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2618A - 移动通信***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2618A
CN1652618A CNA2004101023026A CN200410102302A CN1652618A CN 1652618 A CN1652618 A CN 1652618A CN A2004101023026 A CNA2004101023026 A CN A2004101023026A CN 200410102302 A CN200410102302 A CN 200410102302A CN 1652618 A CN1652618 A CN 1652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adio base
radio
sign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1023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5541C (zh
Inventor
宫胁胜志
高桥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Hitachi Hybrid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Hitachi Hybrid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2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2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55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55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6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1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8Time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87Inter base stations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6WPBX [Wireless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如果无线电基站的种类不同,无线电部分的同步不能被建立,以至于电波的有效使用不能被保持。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MA类型移动通信***100,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无线电基站(即,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移动电话5A和5B,与多个无线电基站无线连接;以及专用交换分机4,有线连接到无线电基站。当同步操作方式被确定时,从基准无线电基站(即,基准站)接收一个包括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并且将本地站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到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建立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诸如时分多路访问(缩写为“TDMA”)型移动通信***,其包括:多个无线电基站,它们与控制设备的接口是不同类型的,控制设备可以是诸如主数字无绳电话,PHS(个人手持电话***)无线电基站(例如,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即,连接到ISDN线的无线电基站),IP(互联网协议)连接类型的无线电基站(即,连接到互联网协议网络的无线电基站));无线连接到那些无线电基站的移动电话;以及有线连接到那些无线电基站的交换机(例如,专用交换分机),其中,建立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
背景技术
正如参考日本已公开专利No.2001-145155,第[0001]到第[0004]栏,例如,存在一种TDMA型移动通信***,包括: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主数字无绳电话;配备有控制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和主数字无绳电话的控制设备的专用交换分机;无线连接到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的移动电话;以及连接到主数字无绳电话的数字无线电送受话器,其中移动电话可以通过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来通信连接,并且数字无绳送受话器可以通过主数字无绳电话来通信连接。
图16是示出常规TDMA类型移动通信***内部的示意性配置的方块图。
图16中示出的TDMA类型的移动通信***200被安排用于办公室或者工厂的专用区域的业务,并且该***包括:多个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多个商务主数字无绳电话2;通过ISDN线3与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通信连接和与主数字无绳电话2通信连接的专用交换分机4,具有控制设备的专用交换分机4;无线连接到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的移动电话5A;以及无线连接到主数字无绳电话2的数字无绳送受话器(简称为“移动电话”)5B。
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以作为无线电工业和商业协会(ARIB)的标准的RCRSTD28为基础在无线电部分执行呼叫控制程序,由此诸如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服务被提供给移动电话5A。
主数字无绳电话2与移动电话5B采取一对一的直接通信。因此,电波在自操作定时被发射,而无需与其他的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同步,由此诸如话音通信的服务可以被提供到移动电话5B。
RCR标准调整移动电话5A和常规类型的基站1之间的话音通信的频带,以及作为被用于帧同步的呼叫信号信号的控制CH信号的信息结构和载波数量。然而,在相同类型的移动通信***中,共用的两个频率,即12ch和18ch被分配给用于商务的控制CH信号,相同类型移动通信***的其中之一不得不避免来自另一个相同类型的移动通信***的电波干扰。
当相同的***中的常规无线电基站1(1A,1B)在任意定时发射电波,并且它们的电波彼此干扰,电波的利用效率被减少。因此,为了防止电波利用效率的减少,有必要在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1A,1B)的TDMA-TDD帧的电波发射定时之间进行匹配,以保持那些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1A,1B)之间的帧同步。
图17是一个示出被用在TDMA型移动通信***的无线电部分中的TDMA-TDD帧的概念的说明图。
在图17中示出的TDMA-TDD帧300具有一个由ARIB标准化的第二代无绳电话***标准的无线电部分的时隙结构。作为最小单位的一个时隙310包括240个比特(625μs),并且8个时隙组成一个帧(5ms)。
此外,一个时隙310包括4比特的瞬时响应斜坡时间311,220比特的数据312,诸如控制信息,以及16比特的保护位。在随后的时隙310之间,总共20比特的保护位(占16比特)313和瞬时响应斜坡时间(占4比特)311,即52.1μs构成吸收时隙之间偏差的容差。
在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1A,1B)处于帧同步状态的情况下,正如图17所示出的,用于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A和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B的TDMA-TDD帧的电波在公共定时被发射。为了保持这种同步状态,用于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A的TDMA-TDD帧和用于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B的TDMA-TDD帧不得不被定义在容差范围内。
这里,将描述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彼此之间保持帧同步之前的操作。
每个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通过经由专用交换分机4的ISDN线路接收用于帧同步基准的同步信号和通过将TDMA-TDD帧的发射定时与这样接收的同步信息进行匹配来建立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1A,1B)之间的帧同步。
此外,根据TDMA类型移动通信***200,当在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1A,1B)之间建立帧同步时,有必要确定控制CH信号的发射定时。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不得不如此设置,以便避免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1A,1B)之间的重叠。
这里,将描述用于防止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重叠的控制CH信号发射位置分离操作。图18是一个说明图,概念地示出常规控制CH发射周期。
图18中示出的一个控制CH发射周期301相当于一个5ms的N个帧300(25≤N≤60)。特别地,每个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在任意帧位置1到N和N个帧300的间隔上发射基站自身的控制CH信号。
假如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A在定时“1”发射控制CH信号,例如,下一个控制CH信号的发射定时是在“N+1”。换句话说,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在N个帧300的每个检测发射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一次。
每个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按照完成启动,诸如加电的顺序,使用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来通知间隔范围内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响应这个通知的信息,周围的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稍后进行设置,确定间隔范围内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同时避免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被另一个常规类型基站1使用,以便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在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之间不被重叠。
根据到此为止所描述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200,同步信号从专用交换分机4经由ISDN线路3分配到每个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因此,通过将基站本身的TDMA-TDD帧的发射定时与同步信号进行匹配,在相同***控制下的常规无线电基站1之间可以建立帧同步。
此外,根据上述TDMA类型移动通信***200,当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之间的帧同步被建立时,由基站本身使用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在间隔范围内被查找,以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以至于不重叠另一个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随后,启动服务操作。
此外,根据上述TDMA类型移动通信***200,在主数字无绳电话2和移动电话5之间采用一对一的直接通信。因此,在自操作定时发射电波,而无需与另一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进行任何同步。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TDMA类型移动通信***200,在通过利用来自专用交换分机4的同步信号建立了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1A,1B)之间的帧同步之后,进行分离控制,以便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1A,1B)的控制CH信号发射位置不彼此重叠。在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通过LAN(局域网)与专用交换分机4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可能在无线电部分保持与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的同步,以通过利用数据分组发射来自专用交换分机4的同步信号到每个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然而,数据分组的延迟或者波动发生在LAN上,以至于所有IP连接类型的无线电基站不能在同一定时接收同步信号。不仅在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之间而且在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和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之间不能建立这样的同步。甚至更坏地,用于确定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的分离控制不能被执行,以至于不能保持电波的有效使用。
