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5010A - 用于实现时分驱动和反向驱动的lcd板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现时分驱动和反向驱动的lcd板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5010A
CN1705010A CNA2005100760091A CN200510076009A CN1705010A CN 1705010 A CN1705010 A CN 1705010A CN A2005100760091 A CNA2005100760091 A CN A2005100760091A CN 200510076009 A CN200510076009 A CN 200510076009A CN 1705010 A CN1705010 A CN 1705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gnal
sets
pixel
data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60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7641C (zh
Inventor
桥本义春
久米田诚之
松浦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0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5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76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76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18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with collection of electrodes in groups for n-dimensional addres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the drivers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e.g. use of D/A conver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7Special arrangements wi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of display data in the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a pre-processing circuitry delivering display data to said drivers or in the matrix panel, e.g. multiplexing plural data signals to one D/A converter or demultiplexing the D/A converter output to multiple colum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1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7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for displaying colours or for displaying grey scales with a specific pixel layout, e.g. using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驱动液晶显示板的方法,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181,182),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的偶数个数据线(12);以及多个象素(13),共享具有恒定电势的公共电极(16)。从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181,182)中,时分地选择数据线(12);以及在所选择的数据线(12)上提供数据信号,以通过其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确定从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181,182)中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以及被写入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以便从第一数据线集合(181)选择的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与从第二数据线集合(182)选择的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

Description

用于实现时分驱动和反向驱动的LCD板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一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液晶显示(LCD)板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同时使用了时分驱动和反向驱动方案的LCD板驱动技术。
背景技术
时分驱动方法涉及通过串行选择数据线(或信号线),时分地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是广泛用于驱动LCD板的方案之一。时分驱动方法的一个优点在于减小了要集成到LCD驱动器中的输出放大器的数目;时分驱动允许利用比LCD板的数据线数目更少的输出放大器来驱动象素。时分驱动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功率消耗和LCD驱动器的芯片规模。另一个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其中由集成到LCD板中的开关来选择数据线的体系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设置LCD驱动器和LCD板之间的连接所必需的布线的数目。减少LCD驱动器和LCD板之间的布线数目有利于LCD驱动器和LCD板之间的连接,并且有效地减小了EMI(电磁干扰)。面临设置在LCD板中的象素数目趋向于增加的环境,非常需要增加时分驱动地数据线的数目。
另一种广泛使用的驱动LVD设备的方案是反向驱动方案。帧反向驱动涉及改变每一帧数据信号的极性,以防止LCD板的“烧灼(bum-in)”。帧反向驱动方案有效地减小了穿过液晶单元的数据信号的DC(直流)分量,并由此避免了LCD板的“烧灼”。
帧反向驱动可以示意性地分类为以下两种驱动方案:公共恒定驱动方案和公共反向驱动方案。公共恒定驱动方案保持象素的公共电极(以下称作“公共电势VCOM”)的电势恒定,同时反转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公共反向驱动方案涉及反向数据信号和公共电势。公共恒定驱动方案的优点在于,与公共反向驱动方案相比,公共电极的稳定性更优。如本领域所公知的,对于避免闪烁的出现非常重要。如下所述,本发明涉及公共恒定驱动方法。
例如,如日本专利文献库No.343337和3056085所公开的,点反向驱动是一种能够有效改进公共电势VCOM的稳定性的方案,由此减少闪烁。点反向驱动方案利用相反的极性将数据信号写入每两个相邻象素。利用具有相反极性的数据信号来同时写入相邻象素,以便有效地抑制公共电势的变化,从而避免闪烁的出现。时分驱动和点反向驱动均为有优势的方案;然而,如日本待审专利申请No.H11-327518所公开的,当由单个放大器时分驱动的数据线的数目是偶数时,时分驱动方案和点反向驱动方案不能彼此兼容。为了避免该问题,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由单个放大器时分驱动的数据线的数目是3n。以下说明了在时分驱动的数据线的数目是偶数时,时分驱动方案和点反向驱动方案不能彼此兼容的原因。
图1是示出了执行时分驱动的典型LCD设备100的典型结构的图。LCD设备100包括LCD板101和驱动LCD板101的控制器驱动器102。LCD板101配备了栅极线111(扫描线)、数据线112(信号线)和沿行和列设置的象素113。每一个象素113包括TFT14(薄膜晶体管)和象素电极115。象素电极115与公共电极116相对,其中在象素电极115和公共电极116之间形成液晶单元。LCD板101还包括用于每六个数据线112的一个输入端子117。将与相同输入端子117相关联的六个数据线112称作数据线集合118,其中由控制器驱动器102中的一个输出缓冲器来时分驱动与相同数据线集合118相关联的六个数据线112。在数据线112和相关联的输入端子117之间设置了用于选择数据线112的开关集合119。
在该典型LCD设备中,按照从位于一端的一个到位于另一端的一个的次序,顺序地导通与相同输入端子117相关联的开关119。这实现了按照从位于一端的一个到位于另一端的一个的次序,顺序地选择与相同数据线集合118相关联的数据线112。
另一方面,根据用于与相同栅极线111相关联的象素113的点反向驱动,提供给与奇数数据线112相连的象素1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与提供给与偶数数据线112相连的象素1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
结果,同时采用上述时分驱动和点反向驱动导致将相同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所选择的数据线112。例如,考虑各个数据线集合118的数据线112最左侧的一个,假定将正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给与奇数数据线112相连的象素113,而将负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给与偶数数据线112相连的象素113。如图2所示,典型的时分驱动方案涉及:在与所选择的栅极线相关联的数据写入操作期间,首先将数据信号提供到每一个数据线集合118中最左侧的数据线112。由于各个数据线集合118中最左侧的数据线112是奇数数据线,提供给最左侧数据线112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均为正。这导致将相同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所选择的数据线11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是用于其它数据线112的情况。
