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6836A - 背光组件、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组件、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6836A
CN1896836A CNA2006100938760A CN200610093876A CN1896836A CN 1896836 A CN1896836 A CN 1896836A CN A2006100938760 A CNA2006100938760 A CN A2006100938760A CN 200610093876 A CN200610093876 A CN 200610093876A CN 1896836 A CN1896836 A CN 1896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sub
substrate
backligh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38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6836B (zh
Inventor
赵昭行
梁珍旭
李相勋
梁涍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500653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7001059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500707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70015988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6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6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96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68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5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组件包括根据驱动模式而独立操作的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以及置于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之间的光阻挡件。第一背光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在主模式中产生并给显示面板的主显示部分提供第一光,并且在子模式中被关闭。第二背光组件包括第二光源,在主模式和子模式中产生并给显示面板的子显示部分提供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的颜色的第二光。

Description

背光组件、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具有这种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用于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以及制造这种显示衬底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降低功耗的背光组件、具有这种背光组件的能够提高图像显示质量的显示设备、用于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和制造这种显示衬底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器(“LCD”)被用于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自动导航***、电视接收机等。LCD设备将具有图像信息的电信号转换为图像。LCD设备具有各种特性,例如轻重量、小尺寸、薄厚度、低功耗等,因此LCD设备被广泛使用。
在移动LCD设备中,LCD设备的显示面板被分为主显示部分和子显示部分,以提高光学特性并降低功耗。例如,子显示部分不变地显示例如时间、数据、电池状态等的辅助信息。主显示部分选择性地显示例如摄像机图像、字符等的主要信息。
LCD设备的主显示部分和子显示部分接收从同一个光源产生的光。主显示部分在主驱动模式中显示图像,而主显示部分在子驱动模式中不显示图像。在子驱动模式中,从光源产生的光入射到主显示部分,但是由显示面板的主显示部分的黑色驱动关闭主显示部分使其不显示图像。
在子驱动模式中,入射到主显示部分的光是不必要的。因此,为了降低LCD设备的功耗,子驱动模式的电流量小于主驱动模式的电流量。然而,当降低子驱动模式的电流量时,降低了入射到子显示部分的光的照度,从而损害了子显示部分的图像显示质量。
此外,当增加背光组件的照度以便提高图像显示质量时,同样也增加了背光组件的功耗。
具有主和子显示部分的LCD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彩色图像的滤色镜。滤色镜根据从背光组件所产生的光来透过彩色光以显示彩色图像。滤色镜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着色剂。红色、绿色和蓝色着色剂阻挡从背光组件产生的光的一部分,从而降低了LCD设备的照度。因此,在子驱动模式中,由降低的功耗和着色剂的光吸收大大地降低了LCD设备的照度,从而损害了子显示部分的图像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一个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主和子区域中具有光源的背光组件,能够降低功耗。
另一个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能够改善图像显示质量。
另一个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
另一个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显示衬底的方法。
另一个示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显示衬底的显示设备,能够以较低电流改善图像显示质量。
背光组件的一个示范实施例包括第一背光单元、第二背光单元和光阻挡件。第一背光单元在主模式中给显示面板的主显示部分提供第一光且在子模式中被关闭。第二背光单元在主模式和子模式中都给显示面板的子显示部分提供第二光。光阻挡件置于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之间,以避免从第一背光组件到第二背光组件的第一光的光泄漏以及从第二背光单元到第一背光单元的第二光的光泄漏。
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包括光源单元和光引导单元。光源单元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产生第一光。第二光源产生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的颜色的第二光。光引导单元引导从光源单元产生的第一和第二光。
显示设备的一个示范实施例包括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和驱动电路部分。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部分和子显示部分。主显示部分选择性地显示主图像。子显示部分不变地显示子图像。背光组件包括第一背光单元和第二背光单元。第一背光单元给主显示部分提供第一光。第二背光单元给子显示部分提供第二光。驱动电路部分控制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以便在主模式中向第一背光单元提供驱动电功率,在主驱动模式和子模式中向第二背光组件提供驱动电功率。
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包括背光组件和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光引导单元。第一光源产生第一光。第二光源产生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的颜色的第二光。光引导单元引导第一和第二光。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部分和子显示部分。主显示部分改变第一光的颜色以显示主图像。子显示部分使用第二光来显示子图像。第二光的颜色实质上未改变。
显示衬底的一个示范实施例包括基底衬底、多个开关元件和反射板。基底衬底具有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开关元件分别处于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中的象素区中。反射板与子驱动区中的每一个开关元件电连接,用以反射从外部提供的光。
制造显示器的方法的一个示范实施例提供如下。在具有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的基底衬底上形成具有输出数据信号的漏电极的开关元件。在覆盖开关元件的绝缘层上形成保护绝缘层。保护绝缘层具有接触孔,通过该孔部分地暴露漏电极。在保护绝缘层上形成透明电极。透明电极与通过接触孔而暴露的漏电极电连接。在子驱动区中的透明电极上形成反射板。反射板将子驱动区中的象素区划分为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
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包括显示衬底、相对衬底和液晶层。显示衬底包括第一衬底、开关元件和反射板。第一衬底具有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开光元件位于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中的每一个象素区中。反射板位于子驱动区中的象素区中,以与开关元件电连接。外部提供的光从反射板反射。相对衬底对应于显示衬底。液晶层置于显示衬底和相对衬底之间。
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将背光组件用于各种显示设备,例如液晶显示器(LCD)设备、电泳显示设备等。显示设备包括LCD设备、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设备、电泳显示设备等。
在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的的示范实施例中,不同的光入射到主和子显示部分,因此可以独立地操作主和子显示部分。因此,降低了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的功耗,且提高了子显示部分的照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详细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背光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线I-I’所获取的截面图;
图4A和4B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背光组件的操作的示范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A是示出了在主驱动模式中提供到图7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光源的驱动信号的示范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8B是示出了在主驱动模式中沿图7所示的线II-II’所获取的截面的照度的示范实施例的图;
图9A是示出了在子驱动模式中提供到图7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光源的驱动信号的示范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9B是示出了在子驱动模式中沿图7所示的线II-II’所获取的截面的照度的示范实施例的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了提供到图10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12是沿图10所示的线III-III’所获取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了图14所示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沿图15所示的线IV-IV’所获取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8示出了沿图17所示的线V-V’所获取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19A是示出了在主驱动模式中沿图17所示的线V-V’所获取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19B是示出了在子驱动模式中沿图17所示的线V-V’所获取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衬底的示范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了图21所示的部分‘A’的放大平面图;
