敦史
铃木一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42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2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2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2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08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 for cooling the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06Cooling the driv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6Outlets that have intake ope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通过提高马达冷却效率可以防止马达故障的可靠性高且噪音低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在覆盖马达(4)并固定马达(4)的旋转轴(4a)的向下呈凸状的衬套(3c)的马达侧,在与马达(4)之间形成马达侧风路(3f),将从框体顶板(1b)和主板(3b)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马达侧风路(3f)的空气导向马达(4)的导风罩(18)。导风罩(18)具有从主板(3b)侧向下方延伸的周面部(18c),周面部(18c)的下端开口(18b)的高度位置位于比马达(4)的下端表面(4b)更靠下方。衬套(3c)具有多个使空气流向风扇内部风路(3e)的开口孔(3d),该空气是从间隙流入马达侧风路(3f)而从导风罩(18)的下端开口(18b)流出后流入导风罩(18)和衬套(3c)的间隙中的空气。

Description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棚嵌入型空调机,特别涉及用于提高马达冷却性能且实现低噪音化的装置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设有:具有框体顶板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设置在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并使旋转轴与框体顶板垂直的马达;覆盖马达并固定所述马达的旋转轴的向下呈凸状的衬套(ハブ,hub);从衬套的上部开口面周围与顶板对置地延伸、在与对着框体顶板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安装多枚叶片的主板;与主板对置地构成所述叶片的导向流路的壳;具有由所述衬套、所述主板和所述壳构成且形成在所述衬套的所述马达侧的马达侧风路和形成在其相反侧的风扇内部风路、将从所述壳侧吸入的空气经由所述风扇内部风路排出的涡轮风扇(现有技术1)。在该顶棚嵌入型空调机中,将从涡轮风扇排出的一部分空气经由框体顶板与主板的间隙导入衬套内侧的马达侧风路而对马达进行冷却,将该冷却后的空气从设在衬套的马达侧面附近的开口孔排向衬套外侧的风扇内部风路。
另外,在上述顶棚嵌入型空调机的结构中,不将衬套的开口孔的位置设在马达侧面附近,而是设在衬套下侧(马达旋转轴和衬套的固定部附近),同时,在衬套的外侧以覆盖下侧开口孔的方式设置具有多个叶片的辅助风扇(现有技术2)(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顶棚嵌入型空调机中,由于设置有辅助风扇,所以增大了流经马达周围的空气量,提高了马达的冷却率,同时,由于用辅助风扇覆盖下侧开口孔,所以降低了从下侧开口孔漏出的马达运行声音。
另外,在上述的现有技术2的结构中,替代下侧开口孔而将设在衬套的开口孔作为马达侧面附近的侧面开口孔,同时,替代所述辅助风扇而在衬套的外侧以覆盖侧面开口孔的方式设置大致沿衬套形成向下呈凸状的辅助衬套(现有技术3)(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270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275474号公报
在所述现有技术1中,冷却马达后的空气从衬套的侧面开口孔流向风扇内部风路,但在此时,从侧面开口孔以喷流状被排出到风扇内部风路。因此,存在叶片在喷流湍流中通过而受到压力变动从而使噪音恶化的问题。另外,从侧面开口孔流出的喷流状的流动与涡轮风扇的吸入流发生干涉。结果,从涡轮风扇实际排出的排出流的流量减少,存在送风效率恶化、相对风量的噪音值恶化的问题。另外,由于开口孔设在衬套的侧面,所以风不能充分地流到马达的下端表面,不能有效地冷却马达,马达有可能因发热而造成损坏。
另外,在现有技术2和现有技术3中,用辅助风扇或辅助衬套覆盖设在衬套上的开口孔,但并不是覆盖整个衬套,而只是覆盖一部分。因此,与上述现有技术1同样,存在从开口孔流出的排出流与涡轮风扇的吸入流发生干涉而使噪音恶化的可能。
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即,在用卡车等运送空调机本体时,由于该运送时的振动使涡轮风扇摆动,涡轮风扇的外周端与空调机本体的框体顶板以点接触方式发生冲撞,有可能因应力集中的冲击最坏时会使涡轮风扇损坏,使得可靠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将提供通过提高马达冷却效率防止马达故障的可靠性高且噪音低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作为本发明第一目的。
本发明第二目的是提供可以防止产品运送时风扇的损坏、产品可靠性高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本发明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具有:(a)具有框体顶板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b)设置在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使旋转轴与框体顶板垂直的马达;(c)涡轮风扇,其具有覆盖马达且固定马达的旋转轴的向下呈凸状的衬套、从衬套的上部开口面周围对着顶板延伸并在与框体顶板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安装多片叶片的主板、及与主板对置而构成叶片的导向流路的壳,该涡轮风扇将从所述壳侧吸入的空气通过在衬套的马达侧的相反侧形成的风扇内部风路排出;(d)导风罩,其设在衬套的马达侧,在与马达之间形成马达侧风路,将从框体顶板和主板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马达侧风路的空气导向马达。导风罩具有从主板侧向下方延伸的周面部,形成为周面部的下端开口的高度位置位于比马达的下端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衬套具有多个使空气流向风扇内部风路的开口孔,该空气是从间隙流入马达侧风路而从导风罩的下端开口流出后流入导风罩和衬套的间隙的空气。
本发明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具有:(a)具有框体顶板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b)设置在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进行送风的涡轮风扇;(c)设置在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且旋转轴与框体顶板垂直的用于驱动涡轮风扇的马达;(d)包围涡轮风扇地直立设置的热交换器;(e)在框体顶板中相当于热交换器内侧的区域内从与马达对置的区域的外周部分呈放射状向本体内部侧突出形成的多个加强筋;(f)设置在框体顶板内侧的顶板侧绝热件。顶板侧绝热件形成整体大致沿着各加强筋的突出面,且沿着框体顶板的各加强筋以外的各放射配置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通过沿放射配置区域构成的部分,构成将从涡轮风扇排出的排出气流的一部分导向马达的放射配置导风路。
本发明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具有:(a)具有框体顶板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b)设置在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进行送风的涡轮风扇;(c)驱动涡轮风扇的马达;(d)包围涡轮风扇地直立设置的热交换器;(e)在框体顶板中相当于热交换器内侧的区域内从与马达对置的区域的外周部分呈放射状向本体外部侧突出形成的多个加强筋;(f)设置在框体顶板内侧的顶板侧绝热件。顶板侧绝热件形成整体大致沿着各加强筋以外的面,且沿着框体顶板的各加强筋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通过沿各加强筋部分形成的部分,构成将从涡轮风扇排出的排出气流的一部分导向马达的放射配置导风路。
本发明由于在衬套的内侧设置导风罩,使该导风罩形成为周面部的下端开口的高度位置位于马达下端表面的下方,所以使流入马达侧风路的空气可以切实地导向至马达的下端表面。由此,可以冷却马达的整体表面。结果,可以得到马达冷却效率得到提高、能够防止因发热造成的马达故障的可靠性高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由于将向风扇内部风路排出空气的开口孔设在衬套的周面部的主板附近,所以可以防止从开口孔流向风扇内部风路的空气与风扇吸入流干涉。因此,可抑制风扇吸入流的剪切湍流,降低了由于叶片通过湍流而形成的噪音。另外,可以防止伴随因与风扇吸入流干涉而引起的送风效率恶化产生的噪音增大。