此外,根据上述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200,主数字无绳电话2与移动电话5B采用一对一直接通信,以便在自操作定时发射电波,而无需与其他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进行同步。然而,主数字无绳电话2和常规无线电基站1使用公共频带。例如,假如主数字无绳电话2被安排在操作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的服务区域内,移动电话5B常遭受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的最近一个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的电波的影响。因此,电波影响很可能发生在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之间。这可能降低服务质量。
鉴于至此所描述的这些点,产生本发明,并且建立了甚至在不同类型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同步,以保持电波的有效使用和强有力地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包括:多个移动无线电基站,它们的***类型可以彼此不同;移动电话,与多于一个的无线电基站无线连接;和一个专用交换分机,有线地连接到多于一个无线电基站,其中当无线电基站检测一个同步操作方式设置时,无线电基站从基准无线电基站接收一个包括一个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其中,该基准无线电基站是一个除了基站本身以外的多于一个的无线电基站的其中之一并且被选作帧同步的基准,然后,将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被建立。
这里,例如,移动通信***有无线电同步条件,其中包括指示无线电基站之间同一***组群的呼叫码,确定在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接收电平是否满足的门限电平,以及添加到每组单独的无线电基站的附加ID。当无线电基站从除了基站本身的无线电基站接收包含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时,无线电基站基于包含在帧信号的控制CH信号中的控制信息检测发射帧信号的无线电基站的呼叫码,接收电平和附加ID;以及如果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呼叫码相同,在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之间的接收电平等于或者大于门限电平,并且基于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之间的附加ID的比较判定无线电基站满足所有条件,确定作为帧同步的基准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基站。
此外,例如,当如果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不能保持同步状态,当前的时间变成预置的时间时,无线电基站从选择的基准无线电基站再次接收包括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并且将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建立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
此外,例如,当无线电基站检测同步操作方式设置时,无线电基站启动预置的周期定时器,并且启动自操作方式的操作,以在预确定周期定时器到时之前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不能被建立时,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输出帧信号的电波。
此外,例如,无线电基站具有多个工作方式,包括自操作方式,其中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被输出;以及同步操作方式,其中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建立之后才输出。并且专用交换分机能响应预确定的操作,改变每个无线电基站的操作方式为自操作方式或者同步操作方式。
此外,例如,移动通信***具有被添加到每组无线电基站的附加的ID,并且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建立帧同步之后,无线电基站在由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较低有效(less significant effective)比特数和基准定时器周期累加产生的定时器周期基础上,控制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用于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以至于不重叠除基站本身以外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的内部的示意性配置的方块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与TDMA类型移动通信***有关的IP连接类型基站的内部的示意性配置的方块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在基站之间的同步建立***,其是一个TDMA类型移动通信***的设计点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同步条件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的设置信息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有关实施例中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过程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直接示出根据实施例,在控制CH发射周期的每一个监视周期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有关实施例中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的CH信号扫描过程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有关实施例中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定位过程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有关实施例中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的基本偏差测量过程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有关实施例中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的分离启动等待操作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有关实施例中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的状态监视/校正控制过程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有关实施例中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的同步重试过程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有关实施例中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的基本偏差预测/校正过程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通知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基站的状态信息的举例的说明图;
图16示出常规TDMA类型移动通信***内部的示意性配置的方块图;
图17是示出被用在TDMA型移动通信***的无线电部分中的TDMA-TDD帧的概念的说明图;
图18直接示出常规TDMA型移动通信***的控制CH发射周期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图1是一个方块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的内部的示意性配置。这里,通过用公共参考数字来指定与图16中示出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200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省略重复配置和操作的描述。
图1中示出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100被配置成包括:多个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多个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多个主数字无绳电话2;专用交换分机4,其经由ISDN线路与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通信连接,并且经由LAN6与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通信连接,并被提供有与主数字无绳电话2通信连接的控制设备;移动电话5A,与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和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进行无线连接;以及移动电话5B,与主数字无绳电话2进行无线连接。
假定多个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经由LAN6和交换集线器HUB7被通信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4。
这些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和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基于作为ARIB标准的RCRSTD-28标准在无线电部分执行呼叫控制过程,以便诸如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服务通过公共无线电通信***被提供给移动电话5A。
因此,移动电话5A可以与任意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或者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进行通信,上述基站被安排在公共***中,而不需要区别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和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
图2是一个方块图,示出IP连接类型基站10的内部的示意性配置。
在图2中示出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被配置成包括无线电功能块20和LAN功能块30。
无线电功能块20包括:两个天线20A,用于发射/接收电波;一个天线变换单元21,用于改变(交换)两个天线20A;一个发射单元22,用于发射电波;一个接收单元23,用于接收电波;一个合成器单元24,用于产生用在发射单元22和接收单元23的频率;调制解调器单元25,用于调制/解调数据;一个TDMA-TDD处理单元26,用于转换为TDMA-TDD帧;一个信息通知单元27,诸如LCD或者LED,用于通知有关无线电功能块20的各种信息;一个无线电功能存储单元28,用于存储有关无线电功能块20的各种内容;以及一个无线电侧CPU29,用于从整体上控制无线电功能块20。
LAN功能块30包括:无线电接口单元31,用于管理与无线功能块20的接口;一个DSP32,用于执行在无线电侧和LAN侧接收的语音数据的分组处理;一个ADPCMCODEC33,用于压缩/扩展32k-ADPCM语音数据;一个LAN功能存储单元34,用于存储各种有关LAN功能块30的信息;一个LAN侧CPU35,管理LAN接口功能,用于与LAN6通信连接,以及控制LAN功能块30;以及一个电源单元36,提供电能到无线电功能块20和LAN功能块30。
根据该实施例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100的特征将首先被描述。图3是一个说明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100的特征。