如图3所示,由于各个数据线112和公共电极116之间的电容耦合,将相同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所选择的数据线112不希望地使电流流入公共电极116(或电流从公共电极116流出),这引起公共电极16上不希望的电势波动。公共电极116上的电势波动消除了点反向驱动的优点。换句话说,对于具有时分驱动六个数据线的配置,点转换驱动与时分驱动不兼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同时执行点反向驱动和涉及时分驱动不是六个的奇数个信号线的时分驱动,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需要时分驱动的数据线的数目限制恶化了LCD设备设计的灵活性。具体地,将要时分驱动的数据线的数目限制为奇数,这一事实对于下一代LCD驱动器是不利的,下一代LCD驱动器需要增加多达六个的时分驱动的数据线的数目。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公共电势VCOM的波动的新技术,能够解决使用时分驱动方案的上述LCD设备的这些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对于使用时分驱动方案的LCD设备,需要提供一种抑制公共电势VCOM的波动的技术。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驱动液晶显示板的方法,所述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的偶数个数据线;以及多个象素,共享具有恒定电势的公共电极。该方法包括:
从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时分地选择数据线;以及
在所选择的数据线上提供数据信号,以便通过其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确定从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数据线的次序以及被写入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以便从第一数据线集合选择的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与从第二数据线集合选择的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
该方法通过同时写入具有相反极性的数据线集合,有效地稳定了公共电极上的电势,由此改进了LCD设备的图像质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水平周期期间,被写入与第一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有象素的数据信号具有第一极性,而在水平周期期间,被写入与第二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有象素的数据信号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该方法也能够有效地稳定公共电极上的电势。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的偶数个数据线;以及多个象素,共享具有恒定电势的公共电极;选择器电路,用于从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时分地选择数据线,以便将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并将从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的数据线与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以及驱动器电路,分别与数据线的时分选择同步地在第一和第二输入端上提供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由此将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写入相关联的象素之一。确定选择数据线的次序以及被写入相关联的象素之一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以使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具有相反的极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液晶显示板包括:栅极线;沿栅极线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到第n数据线,n是偶数;沿栅极线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n+1)到第(2n)数据线;设置在栅极线和第一到第n数据线的各个交叉点处的多个象素;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连接在第一到第n数据线之间的第一到第n开关;连接在第(n+1)到第(2n)数据线之间的第(n+1)到(2n)开关;以及第一到第n控制信号,用于接收第一到第n控制信号。第一到第n开关分别与第一到第n控制线相连。将从第(n+1)到第(2n)开关中选择的第i开关与除第一到第n控制信号线的第i信号线以外的控制信号线相连。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以下的说明中,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优点及特点将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了传统LCD设备的典型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传统LCD设备中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的典型过程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了在公共电极上的电势出现波动的原因的概念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的典型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中控制器驱动器的典型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的图;
图7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选择数据线的次序的概念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在第m帧期间提供到LCD板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了在第(m+2)帧期间提供到LCD板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10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抑制公共电极上的电势波动的机制的概念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在各个帧期间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写入数据信号的次序的概念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要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选择数据线的次序的概念示意图;
图13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要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的图;
图14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在第m帧期间提供到LCD板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在第(m+2)帧期间提供到LCD板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16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在各个帧期间要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写入数据信号的次序的概念示意图;
图17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要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选择数据线的次序的概念示意图;
图18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要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的概念示意图;
图19是示出了能够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的另一种LVD设备的典型结构的方框图;
图20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在第m帧期间提供到LCD板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21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在第(m+2)帧期间提供到LCD板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22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在各个帧期间要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写入数据信号的次序的概念示意图;
图23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要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的概念示意图;以及