另外,由于衬套实际上整体为双重结构,而且开口孔设在衬套的周面部的主板附近,所以如上所述,延长了从衬套的马达侧风路到风扇内部风路的距离,使噪音衰减。结果,可减少从马达产生的电磁异常声或轴承转动声等马达运行声向外部的漏泄。另外,可以得到低噪音且给予居住者以舒适环境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与噪音的衰减同样,由于减弱了从开口孔流向风扇内部风路的空气的流速,所以可切实地防止风扇排出流的流量的降低,防止伴随送风效率恶化而产生的噪音增大。另外,利用防止降低风扇排出流的流量的效果,还可以充分确保用于冷却马达用的空气量,可以有效地冷却马达。
另外,本发明在框体顶板上设置加强筋,同时,用在框体顶板内侧设置的顶板侧绝热件和加强筋形成将从涡轮风扇排出的排出气流的一部分导向马达的放射配置导风路,所以,不仅可由加强筋增加框体顶板的强度而实现框体顶板1b薄壁化和轻量化,而且还可以通过放射配置导风路增加送向马达的空气流量,可提高冷却效率,且可以防止马达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空调机内部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空调机内部、从顶板侧看图2的X-X线的水平剖面图;
图4是图2的涡轮风扇3附近的剖面放大图;
图5是涡轮风扇3的立体图(其1);
图6是涡轮风扇3的立体图(其2);
图7是导风罩18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导风罩18和马达4的最小间隙间隔k与马达冷却效率的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G4/G1(总开口面积G4和环状开口面积G1之比)和马达冷却效率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G4/G5(涡轮风扇排出口面积G5和总开口面积G4之比)和噪音值及马达冷却效率的关系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空调机运行时的频率特性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空调机运行时的送风量和噪音的关系图;
图13是表示导风罩18另一例的涡轮风扇3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内部的纵剖面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空调机本体1的内部、从顶板侧看的水平剖面图;
图16是图14的涡轮风扇3附近的放大图;
图17是在运送涡轮风扇3的场合等风扇3以衬套3c和马达旋转轴4a的固定部3h为支点摆动而与顶板侧绝热件1e接触时的示意图;
图18是从风扇侧相当部看绝热件1c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对于E1/D1(整流部1g和主板3b之间的最小间隙E1与顶板侧绝热件1e和主板3b的高度方向的间隙D1之比)在同一送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变化及马达冷却效率的图;
图20是表示整流部1g另一形状例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整流部1g另一结构例的纵剖面图;
图22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3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内部的纵剖面图;
图23是侧面1h的倾斜形状为多边形的整流板19的立体图;
图24是侧面1h的倾斜形状为圆锥台状的整流板19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涉及本实施方式4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内部的纵剖面图;
图26是图25的Z-Z线水平剖面图;
图27是图25的S向视的顶板外观图;
图28是图25的涡轮风扇3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29是图26的V-V线剖面立体图;
图30是马达4的局部剖面侧面图;
图31是设置在马达4内的驱动用基板的示意图;
图32是表示对应于图25的放射配置导风路1k和涡轮风扇3的位置关系的马达表面温度及噪音值的检测实验结果的图;
图33是从顶板侧绝热件1eb侧看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的框体顶板1b的图;
图34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的框体顶板1b的外观平面图;
图35是图33的V-V线的剖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至图7说明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图1是本发明空调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空调机内部的纵剖面图;图3是表示图1的空调机本体1内部、从顶板侧观看时图2的X-X线的水平剖面图;图4是图2的涡轮风扇3附近的剖面放大图;图5是装载在本发明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1上的涡轮风扇3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涡轮风扇3上下倒置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配置在涡轮风扇3上的导风罩18的立体图。
在图1中,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1以可以看到设置在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1的下方的大致四边形的装饰板2的状态埋设在房间15的顶棚中。在装饰板2的中央附近,具有与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1的空气吸入口11a(参照图2)连通的大致四边形的吸入格栅2a、及与沿装饰板2的各边形成的本体排出口16a(参照图2)连通的板排出口2b,进而在各板排出口2b设有风向叶片2c而构成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空调机本体1的框体由框体侧板1a和安装在被框体侧板1a围起的部分中的框体顶板1b形成,框体侧板1a和框体顶板1b由金属板部件构成。另外,在框体侧板1a及框体顶板1b的至少一部分的空调机本体1内侧的面上贴装有绝热件1c,构成风路壁面。在空调机本体1的内部具有:配置成旋转轴4a与框体顶板1b垂直的马达4;具有由马达4转动驱动的涡轮风扇3的离心风机;包围涡轮风扇3直立设置的大致为C字形的热交换器6。
在热交换器6的下部设置有用发泡材料构成的排放盘(ドレンパン,drain pan)12、及放置控制基板等电子产品的电器部件箱13。另外,大致呈C字形的热交换器6的两个端部6a由热交换器连接板7连接,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四边形。在热交换器连接板7的外侧(框体侧板1a侧),如图3所示,与侧板侧绝热件1d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的上下由框体顶板1b和排放盘12封闭而构成配管存放空间10。在该配管存放空间10内配置与从两个端部6a中的一个端部6a伸出的导热管6b连接的集管8和分配器9。
离心风机由涡轮风扇3和形成通向涡轮风扇3的吸入风路23a的钟形口5构成。涡轮风扇3具有:覆盖马达4并固定马达4的旋转轴4a的向下呈凸状的衬套3c;从衬套3c的上部开口面周围对着框体顶板1b延伸、在与对着框体顶板1b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安装多枚叶片3a的大致环状的主板3b;与主板3b对置而构成向所述叶片3a的导向流路的壳3g。衬套3c的上端与主板3b形成一体,下端固定在马达4的旋转轴4a上。在此,衬套3c构成使周面部3ca、平面部3cb和圆筒部3cc形成为一体;周面部3ca从主板3b的内周部向下方缩径呈中空的圆锥筒形;平面部3cb从周面部3ca的下端开口向马达轴4a延伸;圆筒部3cc从平面部3cb的内周向马达轴4a方向延伸。另外,在周面部3ca上,在位于主板3b附近的同心圆上的位置形成多个开口孔3d。这样构成的衬套3c用圆筒部3cc固定在马达旋转轴4a上,在该固定状态下,设计衬套3c的大小,使与衬套3c形成一体的主板3b和顶板侧绝热件1e之间的间隙E1具有规定的间隔。
进而,在涡轮风扇3的衬套3c的内侧(马达4侧)设置导风罩18。导风罩18在与马达4之间形成马达侧风路3f,将从在框体顶板1b和主板3b之间形成的间隙E1流入马达侧风路f的空气导向马达4,如图7所示,由环状的凸缘部18a和中空的圆锥筒形的周面部18c构成。该周面部18c从凸缘部18a内周部向下端的开口18b缩径以使马达侧风路3f的截面积变小。周面部18c形成大致与衬套3c的周面部衬套3ca相同的倾斜,与衬套3c的周面部3ca之间的间隙E2配置成具有规定的间隔。另外,导风罩18形成为其周面部18c的下端开口18b的高度位置位于比马达4的下端表面4b更靠下方,形成使流入马达侧风路3f的空气导入整个马达4的构成。该构成的导风罩18由铝或电镀钢板等热传导好的金属部件构成,而由凸缘部18a通过焊接等悬挂安装在主板3b上,通过马达4的转动与涡轮风扇3一体地转动。
