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1311A - 具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电梯竖井的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电梯竖井的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1311A
CN1721311A CN200510084416.7A CN200510084416A CN1721311A CN 1721311 A CN1721311 A CN 1721311A CN 200510084416 A CN200510084416 A CN 200510084416A CN 1721311 A CN1721311 A CN 1721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
transition zone
lift car
car
ascending st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844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丁泽尔
菲利普·昂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721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3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003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lateral transfer of car or frame, e.g. between vertical hoistways or to/from a park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02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actuated mechanically otherwise than by rope or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设备(20),具有: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的电梯竖井(11.1-11.3)、至少一个登梯区(17.1)和多个可单独移动的电梯轿厢(16.1-16.9)。在登梯区(17.1、17.2)范围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直接相邻的转换区(12.1、12.2),所述转换区用于实现电梯轿厢(16.1-16.9)在电梯竖井(11.1-11.3)之间基本水平的移动。

Description

具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电梯竖井的 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设备,具有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的电梯竖井和可单独移动实现竖井变换的电梯轿厢。本发明还涉及控制这种电梯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每个电梯设备在大楼内根据输送量将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分量。输送量越大和大楼越高,则电梯设备占用的空间与大楼的有效利用面积相比将越大。用所谓的运载容量(handling capacity)表示电梯设备的运能。运载容量表明在输送高峰时,例如在大楼内的工作日开始时刻每分钟可以输送的人员数量。
因此必须考虑减少电梯设备占用的空间。此点是通过采取减少电梯设备所需要的空间的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的运载容量的措施实现的。
一种提高运载容量同时又不占用过多的位置的途径在于,在一个电梯竖井内同时有多部电梯轿厢运行,或者根据斗式提升机原理设置一个上行竖井和一个下行竖井,在所述竖井内多部电梯轿厢在一共同的循环运行的承载机构上移动。在这种电梯设备中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最佳地缩短第一部电梯轿厢始发与另一部电梯轿厢到达之间的时间。
在图1中以剖视图形式示意示出一种根据斗式升降机原理工作的电梯***10,其中在该电梯***10中与斗式升降电梯的区别是,电梯轿厢单独移动。设置有两个垂直的电梯竖井11.1和11.2,多部电梯轿厢16在所述电梯竖井内移动,所述电梯轿厢被单独或共同驱动。在竖井上端和下端设置有转换站,以便实现电梯轿厢16的水平移动。电梯轿厢16在左侧上行和在右侧下行。分别用附图标记13.1-13.5标示各个楼层。从一个竖井移动到另一个竖井需要一定的时间,此点将造成对电梯***10运载容量的制约。
为实现电梯轿厢从一个电梯竖井向另一个电梯竖井的变换(竖井变换)和为对电梯设备中一部以上的电梯轿厢进行准备和控制,  已知有各种不同的并列设置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的方案。
在US3658155中披露了一种具有两个电梯竖井和一个转换区的设置。电梯轿厢单独地沿导轨装置移动。
这种具有多个电梯竖井的已知的电梯的缺点在于,将电梯轿厢移动到另一个竖井在机械上是非常昂贵的并且通常只能缓慢地进行。因此当输送量剧增的情况下运载容量将受到限制。实践表明,在第一电梯轿厢始发与另一电梯轿厢到达之间所消耗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将电梯轿厢移动到电梯竖井9内(竖井变换)所需的时间。
在EP769469-A1的题为“多移动-电梯组中的安全装置”的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一种设置,所述设置具有四个在上端和下端具有连接通道的电梯竖井。在所述的专利申请中并未涉及这种多移动-电梯组的优点或缺点。
在EP1367018-A2中披露了一种具有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轿厢具有独立的轿厢一侧的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线性驱动装置可以实现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的垂直方向上的独立的移动。该电梯轿厢的设计可以可靠地实现横向移动。
尽管采取不同的对对竖井变换关键的变换特性进行改善的尝试可以提高这种电梯设备的运载容量。但为实现快速的竖井变换,仍必须付出较大的机械代价。
发明内容
基于这些公知的设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设备和一种相应的方法,其中可以缓解或完全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出一种电梯设备和一种相应的方法,其中与已有的方案相比将减少大楼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的运载容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电梯设备的方法,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垂直的电梯竖井和具有多个单独移动的电梯轿厢,其中设置有转换区,所述转换区可实现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之间的移动,其中电梯设备具有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的电梯竖井和在登梯区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直接相邻的转换区,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在电梯竖井内的登梯区的范围内为装载和输送准备电梯轿厢,