图24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在各个帧期间要写入各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写入数据信号的次序的概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利用本发明的教益,能够实现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出于示例目的所示的实施例。应当注意,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构件,其中参考数字可能附有下标,以便将其与其它构件相区别。
                             第一实施例
1.LCD设备结构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10的典型结构的方框图。LCD设备10包括LCD板1和控制器驱动器2。控制器驱动器2用于驱动LCD板1。
LCD板1包括栅极线11(示出两个)、数据线12(示出两个)和按照行和列设置的象素13。
LCD板1配置用于根据RGB色度***来显示图像。每一个象素13与所选择的“R”(红)、“G”(绿)和“B”(蓝)色之一相关联。确定与各个象素13相关联的颜色,以使位于相同列的象素,即,与相同数据线12相连的象素,与相同的颜色相关联。更具体地,与数据线121,124,127,1210,…相连的象素13是与红色相关联的“R”象素;与数据线122,125,128,1211,…相连的象素13是与绿色相关联的“G”象素;以及与数据线123,126,129,1212,…相连的象素13是与蓝色相关联的“B”象素。
应当注意,如果必要,由参考数字“13R1”表示与数据线121和127相连的R象素13,由参考数字“13R2”表示与数据线124和1210相连的R象素13,由此阐明象素13和颜色之间的关联。下标中的符号“R”表示与其相关联的颜色,符号“R”之后的数字用于识别象素13的列。相应地,由参考数字“13G1”表示与数据线122和128相连的G象素13,由参考数字“13G2”表示与数据线125和1211相连的G象素13。此外,由参考数字“13B1”表示与数据线123和129相连的B象素13,由参考数字“13B2”表示与数据线126和1212相连的B象素13。
每一个象素13包括TFT14和象素电极15。TFT14具有与相关数据线12相连的漏极和与象素电极15相连的源极。TFT14的栅极与相关联的栅极线11相连,以便TFT14响应相关栅极线11上的电势电平,提供相关数据线12和象素电极15之间的电连接。象素13共享公共电极16,从而每一个象素13中的象素电极与公共电极16相对。在象素电极15和公共电极16之间填充液晶,由此形成液晶单元。公共电极16与公共电势产生电路(未示出)相连,其中将公共电极保持在预定公共电势VCOM处。
LCD板1还配备了输入端子17,从控制器驱动器接收用于驱动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应当注意,LCD设备100用于实现时分驱动,因此,输入端子17与数据线12的关联不是一对一的关联。将与相同输入端子17相关联的六个数据线12统一地称作数据线集合18。
数据线12通过开关19连接到相关联的输入端子17,所述开关19选择要电连接到相关输入端子17的数据线12。更具体地,分别通过开关191到196,将数据线121到126与输入端子171相连,并且分别利用开关191到196可以选择连接到输入端子171的数据线。相应地,分别通过开关197到1912,将数据线127到1212与输入端子172相连,并且利用开关197到1912可以选择连接到输入端子172的数据线。
以下将与相同输入端子17相关联的六个开关19统一地称作开关集合19。具体地,开关集合201包括开关191到196,以及开关集合202包括开关197到1912
在LCD板1中设置了六个一集合的控制线21,用于导通或截止各个开关19。每一个开关19与六个控制线21中的任一相连。控制线211到216分别与控制输入端子221到226相连,并通过控制输入端子221到226接收来自控制器驱动器2的控制信号S1到S6。与控制线211相连的开关19响应控制信号S1,以便导通或截止,与控制线212相连的开关19响应控制信号S2,以便导通或截止。对于与其它控制线21相连的开关19,也是相同的。
在相邻的开关集合20中,开关19到控制线21的连接是不同的。具体地,在开关集合201中,最左侧的开关191与控制线211相连;从左侧起第二开关192与控制线212相连;类似地,从左侧起第三到第六开关193到196分别与控制线213到216相连。相反,在开关集合202中,从左侧起第四、第五和第六开关1910、1911和1912分别与控制线211、212和213相连,而从左侧起第一、第二和第三开关197、198和199分别与控制线214、215和216相连。如下进一步所述,相邻开关集合20中开关19到控制线21的连接中的不同对于防止公共电势VCOM的波动非常重要。
图5是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驱动器2的典型结构的方框图。控制器驱动器2设计用于向输入端子17上提供数据信号,以便在相邻输入端子17上生成(develop)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应当注意,利用作为参考电势的公共电势VCOM来定义数据信号的极性;当特定数据信号的电势高于公共电势VCOM时,定义特定数据信号的极性为正。相应地,当另一个特定数据信号的电势低于公共电势VCOM时,定义其的极性为负。
示意性地,控制器驱动器2包括:移位寄存器31、输入开关电路32、灰度级电势产生器33、正侧驱动电路集合34(示出一个)、负侧驱动电路集合35(示出一个)、输出开关电路36以及控制器电路37。应当注意,必须将正侧驱动电路和负侧驱动电路34和35理解为在图5中交替的设置。
移位寄存器31用于临时存储与各个象素13相关联的象素数据。当选择特定线上的象素13时,将用于所选择象素13的象素数据保持在移位寄存器31中。
输入开关电路32用于切换存储在移位寄存器31中的每一个象素数据的目的地。输入开关电路32将与要利用正极性的数据信号驱动的象素13相关联的象素数据传送到相关联的正侧驱动电路34,而与要利用负极性的数据信号驱动的象素13相关联的象素数据传送到相关联的负侧驱动电路35。
灰度级电势产生器33分别向正侧驱动电路34和负侧驱动电路35提供与灰度级电平相关联的灰度级电势信号。在每一个象素数据包括n个数据比特的情况下,提供到每一个正侧驱动电路34和负侧驱动电路35的灰度级电势信号的数目是2n,其中,灰度级电势信号的信号电平彼此不同。提供到正侧驱动电路34的所有灰度级电势信号的信号电平均高于公共电势VCOM;即,提供到正侧驱动电路34的所有灰度级电势信号的极性均为正。另一方面,提供到负侧驱动电路34的所有灰度级电势信号的信号电平均低于公共电势VCOM;即,提供到负侧驱动电路34的所有灰度级电势信号的极性均为负。
正侧驱动电路34和负侧驱动电路35用于产生用于驱动相关象素13的数据信号。正侧驱动电路34用于形成正极性的数据信号,而负侧驱动电路35用于形成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对于LCD板1的每两个输入端子17,设置一个正侧驱动电路34和一个负侧驱动电路35。
详细地,每一个正侧驱动电路34包括:六个一集合的锁存器38、选择器39、D/A(数字/模拟)转换器40和放大器41。锁存器38存储从移位寄存器31接收的象素的相关象素数据。选择器39选择相关锁存器38之一,并将存储在所选择的锁存器中的象素数据传送到D/A转换器40。D/A转换器40响应从选择器39接收的象素数据,选择从灰度级电势产生器33接收的2n个灰度级电势信号之一,并将所选择的灰度级电势信号输出到放大器41。应当注意,从正侧驱动电路34中的D/A转换器40输出的信号的极性是正,这是由于所选择的灰度级电势信号的极性也是正(利用作为参考电势的公共电势VCOM定义)。放大器41配置了提供阻抗转换的源极跟随电路,由此响应提供到其的灰度级电势信号,生成用于所选择象素1 3的数据信号。由放大器41生成的数据信号的电势实质上等于提供到放大器41的所选择灰度电势信号。
负侧驱动电路35实质上具有与正侧驱动电路34相同的配置。负侧驱动电路35与正侧驱动电路34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到D/A转换器40的灰度级电势信号的极性为负,因此,由负侧驱动电路35生成负极性的数据信号。
输出开关电路36切换由正侧驱动电路34和负侧驱动电路35生成的数据信号的目的地,由此将数据信号输出到希望的一个输入端子17。例如,将从正侧驱动电路和负侧驱动电路34和35之一输出的数据信号提到与其相关联的相连输入端子171和172之一,并将从相关驱动器电路34和35中另一个输出的另一个数据信号提供到另一个输入端子171和172
控制器电路37提供用于上述输入开关电路32、灰度级电势产生器、正侧驱动电路34、负侧驱动电路35和输出开关电路36的控制。更具体地,控制器电路37包括:输入开关控制器42、选择器控制器43、输出开关控制器44、时分开关控制器45和定时控制器46。输入开关控制器42控制输入开关电路32,由此使包含在移位寄存器31中的象素数据被传送到希望的锁存器38。选择器控制器43控制正侧驱动电路34和负侧驱动电路35中的选择器39,由此将希望的象素数据传送到D/A转换器40。输出开关控制器44控制输出开关电路36,以便将数据信号传送到希望的输入端子17。时分开关控制器45产生控制信号S1到S6,以使LCD板1中希望的开关19导通。定时控制器46提供用于输入开关控制器42、选择器控制器43、输出开关控制器44和时分开关控制器45的定时控制。更具体地,定时控制器46控制输入开关电路46利用其切换象素数据的传送目的地的定时、选择器39利用其切换要传送到D/A转换器40的象素数据的定时、输出开关电路36利用其切换数据信号的目的地的定时以及时分切换控制电路45利用其切换要导通的开关19的定时。
可以理解,控制器驱动器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图5的配置。在其中控制器驱动器2包括帧存储器的可选实施例中,可以从控制器驱动器2中移去移位寄存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输入开关电路32,将象素数据提供到正侧驱动电路34和负侧驱动电路35中的锁存器3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附加地在选择器39和D/A转换器40之间设置电平移位器,以扩大提供到D/A转换器40的灰度级电势信号的允许信号电平。电平移位器用于提供选择器39和D/A转换器40之间的信号电平匹配。
2.LCD设备的操作