下面,对以上构成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运行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空调机运行时,马达4被驱动,涡轮风扇3按箭头A(参照图3、5、6)转动时,房间15的空气从吸入格栅2a如箭头B所示那样被吸入,在过滤器14除去尘土等后,通过钟形口5吸入涡轮风扇3。其后,从涡轮风扇3的排出口3i排出的空气C1在通过热交换器6的同时被加热或冷却,通过由图中未示出的叶片马达驱动转动的风向叶片2c控制空气流动方向同时从板排出口2b排向房间15进行空气调节。制冷时,用热交换器6冷凝房间15的空气而生成的冷凝水由排放泵17排到空调机本体1的外部。
另外,在图4的涡轮风扇3附近的放大图中,吸入涡轮风扇3的气流B成为气流C1和气流C2。气流C1从涡轮风扇3流向热交换器6;气流C2通过主板3b和顶板侧绝热件1e之间的间隙E1,流入马达侧风路3f,在马达4周围流动,经过导风罩18的下端开口18b后,经过衬套3c和导风罩18的间隙E2从开口孔3d排向风扇内部风路3e,与风扇吸入流B合流。
在该气流C2中,首先,通过间隙E1流入导风罩18内侧的马达侧风路3f(马达4侧)的空气成为向着下端开口18b的气流。在此,由于导风罩18形成为其周面部18c的下端开口18b的高度位置位于比马达4的下端表面更靠下方,所以可切实地将流入马达侧风路3f的空气导向马达4的下端表面4b。由此,可以冷却马达4的整个表面,可以对马达4内部的线圈温度或元件热量进行散热。
之后,冷却了马达4表面的空气从导风罩18的下端开口18b流出,与衬套3c的平面部3cb接触后,通过间隙E2导向上方,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排出。在此,由于开口孔3d设在衬套3c的周面部3ca的主板3b侧(主板3b附近),所以可防止从开口孔3d流到风扇内部风路3e的空气与风扇吸入流B发生干涉。因此,可以抑制风扇吸入流B的剪切湍流,可降低因叶片3a在湍流中经过而产生的噪音。另外,可以防止随着与风扇吸入流B干涉导致的送风效率恶化的噪音增大。
另外,由于衬套3c整体上实质是双重结构,而且开口孔3d设在衬套3c的周面部3ca的主板3b侧,所以与衬套为一层时向外部排出衬套内侧的空气的开口孔设在马达侧面附近、或衬套一部分为双重结构时设置开口孔的高度位置较低的场合相比,从衬套3c的马达侧风路3f到风扇内部风路3e的风路较长。因此,可以使噪音减小,降低马达4发出的电磁异常声或轴承转动声等运行声音。
另外,与噪音减小一样,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流出的空气的流速也衰减。这样,可以切实防止因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流出的空气与风扇吸入流B干涉而导致的风扇排出流C1的流量减少,可以防止随着送风效率恶化产生的噪音增大。另外,利用防止风扇排出流C1的流量减少的效果,可以充分确保马达冷却用的空气量,也能有效地冷却马达4。
其次,用下面的图8至图12对可以充分发挥马达4的冷却效果或噪音降低效果的涡轮风扇3的各部分的尺寸设计进行说明。设定导风罩18和马达4下端的最小间隙间隔(在从马达4下端向着导风罩18的周面部18c的表面下垂的垂线上,马达4的下端和周面部18c的表面的距离)k、涡轮风扇3的排出口3i的面积G5、导风罩18和衬套3c的间隔为E2的环状开口面积G1(将导风罩18和衬套3c在与周面部3ca垂直的平面中切成环状时的开口面积)、开口孔3d的总开口面积G4(各开口孔3d的总计面积)。
图8是表示导风罩18和马达4下端的最小间隙间隔k与马达冷却效率的关系的图。当假设有开口孔3d时的马达温度为h1,没有开口孔3d时的马达温度为h2时,马达冷却效率是(h1-h2)和h1的比。
根据图8可知,优选的是,将最小间隙间隔k设定为,在输送等场合以马达旋转轴4a为起点发生横摆时导风罩18不与马达4冲突的8mm以上,且在马达冷却效率变成急剧恶化倾向的25mm以下。根据该尺寸,充分的空气可以在马达表面流动,可得到稳定的马达冷却效率,还可以防止由于马达发热导致的破损。
图9是表示G4/G1(总开口面积G4和环状开口面积G1之比)和马达冷却效率的关系的图。
根据图9,若G4/G1是40%以上,则在从导风罩18和衬套3c的间隙E2向衬套3c的开口孔3d的流路上的通风阻力不会过大,空气最低限度地流动,可以稳定提高马达冷却效率,能够防止由于马达4发热导致的破损。
图10(a)是表示G4/G5(涡轮风扇排出口面积G5和总开口面积G4之比)和噪音值关系的图;图10(b)是表示G4/G5(涡轮风扇排出口面积G5和总开口面积G4之比)和马达冷却效率的关系的图。
根据图10(a)可知,若G4/G5是10%以下,则来自开口孔3d的排出流不会与吸入流B干涉,噪音值低。另外,根据图10(b)可知,若G4/G5是0.5%以上,则马达冷却效率就可以获得稳定。由此,若设定G4/G5为0.5%以上且10%以下,就可以得到低噪音且马达冷却效率也稳定的效果。
通过以上那样保证各结构部分间(导风罩18和马达4、导风罩18和衬套3c、开口孔3d和风扇排出口3i)的关系的尺寸设计,可以降低低噪音,防止马达4的发热导致的破损,能得到安静且高品质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图11是本发明的空调机运转时的频率特性图,表示与现有产品的比较结果。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噪音值SPL。实验结果是本发明的结构与现有的结构(衬套是一层结构,其将向衬套外侧排出衬套内侧的空气的开口孔设在衬套的马达侧面附近)比较的结果。根据图11可以确认的是能够降低由马达4发出的电磁异常声或轴承转动声等。
图12是本发明的空调机运转时的送风量和噪音的关系图,表示与现有产品的比较结果。横轴表示送风量,纵轴表示噪音值。
根据图12可以确认的是:送风量相同时,本发明的结构与现有的结构(衬套是一层结构,其将向衬套外侧排出衬套内侧的空气的开口孔设在衬套的马达侧面附近)相比,可以使噪音降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衬套3c的内侧(马达4侧)设置导风罩18,由于周面部18c的下端开口18b的高度位置比马达4的下端表面4b位于更下方那样形成该导风罩18,故可以使流入到马达侧风路3f的空气确实导向到马达4的下端表面4b。由此,可以冷却马达4的整个表面,可以使马达4内部的线圈温度或元件热量得以散热。结果,可以获得马达冷却效率得到提高、能防止由于发热产生的马达的故障、可靠性高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由于将向风扇内部风路3e中排出空气的开口孔3d设在衬套3c的周面部3ca的主板3b侧,所以,可以防止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流出的空气与风扇吸入流B发生干涉。因此,可以抑制风扇吸入流B的剪切湍流,可降低因翼3a在湍流中经过而产生的噪音。另外,可以防止伴随着以与风扇吸入流B干涉为起因的送风效率恶化的噪音增大现象。
另外,衬套3c整体实质上是双重结构,而且由于开口孔3d设在衬套3c的周面部3ca的主板3b侧,所以如上所述,从衬套3c的马达侧风路3f到风扇内部风路3e的距离被延长、噪音衰减。结果,与衬套为一重结构或部分为双重结构的现有装置相比,可以减少由马达4发出的电磁异常声或轴承转动声等马达运转的声音向外部泄漏。结果,可以获得噪音低、使居住者能得到舒适环境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与噪音的衰减一样,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流出的空气的流速也衰减。这样,可以确实防止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流出的空气与风扇吸入流B干涉而引起的风扇排出流C1的流量减少,可以防止伴随送风效率恶化的噪音增大。另外,利用防止风扇排出流C1的流量减少的效果,可以充分确保马达冷却用空气量,也能有效地冷却马达4。
另外,由于将导风罩18的周面部18c作成为以向下端的开口18b使马达侧风路3f截面面积变小的方式缩颈的中空圆锥筒状,所以马达侧风路3f内的空气流随着向下端开口18b而上升。结果,可以从马达4的上部到现有冷却不充分的马达4的下端表面4b从整体上有效地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设计各结构部分,使得最小间隙间隔k为8mm以上25mm以下,且G4/G1为40%以上,进而G4/G5为0.5%以上且10%以下,从而可以得到低噪音、能防止由于马达4发热导致的破损、安静且高品质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进而,由于导风罩18由铝或镀钢板等热传导性高的金属构件构成,所以马达周围的发热空气的热量向导风罩18传递,另外,由于导风罩18和涡轮风扇3一体转动,所以与假设导风罩18不转动那样设置的情况相比,边与导风罩18表面接触边通过的空气量增加,散热得到促进。这样,马达4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冷却效果。结果,可以得到能够进一步防止由于马达4发热导致的故障、可靠性高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对于设在与马达4的固定部件上的开口孔即衬套3c的开口孔3d,由于其不设在圆锥台状的顶点侧而是设在底边侧(即主板3b侧),所以,与将相同开口面积的开口孔3d确保在现有的衬套的下方侧面或下端附近的情况相比,由于相邻的开口孔3d间的部件(衬套3c)的面积增大,所以可得到相对马达4转矩较高的强度。
本实施方式1例示了导风罩18的周面部18c和衬套3c的周面部3ca大致平行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13所示,作成如下结构,即,使导风罩18的周面部18c沿马达4侧的外周面弯曲,设置圆筒状部18d。在该形状的情况,由于可以使流入导风罩18的马达4侧的空气确实地沿着马达4的表面,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马达冷却效率。另外,与上述一样,可以得到能降低电磁异常声或轴承转动声等的安静的、可以防止马达4破损的可靠性高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实施方式2
