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9338A - 装有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装有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9338A
CN1909338A CN 200610110632 CN200610110632A CN1909338A CN 1909338 A CN1909338 A CN 1909338A CN 200610110632 CN200610110632 CN 200610110632 CN 200610110632 A CN200610110632 A CN 200610110632A CN 1909338 A CN1909338 A CN 1909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rotating
type vehicle
str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106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日野阳至
中岛真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09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9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T10/641
    • Y02T10/7077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有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该旋转电机对曲轴箱的布局没有大的影响,并且其输出特性可通过机械地改变磁场强度而改变。本发明的摩托车(1)具有:容纳曲轴(51)的曲轴箱(50d);安装在该曲轴箱(50d)的侧部上的曲轴箱盖(19);以及容纳在该曲轴箱盖(19)中并与曲轴(51)连接的旋转电机(20)。旋转电机(20)具有用于改变该旋转电机(20)中的磁场强度以改变该旋转电机(20)的输出特性的磁场改变机构。摩托车(1)具有与该磁场改变机构连接并用于传递操作该磁场改变机构的动力的操作机构(68),该操作机构(68)由曲轴箱盖(19)支承。

Description

装有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有输出特性可变的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更具体地,涉及跨骑型车辆的布局。
背景技术
在包括摩托车的跨骑型车辆领域中,已开发出装有不仅用作发电机而且还安装在曲轴上以辅助发动机的动力的旋转电机的车辆。
通常,由于旋转电机的结构,旋转电机的输出特性如转速和转矩被限制在很窄的范围内。例如,具有产生强磁通的场磁体并能够在高转矩下旋转的旋转电机不能在低转矩和高速下被驱动,而能够在低转矩和高速下旋转的旋转电机不能在高转矩和低速下被驱动。这是因为当磁通从场磁体流过线圈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该感应电动势产生的磁通沿与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场磁体施加力。
一种克服该问题的已知方法是通过磁场减弱控制来改变输出特性。在该方法中,向线圈供给电力以产生沿与当磁通从场磁体流过线圈时由感应电动势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磁通。但是,由于必须供给不驱动旋转电机旋转的电力,因此该方法效率低。
已经提出了一种通过机械地移位转子或定子以改变其中所产生的磁通从而改变输出特性的旋转电机。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即,一种设有具有围绕转轴设置的场磁体的转子和位于转子的轴向上并围绕该转子的定子的旋转电机。在该旋转电机中,通过使转子沿转轴相对定子移动来改变磁场强度,以改变输出特性。
〔专利文献1〕JP-A 2004-104943
发明内容
当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其中转子或定子可机械地移位的旋转电机安装到车辆上时,存在安装旋转电机而不改变仅由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的常规跨骑型车辆的布局的要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有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该旋转电机对曲轴箱的布局没有大的影响,并且其输出特性可通过机械地改变磁场强度而改变。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包括:曲轴;容纳所述曲轴的曲轴箱;安装在所述曲轴箱的侧部上的曲轴箱盖;以及容纳在所述曲轴箱盖中并与所述曲轴连接的旋转电机,其中,所述旋转电机具有改变该旋转电机中的磁场强度以改变该旋转电机的输出特性的磁场改变机构;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包括与所述磁场改变机构连接且用于传递操作该磁场改变机构的动力的操作机构,并且该操作机构由所述曲轴箱盖支承。
在本发明中,用于操作磁场改变机构的操作机构由曲轴箱盖支承。因此,操作机构的安装对曲轴箱的形状等仅具有小的影响。
在这里,磁场改变机构是使用从外部输入的动力改变旋转电机中的磁场强度的机构。例如,该磁场改变机构是通过使构成磁路的部件如转子、定子或产生磁阻的部件沿转轴移动或绕转轴转动而改变磁场强度的机构。操作机构是与构成磁场改变机构的部件如转子或定子连接且用于移位该部件的机构,并且包括例如齿轮、凸轮或弹簧。跨骑型车辆是摩托车(助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或小型摩托车)、四轮越野车(高通过性车辆)、雪地车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用于产生操作所述磁场改变机构的动力的致动器,并且该致动器可以由所述曲轴箱盖支承。
在该实施例中,致动器由容纳旋转电机的曲轴箱盖支承。因此,该致动器的动力可直接且有效地传递到磁场改变机构。此外,用于操作磁场改变机构的包括致动器的机构可由少量部件构成。致动器可设置在曲轴箱盖的内侧或曲轴箱盖的外侧。
在此情况下,所述操作机构可安装在所述致动器的输出轴上。从而,致动器的动力可直接传递到操作机构,并可以有效地操作磁场改变机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用于产生操作所述磁场改变机构的动力的致动器,并且该致动器的动力经由传递部件传递到所述操作机构。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致动器的动力经由传递部件传递到操作机构,所以致动器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大。
在所述传递部件是缆线(wire)的情况下,致动器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可以更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磁场改变机构可以具有第一定子和相对该第一定子可移位以改变磁场强度的第二定子。
根据该实施例,由于定子具有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以可更有效地控制输出特性。例如,移位旋转转子以改变输出特性所需的动力大。但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移位定子可以用较小的动力来改变输出特性。此外,由于定子具有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且仅第二定子移位,所以可以用比移位整个定子所需的动力更小的动力来改变输出特性。
