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0440C - 电梯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0440C
CN1250440C CNB998105287A CN99810528A CN1250440C CN 1250440 C CN1250440 C CN 1250440C CN B998105287 A CNB998105287 A CN B998105287A CN 99810528 A CN99810528 A CN 99810528A CN 1250440 C CN1250440 C CN 125044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unit
car
elevator
control
contr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8105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2694A (zh
Inventor
山川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4237071&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250440(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3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2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04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044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1Arrangement of controller, e.g. lo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装置,将控制盘按照每个控制功能分割为多个分割单元,同时将各分割单元控制或连接的对象即设备主要按该设备设置的场所加以归并,分割为多个设备组,将与所述设备组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关系密切的分割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单元构成的分割单元组抽取出来,构成控制部,将控制部设置在该设备组的附近,这样就可以不必设置一体化的大型控制盘,并且也不会为控制盘的设置场所而为难,不必特别设置机械室等,可以设置于各控制对象设备周边的空余位置,设备布置灵活性提高,能够有效利用大楼空间,同时能够对作为控制对象的设备实现反映局部实际状况的灵活控制。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控制盘的配置构成。
背景技术
图10是例如日本特开平9-267978号公报所示的不需要设置电梯机械室的电梯控制装置总体构成框图。也就是将以往设置于机械室的控制盘设置于轿厢,与设置于轿厢的门驱动装置构成一体。
在图10中,1是井道,2是轿厢,3是主曳引钢丝绳,4是设置于井道1内,通过曳引钢丝绳3使轿厢2升降的曳引机,5是驱动曳引机4升降的曳引电动机,6是安装于轿厢内对轿厢2的运行及曳引电动机5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盘,7是安装在控制盘的外侧板上用于登记目的楼层的轿厢操作盘,9是驱动轿厢门8的门电动机,10是在层站登记呼叫用的层站按钮,11是动力用交流电源,20是内装有动力用交流电源11的受电端子与中继端子的受电单元。
在图示的构成中,各部分由连接接受单元20与曳引电动机5的电缆22、连接接受单元20与控制盘6的电缆21、连接层站按钮10与接受单元20的电缆23、连接门电动机9与控制盘6的电缆12分别相互连接,形成控制盘6能够对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构成,将控制盘6设置于轿厢内,从而可以不要机械室。又可以从轿厢内进行控制盘6的维修保养,可以力图使安装、维修更加方便。
但是上述不设置机械室的已有的电梯控制装置中,为了使设置于轿厢2的控制盘6直接驱动曳引电动机5,必须把与动力用交流电源11连接用的电缆22及电动机驱动用动力电缆21在接受单元20与轿厢2之间绕行。
特别是在升降行程较长的情况下或轿厢2容量大、流经电缆的动力电流大的情况下,考虑到会有下述问题。也就是说,由于轿厢的升降,该动力电缆需要大致相当于升降行程的长度,同时要求电缆能够承受反复弯折,因此导致成本提高,而且在用逆变器对曳引电动机5进行驱动时,由于高频大电流流入该动力电缆,因此有时会成为电磁干扰的发生源。
又,由于将控制盘6安装于轿厢2,使轿厢2增加了控制盘6的重量,特别是在利用对重的电梯中,需要使对重增加与该重量相同的重量。而且除了该增加的重量外,还由于前述的电缆数目增加,因而随之增加了轿厢驱动时的惯性,加减速时需要的功率也会增大。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在例如日本特开平11-21036号公报所述的方法是,将控制盘按功能分为主回路部分和信号控制部分等两部分,将前者配置于曳引机附近,同时将后者配置于中间楼层井道内外。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缩短主回路用的电缆,又可以避免轿厢重量的增加。