TDMA类型移动通信***100的特征将建立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的无线部分之间的同步。例如,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被用作基准站,并且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将基站本身的电波发射定时(即,TDMA-TDD帧发射定时)与基准站的电波发射定时(即,TDMA-TDD帧发射定时)相匹配,由此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之间的同步被建立。
参考图3,这里将描述一个举例,其中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10A,10B)使用作基准站的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A同步。
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A从基准站1A接收电波,并将站10A本身的电波发射定时与基站站1A的电波发射定时相匹配,以发射站10A本身的电波。
其他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B接收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A的无线电波并且将站10B本身的电波发射定时与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A的电波发射定时相匹配,以发射站10B本身的电波。通过这样顺序匹配基站本身的电波发射定时为基准站1A的电波发射定时,可能保持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之间的同步。
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被采用作为基准站,用于基准无线电同步和将电波发射定时与来自专用交换分机4的同步信号相匹配,以发射电波。因此,即使电波发射定时与任意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的电波发射定时相匹配,在多个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存在的情况下,相同的发射电波定时被保持。
在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C如此独立地被安排,以至于无线电区域不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重叠的情况下,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C可以通过设置稍后描述的操作方式(即自操作方式),在任意电波发射定时发射电波。因此,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C可以在异步状态***作。
即使在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A和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A之间建立了同步,作为同步信号接收的电波实际上在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分组电路的硬件中具有预置范围内的偏差,尽管这种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使用很高精度的定时时钟。
当用作基准站的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A和与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A同步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A具有这样的偏差时,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A的TDMA-TDD帧和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A之间的定时偏差随着时间的逝去将发生。
为了保持无线电同步的稳定操作,以应付这种情况,需要通过与可以获得最稳定的操作状态的基站同步来检查无线电基站,这是一个有关允许整个***变成稳定同步状态的同步控制以及甚至在***的操作启动之后连续保持同步状态的控制的过程。
进一步需要一个过程,用于当同步状态不能被保持,以至于由于处于工作中的同步目的无线电基站的故障或者由于来自无线电基站或者另一个***的转发器的无线电干扰引起异步偏差。这样,将描述用于应付这种情形的具体处理。
首先,对于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各种用于确定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条件的无线电同步条件被确定,以保持无线电同步的稳定操作。图4是一个示范性图,直接示出无线电同步条件的内容。
图4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条件302是三个条件:呼叫码,指示无线电基站(即,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属于公共***群组;接收电平调整,指示门限电平,其确定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接收电平是否满足;以及添加到各个无线电基站的每一组的自身(本地)附加ID。各个条件302和它们的应用303如下。
如果和相同***组群的呼叫码一致,呼叫码将识别无线电基站输入***组群。
当无线电基站的接收电平等于或者大于门限电平时,接收电平调整将判断无线电基站的接收电平满足,并且提供用于保持处于同步操作的周期性无线电接收的稳定操作。
自身的附加ID是一个考虑无线电基站(即,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主数字无绳电话2和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实际服务区域内的设备安排,为各个无线电基站的每一个组给出的一个号码。例如,一个小的号码被给予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1,其能够从专用交换分机4获得稳定的同步信号,并且为了更接近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的排列,号码被给予主数字无绳电话2和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更具体地,在无线电基站的物理排列中产生位置,以至于基准无线电基站被给予最小附加ID,以便另一个与基准无线电基站同步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被给予更大的号码,并且以至于物理上安排在离基准无线电基站的中心更远距离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被给予更大的号码。
如果添加到基站本身的ID和添加到无线电基站的ID被比较,以发现添加到无线电基站的ID小于添加到基站本身的ID,该无线电基站被选择作为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
因此,当所有无线电同步条件,诸如呼叫码,接收电平和自身附加ID满足时,可能判断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条件满足。
在***启动时间,产生启动顺序,以便例如通过设置作为启动点的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使得无线电同步操作从排列在基准无线电基站,诸如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附近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开始顺序启动,并且以便处于远端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或者主数字无绳电话2最后被同步操作。
结果,整个***建立圆锥型无线电同步,正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其在顶部具有基准无线电基站,以至于同步状态能够被容易地获得。甚至在异步状态发生,以建立自操作方式的情况下,另一个指出无线电基站已经变为异步的无线电基站被启动,以通过在异步状态发生之前的定时连续发射电波来继续同步操作,以便波动范围可以被限定在局部范围内。此外,从异步状态的恢复还可以被自动和部分执行,而不影响整个***。
另一方面,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被提供有单独的多条有关无线电同步控制的设置信息。图5是一个示范性图,示出单独的多条有关无线电同步控制的设置信息的内容。
在图5中示出的设置信息304被存储在每一个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分组的ID-ROM的指定地址305,并且具有以下的内容306。
在图5中示出的设置信息304包括:用于基站本身的操作方式设置;基准定时器周期(或者定时器单元)或者启动定时器周期的参数,分离控制用其来判断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被启动,和基站本身的较低有效位数;以及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在该时间同步重试控制或者稍后描述的保持基站本身功能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被执行。
操作方式包括:自操作方式,其中电波在基站本身的任意位置被输出;以及同步操作方式,其中电波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同步被建立也就是说,同步操作方式之后被输出,其中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进行无线电同步。
基准定时器周期被设置在0到60秒,并且附加ID的基站本身的较低有效位数被设置在00到04之间。假如基准定时器周期是30秒并且假如较低有效位数是“4”,分离等待定时周期是30秒×4=120秒。附加ID的较低有效位数相当于组群号。
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被设置在00到23点钟,以便例如,如果设置在上午2点就是“02”。假如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被设置在XX,例如,除了“00到23”,假定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不被设置为当前。
例如通过来自与专用交换分机4的控制设备连接的维护终端的命令操作,在图4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条件302和图5中示出的设置信息303在它们的设置中被任意改变。
这里,根据该实施例的TDMA类型移动通信***100的操作将被描述。如在联系实施例中描述的无线电同步控制的每一流程图中所示出的,软控制遵照适应ARIB的第二代无绳电话***标准(RCR STD-28标准)的自有标准***的通信控制方法。为了简明,通过指定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作为基准站和指定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作为与基准站无线电同步的无线电基站来进行描述。
图6是一个流程图,输出有关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过程的处理操作。
在图6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过程不仅覆盖各种启动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电源为自操作方式服务的操作或者由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运行的同步操作方式服务的操作,还覆盖维护功能,以稳定那些服务的运行。
在图6中,当电源被打开(在步骤S11)时,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无线电侧CPU29执行存储的软件的初始化(在步骤S12),并且确定在图5中示出的内部ID-ROM(或者无线电功能存储单元28)中设置的操作方式,即基站本身的操作方式设置(在步骤S13)。
当在步骤S13判定操作方式是同步操作方式“01”,无线电侧CPU29检索***的无线电基站,并且执行控制CH信号扫描操作,以扫描作为检测到的同步目的地的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在步骤S14)。这个控制CH信号扫描操作检测图7中示出的控制CH发射周期的间隔范围301内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
无线电侧CPU29判定(在步骤S15)在步骤S14的控制CH信号扫描操作期间,满足图4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条件的用于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在图7中示出的控制CH发射周期的间隔范围301内是否已经被检测到。
当控制CH信号在步骤S15没有被检测到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在步骤S16)用于检测控制CH信号的检测执行周期Tx是否已经逝去。当控制CH信号扫描操作开始时,检测执行周期Tx将开始一个启动定时操作。
当检测执行周期Tx逝去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满足图4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条件的用于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在检测执行周期Tx内没有被检测到,作为无线电同步失败来处理,并且启动自操作方式服务的强制操作(在步骤S17)。在这个自操作方式服务中,通过执行分离控制操作,以自操作方式的服务操作被启动,以确定在基站本身的任意电波发射定时的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而无需进行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的任何同步。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6判定检测执行周期Tx没有逝去时,无线电侧CPU29转到步骤S15,以便检测间隔范围内的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