b)在电梯轿厢驶离登梯区后,紧接着将另一部电梯轿厢由一个转换区向一个登梯区移动、顶替。
一种电梯设备,具有:垂直的电梯竖井;多部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单独水平和垂直移动,和转换区,所述转换区可实现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之间的移动,其中电梯设备具有: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的电梯竖井,和在登梯区范围内至少两个相互直接相邻的转换区,以便实现在电梯竖井之间电梯轿厢基本水平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  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分别在两个电梯竖井之间对电梯轿厢进行水平移动,其中电梯轿厢自动独立地进行移动或通过一个固定的转换机构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根据需要在转换区内准备多部空的电梯轿厢,以便在出现请求呼唤时,或一旦一部电梯轿厢驶离登梯区时,可以迅速地对空的电梯轿厢进行移动、顶替。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对在电梯控制装置中存储的需求轮廓文件加以考虑,以便可以根据需要准备空的电梯轿厢,其中优选在登梯区附近的转换区范围内准备一部以上的空的电梯轿厢。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在两个转换区中的一个转换区内进行竖井变换,将空的电梯轿厢存放在两个转换区中的另一个转换区内。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进行准备过程,以便根据默认设定为电梯设备的不同位置准备电梯轿厢,其中优选在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输送需求时进行该准备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装载/卸载和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之间的水平移动相互不受影响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登梯区系指在大楼下面的范围内的登梯区平面和转换区设置在登梯平面下面的竖井下端和/或登梯区系指在大楼上面的范围内的登梯平面和转换区设置在登梯平面上面的竖井上端。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其中的至少一个转换区的设计应使其具有至少一个入口,和/或作为存放层,和/或作为维护区。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设置有独立于相互直接相邻的转换区的另一个转换区,以便实现电梯轿厢在至少两个电梯竖井之间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至少一个垂直的电梯竖井作为远距离运输的竖井,用于越过多个楼层运行。
本发明建立在如下的基础之上,将较耗费时间的过程,即实现电梯轿厢的装载/卸载与电梯轿厢的竖井变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进一步相互分隔开。此点是通过在对电梯设备设计和实现时遵守特定的标准和对在这种电梯设备中运行的不同过程的相应的控制实现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照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的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已知电梯设备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梯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梯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梯设备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电梯设备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电梯设备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梯设备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中以侧剖视图示意示出电梯设备20。电梯设备20包括n=3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的电梯竖井11.1、11.2和11.3。电梯竖井11.1、11.2和11.3可以在空间上相互分隔,但不必非得相互空间分隔。电梯设备20总共为五个楼层13.1-13.5提供服务。在电梯竖井11.1、11.2和11.3内有多部单独可移动的电梯轿厢16.1-16.9。在登梯区17.1的范围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直接相邻的转换区12.1和12.2,所述转换区可以实现电梯轿厢16.1-16.9在电梯竖井11.1、11.2和11.3之间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转换区12.1、12.2直接上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将底层视为登梯区17.1,所述底层在图2中用13.1标示出。所述登梯区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主停靠站、主入口或入口大厅内。在所示的例子中在每一楼层设置有门,所述门用14标示出。在图中所示的状况下正好有两部电梯轿厢16.5和16.6在登梯区17.1的范围内,和相应的门14.1、14.2被开启。出于简便起见,被开启的门用黑色表示。
电梯设备20的工作方式如下:在必要的情况下,例如在发出请求呼唤后或自动地在登梯区17.1范围的至少两个电梯竖井11.1和11.2内准备出电梯轿厢16.5、16.6,以便进行直接装载/卸载和输送。其它的电梯轿厢16.7、16.8、16.9这时停靠在转换区12.1、12.2备用。当其中的一部电梯轿厢驶离登梯区17.1时,则备用的电梯轿厢将分别移动进行顶替。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梯轿厢16.4已经开始上行运行和电梯轿厢16.7从转换区12.1移动进行顶替。转换区12.1、12.2的设计应使电梯轿厢可以单独地或共同地进行水平移动。
如图2所示,在电梯竖井11.1-11.3的上部范围内可以设置另一个转换区15.1。
所示的设置的优点是,在任何时刻对n=3个电梯竖井中的每一个电梯竖井在登梯区17.1内总准备有一部空的电梯轿厢。因此电梯轿厢竖井变换所需要的时间仅起着不太重要的作用。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只有当在两个或三个电梯竖井内多个上行运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时,两个转换区12.1、12.2的容量才不再足以满足及时提供电梯轿厢的要求。
下面在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之前,对所采用的几个概念首先加以解释。
电梯竖井系指用于电梯轿厢垂直的上行和/或下行移动的范围。但对“电梯竖井”概念加以解释时,还要考虑到在一些电梯设备中不设有固有定义的竖井。例如有些设置方式是,电梯的多个侧面是开放的和电梯轿厢沿导轨移动。本发明也适用于这种电梯设备。如上所述,不需要在电梯设备的各个电梯竖井之间进行空间分隔。