但是,这种已有的技术只不过是将控制盘分割为对原来存在的信号进行控制的管理控制盘(第二控制盘)和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盘(第一控制盘),将以往安装于同一机械室或分别安装于第一机械室或第二机械室的控制盘中只有管理控制盘被安装于中间楼层井道内外(而且,将控制盘设置于井道内外的例子还有很多没有举出)。
又,最近在例如日本特开平9-20470号公报中所述的方法是,把控制盘按照功能分别分开制造,在搬入现场之后将其加以组合,而且配线也用接插件等连接。但是,这只不过是把原来的控制盘分开制造后再在现场组装完成。
近来,控制盘更多地采用了电子技术,逐步采用对每种功能使用电脑的分散型控制方式。又,以前的电梯控制盘,特别是用继电器顺序控制等的控制盘中,如果把控制盘加以分割,则为了在相互之间传递信号,需要许多信号线,因此是不可能分割的,但是在采用微电脑的电子单元之间,由于数字式信号传输方式的发展,以较少的信号线也能够进行数据交换。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各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它所具有的控制盘不必设置构成一体的大型控制盘,并且很容易安排控制盘的设置地点,不必准备特别的机械室等,能够设置于作为控制对象的各设备周围的空余位置处,设备配置灵活性提高,能够有效利用大楼空间,同时能够对作为控制对象的设备进行反映本地实际情况的灵活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具备控制电梯的各种设备的控制盘,将所述控制盘按照每个控制功能分割为多个分割单元,同时将所述各分割单元控制或连接的对象即设备按该设备设置的场所加以归并,分割为多个设备组,将与所述设备组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关联的分割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单元构成的分割单元组抽取出来,构成控制部,将控制部设置在该设备组的附近;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从大楼的配电间接收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接收灾害检测器检测出的灾害信号并输入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量并进行监视的环境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将从工作人员监视盘输入的电梯操作输入信号或通知工作人员监视盘的电梯运行信息输出以便进行电梯运行管理的运行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与远距离监视电梯的维修部门进行通信控制的远距离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在多个控制部之间相互交换信号的传输装置。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将信号串行传输。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对曳引机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对曳引机的旋转状态进行测量监视的速度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一边依据速度指令与曳引机的旋转状况作对比一边对上述驱动控制部进行控制的速度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曳引机附近。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梯是将曳引机设置于井道中的电梯,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曳引机附近的井道内。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根据设置于轿厢内的轿厢操作盘呼叫按钮的操作来登记轿厢呼叫的轿厢呼叫登记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同时还包含下列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一个是对登记的呼叫选择轿厢能够响应的呼叫并对该呼叫进行应答的呼叫选择应答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另一个是由对呼叫加以应答后打开或关闭轿厢的门并输出运行指令的运行管理部、相应于轿厢运行的位置输出运行速度指令的速度指令部、以及驱动轿厢门开闭的轿厢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所述分割单元组是总共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分割单元构成的分割单元组,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轿厢操作盘附近。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轿厢室的轿壁、轿底或轿顶的一部分设置能够打开的窗口,在所述窗口内设置控制部。