下面,参照图14至图19说明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图1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内部的纵剖面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空调机本体1内部的从顶板看的水平剖面图;图16是图14的涡轮风扇3附近的放大图;图17是在运送涡轮风扇3的场合等风扇3以衬套3c和马达旋转轴4a的固定点为支点摆动而与顶板侧绝热件1e接触时的示意图。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2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顶板侧绝热件1e中,在面向主板3b的环状的风扇主板相当区域1f中,形成限制从间隙E1向马达4侧流入的流量的整流部1g,由此,降低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排出的流量,实现低噪音化。该整流部1g由顶板侧绝热件1e一体形成。
下面,参照图16至图18对整流部1g的形状进行具体说明。图18是从绝热件1c的风扇侧相当部看的立体图。
整流部1g形成大致环状,随着从外周部向内周部侧与主板3b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变短那样构成。另外,整流部1g和主板3b的最小间隙E1以及主板3b和顶板侧绝热件1e的高度方向的间隙D1形成规定的关系。另外,整流部1g的侧面1h如图17所示,形成在输送等场合涡轮风扇3以衬套3c和马达旋转轴4a的固定部3h为支点摆动而与整流部1g接触时不与涡轮风扇3的外周缘发生点接触那样的倾斜。而该倾斜侧面1h的形状具体地如图18所示,呈与涡轮风扇3的外周缘线接触或面接触那样的多边形。
由于设有这样构成的整流部1g,可以抑制从涡轮风扇3的排出口3i排出而在主板3b和顶板侧绝热件1e间的间隙E1方向反转的气流C2过多地朝向马达侧风路3f流入。因此,可以减少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流出的空气流量,抑制对风扇吸入流B的干涉及剪切湍流的产生,可以实现低噪音化。
其次,用图19对能充分发挥马达4的冷却效果和降低噪音效果的整流部1g的尺寸设计进行说明。
图19(a)表示对于E1/D1(整流部1g和主板3b间的最小间隙E1与顶板侧绝热件1e和主板3b的高度方向的间隙D1的比)在相同送风量时噪音值的变化,图19(b)表示对于E1/D1在相同送风量时的马达冷却效率。
若E1/D1过小,则间隙D1的通风阻力大,故空气不流动而如图19(a)所示成为低噪音,但另一方面,由于向马达4表面的流入量减少而不能充分冷却马达4,如图19(b)所示马达冷却效率变差。反之,若E1/D1过大,空气过多地流到间隙D1,如图19(a)所示噪音变大,但另一方面,由于空气充分地流向马达4表面,所以可以使马达4的冷却效率提高。这样,兼顾马达4的冷却效果和降低噪音的效果,在本例中将E1/D1设定为0.3~0.7。由此,冷却效率到提高,且可以防止由于马达4的发热导致的故障,进而还可以降低噪音值。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2,可以收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同时,由于设有上述形状的整流部1g,可以抑制从涡轮风扇3的排出口3i排出而在主板3b和顶板侧绝热件1e间的间隙E1方向反转的气流C2过多地向马达4侧流入。因此,可以减少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流出的空气流量,抑制对风扇吸入流B的干涉及剪切湍流的产生,可以实现低噪音化。
另外,即使在输送等时万一涡轮风扇3的主板3b与顶板侧绝热件1e接触,由于不是现有技术那样的点接触,而是如图17中J所示的线或面的接触,所以,可以回避冲击产生的向风扇主板3b的应力集中,可以防止涡轮风扇3的破损。另外,由于通用构成风路的绝热件1c,在绝热件1c成形时可以一体形成整流部1g,故还具有不必构成其它的部件而可省略安装工序的优点。结果,能够获得可通过提高马达冷却效率防止马达故障、可靠性高且低噪音、可使居住者得到舒适环境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由于设定E1/D1为0.3~0.7,故可以得到兼备马达4的冷却效果和降低噪音的效果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本例虽以侧面形状为多边形时的整流部1g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只要形成与涡轮风扇3的外周缘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状就行,也可以如图20那样形成。
图20是表示整流部1g另一形状例的立体图,该例表示使整流部1g的侧面1h构成圆锥台状的倾斜形状的情况。即使在该情况,也至少与主板3b在侧面1h成线接触,故可以回避冲击产生的向主板3b的应力集中,可以防止涡轮风扇3的破损。另外,作成该形状时,若也和上述一样设定E1/D1=0.3~0.7,则可以得到兼备马达4的冷却效果和降低噪音的效果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本例以由顶板侧绝热件1e构成整流部1g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之外也可如图21所示使框体顶板1b的风扇主板相当区域1f部分变形来构成整流部1g。此时,即使在顶板1b的风路内部没有顶板侧绝热件1e,也能与框体顶板1b一体成形,故可以降低成本。
实施方式3
下面,用图22及图23说明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图2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内部的纵剖面图;图23是图22的整流板19的立体图。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3在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代替在顶板侧绝热件1e上形成整流部1g,而是更换自由地装有具有与整流部1g相当的形状并具有与整流部1g同样功能的整流板19,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2一样。整流板19由金属板构件或塑料构件等构成,相对顶板侧绝热件1e或框体顶板1b等以螺纹固定等方式固定。
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收到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同样的作用效果,同时由于能更换整流板19,所以,当热交换器6或过滤器14等结构部件的规格部分不同而是通风阻力变化时,仅通过更换整流板19,就可以将主板3b和整流板19的间隙E2的气流量调整成适合于其机种的流量。
整流板19与上述整流部1g的情况一样,不限于图示的形状,也可以如图24那样形成。
该例表示使整流板19的侧面1h构成圆锥台状的倾斜形状的情况。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至少与主板3b在侧面1h线接触,故可以回避冲击产生的向主板3b的应力集中,可以防止涡轮风扇3的破损。另外,若如上所述设定E1/D1=0.3~0.7,则可以得到兼备马达4的冷却效果和降低噪音的效果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实施方式4
下面,用图25至图32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4中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图25是表示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内部的纵剖面图,是图26的Y-Y线剖面图;图26是图25的Z-Z线剖面图;图27是图25的向视S的顶板外观图;图28是图25的涡轮风扇3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29是图26的V-V线剖面立体图;图30是马达4的局部剖面侧面图;图31是设置在马达4内的驱动用基板的示意图;图32是表示对应图25的放射配置导风路1k和涡轮风扇3的位置关系的马达表面温度及噪音值的检测实验结果的图。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4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框体顶板1b上设有多根加强筋1i,提高了框体顶板1b的强度,另外,用加强筋1i和设置在框体顶板1b上的顶板侧绝热件1ea形成将气流C2导向马达4的放射配置导风路1k,提高了马达4的冷却效率。
加强筋1i在相当于框体顶板1b中的热交换器6的内侧的区域内,从与马达4对置的区域的外周部分沿框体侧板1a方向呈放射状且向本体内部侧突出形成有多个。在形成了这样的加强筋1i的框体顶板1b和框体侧板1a的内侧面上配置有整体呈大致箱状的绝热件1ca,构成风路壁面。绝热件1ca由沿着框体顶板1b内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顶板侧绝热件1ea和与上述一样的侧板侧绝热件1d构成。本实施方式4的顶板侧绝热件1ea具有一个特征,下面对顶板侧绝热件1ea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