该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定子的位移的传感器,所述操作机构可以与所述第二定子可操作地联接以传递使所述第二定子移位的动力,并且所述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所述操作机构上以检测该操作机构的位移,并输出作为指示所述第二定子的位移的信息的位移。从而,可精确检测第二定子的位移。在传感器在移位第二定子的动力的传递路径中位于传递部件的上游的情况下,由于传递部件的伸张或收缩,不能精确地检测所述位移。但是,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直接检测操作机构的位移,所以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曲轴箱盖可以具有窗口,可以通过该窗口视觉地检查所述第二定子的位移。从而,可监测第二定子是否适当地移位或检查第二定子在安装后是否处于适当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曲轴箱盖可以具有用于可移位地支承所述第二定子的支承部。从而,第二定子可精确地移位。该支承部是可转动地支承第二定子或支承该第二定子沿转轴滑动的部件。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子可操作地联接以传递使所述第二定子移位的动力,并且所述操作机构具有指示在该操作机构的移动范围内的基准位置的标记。从而,在装配跨骑型车辆时,可以容易地检查操作机构是否置于适当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示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该摩托车的后部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2中III-III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3放大图;
图5是安装在该摩托车上的旋转电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6示出该旋转电机的第一定子的正视图和后视图,该正视图示出该第一定子的面向转子的一侧,该后视图示出该第一定子面向第二定子的一侧;
图7是沿图6中VII-VII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8是沿图6中VIII-VIII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定子的面向转子的一侧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第一定子的面向第二定子的一侧的透视图;
图11是第二定子的正视图,示出该第二定子的面向第一定子的一侧;
图12是沿图11中XII-XII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13是沿图11中XIII-XIII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定子的面向第一定子的一侧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第二定子的与面向第一定子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透视图;
图16是沿图2中XVI-XVI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第二定子的旋转方式的图;
图18是示出所述旋转电机中磁通的变化的图;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曲轴箱盖的侧视图和该曲轴箱盖的内部图;
图20是安装在根据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摩托车上的旋转电机的截面图;
图21示出该旋转电机的转子的正视图、后视图和截面图,该正视图示出转子的面向第一定子的一侧,该后视图示出转子的面向飞轮的一侧;
图22是根据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飞轮的正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后部的侧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又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曲轴箱盖的内部图;
图25是示出设有磁场改变机构的旋转电机另一示例的截面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旋转电机的放大图;
图27是示出设有磁场改变机构的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示例的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29是图27的放大图;
图30是示出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
图31是示出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
图32是图31的放大图;
图33是示出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34是图33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35是图33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的侧视图。图2是该摩托车1的后部的侧视图,图3是沿图2中III-III线所取的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旋转电机20的放大图。图5为该旋转电机20的分解透视图。
[车体的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摩托车1在车体的前下部具有前轮3。该前轮3可转动地支承在前叉5的下端上。向上延伸的转向轴7与该前叉5的上端连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向把9安装到该转向轴7的顶端部。车架10安装到转向轴7的中央部上。
车架10从车体前部向后首先斜向下然后水平延伸。该车架10然后斜向上延伸。车座13位于车架10的后上部。后悬架15的上端部与车架10的后端部连接。后悬架15的下端部与后臂16的后端部16a连接(见图2)。后臂16可转动地支承后轮17。后轮17由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如带驱动的无级变速器传递的发动机50的驱动力可转动地驱动。发动机50位于车架10的中央部的下方。
[发动机]
发动机50在其中央部具有气缸50a。该气缸50a容纳活塞50b。该活塞50b与连杆50c的上端部连接,曲轴51安装到连杆50c的下端部。该曲轴51是发动机50的输出轴,该发动机50的驱动力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从曲轴51传递到后轮17。
旋转电机2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设置在发动机50的外侧(图3中α所指示的一侧)。该旋转电机20安装在曲轴51上(见图3)。旋转电机20辅助发动机50的驱动力以驱动车辆或通过其自身的驱动力驱动车辆。旋转电机20在蓄电池(未示出)的电量不足时用作发电机。安装在该实施例的车辆上的旋转电机20具有包括第一定子30和面向该第一定子30的第二定子40的定子25。第一定子30和第二定子40构成磁场改变机构。该磁场改变机构通过使第二定子40相对第一定子30转动而改变磁场强度,以改变输出特性(见图3)。如图2所示,摩托车1具有用于转动第二定子40的定子转动机构6。下文将详细说明定子25和定子转动机构6。