示意地,本实施例中LCD设备10的操作解决了同时实现点转换驱动和时分驱动,同时实现了公共电势VCOM的稳定性。参考图6,为实现点转换驱动,执行数据信号到象素13的写入,以使要写入奇数列中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与要写入偶数列中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此外,执行数据信号到象素13的写入,以使要写入沿垂直方向(数据线12延伸的方向)彼此相邻的任意两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彼此相反。每一帧反向提供给每个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此外,为了实现时分驱动,连续并时分地选择数据线12,并且通过所选择的数据线12,将相关联的数据信号时分地提供到希望的象素13。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LCD设备10设计用于生成要写入象素13中的数据信号,以使要提供到所选择的数据线12的数据信号包括正和负数据信号。
具体地,设计LCD 10,以便按照不同的序列来选择相邻数据线集合18中的数据线12,由此满足上述条件。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顺序地选择数据线集合181中的数据线12。这导致按照从最左侧象素的次序开始,顺序地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与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象素13。对于与数据线集合181相邻的数据线集合182,从左侧开始顺序地选择第四、第五和第六数据线1210、1211和1212,然后,从左侧开始顺序地选择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线127、128和129
根据该选择序列,将相反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到所选择的数据线12,由此有效地限制了公共电势VCOM的波动。例如,考虑象素行(或象素线),其中将正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奇数列的各个象素13,而将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偶数列的各个象素13。对于数据线集合181,首先选择与利用正极性数据信号写入的象素13R1相连的数据线121。另一方面,对于数据线集合182,首先选择与利用负极性数据信号写入的象素13R2相连的数据线1210。如图10所示,这允许同时向数据线121和1210提供相反极性的数据信号,由此限制了进入公共电极16的电流的电平。这有效地减小了公共电势VCOM的波动。对于其余的数据线12也是一样;将相反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到所选择的数据线12,由此抑制了公共电势VCOM的波动。
如图8所示,通过控制信号S1到S6的顺序激活,自动地实现了按照上述序列选择数据线12。如图4所示,这依赖于以下事实:在相邻的开关集合20之间,开关19到控制线2 1的连接不同。在驱动沿着特定栅极线定位的象素13时,首先激活控制信号S1。响应控制信号S1的激活,导通开关191和1910,从而首先选择数据线集合181中的数据线121,并且首先选择数据线集合182中的数据线1210。随后,响应控制信号S2的激活,导通开关192和1911,从而选择数据线122和1211。将类似的过程应用到其余的数据线12。
更具体地,在下述过程中,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与第n线相关联的象素13(即,与栅极线11n相连的象素13)。
参考图8,利用激活水平同步信号Hsync来开始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
参考图5,响应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激活,将与第n线上的象素13相关联的象素数据转发到移位寄存器31。然后,在输入开关控制器42的控制下,将存储在移位寄存器31中的象素数据传送到正侧和负侧驱动电路34和35中的锁存器38。具体地,将与奇数列中的象素13相关联的象素数据传送到正侧驱动电路34中的锁存器,而将与偶数列中的象素13相关联的象素数据传送到负侧驱动电路35中的锁存器。
参考图4,然后,激活与第n线相关联的栅极线11n。响应栅极线11n的激活,导通第n线象素13中的TFT14,由此将象素电极15与相关联的数据线12电连接。
参考图5,由正侧和负侧驱动电路34和35产生在该写入序列期间要首先写入象素13的数据信号。具体地,由相关联的正侧驱动电路34产生要写入与数据线121相连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并由相关联的负侧驱动电路35产生要写入与数据线1210相连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按照以下附图所述的方式详细执行数据信号产生。在正侧驱动电路34中,由选择器39选择与连接到数据线121的象素13相关联的象素数据,然后,将其提供到D/A转换器40。D/A转换器40将与从选择器39接收的象素数据相关联的灰度级电势信号输出到相关联的放大器41,放大器41响应所选择的灰度级电势信号,产生具有希望电势的数据信号。相应地,在负侧驱动电路35中,由选择器39选择与连接到数据线1210的象素13相关联的象素数据,然后,将其转发到D/A转换器40。D/A转换器40将与象素数据相关联的灰度级电势信号输出到相关联的放大器41,放大器41响应所选择的灰度级电势信号,产生具有希望电势的数据信号。
在输出开关控制器44的控制下,将由正侧驱动电路34产生的数据信号输出到输入端子171,同时,将由负侧驱动电路35产生的数据信号输出到输入端子172。结果,如图7所示,将要写入连接到数据线121的象素13的正极性数据信号提供到输入端子171,并且将要写入连接到数据线1210的象素13的负极性数据信号提供到输入端子172
随后,如图8所示,激活控制信号S1。这导通了与数据线121相连的开关191以及与数据线1210相连的开关1910。如所希望的,将由正侧驱动电路34产生的正数据信号提供到与第n线的数据线121相连的象素13中的象素电极15,以及将由负侧驱动电路35产生的负数据信号提供到与第n线的数据线1210相连的象素13中的象素电极15。
随后,利用相关联的数据信号写入与其次被驱动的数据线122和1211相连的象素。参考图5,由正侧驱动电路34产生要写入与数据线1211相连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以及由负侧驱动电路35产生要写入与数据线122相连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在写入其次驱动的象素13中,通过输出开关电路36,切换正侧和负侧驱动电路34和35到输入端子171和172的连接。这导致从负侧驱动电路35向输入端子171提供要写入与数据线122相连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以及从正侧驱动电路34向输入端子171提供要写入与数据线1211相连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此外,如图8所示,激活控制信号S2,以导通与数据线122相连的开关192以及与数据线1211相连的开关1911。这允许将希望的数据信号写入与数据线122相连的象素13和与数据线1211相连的象素13。然后,按照类似的方式执行到第n线上其余象素13的数据写入。
按照相同的方式执行到第(n+1)线上象素13的数据信号写入,除了将数据信号的极性从与第n线相关联的对应数据信号的极性进行反转。为了实现点反向驱动,还按照类似的方式,利用每两列和每两行反向的数据信号极性,将数据信号写入其余行上的象素13。
通过完成将数据信号写入所有线上的象素13,完成一帧的数据信号写入。在下一帧,反转要写入每一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由此实现了帧反向驱动。
上述时分驱动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之后,在各个象素13中液晶单元两端生成的电压可能会变化。液晶单元两端的电压变化导致象素13的灰度级电平不希望的波动,在LCD板1上,人的视觉将这种波动辨认为亮度不均匀。具体地,与相同颜色相关联的相邻象素列之间的液晶单元两端电压变化的程度差异,引起在LCD板1上,将不均匀的垂直亮度片段辨认为图案,垂直片段沿着数据线12的方向延伸。例如,都与“R”相关联的象素13R1和13R2的液晶单元两端的电压变化程度的不同,可能引起LCD板1上不均匀亮度的垂直片段。
存在两个液晶单元两端电压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参考图4,第一原因在于通过用于选择数据线12的开关19之内的TFT的泄漏。数据线12具有较大的长度和较大的电容,因此,需要开关19中的TFT具有较高的驱动能力。形成设计用于满足这种需要的TFT,使其具有较大的栅极宽度、较短的栅极长度以及较低的导通电阻;然而,由此设计的TFT固有地具有较大的泄漏。结果,通过开关19内的TFT,放电了象素13内象素电极上的电荷,这引起象素13两端电压不希望的变化。当提供到相邻信号线的写入电压较大不同时,电荷泄漏的问题比较严重。液晶单元两端电压变化的第二原因在于数据线12之间的电容耦合。例如,将数据线121处于高阻抗状态之后,当利用数据信号驱动数据线122时,由于数据线121和122之间的电容耦合,改变了数据线121上的电势。数据线121上的电势变化引起与其相连的象素13R1两端的电压波动。
越早写入数据信号的象素13,所经历的液晶单元两端电压的波动越大。例如,对于当按照该次序将数据信号写入与特定数据线集合18相关联的特定线上的象素13R1、13G1、13B1、13R2、13G2和13B2的情况下,首先被写入数据信号的象素13R1经历了液晶单元两端电压的最大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1所示,优选地,周期性地切换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即,将数据信号写入相关象素13的次序。这使得在时间上特殊分散了经历增大电压变化的象素13,因此,能够在时间上特殊平均了象素13内液晶单元的电压波动程度,即,灰度级电平变化的程度。平均灰度级变化的程度能够减小不均匀的出现,具体地,不均匀亮度的垂直片段的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以四个帧为周期切换提供给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利用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具体地,每一帧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而每两帧改变将数据信号写入相关联象素13的次序。更具体地,按照以下方式执行在第m到第(m+3)帧期间写入象素13的数据信号。