根据本发明电梯轿厢可单独移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独立的移动,并且在已有技术中已经披露了这种电梯设备的多个例子,所述例子可以与本发明相结合加以应用。但与本发明结合必须满足前提条件。电梯轿厢的设计必须使其除了可以进行垂直移动外还可以在电梯竖井之间进行水平移动或自动地进行水平移动。对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披露了一些例子,在此仅对本发明重要的内容做了描述。
一个登梯平面或多个登梯平面被统称为登梯区。通常将底层视为登梯区,这是因为根据整个大楼的布局底层的输送量是最大的。登梯区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主停靠站、主入口或入口大厅内。有一些大楼登梯区具有两个或多个楼层,常常还有半层。例如何以联想到,楼梯从底层通向第一层(根据欧洲的概念)和从第一层通向电梯竖井,和一个楼梯通向地下一层的另一电梯竖井。上述相应的楼层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被统称为登梯区。登梯区也可以设置在电梯设备的另一范围内,例如在竖井的上面范围内。另外在一个电梯设备中可以设置多个登梯区。
登梯区和登梯平面也同义地相应适用于离梯区和离梯平面。概念“装载”当然也应涵盖卸载。
根据本发明在各个电梯竖井内的运行方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取决于客流的电梯控制具有n=5个电梯竖井的电梯设备例如在早晨可以具有三个上行的竖井和两个下行的竖井。而在傍晚下行的竖井数量可以大于上行的竖井数量。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如下的电梯设备,在具有n≥3个电梯竖井的情况下,所述电梯设备的上行竖井和下行竖井的分配是固定的。
本发明基本与登梯口或门的位置和设置无关。在图2、3、4和5B中门可以设置在图的平面上或设置在另一垂直于图的平面的平面上。
经调查表明,各个电梯轿厢进行的竖井变换越慢,则需要的转换区的数量就越多。因此可以联想到,根据本发明的具有n=3个电梯竖井的电梯设备在其中的一个登梯区的范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相邻的登梯区。在图3中示出这种电梯设备20的实施例,其中仅绘出主要的部分。所示的电梯设备20具有n=3个电梯竖井11.1、11.2和11.3。所述电梯设备20为五个楼层13.1-13.5提供服务,其中本发明的原理也适用于具有或多或少的楼层的大楼。多个可单独移动的电梯轿厢16.1-16.9在电梯竖井11.1、11.2和11.3内,所述电梯轿厢处于实际应用(处于移动中)状态下。在下面的登梯区17.1的范围内有三个相互直接相邻的,即上下设置的转换区12.1、12.2和12.3,所述转换区可实现电梯轿厢16.1-16.12在电梯竖井11.1、11.2和11.3之间的移动和对电梯轿厢的存放。在所示的例子中存放有三部电梯轿厢16.10、16.11和16.12。由于这些电梯轿厢16.10、16.11和16.12并未处于运行状态,所以对其用阴影线示出。必要时可以从存放处取出一部或多部电梯轿厢16.10、16.11和16.12并置于准备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底层13.1和顶层13.5被视为登梯区17.1、17.2。在所示的例子中在各个楼层设置有门,但在图3中对此未绘出。正好有两部电梯轿厢16.5和16.6位于登梯平面13.1的范围内。左侧的竖井11.1和右侧的竖井11.3在图中所示的时刻作为上行竖井被应用,和中间的竖井11.2作为下行的竖井。
图4示出另一种电梯设备20的实施例,其中在图中仅绘出主要的部分。所示的电梯设备20具有n=4个电梯竖井11.1、11.2、11.3和11.4。所述电梯设备20为五个楼层13.1-13.5提供服务。多个可单独移动的电梯轿厢16.1-16.14在电梯竖井11.1-11.4内,所述电梯轿厢处于实际应用状态。在下面的登梯区17.1的范围内有三个上下设置的转换区12.1、12.2和12.3,所述转换区可实现电梯轿厢16.1-16.14在电梯竖井11.1-11.4之间的移动。在所示的例子中正好有一部电梯轿厢16.8在转换区12.1内从电梯竖井11.2变换到电梯竖井11.1。由于正好有一部电梯轿厢16.7接着顶替到电梯竖井11.4,所以电梯轿厢16.9不能在转换区12.1的范围内进行竖井变换,而是必须如向下的箭头所示移动到下面的转换区。
图5A和5B示出另一实施方式。图5A为具有n=3个电梯竖井11.1-11.3的电梯设备20的下面范围的侧视示意图。图5B为电梯设备20的俯视图。如上述两个图中所示,转换区在同一个平面(楼层)上。如图中所示,第一转换区12.4直接在n=3个电梯竖井11.1-11.3的下面和另一个转换区12.5与第一转换区平行延伸(平行于x轴)。
在图5B中示出各个电梯轿厢所在的不同的可能的位置。电梯轿厢16.1例如从转换区12.5水平移动到转换区12.4。该竖井变换在左侧的电梯竖井11.1下面的空间内进行。例如电梯轿厢16.2从转换区12.5水平移动到转换区12.4。该竖井变换是在右侧的电梯竖井11.3的下面进行的。电梯轿厢16.5从转换区12.4水平移动到转换区12.5。该竖井变换在中间的电梯竖井11.2下面进行。两部电梯轿厢16.3和16.4在转换区12.5向左或向右水平移动。
图5A为电梯设备20的下面范围的侧视示意图。在图5A中示出,电梯轿厢16.6处于垂直移动到右侧的竖井11.3的过程中,但尚未完全到达登梯区17.1。另一部电梯轿厢16.7已经水平移动顶替到转换区 12.5内,其中转换区12.5在转换区12.4的前面。因此两部电梯轿厢16.6和16.7不会发生冲突。在图5A和5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梯轿厢既可以在转换区12.4又可以在转换区12.5内水平移动。但只能从转换区12.4移动进入电梯竖井11.1、11.2、11.3内。
图6示出另一实施方式。图6为电梯设备20的俯视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n=3个电梯竖井11.1-11.3。一个转换区12.4直接位于n=3个电梯竖井11.1-11.3下面,所述转换区的平面在绘图平面上延伸,其面积大致等于n=3个电梯竖井11.1-11.3的面积延伸。另一转换区12.5对转换区12.4环围。电梯轿厢可以在直接位于电梯竖井11.1-11.3下面的转换区12.4内进行竖井变换。例如一部电梯轿厢可以向下移动离开电梯竖井11.2和在转换区12.4水平向右移动。一旦电梯轿厢到达电梯竖井11.3的下面,即可以垂直移动进入电梯竖井11.3内。这时根据唯一的实施例所示,其它的电梯轿厢16.2可以在转换区12.5内移动。电梯轿厢16.1从转换区12.5水平移动到转换区12.4,确切地说,电梯轿厢接着直接从转换区12.4被收纳入电梯竖井11.1内。电梯轿厢16.4和16.5在转换区12.5内在负x向上水平移动。
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转换区12.5是一个环形区,所述环形区可以实现对各个电梯轿厢的灵活的移动和使用准备。
分别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一步提高电梯设备占用空间的运载容量,在规划或设计时将下述的一个或多个措施相互衔接在一起:
采用用于快速运行(远距离运行,中间越过多个楼层不停靠)的(专用的)电梯竖井11.1-11.4;
采用(专用的)电梯竖井11.1-11.4,其中减少登梯平面的数量;
对电梯竖井11.1-11.4进行划分,使针对一个竖井变换尽可能只需要唯一一个变换步骤,由于竖井变换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变换步骤的数量,所以此点是非常有利的。在图4所示的电梯设备20的特征例如在于,两个下行的竖井11.2、11 .3设置在两个上行的竖井11.1、11.4之间的中间。电梯轿厢16.8例如从下行竖井11.2出来后仅进行一个变换步骤,即可以重新提供给上行的竖井11.1。该分配标准也被称作对称标准。就对称标准还可以考虑到,电梯竖井不仅可以相互并列设置,还可以相互前后设置。
其中的一个转换区例如可以作为存放区(例如参见图3),在所述存放区可以停靠一定数量的电梯轿厢备用,从而在必要时较为迅速地,即尽可能预先没有横向移动地移动到登梯区17.1。利用存放区还可以对电梯轿厢进行维护或修理作业。
转换区也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但在此情况下转换区将延伸进入大楼的进深内(例如参见图5A、5B和图6)。