如图3或图4所示,曲轴箱盖19(以下称为“箱盖”)安装在曲轴箱50d的侧部。该箱盖19支承可转动地支承曲轴51的轴承52。曲轴51的近中心部由轴承53可转动地支承,该轴承53由曲轴箱50d支承,在轴承53与曲轴51之间形成有油膜。箱盖19具有圆筒状转动支承部(筒状部)19a,该转动支承部围绕曲轴51的端部51c,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从曲轴51的端部51c到近中心侧的方向)延伸。转动支承部19a支承旋转电机20的定子25,这在下文说明。下文详细说明支承定子25的转动支承部19a的结构。
起动减速齿轮61、单向离合器55以及旋转电机20从近中心侧(与连杆50c连接的一侧)到端部51c按此顺序安装到曲轴51上。
起动减速齿轮61经由齿轮62与起动电动机60连接。当发动机起动时,起动电动机60的驱动力经由齿轮62、起动减速齿轮61、单向离合器55和旋转电机20的轭架71传递到曲轴51。当发动机50的起动完成时,起动电动机60的驱动停止,单向离合器55独立于起动减速齿轮61转动,以切断驱动力向起动电动机60的传递。起动减速齿轮61独立于曲轴51转动。
[旋转电机]
旋转电机20是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即,是其中定子沿转轴(曲轴51)的轴向与转子70相对的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20安装在曲轴51上在车辆宽度方向(从曲轴的51的近中心侧到端部51c的方向)上在单向离合器55外侧的位置处,并容纳在箱盖19中。
[转子]
旋转电机20从曲轴51的近中心侧依次设置有转子70和定子25。该转子70具有大致为杯状的轭架71和场磁体23。该轭架71具有圆盘状圆盘部71a、筒状外筒部71b和筒状内筒部71c。圆盘部71a在其中央具有通孔,曲轴51延伸穿过该通孔。外筒部71b沿曲轴51的轴向(以下称为“转轴方向”)从圆盘部71a的外周朝定子25延伸。内筒部71c在转轴方向上从圆盘部71a的通孔的边缘延伸。
内筒部71c的内径朝曲轴51的端部51c递减。曲轴51具有其直径朝端部51c递减的锥形部51b。螺母57从轭架71的外侧配合安装在曲轴51上。该螺母57朝曲轴51的近中心侧挤压轭架71,并将轭架71的内筒部71c的内周面压靠在锥形部51b的外周面上。轭架71由此与曲轴51摩擦接合,旋转电机20的驱动力从轭架71传递到曲轴51。
圆盘部71a具有多个圆环状布置的用于螺拴固定的孔。单向离合器55在与圆盘部71a的孔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用于螺拴固定的螺栓孔。螺栓***相互对应的圆盘部71a的孔和所述螺栓孔,并被紧固以将轭架71到单向离合器55上。
多个场磁体23安装在圆盘部71a的面向定子25的一侧,并与转轴垂直地布置。场磁体23绕转轴圆周状布置,其磁极(N极和S极)极***替。
外筒部71b的厚度大,并且轭架71还用作飞轮。外筒部71b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部71g和多个突起部71h。用于检测发动机50点火正时的突起部71g以等间隔沿周向布置(见图5)。用于检测场磁体23的位置的突起部71h以相同的极性(N极或S极)与场磁体23对应地设置。
[磁场改变机构]
如上所述,旋转电机20具有构成磁场改变机构的第一定子30和第二定子40。第二定子40在转轴方向上面向第一定子30。第二定子40绕曲轴51的轴线(以下称为“绕转轴”)转动以改变旋转电机20的输出特性。
[第一定子]
下面说明构成磁场改变机构的第一定子30和第二定子40。首先参照图3至图10详细说明该第一定子30。图6(a)是第一定子30的正视图,图6(b)是第一定子30的后视图,图7是沿图6中VII-VII线所取的截面图,图8是沿图6中VIII-VIII线所取的截面图,图9和图10是第一定子30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第一定子30的面向转子70的一侧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第一定子30的面向第二定子40的一侧的透视图。
第一定子30具有多个第一齿34,和缠绕在该第一齿34上的线圈31。第一齿34由铁制成并与场磁体23一起构成磁路。第一齿34和线圈31用由含润滑剂的树脂制成的树脂部36模制成型。第一齿34绕曲轴51圆环状设置,第一定子30总体呈环形(见图6)。
如图8所示,每个第一齿34都具有线圈31缠绕于其上的线圈缠绕部34c,和面向转子70的场磁体23的磁体相对部34d。该磁体相对部34d的宽度(横向(周向)长度)大于线圈缠绕部34c的宽度。因而,磁体相对部34d具有大于线圈缠绕部34的端面34b(面向第二定子40的端面)的端面34a(面向场磁体23的端面)。线圈缠绕部34c的在第二定子40一侧的边缘被倒角,从而端面34b的宽度小于线圈缠绕部34c的宽度。
相邻第一齿34的磁体相对部34d的横向(周向)端面之间的间距j大于线圈缠绕部34c的端面34b与第二定子40的第二齿41的端面41a之间的间距k(见图8或图18),这在下文说明。
树脂部36具有内周部36a和外周部36b。该内周部36a位于第一齿34和线圈31的内侧(曲轴51的轴线一侧),并呈绕曲轴51的圆环状。外周部36b位于第一齿34和线圈31的外侧,并呈绕曲轴51轴线的圆环状(见图4或图6)。
外周部36b在车辆宽度方向(在转轴方向上从曲轴51的近中心侧到端部51c的方向)上向外延伸。多个接合部37(37a、37b、37c、37d)从外周部36b在端部51c一侧的边缘径向向外延伸(见图6)。每个接合部37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开口的凹入部。箱盖19在与接合部37对应的位置具有凹入部19c。销38的一端配合安装在接合部37中,销38的另一端可拆卸地配合安装在凹入部19c中。因此,第一定子30无法绕转轴转动,但可在转轴方向上移动。
外周部36b在彼此相邻的接合部37a和37b之间的部分被切除。因此,第一定子30具有径向向外开口的切口39。第二定子40上形成的齿轮接合部45通过该切口39径向向外伸出。该齿轮接合部45与用于转动第二定子40的齿轮(操作机构)68啮合(见图5)。下文详细说明第二定子40的齿轮接合部45和第二定子40的转动。
内周部36a的内周上形成有环形支承面36c。该支承面36c与转轴方向垂直。轭架71的内筒部71c的外周上形成有与转轴方向垂直的环形支承面71d。环形轴承63***该支承面71d与支承面36c之间。该环形轴承63阻止第一定子30朝轭架71移动。即,如上所述,第一定子30安装在箱盖19上以在转轴方向上移动。第一齿34被场磁体23的磁力朝该场磁体23吸引。轴承63支承在支承面71d上,并克服磁力将第一定子30支承在该轴承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以阻止第一定子30朝轭架71移动。
树脂部36的内周部36a上形成有被接触部36k。该被接触部36k呈绕曲轴51的圆筒状,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超过第一齿34的在第二定子40一侧的端面34b。被接触部36k的内周面与箱盖19的转动支承部19a的外周面接触,由此第一定子30的径向位置被固定,并且在旋转电机20被驱动时防止第一定子30振动。
被接触部36k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具有与转轴方向垂直的端面(接触面)36h。第二定子40与该端面36h接触。下文详细说明第二定子40与该端面36h的接触。
[第二定子]
下面参照图3至图5和图11至图15详细说明第二定子40。图11是第二定子40的正视图,图12是沿图11中XII-XII线所取的截面图,图13是沿图11中XIII-XIII线所取的截面图。图14和图15是第二定子40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第二定子40的面向第一定子30的一侧的透视图,图15是示出第二定子40的与面向第一定子3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透视图。
第二定子40具有多个与第一齿34一起构成磁路的第二齿41和圆盘状底座42。该第二齿41绕曲轴51的轴线圆环状布置,并面向第一齿34。在第一定子30的外周部36a和内周部36b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第二齿41位于该空间中。底座42具有多个圆环状布置的安装孔,第二齿41压配合在这些安装孔中并保持环形。由含润滑剂的树脂制成的树脂部43安装在底座42的另一侧。