顶板侧绝热件1ea作成沿着框体顶板1b里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但在本例中是沿着框体顶板1b的一部分形成的。即,在框体顶板1b上,向本体内部侧突出形成加强筋1i,以其突出面1ia(参照图29)为基准沿着整个突出面1ia形成顶板侧绝热件1ea。而且,在该突出面1ia的更外侧突出的多个放射配置区域(即,在框体顶板1b中夹在相邻的加强筋1i之间的三角形区域(一处长孔状的区域))1ib中,顶板侧绝热件1ea沿着一部分(多处)放射配置区域1ib突出形成。在本例中,如图26所示,是沿着四个放射配置区域1ib形成的,其它部分不沿放射配置区域1ib而是形成为平坦状。因而,如图26和图29所示,除所述四个放射配置区域1ib以外的放射配置区域1ib,成为用顶板侧绝热件1ea的平坦部分覆盖的隐蔽状态。
根据这样构成的顶板侧绝热件1ea,对应于放射配置区域1ib(参照图29)的部分形成有与涡轮风扇主板3b的间隙距离比加强筋1i和涡轮风扇主板3b的间隙间隔大的放射配置导风路1k。
接着,参照图30及图31对作为冷却对象的马达4的结构和马达4的安装进行说明。
马达4是将安装了驱动电路4d和控制电路4e的马达内装基板4h安装在马达内部的框体顶板侧(与涡轮风扇相反的一侧)的结构,具体地由DC马达构成。在马达4的内部,在马达内装基板4h、旋转轴4a上固定有转子4g,在转子4g的周围配置有由线圈和铁心等组成的定子4f。定子4f用模制材料4k模制成一体,在所述定子4f形成的中空部中配置转子4g,同时,用所述中空部的端部及压入托架4L的轴承4i转动自由地保持转子4g,从而构成DC马达。另外,将塑料磁性材料成形构成为圆柱状转子4g,在其外周具有N和S极的磁场。
进而,马达内装基板4h安装有:进行转子4g的磁场检测、产生转速信号的霍尔元件4j;接收转速信号、传达转速指令电压的控制电路4e;由转速指令电压通电控制定子4f的磁场的驱动电路4d。而在马达内装基板4h的驱动电路4d上装有动力元件4M,经由绝缘板、散热硅酮与托架4L接触。
之后,马达内装基板4h通过配线与图25的电器部件箱24内的电子基板25连接。在电子基板25上,如图31所示装有AC/DC变换部25a和控制电路用电源25b。该AC/DC变换部25a将AC电源26的电压(ex200V)变换并升压成DC电压而使电源供给至驱动电路4d,该控制电路用电源25b是控制电路4e的电源。
这样构成的马达4运转时,动力元件4M的发热温度变得比定子4f的线圈等其它部分要高,经由散热硅酮热传递,托架4L的温度及马达4的框体顶板侧的侧面4c的温度变高。因此,当不能使托架4L及马达4的框体顶板侧的侧面4c散热时,动力元件4M由于发热而破损,马达4发生故障。也就是说,为了防止马达4的故障,必须主要冷却托架4L及马达的框体顶板侧的侧面4c。
另外,作为马达4的另一例,在作成将驱动电路4d和控制电路4e装在马达外部的电器部件箱24的电子基板25上的DC马达时,在马达4中,从温度最高的定子4f通过导热使旋转轴4a发热,轴承4i的润滑油由于高温而劣化,轴承4i烧结停止,发生故障。即,在此时,为了防止马达4的故障,必须主要冷却马达表面的轴承相当部4P(参照图28)及与轴承4i连接的托架4L。轴承相当部4P是指相当于马达4的轴承4i的外轮廓表面的部分。
其次,对通过设置放射配置导风路1k产生的马达4的冷却效果进行说明。
在顶板侧绝热件1ea上沿放射配置区域1ib形成的构成各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部分,与其它部分(即,与加强筋1i的突出面1ia重合而形成平坦状的部分)相比间隙距离E1较大。因此,可以使涡轮风扇3的排出流的一部分C2被引向马达4时的流量增加,也能使流速上升。这样,就可以提高马达4的冷却效果。
另外,在主板3b和顶板侧绝热件1ea之间边转动边被引向马达4方向的气流C2,如图29所示,由于与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侧面1ka接触,进而朝向马达4变向,故可以冷却马达4的框体顶板侧的侧面4c及马达4的框体顶板侧上面的托架4L。
在此,将本例的顶板侧绝热件1ea作成只沿着框体顶板1b的各放射配置区域1ib中的一部分放射配置区域1ib、而不是沿着所有的放射配置区域1ib,是由于沿着所有的放射配置区域1ib时可能会导致噪音加大的缘故。
另外,如图28所示,通过主板3b和顶板侧绝热件1ea的间隙E1流入马达侧风路3f的空气C2流过在马达4的周围后,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排出。此时,由于空气流通过马达表面的轴承相当部4P,故可以冷却轴承相当部4P,马达4可以得到充分的冷却,可以防止破损。而由于能这样地充分冷却马达4,能够使涡轮风扇3转动到动力元件4M的极限设定温度。由此,可以增加送风量,提高热交换器6的热交换性。进而,由于可以降低动力元件4M的内部电路损失,故能提高马达效率、节省能量。
其次,对可以收到马达4的高冷却效果和噪音降低效果的放射配置导风路1k和涡轮风扇3的位置关系进行阐述。
当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内周端1kb离开马达4时,难以向马达4的框体顶板侧的侧面4c或托架4L引导气流,不能充分冷却。而若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外周端1kc相比涡轮风扇3的外周过于靠外侧的话,不仅是通过间隙E1流向马达侧风路3f的气流C2、还有排出流C1自身也直接向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侧面1ka冲击,导致噪音增大。另外,若排出流C1直接向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侧面1ka冲击而使空气流向马达4变向,则向马达4侧的流入量变多,反之,向热交换器6的流入量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热交换能力,必须增加风量,结果导致噪音恶化。
鉴于上述情况,对可以收到冷却及降低噪音双重效果的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内周端1kb及外周端1kc的最佳位置范围进行研究。
图32(a)是表示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内周端1kb的位置和运行相同时间后的配置在马达4的框体顶板侧的托架4L的表面温度T1之间的关系的图。图32(b)是表示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外周端1kc的位置和相同风量时噪音值SPL1之间的关系的图;图32(c)是表示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外周端1kc位置和运行相同时间后的配置在马达4的框体顶板侧的托架4L的表面温度T1之间的关系的图。
假设涡轮风扇3的外径为L1、马达4的旋转轴中心4ac和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外周端1kc的距离为L0、马达4的旋转轴中心4ac和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内周端1kb的距离为L2时,只要如图32(a)所示满足0≤L2≤0.3×L1的关系,则与未设置放射配置导风路1k时(L2=0.5×L1)相比,可以充分冷却马达4。这被认为是由于能够确保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侧面1ka的面积较大,使向马达4的空气流量增多的缘故。
另外,如图32(b)所示,只要是L0≤0.6×L1,噪音值就大致不恶化。而如图32(c)所示,只要是0.5×L1≤L0,即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外周端1kc比涡轮风扇的主板3b更靠外部,则马达4就可以被充分冷却。
这样,通过尺寸设计,成为0.5×L1≤L0≤0.6×L1且0≤L2≤0.3×L1的范围,就可以得到充分冷却马达4、噪音值也不恶化且高品质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4,由于使加强筋1i在框体顶板1b向本体内部侧突出地形成,故可以不加大本体的高度尺寸即可增加强度,由此,框体顶板1b可以变薄,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借助设在框体顶板1b里面侧的顶板侧绝热件1ea形成了具有使气流C2向马达4变向功能的放射配置导风路1k,所以,可有效地冷却马达4,从而防止马达破损。
由于在框体顶板1b的里面侧设有绝热件(顶板侧绝热件1ea),所以,即使在制冷运转时在热交换器6变冷、本体内部氛围气也冷却的状态下、在设置有空调机本体1的顶棚里的温湿度高的场合,也可以防止在框体顶板1b的表面上结露,没有结露水向房间的地板等滴落而使其污染的不良情况,可以照样保持地面清洁而使用。
另外,通过作成满足0.5×L1≤L0≤0.6×L1且0≤L2≤0.3×L1的设计,可以同时得到提高马达4的冷却效率和抑制噪音值恶化的效果、能防止马达4由于发热而破损并可实现低噪音化且高品质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另外,由于装有驱动电路4d和控制电路4e的马达内装基板4h被存放在马达4的内部,所以,与在电器部件箱24内存放驱动电路4d和控制电路4e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电器部件箱24变小,不会局部封锁钟形孔5及本体吸入风路11。这样,可以降低通风阻力并防止吸入偏流,能够实现低噪音化。
若马达4的框体顶板1b侧的上面(马达4的托架4L的表面)的高度位置比图28中的虚线的顶板侧绝热件1ea表面的高度位置更靠下方(涡轮风扇3侧)的话,则可在托架4L附近形成空间,气流C2容易流入到托架4L。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结果可以得到提高马达效率、节省能量的优异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实施方式5
