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2169A - 具有可控通电复位电路的转发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控通电复位电路的转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2169A
CN1672169A CN03818123.1A CN03818123A CN1672169A CN 1672169 A CN1672169 A CN 1672169A CN 03818123 A CN03818123 A CN 03818123A CN 1672169 A CN1672169 A CN 1672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transponder
integrated circuit
signal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181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8755C (zh
Inventor
R·科夫莱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672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2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87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87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01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 G06K19/0712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being capable of triggering distinct operating modes or functions dependent on the strength of an energy or interrogation field in the proximity of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01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 G06K19/07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being capable of collecting energy from external energy sources, e.g. thermocouples,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转发器(1)和一种集成电路(5)中,该集成电路(5)具有监控电路(23),直流源电压(VS)可馈入该监控电路(23),且通过该监控电路(23)可以生成一发出信号(POK),该发出信号(POK)的波形取决于该直流源电压(VS)和电压阈值(VTHR1,VTHR2)之间的关系,其中该监控电路(23)被设计成可以根据该发出信号(POK)的生成进行控制,其中控制电路(28)被配备用来根据至少一个控制信号(CS1,CS2)控制该监控电路(23)。

Description

具有可控通电复位电路的转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与通信站点非接触通信的转发器,该转发器具有发射装置以及含有电路连接触点的集成电路,其中该发射装置与电路连接触点连接,其中可以从这些电路接触触点采集输入电压,其中该集成电路包含监控电路,使用该输入电压生成的电压可以被馈入该监控电路,并且通过该监控电路可以生成一发出信号,该发出信号的波形取决于馈入电压和电压阈值之间的关系,并且其中该集成电路包含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该发出信号可馈入该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以便将该馈入电压的至少两个值发送给该数据处理电路。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计划用于一种用来与通信站点非接触通信的转发器,该转发器被设计为上述第一段中所描述的方式。
背景技术
在多个不同设计中,上述第一段中所描述的那种类型的转发器和上述第二段中所描述的那种类型的集成电路度已经被投入市场,并因此为人们所熟知。也可参考与该转发器相关的专利文献US 5,736,728B1。
在已投入市场的转发器中,该集成电路是这样设计的,依靠由通电复位电路实现的监控电路,监控该集成电路的直流源电压与预设置在一固定电平上的电压阈值之间的关系,该集成电路的直流源电压是通过整流该输入电压形成的,并且作为该监控程序结果,生成一个发出信号,被称为通电复位信号。该发出信号本质上是当该直流源电压低于电压阈值时为低电平,当该直流源电压高于该电压阈值时为高电平。在已知转发器中,该监控电路中设定的单个电压阈值是根据该转发器的集成电路存储装置所需的最小直流源电压设定的。在该发射接收机的写模式中,该存储装置所需的最小源电压大于在该发射接收机的读模式中的最小源电压,在写模式中数据被写入该存储装置,在读模式中存储在该存储装置中的数据被读出。在已知转发器中,即使在写模式和读模式中所需的两种最小源电压之差相对很小,但是在已知转发器中,监控电路中设定的电压阈值是根据写模式中存储装置所需的较高最小源电压设定的。因此,该电压阈值电平相对较高,这意味着,为了获得超过该较高电压阈值的直流源电压,在集成电路的连接触点上需要相对高的输入电压,这使得该转发器的发射装置和通信站点的发射装置之间耦合的电平需要相对较高,这表现出相对较小的通信范围。在以读模式连接时,这种状况尤其不利,因为与写模式相比,在直流源电压低得多的情况下就可以圆满地实现这种读模式,因此输入电压也可低得多,通信范围也可较长,但是在已知转发器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电压阈值是根据写模式中存储装置所需的较高最小源电压设定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以简单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改进的转发器和一种用于该转发器的改进的集成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中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特征,使得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可以以下面规定的方式为特征,即:
一种用来与通信站点非接触通信的转发器,该转发器具有发射装置和含有电路连接触点的集成电路,其中该发射装置与电路连接触点连接,其中从这些电路连接触点采集输入电压,其中该集成电路包含监控电路,使用该输入电压生成的电压可被馈入该监控电路,并且通过该监控电路可以生成一发出信号,该发出信号的波形取决于馈入电压和电压阈值之间的关系,其中该集成电路包含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该发出信号可馈入该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以便将该馈入电压的至少两个值发送给该数据处理电路,其中该监控电路被设计成可根据该发出信号的生成进行控制,并且提供控制装置以便根据该发出信号的生成来控制该监控电路,该控制装置被设计成生成至少一个控制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特征,使得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可以以下面规定的方式为特征,即:
一种计划用于一种用来与通信站点非接触通信的转发器的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具有电路连接触点,该电路连接触点计划用来连接该转发器的发射装置,并从该电路连接触点可以采集输入电压,该集成电路包含监控电路,使用该输入电压生成的电压可被馈入该监控电路,并且通过该监控电路可以生成一发出信号,该发出信号的波形取决于馈入电压和电压阈值之间的关系,并且该集成电路包含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该发出信号可馈入该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以便将该馈入电压的至少两个值发送给该数据处理电路,其中该监控电路被设计成可根据该发出信号的生成进行控制,并且其中配备控制装置以便根据该发出信号的生成来控制该监控电路,该控制装置被设计成生成至少一个控制信号。
以一种在电路方面非常简单的方式配备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实现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和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可以依靠控制装置,按照一种适合环境或需求或期望的方式,根据发出信号的生成控制监控电路,从而按照一种在电路方面简单的方式调节转发器和集成电路行为,以适应各种环境或需求或期望。以这种方式同样有利地实现的是,当在转发器的写模式和读模式中所需的最小直流源电压之差相对较大时,在两种模式的每一种中都可获得理想地适应该激活模式的通信范围。关于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和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生成的该发出信号,应当指出的是该发出信号可以用作复位,从而初始化例如微机中的复位程序,但是该发出信号也可用作其它用途,例如用于从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自动传送到信息到通信站点,以表明该转发器配备了足够数量的能源或者过少的能源。
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和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监控电路可以被设计成可根据使用输入电压生成的电压进行控制,并且该使用输入电压生成的电压被馈入该监控电路,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依靠连接在该监控电路上游的可依靠控制装置控制的分压器,将代表输入电压的各种电平的电压馈入监控电路。可是,假如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和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分别配备权利要求2和9中所述的特征,则被证实特别有利。考虑到电路方面尽可能简单的实施例,这种类型的设计被证实特别有利。
另外,假如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和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分别配备权利要求3和10中所述的特征,则被证实特别有利。以这种方式有利地实现的是,在转发器和集成电路中,该监控电路的行为被自动设定为激活模式的函数。
在上述段落中所述的转发器和集成电路设计中,该控制装置可被设计成施加控制,该控制为起始模式和TTF模式的函数,该起始模式是当该转发器进入通信站点的通信范围内时自动激活的模式,该TTF模式是随后自动切换的模式,该TTF模式是“转发器先讲”模式,在该模式中该转发器在没有被个别要求这样做的情况下应答。可是,另外,假如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和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分别配备权利要求4和11中所述的特征,则被证实特别有利。由于读模式和写模式是转发器中最常发生的模式,因此这是特别有利的。由于以读模式运行比以写模式能够获得更长的通信范围,因此这也是特别有利的。
另外,假如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和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分别配备权利要求5和12中所述的特征,则进一步被证实特别有利。以这种方式实现的是,只有当由通信站点根据命令信号进行排序时,才会发生监控电路行为的变化。