当用于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在步骤S15被检测到时,无线电侧CPU29执行控制CH定位调整操作,用于调整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为作为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这个控制CH定位调整操作将作为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TDMA-TDD帧与基站本身的TDMA-TDD帧相匹配。
在步骤S18作为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调整之后,无线电侧CPU29执行基本的偏差测量操作,用于测量每个预置周期来自同步目的地的控制CH信号的适时偏差,并且在基本偏差累加计算器累加作为比特单位的基本偏差数据的测量偏差(在步骤S19)。
在步骤S14的控制CH信号扫描操作,步骤S18的控制CH定位调整操作和步骤S19的基本偏差测量操作之后,无线电侧CPU29建立作为同步目的地的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之间的帧同步。
在步骤S19的基本偏差测量操作之后,无线电侧CPU29执行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发射位置的分离启动等待操作(在步骤S20)。这个分离启动等待操作将转换用于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的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并且随后确定在最佳发射位置的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以便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可以不重叠另一个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
在步骤S20完成分离启动等待操作之后,无线电侧CPU29完成所有有关无线电同步控制的操作并且启动无线电同步方式的服务操作,同时继续作为同步目的地的无线电基站的监视,并且校正同步定时偏差,以便保持同步操作状态(在步骤S21)。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3判定操作方式为自操作方式“00”时,无线电侧CPU29启动自操作方式的操作(在步骤S22),而无需无线电,诸如电波不重叠另一个无线电基站的电波的单个排列。在自操作方式,处于自操作方式的服务操作通过执行分离控制操作而被启动,无需任何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的同步,以便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可以在基站本身的任意电波定时被确定。
当由于无线电同步失败,在步骤S17的自操作方式服务期间当前的时间达到图5示出的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时,无线电侧CPU29执行作为维护功能的同步重试控制操作(在步骤S23)。在这个同步重试控制操作中,通过重新设置用于在内部ID-ROM设置的同步重试控制执行瞬间自发重启的设备,无线电同步控制操作被再次执行。
无线电侧CPU29转到步骤S12,以便为了重启在步骤S23执行同步重试控制操作之后再次执行无线电同步控制操作。
此外,当当前的时间达到上述同步重试控制执行瞬间时,甚至在由于步骤S17的自操作服务期间和步骤S21的无线电同步方式的服务操作启动之后,同步目的地的无线电基站或者来自外部的电波干扰的问题,引起非同步以转换操作到步骤S17的自操作服务的情况下,步骤S23的无线电同步重试控制操作被启动。
这里,将描述图6的无线电同步控制操作中的步骤S14的控制CH信号扫描操作。图8是一个流程图,示出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CH信号扫描过程的处理操作。
在图8中,无线电侧CPU29初始化用于设置控制CH信号频率的最大接收电平(在步骤S31),并且在RCRSTD-28标准的调整后的控制CH发射周期(N=25到60)内的任意值N设置控制CH信号的最大接收数(在步骤S32)。在这之后,无线电侧CPU29启动操作,以接收N个间隔范围内的控制CH信号(在步骤S33)。
无线电侧CPU29判定(在步骤S34)接收的控制CH信号的呼叫码是否和与图4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条件相关的基站本身的呼叫码一致。这里,控制CH信号的呼叫码采用包含在控制CH信号中的控制信息(将被简称为“控制CH信息”)来获取,其中控制CH信号以N个间隔被周期性通知。
当判定呼叫码相符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接收的控制CH信号的接收电平是否至少是门限电平,调整与图4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条件相关的接收电平(在步骤S35)。这里,控制CH信号的接收电平采用以N个间隔周期性通知的控制CH信息来获取。
当判定接收电平至少是门限电平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关于接收的控制CH信号的无线电基站的附加ID是否小于关于图4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条件的基站本身的附加ID(在步骤S36)。这里,关于控制CH信号的控制CH信号的附加ID采用在N个间隔周期性通知的控制CH信息来获取。
当判定接收的控制CH信号的附加ID小于基站本身的附加ID时,无线电侧CPU29判断控制CH信号满足所有图4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条件,并且该控制CH信号是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
此外,无线电侧CPU29执行校正操作,以匹配采用本地站自身检测的作为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帧定时(在步骤S37)。这里,这个校正操作将在每次控制CH信号被接收时顺序校正偏差。无线电侧CPU29判定绝对时隙位置信息是否已经和以N个间隔周期性通知的控制CH信息一起被接收(在步骤S38)。这里,绝对时隙位置信息是作为同步目的地候选者无线电基站的TDMA-TDD帧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时隙位置,并由作为在每隔N间隔发射的所有控制CH信息单元的配置单元的超帧通知作为无线电信道信息。
当绝对时隙位置信息被接收时,无线电侧CPU29识别在时隙单元作为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并且存储作为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附加ID的发射位置,接收电平和控制CH信号到无线电功能存储单元28(在步骤S39)。
此外,无线电侧CPU29判断在扫描定时的控制CH信号的接收成功,并且更新接收数量,将其强制为最大接收量,以便避免还在调整间隔范围内的控制CH信号的不必要的接收操作(在步骤S40)。
无线电侧CPU29判定(在步骤S41)接收数量是否已经达到最大接收数量。当最大接收数量达到时,无线电侧CPU29按每时隙的240个比特的10个比特沿延迟方向转移定时(在步骤S42),并且判定控制CH信号被分配的时隙的全部240个比特的定时检索是否已经完成(在步骤S43)。
这里,取决于设备的硬件性能,步骤S42的在延迟定时方向上转移10比特的操作将由单个操作扫描的位宽度来调整。直到控制CH信号以所述的10比特间隔被分配的时隙的全部240个比特的定时检索被完成之前,转移操作被重复,并且程序转到步骤S32,以便执行控制CH信号的扫描操作。
当N个间隔的所有240个比特的检索在步骤S43完成时,无线电侧CPU29采用步骤S42的10比特的定时转移来识别在时隙单元和在比特单元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并且在步骤S39存储控制CH信号的精确的发射位置。
因此,当所有240个比特的检索在步骤S43完成时,无线电侧CPU29判断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已经完全扫描所有的N个间隔范围,并且将240比特的定时提前到检索启动位置或者起始位置(在步骤S44)。通过这些系列控制CH信号扫描操作,无线电侧CPU29判定控制CH信号接收是否已经完成,以检测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在步骤S45)。
当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被检测并且当控制CH信号的绝对时隙位置的接收完成时,当同步位置检测完成时无线电侧CPU29通知更多控制CH接收操作数据(例如,呼叫码,接收电平和接收定时偏差)的有效信道任务(在步骤S46),并转到图6的步骤S19的控制CH定位操作(步骤S47)。
此外,当在步骤S38判定虽然无线电同步条件被满足但是绝对位置信息没有被接收时,无线电侧CPU29扩展最大接收数量,以便继续绝对时隙位置信息的接收监视(在步骤S48)。类似无线电同步条件没有满足的步骤S34,步骤S35和步骤36的情况,无线电侧CPU29将接收数量的计数器加+1(在步骤S49),并转到步骤S41,以便判断接收数量是否已达到最大接收数量。
当在步骤S41判定接收数量没有达到最大时,无线电侧CPU29再次转到步骤S33,以便检测满足无线电同步条件的控制CH信号。
当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在步骤S45没有被检测到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属于控制软件的保护时间Tx(或者检测执行周期)是否已经逝去(在步骤S50)。
当保护时间Tx(或者检测执行周期)已经逝去时,无线电侧CPU29通知同步位置检测中的更多的有效信道任务的失败(在步骤S51),并且强制采用图6的步骤S17的自操作方式服务来操作该操作(在步骤S52)。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0判定保护时间Tx没有逝去,无线电侧CPU29判定控制CH方式是否处于“3”(在步骤S53)。这里,假如使用被分配到1 2CH和18CH这两个频率的控制CH信号,控制CH方式被设置在“3”;假如只有12CH的控制CH信号被使用,控制CH方式被设置在“1”;并且假如只有18CH的控制CH信号被使用,控制CH方式被设置在“2”。
当判定控制CH方式处于“3”时,无线电侧CPU29将控制CH信号改变为两个频率未扫描的一个(在步骤S54),并且程序转到步骤S32,以便接收未扫描的频率的控制CH信号。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3判定控制CH方式不处于“3”时,无线电侧CPU29转到步骤S32,以便在周期Tx逝去之前再次接收相同的控制CH信号。
根据图8中示出的控制CH信号扫描操作,关于作为满足无线电同步条件的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精确的发射位置可以在时隙单元和比特单元被检测到。
这里,图6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过程中的步骤S18的控制CH定位操作将被描述。图9是一个流程图,示出有关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控制CH定位过程的处理操作。
在图9中,无线电侧CPU29初始化重试计数器(在步骤S61),并且随后设置用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频率(在步骤S62)。
无线电侧CPU29将基站本身的定时转换到比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更远的一个时隙,以便避免由在从图8的控制CH信号扫描过程转到控制CH定位过程之前时间逝去引起的,由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定时偏差的定位调整操作的失败(在步骤S63)。
此外,无线电侧CPU29执行一个操作,以接收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在步骤S64),并且判定控制CH信号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在步骤S65)。在控制CH信号的接收启动开始时,在步骤S63,基站本身的定时被转到远离同步目的地的一个时隙,以至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不能被接收。
当在步骤S65失败地控制CH信号的接收时,无线电侧CPU29在延迟接收定时的方向上转移10个比特,以便将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发射位置相匹配(在步骤S66),并且在每次转换时将重试计数器增加+1(在步骤S67)。
无线电侧CPU29判定重试是否已经结束,即,重试计数器是否已经获得超过一个时隙(或者240个比特)的定时转换的数(25次)(在步骤S68)。
当判定重试已经结束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电波由于一些原因不能被接收,以至于同步成为不可能,并且强制重新设置用于重启的设备(在步骤S69)。随后,当前的过程转到步骤S64,以便再次接收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由于在这时设备被重新设置,整个软件的过程从图6中示出的步骤S11的无线电基站电源ON被再次打开。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8判定重试没有结束时,过程转到步骤S64,以便接收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