图23是沿图22所示的线VI-VI’所获取的截面图;
图24是示出了图21所示的部分‘B’的放大平面图;
图25是沿图24所示的线VII-VII’所获取的截面图;
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衬底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7至2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阵列衬底的方法的示范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其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来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该认为局限于此处所阐明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详尽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地揭示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可以放大层和区域的大小和相对大小。
可以理解,当单元或层被称为与另一个单元或层“在其之上”或“与之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单元或层在其之上或与之连接,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相反地,当单元被称为与另一个单元或层“直接在其之上”或“直接与之耦合”,则不存在居间元件或层。全文中,类似的参考数字表示类似的单元。如此处所使用,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可以理解,尽管此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使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可以将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
为了说明的简易性,此处使用例如“下面”、“上面”等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可以理解,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欲包含使用或操作中设备的其它取向。例如,如果翻转图中的设备,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面”。因此,示范术语“下面”可以包括上面和下面的取向。设备还可以取其它方向(旋转90度或朝其它方向),并且相应地解释此处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此处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并不意欲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如此处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那个”也意欲包含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示出。还应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
此处参考作为本发明理想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截面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样地,可以预计例如作为制造技术和/或容限的结果从所示形状中产生的变化。因此,不应该认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受限于此处所示的特定区域形状,而包含例如作为制造结果的形状中的偏差。例如,示出为矩形的离子注入区域通常可以具有圆形或弯曲特征和/或在其边缘具有离子注入浓度的梯度,而不具有从离子注入到非离子注入区域的二元变化。同样地,由离子注入形成的隐埋区可以导致在隐埋区和离子注入发生的表面之间的区域中有一些离子注入。因此,附图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其形状并不意欲表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而且并不意欲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特别定义,此处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意义。还可以理解,应该将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理解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不应该按照理想化或非常正式意义来理解它,除非此处明确这样定义了。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背光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和2,背光组件100包括第一背光单元130、第二背光组件150和光阻挡件112。
背光组件100给包括主显示部分和子显示部分的显示面板提供光。在主显示部分上选择性地显示主图像。在子显示部分上不变地显示子图像。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130和150在主驱动模式中产生光。在子驱动模式中,第一背光单元130不产生光,而第二背光单元150产生光。
第一背光单元130在主驱动模式中产生第一光而在子驱动模式中不产生第一光。
第一背光单元130包括第一光源131和第一光引导单元133。
第一光源131给第一光引导单元133提供第一光。在图2中,第一光源131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可选示范实施例可以包括第一光源131作为灯。
第一光引导单元133向主显示部分引导第一光以增加第一光的照度均匀性。第一光引导单元133可以包括具有例如较高的光透射率、较好的耐热性、较好的耐化学性、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的各种特性的光引导材料。可以用于第一光引导单元133的材料示例包括但不局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亚安酯以及包括至少以上一种的化合物。在图2中,第一光引导单元133实质上具有平坦的形状。可选示范实施例可以包括第一光引导单元133具有楔形的配置。即,第一光引导单元133的厚度随着与第一光引导单元133的光入射表面的距离增加而减少。
第一背光单元130还可以包括第一光学片138。
第一光学片138改善从第一光引导单元133出射的第一光的光学特性。第一光学片138可以包括第一反射片135、第一漫射片136和/或第一亮度增强片137。
第一反射片135在第一光引导单元133之下。从第一光引导单元133泄漏的一部分光从第一反射片135向第一光引导单元133反射。
第一漫射片136位于第一光引导单元133之上,用以漫射从第一光引导单元出射的第一光,从而增加照度均匀性。
第一亮度增强片137位于第一漫射片136之上,用以增加当在平面上查看包括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时的照度。在图2中,第一光引导单元133包括两个第一亮度增强片137,并且这两个第一亮度增强片137在纵向实质上彼此平行。在可选示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适合于此处所述目的的任意数目的第一光片138和/或第一亮度增强片137。
第二背光单元150在主驱动模式和子驱动模式中产生第二光。第二背光单元150包括第二光源151和第二光引导单元153。
第二光源151给第二光引导单元153提供第二光。在图2中,第二光源151包括发光二极管。可选示范实施例包括第二光源151作为灯。
第二光引导单元153向子显示部分引导具有提高照度均匀性的第二光。
第二背光单元150还可以包括第二光学片158。第二光学片158改善从第二光引导单元153出射的第二光的光学特性,例如当在平面上查看时的照度均匀性、照度等。第二光学片158可以包括第二反射片155、第二漫射片156和/或第二亮度增强片157。第二背光单元150的第二反射片155、第二漫射片156和第二亮度增强片157实质上与第一背光单元130的第一反射片135、第一漫射片136和第一亮度增强片137相同。因此,省略了关于第二背光单元150的上述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背光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容纳容器110,用以容纳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130和150。容纳容器110包括底板111、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15、第三侧壁117和第四侧壁119。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113、115、117和119从底板111的边缘或侧面突出。可选示范实施例包括底板111可以具有开口以减少背光组件100的整体重量和大小的配置。第一侧壁113面对(且被认为相对)第二侧壁115。第三侧壁117面对第四侧壁119。第三和第四侧壁117和119的每一个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侧壁113、115相连。
在第一侧壁113上形成第一凹处(未示出),并且形成通过与第一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底板111的***部分的孔(未示出)。在第二侧壁115上形成第二凹处116,并且形成通过与第二凹处116相对应的底板111的***部分的孔。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侧壁113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导槽。
光阻挡件112置于第一背光单元130和第二背光单元150之间,以使第一背光单元130和第二背光单元150光学地隔离。即,光阻挡件112避免从第一背光单元130到第二背光单元150的漏光和从第二背光单元150到第一背光单元130的漏光。光阻挡件112可以是从底板111突出的阻挡壁,如图2所示。可选示范实施例可以包括光阻挡件112是第一和第二光引导单元133和153之间的光阻挡片的配置。
光阻挡件112将容纳容器110的容纳空间划分为主容纳区和子容纳区。底板111、光阻挡件112以及第一、第三和第四侧壁113、117和119限定了主容纳区。底板111、光阻挡件112以及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115、117和119限定了子容纳区。与主容纳区相对应的底板111具有第一面积。与子容纳区相对应的底板111具有小于第一面积的第二面积。
图3是沿图2所示的线I-I’所获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2和3,在容纳区中依次容纳第一反射片135、第一光引导单元133、第一漫射片136和第一亮度增强片137。在子容纳区中依次容纳第二反射片155、第二光引导单元153、第二漫射片156和第二亮度增强片157。
背光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功率源部分105(图1和2)和功率印刷电路膜170,例如电源部分和电功率印刷电路膜。
电源部分105可以通过电功率印刷电路膜170与第一和第二光源131和151电连接。电功率印刷电路膜170从容纳容器110的第一侧壁113向第二侧壁115延伸。将第一光源131安装在与第一侧壁113相邻的电功率印刷电路膜170的第一端部。将第二光源151安装在电功率印刷电路膜170的第二端部,并且第二端部与电功率印刷电路膜170的第一端部相对。通过与第一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底板111的孔(未示出)将第一光源131容纳在第一侧壁113的第一凹处(未示出)中。通过与第二凹处116相对应的底板111的孔将第二光源151容纳在第二侧壁115的第二凹处116中。电功率印刷电路膜170还可以包括从电功率印刷电路膜170延伸的电功率传输线171。电功率印刷电路膜170可以通过电功率传输线171与电源部分105电连接。
图4A和4B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背光组件的操作的示范实施例的时序图。