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设置于轿厢的操作盘其面对轿厢内的面板能够开闭,打开面板,在里面装有控制部。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对设置于轿厢的使门开闭的门驱动器进行驱动控制的轿厢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接收并监视对开闭的门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门开闭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门开闭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接收并监视安装于轿厢周围的设备来的信号的轿厢设备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安装于轿厢上。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根据设置于层站的层站操作盘呼叫按钮的操作来登记层站呼叫的层站呼叫登记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接收并监视来自设置于层站的设备或安装于井道内的设备来的信号的井道及层站设备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层站附近、井道的内部或外部。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从大楼的配电间接收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层站的附近。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从大楼的配电间向电梯提供电力的受电部的断路器(circuit breaker)上安装远距离操作单元,同时在层站设置对所述远距离操作单元进行远距离操作的远距离操作开关,将所述远距离操作开关的操作结果通过所述控制部传输到远距离操作单元。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大楼的配电间接收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安装电力回路的开关装置,同时在层站设置对上述开关装置进行远距离操作的远距离操作开关,上述远距离操作开关的操作结果通过所述控制部传递给开关装置。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从大楼的配电间接收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接收灾害检测器检测出的灾害信号并输入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量并进行监视的环境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将从工作人员监视盘输入的电梯操作输入信号或通知工作人员监视盘的电梯运行信息输出以便进行电梯运行管理的运行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与远距离监视电梯的维修部门进行通信控制的远距离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的控制部配置于层站附近或设置电梯的大楼设备管理室。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由设置于井道内的一个以上的分割单元构成的控制部,在轿厢顶设置能够从轿厢内开闭的出入口,以便能够对所述控制部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又,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比轿厢停止于最上面楼层时轿厢顶的上部更上方的井道内。
附图概述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控制盘按照控制功能分割并与周边设备的连接关系的总体构成图。
图2是具体表示图1所示构成的设备连接配置图。
图3是表示将图2所示构成相互连接的传输装置的构成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不设置机械室的电梯总体构成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路构成图。
图6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2的控制盘安装轿厢操作按钮的安装方法。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路构成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不设置机械室的电梯总体构成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路构成图。