下面,用图33至图35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图33、图34表示在实施方式4中使放射状配置的加强筋1i向本体外部方向突出时的例子。图33是从顶板侧绝热件1eb侧看框体顶板1b的图。图33的Y-Y线纵剖面图是与图28大致相同的形状。图34是框体顶板1b的外观平面图;图35是图33的V-V线的剖面立体图。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及图25至图32所示的实施方式4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5使实施方式4中放射配置的加强筋1i不是向本体内部方向而是向本体外部方向突出。在形成有这样的向外部突出的加强筋1i的框体顶板1b和框体侧板1a的里面侧配置形成为整体大致箱状的绝热件1cb而构成风路壁面。绝热件1cb由沿着框体顶板1b内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顶板侧绝热件1ea和与上述一样的侧板侧绝热件1d构成。本实施方式5的顶板侧绝热件1eb具有一个特征,下面对顶板侧绝热件1eb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
顶板侧绝热件1eb与实施方式4一样,不是沿整个框体顶板1b,而是沿框体顶板1b的一部分形成。即,在框体顶板1b上,如图34所示加强筋1i向本体外部侧突出形成,以加强筋1i形成部分以外的面1ic(参照图35)为基准,沿整个面1ic形成顶板侧绝热件1eb。而且,顶板侧绝热件1eb沿着比该面1ic更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加强筋1i中一部分(只有几处)加强筋1i突出形成。本例如图33所示,沿着四个加强筋1i形成,其它的部分不沿着加强筋1i而是呈平坦状形成。因而,如图33所示,所述四个加强筋1i以外的加强筋1i由顶板侧绝热件1eb的平坦部分覆盖成为隐蔽状态。
在这样构成的绝热件1eb中,沿着加强筋1i形成的部分和不沿着加强筋1i呈平坦状形成的部分相比,形成与涡轮风扇主板3b的间隙距离大的放射配置导风路1k′。
通过这样构成,与实施方式4设置放射配置导风路1k的情况一样,由于强度增加而可轻量化,通过放射配置导风路1k′可以将涡轮风扇3的排出流的一部分C2向马达4导风,可以有效地冷却马达4的框体顶板侧的侧面4c及托架4L。
另外,通过主板3b和顶板侧绝热件1eb的间隙E1流入到马达侧风路3f的空气流过马达4的周围后,从开口孔3d向风扇内部风路3e排出。此时,由于空气的流动通过马达表面的轴承相当部4P,所以可冷却轴承相当部4P,可以使马达4充分冷却而防止破损。另外,由于能这样充分冷却马达4,所以可使风扇3转动到动力元件4M的极限设定温度。由此,可以增加送风量,提高热交换器6的热交换性能。进而,由于可以降低动力元件4M的内部回路损失,所以可提高马达效率,节省能量。
另外,由于框体顶板1b的里面侧用顶板侧绝热件1eb覆盖,所以即使被热交换器6冷却的一部分空气向马达4流入,也可以防止结露,可以得到高品质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4中根据图32对通过设计满足0.5×L1≤L0≤0.6×L1且0≤L2≤0.3×L1的尺寸而获得冷却马达4及降低噪音的效果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5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Claims (21)

1.一种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包括:
(a)具有框体顶板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
(b)马达,其以旋转轴与所述框体顶板垂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
(c)涡轮风扇,其具有:覆盖该马达并固定所述马达的旋转轴的呈向下凸的形状的衬套;从该衬套的上部开口面周围与顶板对置地延伸、在与所述框体顶板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安装有多枚叶片的主板;与该主板对置而构成所述叶片的导向流路的壳;其中,该涡轮风扇使从所述壳侧吸入的空气经由在所述衬套的马达侧的相反侧形成的风扇内部风路排出;
(d)导风罩,其设在所述衬套的马达侧,在与所述马达之间形成马达侧风路,将从所述框体顶板和所述主板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所述马达侧风路的空气导向所述马达;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具有从所述主板侧向下方延伸的周面部,该周面部的下端开口的高度位置位于比所述马达的下端表面更下方的位置,所述衬套具有多个使空气向所述风扇内部风路流出的开口孔,该空气是从所述间隙流入所述马达侧风路而从所述导风罩的下端开口流出后流入所述导风罩和所述衬套的间隙中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套中,在所述主板附近形成多个所述开口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所述周面部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下端开口所述马达侧风路的截面面积变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和所述导风罩的所述周面部分别形成圆锥台状并形成大致相同的倾斜。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周面部具有沿着所述马达的外周面的圆筒状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设定所述导风罩和所述马达下端的最小间隙间隔k、所述涡轮风扇的排出口面积G5、所述导风罩和所述衬套的最小间隙间隔E2的环状开口面积G1、及所述开口孔的总开口面积G4时,确保各结构部分间的关系为,所述最小间隙间隔k是8mm以上且25mm以下,G4/G1是40%以上,进而G4/G5是0.5%以上且10%以下。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由热传导性高的金属构件构成,且与所述涡轮风扇以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构件为铝或电镀钢板。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顶板与所述主板对置的风扇主板相当区域和所述主板之间的间隙中设有整流部,该整流部使与所述主板的间隙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主板的中心方向而变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的侧面形成为,在输送等场合所述涡轮风扇以所述衬套和所述马达旋转轴的固定部为支点摆动而与所述整流部接触时、不与涡轮风扇的外周缘点接触的倾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形成为,在输送等场合所述涡轮风扇以所述衬套和所述马达旋转轴的固定部为支点摆动而与所述整流部接触时、进行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多边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形成为,在输送等场合所述涡轮风扇以所述衬套和所述马达旋转轴的固定部为支点摆动而与所述整流部接触时、进行线接触的圆锥台状。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顶板的所述主板侧设有构成所述框体顶板的内侧风路的顶板侧绝热件,所述整流部由所述顶板侧绝热件一体形成。
14.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通过使所述框体顶板的风扇主板相当区域部分变形而构成。
15.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更换自由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框体顶板上的整流板。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和所述主板间的最小间隙E1与所述顶板侧绝热件和所述主板的高度方向的间隙D1的比E1/D1形成为0.3~0.7。
17.一种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包括:
(a)具有框体顶板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
(b)设置在所述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部进行送风的涡轮风扇;
(c)马达,其以旋转轴与所述框体顶板垂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驱动所述涡轮风扇;
(d)以包围所述涡轮风扇的方式直立设置的热交换器;
(e)多个加强筋,该多个加强筋在所述框体顶板中在相当于所述热交换器内侧的区域内,从与所述马达对置的区域的外周部分呈放射状向本体内部侧突出地形成;
(f)设置在所述框体顶板内侧的顶板绝热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侧绝热件的大致整体沿着所述各加强筋的突出面形成,且以沿着所述框体顶板的各加强筋以外的各放射配置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形成,
通过沿着所述放射配置区域形成的部分,构成将从涡轮风扇排出的排出气流的一部分导向所述马达的放射配置导风路。
18.一种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包括:
(a)具有框体顶板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
(b)设置在所述顶棚嵌入型空调机本体内部进行送风的涡轮风扇;