对转换区可以配备不同转换机构,其中优选其中的一个转换区与其它的比较缓慢的转换区相比可以实现较为迅速的竖井变换(快速转换区)。但较为缓慢的转换区优选比快速的转换区具有大的容纳容量。
可以设有一个专用的准备过程,在没有输送需求或只有少量的输送需求时根据默认设定在电梯设备20的不同位置上准备好电梯轿厢。此点保证了在出现增大的输送需求之前,电梯设备20已经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下。
根据一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对电梯设备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设计:m=n-1,其中n是大于3的整数和m决定转换区的数量。该公式主要适用于最多具有n=5的电梯竖井的情况。
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一个或多个转换区的设计应使其具有一个入口,作为存放平面(例如图3中的12.3),和/或作为维护区。该点的前提是该转换区并不经常频繁使用,或电梯设备的电梯控制的设计应使在维护作业时,或在采用该入口时对电梯设备的不同过程进行适配调整。该入口例如可以作为通向暖气锅炉地下室或其它不经常频繁使用的空间的通道。如果入口在电梯设备20的上端,所述入口也可以作为通向楼顶平台的通道。
迄今主要结合上行输送的实施方式同样也适用于下行输送。如果在大楼上设置有一个观景平台,则大楼的上面范围内的登梯区也可以是一个窄通道。所述窄通道通过设置两个或多个相邻的转换区将“缓解”其拥挤问题。
电梯设备具有一个电梯控制装置,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优选设计应实现根据需要对空的电梯轿厢的提供。为此在转换区12.1-12.4、15.1、15.2内的电梯轿厢存放在登梯区17.1、17.2附近的等候位置,以便在出现请求呼唤时间可以迅速地被提供。也可以在不同的楼层上实现根据需要对电梯轿厢的提供。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每部电梯轿厢16.1-16.14具有一个独立的轿厢侧的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线性驱动装置可以独立地实现电梯轿厢16.1-16.14在电梯竖井11.1-11.4内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这种驱动***早已经公知,对此可参见EP1367018-A2的专利申请。根据该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在竖井的后壁上设置有一个不通电流的驱动部分(例如线性驱动装置的二次部分,线性驱动装置沿所述二次部分移动。线性驱动装置具有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促使在相应的电梯竖井11.1-11.4内的相应的电梯轿厢16.1-16.14的上行运行或下行运行。
根据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电梯轿厢16.1-16.14另外具有一个驱动装置,以便实现电梯轿厢16.1-16.14独立地在水平方向上从一个电梯竖井11.1-11.4移动进入转换区12.1-12.4、15.1、15.2或从转换区12.1-12.4、15.1、15.2内移出。另外这种驱动装置的设计应能实现在转换区12.1-12.4、15.1、15.2内的水平移动。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虽然电梯轿厢16.1-16.14的配备使其可以单独地和几乎独立地实现垂直移动,但将由一个固定的转换机构(例如移动装置或输送机构)实现电梯轿厢对转换区12.1-12.4、15.1、15.2的进入,所述转换机构对变换进行控制。在离开转换区12.1-12.4、15.1、15.2时电梯轿厢16.1-16.14重新被转换到可以单独和几乎独立的实现垂直移动的模式。
另外,  也可以对已有的用于电梯轿厢16.1-16.14的垂直移动的线性驱动装置进行转动,以便使该线性驱动装置也可以用于实现在转换区范围内两个相邻的电梯竖井11.1-11.4之间的水平移动。对此可参见EP1367018-A2。
替代独立的轿厢侧的线性驱动装置,电梯轿厢16.1-16.14也可以具有摩擦轮驱动装置、齿轮驱动装置、齿条驱动装置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电梯***20具有电梯控制装置。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设计应可以调取一个所谓的需求轮廓文件,以便可以根据需求提供空的电梯轿厢16.1-16.4。这种需求轮廓文件可以预先固定给定,或可以动态适配。优选需求轮廓文件存储在一个存储器内。如果在需求轮廓文件中预先给定一定的基本需求模型,但所述基本需求模型通过对每日的电梯运行情况的观察自动进一步发展,则这种需求轮廓文件是特别适用的。电梯控制装置优选具有例行程序,所述例行程序根据特定的规则对电梯轿厢16.1-16.14的提供位置和电梯轿厢16.1-16.14在转换区12.1-12.4、15.1、15.2内的移动进行确定。
很明显有不同的可以在本发明的具有两个和多个相邻转换区的电梯设备中付诸实现的电梯控制方案。优选电梯控制对各个电梯轿厢16.1-16.14的控制单元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威。出于下述原因此点是有益的:
避免电梯轿厢16.1-16.14的冲突;根据需求在电梯竖井和/或转换区内准备电梯轿厢16.1-16.14;
根据需求在转换区的存放范围内准备电梯轿厢;
在电梯竖井11.1-11.14内进行换向;
在维护作业或在出现其它故障等时进行特殊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电梯设备的设计应在电梯轿厢从一个电梯竖井变换到另一个电梯竖井之前检查相应的电梯轿厢是否是空的。为此可以将传感器设置在电梯轿厢内或电梯轿厢上。只有这样才能在转换区的范围内开始或进行竖井变换。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中间楼层上具有横向连接,所述横向连接在电梯轿厢到达竖井上端或下端之前可以实现电梯轿厢向另一竖井的水平移动。因此在必要时可以提前实现电梯轿厢的移动,以便可以返回始发点,而不必沿整个大楼高度运行。这种实施方式提高了准备电梯轿厢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相邻的登梯区17.1或17.2内对电梯轿厢进行装载/卸载的同时,可以在转换区12.1-12.3或15.1-15.2的范围内进行竖井变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通常的电梯设备相比可以将电梯设备所占用的单位大楼面积的运载容量提高达4倍。换句话说,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设计应使其占用的面积是竖井面积的大约不到4倍。其中增大单独可移动的电梯轿厢的数量和附加对转换区的位置的需求并不起着特别大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每个电梯竖井的运载容量被最大化和在运能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竖井占用的空间。
本发明另一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转换区,因而降低了对竖井变换的要求和因此减小了转换机构的复杂性。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竖井变换不太快和因此将降低干扰噪音和振动。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梯设备和方法,在典型结构代价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良好的输送功效。本发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为在必要时可以为不同的位置提供电梯轿厢。