当在步骤S65判定控制CH信号的接收已经完成时,无线电侧CPU29判断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一致,并且校正比特单元的发射定时的偏差(在步骤S70),由此在同步状态完全锁定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
此外,无线电侧CPU29初始化重试计数器,测量数量计数器和偏差累加计数器(在步骤S71,S72和S73),并且过程转到图6的步骤S19的基本偏差测量操作(在步骤S74)。
根据图9中示出的控制CH定位过程,在比特单元,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与的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相匹配,以便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能够被带入同步状态。
这里,在图6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过程的步骤S19的基本偏差测量操作将被描述。图10是一个流程图,示出有关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基本偏差测量过程的处理操作。
在无线电同步中,用于TDMA-TDD帧的允许的偏差宽度时间在52.1μs内。这个允许被固有地提供,用于吸收无线电设备的硬件中的电波的发射和停止的过渡响应时间,并且作为硬件错误,不得不考虑在大约40μs。将被分配到当前的无线电同步软控制的可允许错误范围是52.1μs的偏差宽度和40μs的硬件错误之间的大约12μs的差并且被转换为5比特。
在图10中示出的基本偏差测量过程获取基本偏差M的数据,用于在实际操作启动之后,监视该定时和周期性校正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以便保持5比特的比特余量的可允许操作范围内的同步状态。
在图10中,无线电侧CPU29将在图9的步骤S72初始化的测量数量计数器增加+1(在步骤S81)。在这之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接收操作被再次执行,并且判定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接收是否成功(在步骤S82)。
当控制CH信号的接收完成时,无线电侧CPU29清除重试计数器(在步骤S83),并且在比特单元基于接收的信息校正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TDMA-TDD帧定时之间的偏差(在步骤S84)。
此外,无线电侧CPU29把偏差累计计数器中的基于接收信息的定时的偏差加起来(在步骤S85),并且判定30秒是否已经逝去(在步骤S86)。
这里,系列操作被重复执行,同时对于用于最小化被给予服务功能的语音通信质量的影响和用于获取用于稳定继续无线电同步状态必须的基本偏差数据的最佳的30秒,无需在实际操作启动的任何无用启动时间操作普通服务功能。
当在步骤S86判定30秒逝去时,无线电侧CPU29在下一个时间和下一个时间之后,通过将偏差累加计数器的累加值乘以T/30(即,图7中示出的T秒的监视周期),计算相当于T秒的校正操作周期的基本偏差M(在步骤S87),并且初始化测量数量计数器和偏差累加计数器(在步骤S88)。这里,步骤S87的基本偏差M被用作稍后描述的图14的基本偏差的估计/校正的基本数据。
在这之后,为了监视与设备的实际操作并行的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TDMA-TDD帧的同步定时,无线电侧CPU29将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接收间隔设置为t1秒(在步骤S89),正如在图7中所示出的,并且将基站本身的硬件的电波接收方式的设置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全接收方式变为普通接收方式(在步骤S90)。在这之后,无线电侧CPU29通知更多的无线电同步控制的完成的有效信道任务(在步骤S19),并且转到图6中示出的步骤S20的分离启动等待操作(在步骤S92)。
此外,当在步骤S82判定控制CH信号的接收不成功时,无线电侧CPU29将重试计数器增加+1(在步骤S93),并且判定重试计数器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值(在步骤S94)。
当判定重试计数器没有达到最大值时,无线电侧CPU29转到步骤S81,以便执行用于接收控制CH信号的操作。当在步骤S94判定重试计数器达到最大值时,无线电侧CPU29判断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电波接收是否失败,并且重新设置基站本身的设备并且执行重启(在步骤S95)。
根据图10中示出的基本偏差测量过程,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在同步目的地候选者的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之间被调整。在这之后,来自同步目的地的控制CH信号的时间偏差在每个预置周期被测量,以便它能作为定时调整表中的比特单元的基本偏差数据来保持。
这里,将描述图6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过程中的步骤S20的分离启动等待操作。图11是一个流程图,示出有关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分离启动等待操作的处理操作。
在图11示出的分离启动等待过程中,用于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的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被转换,并且基站本身的控制CH的发射位置随后被确定为最佳的一个,以便它可以不重叠另一个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
图11中示出的无线电侧CPU29从较低有效程序接收完成同步控制的通知(在步骤S101)。在这之后,无线电侧CPU29存储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较低有效位数字数量(最大为8比特)或者设置在图5中描述的分组ID-ROM的地址“106”的分离启动等待定时的参数,并且将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较低有效位数字数量和在ID-ROM的地址“105”设置的基准定时器周期相加,由此计算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器周期(在步骤S103)。假如基准定时器周期是“30秒”,假如较低有效位数字数量是“4”,并且假如基站本身的附加ID是“02”,较低的有效比特值是“2”,以便通过计算30秒×2,启动定时器周期是60秒。
无线电侧CPU29判定计算机的启动定时器周期是否是“0”(在步骤S104)。当判定启动定时器周期是“0”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不是分离启动等待周期,随后立即启动分离控制操作,用于确定间隔范围内的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无线电侧CPU29判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以便防止与间隔范围内的另一个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重叠,并且随后启动图6的步骤S21的无线电同步操作方式的服务操作(在步骤S106)。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4判定启动定时器周期不是“0”时,无线电侧CPU29启动该启动定时器周期(在步骤S107)。在启动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过程转到步骤S105,以便启动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的分离控制操作。
根据图11中示出的分离启动等待过程,建立与基准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部分的同步,并且通过将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较低有效位数和基准定时周期相加,启动定时器周期随后被计算。在从启动该启动定时器周期逝去的启动定时器周期之后,进行分离控制的处理操作,用于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因此,通过以时间转换分离控制启动,可以进行分离控制,以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同时确定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从而避免单个发射位置可以彼此重叠的情况,并且提供平滑的分离控制。
这里,将描述图6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过程中的步骤S21的无线电同步操作方式服务中的状态监视/校正控制过程。图12是一个流程图,示出有关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状态监视/校正控制过程的处理操作。
在图12的状态监视/校正控制过程中,为了保持同步操作方式服务操作中的无线同步状态,正如图7中所示出的,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TDMA-TDD帧的一个循环的监视周期(T秒)相应的同步定时在每个t1(或者t2)秒的预置扫描周期被扫描,正如在每个扫描周期t1(或者t2)获得的,以从帧定时校正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比特单元的偏差,以及基于扫描周期t1(或者t2)的扫描结果来或者相应于一个循环的监视周期(T秒)的基本偏差M的更新值。这里,这个基本偏差M的更新值是一个基本数据,用于稍后描述的图14的偏差预测/校正过程的偏差计数器的增加值。
在同步操作方式服务操作中(在步骤S111),在图12中示出的无线电侧CPU29将测量数量计数器增加+1(在步骤S112),并且随后执行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接收操作,并且判定控制CH信号的接收是否成功(在步骤S113)。
当控制CH信号的接收成功时,无线电侧CPU299在连续监视偏差累加计数器中将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和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偏差相加(在步骤S114)。
无线电侧CPU29判定±3比特或者更多的比特偏差在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和基站本身的控制信号之间是否已经发生(在步骤S115)。当判定±3比特或者更多的比特偏差已经发生时,无线电侧CPU29校正比特偏差(在步骤S116)。比特偏差少于±3比特在步骤S115被允许的原因是由于精确定校正是在稍后描述的图14的基本偏差预测/校正过程的每个时隙中断的±1比特范围内执行的。
当比特偏差被校正,无线电侧CPU29判定用于一个循环的监视周期T(秒)的测量数量是一个预置数(T/t1)或者更多(在步骤S117)。当判定测量数量不是预置数(T/t1)或者更多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测量数量是否是预置数(T/t1)(在步骤S118)。
当判定测量结果是T/t1,无线电侧CPU29通过将正如图7示出的相应于一个循环的T秒的监视周期的总数据数量(1000T/5)除以在图10的步骤S87计算的基本偏差M和在这个测量中偏差累加计数器的累加值的总和,来计算基本偏差M的更新值(在步骤S119)。
无线电侧CPU29基于步骤S119的计算结果,更新保持在当前定时调整表中的基本偏差M。
此外,在计算基本偏差M的更新值之后,无线电侧CPU29改变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接收间隔的设置(在步骤S120),从第一循环的t1秒的扫描周期变为从图7中示出的更长周期的第二和稍后的循环的t2秒的扫描周期(=t1×10秒)。
将扫描周期设置从t1秒变为t2秒的两个原因。首先,全接收方式专门被建立,用于甚至是5ms的瞬时扫描周期的同步监视,以至于在无线部分出现通信错误。这个错误因素被最小化,以防止普通服务的语音通信质量的恶化。第二,在第二和随后的循环,基本偏差测量过程(正如在图10所指出的)和第一循环的操作已经成功。因此,可能判断可靠基本偏差M的数据已经被获取,用于连续保持无线电同步状态。
当在步骤S120,设置被变为监视周期t2时,无线电侧CPU29初始化测量数量计数器和连续监视偏差累加计数器(在步骤S121),并且该过程随后转到下一个和随后的循环的监视操作(在步骤S122)。
另一方面,当控制CH信号的接收在步骤S113没有成功时,无线电侧CPU29将重试计数器增加+1(在步骤S123),并且判定(在步骤S124)重试计数器是否已经结束。
当判定重试计数器结束时,无线电侧CPU29强制设置接收间隔(或者扫描周期)为周期t2,这对语音通信质量没有影响(在步骤S125),并且该过程随后转到作为无线电同步失败的异步状态的自操作方式(在步骤S126)。
当在步骤S122,该过程转到下一个周期的监视操作,无线电侧CPU29转到步骤S111的处理操作。同时,步骤S117和步骤S118的测量数的预置数不是T/t1而是T/t2(其中,t1秒的周期仅应用到第一循环的监视)。
根据在图12中示出的状态监视/校正控制过程,在每个预置扫描周期t1(或者t2),扫描相应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TDMA-TDD帧的一个循环的监视周期(T秒)的同步定时,由此校正正如每个扫描周期t1(或者t2)所获得的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帧定时的比特偏差,并且基于扫描周期t1(或者t2)获取相应于一个循环的监视周期(T秒)的基本偏差M的更新值。因此,可能在同步操作方式服务中稳定地保持无线电同步状态。