如图13或图14所示,每个第二齿41都由铁制成,别且在俯视图中观察时呈矩形。每个第二齿41都在角部被倒角,并且其横截面呈六边形。第二齿41在第一齿34一侧的端面41a的宽度(横向(周向)长度)小于在另一侧的端面41b的宽度(横向(周向)长度)。
树脂部43总体呈圆环状,并具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接触部43e。该接触部43e具有直径等于箱盖19的转动支承部19a的外周面(被旋转支承面)的直径的内周面(旋转支承面)43d,该内周面43d与转动支承部19a的外周面接触。箱盖19由此支承第二定子40绕转轴转动。
接触部43e与第一定子30接触,由此第一齿34的端面34b和第二齿41的端面41a之间的间距被设定为预定值。
即,第二齿41被第一定子30的磁力朝第一定子30吸引。环形接触部43e在第一定子30一侧具有端面43c(接触面),该端面的直径大致等于第一定子30的被接触部36k的端面36h(被接触面)的直径。端面36h与端面43c接触,并克服磁力将第二定子40支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以阻止第二定子40朝第一定子30移动,并确保间距k。
[定子转动机构]
第二定子40由定子转动机构6驱动,并相对第一定子30转动。即,第二定子40具有齿轮接合部45,该齿轮接合部从树脂部43的外周部径向向外伸出并具有特定的周向长度。如上所述,齿轮接合部45从第一定子30的切口39径向向外伸出,并可以在切口39内周向往复运动。定子转动机构6具有电动机(致动器)66、与第二定子40联接的齿轮(操作机构)68以及两个连接电动机66与齿轮68的缆线(传递部件)67和67。缆线67位于旋转电机20的外侧(箱盖19的外侧)。缆线67的一端与电动机66连接,缆线67的另一端与齿轮68连接。齿轮68与齿轮接合部45啮合,电动机66的正向或反向旋转经由缆线67和齿轮68传递到第二定子40。
下面参照图2和图16详细说明定子转动机构6。图16是沿图2中XVI-XVI线所取的截面图,示出齿轮68。如上所述,旋转电机20安装在曲轴51上,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外侧用箱盖19盖住。摩托车1为单元摆动式车辆,行驶中可与曲轴箱50d一起上下运动的后臂16安装在该曲轴箱50d上。电动机66位于箱盖19后方,并通过安装在后臂16上的支架(未示出)固定在该后臂16上。该后臂16比箱盖19的侧面更靠近车体中心侧。因此,即使当安装了电动机66时,车辆宽度也不增加。
如图16所示,齿轮68具有齿轮部68a、滑轮68b和轴部68c。滑轮68b位于箱盖19的外侧。两个缆线67和67的一端与该滑轮68b连接,缆线67和67被拉动以根据电动机66的旋转方向使滑轮68b正向或反向旋转。齿轮部68a位于箱盖19的内侧并与齿轮接合部45接合。滑轮68b和齿轮部68a通过轴部68c连接,并且第二定子40、齿轮部68a和滑轮68b可操作地联接。轴部68c在曲轴5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并由固定在箱盖19上的圆筒状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
两个缆线67和67的另一端安装到电动机66的输出轴66a。电动机66拉动缆线67之一以使第二定子40正向转动,拉动另一缆线以使第二定子40反向转动。用于检测滑轮68b的旋转量并将该旋转量作为指示第二定子40的转动量的信息输出的转角传感器69(例如电位计)安装在滑轮68b上。根据来自该转角传感器69的信息控制第二定子40的转动。
[第二定子的转动造成的磁通变化]
下面说明第二定子40的转动和该第二定子40的转动造成的磁通变化。图17是示出第二定子40绕曲轴51的轴线转动的方式的图,图18是示出磁通量的变化的图。为便于说明。在这些图中省略了图3或图4中示出的第一定子30的树脂部36和第二定子40的树脂部43等,并且在图17中省略了轭架71的外筒部71b。
图17(a)示出第二齿41与第一齿34正对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齿在第二齿41一侧的端面34b与第二齿41在第一齿34一侧的端面41a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k。如上所述,第一齿34设置成相邻的第一齿34的磁体相对部34d的横向端面34e之间的间距j大于间距k。因此,由间距j造成的磁阻大于由间距k造成的磁阻。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8(a)所示,线圈缠绕部34c包括在磁路中,相邻场磁体23之间形成的磁通的大部分经过线圈缠绕部34c。由于磁通流过线圈31的内侧,所以产生强磁场。
当电动机66正向旋转时,第二齿40经图17(b)所示的中间位置移动到图17(c)所示的相邻第一齿34中间的位置。从而,第一齿34与第二齿41之间的间距增大,第一齿34与第二齿41之间的磁阻增加。因此,如图18(b)所示,在相邻场磁体23之间产生的磁通的大部分从第一齿34的磁体相对部34d流到相邻的第一齿34的磁体相对部34d,并且产生弱磁场。因此,当旋转电机20被驱动时,来自场磁体23的磁通不流过第一齿34的线圈31,由横穿线圈31的磁通造成的在转子70的旋转方向上的磁阻减小。结果,可实现低转矩高转速的旋转。
当所述齿如图17(a)所示正对时,上述齿轮接合部45的一个端面与切口39的一个端面39a接触。当如图17(c)所示第二齿41在相邻的第一齿34中间时,齿轮接合部45的另一端面与切口39的另一端面39b接触。即,切口39的端面39a和39b调节第二定子40可转动的范围。
在上述摩托车1中,旋转电机20具有第一定子30和第二定子40,该第二定子40相对第一定子30转动。由此改变磁阻,并改变旋转电机20的输出特性。因此,可在各种行驶状态下驱动旋转电机20。
另外,用于转动第二定子40的电动机66安装在曲轴箱后方的后臂16上,齿轮68安装在箱盖19上。因此,由于无需改变曲轴箱50d的布局就可安装用于转动第二定子的定子转动机构6,因此对现有车体的布局的影响很小。
此外,第一定子30克服定子之间的引力可转动地支承第二定子40。因此,不管箱盖19等的形状如何,可精确设定第一齿34的端面34b与第二齿41的端面41a之间的间距,并可精确地控制输出特性。
[其它实施例]
[曲轴箱盖和齿轮的另一示例]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摩托车1,可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型。例如,箱盖19可以具有窗口,通过该窗口可以从该箱盖19的外部视觉地检查第二定子40的转角。图19(a)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箱盖19的侧视图,图19(b)是该箱盖19的内部视图,图20是沿图19(a)中XX-XX线所取的截面图。在图19(b)中,第二定子40由箱盖19可转动地支承。
在图19(b)所示的摩托车中,第二定子40的树脂部43具有径向突出的凸出部43f。箱盖19在与在基准转角位置上(在第二齿41与第一齿34正对的转角位置上)的第二定子40的凸出部43f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窗口19d。位于与在基准转角位置上的第二定子40的凸出部43f对应的位置上的窗口19d例如可以形成在凸出部43f的移动范围上,以便在第二定子40转动时始终可以视觉地检查凸出部43f。
如图19(a)所示,滑轮68b可具有指示第二定子40位于基准转角位置的标记68e,箱盖19可具有与该标记68e对应的标记19e。从而,在设定电动机66的初始转角(在电动机66既不正向旋转也不反向旋转的角度)时,使用标记68e与标记19e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为基准。
[旋转电机的另一示例]
在图20所示的旋转电机20a中,与上述旋转电机20一样,箱盖19具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第二定子40的转动支承部19a。
