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3792A -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3792A
CN1413792A CN 02133239 CN02133239A CN1413792A CN 1413792 A CN1413792 A CN 1413792A CN 02133239 CN02133239 CN 02133239 CN 02133239 A CN02133239 A CN 02133239A CN 1413792 A CN1413792 A CN 1413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se alloy
aluminium base
titanium
activ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332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8150C (zh
Inventor
冯吉才
何鹏
钱乙余
张九海
张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0213323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38150C/zh
Publication of CN1413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3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81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81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它涉及钛铝基合金与钢的焊接方法。现有钛铝基合金与钢所采用的是直接扩散焊接,此种方法所得到的接头强度只有160~180MPa,很难满足现代高技术、高质化生产的需要。本发明提出的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是将钛铝基合金与钢之间加入金属箔如钛箔、镍箔、钒箔、铜箔、铌箔,其厚度在10~100μm之间,金属表面经过物理及化学清理后,将焊件夹装好置于热力真空焊机内,在真空度为1.3×10-5~1×10-4Torr、焊接压力为10~40MPa、焊接温度为1200~1350K时焊接10~30min。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扩散焊接接头,强度可达到400MPa,与钛铝基合金母材的强度接近,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Description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钛铝基合金与钢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从使用性的角度来说,单一材料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生产技术对材料综合性能的需求,新材料及异种材料的焊接已成为新技术的前沿和支柱。钛铝基合金具有密度小(约为3.8g/cm3)、比强度高、刚性好、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富有开发应用前景的航空、航天、军事及民用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通过钛铝基合金研究工作的广泛和深入进行,其原存在的室温延性低、热塑性变形能力差和1123K以上抗氧化能力不足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解决。钛铝基合金在工程上应用,制成构件,必然要碰上焊接问题,包括其自身的焊接及与其它材料的焊接,尤其是与金属的焊接,是实际应用中最常遇到的技术问题。随着现代战争的高技术化,民用产品的高质化及兵器技术的日益发展,对诸如坦克、导弹、超音速飞机、飞船及高级轿车的发动机涡轮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发动机的增压涡轮不仅要求工作温度高,且转速很高,目前采用高温合金制造,密度大,因而要承受很大的离心力,从而导致增压涡轮叶片易发生疲劳断裂,同时由于涡轮高速旋转时惯性较大,使得启动、中止响应慢,机动性差。采用密度小、高温性能良好的钛铝基合金制造,可望使涡轮的重量减少一半以上,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由于离心力所造成的涡轮叶片的疲劳断裂的机会,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转轴和轴套的磨损,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使得轴承、支架等部件受力状态得到改善,从而使得整个发动机结构优化。但在制造过程中存在钛铝基合金与钢的焊接问题。由于焊接技术不过关,大大限制了钛铝基合金在发动机等重要构件上的应用。钛铝基合金与钢属性能差别较大的材料,因材料的晶体结构不同,两种材料固态下相互溶解量很小,因此在界面区极易生成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及碳化物,从而弱化焊接接头性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的抑制及控制界面层内脆性相的种类、数量、形态及分布。因此成功的解决钛铝基合金与钢的焊接问题及深入地分析接头的形成机制,模拟扩散焊接过程,对推动钛铝基合金实用化及其它相关新型材料的焊接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及非常深远的理论意义。扩散焊接技术一般是指,在真空条件下使经过精细加工的被焊接表面紧密地靠在一起,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接触界面原子间相互扩散形成金属键接合,焊接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形,是一种精密的焊接方法,焊接质量可靠。但针对于钛铝基合金与钢的焊接,由于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差别较大,两者之间的扩散焊接性较差,特别是界面脆性TiC层的生成使得接头性能显著恶化,接头均破断于TiC层或TiC层与脱碳层之间,即使在最佳扩散焊接条件(T=1223K,t=0.6ks,P=20MPa)下,最高强度也仅为160~180MPa。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用来提高钛铝基合金与钢的焊接强度,以适应更高层次的需要。本发明用金属箔做为钛铝基合金与钢之间焊接的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焊前对金属表面进行物理和化学清理,将夹装好的焊件置于热力真空焊机内,在真空度为1.3×10-5~1×10-4Torr、焊接压力为10~40MPa、焊接温度为1200~1350K时焊接10~30min。焊接结束焊件在原真空条件下降温至373K时撤压,降温到室温时,取出焊件。前面所述的金属箔为纯钛箔、镍箔、钒箔、铜箔、铌箔,其中纯钛箔的厚度是30~50μm、镍箔厚度为30~100μm、钒箔厚度为30~100μm、铜箔厚度为10~50μm、铌箔厚度为30~100μm。所述的物理清理是用400#、500#、600#、800#、1000#金相砂纸逐级磨光。所述化学清理为:钢的酸洗剂采用HNO3和HCl的混合液,比例为1∶3,酸洗液在使用前24小时内配制,酸洗温度为室温,酸洗时间为10~40秒;钛的酸洗剂为5%HF,在室温下清洗5~15秒:钒、铌和铜在30~70%HNO3溶液中清洗5~10秒。所述的夹装焊件是在钛铝基合金与钢之间夹装有金属箔,其夹装顺序分别为钛铝基合金、纯钛箔、镍箔、钢;钛铝基合金、纯钛箔、钒箔、铜箔、钢;钛铝基合金、纯钛箔、铌箔、铜箔、钢。本发明的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采用镀覆或金属箔直接加入等方法置于待焊两工件的接合面内,加热方式采用感应加热、辐射加热、激光加热、电子束加热等,应用的对象包括各种性能差别较大的异种材料扩散焊接。