参考图2至4B,在主模式中,电源部分105提供用于驱动第一光源DM1(图2所示的131)和第二光源DS1(图2所示的151)的电功率。在子模式中,电源部分105向第二光源DS1提供电功率,因此第二光源DS1产生第二光,而第一光源DM1不产生第一光。因此,降低了子模式的功耗,并且在子模式中增加了入射到子显示部分的第二光的亮。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在图5所示的示范实施例中,背光组件实质上可以是框架结构。为了定方向,可以使用笛卡儿坐标***,其中,显示设备的第一侧沿Y轴方向,显示设备的第二侧沿X轴方向,Y轴实质上与X轴垂直。
参考图5,背光组件240包括光源单元211和光引导单元230。背光组件240给包括主显示部分和子显示部分的显示面板提供光。分别在主显示部分和子显示部分上选择性地显示主图像和子图像。即,在主模式中驱动背光组件240以驱动显示面板的主显示部分形成主屏幕,且在子模式中使用小于主模式的功耗来驱动以驱动显示面板的子显示部分形成子屏幕。
光源单元211可以根据驱动模式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在示范实施例中,光源单元211可以包括第一光源(未示出)和第二光源(未示出)。第一光源(未示出)在主模式中产生第一光,用以给主显示部分提供第一光。第二光源(未示出)在子模式中产生第二光,用以给子显示部分提供第二光。第二光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的颜色。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第一光是白光且第二光是彩色光。彩色光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之一。
光引导单元230向显示面板引导第一光或第二光。在图5中,光引导单元230包括光入射表面231和光出射表面235。
光入射表面231面对光源单元211。通过光入射表面231入射到光引导单元230中的第一光或第二光在光引导单元230中反复反射和折射,以从光出射表面235出射。
光引导单元230引导第一和第二光,并且向面对光入射表面231的光引导单元230的端部漫射第一和第二光,因此从光出射表面出射的第一和第二光为平面形状。即,第一和第二光可以从整个光出射表面235出射。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
参考图6,背光组件280包括光源单元250和光引导单元270。
光源单元250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第一光源产生可以是白光的第一光。第二光源产生可以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的彩色光的第二光。可以改变或颠倒从第一光源产生的第一光的颜色与从第二光源产生的第二光的颜色。在图6中,第一和第二光源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直接将电功率转换为光,因此发光二极管具有例如较长寿命、较低功耗等的各种特性。
在图6中,第一光源包括两个产生白光的第一发光二极管251和253。第二光源包括产生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的第二发光二极管255。可以根据背光组件280的大小和照度来改变发光二极管的数目和发光二极管相对于光引导单元270的位置。可选示范实施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光源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灯的配置。
背光组件280还可以包括向第一和第二光源提供电功率的电源部分220。
电源部分220与第一和第二发光二极管251、253和255电连接。在主模式中,电源部分220向第一发光二极管251和253提供电功率。在子模式中,电源部分220向第二发光二极管255提供电功率。
在主模式中,白色的第一光从光引导单元270出射。在子模式中,红色、绿色和蓝色之一的第二光从光引导单元270出射。
在图6中,光引导单元270实质上为包括光入射表面271和光出射表面275的平坦形状。可选示范实施例包括光引导单元270可以为楔形的配置。即,光引导单元27的厚度随着与光引导单元270的光入射表面271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光入射表面271形成光引导单元270的侧表面,并且光出射表面275与光入射表面271相连,其中,光出射表面275与光入射表面271形成预定角度。
在图6中,两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51和253在光引导单元270的光入射表面271上,并且一个第二发光二极管255在第一发光二极管251和253之间的光入射表面271上。即,第一发光二极管251和253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255实质上被设置为与光引导单元270的光入射表面271平行。根据背光组件280的模式,第一光或第二光通过光入射表面271入射到光引导单元270中。引导的第一或第二光从光出射表面275出射。
光引导单元270可以包括具有例如较高的光透射率、较好的耐热性、较好的耐化学性、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的各种特性的光引导材料。可以用于光引导单元270的材料示例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亚安酯等。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
参考图7,背光组件300包括光源单元310、电源部分320和光引导单元350。除了光源单元的位置之外,图7的背光组件与图2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光源单元310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311和313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315。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二极管311和313产生可以是白光的第一光,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315产生可以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的第二光。
光引导单元350实质上为具有第一侧表面351、第二侧表面353和光出射表面355的板形。第一测表面351实质上与光引导单元350的第一(横向)方向(y方向)平行。第二侧表面353实质上与实际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纵向)方向(x方向)平行。
光出射表面355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351和353之间。光出射表面355包括主区域MS和实质上沿第一方向与主区域MS平行的子区域SS。第一发光二极管311和313位于第一表面351上,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315位于第二侧表面353上。
在图7中,可选示范实施例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315可以在面对第一侧表面351的光引导单元350的第三表面上或在与第二表面353相对的第四表面上的配置。
图8A是示出了在主驱动模式中提供到图7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光源的驱动信号的示范实施例的时序图。图8B是示出了在主驱动模式中沿图7所示的线II-II’所获取的截面的照度的示范实施例的图。
参考图7、8A和8B,在主模式中,电源部分320向第一发光二极管DM1和DM2(图7所示的311和313)提供电功率,而不向第二发光二极管DS1(图7所示的315)提供电功率。因此,从第一发光二极管DM1和DM2(图7所示的311和313)产生的白光通过第一侧表面351入射到光引导单元350。
第一光是不在第一侧表面351上折射的白光。第一光以预定入射角入射到第一侧表面351。通过第一表面351入射到光引导单元350的第一光在光引导单元350中反复反射和折射,以从光出射表面355出射。随着反射和折射次数增加,相对于光出射表面355的第一光的入射角减小。因此,引导的第一光以均匀照度从光出射表面355出射。
再次参考图7和8B,第一光从光出射表面355的主和子区域MS和SS出射。主和子区域MS和SS之间的照度差可忽略,因此引导的第一光以均匀照度从光出射表面355出射。
图9A是示出了在子模式中提供到图7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光源的驱动信号的示范实施例的时序图。图9B是示出了在子驱动模式中沿图7所示的线II-II’所获取的截面的照度的示范实施例的图。
参考图7、9A和9B,在子模式中,电源部分320向第二发光二极管DS1(图7所示的315)提供电功率,而不向第一发光二极管DM1和DM2(图7所示的311和313)提供电功率。因此,从第二发光二极管DS1(图7所示的315)产生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的光通过第二侧表面353入射到光引导单元350。
第二光是在第二侧表面353上向第二方向(x方向)折射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通过第二表面353入射到光引导单元350的第二光在光引导单元350中反复反射和折射,以从光出射表面355出射。随着反射和折射次数增加,相对于光出射表面355的第二光的入射角减小。在图9B中,引导的第二光聚集在子区域SS上。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示范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0,背光组件400包括光源单元410和光引导单元430。除了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数目和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之外,图10的背光组件的光源单元410与图7的光源单元310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光源单元410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产生第一光,第二光源产生第二光。在示范实施例中,第二光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的颜色。在图10中,第一光源包括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411,第二光源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417。
光源单元410还可以包括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实质上可以为T形。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和第二发光二极管411和417电连接的电功率传输线。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可以与电源部分420电连接。三个第一发光二极管411位于T形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的上部。第二发光二极管417位于T形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的下部。
背光组件400还可以包括电源部分420。电源部分420与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电连接。与图7的电源部分320不同,电源部分420在主模式中向第一和第二发光二极管411和417提供电功率,在子模式中向第二发光二极管417提供电功率。
图11A和11B是示出了提供到图10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参考图11A和11B,第一发光二极管DM1和DM2(图10所示的411)在主模式中产生可以是白光的第一光,而在子模式中不产生第一光。第二发光二极管DS1(图10所示的417)在主模式和子模式中产生可以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的第二光。即,与背光组件240、280和300不同,背光组件400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S1(图10所示的417)在主模式以及子模式中不变地产生第二光。
图12是沿图10所示的线III-III’所获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10和12,背光组件400还可以包括容纳容器470。容纳容器470包括底板471、第一侧壁473、第二侧壁475、第三侧壁477和第四侧壁479。