旋转电机20a具有可在转轴方向上滑动并由第一定子30可转动地支承的转子21。该转子21与飞轮56接合并可与该飞轮一起旋转。下面参照图21和图22详细说明旋转电机20a。图21(a)是该旋转电机20a的转子21的正视图(从固定定子30一侧看的视图),图21(b)是该转子21的后视图,图21(c)是沿图21(a)中c-c线所取的截面图,图22是与旋转电机20a相对设置的飞轮56的正视图(从转子21一侧看的视图)。
在旋转电机20a中,如图19(b)或图20所示,第一定子30具有通过旋入箱盖19的三个螺栓孔19f中的螺栓固定的接合部37,以将第一定子30固定到箱盖19上。
第一定子30具有包括与转轴方向垂直的环形接触面36c的内周部36a。转子21具有总体为圆盘状的轭架22。该轭架22具有其上带有曲轴51从中延伸穿过的通孔的圆盘部22a和从该通孔的边缘朝第一定子3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内筒部22b。在内筒部22b的外周上形成有与转轴方向垂直的环形被接触面22d。轭架22被第一定子30的磁力吸向第一定子30。接触面36c经由轴承63克服该磁力而阻止轭架22朝第一定子30移动,并可转动地支承该轭架22。
如图20或图21(c)所示,转子21具有呈环形并在转轴方向上具有厚度的环形部24。该环形部24通过多个(该实施例中为4个)铆钉24a固定在轭架22的圆盘部22a的反面(与面向第一定子30的面相反的面)上。环形部24具有在周向上等距分布的多个大致圆形凹入部24b。
飞轮56安装在曲轴51上并面向旋转电机20a。飞轮56具有圆盘部56a、内筒部56c和离心质量部56f。圆盘部56a在其中央具有通孔,曲轴51延伸穿过该通孔。内筒部56c从该通孔的边缘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朝外(朝第一定子)延伸。离心质量部56f具有圆盘状固定圆盘部56g和从该固定圆盘部56g的外周朝旋转电机20a延伸的筒部56h。固定圆盘部56g在与凹入部24b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多个(该实施例中为4个)用于螺栓固定的孔。螺栓56i***这些孔并且固定圆盘部56g和圆盘部56a通过螺栓56i固定在单向离合器55上。
螺栓56i的头部在转轴方向上朝旋转电机20a突出,由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的环形缓冲件56j配合安装在螺栓56i的头部上。头部和缓冲件56j构成与凹入部24b的大小对应的凸出部56k。当转子21靠近飞轮56且凸出部56k装入凹入部24b中时,转子21和飞轮56可操作地相互联接。以上是旋转电机20a的结构。
内筒部56c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转轴方向上直线延伸的槽状凹入部56d。曲轴51的侧面在与飞轮56的内周面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凹入部。接合件65与该凹入部和飞轮56的凹入部56d接合,飞轮56与曲轴51的相对位置由此得以确定。用于支承第二定子40的第一定子30的结构与旋转电机20相同,因此其说明从略。
[曲轴箱盖对电动机的支承]
在上述摩托车中,电动机66安装在后臂16上。但电动机66也可以由箱盖19支承。图2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后部的侧视图,图24是箱盖19的内部视图。
在图23和图24所示的摩托车的定子旋转机构600中,电动机66的前部由箱盖19的后部支承,并且电动机66具有在车辆行驶方向上延伸的输出轴66a。箱盖19具有向后的开口。电动机66的输出轴66a通过该开口延伸到箱盖19中。电动机66的输出轴66a前部安装有蜗轮(操作机构)680。该蜗轮680位于箱盖19内部并与齿轮接合部45啮合(见图24)。
[旋转电机的另一示例]
[第一定子对第二定子的支承结构的另一示例]
在上述旋转电机20和20a中,第一定子30与第二定子40直接接触并支承该第二定子40。但第一定子也可以间接支承第二定子。
图25和图26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旋转电机20b的截面图,图26是图25的放大图。与旋转电机20和20a中相同的部件在这些图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其说明从略。
第一定子30的内周部36a在其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在第二定子40一侧)具有被接触部36k。第二定子40的树脂部43在第二齿41和底座42的径向内部具有接触部43e。轴承64***被接触部36k与接触部43e之间,第一定子30经由轴承64可转动地支承第二定子40,第一定子30与第二定子40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更具体地,被接触部36k具有与转轴方向垂直的环形被接触面36f。该被接触面36f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包含第一齿34的在第二齿41一侧的端面34b的平面的稍外侧。被接触部36k还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被接触面36f的内周朝外延伸的筒状旋转支承面36g。第二定子40的接触部43e具有与转轴方向垂直的环形被轴承支承面43a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该被轴承支承面43a的外周朝内延伸的筒状被旋转支承面43b。
轴承64***被接触部36k的被接触面36f与接触部43e的被轴承支承面43a之间。被接触面36f阻止第二定子40克服将第二定子40吸向第一定子30的磁力向第一定子30移动。
从包含第一齿34的端面34b的平面到轴承64的在第二定子40一侧的端面64a的间距与从包含第二齿41的端面41a的平面到被轴承支承面43a的间距之间的差是第二齿41与第一齿34之间的间距k。
被接触部36k的旋转支承面36g的直径等于轴承64的内径,旋转支承面36g的整个外周面与轴承64的内周面接触。第二定子40的被旋转支承面43b的直径等于轴承64的外周面的直径,被旋转支承面43b的整个内周面与轴承64的外周面接触。因此,第一定子30可以支承第二定子40,并防止该第二定子40发生径向振动。
与旋转电机20a中的第一定子30一样,图25和图26所示的第一定子30固定在箱盖19上,不能在转轴方向上移动和绕转轴旋转。
[转子和飞轮的另一示例]
转子21与飞轮56接合并可在转轴方向上滑动。更具体地,与旋转电机20a的轭架22相同,转子21的轭架22总体呈圆盘状,并具有圆盘部22a和内筒部22b。该圆盘部22a具有多个从其周边径向向外突出的凸出部22c。飞轮56总体呈杯状,并具有圆盘部56a、内筒部56c和从圆盘部56a的周边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向旋转电机20b)的外筒部56b。该外筒部56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转轴方向上直线延伸的凹入部56e。凹入部56e的数量与凸出部22c的数量相同。凸出部22c与凹入部56e接合以便在转轴方向上滑动,从而轭架22可在转轴方向上滑动。
与旋转电机20a中的轭架22相同,轭架22由第一定子30经由轴承63可转动地支承,并无法向第一定子30移动。
[磁场改变机构的另一示例]
在上述旋转电机中,磁场改变机构具有第一定子30和第二定子40,该第二定子40可相对第一定子30转动。但磁场改变机构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例如,第二定子40可通过电动机66的操作在转轴方向上前后移动以改变第一齿34与第二齿41之间的磁阻,从而改变磁场强度。或者,转子21可通过电动机66的操作在转轴方向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齿34与场磁体23在转轴方向上的间距。
[设有磁场改变机构的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上述安装在摩托车中的旋转电机是其中定子设置在转子的转轴方向上的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但旋转电机不局限于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可以是其中定子位于转子径向内侧或外侧并面向转子的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下面说明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中的磁场改变机构的示例。