可是,假如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和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分别配备权利要求6和13中所述的特征,也被证实非常有利。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一个重要优点,即该转发器或集成电路的制造商和该转发器或集成电路的用户都可设定该监控电路的行为,因为制造商和用户都可进行控制信息项的存储。例如,用户可在要存储的两个控制信息项中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控制信息项产生来自监控电路的第一发出信号,而第二控制信息项产生来自监控电路的第二发出信号,该第一发出信号导致了较短的通信范围,同时导致了通信的高可靠性,而第二发出信号导致了较长的通信范围,同时导致了通信的可靠性不高。
在上述段落中所述的装置中,假如另外配备如权利要求7和14中所述的特征,则被证实特别有利。这样,在转发器或集成电路中以无论什么方式提供的配置寄存器也被用来存储控制信息项。
下面将参考下述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进行阐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发器的一部分和用于该转发器的集成电路的高度概况图,图中以方框电路图的形式显示了本线路的主要部分。
图2示出了两张图,表示已知现有技术转发器中直流源电压和通报信号的波形。
图3示出了两张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发器中直流源电压和通报信号的波形。
图4示出了两张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转发器中直流源电压和通报信号的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转发器1。该转发器1是标签形式的。但是该转发器1也可以是卡片类数据载体形式。该转发器1被设计用来与通信站点进行非接触通信,该通信站点未示出。因此,该转发器1具有发射装置2,在本例中该发射装置2是由发射线圈2形成,该发射线圈2可以以感应方式即变压器中所使用的方式与图中未示出的通信站点发射线圈有效连接,以便进行发射。可以配备客性运作的发射装置替代发射线圈2。该发射装置也可由偶极天线或单极天线形成,特别是在MHz或GHz范围内非常高的频率下进行发射时。该发射线圈2,即发射装置2,具有第一发射装置连接触点3和第二发射装置连接触点4。发射装置也可具有两个以上发射装置连接触点。
该转发器1进一步包含集成电路5。该集成电路5具有第一电路连接触点6和第二电路连接触点7。图中未示出其它电路连接触点。该第一电路连接触点6与第一发射装置连接触点3电导连接,而第二电路连接触点7与第二发射装置连接触点4电导连接。由于在本例中,发射线圈2为发射装置,因此由集成电路5提供的电容8与该两个电路连接触点6和7连接,并与该发射线圈4一起形成谐振电路。该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被调谐至本例中载体信号CS的频率,但是不必要如此。当转发器1处于发射模式时,从通信站点(未示出)接收未调制的载体信号CS,并由该转发器1进行装载调制。当该转发器1处于接收模式时,由无线站点(未示出)发射调幅形式的载体信号CS。也可使用调频形式或调相形式替代调幅形式。无论以装载调制形式还是以调幅和未调制形式,该载体信号CS都产生了可以从两个电路连接触点6和7采集的输入电压UIN。
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包含微机9,依靠该微机9可以执行很多方法和功能,但是只有那些在本例中必要的才会在这里详细论述。该微机9被具体设计成数据处理电路9。也可以提供硬线逻辑电路来代替微机9。该微机9包含运算控制装置10来控制由微机9进行的运算的定时。该微机9也包含识别装置11,该识别装置11被设计用来识别命令和识别数据。读命令RDCOM,写命令WRCOM和写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的写数据WRDATA可以由该识别装置11来识别。当然还有很多其它命令和其它类型数据可以由该识别装置来识别。
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进一步包含通过连接线13连接到微机9的存储装置12,微机9和存储装置12之间可以通过该连接线13传递数据。该存储装置包含RAM,ROM和EPROM。可是,该存储装置12也可包含其它存储模块。
该存储装置12中存储的是很多类型的数据,其中以下所列的类型将在本例中提及,即识别数据ID-DATA,用户数据USER-DATA和配置数据CONFIG-DATA。识别数据ID-DATA被存储在该存储装置12的存储区域14中。用户数据USER-DATA被存储在该存储装置12的存储区域15中。配置数据CONFIG-DATA被存储在该存储装置12的所谓配置寄存器16中。识别数据ID-DATA是作为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的特征的系列号。用户数据USER-DATA是由该转发器1的用户输入存储装置12的数据。依靠配置数据CONFIG-DATA,可以在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中自动产生某些预设配置。例如,配置数据CONFIG-DATA可以是作为TTF模式即“转发器先讲”模式的特征的数据,通过该数据,可以在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中自动切换或激活TTF模式。
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进一步包含时钟信号发生电路17,该时钟信号发生电路17与两个电路连接触点6和连接,通过该时钟信号发生电路17可以从该载体信号CS中再生时钟信号CLK。可是,也可以提供时钟信号发生器来代替时钟信号发生电路17,通过该时钟信号发生器可以生成与载体信号无关的时钟信号,当该载体信号是MHz或GHz范围内的高频信号时这一点尤为重要。时钟信号CLK被输入微机9。该时钟信号CLK也被输入该电路的其它部分,但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进一步包含与两个电路连接触点6和7连接的解调电路18,该解调电路18被设计成对通过发射线圈2接收到的调幅载体信号进行解调。连接在该解调电路18下游的是解码电路19,输出信号从解调电路18输入该解码电路19,经解码后输出。解码后的信号,如读命令RDCOM,写命令WRCOM,和写数据WRDATA,可以在该解码电路19的输出端获得。由解码电路19发出的以上命令和数据被输入微机9,即识别装置11。