设置的转换区越多,设计的电梯设备的输送方案就越灵活,另一方面当然对位置需求也自然会增大。
采用具有存放范围的转换区的优点在于,仅需要保分别保持实际所需数量的电梯轿厢的运行。此点例如将对电梯设备的能量平衡产生影响。由于电梯轿厢并不是不间断地被投入使用的,所以将减少磨损。
通过本发明将减少电梯竖井的等候时间和在电梯轿厢内的停留时间。与通常的方案相比将减少建筑费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用梯高峰时可以充分迅速地为相应的电梯竖井提供电梯轿厢,而并不需要昂贵的和特别迅速的变换机构。因此并不需要采取特殊的结构/机械措施,用于加速电梯轿厢的水平移动和电梯轿厢对垂直的电梯竖井的导入,因为由于采用了转换区,这些过程已经不再是固有的“瓶颈”。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即使在转换区内出现故障,也可以继续保持电梯工作,这是因为可以采用其它的转换区进行水平的竖井变换。

Claims (12)

1.一种控制电梯设备(20)的方法,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垂直的电梯竖井(11.1-11.4)和具有多个可单独移动的电梯轿厢(16.1-16.4),其中设置有转换区(12.1-12.5;15.1-15.2),所述转换区可实现电梯轿厢(16.1-16.14)在电梯竖井(11.1-11.4)之间的移动,其特征在于,电梯设备具有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的电梯竖井(11.1-11.4)和在登梯区(17.1、17.2)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直接相邻的转换区(12.1-12.5;15.1-15.2),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在登梯区(17.1、17.2)的范围的电梯竖井(11.1-11.4)内为装载和输送提供电梯轿厢,
b)在每个电梯轿厢(16.1-16.14)驶离登梯区(17.1、17.2)后,紧接着将另一部电梯轿厢(16.1-16.14)由一个转换区(12.1-12.5;15.1-15.1-15.2)向登梯区(17.1、17.2)进行移动、顶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分别在两个电梯竖井(11.1-11.4)之间对电梯轿厢(16.1-16.14)进行水平移动,其中电梯轿厢本身独立地进行移动或通过一个固定的转换机构进行移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根据需要在转换区(12.1-12.5;15.1-15.2)内准备多部空的电梯轿厢(16.1-16.14),以便在出现请求呼唤时,或一旦一部电梯轿厢驶离登梯区(17.1、17.2)时,可以紧接着迅速地对电梯轿厢(16.1-16.14)移动、顶替。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对在电梯控制装置中存储的需求轮廓文件加以考虑,以便可以根据需要准备空的电梯轿厢(16.1-16.14),其中优选在登梯区(17.1-17.2)附近的转换区(12.1-12.5;15.1-15.1-15.2)范围内准备一部以上的空的电梯轿厢(16.1-16.14)。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在两个转换区(12.1-12.5;15.1-15.1-15.2)中的一个转换区内进行竖井变换,
将空的电梯轿厢(16.1-16.14)存放在两个转换区(12.1-12.5;15.1-15.1-15.2)中的另一个转换区内。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进行准备过程,以便根据默认设置为电梯设备(20)的不同位置准备电梯轿厢,其中优选在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输送需求时进行该准备过程。
7.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装载/卸载和电梯轿厢(16.1-16.14)在电梯竖井(11.1-11.14)之间的水平移动相互不受影响地进行。
8.一种电梯设备(20),具有
垂直的电梯竖井(11.1-11.4),
多部电梯轿厢(16.1-16.14),所述电梯轿厢可单独水平和垂直移动,和
转换区(12.1-12.5;15.1-15.1-15.2),所述转换区可实现电梯轿厢(16.1-16.14)在电梯竖井(11.1-11.4)之间的移动,
其特征在于,
电梯设备(20)具有:
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的电梯竖井(11.1-11.4),和
在登梯区(17.1、17.2)范围内至少两个相互直接相邻的转换区(12.1-12.5;15.1-15.2),以便实现电梯轿厢(16.1-16.14)在电梯竖井(11.1-11.4)之间基本水平的移动。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设备(20),其特征在于,登梯区(17.1)系指在大楼下面的范围内的登梯区平面(13.1)和转换区(12.1-12.5)设置在登梯平面(13.1)下面的竖井下端和/或登梯区(17.1)系指在大楼上面的范围内的登梯平面(13.5)和转换区(15.1-15.5)设置在登梯平面(13.1)上面的竖井上端。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设备(20),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至少一个转换区(17.1、17.2)的设计应使其
具有至少一个入口(14),和/或
作为存放层(12.3),和/或
作为维护区。
11.按照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电梯设备(2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独立于相互直接相邻的转换区(12.1-12.5)的另一个转换区(15.1),以便实现电梯轿厢(16.1-16.14)在至少两个电梯竖井(11.1-11.4)之间的移动。
12.按照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垂直的电梯竖井(11.1-11.4)作为远距离输送的竖井,用于越过多个楼层运行。
CN200510084416.7A 2004-07-15 2005-07-15 具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电梯竖井的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Pending CN17213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405453.4 2004-07-15
EP04405453 2004-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311A true CN1721311A (zh) 2006-01-18

Family

ID=3493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84416.7A Pending CN1721311A (zh) 2004-07-15 2005-07-15 具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电梯竖井的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21376B2 (zh)
JP (1) JP2006027902A (zh)
CN (1) CN1721311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9396A (zh) * 2011-03-30 2011-11-02 任国辉 单井双道上下独立运行垂直升降电梯