图27是具有磁场改变机构的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200的截面图,图28是该旋转电机的分解透视图。图29是图27的放大图。在图28中,未示出曲轴51。在图27中,省略了位于曲轴51近中心侧的气缸50a等。与上述旋转电机中的相同部件在这些图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其说明从略。
旋转电机200具有筒状转子210和位于该转子210径向外侧的圆筒状定子250。转子210具有总体为杯状的轭架240和场磁体23。轭架240具有圆盘部240a、外筒部240b和内筒部240c。圆盘部240a在其中央具有通孔,曲轴51延伸穿过该通孔。内筒部240c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该通孔的边缘向外延伸。外筒部240b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圆盘部240a的外周向外延伸。
与旋转电机20的轭架71相同,圆盘部240a通过螺栓固定在单向离合器55上,轭架240与单向离合器55可操作地联接。多个场磁体23接合到外筒部240b的外周面上,并垂直于径向设置。
圆筒状定子250位于外筒部240b的径向外侧,并围绕该外筒部240b。定子250具有圆筒状第二定子400和在转轴方向上***该第二定子中的圆筒状第一定子300。这些部件构成磁场改变机构。
下面详细说明定子250。首先说明第一定子300。
第一定子300具有多个第一齿34和缠绕在第一齿34上的线圈31。第一齿34绕曲轴51的轴线圆环状布置,并与场磁体23径向相对。第一齿34和线圈31用由含润滑剂的树脂制成的树脂部360模制成型。第一定子300呈圆筒状。
与上述定子25的第一齿34相同,第一定子300的每个第一齿34都具有磁体相对部34d,该磁体相对部具有与场磁体23相对且比相反侧的端面34b大的端面34a。端面34a和34b呈与圆筒状第一定子300的内周面及外周面一致的曲面状。
树脂部360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齿34和线圈31内侧的圆盘状的内圆盘部360a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齿34和线圈31外侧的圆筒状的外圆筒部360b。该圆外筒部360b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外侧的与箱盖19的内壁接触的端面360c。该端面360c具有多个在半径相同位置上的螺栓孔。箱盖19在与外圆筒部360b的螺栓孔对应的位置上具有通孔。螺栓***这些孔,第一定子300通过所述螺拴固定在箱盖19上而不能在转轴方向上移动和绕转轴转动。
外圆筒部360b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周上形成有直径大于包括第一齿34的端面34b的外周面的直径的外周面(以下称为“外旋转支承面”)360d。该外旋转支承面360d中周向地形成有槽形凹入部360g。C形挡圈87配合安装在凹入部360g中,以防止第二定子400在转轴方向上移动。下文详细说明第二定子400在转轴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
环形止挡部360e从内圆盘部360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止挡部360e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埋置第一齿34的一侧)形成有直径大于包括第一齿34的端面34b的外周面的直径的外周面(以下称为“内旋转支承面”)360f。该内旋转支承面360f的直径等于在外圆筒部360b上形成的外旋转支承面360d的直径。
下面说明第二定子400。第二定子400具有多个与第一齿34径向相对的第二齿41和圆筒状地支承第二齿41的圆筒状底座42。第二齿41绕曲轴51圆环状设置。第二齿41和底座42用由含润滑剂的树脂制成的树脂部430模制成型。
第二定子400与第一定子300接触,并被支承成可绕曲轴51的轴线旋转。更具体地,树脂部430具有环形外侧被支承部430a和环形内侧被支承部430b。该外侧被支承部430a位于第二齿4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内侧被支承部430b位于第二齿4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外侧被支承部430a的内径等于内侧被支承部430b的内径。外侧被支承部430a的端部的整个内周面与外旋转支承面360d接触,内侧被支承部430b的端部的整个内周面与内旋转支承面360f接触。第二定子400由此被支承以绕曲轴51的轴线转动。
第一定子300的外旋转支承面360d和内旋转支承面360f的直径与包括第一齿34的端面34b的外周面的直径之差是第一齿34的端面34b与第二齿的端面41a之间的间距。
第二定子400与第一定子300接触,并无法在转轴方向上移动。更具体地,第二定子400的内侧被支承部430b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具有端面430d,该端面430d与第一定子300的止挡部360e接触,由此阻止第二定子40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移动。第一定子300的外旋转支承面360d具有用于接纳挡圈87的槽形凹入部360g。该凹入部360g位于第二定子40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外侧的端面430e上。从外旋转支承面360d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的挡圈87的周边与第二定子400的端部接触,以防止第二定子40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移动。
齿轮接合部450从树脂部430的外侧被支承部430a的端部径向向外突出。与上述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定子25相同,齿轮68的齿轮部68a与齿轮接合部450啮合,当电动机66正向或反向旋转时,第二定子400正向或反向转动。
在上述旋转电机200中,定子250具有第二定子400和第一定子300,通过转动该第二定子400可以改变旋转电机200的输出特性。第一定子300具有与第二定子400接触的筒状旋转支承面360d和360f。因此,第一定子300可防止第二齿41径向振动,并可转动地支承第二齿41,以确保精确控制输出特性。
[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另一示例]
尽管在上述设有磁场改变机构的旋转电机200中圆筒状定子250位于轭架240的外筒部240b的径向外侧,但定子和转子的位置关系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例如,如在图30所示的旋转电机200a中,定子可位于轭架的外筒部的径向内侧。在图30中,仅示出轴线的一侧。
在旋转电机200a中,定子250a位于轭架240的外筒部240b的径向内侧。第二定子400与场磁体23径向相对。具有直径小于第二定子400的内径的外周面的第一定子300位于第二定子400内侧。如图所示,第一定子300的内周面与箱盖19的在转轴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转动支承部19a的外周面接触。因此,第一定子300的支承强度增大。
[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另一示例]
在上述旋转电机200a中,第一定子300固定在箱盖19上。但是该第一定子300也可固定在箱盖19之外的部件上。例如,如在图31或图32所示的旋转电机200b中,第一定子300可固定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该第一定子300内侧的曲轴箱190上。图31是旋转电机200b的截面图,图32是图31的放大图。下面详细说明旋转电机200b。