在第m帧期间,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相关联的象素13中。具体地,对于与特定栅极线11相关联的特定的象素行,将正极性数据信号写入奇数列象素13,以及将负极性数据信号写入偶数列象素13。如上所述,在每两个相邻数据线集合181和182之间,用于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写入序列不同。例如,按照象素13R1、13G1、13B1、13R2、13G2和13B2的次序驱动与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象素13;而按照象素13R2、13G2、13B2、13R1、13G1和13B1的次序驱动与数据线集合182相关联的象素13。
在第m帧之后的第(m+1)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在第(m+1)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与第m帧期间的相同。
在第(m+1)帧之后的第(m+2)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并且在各个数据线集合18内,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在本实施例中,在数据线集合181和182之间,交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由此切换写入序列。更具体地,在第(m+2)帧期间,按照象素13R2、13G2、13B2、13R1、13G1和13B1的次序驱动与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象素13,而按照象素13R1、13G1、13B1、13R2、13G2和13B2的次序驱动与数据线集合182相关联的象素13。
如图9所示,通过改变激活控制信号S1到S6的次序来实现切换写入序列。在第(m+2)帧期间,顺序地激活控制信号S4到S6,然后,顺序地激活控制信号S1到S3。由此,按照上述序列,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各个象素13中。
现在参考图11,在第m和(m+2)帧之间,将数据信号写入与各个数据线集合18中的相同颜色相关联的象素13的次序不同,这一事实对于减小不均匀亮度的垂直片段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现在考虑与特定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两个R象素13R1和13R2。在第m帧期间,早于象素13R2,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R1,而在第(m+2)帧期间,早于象素13R1,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R2。即,在第m和(m+2)帧之间,用于与相同的红色相关联的象素13的写入次序不同。这对于在时间上平均与红色相关联的象素13的灰度级电平波动非常重要,由此避免不均匀亮度的垂直片段的产生。
在第(m+2)帧之后的第(m+3)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在第(m+3)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与第(m+2)帧期间的相同。
在第(m+3)帧之后的第(m+4)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并且在各个数据线集合18内,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结果,按照与第m帧期间相同的方式,在第(m+4)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以四个帧为周期重复该过程。
如上所述,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均匀亮度的产生,尤其是不均匀亮度的垂直片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修改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时的定时;在四帧周期期间,可以任意地选择切换定时。例如,可以在两个连续帧处切换写入的次序,并且在下两个帧处不改变写入的次序。然而,应当理解,其中每两帧改变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的图11所示的操作,优选用于实现改进各个象素13的灰度级电平波动的时间均匀性。
                             第二实施例
图12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LCD设备10的典型操作的概念图,其中示出了要被写入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每三列反转写入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还参见图13);应当注意,第一实施例中的写入操作涉及,反转写入沿水平方向相邻的每两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参见图6)。如图12所示,例如,在数据线集合181中,写入与数据线121到123相连的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是正,而写入与数据线124到126相连的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是负。另一方面,写入与数据线127到129相连的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是正,而写入与数据线1210到1212相连的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是负。
在第二实施例中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在数据线集合181中,按照从左开始的次序顺序地选择数据线12。由此,按照从左侧象素13的次序顺序地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与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象素13中。另一方面,在与数据线集合181相邻的数据线集合182中,在从左开始顺序地选择了第四、第五和第六数据线1210、1211和1212之后,按照从左开始的次序,顺序地选择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线121、122和123。由此,对于与数据线集合182相关联的象素13,将数据信号从左开始顺序地写入第四、第五和第六象素13,然后,将数据信号从左开始顺序地写入第一、第二和第三象素13。通过按照如图4所示的次序,顺序地激活控制信号S1到S6,利用如图4设计的开关19和控制线21之间的连接,自动地实现了按照上述次序选择数据线12。
如图14所示,第二实施例的优势特点在于,确定被写入各个象素13的数据线12的极性以及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以便将相同极性的数据信号顺序地提供到相关联的输入端子17。该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反转提供到输入端子17的数据信号的次数,并减小LCD设备10的功率消耗。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水平周期期间,在各个输入端子17上,只反转数据信号一次。例如,对于数据线集合181,如图12所示,首先顺序地选择与被写入正数据信号的象素13相连的数据线121、122和123,然后,顺序地选择与被写入负数据信号的象素13相连的数据线124、125和126。这能够将每一个水平周期期间反转要提供到输入端子171的数据信号的次数减少到一次,由此,有效地减小了LCD设备10的功率消耗。对于数据线集合182也是一样。
每一个利用相同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的三列象素13包括:与R色相关联的一列象素13、与G色相关联的一列以及与B色相关联的一列。例如,在数据线集合181中,要写入正极性数据信号的象素13包括:与R色相关联的象素13R1、与G色相关联的象素13G1和与R色相关联的象素13B1。此外,要写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的象素13包括:与R色相关联的象素13R2、与G色相关联的象素13G2和与R色相关联的象素13B2。该设置可用于避免图像质量恶化。这是因为在将数据信号写入与相同颜色相关联的两个象素13的定时处,减小了公共电势之间的差异。当顺序地将相同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R象素、G象素和B象素时,公共电极16上的电势会受到波动;然而,在本实施例中,LCD设备10的用户不会轻易地看到由于上述波动引起的图像质量恶化,这是因为与被顺序地提供了相同极性的数据信号的象素13相关的颜色彼此不同。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优选地,以四帧为周期,切换写入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即,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每一帧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而每两帧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
更具体地,按照下述方式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相关联的象素13中。按照上述方式执行在第m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与特定栅极线11相关联的象素13中。具体地,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每三列,反转写入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从最左侧的象素开始顺序地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与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象素13。另一方面,对于与数据线集合182相关联的象素13,首先从左侧开始将数据信号顺序地写入第四、第五和第六象素13,然后,从左侧开始将数据信号顺序地写入第一、第二和第三象素13。
在第m帧之后的第(m+1)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在第(m+1)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与第m帧期间的相同。