这里,将描述图6的无线电同步控制过程的步骤S23的无线电同步重试控制操作。图13是一个流程图,示出有关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无线电同步重试控制操作的处理操作。
如果由于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问题或者重新设置或者由于另一个无线电设备的电波干扰,无线同步状态不能被保持而转到异步状态,当前的时间变为重试控制执行时间时,在图13中示出的无线电同步重试控制操作将响应当前的条件,执行无线电同步重试操作。
当在Y秒的任意周期执行中断监视操作时(在步骤S131),在图13中示出的无线电侧CPU29判定(在步骤S132)在图5中示出的分组ID-ROM的地址“29”设置的操作方式是否是同步操作方式。
当判定操作方式被设置在同步操作方式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在图5中示出的分组ID-ROM的地址“30”设置的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是否不同于0到23(在步骤S132A)。
当判定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不同于0到23,无线电侧CPU29判定当前的时间是否处于在ID-ROM的地址“30”设置的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在步骤S133)。
当判定当前的时间是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无线电侧CPU29判定基站本身当前是否保持同步操作方式的操作状态(在步骤S134)。
当判定基站本身不保持同步操作方式的操作状态,无线电侧CPU29判定基站本身没有保持异步操作方式的操作状态,如果已经由异步状态产生自操作方式,所有的语音CH是否空闲,以便防止通过执行重新设置而预先强制截割语音CH(在步骤S135)。
当判定所有语音CH是空闲的,无线电侧CPU29判定指示重试操作在相同日期已经被执行的重新设置执行标志是ON(开),以便避免通过重复重新设置操作而断然停止服务操作的缺点(在步骤S136)。
当判定重新设置执行标志不是ON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在相同的日期没有执行重试操作,并且通过将重新设置执行标记转为ON(在步骤S137),以及通过执行无线电同步重试操作的重新设置操作(在步骤S138)来停止这个处理操作。
当判定在步骤S132设置操作方式不是处于同步操作方式时,在步骤S132A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不同于0到23,在步骤S134操作状态处于同步操作方式,或者在步骤S135所有语音CH是空闲的,随后,无线电侧CPU29结束这个处理过程,而无需通过无线电同步重试操作来执行重新设置操作。
当在步骤S136判定重新设置执行标志是ON时,无线电侧CPU29判断无线电同步重试操作已经在相同的日期完成,并且结束这个处理过程,而无需通过该无线电同步重试操作来执行重新设置操作。
当在步骤S133判定当前的时间不是同步重试控制执行时间,无线电侧CPU29通过将重新设置执行标志设为OFF(关)来结束这个处理过程(在步骤S139)。
根据图13示出的无线电同步重试控制过程,当当前的时间变为异步状态的重试控制执行时间时以及如果步骤S132,S132A,S133,S134,S135和S136的所有条件被满足,无线电侧CPU29强制执行重新设置该设备,以执行无线电同步控制的处理操作,以便能自动检索同步操作方式,以保证***的稳定操作。
图14是一个流程图,示出有关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同步定时的基本偏差预测/校正过程的处理操作。
图14中示出的基本偏差预测/校正过程是一个子程序过程,由于中断,其一直与分组固件的子程序一起执行。在这个子程序过程中,通过反馈结果到硬件的TDMA-TDD处理单元26中分组的帧校正寄存器,在基本偏差M和在偏差累加计数器中合计的值的基础上,在±1比特的范围内预测和校正关于下一个监视周期的在基站本身和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之间的TDMA-TDD帧定时的偏差。
在图14,TDMA-TDD帧的每个时隙,无线电侧CPU29中断(在步骤S141),并且判定偏差累加计数器的值是否不同于0(在步骤S142)。
当判定偏差累加计数器不同于0时,无线电侧CPU29判断校正控制是否必需,并且将定时校正计数器增加±1(在步骤S143)。在这之后,无线电侧CPU29判定定时校正计数器是否达到1比特偏差的帧数(在步骤S144)。
当判定定时校正计数器已经达到1比特偏差的帧数时,无线电侧CPU29判定偏差累加计数器的值是否是0或者更多(在步骤S145)。
当判定偏差累加计数器是0或者更多时,无线电侧CPU29判断偏差处于正向,并且向硬件的TDMA-TDD处理单元26中分组的帧校正寄存器加1(在步骤S146)。
当值1被加到帧校正寄存器时,基于具有计算的基站本身的帧宽度的预置偏差,无线电侧CPU29在定时偏差发生的当前时隙中的比特单元进行校正。在这个校正操作结束后,通过清除定时校正计数器(在步骤S147),这个操作过程结束。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45,判定偏差累加计数器的值不同于0或者更多时,无线电侧CPU29判断偏差处于负方向,并且帧校正寄存器减1(在步骤S148)。基于具有计算的基站本身的帧宽度的预置偏差,在定时偏差发生的当前时隙中的比特单元进行校正。在结束这个校正操作之后,过程转到步骤S147,以便清除定时校正计数器。
根据图14中示出的基本偏差预测/校正过程,通过反馈结果到硬件的TDMA-TDD处理单元26中分组的帧校正寄存器,在基本偏差M和在偏差累加计数器中合计的值的基础上,在±1比特的范围内预测和校正关于下一个监视周期的在基站本身和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之间的TDMA-TDD帧定时的偏差。
根据该实施例,当判定基站本身处于同步操作方式时,包含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从除了基站本身的无线电基站的其中之一(一个被选择用于基准帧同步的无线电基站)被接收,并且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定时相匹配,以便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建立帧同步。甚至在不同类型的无线电基站,诸如经由ISDN线路3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4的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经由LAN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4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和主数字无绳电话2之间,在无线电部分建立帧同步,并且在建立之后,用于确定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的分离控制在等待定时被执行,以吸收同步控制启动的时间差。因此,可能保持电波的有效使用,以防止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电波干扰,由此彻底提高服务质量。
正如在图8的控制CH信号扫描过程中示出的,根据该实施例,当从除了基站本身的无线电基站接收包含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时,无线电基站基于包含在帧信号中的控制信息,检测呼叫码,接收电平和已经发射帧信号的无线电基站的附加ID,并且当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呼叫码相同时,当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之间的接收电平时门限电平或者更高,以及当基于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之间的附加ID比较来判定无线电基站满足用作基站本身的帧同步基准的条件时,确定无线电基站作为基准无线电基站。因此,在整个***中,单个基站中最适合的一个可能是基准无线电基站。
正如在图13的无线电同步重试控制过程中示出的,根据该实施例,当当前的时间变为同步重试控制执行瞬间,甚至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不能保持的情况,同步无线电基站执行无线电同步操作,以建立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同步。因此,可能自动检索基站本身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同步状态。
正如在图8的控制CH信号扫描过程中示出的,根据该实施例,当确定基站本身处于同步操作方式时,测量检测执行周期Tx的定时器被启动,并且如果在基站本身和基准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不能在检测执行周期Tx内建立,自操作方式的操作被启动,以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输出帧信号的电波。因此,可能避免这样一种可靠的情况,以至于不能因为基准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同步不能建立而另外启动服务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无线电基站包括几个操作方式,具有自操作方式,其中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被输出,以及同步操作方式,其中,在基站本身和所述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帧同步被建立之后输出帧信号的电波,并且各个无线电基站的操作方式可以响应来自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4的控制设备的维护终端的预置操作在它们的设置中被任意地改变。因此,如果有的话,在***操作之后的无线电基站的操作方式的设置的改变可以被充分地处理。
根据该实施例,正如在图11的分离启动等待过程中,在通过累加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较低有效位数和基准定时器周期,与基准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部分同步被建立之后,启动定时器周期被计算。在已启动的启动定时器周期逝去之后,执行用于分离控制的处理操作,以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因此,通过将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移动一段时间,可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多个无线电基站可以另外执行分离控制,以一起确定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由此提供一个平滑的分离控制。
这里,关于这个情况已经描述了这个实施例,其中,基准站是一个常规的无线电基站1,并且其中将与该基准站无线同步的无线电基站是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A。然而,不用说即使将与基准站同步的无线电基站以主数字无绳电话2作为例子,类型的效果可以被获得。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信息和状态信息,诸如有效操作方式或者附加ID可以被每个无线电基站(例如,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1,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或者主数字无绳电话2)设置,以便确认信息309,诸如无线电基站的设置信息或者状态信息可以被各种确认装置307(或者确认方法308)来识别,正如在图15中示出的。
例如,各个无线电基站的有效操作方式或者附加ID被专用交换分机4的控制设备一起管理。当维护指令被从连接到控制设备串口的维护终端引入时,维护终端可以在屏幕上显示特定无线电基站的操作方式,状态信息,诸如激活,自操作方式,同步操作方式,关闭,问题或者断开电源,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附加ID,使用的控制CH信息。甚至从连接到LAN的PC终端,各种信息,诸如特定无线电基站的设置信息或者状态信息也可以响应一个指定操作而在屏幕上显示。
另一方面,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10的信息通知单元27可以被提供一个LED灯和一个LCD显示单元。例如,LED灯的显示内容可以以蓝色来通知无线电基站的有效操作方式诸如同步操作,以绿色来通知自操作方式,以红色来通知关闭,并且LCD显示单元可以通知同步目的地无线电基站的附加ID或者基站本身的操作方式。
甚至在不同类型的无线电基站,诸如通过ISDN线路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的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通过LAN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和主数字无绳电话之间,本发明的移动通信***建立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并且执行分离控制,以在建立之后确定控制CH信号发射位置。因此,可能保留电波的有效使用,并且防止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电波干扰,由此,强有力地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本发明对于TDMA类型移动通信***等是有用的。