可选示范实施例可以包括底板471具有开口以减少背光组件400的重量和大小的配置。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473、475、477和479从底板471的侧面突出。第一侧壁473面对第二侧壁475。第三侧壁477面对第四侧壁479。第三和第四侧壁477和479的每一个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侧壁473和475相连。
在第一侧壁473上形成三个第一凹处(未示出),并且形成通过与第一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底板471的***部分的三个孔(未示出)。在第二侧壁475上形成第二凹处476,并且形成通过与第二凹处476相对应的底板471的***部分的孔。
通过分别与第一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底板471的孔(未示出)将第一光源411容纳在第一侧壁473的第一凹处(未示出)中。通过与第二凹处476相对应的底板471的孔将第二光源417容纳在第二侧壁475的第二凹处476中。可以在第一侧壁473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T形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的上部分弯曲且围绕第二导槽。电功率印刷电路膜419与电源部分420相连。
容纳容器470还可以包括隔断墙472。隔断墙472置于第一和第二侧壁473和475之间,并且与第三和第四侧壁477和479相连。
隔断墙472将容纳容器470的容纳空间划分为主容纳区和子容纳区。底板471、隔断墙472以及第一、第三和第四侧壁473、477和479限定主容纳区。底板471、隔断墙472以及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475、477和479限定子容纳区。与主容纳区相对应的底板471具有第一面积。与子容纳区相对应的底板471具有小于第一面积的第二面积。
光引导单元430包括主光引导板431、子光引导板435和光学片。
主和子光引导板431和435实质上具有与图5至7所示的光引导单元相同的材料,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主光引导板431被容纳在容纳容器470的主容纳区中,子光引导板435被容纳在容纳容器470的子容纳区中。主光引导板431实质上与子光引导板435平行。
主光引导板431向背光组件400的上部分引导通过面对第一侧壁473的侧表面入射到主光引导板431的第一光。子光引导板435向背光组件400的上部分引导通过面对第二侧壁475的侧表面入射到子光引导板435的第二光。
隔断墙472置于主光引导板431和子光引导板435之间,因此主光引导板431与子光引导板435光学地隔离。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在隔断墙472上形成高反射层,以提高光使用的效率。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在隔断墙472上形成铝层。
光学片包括主光学片441和子光学片451。
主光学片441改善从主光引导板431出射的第一光的光学特性。主光学片441包括主反射片443、主漫射片445和主亮度增强片447。
主反射片443置于底板471和主光引导板431之间。从主光引导板431泄漏的一部分第一光从主反射片443向主光引导板431反射。主漫射片445在主光引导板431上,用以漫射第一光,从而提高第一光的照度均匀性。
主亮度增强片447在主漫射片445上,用以提高当在平面上查看时第一光的照度。在图10中,主亮度增强片447包括具有实质上彼此垂直的不同纵向的两个亮度增强片。
子光学片451改善从子光引导板451出射的第二光的光学特性。子光学片451包括子反射片453、子漫射片455和子亮度增强片457。除了大小之外,子光学片451实质上与主光学片441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可选示范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双倍亮度增强膜(DBEF)的子光学片451。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截面图。
参考图13,背光组件500包括光源单元、电源部分、光引导单元和容纳容器。除了光引导单元和容纳容器之外,图13的背光组件与图10至12所示的相同。因此,相同参考符号将用于指代与图10至12中所述的相同或类似部分,并且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除了光学片和反射层之外,图13的光引导单元与图10至12所示的相同。在图10至12中,光引导单元被划分为主光引导片和子光引导片。然而,在图13中,光引导单元包括用于覆盖主和子光引导板的光学片以及反射层。
光学片改善从主光引导板531出射的第一光和从子光引导板535出射的第二光的光学特性。光学片包括反射片543、漫射片545和亮度增强片547。
反射片543置于底板571以及主和子光引导板531和535之间。从主光引导板531泄漏的一部分第一光和从子光引导板535泄漏的一部分第二光从反射片543向主和子光引导板531和535反射。
反射层537置于主和子光引导板531和535之间。反射层537包括高反射材料,例如铝。可以在主光引导板531或子光引导板535的表面上涂覆反射层537。在可选示范实施例中,反射层537可以涂覆于主光引导板531或子光引导板535的表面。
漫射片545在主和子光引导板531和535上,用以漫射从主光引导板531出射的第一光和从子光引导板535出射的第二光,从而提高第一和第二光的照度均匀性。
亮度增强片547在漫射片545上,用以增加当在平面上查看时第一和第二光的照度。在图13中,亮度增强片547包括具有实质上彼此垂直的不同纵向的两个亮度增强片。
除了隔断墙之外,图13的容纳容器实质上与图10至12所示的相同。在图13中,省略了隔断墙。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5是示出了图14所示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4和15,显示设备600包括显示面板690、背光组件和驱动电路件620。背光组件包括第一背光组件单元630和第二背光组件单元650。图14和15的第一和第二背光组件单元实质上与图1至3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显示设备600还可以包括电功率印刷电路膜670和容纳容器610。图14和15的电功率印刷电路膜和容纳容器实质上与图1至3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图16是沿图15所示的线IV-IV’所获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14至16,显示面板690使用从第一背光组件单元630产生的第一光和从第二背光组件单元650产生的第二光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690包括主显示部分MDP和子显示部分SDP。在主模式中,在主显示部分MDP上显示主图像且在子显示部分SDP上显示子图像。在子模式中,在主显示部分MDP上不显示主图像,但在子显示部分SDP上显示子图像。
在主模式中,主显示部分MDP根据从第一背光单元630产生的第一光来显示主图像。主图像可以包括运动图像、字符等。在子模式中在主显示部分MDP上不显示主图像。
在主模式和子模式中,子显示部分SDP根据从第二背光单元650产生的第二光来显示子图像。子图像可以包括时间、数据、电池状态等。
显示面板690包括第一衬底691、第二衬底695和液晶层696。可以在具有主模式和子模式的双模式中驱动显示面板690。
第一衬底691在容纳容器610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613、615、617和619的梯状部分上。第一衬底691可以包括下衬底(未示出)和多个薄膜晶体管(TFT)(未示出)。下衬底可以包括透明绝缘材料。实质上以矩阵形状将薄膜晶体管设置在下衬底上。薄膜晶体管与第一衬底691的象素电极相对应。每一个象素电极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每一个薄膜晶体管向每一个象素电极提供面板驱动信号。
为了在主和子模式中驱动第一衬底691,第一衬底691包括主象素部分(未示出)和子象素部分(未示出)。在主模式中,向主象素部分上的一部分象素电极提供第一驱动信号,用以显示主图像。在主模式和子模式中,向子象素部分上的一部分象素电极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用以显示子图像。
第二衬底695与第一衬底691实质上间隔恒定的距离。第二衬底695可以包括上衬底以及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分别与象素电极相对应。实质上以矩阵形状将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设置在上衬底上。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的每一个透过彩色光,用以显示彩色图像。可以在面对第一衬底691的整个第二衬底695上形成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第二衬底695包括主滤色镜部分(未示出)和子滤色镜部分(未示出)。第二衬底695的主滤色镜部分与第一衬底691的主象素部分相对应。主滤色镜部分和主象素部分组成主显示部分MDP。第二衬底695的子滤色镜部分与第一衬底691的子象素部分相对应。子滤色镜部分和子象素部分组成子显示部分SDP。主滤色镜部分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可以具有与子滤色镜部分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不同的大小,因此主显示部分MDP可以具有与子显示部分SDP不同的分辨率。
第二衬底695还可以包括黑矩阵(black matrix)。黑矩阵在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之间,用以限定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的区域以及主和子显示部分MDP和SDP之间的边界。
显示面板690还可以包括面板印刷电路膜693。面板印刷电路膜693提供驱动信号,用以驱动显示面板690。面板印刷电路膜693实质上与第一衬底691的端部电连接。
面板印刷电路膜693弯曲且沿在第一侧壁613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导槽围绕第一侧壁613。面板印刷电路膜693的第一端子与驱动电路件620电连接。面板印刷电路膜693的第二端子沿在第一侧壁613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导槽与电功率印刷电路膜670电连接。
驱动电路件620在主模式中向第一背光单元630的第一发光二极管631和第二背光单元650的第二发光二极管651提供电功率。此外,驱动电路件620在子模式中向第二背光单元650的第二发光二极管651提供电功率。即,在子模式中,从第二发光二极管651产生的第二光入射到显示面板690的子显示部分SDP,而从第一发光二极管631中不产生第一光。
当向显示面板690提供驱动信号时,在第一和第二衬底691和695之间形成电场。液晶层696的液晶响应施加的电场而改变排列,并且改变从第一背光单元630产生以通过液晶层696的第一光或产生的通过液晶层696的第二光的光透射率,从而显示具有预定灰度级的图像。
第一背光单元630包括第一光源631和第一光引导单元633。第一光源631给第一光引导单元633提供第一光。第一光引导单元633向主显示部分引导第一光,以提高第一光的照度均匀性。第一光引导单元633可以包括具有例如较高的光透射率、较好的耐热性、较好的耐化学性、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的各种特性的光引导材料。
第一背光单元630还可以包括第一光学片638。第一光学片改善从第一光引导单元633出射的第一光的光学特性。第一光学片638可以包括第一反射片635、第一漫射片633和/或第一亮度增强片637。
第二背光单元650包括第二光源651和第二光引导单元653。第二光源651给第二光引导单元653提供第二光。第二光引导单元653向子显示部分引导具有提高照度均匀性的第二光。
第二背光单元650还可以包括第二光学片658。第二光学片658改善从第二光引导单元653出射的第二光的例如当在平面上查看时的照度均匀性、照度等的光学特性。第二光学片658可以包括第二反射片655、第二漫射片656和/或第二亮度增强片657。
在第一侧壁613上形成第一凹处(未示出),并且形成与第一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底板611的***部分的孔。在第二侧壁615上形成第二凹处616,并且形成通过与第二凹处616相对应的底板611的***部分的孔。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侧壁613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导槽。
光阻挡件612置于第一背光单元630和第二背光单元650之间,用以使第一背光单元630与第二背光单元650光学地隔离。