(c)驱动所述涡轮风扇的马达;
(d)以包围所述涡轮风扇的方式直立设置的热交换器;
(e)多个加强筋,该多个加强筋在所述框体顶板中在相当于所述热交换器内侧的区域内,从与所述马达对置的区域的外周部分呈放射状向本体外部侧突出地形成;
(f)设置在所述框体顶板内侧的顶板侧绝热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侧绝热件的大致整体沿着所述各加强筋以外的面形成,且沿着所述框体顶板的所述各加强筋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
通过沿着所述各加强筋部分形成的部分,构成将从涡轮风扇排出的排出气流的一部分导向所述马达的放射配置导风路。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中心到放射配置导风路的外周端的距离为L0、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中心到放射配置导风路的内周端的距离为L2、涡轮风扇的直径为L1时,形成0.5×L1≤L0≤0.6×L1且0≤L2≤0.3×L1的范围。
20.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在内部容纳有安装了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的马达内装基板。
21.如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棚嵌入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马达,以使所述马达的框体顶板侧顶面的高度位置位于顶板侧绝热件表面的高度位置的下方。
CN2006800001629A 2005-02-24 2006-02-03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Active CN1942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9354/2005 2005-02-24
JP2005049354 2005-02-24
JP2005334856A JP4684085B2 (ja) 2005-02-24 2005-11-18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334856/2005 2005-11-18
PCT/JP2006/301829 WO2006090564A1 (ja) 2005-02-24 2006-02-03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17631A Division CN101907325B (zh) 2005-02-24 2006-02-03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2716A true CN1942716A (zh) 2007-04-04
CN1942716B CN1942716B (zh) 2011-01-26

Family

ID=3692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01629A Active CN1942716B (zh) 2005-02-24 2006-02-03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CN2010102717631A Active CN101907325B (zh) 2005-02-24 2006-02-03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17631A Active CN101907325B (zh) 2005-02-24 2006-02-03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3) EP1873461B1 (zh)
JP (1) JP4684085B2 (zh)
CN (2) CN1942716B (zh)
ES (2) ES2623606T3 (zh)
WO (1) WO200609056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4629A (zh) * 2010-10-04 2013-06-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6247520A (zh) * 2016-08-30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出风设备
CN106352533A (zh) * 2016-09-27 2017-01-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密封板及换热器组件
CN106524297A (zh) * 2015-09-11 2017-03-22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空调机及其室内机
TWI596307B (zh) * 2015-06-18 2017-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 conditioning uni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4781B2 (ja) * 2006-01-17 2012-02-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用キャビネ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EP2023049B1 (en) * 2007-07-25 2013-10-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In-ceiling mount type air conditioner and indoor unit thereof
JP4945357B2 (ja) * 2007-07-25 2012-06-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KR101468739B1 (ko) * 2008-01-03 2014-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공기 조화기의 팬 어셈블리
KR101419943B1 (ko) * 2008-01-03 2014-07-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공기 조화기의 팬 어셈블리
JP2010169277A (ja) * 2009-01-20 2010-08-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5083349B2 (ja) * 2010-03-17 2012-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11257068A (ja) * 2010-06-09 2011-12-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用キャビネ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11185596A (ja) * 2011-04-27 2011-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5516495B2 (ja) * 2011-04-27 2014-06-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5205493B2 (ja) * 2011-04-27 2013-06-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2012088038A (ja) * 2011-11-28 2012-05-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WO2015104791A1 (ja) 2014-01-07 2017-03-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P3093500B1 (en) * 2014-01-10 2022-03-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fa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and air-cleaning device
JP2015200438A (ja) * 2014-04-07 2015-1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6458984B2 (ja) * 2014-10-10 2019-01-3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KR101900484B1 (ko) 2015-01-23 2018-09-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JP2016142431A (ja) * 2015-01-30 2016-08-08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空気調和機
WO2016170652A1 (ja) * 2015-04-23 2016-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AU2017403949B2 (en) * 2017-03-17 2019-11-14 ZHANG, Yiyan An air conditioning unit