根据至此描述的本发明的移动通信***,当同步操作方式设置被检测到时,从这样一个作为除了基站本身的无线电基站的其中之一,被选择用于基准帧同步的无线电基站接收包含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并且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被定时到帧信号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以便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建立帧同步。甚至在不同类型的无线电基站,诸如通过ISDN线路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的常规类型无线电基站,通过LAN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的IP连接类型无线电基站和主数字无绳电话之间,在无线电部分建立帧同步,并且在等待定时执行分离控制,以确定建立之后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通过同步控制吸收启动的时差。因此,可能保留电波的有效使用,并且防止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电波干扰,由此,强有力地提高服务质量。
从在常规***建立同步的观点来看,希望基准无线电基站是这样一个常规类型的无线电基站,能够通过ISDN线路从专用交换分机接收同步信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当无线电基站从除了基站本身的无线电基站接收包含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时,它在包含在帧信号中的控制信息基础上,检测已经发射帧信号的无线电基站的呼叫码,接收电平和附加ID,并且当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呼叫码相同时,当无线电部分和基站本身的接收电平处在门限电平或者更高时,以及当在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附加ID比较的基础上判断无线电基站满足所有条件时,确定该无线电基站作为帧同步的基准。因此,具有最合适的无线电同步条件的无线电基站可以作为基准无线电基站。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当当前的时间变成即刻,甚至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中不能保持同步状态的情况下,无线电基站执行无线电同步操作,以建立基站本身和再次选择的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因此,可能自动检索基站本身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同步状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当同步操作方式设置被检测到时,预置定时器被启动,以测量检测执行周期Tx,并且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不能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或者在与基准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不能被建立的情况下,自操作方式被启动,以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输出帧信号的电波,直到预确定定时器时间到了。因此,可能避免这样一种可靠的情况,以至于不能因为基准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同步不能建立而另外启动服务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无线电基站包括几个操作方式,具有自操作方式,其中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被输出,以及同步操作方式,其中,在基站本身和所述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帧同步被建立之后输出帧信号的电波,并且各个无线电基站的操作方式可以响应来自连接到专用交换分机4的控制设备的维护终端的预置操作在它们的设置中被任意地改变。因此,如果有的话,在***操作之后的无线电基站的操作方式的设置的改变可以被充分地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同步被建立之后,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在定时器周期或者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预置的较低的有效位数和基准定时周期累加结果的基础上被控制,以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例如,如果基站本身的附加ID是“2”,并且如果基准定时器周期是30秒,定时器周期是60秒,以便可以进行控制,以等待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60秒。因此,通过在时间上移动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可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其中多个无线电基站可以另外执行分离控制,以一同确定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由此提供平滑分离控制。

Claims (16)

1、一种移动通信***,包括:
多个***类型彼此不同的无线电基站;
移动电话,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无线连接;
专用交换分机,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有线连接,其中
当无线电基站检测同步操作方式设置时,无线电基站从一个基准无线电基站接收包括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其中,该基准无线电基站是除了基站本身以外的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的其中之一并且被选作帧同步的基准,然后,将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被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该移动通信***具有无线电同步条件,包括:呼叫码,指示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相同的***组;门限电平,判定是否满足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接收电平;以及附加ID,被添加到各个无线电基站的每一个组群,
当无线电基站从除了基站本身之外的无线电基站接收包含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时,无线电基站基于包含在帧信号的控制CH信号中的控制信息检测发射帧信号的无线电基站的呼叫码,接收电平和附加ID;以及如果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呼叫码相同,在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的之间的接收电平等于或者大于门限电平,并且基于无线电基站和基站本身之间的附加ID的比较判定无线电基站满足所有条件,确定无线电基站作为帧同步的基准无线电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当如果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不能保持同步状态,当前的时间变成预置的时间时,无线电基站从选择的基准无线电基站再次接收包括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并且将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建立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当如果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不能保持同步状态,当前的时间变成预置的时间时,无线电基站从选择的基准无线电基站再次接收包括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并且将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建立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当无线电基站检测同步操作方式设置时,无线电基站启动预置的周期定时器,并且如果在预确定周期定时器到时之前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不能被建立,启动自操作方式的操作,以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输出帧信号的电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当无线电基站检测同步操作方式设置时,无线电基站启动预置的周期定时器,并且如果在预确定周期定时器到时之前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不能被建立,启动自操作方式的操作,以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输出帧信号的电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无线电基站具有多个工作方式,包括自操作方式,其中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被输出;以及同步操作方式,其中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建立之后才输出;以及
所述专用交换分机能响应预确定的操作,将每个无线电基站的操作方式改变为自操作方式或者同步操作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无线电基站具有多个工作方式,包括自操作方式,其中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被输出;以及同步操作方式,其中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建立之后才输出;以及
所述专用交换分机能响应预确定的操作,将每个无线电基站的操作方式改变为自操作方式或者同步操作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移动通信***具有被添加到每组无线电基站的附加的ID,并且
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建立帧同步之后,无线电基站在由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较低有效位数和基准定时器周期累加产生的定时器周期基础上,控制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用于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以便不重叠除基站本身以外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其中移动通信***具有被添加到每组无线电基站的附加的ID,并且
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建立帧同步之后,无线电基站在由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较低有效位数和基准定时器周期累加产生的定时器周期基础上,控制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用于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以便不重叠除基站本身以外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
11、一种与移动电话通信的无线电基站,其中,当无线电基站检测到同步操作方式设置时,无线电基站从基准无线电基站接收一个包括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其中,该基准无线电基站是一个除了基站本身以外的、由一个专用交换分机适配的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的其中之一并且被选作帧同步的基准,然后,将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被建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
当如果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不能保持同步状态,当前的时间变成预置的时间时,无线电基站从选择的基准无线电基站再次接收包括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并且将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建立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内的帧同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
当无线电基站检测同步操作方式设置时,无线电基站启动预置的周期定时器,并且在预确定周期定时器到时之前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不能被建立时,启动自操作方式的操作,以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输出帧信号的电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无线电基站具有多个工作方式,包括自操作方式,其中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的任意发射定时被输出;以及同步操作方式,其中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电波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建立之后才输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基站,其中移动通信***具有被添加到每组无线电基站的附加的ID,并且