CN102753468A (zh) * 2010-02-10 2012-10-2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升降机设施以及操作这种升降机设施的方法
CN105350970A (zh) * 2015-09-28 2016-02-24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竖井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39949A (zh) * 2014-01-31 2016-09-14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电梯***的方法
CN106348131A (zh) * 2015-07-16 2017-01-25 奥的斯电梯公司 无绳电梯***和用于无绳电梯***的传送***
CN107000991A (zh) * 2014-12-02 2017-08-01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使至少两个电梯轿厢在至少一个井道中独立移动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74482A (zh) * 2014-10-16 2017-08-18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操作运输***的方法和相应的运输***
CN107207182A (zh) * 2014-11-27 2017-09-26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电梯***的方法
CN107406229A (zh) * 2015-02-23 2017-11-28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具有多个井道、多个轿厢和额外的轿厢容纳井道的电梯***
CN108059062A (zh) * 2016-11-07 2018-05-22 奥的斯电梯公司 模块化调转站
CN108373082A (zh) * 2017-01-30 2018-08-0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灵活设计和操作电梯***的***和方法
CN109641715A (zh) * 2016-08-09 2019-04-16 通力股份公司 多轿厢电梯竖井***中活跃电梯轿厢数量的管理
CN109689557A (zh) * 2016-09-13 2019-04-26 通力股份公司 在多轿厢电梯井道***中管理电梯轿厢
CN110461755A (zh) * 2017-03-27 2019-11-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执行安装过程的方法和装配装置
CN11077574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2141855A (zh) * 2020-08-31 2020-12-29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梯***及控制方法
US10933617B2 (en) 2015-03-04 2021-03-02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an embedded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CN113526303A (zh) * 2021-06-30 2021-10-22 美迪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运送方向的电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02973T3 (es) * 2006-06-07 2019-03-06 Otis Elevator Co Garantía de separación de hueco de ascensor de múltiples cabinas
WO2008115239A1 (en) * 2007-03-22 2008-09-25 Carrier Corporation Stack effect mitigation
WO2009036232A2 (en) * 2007-09-13 2009-03-19 Pejavar Rajaram Elevat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ES2384063T3 (es) * 2007-11-30 2012-06-29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ordinación de múltiples cabinas de ascensor en un hueco de ascensor
EP2070860A1 (de) * 2007-12-11 2009-06-17 Inventio Ag Aufzugssystem mit vertikal und horizontal verfahrbaren Aufzugkabinen
US8424650B2 (en) * 2010-11-17 2013-04-2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otion planning for elevator cars moving independently in one elevator shaft
EP2957535A1 (en) 2012-04-26 2015-12-23 Fritz KING Articulated funiculator
US10196233B2 (en) * 2013-12-05 2019-02-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assigning cars to floor groups
CN106029541B (zh) * 2013-12-05 2019-03-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具有一组不同数量的上下井道的高速无绳电梯
EP3077312A4 (en) * 2013-12-05 2018-01-17 Otis Elevator Company Stator reduction in ropeless elevator transfer station
WO2015188853A1 (en) * 2014-06-10 2015-12-17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DE102014117373A1 (de) 2014-11-26 2016-06-02 Thyssenkrupp Ag Aufzugsystem
CN107108150B (zh) * 2014-12-17 2020-04-21 奥的斯电梯公司 可配置多轿厢电梯***
DE102015102563A1 (de) * 2015-02-23 2016-08-25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ufzugsystems mit mehreren Schächten und mehreren Kabinen
JP5986666B1 (ja) * 2015-06-18 2016-09-06 住友不動産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10017354B2 (en) 2015-07-10 2018-07-10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car elevator system
CN106395552B (zh) 2015-08-03 2020-03-17 奥的斯电梯公司 无绳电梯***导轨组件
EP3331799A1 (en) 2015-08-03 2018-06-13 Otis Elevator Company Intermediate transfer station