在第(m+1)帧之后的第(m+2)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同时在各个数据线集合18内,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在本实施例中,在数据线集合181和182之间,交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由此切换数据信号写入的次序。更具体地,在第(m+2)帧期间,按照象素13B2、13G2、13B2、13R1、13G1和13B1的次序执行数据线集合181上的数据信号写入,而按照象素13R1、13G1、13B1、13R2、13G2和13B2的次序执行用于数据线集合182的数据信号写入。如图15所示,通过改变激活控制信号S1到S6的次序,实现了切换写入序列。在第(m+2)帧期间,顺序地激活控制信号S4到S6,然后,顺序地激活控制信号S1到S3。这实现了按照上述希望的序列将数据信号写入各个象素13。
如图16所示,在第(m+2)帧之后的第(m+3)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在第(m+3)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与第(m+2)帧期间的相同。
在第(m+3)帧之后的第(m+4)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并且在各个数据线集合18内,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结果,按照与第m帧期间相同的方式,在第(m+3)帧之后的第(m+4)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对于之后的帧也是一样,因此,以四帧为周期切换了数据信号的极性和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
                             第三实施例
图17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LCD身10的典型操作的概念图,其中示出了要被写入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在本实施例中,以数据线集合18为单位反转写入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即,以六列为单位(还参见图18)。更具体地,写入与相邻数据线集合18的相关联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而写入与相同数据线集合18的相关联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同。如图18所示,每象素行(或每象素列)反转写入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这有效地将相反极性的数据信号施加到分别从相邻数据线集合18中选择的两个数据线12上,由此减小了公共电极16上的电势变化。
如图20所示,第三实施例中LCD设备10的操作的一个优势在于,在一个水平周期的中部,消除了反转各个输入端子17上的电势的必要,由此进一步减小了LCD设备10的功率消耗。例如,在特定的水平周期中,写入与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均为正,而写入与数据线集合182相关联的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均为负。在该水平周期期间,施加到与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数据线12的所有数据信号的极性均为正,而与数据线集合182相关联的所有数据信号的极性均为负。因此,在相关的水平周期期间,输入端子171上的电势保持为正,输入端子172上的电势保持为负。因此,不反转输入端子171和172上的电势。这进一步减小了LCD设备10的功率消耗。
在本实施例中,以数据线集合18为单位,任意确定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将相反极性的数据信号施加到所选择的数据线12上,而与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无关,这是因为以数据线集合18为单位,反转写入相关联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例如,如图17所示,相邻数据线集合18中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可以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配置开关19和控制线21之间的连接,使其在所有开关集合20中都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191到196可以与控制线211到216相连,而开关197到1912可以与控制线211到216相连。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0所示,在数据线集合181和182中,响应控制信号S1到S6的顺序激活,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顺序地选择数据线12。
如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优选地,以四帧为周期,切换写入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即,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每一帧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而每两帧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
更具体地,按照下述方式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中。按照上述方式,执行在第m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中。具体地,以数据线集合18为单位,反转写入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从最左侧的象素开始,顺序地执行将数据信号写入与数据线集合181相关联的象素13。
在第m帧之后的第(m+1)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在第(m+1)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相关联的象素13的次序与第m帧期间的相同。
在第(m+1)帧之后的第(m+2)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以及在各个数据线集合18内,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数据线集合中,切换选择数据线的次序,从而交换左侧三个数据线12的序号和右侧三个数据线12的序号。具体地,对于数据线集合181,首先顺序地选择右侧三个数据线124到126,然后,顺序地选择左侧三个数据线121到123。对于数据线集合182也是一样;首先顺序地选择右侧三个数据线124到126,然后,顺序地选择左侧三个数据线121到123
如图21所示,通过改变激活控制信号S1到S6的次序,切换写入数据信号的次序。在第(m+2)帧期间,顺序地激活控制信号S4到S6,然后,顺序地激活控制信号S1到S3
如图22所示,在第(m+2)帧之后的第(m+3)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同时,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与第(m+2)帧期间的相同。
在第(m+3)帧之后的第(m+4)帧期间,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并且在各个数据线集合18内,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结果,按照与第m帧期间相同的方式,在第(m+3)帧之后的第(m+4)帧期间,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对于之后的帧也是一样,因此,以四帧为周期切换了数据信号的极性和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
                             第四实施例
如图23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执行垂直反向驱动(V线反向驱动)。具体地,将一个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处于相同列的象素13,而将相反极性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处于相邻列的象素13。用于选择数据线12的序列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出于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相同的原因,使用垂直反向驱动来代替点反向驱动也能够满足以下条件:将相反极性的数据信号同时施加到所选择的数据线12上。由此有效地抑制了公共电势VCOM的波动。优选地,使用垂直反向驱动,用于有效地减小LCD设备10的功率消耗,并用于进一步稳定公共电势VCOM
参考图24,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情况相同,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涉及以四帧为周期切换写入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帧反转提供到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而每两帧切换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现这些修改。
                             结论