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进一步包含与微机9连接的编码电路20,信号被输入该编码电路以便进行编码。可以被输入该编码电路20的是,例如表示转发器1响应的信号和表示转发器1应答的信号。从存储装置12中读出的数据RDDATA也可以被输入编码电路20。连接在编码电路20下游的是调制电路21,该调制电路21被设计成用来装载调制未调制的载体信号CS,使得读出的数据RDDATA以装载调制的形式从转发器1传递到通信站点(未示出)。
应当指出的还有,需写入存储装置12的数据WRDATA和从存储装置12读出的数据RDDATA通过微机9和存储装置12之间的连接线13进行传递,以便分别存储在存储装置12中和从存储装置12中读出。
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电路的上述元件必须供以能量。在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的例子中,依靠从通信站点(未示出)传递到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的载体信号CS实现能源供应,这与载体信号CS是以调制形式还是未调制形式发出无关。因此,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具有整流电路22,该整流电路22与两个电路连接触点6和7连接。整流电路22包含桥式整流器和连接在该桥式整流器下游的限压电路。但是也可使用整流器电路的大量已知变形,在此不再详细描述。通过整流电路22生成直流源电压VS。直流源电压VS被馈入该电路中所有需要供应该直流电压VS的部件,以便给它们提供电源,但是为了使图显得简洁,在图1中没有分别示出。
连接在该整流电路22的输出端的是监控电路23。该监控电路23的主要任务是监控通过传递到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的载体信号CS输入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的能量是否大得足以保证该转发器正常工作,或者换句话说足以保证正常接收命令以及以上的正常写入数据至存储装置12和正常从存储装置12读出数据。因此可以将使用输入电压UIN生成的电压即本例中的直流源电压VS输入监控电路23。可是,也可将使用输入电压UIN生成的一些其它电压输入监控电路23。
监控电路23包含基准电压源24,依靠该基准电压源24可以生成电压阈值,下面将详细讨论其工作过程。监控电路23还包含比较器电路25,直流源电压VS可以被输入该比较器电路25的第一输入端26,由基准电压源24生成的电压阈值可以被输入该比较器电路25的第二输入端27。通过该监控电路23的比较器电路25,可以生成发出信号POK,该发出信号POK的波形取决于输入电压,即直流源电压VS和电压阈值之间的关系。当直流源电压VS低于阈值电压时,该发出信号POK为低电平(LOW),当直流源电压VS高于阈值电压时,该发出信号POK为高电平(HIGH),从而使得能够通过该发出信号POK的高电平,将表示供应足够大能量的电源存在的信息传送到集成电路5的各个部件。
在本例中,该发出信号POK可以被同时输入构成数据处理电路9的微机9和存储装置12。将该发出信号POK同时输入微机9和存储装置12是为了将该直流源电压VS的至少两个值发送到微机9和存储装置12,这两个值中一个低于电压阈值,而另一个高于电压阈值。
监控电路被设计成可以根据报告信号POK的产生进行控制,这样设计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是有利的。因此在本例中,监控电路23被设计成可以根据电压阈值进行控制。因此,基准电压源24被设计成可控的,从而使得依靠该基准电压源24能够生成不同幅度的两个电压阈值VTHR1和VTHR2。
为了能够控制该基准电压源24,并从而根据发出信号POK控制监控电路23,配备了依靠微机9来实现的控制装置28。控制装置28被设计用来根据报告信号POK的产生控制监控电路23。控制装置25被设计成生成两个控制信号CS1和CS2。在本例中,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实施控制作为转发器1能够工作的两种模式的函数,即读模式和写模式的函数。通过将控制装置28设计成生成两个控制信号CS1和CS2作为由通信站点发出在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接收的两个命令信号RDCOM和WRCOM的函数,可以实现这一点。由识别装置11进行识别的两个命令,读命令RDCOM和写命令WRCOM,被输入控制装置28,如通过连接线29所示的那样。假如输入控制装置28的是读命令RDCOM,这使得控制装置28生成第一控制信号CS1并将其发送到基准电压源24,随后使得该基准电压源24生成第一电压阈值VTHR1,该第一电压阈值VTHR1为两个电压阈值VTHR1和VTHR2中较低的一个。假如输入控制装置28的是写命令WRCOM,这使得控制装置28生成第二控制信号CS2并将其发送到基准电压源24。这使得该基准电压源24生成较高的第二电压阈值VTHR2。
下面将根据发出信号POK的产生,详细阐述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的工作情况。
可是首先,参考图2详细看一下现有即使转发器和集成电路中发出信号POK的生成情况。图2中上面一个图中示出的直流源电压VS的波形,西门那个图中示出了发出信号POK的波形。在时刻T1,已知转发器进入通信站点的通信区域,并因此接收载体信号CS,从而使得直流源电压VS的生成以持续升高的方式开始。在时刻T2,生成的直流源电压VS超过单个电压阈值VTHR。在时刻T3,用来生成直流源电压的整流装置中的限压阶段开始,因此使得随着事件继续,直流源电压VS保持基本恒定的值VS1。接下来,已知转发器离开该通信站点的通信区域,这使得直流源电压从时刻T4开始下降。在时刻T5,直流源电压下降到电压阈值VTHR以下。在时刻T6,已知转发器进入另一通信站点的通信区域,这使得直流源电压又开始增加。在时刻T7,直流源电压又超过电压阈值VTHR。
根据上述直流源电压VS的波形,在已知转发器中生成了图2下面一个图中示出的发出信号POK,当直流源电压低于电压阈值VTHR时该发出信号POK为低电平L,当直流源电压高于电压阈值VTHR时该发出信号POK为高电平H。