针对于钛铝基合金与钢的扩散焊接,本发明提出的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配方及工艺,与常规的直接扩散焊接方法相比,接头强度可提高到400MPa,与钛铝基合金母材的强度接近,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接头的可靠性也大大增强,成品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采用钛/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扩散焊接钛铝基合金与钢,扩散焊接材料分别为钛铝基合金(Ti-48Al-2Cr-2Nb)、40Cr钢(40CrA)、纯钛(TA2),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如表1、表2所示,钛铝基合金为φ30mm×30mm的圆柱及10×5×30mm钢的对接件,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采用纯钛箔,厚度为30~35μm、镍箔厚
                                        表1 试验材料的化学成分(at%)
   Al    Ni    Cr    Nb    Ti    V    Fe    Si    C     N    O    Mn    S     P    Cu
  TiAl   47.2   1.17   0.56   0.11   51.0   -   -   -   -   -   -   -   -    -   -
  TC4   5.50   -   -   -   base   4.50   0.30   0.15   0.10   0.05   0.15   -   -    -   -
  Ti   -   -   -   -   base   -   0.30   0.15   0.10   0.05   0.20   -   -    -   -
  40Cr   -   0.18   0.95   -   -   -   base   0.27   0.40   -   -   0.65   0.01    0.01   -
  Ni   -   base   -   -   -   -   0.005   -   0.003   -   -   -   -    -   0.003
  V   0.02   -   0.03   -   -   base   -   0.01   0.004   0.005   0.004   -   -    -   0.02
  Cu   -   -   -   -   0.001   -   0.003   0.001   -   -   0.035   -   0.001    -   base
                                   表2 试验材料的物理及机械性能
                         物理性能          机械性能
密度g/cm3 热膨胀系数10-6/K   弹性模量GPa   熔点K  泊松比    σbMPa    σsMPa   δ5
  TiAl    3.76    10.8     176   1733   0.30    480    450    3
  TC4    4.45    7.9     97   1873   0.34    910    810    17
  Ti    4.51    8.4     94   1913   0.40    450    270    42
  40Cr    7.82    14.2     211   1673   0.29    937    789    15
  Ni    8.91    13.3     205   1726   0.30    450    405    30
  V    6.12    8.3     132   2175   -    536    452    39
  Cu    8.89    17.3     108   1357   0.35    221    69    50
度为30~100μm,最好60μm,采用电阻加热Gleeble-15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及辐射加热真空扩散焊机或真空高频加热炉。加热设备均采用油压加压,工作室可充入保护气体,也可以由真空***抽成真空,真空度1.3×10-5~1×10-4Torr、焊接过程各工艺参数可程序控制和手动控制。被焊接表面用400#、500#、600#、800#、1000#金相砂纸逐级磨光。考虑到实际金属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吸附层和氧化膜,影响焊接质量,对于上述磨光的表面再进行化学清理,去除金属表面吸附层及氧化膜,钢的酸洗剂采用HNO3和HCl的混合液,其比例为1∶3,酸洗液在使用前24小时内配制,酸洗温度为室温,酸洗时间为30秒,钛的酸洗剂为5%的HF,在室温下清洗10秒;金属镍不需酸洗,焊前用丙酮擦拭即可;酸洗后的焊件经清水冲洗后吹干。焊接温度通过热电偶来测量及控制。焊前在已清理好的焊件上焊热电偶,使两热电偶的焊点尽可能靠近,且在同一周线上,焊点位置距端面距离控制在1mm左右,以保证过程温度与实际温度接近或相等。为了使焊件的温度场大致相同,热电偶所焊位置和夹头间距尽量保持一致,热电偶焊在钢的一侧,然后进行夹装,夹装的顺序为钛铝基合金、纯钛箔、镍箔、钢,纯钛箔与镍箔被夹在钛铝基合金与钢之间,注意防止焊件的错边。焊件安装完毕后关闭真空室,打开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1.3×10-5~1×10-4Torr时,接通电源进行焊接,此时的温度应在1200~1250K之间,最好为1223K,压力应在10~20MPa之间,最好是15MPa,焊接时间是10~16min,最好15min。焊接结束后,切断电源,焊件在原真空条件下降温至373K时撤压,降温至室温时,从真空室中取出焊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焊件在高温下发生氧化。