图10是已有技术的不设置机械室的电梯总体构成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控制盘按照各种功能分割,将该被分割的各分割单元分散配置于与该被分割的各分割单元在连接上关系特别密切的例如控制对象或检测器等连接设备的附近,又,各分割单元之间以信号线连接,相互交换信号,对电梯进行驱动控制。
采用这一发明,不必像以往那样设置一体化的大型控制盘,在将例如曳引机装在井道内、且不需要机械室的***中,也不会为控制盘的设置地点而为难。又,这种分割单元可以设置于其连接对象的附近,相互之间的配线也简便。
换句话说,对与分割的单元连接的设备,能够实现反映局部实际状况的灵活控制,又各单元只担负特定的功能,因此其形状也能够采取适合其设置地点、考虑到安装方便的形状。其结果是,可以不必设置以往那样的大型的一体化的控制盘,而将分割的单元分散配置,因此可以不必准备特别的机械室等,而设置于各连接设备周围空余位置,设备设置灵活性提高,又能够对大楼空间有效地加以利用。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是表示将电梯控制盘按照控制功能分割并与周边设备的连接关系的总体构成图。该图1中还把电梯控制盘的功能(图中点划线框所示的区域)再分割为各种功能(实线方框所示),并表示出控制盘与周边设备(扁圆框所示)的连接情况。
又,图2是具体表示图1所示构成的连接配置的设备连接配置图,而图3表示将图2所示的构成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装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控制盘60按功能分割为设置于从轿厢2(参照图2)内能够使用的位置并特别对乘客操作的设备等进行控制的轿厢控制部100、对安装于轿厢2周围的设备进行控制或取得信号的轿厢设备控制部200、安装于曳引机4(参照图2)上对曳引机4进行驱动控制的曳引机驱动控制部300、设置于电梯电源的供电间、例如守卫室65(参照图2)并具有能够接通或切断电源的电路断路器或开关装置(未图示)进行设备管理控制的设备管理控制部400、设置于层站的具有远距离操作控制电源的接通和切断的开关以便对设置于层站和井道1(参照图2)内的设备进行控制的层站设备控制部500、以及群管理控制部600。
在这里,所述轿厢控制部100分割为不同分割单元,具备轿厢信息指令部101、轿厢呼叫登记部102、呼叫选择响应部103、运行管理部104以及速度指令部105等控制盘功能。又,上述轿厢设备控制部200分割为不同分割单元,具备轿厢设备监视部201、门开闭监视部202以及轿厢门控制部203等控制盘功能。而所述曳引机驱动控制部300分割为不同分割单元,具备速度监视部301、速度控制部302以及驱动控制部303等控制盘功能。又,上述设备管理控制部400分割为不同分割单元,具备受电部401、环境监视部402、运行监视部403、信息输入部404以及远距离监视部405等控制盘功能。而所述层站设备控制部500分割为不同分割单元,具备层站信息指令部501、层站呼叫登记部502以及井道和层站设备监视部503等控制盘功能。还有,群管理控制部600分割为不同分割单元,具备群管理部601及信息控制部602等控制盘功能。
下面对与上述构成有关的动作内容进行说明。
若对设置于层站操作盘10的层站呼叫按钮(10a~10d,参照图2)进行操作,将呼叫登记于层站呼叫登记部502,并决定由呼叫选择响应部103对该呼叫进行应答,则运行管理部104就使轿厢2运行到该层站呼叫的某一楼层。
在使轿厢2运行时,井道及层站设备监视部503取入层站设备53或井道设备39来的轿厢2的位置信息或运行状态等信息,作为管理信息传输到运行管理部104。又同样,由轿厢设备监视部201取入轿厢设备54来的轿厢2的位置信息或运行状态等信息,作为管理信息传输到运行管理部104。
轿厢2一到达层站呼叫的某一楼层,运行管理部104就对控制轿厢2的门8(参照图2)的轿厢门控制部203发出门驱动装置55的驱动指令,使门开闭。该门的开闭状态的信息由门开闭检测器56获取,送入门开闭监视部202后,作为管理信息传输到运行管理部104。
若乘客进入轿厢2,操作设置于轿厢操作盘7(参照图2)的轿厢呼叫按钮(未图示),以此将目的楼层的呼叫登记于轿厢呼叫登记部102,并决定由呼叫选择响应部103对该呼叫进行应答,则运行管理部104就使轿厢运行到该轿厢呼叫的某一楼层。
在运行管理部104使轿厢运行时,一旦向速度指令部105发出运行指令,速度指令部105就产生按照规定的加减速度或最大速度生成的速度模式(pattern),速度控制部302利用旋转检测器5a(参照图2)检测的曳引机4的旋转状况、即转速等数据,根据上述速度模式进行速度控制。又把旋转检测器5a检测出的信息取入速度监视部301进行判断,对速度异常等进行监视,以求安全运行。
驱动控制部303通过受电部401接收大楼的配电间57来的电力,按照速度控制部302的指令对曳引机4进行通电控制,对该曳引机4进行旋转控制。还有,受电部401具备断路器或开关装置,在电梯一侧发生过电流等异常时将电源切断,或因维修保养作业必须切断电源供应时将电源切断。
在电梯一侧需要应付解决的由火灾报警器或地震仪等各种灾害检测器58检测出的灾害信息及受电部401得到的电梯耗电功率等运行信息由环境监视部402监视,其监视信息通知给运行监视部403,将停止运行或所谓灾害运行等特定的特殊模式运行通知运行管理部104或速度控制部302。
又,运行监视部403依据从运行管理部104或速度控制部302等得到的信息进行运行监视,同时通过远距离监视部405接受邻近的维修保养公司59的远距离监视。另一方面,接受设置于大楼管理人员工作室等场所的工作人员监视盘61来的指令,将运行监视信息显示于工作人员监视盘61。
工作人员监视盘61来的指令,例如设置于工作人员监视盘61的专用输入装置(未图示)来的指令,通过运行监视部403输入信息输入部404,又,也从运行监视部403向信息输入部404输入运行监视信息,这些信息由信息输入部404传送到信息控制部602。