下面将参考图3详细阐述图1中示出的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的行为。在时刻T1,转发器1进入一通信站点的通信区域,结果开始生成直流源电压VS,随事件继续,该直流源电压VS增加。在时刻T2,直流源电压VS到达较低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该第一电压阈值VTHR1存在于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以及其中的监控电路23的基准电压源24中。在时刻T2,报告信号POK从低电平L变化到高电平H,微机9和存储装置12被告知这种状态变化,并将微机设置到其初始状态(即复位)。随着时间继续,该直流源电压VS继续升高,直到其达到限压电路限定的值VS1,然后在该假设情况下保持该值。在时刻T2和T3之间也有一个配置数据CONFIG-DATA的读出操作,从而允许配置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随着事件继续,在时刻T3和T4之间,读命令RDCOM经由识别装置11被输入运算控制装置10,从而激活读模式。随着图示连接29,读命令RDCOM也被输入控制装置28,这使得控制装置28生成第一控制信号CS1并将其发送到基准电压源24,可是在本例中不会影响该基准电压源24,因为根据上面提到的预设置,在该基准电压源24中已经生成了该较低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随着时间继续,在时刻T4和T5之间,从存储装置12中读出读数据RDDATA,并经由微机9输入到编码电路20和调制电路21,以便传递到通信站点。
为了举例,假设随着时间继续,在时刻T5和T6之间,写命令WRCOM从通信站点传递到转发器1,并在该转发器1上接收。该接收到的写命令WRCOM由识别装置11进行识别,并被输入运算控制装置10,这使得写命令被激活。该接收到的写命令WRCOM也经由图示连接29被输入到控制装置28。这使得该控制装置立刻生成第二控制信号CS2并将其发送到基准电压源24。这使得该基准电压源24在时刻T6发生改变,随事件继续生成较高的第二电压阈值VTHR2,并将其发送到比较器电路25。按照这种方法取得的是,从时刻T6开始,较高的第二基准电压值VTHR2为决定因素,这意味着生成的直流源电压VS必须高于该第二电压阈值VTHR2,以便生成高电平H的发出信号POK。换句话说,从时刻T6开始,保证供给存储装置12写操作所需的足够高电平的直流源电压,该写操作所需的足够高电平的直流源电压高于读操作所需的直流源电压。时刻T6之后,在时刻T6和T7之间,将需要写的数据WRDATA写入存储装置12。将数据WRDATA写入存储装置12之后,在本例转发器1中发生的其它事还有响应信号QUIT的生成,该响应信号QIUT由微机9生成,并经由编码电路20和调制电路21传递给通信站点1。
由于在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的微机9中,将数据WRDATA写入存储装置12并生成响应信号QUIT所花费的时间是已知的,一旦过了这个时间且允许额外的安全间隔时,微机9借助于控制装置28自动确保在时刻T7该控制装置28生成第一控制信号CS1,并将其发送到基准电压源24。这使得该基准电压源24从时刻T7开始又生成较低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并将其发送到比较器电路25。
并不必要自动变化到较低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也可以作为读命令RDCOM从通信站点传递到该转发器1的结果,在时刻T7之后且两个时刻TX和TY之间发生变化,图3中未示出TX和TY。接收到的读命令RDCOM由识别装置11进行识别,并输入到运算控制装置10,这导致读模式被激活。接收到的读命令RDCOM经由图示连接29也被输入到控制装置28。这使得控制装置28立即生成第一控制信号CS1并将其发送到基准电压源24。这使得该基准电压源24在时刻TY发生变化,并随着事件继续,生成较低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并将其发送到比较器电路25。按这种方法获得的是,从时刻TY开始,较低的第一基准电压值VTHR1为决定因素,这意味着生成的直流源电压VS必须高于该第一电压阈值VTHR1,以便产生高电平H的发出信号POK。换句话说,从时刻TY开始,保证供给存储装置12读操作所需的足够高电平的直流源电压,该读操作所需的足够高电平的直流源电压低于写操作所需的直流源电压。从时刻TY开始,在时刻TY和另一时刻TZ之间,将需读出的读数据RDDATA从存储装置12读出。
正如从图3中看到的,假定在所述例子中,在升高之后,该直流源电压VS保持在一恒定高电平VS1,该高电平VS1高于较低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和较高的第二电压阈值VTHR2。当然不需要总是这种情况,因为存在可导致该直流源电压VS下降的各种环境,主要是转发器离开通信站点的通信区域。可是,在该直流源电压VS下降的事件中,确保在图1中示出的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中,保证在写模式中供应比读模式中更多的能量。由于在两个电压阈值VTHR1和VTHR2之间的变化有利地得到的是,相比写模式而言,在需要较少能量的读模式中确保较大的通信范围,这一点在很多应用中是一个优点。
还应指出的是,当与已知转发器相比,图1示出的转发器1中较高的第二电压阈值VTHR2对应于已知转发器中的单个电压阈值VTHR。正如从图3中看到的,只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时刻T6到T7之间),即基本上在写操作执行过程中,才需要较高的电压阈值VTHR2,而在其余时间内,只需要较低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这意味着在该剩余期间内,确保较大的通信范围。
在图1中示出的转发器1和图1中示出的集成电路5的变型中,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用来生成控制信号CS3作为存储在该集成电路5的存储装置12中的控制信息项CI的函数,该控制信息项CI存储在该集成电路5的存储装置12的配置寄存器14中。该控制信息项CI是配置数据CONFIG-DATA中包含的一个信息项,该控制信息项CI通知微机9该转发器1和集成电路5需以“转发器先讲”模式运行。经由图1中由点划线30示出的连接,该控制信息项CI可被输入控制装置28。在接收到该控制信息项CI之后,该控制装置28生成第三控制信号CS3,该控制信号CS3被输入基准电压源24。这使得该基准电压源在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CS3之后生成第三电压阈值VTHR3并将其发送到比较器电路25。