光阻挡件612将容纳容器610的容纳空间划分为主容纳区和子容纳区。底板611、光阻挡件612以及第一、第三和第四侧壁613、617和619限定主容纳区。底板611、光阻挡件612以及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615、617和619限定子容纳区。与主容纳区相对应的底板611具有第一面积。与子容纳区相对应的底板611具有小于第一面积的第二面积。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7,显示设备700包括背光组件705和显示面板790。
背光组件705在主模式中产生第一光,并且在子模式中产生第二光。第二光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的颜色。图17的背光组件的驱动方法实质上与图7至9B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背光组件705包括光源单元710、驱动电路件720、光引导单元730和容纳容器770。
光源单元710还可以包括电功率印刷电路膜719。除了电功率印刷电路膜之外,图17的电源单元实质上与图7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电功率印刷电路膜719实质上可以为L形。在图17中,电功率印刷电路膜719还可以包括与两个第一发光二极管71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717电连接的电功率传输线。电功率印刷电路膜719可以与电源部分720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711在L形电功率印刷电路膜719的上部。第二发光二极管717在L形电功率印刷电路膜719的下部。
驱动电路件720与电功率印刷电路膜719电连接。驱动电路件720在主模式中向第一发光二极管711提供电功率,并且在子模式中向第二发光二极管717提供电功率。驱动电路件720与显示面板790电连接。
图18示出了沿图17所示的线V-V’所获取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除了隔断墙、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外,图17和18的容纳容器实质上与图10和12所示的相同。图17和18的容纳容器不包括图10和12中所示的隔断墙,并且图17和18的容纳容器包括:在容纳容器的第一侧壁上的两个第一凹槽,用于容纳两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在容纳容器的第四侧壁上的第二凹槽,用于容纳第二发光二极管。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参考图17和18,光引导单元730包括光引导板731和光学片741。
图17和18的光引导板实质上与图7所示的相同,并且图17和18的光学片实质上与图13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光学片741包括反射片743、漫射片745和亮度增强片747。依次在容纳容器770的底板771上容纳反射片743、漫射片745和亮度增强片747。
显示面板790根据从背光组件705产生的第一和第二光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790包括主显示部分MDP和子显示部分SDP。
主显示部分MDP与光引导板731的光出射表面737的主区域MD相对应,子显示部分SDP与作为光引导板731的光出射表面737的剩下部分的子区域SS相对应。
在主模式中,显示面板790在主显示部分MDP上显示主图像,而在子显示部分SDP上不显示子图像。在子模式中,显示面板790在子显示部分SDP上显示子图像,而在主显示部分MDP上不显示主图像。
在主模式中,从背光组件705的第一发光二极管711产生的第一光入射到主显示部分MDP。显示面板790根据从第一发光二极管711产生的第一光改变第一光的颜色,以在主显示部分MDP上显示主图像。主图像可以包括运动图像、字符等。
在子模式中,从背光组件705的第二发光二极管717产生的第二光入射到子显示部分SDP。显示面板790根据从第二发光二极管717产生的第二光,在子显示部分SDP上显示子图像。显示面板790可以不改变第二光的颜色来显示子图像。子图像可以包括时间、数据、电池状态等。
图19A是示出了在主模式中沿图17所示的线V-V’所获取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图19B是示出了在子模式中沿图17所示的线V-V’所获取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参考图19A和19B,显示面板790包括第一衬底791、第二衬底795和液晶层796。第一衬底791包括下衬底781、开关元件782和象素电极784。可选示范实施例中,第一衬底791还可以包括多个开关元件和多个象素电极。
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下衬底781包括透明玻璃。在下衬底781中限定主象素区和子象素区。主象素区实质上与子象素区平行。在主和子象素区中以矩阵形状限定多个象素区。
开关元件782在每一个象素区上,用以以特定时序向象素电极784提供主图像信号或子图像信号。
开关元件782包括源电极SE、漏电极DE和栅电极GE。向源电极提供主图像信号或子图像信号。通过漏电极DE输出主图像信号或子图像信号。开光元件782由向栅电极GE提供的栅极信号控制。
开关元件782还可以包括栅极绝缘层和半导体层。栅极绝缘层覆盖栅电极GE,因此栅电极GE与源和漏电极SE和DE电绝缘。半导体层在与栅电极GE相对应的栅极绝缘层上,并且局部与源和漏电极SE和DE重叠。
第一衬底791还可以包括保护层783。保护层783在下衬底781上,用以覆盖开关元件782。在保护层783上形成接触孔。通过接触孔CT部分地暴露开关元件782的漏电极DE。
象素电极784包括透明导电材料。象素电极在与每一个象素区相对应的保护层783上。象素电极784通过接触孔CT与漏电极DE电连接。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用于象素电极784的透明导电材料是氧化铟锡(ITO)、氧化锡(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O)、无定形氧化铟锡(a-ITO)、氧化铟锡-锌(ITZO)等。
第二衬底795面对第一衬底791。第二衬底795包括上衬底785、黑矩阵786、滤色镜787a、787b和787c以及公共电极788。
上衬底785包括透明玻璃。在上衬底785上限定主滤色镜和子滤色镜区域。上衬底785的主滤色镜与下衬底781的主象素部分相对应。上衬底785的子滤色镜与下衬底781的子象素区相对应。
上和下衬底785和781可以不包括碱性离子。当上和下衬底785和781包括碱性离子时,碱性离子可以溶解在液晶层796中,并且降低液晶层796的液晶的电阻率,因此,恶化了图像显示质量。此外,降低密封剂和玻璃衬底之间的粘合强度。此外,开关元件782会产生故障。
在示范实施例中,上和下衬底785和781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三醋酸纤维(TAC)、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乙酯(PEN)、聚乙烯醇(PVA)、聚醚砜(PMMA)、高机能塑胶(COP)等。这些可以单独或组合地使用。
在其它示范实施例中,上和下衬底785和781的每一个可以在光学上各向同性。
黑矩阵786阻挡入射到液晶无法控制的区域中的一部分光。具体地,黑矩阵786位于在主象素区和子象素区中形成的且在上衬底785上以矩阵形状设置的单位象素区之间。
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衬底785上形成金属复合物、不透光有机材料等,并且局部去除这些材料,以形成黑矩阵786。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金属包括铬。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金属复合物包括氧化铬、氮化铬等。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不透光有机材料可以包括炭黑、色素混合物、着色剂混合物等。色素混合物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色素。着色剂混合物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色素。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在上衬底785上沉积金属或金属复合物,然后部分地蚀刻它以形成黑矩阵786。
可选实施例将包括不透光有机材料的光致抗蚀剂(photoresist)涂覆在上衬底785上、然后通过光学处理形成图样以形成黑矩阵786。
滤色镜787a、787b和787c的每一个透过具有预定波长的彩色光。在图19A和19B中,滤色镜787a、787b和787c可以仅位于主彩色区域内。具体地,滤色镜787a、787b和787c在由黑矩阵786限定的区域内。滤色镜787a、787b和787c可以包含红色滤色镜部分787a、绿色滤色镜部分787c和蓝色滤色镜部分787c。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部分787a、787b和787c分别对应于下衬底781的象素区。
在可选实施例中,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部分787a、787b和787c的端部可以局部重叠以形成黑矩阵786。
滤色镜787a、787b和787c可以包括光起始剂(photo initiator)、单体、粘合剂、着色剂、分散剂、溶剂、光致抗蚀剂等。可选地,与主象素区相对应的滤色镜787a、787b和787c可以在处于下衬底781上用以覆盖开关元件782的钝化层723上。
在图19A中,在主模式中,第一光通过主显示部分MDP的红色滤色镜部分787a、绿色滤色镜部分787b或蓝色滤色镜部分787c,用以将白光转换为红光、绿光或蓝光。
在图19B中,在子模式中,未在子显示部分SDP上形成滤色镜787a、787b和787c,因此使用第二光在子显示部分SDP上显示子图像。第二光不通过滤色镜787a、787b和787c,从而增加了子显示部分SDP的照度。
公共电极788位于具有黑矩阵786和滤色镜787a、787b和787c的整个上衬底785上。在示范实施例中,公共电极788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锡(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O)、无定形氧化铟锡(a-ITO)、氧化铟锡-锌(ITZO)等。在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在下衬底781上与象素电极784一起形成公共电极788。
在其它示范实施例中,显示面板790还可以包括隔离器(未示出)。在具有黑矩阵786、滤色镜787a、787b和787c和公共电极788的上衬底785上形成隔离器(未示出)。第一衬底791与第二衬底795实际上相隔恒定的距离。
液晶层796置于第一和第二衬底791和795之间,且由密封剂(未示出)密封。在示范实施例中,液晶796可以以扭曲向列(TN)模式对齐。在可选示范实施例中,液晶层796的液晶可以以垂直对准(VA)模式、混合扭曲向列(MTN)模式、均匀模式等对齐。
第一和第二衬底791和795还可以分别包括对齐层,用以对齐液晶层796。此外,第一衬底791还可以包括存储电容器(未示出)。
在下衬底781上形成存储电容器(未示出),用以保持公共电极788和象素电极784之间的电压差。
显示面板790还可以包括面板印刷电路膜793。面板印刷电路膜793向显示面板790提供驱动信号。面板印刷电路膜793与第一衬底791的端部电连接。
容纳容器77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773、第二侧壁775、第三侧壁777和第四侧壁779。面板印刷电路膜793弯曲且沿第一导槽围绕容纳容器770的第一侧壁773。面板印刷电路膜793的第一端子与驱动电路件720电连接。面板印刷电路膜793的第二端子沿第一侧壁773的第二导槽对准,以与电功率印刷电路膜719电连接。
当向象素电极784和公共电极788提供电压差时,在象素电极784和公共电极788之间形成电场。液晶层796的液晶响应于施加的电场而改变排列。
因此,改变与主显示部分MDP或子显示部分SDP相对应的液晶层796的光透射率,因此显示面板790显示图像。
具体地,在主模式中,显示面板790使用主显示部分MDP中的液晶层796来控制作为白光的第一光的光透射率。主显示部分MDP上的滤色镜787a、787b和787c改变第一光的颜色,从而在主显示部分MDP上显示主图像。
在子模式中,显示面板790使用子显示部分SDP中的液晶层796来控制作为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的第二光的光透射率。滤色镜787a、787b和787c不在子显示部分SDP上,因此未改变第二光的颜色,从而在子显示部分SDP上显示子图像。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20,显示设备900包括背光组件905和显示面板990。
除了光源单元和容纳容器之外,图20的背光组件实质上与图10至12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除了操作之外,图20的光源单元实质上与图17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通过实质上与图10至12所示相同的方法来操作图20的光源单元。第一发光二极管911在主模式中产生白光,且在子模式中不产生白光。第二发光二极管917在主和子模式中产生红色、蓝色和蓝色光之一。因此,显示面板900在主模式和子模式中显示子图像。