AU2016231585B2 (en) * 2015-09-25 2018-08-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mponent separation assurance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EP3365259B1 (en) * 2015-12-11 2021-02-03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CN108473269A (zh) * 2015-12-31 2018-08-31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和在多轿厢电梯***中操作电梯轿厢的方法
US10427908B2 (en) * 2016-04-15 2019-10-0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mergency mode operation of elevator system having linear propulsion system
US10399815B2 (en) * 2016-06-07 2019-09-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Car separation control in multi-car elevator system
WO2018042638A1 (ja) * 2016-09-02 2018-03-08 住友不動産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1108055B (zh) * 2017-08-19 2021-11-26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多轿厢电梯***
US11027944B2 (en) * 2017-09-08 2021-06-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Climbing elevator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s
DE102018201757A1 (de) * 2018-02-06 2019-08-08 Thyssenkrupp Ag Personenfördervorrichtung mit vorgegebener Fahrtrichtung
US11292690B2 (en) 2018-07-25 2022-04-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Capacity shifting between partially-overlapping elevator groups
US20210155457A1 (en) * 2019-11-26 2021-05-27 Man Hay Pong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independent cars in a 2-dimensional hoistway
DE102020205506A1 (de) * 2020-04-30 2021-11-04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s Ag Aufzugssystem mit mehreren Aufzugskabin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18095E (en) * 1931-06-09 Dtjal elevator system and control
US1837643A (en) * 1931-03-28 1931-12-22 Otis Elevator Co Elevator system
US1976495A (en) * 1933-08-05 1934-10-09 Westinghouse Elec Elevator Co Safety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ar elevators
US3658155A (en) 1970-09-15 1972-04-25 William G Salter Elevator system
US4946006A (en) 1988-04-13 1990-08-07 T. K. M. Engineering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apparatus with a sectored vertical shaft and a turntable for transfering elevator cage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sectors
US5419414A (en) * 1993-11-18 1995-05-30 Sakita; Masami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cars in the same hoistway
DE59610869D1 (de) * 1995-10-17 2004-01-29 Inventio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bei Multimobil-Aufzugsgruppen
US5865274A (en) * 1995-10-24 1999-0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US5660249A (en) * 1995-11-29 1997-08-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bs transferred horizontally between double deck elevators
US5924524A (en) * 1996-07-25 1999-07-20 Otis Elevator Company Integrated, multi-level elevator shuttle
JP4326618B2 (ja) * 1999-02-03 2009-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JP2001048431A (ja) * 1999-08-06 2001-0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かご割当て制御方法
JP4505901B2 (ja) * 1999-11-05 2010-07-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EP1367018B1 (de) 2002-05-27 2010-10-06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mit mehreren selbstfahrenden Kabinen und mindestens drei nebeneinander angeordneten Aufzugsschächten
JP2004002020A (ja) * 2002-05-27 2004-01-08 Inventio Ag 数台の自走式かごと少なくとも3つの隣接配置されたエレベータ昇降路と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設備
SG108324A1 (en) * 2002-11-06 2005-01-28 Inventio Ag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 lift installation with multiple cage
ES2281559T3 (es) * 2002-11-26 2007-10-01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Procedimiento para el control de una instalacion de ascensor, asi como instalacion de ascensor para realizar el procedimiento.