下面将参考图4阐述图1中示出的转发器1的上述变型的运行方式。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时刻T1,该转发器1进入通信站点的通信区域。在时刻T2,直流源电压VS超过本例中同样预设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随着事件继续,在时刻T2和T3之间,配置数据CONFIG-DATA被读出,并因此读出配置数据CONFIG-DATA中所包含的控制信息项CI。读出的控制信息项CI经由连接30被输入控制装置28,这使得控制装置28生成第三控制信号CS3并将其发送到基准电压源24。这使得在时刻T3,该基准电压源24生成第三电压阈值VTHR3,该第三电压阈值VTHR3低于第一电压阈值VTHR1。随着事件继续,当“转发器先讲”模式为接通状态时,从存储装置12读数据TDDATA,由微机9进行处理,并经由编码电路20和调整电路21传递到通信站点。
在转发器1的上述变型中,当直流源电压VS升高时,读模式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被自动激活。只有在配置数据CONFIG-DATA被读出之后,作为“转发器先讲”模式被激活的结果,电压阈值被设置成较低的第三电压阈值VTHR3作为控制信息CI的函数。以这样的方法选择读模式的第一电压阈值VTHR1,以便确保可靠地读出该配置数据CONFIG-DATA。在“转发器先讲”模式中减小电压阈值,但只减小到一定值,使得只发生低概率的读误差。由于这种读误差的概率很小,因此在“转发器先讲”模式中读出的数据REDATA只有少许项会被误差影响,但即使这也不会引起任何严重的问题,因为通信站点可以很容易地依靠例如CRC程序检测到这种类型的读误差。

Claims (14)

1.一种用来与通信站点非接触通信的转发器(1),该转发器(1)具有发射装置(2)和含有电路连接触点(6,7)的集成电路(5),其中该发射装置(2)与电路连接触点(6,7)连接,其中从这些电路连接触点(6,7)采集输入电压(UIN),其中该集成电路(5)包含监控电路(2 3),使用该输入电压(UIN)生成的电压(VS)可被馈入该监控电路(23),并且通过该监控电路(23)可以生成一发出信号(POK),该发出信号(POK)的波形取决于馈入电压(VS)和电压阈值(VTHR1,VTHR2;VTHR1,VTHR3)之间的关系,其中该集成电路(5)包含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9),该发出信号(POK)可馈入该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9),以便将该馈入电压(VS)的至少两个值发送给该数据处理电路(9),其中该监控电路(23)被设计成可根据该发出信号(POK)的生成进行控制,并且提供控制装置(28)以便根据该发出信号(POK)的生成来控制该监控电路(23),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生成至少一个控制信号(CS1,CS2;CS3)。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转发器(1),其中该监控电路(23)被设计成可以根据电压阈值(VTHR1,VTHR2;VTHR1,VTHR3)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转发器(1),其中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实施控制作为能够由该转发器(1)执行的至少两种运算模式的函数。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转发器(1),其中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实施控制作为读模式和写模式的函数。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转发器(1),其中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生成控制信号(CS1,CS2)作为由通信站点发出并在集成电路(5)中接收的命令信号(RDCOM,WRCOM)的函数。
6.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转发器(1),其中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生成控制信号(CS3)作为存储在集成电路(5)中的控制信息项(CI)的函数。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转发器(1),其中该控制信息项(CI)存储在集成电路(5)的配置寄存器(16)中。
8.一种计划用于一种用来与通信站点非接触通信的转发器(1)的集成电路(5),该集成电路(5)具有电路连接触点(6,7),该电路连接触点(6,7)计划用来连接该转发器(1)的发射装置(2),并从该电路连接触点(6,7)可以采集输入电压(UIN),该集成电路包含监控电路(23),使用该输入电压(UIN)生成的电压(VS)可被馈入该监控电路(23),并且通过该监控电路可以生成一发出信号(POK),该发出信号(POK)的波形取决于馈入电压(VS)和电压阈值(VTHR1,VTHR2;VTHR1,VTHR3)之间的关系,并且该集成电路包含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9),该发出信号(POK)可馈入该至少一个数据处理电路(9),以便将该馈入电压(VS)的至少两个值发送给该数据处理电路(9),其中该监控电路(23)被设计成可根据该发出信号(POK)的生成进行控制,并且其中配备控制装置(28)以便根据该发出信号(POK)的生成来控制该监控电路(23),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生成至少一个控制信号(CS1,CS2;CS3)。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集成电路(5),其中该监控电路(23)被设计成可以根据电压阈值(VTHR1,VTHR2;VTHR1,VTHR3)进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集成电路(5),其中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实施控制作为能够由该转发器(1)执行的至少两种运算模式的函数。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集成电路(5),其中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实施控制作为读模式和写模式的函数。