背光组件905包括光源单元910、驱动电路件920、光引导单元930和容纳容器970。显示面板990包括第一衬底991、第二衬底995和液晶层996。
光引导单元930包括主光引导板931、子光引导板935和光学片。在容纳容器970的主容纳区中容纳主光引导板931,并且在容纳容器970的子容纳区中容纳子光引导板935。主光引导板931实质上与子光引导板935平行。
主光引导板931向背光组件905的上部分引导通过面对第一侧壁973的侧表面入射到主光引导板931的第一光。子光引导板935向背光组件905的上部分引导通过面对第二侧壁975的侧表面入射到子光引导板935的第二光。
隔断墙972置于主光引导板931和子光引导板935之间,因此主光引导板931与子光引导板935光学地隔离。
光学片包括主光学片941和子光学片951。主光学片941改善从主光引导板931出射的第一光的光学特性。主光学片941包括主反射片943、主漫射片945和主亮度增强片947。子光学片951改善从子光引导板951出射的第二光的光学特性。子光学片951包括子反射片953、子漫射片955和子亮度增强片957。
在容纳容器970的第一侧壁973上形成两个第一凹处(未示出),并且形成通过与第一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容纳容器970的底板971的***部分的两个孔(未示出)。在第二侧壁975上形成第二凹处(未示出),并且形成通过与第二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底板971的***部分的孔。除了第一凹处和孔之外,图20的容纳容器实质上与图10至12所示的相同。通过分别与第一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底板971的孔将第一发光二极管911容纳在第一侧壁973的底板971中。通过与第二凹处(未示出)相对应的底板971的孔将第二发光二极管917容纳在第二侧壁975的第二凹处(未示出)。
容纳容器97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973、第二侧壁975、第三侧壁977和第四侧壁979。面板印刷电路膜933弯曲且沿第一导槽围绕容纳容器970的第一侧壁973。面板印刷电路膜993的第一端子与驱动电路件920电连接。面板印刷电路膜993的第二端子沿第一侧壁973的第二导槽对准,以与电功率印刷电路膜919电连接。
容纳容器970还可以在主显示部分SDP和主显示部分MDP之间包括隔断墙972,因此子显示部分SDP与主显示部分MDP光学地隔离。图20的显示面板990实质上与图17至19B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衬底的示范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2是示出了图21所示的部分‘A’的放大平面图。
参考图21和22,显示衬底1100包括基底衬底1105、开关元件1140和反射板1180。在可选示范实施例中,显示衬底1100还可以包括多个开关元件。显示衬底1100可以被用于具有主显示部分和子显示部分的显示设备。
基底衬底1105可以包括透明玻璃衬底。基底衬底1105包括与主显示部分相对应的主驱动区1110和与子显示部分相对应的子驱动区1120。主驱动区1110实质上与子驱动区1120平行,用以划分基底衬底1105。多个象素区1111和1121实质上以矩阵形状处于主驱动区1110和子驱动区1120中。
图23是沿图22所示的线VI-VI’所获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12至13,开关元件1140在基底衬底1105上,并且向透明电极1170提供外部提供的数据信号。
开关元件1140包括与栅极线GL电连接的栅电极GE、栅极绝缘层1130、沟道图样CP、与数据线DL电连接的源电极SE以及漏电极DE。显示衬底1100还可以包括多个开关元件、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
栅极线GL沿第一方向延伸。主驱动区1110中的栅极线GL彼此间隔第一距离。子驱动区1120中的栅极线GL彼此间隔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栅电极沿实质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从栅极线GL之一突出。
栅极绝缘层1130覆盖栅电极GE和栅极线GL,因此栅电极GE和栅极线GL与源电极SE和数据线DL电绝缘。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栅极绝缘层1130可以是氮化硅层。
沟道图样CP位于与栅电极GE相对应的栅极绝缘层1130上。沟道图样CP可以包括非晶硅图样ASP和N+非晶硅图样nASP。在图23中,两个彼此隔开的N+非晶硅图样nASP位于非晶硅图样ASP上。
数据线DL在栅极绝缘层1130上。数据线DL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实质上彼此平行。象素区1111和1121由彼此相邻的栅极和数据线GL和DL限定。
在主驱动区1110中数据线DL彼此间隔第三距离。子驱动区1120中每三个彼此相邻的数据线DL组成子驱动区1120中的多个数据线集合。即,每一个数据线集合包括彼此相邻的三条数据线DL。在子驱动区1120中数据线集合彼此间隔第四距离。因此,子驱动区1120中的象素区1121的面积大于主驱动区1110中的象素区1111,因此主驱动区1110的分辨率高于子驱动区1120。
源电极SE沿第一方向从一条数据线DL突出。源电极SE在一个N+非晶硅图样上,用以与所述一个N+非晶硅图样电连接。
漏电极SE在另一个N+非晶硅图样上,用以与所述另一个N+非晶硅图样电连接。可以从实质上与数据线DL相同的层中形成漏电极DE。
图24是示出了图21所示的部分‘B’的放大平面图。图25是沿图24所示的线VII-VII’所获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24和25,显示衬底1100还可以包括绝缘图样1150和透明电极1170。
绝缘图样1150在基底衬底1105上,用以覆盖开关元件1140。绝缘图样1150包括接触孔CT,通过接触孔CT部分地暴露开关元件1140的漏电极DE。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绝缘图样1150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接触孔CT的光致抗蚀剂材料。
可以在子驱动区1120的绝缘图样1150的上表面形成凸起图样1155。子驱动区1120的绝缘图样1150的上表面实质上可以为平坦形状。
透明电极1170包括透明导电材料。透明电极1170与每一个象素区相对应。透明电极1170通过绝缘图样1150的接触孔CT与漏电极DE电连接。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用于透明电极1170的透明导电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锡(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O)、无定形氧化铟锡(a-ITO)、氧化铟锡-锌(ITZO)等。
反射板1180包括高反射材料。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用于反射板1180的高反射材料包括铝、铌等。在图21至25中,反射板1180在子驱动区1120的每一个象素区中。
反射板1180在透明电极1170上,并且与透明电极1170电连接以组成反射电极。反射板1180位于在子驱动区中的绝缘层1150上形成的凸起图样1155上。反射板1180在凸起图样1155上,用以增加当在平面上查看时的照度。
反射板1180在反射板1180的中央部分上有开口,用以将每一个象素区1121划分为反射部分1181和透射部分1183。外部提供的光从反射部分1181的反射板1180反射。内部提供的光可以穿过透射部分1183。在图21至15中,透射部分1183在每一个象素区1121的中央部分上。在可选示范实施例中,可以改变透射部分1183的位置的配置。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透射部分1183可以在每一个象素区1121的角上。
在图21至25中,在主驱动区1110中,在透射电极1170上未形成反射板1180,并且透射电极1170在每一个象素区1111中。
参考图23和25,显示衬底1100还可以包括对齐层1190。对准齐1190位于透射电极1170和反射板1180上。在示范实施例中,对齐层1190包括聚酰亚胺树脂。可以在对齐层1190上形成多个对齐槽,以对齐液晶层的液晶。
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衬底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平面图。
除了绝缘图样和反射板之外,图26的显示设备实质上于图21至25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参考图26,显示设备1300包括基底衬底1305、开关元件1340、绝缘图样1350、透明电极1370、反射板1380和对齐层1390。可选示范实施例包括显示1300还包括多个开关元件1340、多个透明电极1370和多个反射板1380的配置。
绝缘图样1350在具有开关元件1340的基底衬底1305上。在与主驱动区1310中的象素区1311和子驱动区1320中的象素区1321相对应的绝缘图样1350上形成凸起图样1355。
反射板1380在每一个象素区1311和1321中。主驱动区1310中的每一个象素区1311被划分为反射部分1385和透射部分1387。子驱动区1320中的每一个象素区1321被划分为反射部分1381和透射部分1383。因此,认为主驱动区1310和子驱动区1320的每一个包括反射—透射模式。
图27至2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阵列衬底的方法的示范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7至29的显示衬底实质上与图21至25所示的相同。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来指代与图21至25所述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并且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参考图27,为了制造显示衬底1100,在具有主驱动区1110和子驱动区1120的基底衬底1105上形成开关元件1140。
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和溅射工艺,由在基底衬底1105上形成的栅极金属层制造出开关元件1140。使栅极金属层形成图样,以形成栅极线GL和与栅极线GL电连接的栅电极GE。
通过CVD工艺,在具有栅极线GL和栅电极GE的基底衬底1105上形成栅极绝缘层1130。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栅极绝缘层1130可以包括氮化硅。
依次在栅极绝缘层1130上形成非晶硅层、N+非晶硅层和源极/漏极层。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以高浓度将杂质注入非晶硅层的上部分,用以形成N+非晶硅层。
使源极/漏极层形成图样,用以形成源电极SE、数据线DL和漏电极DE。源电极SE与数据线DL电连接。漏电极DE与源电极隔开。
使用源电极SE、数据线DL和漏电极DE作为蚀刻掩膜,使非晶硅层和N+非晶硅层形成图样,以形成N+非晶硅图样nSAP和非晶硅图样ASP,从而形成具有N+非晶硅图样nASP和非晶硅图样ASP的沟道图样CP。
图28是示出了主驱动区中显示衬底的示范实施例的截面图。图29是示出了子驱动区中显示衬底的示范实施例的截面图。
参考图28和29,在具有沟道图样CP、源电极SE、数据线DL和漏电极DE的基底衬底1105上形成保护层。保护层可以包括具有有机材料的光致抗蚀剂层。使保护层形成图样,以形成接触孔CT,从而形成绝缘图样1150。
在绝缘图样1150中形成接触孔CT。通过接触孔CT部分地暴露开关元件1140的漏电极DE。在图28中,主驱动区1110中的绝缘图样1150的上表面实质上可以为平坦形状。在图29中,子驱动区1120中的绝缘图样1150的上表面可以具有凸起图样1155。
在主和子驱动区1110和1120的整个绝缘图样1150上形成透明导电层。在子驱动区1120中的透明导电层上沉积具有高反射金属或高反射合金的高反射层。可以用于高反射层的高反射金属的示范实施例包括铝、钕等。可选示范实施例包括可以在具有铝的高反射层上形成的透明导电层。
使绝缘图样1150上的透明导电层和高反射层形成图样,以形成透明电极1170和反射板1180。透明电极1170与漏电极DE电连接。反射板将子驱动区1120中的每一个象素区划分为反射部分1181和透射部分1183。
图3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截面图。
参考图30,显示设备1800包括显示衬底1500、相对衬底1600和液晶层1700。