钛/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扩散焊接钛铝基合金与钢的实验表明,接头断于镍-钢和断于镍-钛之间的比例大致相等,接头强度可达380~400MPa,比直接扩散焊接高近一倍,接头的界面微观结构为TiAl(Ti3Al+TiAl)/Ti(ss.Al)/Ti/TiNi3/TiNi/Ti2Ni/Ni/Ni-Fe固溶体/40Cr。镍-钛界面扩散层(各反应相及βTi转变层)厚度主要受焊接的时间及温度影响,焊接压力的影响较小。扩散层厚度的对数与焊接温度倒数成正比,各反应相及βTi转变层的厚度与焊接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钛镍作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可成功地焊接钛铝基合金与钢。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采用钛/钒/铜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扩散焊接钛铝基合金与钢,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采用纯钛箔,厚度为36~40μm、最好38μm,钒箔厚度为30~100μm,最好70μm,铜箔厚度为10~30μm,金属钒和铜在30~70%HNO3溶液中清洗5~10秒;焊接温度1251~1275K,最好1273K,焊接压力20~31MPa,最好25MPa,焊接时间17~23min,最好20min。其它工艺条件及工艺过程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钛/钒/铜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扩散焊接钛铝基合金与钢的实验表明,在Ti/V、V/Cu及Cu/40Cr的焊接界面处均出现了对焊接性能有利的无限固溶体层,而在TiAl/Ti界面处形成了(Ti3Al+TiAl)双相层及Ti(ss.Al)固溶体层。由于TiAl/Ti界面处形成了对提高接头强度有利的(Ti3Al+TiAl)双相层,接头强度最大值可达到410~430MPa。且从强度值试验数据来看,直接扩散焊接高强工艺参数范围内的强度值较分散,接头可靠性差,而Ti/V/Cu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导致接头性能严重弱化的脆性相的生成,从而使TiAl基合金与钢的焊接强度显著提高,基本接近TiAl基合金母材的强度,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采用钛/铌/铜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扩散焊接钛铝基合金与钢,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采用纯钛箔,厚度为41~50μm、铌箔厚度为30~100μm,最好70μm,铜箔厚度为31~50μm,最好36μm,金属铌在30~70%HNO3溶液中清洗5~10秒;焊接温度1276~1350K,最好1280K,焊接压力31~40MPa,最好32MPa,焊接时间24~30min,最好25min。其它工艺条件及工艺过程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钛/铌/铜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扩散焊接钛铝基合金与钢的实验表明,在Ti/Nb、Nb/Cu及Cu/40Cr的焊接界面处出现了对焊接性能有利的无限固溶体层,而在TiAl/Ti界面处形成了(Ti3Al+TiAl)双相层及Ti(ssAl)固溶体层。接头强度最大值可达到420~430MPa,基本接近钛铝基合金母材的强度,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Claims (10)

1、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钛铝基合金与钢之间以金属箔做为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焊前对金属表面进行物理和化学清理,将夹装好的焊件置于热力真空焊机内,在真空度为1.3×10-5~1×10-4Torr、焊接压力为10~40MPa、焊接温度为1200~1350K时焊接10~30min,焊接结束焊件在原真空条件下降温至373K时撤压,降温到室温时,取出焊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金属箔为纯钛箔、镍箔、钒箔、铜箔、铌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纯钛箔的厚度为30~50μm、镍箔厚度为30~100μm、钒箔厚度为30~100μm、铜箔厚度为10~50μm、铌箔厚度为3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物理清理是用400#、500#、600#、800#、1000#金相砂纸逐级磨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化学清理是:钢的酸洗剂采用HNO3和HCl的混合液,比例为1∶3,酸洗液在使用前24小时内配制,酸洗温度为室温,酸洗时间为10~40秒;钛的酸洗剂为5%HF,在室温下清洗5~15秒;钒、铌和铜在30~70%HNO3溶液中清洗5~10秒;酸洗后的焊件经清水冲洗后吹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夹装焊件是在钛铝基合金与钢之间夹装金属箔,夹装顺序为:钛铝基合金、纯钛箔、镍箔、钢;钛铝基合金、纯钛箔、钒箔、铜箔、钢;钛铝基合金、纯钛箔、铌箔、铜箔、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焊接压力为10~20MPa;焊接温度1200~1250K;焊接时间10~16min;纯钛箔厚度为30~35μm、镍箔厚度为30~100μm,最好6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焊接压力为21~30MPa;焊接温度1251~1275K;焊接时间17~23min;纯钛箔厚度为36~40μm,最好38μm,钒箔厚度为30~100μm,最好70μm;铜箔厚度为10~3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焊接压力为31~40MPa;焊接温度为1276~1350K;焊接时间为24~30min;纯钛箔厚度为41~50μm,铌箔厚度为30~100μm,最好70μm;铜箔厚度为31~50μm,最好36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a、以钛/镍为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焊接温度最好为1223K,焊接压力最好为15MPa,焊接时间最好为15min;b、以钛/钒/铜为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焊接温度最好为1273K,焊接压力最好为25MPa,焊接时间最好为20min;c、以钛/铌/铜为活性复合梯度阻隔层,焊接温度最好为1280K,焊接压力最好为32MPa,焊接时间最好为25min。
CN 02133239 2002-10-21 2002-10-21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815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33239 CN1238150C (zh) 2002-10-21 2002-10-21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33239 CN1238150C (zh) 2002-10-21 2002-10-21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3792A true CN1413792A (zh) 2003-04-30
CN1238150C CN1238150C (zh) 2006-01-25

Family

ID=4747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3323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8150C (zh) 2002-10-21 2002-10-21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8150C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4225C (zh) * 2005-09-06 2008-11-1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七○三研究所 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过渡液相扩散焊复合连接方法