第一定子300b具有树脂部360,该树脂部在第一齿34和线圈3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具有多个径向向内延伸的接合部360i。每个接合部360i都具有用于螺栓固定的通孔。曲轴箱190位于旋转电机200b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该曲轴箱190在与接合部360i对应的位置上具有螺栓孔。螺栓***互相对应的螺栓孔和通孔,从而第一定子300固定在曲轴箱190上。
旋转电机200b具有轭架244,该轭架在其中央具有通孔,曲轴51延伸穿过该通孔。场磁体23埋置在轭架244的外周面中。该轭架244也用作飞轮。该轭架244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装有空气冷却翅片100。由树脂制成的壳体(曲轴箱盖)101位于空气冷却翅片10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该壳体101具有多个空气流通孔101a。空气流通孔101a位于空气冷却翅片10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因此,空气冷却翅片100与转子210b一起旋转并将旋转电机200b外部的空气吸入旋转电机200b以冷却该旋转电机200b。
曲轴箱190具有壁部190a,该壁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并盖住旋转电机200b的后部。壳体101安装在该壁部190a上。齿轮68由壳体101和壁部190a支承。曲轴51由位于旋转电机200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曲轴箱190内侧的轴承(未示出)可转动地支承。
[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另一示例]
在上述旋转电机200b中,第一定子300和第二定子400直接互相接触。但是,第一定子300也可例如经由***第二定子400的内周面与第一定子300的外周面之间的轴承可转动地支承第二定子400。
在上述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中,第二定子400由第一定子300可转动地支承。但是,第二定子400也可如在图33至图35所示的旋转电机220中那样由箱盖19支承。下面详细说明旋转电机220。图33是旋转电机220的截面图,图35是图33的放大图,图34是旋转电机220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34中省略了曲轴51,图33中省略了气缸50a等。在这些图中,与上述旋转电机200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标号表示,其说明从略。
旋转电机220具有作为磁场改变机构的定子225。该定子225具有第一定子330和第二定子440。第一定子330具有多个第一齿34和缠绕在第一齿34上的线圈31。第一齿34绕曲轴51的轴线圆环状布置,并与场磁体23径向相对。第一齿34和线圈31用由含润滑剂的树脂制成的树脂部336模制成型。
该树脂部336在第一齿34和线圈3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总体为圆盘状的内侧树脂部336a,并在第一齿34和线圈3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具有总体为圆盘状的外侧树脂部336b。
该外侧树脂部336b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并具有多个从其边缘径向向外突出的接合部337。每个接合部337都具有螺栓孔。接合部337与箱盖19接触,该箱盖19在与接合部337的螺栓孔对应的位置上具有通孔。螺栓***相互对应的通孔和螺栓孔,从而第一定子330被固定到箱盖19上且不能在转轴方向和径向上移动。外侧树脂部336b在相邻两个接合部337之间的部分被切除以形成切口339。第二定子440的齿轮接合部445通过该切口339径向向外突出。下文详细说明齿轮接合部445。
内侧树脂部336a具有其直径小于包括第一齿34的径向内侧的端面34b的内周面的直径的环形止挡部336c。第二定子440的端部与该止挡部336c接触,并且第二定子440不能在转轴方向上移动。下文详细说明第二定子440在转轴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
第二定子440具有多个与第一齿34径向相对的第二齿41和圆环状地支承该第二齿41的圆筒状的底座42。第二齿41和底座42用由含润滑剂的树脂制成的树脂部443模制成型。该树脂部443具有在转轴方向上延伸的筒状树脂部443a和从该树脂部443a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边缘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盘状的圆盘状树脂部443b。
第二定子440由箱盖19可转动地支承。更具体地,箱盖19具有沿曲轴51的转动轴线延伸的圆筒状的转动支承部19a。该转动支承部19a的外周面(旋转支承面)的直径和筒状树脂部443a的内周面的直径彼此相等,并且筒状树脂部443a的整个内周面与转动支承部19a的外周面接触。由此第二定子440被限制径向振动并被支承以绕曲轴51的轴线转动。
由于第一定子330固定在箱盖19上,所以第一齿34在第二齿一侧的端面34b与第二齿41在第一齿34一侧的端面41a之间的间距根据筒状树脂部443a的厚度确定。
筒状树脂部443a的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部443c与第一定子330的止挡部336c接触。因此,第二定子440无法在转轴方向上移动。
圆盘状树脂部443b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齿轮接合部445。该齿轮接合部445通过第一定子330的切口339径向向外突出,并与齿轮68的齿轮部68a啮合。当电动机66正向或反向旋转时,第二定子440正向或反向转动。
上述旋转电机220的磁场改变机构具有第二定子440和第一定子330,并且旋转电机220的输出特性通过转动第二定子440而改变。由于第二定子440的整个内周面与箱盖19的转动支承部19a的外周面(旋转支承面)接触,并且第二齿41不能径向振动,因此可精确控制输出特性。
在上述定子225中,第二定子440与箱盖19的转动支承部19a的外周面直接接触。然而,第二定子440也可以经由***该第二定子440的内周面与转动支承部19a之间的轴承可转动地支承。
附图标记说明
1:摩托车
3:前轮
5:前叉
6,600:定子转动机构
7:转向轴
9:方向把
10:车架
13:车座
15:后悬架
16:后臂
17:后轮
19:箱盖
19a:转动支承部(支承部)
19d:窗口
20:旋转电机
21:转子
22:轭架
23:场磁体
25:定子(磁场改变机构)
30:第一定子
31:线圈
34:第一齿
36:第一定子的树脂部
37:接合部
38:销
39:切口
40:第二定子
41:第二齿
42:底座
43:第二定子的树脂部
45:齿轮接合部
50:发动机
51:曲轴
52:轴承
53:含油轴承
55:单向离合器
56:飞轮
57:螺母
60:起动电动机
61:起动减速齿轮
62:齿轮
63:轴承
64:轴承
66:电动机(致动器)
66a:电动机的输出轴
67:缆线(传递部件)
68:齿轮(操作机构)
68e:标记
69:转角传感器
70:转子
71:轭架
87:挡圈
100:空气冷却翅片
101:壳体
190:曲轴箱
200:旋转电机
225:定子
240:轭架
250:定子
300:第一定子
330:第一定子
336:树脂部
337:接合部
339:切口
360:第一定子的树脂部
400:第二定子
430:第二定子的树脂部
440:第二定子
443:树脂部
445:齿轮接合部
450:齿轮接合部
680:蜗轮(操作机构)

Claims (10)

1.一种跨骑型车辆,包括:
曲轴;
容纳所述曲轴的曲轴箱;