显示设备1800包括主显示部分MDP和子显示部分SDP。主和子显示部分MDP和SDP在主模式中分别显示主图像和子图像。子显示部分SDP在子模式中显示子图像。主图像可以包括运动图像、字符等。子显示部分SDP使用外部提供的光和/或内部提供的光来显示子图像。当外部提供的光不够时,子显示部分SDP使用内部提供的光来显示子图像。当外部提供的光足够时,子显示部分SDP使用外部提供的光来显示子图像。子图像可以包括时间、数据、电池状态等。
显示衬底1500包括第一衬底1505、开关元件1540、绝缘图样1550、透明电极1570、反射板1580和第一对齐层1590。主驱动区MDP中的绝缘图样1550的上表面实质上可以为平坦形状。子驱动区SDP中的绝缘图样1550的上表面可以具有凸起图样1555。
第一衬底1505包括与主显示部分MDP相对应的主驱动区和与子显示部分SDP相对应的子驱动区。图30的显示衬底实质上与图1至5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以上元件的进一步解释。
相对衬底1600面对显示衬底1500。相对衬底1600包括第二衬底1605、滤色镜1610、公共电极1630和第二对齐层1630。
滤色镜1610在第二衬底1605上。滤色镜1610与显示衬底的象素区(例如图21中的显示衬底1100的象素区111和1121)相对应。在示范实施例中,主滤色镜1611对应于主驱动区中的象素区1111(参见图21)。子滤色镜1615对应于子驱动区中的象素区1121(参见图21)。滤色镜1610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分别透过红色、绿色和蓝色光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镜。
公共电极1620覆盖滤色镜1610。公共电极1620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在示范实施例中,可以用于公共电极1620的透明导电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氧化铟锡(ITO)、氧化锡(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O)、无定形氧化铟锡(a-ITO)、氧化铟锡-锌(ITZO)等。公共电极1620、显示衬底1500的透明电极1570以及液晶层1700组成液晶电容器。公共电极1620、显示衬底1500的反射板1580和液晶层1700也可以组成液晶电容器。
第二对齐层1630覆盖公共电极1620,并且包括对齐液晶层1700的液晶所用的多个对齐槽(未示出)。
液晶层1700置于显示衬底1500和相对电极1600之间。
在示范实施例中,光源给主和子显示部分提供不同的光,因此可以独立操作主和子显示部分。有利地,显示设备的功耗小于具有包括在显示面板的整个光入射表面上提供光的光源的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的功耗。
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子显示部分的面积小于主显示部分,并且在子模式中仅向子显示部分引导从与子显示部分相邻的光源产生的光。有利地,增加了子显示部分的照度,尽管减少了提供给与子显示部分相邻的光源的电功率的量。
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主显示部分根据白光显示主图像,子显示部分根据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来显示子图像。有利地,子显示部分中的滤色镜不阻挡所述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因此增加了子显示部分的照度,并且改善了子图像的图像显示质量。
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显示衬底包括主驱动区和子驱动区,在子驱动区中形成反射板,因此子驱动区的每一个象素区包括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有利地,在子模式中增加了子显示部分的照度,从而改善了图像显示质量。
已经参考示范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显然的是,根据上述说明,多种可选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涵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可选修改和变化。

Claims (37)

1.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第一背光单元,在主模式中给显示面板的主显示部分提供第一光且在子模式中被关闭;
第二背光单元,在主模式和子模式中给显示面板的子显示部分提供第二光;以及
光阻挡件,置于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第一背光单元包括:
第一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
第一光引导单元,用于向主显示部分引导第一光;
第二背光单元包括:
第二光源,用于产生第二光;以及
第二光引导单元,用于向子显示部分引导第二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容纳容器,容纳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
并且,光阻挡件从容纳容器中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光阻挡件包括置于第一和第二光引导单元之间的光阻挡片。
5.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光源单元,包括:
第一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
第二光源,用于产生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的颜色的第二光;以及
光引导单元,用于引导从光源单元产生的第一和第二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第一光源包括产生白光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
第二光源包括产生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的第二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
容纳容器,用于容纳光源单元和光引导单元;以及
电源部分,用于给第一和第二光源单元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光引导单元包括:
光引导板,位于容纳容器的底板上;以及
光学片,位于光引导板上,所述光学片增加在平面上查看时的照度和从光引导板出射的光的照度均匀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第一光源实质上与第二光源位于光引导板的相同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光引导板包括:
第一侧表面,与第一光源相邻;以及
第二侧表面,与第二光源相邻,第二侧表面面对第一侧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光引导板包括:
第一侧表面,与第一光源相邻;以及
第二侧表面,与第二光源相邻,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形成预定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电源部分在主模式中给第一光源供电,并且在子模式中给第二光源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光引导单元包括:
与第一光源相邻的主光引导板,用于引导第一光;
与第二光源相邻的子光引导板,引导第二光;以及
光学片,位于主和子光引导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容纳容器包括:
底板;以及
隔断墙,从主和子光引导板之间的底板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光引导单元还包括置于主和子光引导板之间的反射层,反射层使主光引导板与子光引导板光学地隔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光学片包括:
主光学片,位于主光引导板上;以及
子光学片,位于子光引导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电源部分在主模式中给第一和第二光源供电,并且在子模式中给第二光源供电。
18.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选择性地显示主图像的主显示部分和不变地显示子图像的子显示部分;
背光组件,包括给主显示部分提供第一光的第一背光单元和给子显示部分提供第二光的第二背光单元;以及
驱动电路部分,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驱动电路部分在主模式中给第一背光单元供电,在主模式和子模式中给第二背光单元供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第一背光单元包括:
第一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以及
第一光引导单元,用于向主显示部分引导第一光;以及
第二背光单元包括:
第二光源,用于产生第二光;以及
第二光引导单元,用于向子显示部分引导第二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容纳容器,所述容纳容器包括:
底板,用于容纳第一和第二光引导单元;
第一侧壁,从底板的侧面突出,并容纳第一光源;
第二侧壁,面对第一侧壁,并且容纳第二光源;以及
隔断墙,从第一和第二光引导单元之间的底板突出。
2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背光组件,包括:
第一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
第二光源,用于产生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的颜色的第二光;以及
光引导单元,用于引导第一和第二光;以及
显示面板,包括:
主显示部分,用于改变第一光的颜色,并且显示主图像;以及
子显示部分,使用第二光显示子图像,第二光的颜色实质上未改变。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主显示部分上的滤色镜,滤色镜改变第一光的颜色。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衬底,包括象素电极和给象素电极提供数据信号的开关元件;
第二衬底,包括滤色镜和与象素电极相对应的公共电极;以及
液晶层,置于象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以便改变液晶层的光透射率。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第一光源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用于产生是白光的第一光;以及
第二光源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用于产生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光之一的第二光。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背光组件还包括:
容纳容器,包括:
底板,光引导单元放置在底板上;以及
侧壁,第一和第二光源放置在侧壁上;以及
驱动电路部分,用于给第一和第二光源提供电功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光引导单元包括:
光引导板,位于底板上;以及
光学片,位于光引导板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第一和第二光源位于光引导板的相同侧表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光引导板包括:
第一侧表面,与第一光源相邻;以及
第二侧表面,与第二光源相邻。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驱动电路部分在主模式中给第一光源提供电功率,并且在子模式中给第二光源提供电功率。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光引导单元还包括:
主光引导板,与第一光源相邻,并且向主显示部分引导第一光;
子光引导板,与第二光源相邻,并且向子显示部分引导第二光;以及
光学片,位于主和子光引导板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驱动电路部分在主模式中给第一和第二光源提供电功率,并且在子模式中给第二光源提供电功率。
32.一种显示衬底,包括:
基底衬底,包括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
多个开关元件,位于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中的象素区中;以及