如上所述,通过最优化写入各个象素13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和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即使当需要时分驱动的数据线12的数目是偶数时,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任一所公开的LCD设备10仍有效地减小了各个象素13内公共电势VCOM(即,公共电极16上的电势)的波动。对于其中要时分驱动的数据线12的数目时偶数的LCD设备10,如此设计的体系结构提供了根据公共恒定驱动和时分驱动方案的反向驱动的协同实现。
此外,按照特定周期切换选择数据线12的次序,即,用于将数据信号写入象素13的次序,由此避免了不均匀亮度的产生,尤其是由于液晶单元两端的电压波动引起的不均匀亮度的垂直片段。
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和改变。

Claims (18)

1.一种驱动液晶显示板的方法,所述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的偶数个数据线;以及多个象素,共享具有恒定电势的公共电极,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时分地选择数据线;以及
在所选择的数据线上提供数据信号,以便通过其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象素,其中
确定从所述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数据线的次序以及被写入所述象素的所述数据信号的极性,以便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选择的所述数据线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的极性,与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选择的所述数据线上的所述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平周期期间,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次序与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次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分地选择包括:选择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的第i个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的第j个数据线,i不等于j。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所述次序,以便顺序地将相同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一个相关所述象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所述次序,以便顺序地将所述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所述象素的相关一个中,然后,将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其余所述象素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写入所述第一极性的所述数据信号的一个所述象素,与写入所述第二极性的所述数据信号的一个所述象素相同的颜色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所述次序,以便顺序地将所述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所述象素的相关一个中,然后,将所述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写入其余所述象素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平周期期间,写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有所述象素中的数据信号具有第一极性,并且在水平周期期间,写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有所述象素中的数据信号具有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帧期间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数据线的次序,与在第二帧期间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数据线的次序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帧期间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次序,与在所述第二帧期间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数据线的次序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帧反转写入所述象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多个帧为周期,切换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所述次序。
13.一种驱动液晶显示板的方法,所述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的偶数个数据线;以及多个象素,共享具有恒定电势的公共电极,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时分地选择数据线;以及
在所选择的数据线上提供数据信号,以便通过其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象素,其中
在水平周期期间,被写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述所有象素的数据信号具有第一极性,而在水平周期期间,被写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述所有象素的数据信号具有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
14.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的每一个包括偶数个数据线;
多个象素,共享具有恒定电势的公共电极;
选择器电路,设计用于从所述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时分地选择数据线,以便将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并将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以及
驱动器电路,分别与所述数据线的时分选择同步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入端上提供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由此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写入相关联的所述象素之一,其中
确定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次序以及被写入相关联的象素之一的所述数据信号的极性,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具有相反的极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器电路从所述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以使在水平周期期间,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次序不同于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所述数据线的次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水平周期期间,被写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述象素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具有第一极性,而在水平周期期间,被写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述象素的所述第二数据信号具有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
17.一种液晶显示板,包括:
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的每一个包括偶数个数据线;
多个象素,共享具有恒定电势的公共电极;
选择器电路,设计用于从所述每一个第一和第二数据线集合中,时分地选择数据线,以便将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中选择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并将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中选择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以及
驱动器电路,分别与所述数据线的时分选择同步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入端上提供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由此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写入相关联的所述象素之一,其中
在水平周期期间,被写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述所有象素的数据信号具有第一极性,而在水平周期期间,被写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集合相关联的所述所有象素的数据信号具有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
18.一种液晶显示板,包括:
栅极线;
沿栅极线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到第n数据线,n是偶数;
沿所述栅极线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n+1)到第(2n)数据线;