安装在所述曲轴箱的侧部上的曲轴箱盖;以及
容纳在所述曲轴箱盖中并与所述曲轴连接的旋转电机,
其中,所述旋转电机具有改变该旋转电机中的磁场强度以改变该旋转电机的输出特性的磁场改变机构;
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包括与所述磁场改变机构连接且用于传递操作该磁场改变机构的动力的操作机构,并且
所述操作机构由所述曲轴箱盖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跨骑型车辆还包括:
用于产生操作所述磁场改变机构的动力的致动器,
其中,所述致动器由所述曲轴箱盖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机构安装在所述致动器的输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跨骑型车辆还包括:
用于产生操作所述磁场改变机构的动力的致动器,
其中,所述致动器的动力经由传递部件传递到所述操作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部件是缆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场改变机构具有第一定子和相对该第一定子可移位以改变磁场强度的第二定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跨骑型车辆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定子的位移的传感器,
其中,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子可操作地联接以传递使所述第二定子移位的动力,并且
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操作机构上以检测该操作机构的位移,并输出作为指示所述第二定子的位移的信息的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箱盖具有窗口,可以通过该窗口视觉地检查所述第二定子的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箱盖具有用于可移位地支承所述第二定子的支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子可操作地联接以传递使所述第二定子移位的动力,并且
所述操作机构具有指示在该操作机构的移动范围内的基准位置的标记。
CN 200610110632 2005-08-05 2006-08-04 装有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 Pending CN19093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8944 2005-08-05
JP228944/2005 2005-08-05
JP058652/2006 2006-03-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9338A true CN1909338A (zh) 2007-02-07

Family

ID=3770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10632 Pending CN1909338A (zh) 2005-08-05 2006-08-04 装有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
CN 200610104267 Active CN1909335B (zh) 2005-08-05 2006-08-07 旋转电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04267 Active CN1909335B (zh) 2005-08-05 2006-08-07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909338A (zh)
ES (1) ES2359417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50539A (ja) * 2011-12-22 2013-08-01 Yamaha Motor Co Ltd 回転電気機械
TWI504106B (zh) * 2012-11-30 2015-10-11 Yamaha Motor Co Ltd Rotating machines and engines with them, as well as vehicles and locomotives with the engine
JP6116298B2 (ja) * 2013-03-15 2017-04-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ユニットの配置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7229A (en) * 1975-12-15 1977-05-31 Simmonds Precision, Engine Systems, Inc. Regulatable permanent magnet alternator
US5834874A (en) * 1997-09-30 1998-11-10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Alternator with mechanically adjustable output
JP4028322B2 (ja) * 2002-08-09 2007-12-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4294993B2 (ja) * 2002-08-09 2009-07-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9335B (zh) 2010-04-07
CN1909335A (zh) 2007-02-07
ES2359417T3 (es) 2011-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8774A (zh) 旋转电机及电动车辆
CN1700999A (zh) 复合驱动装置及搭载该装置的汽车
CN1860044A (zh) 改进车辆的乘车舒适性的车轮支承装置
CN1701000A (zh) 复合驱动装置及搭载该装置的汽车
CN1654263A (zh) 自行车用变速器外壳
CN1684851A (zh) 轮内马达***
CN1170702C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90130C (zh) 电动自行车
CN1685585A (zh) 旋转电机
CN1976171A (zh) 永磁式旋转机械
CN1676407A (zh) 用于越野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CN1460076A (zh) 车轮内置型电机的安装方法及车轮内置型电机***
CN1625647A (zh) 发动机
CN1572646A (zh) 摩托车座椅下方结构
CN1833899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的驱动单元、混合动力车和摩托车
CN1846057A (zh) 风力发电用风车
CN1496917A (zh)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1375407A (zh) 轮支撑轴承组件
CN1627598A (zh) 用于滚筒式洗衣机的外转子型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650119A (zh) 多级变速器
CN1809661A (zh) 洗衣机
CN1051602C (zh) 主要用于汽车的减震飞轮
CN1909338A (zh) 装有旋转电机的跨骑型车辆
CN1626848A (zh) 扭转振动缓冲器
CN1515733A (zh) 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