反射板,与子驱动区中的开关元件电连接,以反射外部提供的光。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衬底,还包括:
位于基底衬底上的保护层,保护层包括接触孔,通过接触孔部分地暴露每一个开关元件的漏电极;
凸起图样,形成在子驱动区中的保护层上;以及
透明电极,位于与每一个象素区相对应的保护层上,用以通过每一个开关元件的漏电极来接收数据信号,
其中,反射板位于透明电极上,用以将子驱动区中的每一个象素区划分为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衬底,其中,反射板位于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中,用以将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中的每一个象素区划分为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
35.一种制造显示衬底的方法,包括:
在基底衬底上形成开关元件,开关元件包括输出数据信号的漏电极,并且基底衬底包括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
在基底衬底上形成保护层,保护层包括接触孔,通过所述接触孔部分地暴露所述漏电极;
在保护层上形成透明电极,透明电极通过接触孔与漏电极电连接;以及
在子驱动区中的透明电极上形成反射板,反射板将子驱动区中的象素区划分为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
36.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衬底,包括:
第一衬底,包括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
开关元件,位于子驱动区和主驱动区中的每一个象素区中;以及
反射板,位于子驱动区中的象素区中,反射板与开关元件电连接,外部提供的光从反射板反射;
相对衬底,与显示衬底相对应;以及
液晶层,置于显示衬底和相对衬底之间。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相对衬底包括:
第二衬底;
主滤色镜,位于与主驱动区中的象素区相对应的第二衬底上;
子滤色镜,位于与子驱动区中的象素区相对应的第二衬底上;以及
公共电极,用于覆盖主滤色镜和子滤色镜。
CN2006100938760A 2005-07-13 2006-06-20 背光组件、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68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5-0063388 2005-07-13
KR20050063388 2005-07-13
KR1020050063388A KR20070008285A (ko) 2005-07-13 2005-07-13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20050065312 2005-07-19
KR1020050065312A KR20070010590A (ko) 2005-07-19 2005-07-19 어레이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2005-0065312 2005-07-19
KR20050070713 2005-08-02
KR1020050070713A KR20070015988A (ko) 2005-08-02 2005-08-02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2005-0070713 2005-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6836A true CN1896836A (zh) 2007-01-17
CN1896836B CN1896836B (zh) 2010-09-01

Family

ID=37609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38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6836B (zh) 2005-07-13 2006-06-20 背光组件、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70008285A (zh)
CN (1) CN189683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1210A (zh) * 2010-03-24 2011-09-28 索尼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8096694B2 (en) 2008-11-20 2012-01-17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ight guiding assembly
CN105223720A (zh) * 2015-10-20 2016-01-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整合型面板
WO2016037375A1 (zh) * 2014-09-09 2016-03-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6200114A (zh) * 2015-05-26 2016-12-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显示区域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单元
CN107437403A (zh) * 2017-08-10 2017-12-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526211A (zh) * 2016-12-16 2017-12-29 芜湖德仓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8121110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US10451871B2 (en) 2016-01-08 2019-10-22 Coretronic Corporation Head-up display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16342A1 (de) * 2018-09-25 2020-03-2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nzeige aufweisend ein LCD mit Hintergrundbeleu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2520B2 (ja) * 1999-05-31 2012-04-11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049063B1 (ja) * 1999-08-18 2000-06-0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6694B2 (en) 2008-11-20 2012-01-17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ight guiding assembly
CN102201210B (zh) * 2010-03-24 2015-06-17 索尼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01210A (zh) * 2010-03-24 2011-09-28 索尼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037375A1 (zh) * 2014-09-09 2016-03-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6200114B (zh) * 2015-05-26 2019-10-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显示区域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单元
CN106200114A (zh) * 2015-05-26 2016-12-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显示区域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单元
CN105223720A (zh) * 2015-10-20 2016-01-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整合型面板
US10451871B2 (en) 2016-01-08 2019-10-22 Coretronic Corporation Head-up display system
CN108121110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8121110B (zh) * 2016-11-30 2021-07-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7526211A (zh) * 2016-12-16 2017-12-29 芜湖德仓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7437403A (zh) * 2017-08-10 2017-12-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437403B (zh) * 2017-08-10 2019-10-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08285A (ko) 2007-01-17
CN1896836B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6836A (zh) 背光组件、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显示衬底及制造方法
CN1287207C (zh) 平面内开关模式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207611C (zh) 电光学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光学装置和电子机器
CN1221845C (zh) 采用横向电场的有源矩阵寻址液晶显示装置
CN1165801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684231Y (zh) 散热部件、照明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637563A (zh) 显示基片、显示器、滤色器基片、液晶显示器及制造方法
CN1191489C (zh) 电光学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20867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1438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90139A (zh) 薄膜晶体管面板和使用该薄膜晶体管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685388A (zh) 显示设备
CN1878439A (zh) 显示装置
CN1928662A (zh)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光源设备和光学部件
CN1773348A (zh) 光学模块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组合体及显示装置
CN1648748A (zh) 显示装置
CN1133895C (zh) 显示装置及采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407373A (zh) 显示装置
CN1949882A (zh) 图像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像素配置设计方法
CN1643439A (zh) 光调制显示器件、其制作方法以及装有此光调制显示器件的显示装置
CN1575064A (zh) 发光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CN164874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576900A (zh) 发光设备
CN1515928A (zh) 液晶显示器
CN1908777A (zh) 液晶装置、电子光学装置、投影仪及微型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2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