设置在所述栅极线和第一到第n数据线的各个交叉点处的多个象素;
第一输入节点;
第二输入节点;
连接在所述第一到第n数据线之间的第一到第n开关;
连接在所述第(n+1)到第(2n)数据线之间的第(n+1)到(2n)开关;以及
第一到第n控制信号,用于接收第一到第n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到第n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到第n控制线相连,以及
将从所述第(n+1)到第(2n)开关中选择的第i开关与除第一到第n控制信号线的第i信号线以外的所述控制信号线相连。
CNB2005100760091A 2004-06-03 2005-06-03 用于实现时分驱动和反向驱动的lcd板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76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65510A JP2005345770A (ja) 2004-06-03 2004-06-03 液晶パネル駆動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165510 2004-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5010A true CN1705010A (zh) 2005-12-07
CN100547641C CN100547641C (zh) 2009-10-07

Family

ID=3549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600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7641C (zh) 2004-06-03 2005-06-03 用于实现时分驱动和反向驱动的lcd板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36326B2 (zh)
JP (1) JP2005345770A (zh)
CN (1) CN100547641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727A (zh) * 2006-12-20 2008-10-29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ic
US8497830B2 (en) 2007-10-30 2013-07-3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TWI480847B (zh) * 2008-05-22 2015-04-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67618B1 (ko) * 2004-06-29 2011-09-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152420B2 (ja) * 2004-07-21 2008-09-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駆動制御回路
US20070001965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Lg.Philips Lcd Co., Ltd. Driving integrated circui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945310A (en) * 2008-04-29 2009-11-01 Au Optronics Corp Driving unit
JP5175977B2 (ja) * 2009-05-22 2013-04-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JP2011059216A (ja) * 2009-09-08 2011-03-24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1923261B (zh) * 2010-08-12 2012-05-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TWI416497B (zh) * 2010-12-28 2013-11-2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裝置之驅動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TWI416499B (zh) * 2010-12-30 2013-11-21 Au Optronics Corp 平面顯示裝置的影像顯示方法
KR101872993B1 (ko) 2011-03-28 2018-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595296B (zh) 2014-09-23 2017-08-1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8180A (en) * 1992-03-05 1997-01-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ctive matrix type display apparatus
JP3438190B2 (ja) * 1994-03-14 2003-08-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Tft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433337B2 (ja) 1995-07-11 2003-08-04 日本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信号線駆動回路
JP3056085B2 (ja) 1996-08-20 2000-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JPH10153986A (ja) * 1996-09-25 1998-06-09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
JPH11327518A (ja) 1998-03-19 1999-11-26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789066B2 (ja) * 1999-12-08 2006-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727A (zh) * 2006-12-20 2008-10-29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ic
US8497830B2 (en) 2007-10-30 2013-07-3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TWI480847B (zh) * 2008-05-22 2015-04-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45770A (ja) 2005-12-15
CN100547641C (zh) 2009-10-07
US20060007213A1 (en) 2006-01-12
US7936326B2 (en) 2011-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5010A (zh) 用于实现时分驱动和反向驱动的lcd板的设备和方法
CN1293532C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261806C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75417A (zh) 采用数据线驱动电路和数据线驱动方法的显示设备
CN126788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87198C (zh) 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740858A (zh) 包含栅极驱动器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49065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JP2011018020A (ja)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ゲートドライバ及び表示装置
CN1540607A (zh) 用于彩色图像显示的驱动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49065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JP2004279626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731499A (zh) 改进反转驱动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697011A (zh) 控制驱动器及显示装置
CN1455383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便携式终端装置
CN1315720A (zh) 液晶显示装置便携电话机和便携信息终端设备
CN1274454A (zh) 电光转换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624737A (zh) 显示装置、其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617205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293528C (zh) 显示板驱动电路及等离子体显示器
CN1648980A (zh) 显示装置用驱动电路
CN100347739C (zh) 数据保持型有源矩阵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电视接收机
CN1664889A (zh) 时分显示板驱动方法和设备
CN1928980A (zh) 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
CN1637497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EC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