CN102120281A (zh) * 2011-02-15 2011-07-13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钛铝材质涡轮增压器转子与钢轴的钎焊方法
CN102164702A (zh) * 2008-09-24 2011-08-24 斯奈克玛 利用扩散焊接法组装钛部件和钢部件
CN102259217A (zh) * 2011-02-15 2011-11-30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铌钛铝涡轮增压器转子与钢轴的焊接方法
CN102343468A (zh) * 2011-02-15 2012-02-08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钛铝合金涡轮增压器转子与钢轴的焊接方法
CN102554449A (zh) * 2012-02-15 2012-07-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连接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方法
CN102861986A (zh) * 2012-10-12 2013-01-09 武汉理工大学 含复合中间层的镁合金与铝合金扩散焊接方法
CN103480851A (zh) * 2013-09-30 2014-01-01 江苏烁石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钛-钢异种金属连接的梯度接头
CN104308360A (zh) * 2014-09-01 2015-01-28 山东大学 一种石墨与低碳钢、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
CN104722916A (zh) * 2013-12-19 2015-06-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运行轮和运行装置的方法
CN105798449A (zh) * 2016-05-24 2016-07-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采用复合金属箔扩散连接高铌TiAl合金的方法
CN107685184A (zh) * 2016-08-04 2018-02-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多材料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80838A (zh) * 2018-05-07 2018-09-04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采用Ti箔和钛基钎料箔作中间层的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08772622A (zh) * 2018-05-07 2018-11-09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采用Ti箔作中间层的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08941966A (zh) * 2018-08-20 2018-12-07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石墨烯强化钢铝异种材料焊缝的焊接方法
CN109014549A (zh) * 2018-07-13 2018-12-18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采用Cu箔和Ti箔作复合中间层的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10238504A (zh) * 2019-07-04 2019-09-17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钛-钢合金高强度扩散连接方法
US11318566B2 (en) 2016-08-04 2022-05-03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material component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US11339817B2 (en) 2016-08-04 2022-05-24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material component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US11511375B2 (en) 2020-02-24 2022-11-29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 component solid solution high-entropy alloys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4225C (zh) * 2005-09-06 2008-11-1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七○三研究所 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过渡液相扩散焊复合连接方法
CN102164702A (zh) * 2008-09-24 2011-08-24 斯奈克玛 利用扩散焊接法组装钛部件和钢部件
CN102120281A (zh) * 2011-02-15 2011-07-13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钛铝材质涡轮增压器转子与钢轴的钎焊方法
CN102259217A (zh) * 2011-02-15 2011-11-30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铌钛铝涡轮增压器转子与钢轴的焊接方法
CN102343468A (zh) * 2011-02-15 2012-02-08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钛铝合金涡轮增压器转子与钢轴的焊接方法
CN102554449A (zh) * 2012-02-15 2012-07-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连接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方法
CN102861986A (zh) * 2012-10-12 2013-01-09 武汉理工大学 含复合中间层的镁合金与铝合金扩散焊接方法
CN103480851A (zh) * 2013-09-30 2014-01-01 江苏烁石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钛-钢异种金属连接的梯度接头
CN104722916A (zh) * 2013-12-19 2015-06-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运行轮和运行装置的方法
CN104722916B (zh) * 2013-12-19 2019-09-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运行轮和运行装置的方法