在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建立帧同步之后,无线电基站在由基站本身的附加ID的较低有效位数和基准定时器周期累加产生的定时器周期基础上,控制分离控制的启动定时,用于确定基站本身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以便不重叠除基站本身以外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
16、一种用于移动通信***建立帧同步的方法,包括:多个***类型彼此不同的无线电基站;移动电话,与多个无线电基站无线连接;专用交换分机,与多个无线电基站有线连接,其中
当无线电基站检测一个同步操作方式设置时,无线电基站从基准无线电基站接收一个包括控制CH信号的帧信号,其中,该基准无线电基站是一个除了基站本身以外的所述多个的无线电基站的其中之一并且被选作帧同步的基准,然后,将基站本身的帧信号的发射定时与帧信号中的控制CH信号的发射位置相匹配,由此,基站本身和基准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部分的帧同步被建立。
CNB2004101023026A 2003-08-29 2004-08-30 移动通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55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7421/2003 2003-08-29
JP2003307421A JP4346996B2 (ja) 2003-08-29 2003-08-29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2618A true CN1652618A (zh) 2005-08-10
CN100525541C CN100525541C (zh) 2009-08-05

Family

ID=34410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230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5541C (zh) 2003-08-29 2004-08-30 移动通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76120B2 (zh)
JP (1) JP4346996B2 (zh)
CN (1) CN10052554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1709A1 (zh) * 2008-11-07 2010-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sm基站晶振频偏校正方法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0320B2 (ja) * 2003-10-14 2008-06-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JP2007006294A (ja) * 2005-06-27 2007-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KR100725406B1 (ko) * 2005-09-26 2007-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전력 절약 모드를 가지는 무선 통신 장치에서리스닝 구간을 조절하여 전력을 절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7957341B2 (en) * 2005-12-09 2011-06-07 Neocific, Inc. Frequency corr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74515A1 (ja) * 2005-12-27 2007-07-05 Fujitsu Limited 移動制御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AU2007206605B2 (en) * 2006-01-17 2011-02-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ynchronizing overlapping wireless systems
JP4704222B2 (ja) * 2006-01-27 2011-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GB0619266D0 (en) * 2006-09-29 2006-11-08 Nokia Corp Communication on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JP4859721B2 (ja) * 2007-03-19 2012-01-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US9467958B2 (en) * 2007-08-23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temporary loss of synchron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316172B (zh) * 2018-10-31 2023-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计数方法、终端设备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9343B2 (ja) 1992-05-25 2000-04-0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における基地局間tdmaフレーム同期方式
JPH07322344A (ja) 1994-05-23 1995-12-08 Nec Corp デジタルコードレスシステムの位相同期方式
US5978679A (en) * 1996-02-23 1999-11-02 Qualcomm Inc. Coexisting GSM and CDM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JPH10190562A (ja) * 1996-12-26 1998-07-21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間フレーム同期方式およびこの方式を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EP0851608A1 (en) * 1996-12-31 1998-07-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time delay measurement at transmission paths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JPH11243580A (ja) 1998-02-26 1999-09-07 Hitachi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2000184436A (ja) 1998-12-16 2000-06-30 Nec Mobile Commun Ltd デジタ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基地局間の同期方法および無線基地局
US6438115B1 (en) * 1999-03-08 2002-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316749B2 (ja) 1999-11-16 2009-08-19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無線同期方法
JP4529281B2 (ja) * 2000-12-08 2010-08-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DE10125013A1 (de) 2001-05-22 2002-11-2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ynchronisation von Basisstationen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S20040077349A1 (en) * 2001-12-18 2004-04-22 Haim Barak Handoff method for wireless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enabled for standard cellular handsets and wireless data devices
US7065367B2 (en) * 2002-07-11 2006-06-20 Oliver Michaelis Interfac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545351B1 (ko) * 2003-03-21 2006-01-2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듀얼 스택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가입자 위치 추적 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1709A1 (zh) * 2008-11-07 2010-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sm基站晶振频偏校正方法与装置
CN101742736B (zh) * 2008-11-07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sm基站晶振频偏校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96033A1 (en) 2005-05-05
JP2005079869A (ja) 2005-03-24
CN100525541C (zh) 2009-08-05
US7376120B2 (en) 2008-05-20
JP4346996B2 (ja) 200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9517C (zh) 无线装置以及无线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689362A (zh) 移动节点
CN1652618A (zh) 移动通信***
CN1305234C (zh) 多跳式通信***、无线电控制站、无线电站和多跳式通信方法
CN100342749C (zh)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通信控制装置
CN1248427C (zh) 通信***、通信控制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
CN1171477C (zh) 处理全球移动通信网的越区切换请求的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33483C (zh) 无绳电话***及其通信方法
CN1898984A (zh) 无线局域网和蜂窝通信***之间的切换
CN1806229A (zh) 并行管理程序、包含该并行管理程序的存储介质、并行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8205C (zh) 码分多路存取移动通讯***和服务区增补方法
CN1655555A (zh) 无线局域网中多协议无线通信的方法、设备及***
CN1386389A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CN1254122C (zh) 蜂窝***及其控制方法
CN1710973A (zh) 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的程序、呼叫管理服务器程序和呼叫管理处理
CN1535045A (zh) 通信终端、基站、服务器、网络***和切换方法
CN1753384A (zh) 无线局域网切换方法、无线终端和无线通信***
CN1633780A (zh) 无线通信方案
CN1416658A (zh) 在混合gsm/cdma网络中用于切换的基站同步
CN1260677A (zh) 移动通信中的呼叫控制方法和其***
CN1878410A (zh) 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与切换程序
CN1668128A (zh) 移动无线电终端设备
CN1976506A (zh) 无线基站、无线终端、移动通信***及接收操作控制程序
CN1822614A (zh) 无绳电话装置及其附加装置
CN1710972A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426

Owner name: JAP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LUS INFORMATION SYSTEM CORPR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4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td.

Patentee after: Jap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Hybrid Network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