US7377365B2 (en) * 2003-11-27 2008-05-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ulti-deck elevator equipped building
US20060163008A1 (en) * 2005-01-24 2006-07-27 Michael Godwin Autonomous linear retarder/motor for safe operation of direct drive gearless, rope-less elevators
US7357226B2 (en) * 2005-06-28 2008-04-15 Masami Sakita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cars in the same hoistway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3468A (zh) * 2010-02-10 2012-10-2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升降机设施以及操作这种升降机设施的方法
CN102229396A (zh) * 2011-03-30 2011-11-02 任国辉 单井双道上下独立运行垂直升降电梯
CN105939949A (zh) * 2014-01-31 2016-09-14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电梯***的方法
CN105939949B (zh) * 2014-01-31 2019-11-15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电梯***的方法
US10703603B2 (en) 2014-10-16 2020-07-07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Operating a cyclical 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 an equal cycle time
CN107074482B (zh) * 2014-10-16 2020-05-15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操作运输***的方法和相应的运输***
CN107074482A (zh) * 2014-10-16 2017-08-18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操作运输***的方法和相应的运输***
US10464781B2 (en) 2014-11-27 2019-11-05 Thyssenkrupp Ag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07207182B (zh) * 2014-11-27 2020-03-31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电梯***的方法
CN107207182A (zh) * 2014-11-27 2017-09-26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电梯***的方法
CN107000991A (zh) * 2014-12-02 2017-08-01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使至少两个电梯轿厢在至少一个井道中独立移动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00991B (zh) * 2014-12-02 2020-03-24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使至少两个电梯轿厢在至少一个井道中独立移动的装置和方法
CN107406229A (zh) * 2015-02-23 2017-11-28 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 具有多个井道、多个轿厢和额外的轿厢容纳井道的电梯***
US10933617B2 (en) 2015-03-04 2021-03-02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an embedded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CN106348131A (zh) * 2015-07-16 2017-01-25 奥的斯电梯公司 无绳电梯***和用于无绳电梯***的传送***
CN105350970A (zh) * 2015-09-28 2016-02-24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竖井及其施工方法
CN109641715A (zh) * 2016-08-09 2019-04-16 通力股份公司 多轿厢电梯竖井***中活跃电梯轿厢数量的管理
US11414296B2 (en) 2016-08-09 2022-08-16 Kone Corporation Managing the number of active elevator cars in a multi-car elevator shaft system
CN109689557A (zh) * 2016-09-13 2019-04-26 通力股份公司 在多轿厢电梯井道***中管理电梯轿厢
CN108059062A (zh) * 2016-11-07 2018-05-22 奥的斯电梯公司 模块化调转站
CN108373082A (zh) * 2017-01-30 2018-08-0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灵活设计和操作电梯***的***和方法
CN108373082B (zh) * 2017-01-30 2021-07-20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灵活设计和操作电梯***的***和方法
CN110461755A (zh) * 2017-03-27 2019-11-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执行安装过程的方法和装配装置
CN110461755B (zh) * 2017-03-27 2021-11-0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中执行安装过程的方法和装配装置
US11235953B2 (en) 2017-03-27 2022-02-01 Inventio Ag Method and assembly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an installation process in an elevator shaft of an elevator system
CN110775745B (zh) * 2018-07-31 2021-11-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077574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2141855A (zh) * 2020-08-31 2020-12-29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梯***及控制方法
CN113526303A (zh) * 2021-06-30 2021-10-22 美迪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运送方向的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27902A (ja) 2006-02-02
US20060011420A1 (en) 2006-01-19
US7621376B2 (en) 2009-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1311A (zh) 具至少三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垂直电梯竖井的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CN1197757C (zh) 电梯设备的操作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724328A (zh) 具有可单独移动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CN1184126C (zh) 电梯控制***
CN1231411C (zh) 电梯装置
CN1735545A (zh) 停车场
CN1225394C (zh) 牵引绳轮式电梯
RU2577445C2 (ru) Система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кабинами в шахте лифта
US20200255261A1 (en) Smart multi-car elevator system
FI124330B (fi) Hissijärjestely ja menetelmä hissijärjestelyn uudelleenasettelemiseksi
CA2619764A1 (en) Twin elevator systems
CN102216194A (zh) 电梯***
CN1854054A (zh) 用于将导轨安装在电梯竖井内的方法和装置
CN1498844A (zh) 具有多层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852853A (zh) 双层电梯的轿厢间距离的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533356A (zh) 电梯装置
CN102745578B (zh) 一种电梯装置
CN1436714A (zh) 无机器间牵引滑轮电梯***
CN1882497A (zh) 安装电梯的方法
AU730667B2 (en) Downpeak group optimization system
CN1114557C (zh) 电梯装置
CN1191984C (zh) 卷扬机的安装方法
CN107000992A (zh) 在同一井道中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装置
CN1681729A (zh) 无机房的电梯***
CN101035733A (zh) 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