CN104308360A (zh) * 2014-09-01 2015-01-28 山东大学 一种石墨与低碳钢、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
CN104308360B (zh) * 2014-09-01 2016-01-13 山东大学 一种石墨与低碳钢、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
CN105798449A (zh) * 2016-05-24 2016-07-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采用复合金属箔扩散连接高铌TiAl合金的方法
CN107685184A (zh) * 2016-08-04 2018-02-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多材料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318566B2 (en) 2016-08-04 2022-05-03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material component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US11339817B2 (en) 2016-08-04 2022-05-24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material component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CN108772622A (zh) * 2018-05-07 2018-11-09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采用Ti箔作中间层的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08480838A (zh) * 2018-05-07 2018-09-04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采用Ti箔和钛基钎料箔作中间层的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08480838B (zh) * 2018-05-07 2020-08-11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采用Ti箔和钛基钎料箔作中间层的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09014549A (zh) * 2018-07-13 2018-12-18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采用Cu箔和Ti箔作复合中间层的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09014549B (zh) * 2018-07-13 2020-08-11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采用Cu箔和Ti箔作复合中间层的扩散焊连接方法
CN108941966A (zh) * 2018-08-20 2018-12-07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石墨烯强化钢铝异种材料焊缝的焊接方法
CN108941966B (zh) * 2018-08-20 2019-11-12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石墨烯强化钢铝异种材料焊缝的焊接方法
CN110238504A (zh) * 2019-07-04 2019-09-17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钛-钢合金高强度扩散连接方法
CN110238504B (zh) * 2019-07-04 2021-06-08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钛-钢合金高强度扩散连接方法
US11511375B2 (en) 2020-02-24 2022-11-29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 component solid solution high-entropy alloy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8150C (zh) 2006-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8150C (zh) 钛铝基合金与钢的一种活性复合梯度阻隔扩散焊接方法
CN111218631B (zh) 一种制备高强韧tc21钛合金梯度组织的方法
CN104014922B (zh) 一种硬质合金与钢的快速扩散焊接方法
CN100532330C (zh) 一种低温活性真空扩散连接陶瓷的方法
CN111347147B (zh) 一种钨与热沉材料的热等静压连接方法
CN111347146A (zh) 一种钨与热沉材料连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6328B (zh) 一种铸造高温合金与马氏体不锈钢扩散焊方法
CN113478062B (zh) 一种钛锆钼合金耐高温接头的反应扩散连接方法
CN110592592A (zh) 一种基于脉冲电子束技术的激光熔覆高温防护涂层表面抛光净化方法
CN108637447A (zh) 一种钛合金与可伐合金的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方法
CN105798449A (zh) 一种采用复合金属箔扩散连接高铌TiAl合金的方法
CN110734296A (zh) 一种基于镍基高温合金与陶瓷的连接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US789622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erofoil
CN112296472A (zh) 一种石墨材料的钎焊方法
CN101992331B (zh) 超级镍叠层材料与Cr18-Ni8不锈钢的真空钎焊工艺
JP2999760B2 (ja) ベリリウムと銅合金のhip接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hip接合体
CN114453693A (zh) 一种纯锆层连接tzm合金和石墨的接触反应钎焊工艺
CN105149769B (zh) 叠层复合中间层的设计引入使镁合金与铝合金连接的方法
CN113182631B (zh) 一种制备高强度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接头的方法
CN115178850B (zh) 一种金属材料的低温小变形扩散焊方法
CN105132853A (zh) 一种用于高温阻尼件表面的硬质高阻尼涂层制备工艺
CN114799395B (zh) 提高接头强度稳定性的异种镍基高温合金真空钎焊方法
CN115555698A (zh) 异种高强钛合金扩散焊接方法
CN111151863B (zh) 一种大转子钢铜瞬间液态扩散连接的复合方法
CN109746562B (zh) 表面自纳米化tc17合金与tc4合金的固态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25

Termination date: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