12.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集成电路(5),其中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生成控制信号(CS1,CS2)作为由通信站点发出并在集成电路(5)中接收的命令信号(RDCOM,WRCOM)的函数。
13.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集成电路(5),其中该控制装置(28)被设计成生成控制信号(CS3)作为存储在集成电路(5)中的控制信息项(CI)的函数。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集成电路(5),其中该控制信息项(CI)存储在集成电路(5)的配置寄存器(16)中。
CNB038181231A 2002-07-30 2003-07-18 具有可控通电复位电路的转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87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102076.3 2002-07-30
EP02102076 2002-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2169A true CN1672169A (zh) 2005-09-21
CN100378755C CN100378755C (zh) 2008-04-02

Family

ID=31197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812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8755C (zh) 2002-07-30 2003-07-18 具有可控通电复位电路的转发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23517B2 (zh)
EP (1) EP1527410B1 (zh)
JP (1) JP2005535211A (zh)
CN (1) CN100378755C (zh)
AT (1) ATE423358T1 (zh)
AU (1) AU2003249514A1 (zh)
DE (1) DE60326240D1 (zh)
WO (1) WO2004013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3175A1 (de) 2004-03-17 2005-10-06 Atmel Germany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Lastregelung im Empfangspfad eines Transponders
EP1742172B1 (en) * 2004-04-15 2011-01-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ntactless type inform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7689195B2 (en) * 2005-02-22 2010-03-30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ansponder tranceiver
EP1724705A1 (de) * 2005-05-12 2006-11-22 Swisscom AG Adaptiver RFID-Tag
EP1914669B1 (en) * 2006-10-18 2011-04-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RFID tag
JP5325415B2 (ja) * 2006-12-18 2013-10-2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US7843316B1 (en) * 2007-03-19 2010-11-30 Synopsys, Inc. Power-on reset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0032603A1 (en) 2008-09-19 2010-03-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wireless tag using the same
WO2010038712A1 (en) * 2008-09-30 2010-04-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319469B2 (ja) * 2008-10-03 2013-10-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Rfidタグ
US9024761B2 (en) * 2009-03-17 2015-05-0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istent ID flag for RFID applications
US8890660B2 (en) * 2009-03-24 2014-11-18 Nxp B.V. Power saving method
US9887743B2 (en) * 2012-10-29 2018-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tag talks first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95224B (de) * 1990-08-23 1992-10-27 Mikron Ges Fuer Integrierte Mi Kontaktloses, induktives datenuebertragungssystem
FR2690796B1 (fr) * 1992-04-30 1994-06-17 Sgs 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Circuit de detection de seuils de tension.