JP6916413B2 (ja) * 2017-04-25 2021-08-1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電源一体型真空ポンプ
EP3842698A4 (en) 2018-08-23 2021-11-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COOLING CYCLE DEVICE ASSEMBLY
KR20210093643A (ko) * 2020-01-20 2021-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매립형 공기청정장치
CN114233655B (zh) * 2021-11-09 2024-05-07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本体可拆装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
JPWO2023127086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5683B2 (ja) * 1990-03-12 1996-08-21 株式会社ヨシユキ企劃 ポップコ―ン製造袋
JPH03270567A (ja) * 1990-03-20 1991-12-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信号補正方法
JP3275474B2 (ja) * 1993-04-09 2002-04-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270567B2 (ja) 1993-04-12 2002-04-02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送風機
JP3641088B2 (ja) * 1996-11-22 2005-04-2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
JPH11101194A (ja) * 1997-09-30 1999-04-13 Daikin Ind Ltd 遠心送風機及び該遠心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3268279B2 (ja) * 1999-01-18 2002-03-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0227231A (ja) * 1999-02-05 2000-08-15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2000283493A (ja) * 1999-03-31 2000-10-13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3438684B2 (ja) * 1999-11-05 2003-08-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KR100405981B1 (ko) * 2001-02-12 2003-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정형 공조기의 터보팬 구조
KR20040101528A (ko) * 2002-12-16 2004-12-02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원심 송풍기 및 원심 송풍기를 구비한 공기 조화 장치
JP2004353510A (ja) * 2003-05-28 2004-12-16 Daikin Ind Ltd 遠心送風機及び遠心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KR20040104772A (ko) * 2003-06-03 2004-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보팬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조화기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4629A (zh) * 2010-10-04 2013-06-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3154629B (zh) * 2010-10-04 2016-05-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TWI596307B (zh) * 2015-06-18 2017-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 conditioning unit
CN106524297A (zh) * 2015-09-11 2017-03-22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空调机及其室内机
CN106524297B (zh) * 2015-09-11 2019-07-19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机及其室内机
CN106247520A (zh) * 2016-08-30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出风设备
CN106247520B (zh) * 2016-08-30 2021-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出风设备
CN106352533A (zh) * 2016-09-27 2017-01-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密封板及换热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0590B1 (en) 2017-03-22
EP2273207A3 (en) 2014-06-18
EP2273207A2 (en) 2011-01-12
EP1873461A1 (en) 2008-01-02
JP2006266664A (ja) 2006-10-05
ES2623606T3 (es) 2017-07-11
CN101907325A (zh) 2010-12-08
CN101907325B (zh) 2012-06-13
EP2390590A2 (en) 2011-11-30
JP4684085B2 (ja) 2011-05-18
CN1942716B (zh) 2011-01-26
EP1873461A4 (en) 2010-07-14
WO2006090564A1 (ja) 2006-08-31
EP2390590A3 (en) 2014-06-04
EP2273207B1 (en) 2017-03-22
ES2623875T3 (es) 2017-07-12
EP1873461B1 (en)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2716A (zh)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CN2704707Y (zh) 电动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CN1918434A (zh) 空气调节器
CN1802512A (zh) 离心鼓风机的叶轮及具有叶轮的离心鼓风机
CN1289013A (zh) 送风机、送风机***以及送风机***的送风方法
CN1252125A (zh) 一种空调器的户外单元
CN1517605A (zh) 一体型空调机
CN1727766A (zh) 空调***
CN10107855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CN100344909C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CN1782576A (zh) 一拖多空气调节器
CN1888694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结构
CN1746573A (zh) 空调器
CN196705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0340813C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底面板
CN1553091A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风扇支撑结构
CN1888620A (zh) 空调器
CN1712790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1782552A (zh) 一拖多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CN1693773A (zh) 一体型空调机的风扇电机固定结构
CN1553085A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空气泄漏防止结构
CN1955564A (zh) 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553094A (zh)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CN1553101A (zh)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底盘结构
CN1755240A (zh) 一体型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