JPH0962808A (ja) * 1995-08-25 1997-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非接触icカード及び非接触icカードシステム
JP2994274B2 (ja) * 1996-09-19 1999-12-27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JPH1166248A (ja) * 1997-08-12 1999-03-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非接触型icカード
FR2792132B1 (fr) * 1999-04-07 2001-11-02 St Microelectronics Sa Borne de lecture d'un transpondeur electromagnetique fonctionnant en couplage tres proche
JP3824451B2 (ja) 1999-07-29 2006-09-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非接触icカードの有無検出回路
US6963270B1 (en) * 1999-10-27 2005-11-08 Checkpoint Systems, Inc. Anticollision protocol with fast read request and additional schemes for reading multiple transponders in an RFID system
CN1165871C (zh) * 2000-05-03 2004-09-0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中断处理的复位装置的数据载体
DE60133755T2 (de) * 2000-08-15 2009-05-14 Omron Corp. Kontaktloses kommunikationsmedium und -system
US20030162496A1 (en) * 2002-02-27 2003-08-28 Liu Mike Ming Low power transponder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8755C (zh) 2008-04-02
AU2003249514A1 (en) 2004-02-23
JP2005535211A (ja) 2005-11-17
WO2004013806A1 (en) 2004-02-12
US20060164215A1 (en) 2006-07-27
DE60326240D1 (de) 2009-04-02
EP1527410A1 (en) 2005-05-04
EP1527410B1 (en) 2009-02-18
US7423517B2 (en) 2008-09-09
ATE423358T1 (de) 200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2169A (zh) 具有可控通电复位电路的转发器
CN1107921C (zh) 带有电源监视器的非接触型ic卡
US836287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reader and tag
US695215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ly addressing multipl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from a single reader
EP2327230B1 (en) Combination full-duplex and half-duplex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tag
JP3822643B2 (ja) 移動体識別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00019907A1 (en) Self Tuning RFID
US20070085661A1 (en) RFID tag, RFID reader/writer, RFID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RFID system
US20040245858A1 (en) Rectifier utilizing a grounded antenna
CN1484187A (zh) Rfid标签、rfid标签和询问器(读出器/写入器)的数据处理方法
US2009020331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charge modulation
US9875380B2 (en) Non-contact data carriers including an anti-collision scheme
EP1306741B1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device
US8754753B2 (en) Resistive and capacitive modulation in an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
CN103700404A (zh) Eeprom的擦写操作方法、擦写控制电路以及rifd标签芯片
CN100492389C (zh) 应答器及其电路,通信台及其电路,及之间的通信方法
CN108573179B (zh) 询问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2010024505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Noncontact RF ID System, Noncontact RF ID System, an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N1672170A (zh) 具有两种供电电压的转发器
CN201075228Y (zh)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电路***结构
CN1462408A (zh) 带有包含站识别信号生成装置的通信站的转发器***
US7907897B2 (en) Data carrier with modification means for modifying the load period
CN101739535B (zh) 射频识别标签的存取方法及射频识别标签的判断电路
JP2004320607A (ja) Rfidタグ及びrfidタグ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CN202008671U (zh) 转换装置和射频读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X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ffective date: 200711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1109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after: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befor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