信息控制部602在整理显示信息生成显示画面之后,对于轿厢2,利用轿厢信息指令部101使设置于轿厢2内的轿厢信息通报器62将其作为例如图像信息显示。而对于层站等,则利用层站信息指令部501同样将其作为图像信息在设置于层站的层站信息通报器63显示。还有,在这里所说的是作为图像信息在显示器上显示,但是作为信息引导,用声音等传递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为信息通报装置的功能。
又,在不是只对一台电梯进行控制,而是将多台电梯集中管理的所谓群管理控制的情况下,如图中以双点划线所表示的关系,设置与其他电梯64交换控制信息的群管理部601,根据该群管理部601来的指令使呼叫选择响应部103起作用,对各台电梯进行运行控制。
下面对控制盘60的分割的功能与控制盘60的周边设备的配置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将控制盘的周边设备(作为控制对象的设备)根据其配置的位置分组,画在虚线框范围内。又将控制盘60的分割的功能根据与其相关的周边设备的关系分组,也同样用虚线框围起来。还有,本实施例所示控制盘60的分割功能或控制盘60的周边设备是一个例子,但是并不限于这些。又,上述分组也不限于本实施例,而有各种各样的分组方法。总而言之,是将与周边设备关系密切的控制盘功能加以分割,使其相互结合形成一组进行设置。
作为周边设备的配电间57、灾害检测器58、以及工作人员监视盘61等,主要是与大楼有关的设备,特别是与大楼设备有关的环节。因此,作为与这些设备有关的分割单元,即受电部401、环境监视部402、运行监视部403、以及信息输入部404最好是分割设置于大楼的设备部门附近。
由于通常往往在大楼的地下楼层准备有房间,因此可以考虑这些设备部分设置在这种地下室中,或者在地下楼层的层站附近,将这些部分形成一体化的控制盘,嵌入墙壁等处。又,为了让维修公司对电梯运行进行远距离监视,可以考虑使该远距离监视部405与运行监视部403放在一起,只要将上述分割单元一起配置即可。
又,如上所述,将设备***的分割单元设置在远离层站的地方,但是特别是在维修保养时会出现需要接通或切断受电部401的主电路的情况。也就是说,例如在维修保养的工作人员进入电梯井道内时,为了安全,必须切断电源。因此可在受电部401安装远距离操作单元,以便能够进行远距离操作,可以设置无熔断器断路器(non-fuse breaker)(即所谓断路器)或设置开关装置(接触器),就能够断开主电路,而将其操作按钮等操作单元设置在容易操作的层站附近别的分割单元上。
曳引机4的旋转检测器5a与驱动该曳引机4并检测其旋转的驱动控制部303、速度监视部301及速度控制部302的关系密切,这些单元最好设置于曳引机4附近。
井道设备39、层站设备53、层站操作盘10及层站信息通报器63由于是固定在建筑物中的井道周围的设备,所以集中起来形成一组,与这些有关的分割单元即井道和层站设备监视部503、层站呼叫登记部502、及层站信息指令部501作为一个控制盘设置于层站附近或井道内。另外,在停留的楼层数目即服务的楼面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在一个控制盘中连接的设备很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一分为二,例如设置在井道1的上方楼层与下方楼层,或进行更加合适的分割配置。
门驱动装置55、门开闭检测器56、以及轿厢设备54是设置于轿厢2周围的设备,与这些设备有关的分割单元即轿厢门控制部203、门开闭监视部202、及轿厢设备监视部201构成的控制环节只要设置于轿厢周围、例如设置于轿厢2上大家都知道的门装置(未图示)中即可。
轿厢操作盘7及轿厢信息通报器62都是为轿厢2内的乘客进行操作或取得信息用的,设置于轿厢内。与这些关系密切的分割单元有轿厢呼叫登记部102及轿厢信息指令部101,由于这些与乘客关系密切,因此配置于从轿厢2内部也能够操作的位置上。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维修保养人员在维修保养时能够容易操作,对运行进行集中管理的运行管理部104以及呼叫选择响应部103、速度指令部105也与上述分割单元一起配置于从轿厢内能够操作的地方。例如使轿厢壁的一部分能够打开和关闭,在其中设置这些分割单元组组成的控制盘,或者也可以设置于轿厢操作盘的内侧,即将操作盘正面板打开设置在里面。
关于群管理部601或信息控制部602,前者不仅是与本轿厢而且与其他轿厢64有联系,是重要的控制环节,而后者在设置于层站的情况下,也很有必要通过信息通报器报告包括与其他轿厢有关的信息,可设置在与其他轿厢容易进行信息交换的地方,例如在各台电梯的运行管理部104安装于轿厢中的情况下,将本分割单元设置于井道内中间处的中继箱14附近即可。又可以使其与作为电梯有关信息中心的运行监视部403放在一起,设置于设备部门的管理室(图1及图2中未图示)。
还有,如图2所示(图1中未图示),作为与控制盘60连接的设备,除了上面所述以外,还有例如安装于轿厢2上边的触底位置检测器66、安装于井道内的终端开关67、设置于守卫室65的地震监测器68等,与控制盘60连接的设备不限于图1和图2所示的设备。又,在图2中,3是悬挂轿厢2的主曳引钢丝绳,5是驱动曳引机4的曳引电动机,14是信号等的中继箱(特别是与升降的轿厢连接的所谓移动电缆的连接点)、18表示连接于升降的轿厢与大楼一侧的固定点之间的挠性控制电缆即移动电缆。
又如图3所示,上述各控制部100、200、300、400、500及600用信号传输线700和动力线800连接,各控制部和在位置上与其关系密切的电梯设备连接。
在各控制部与信号传输线700的连接部设置传输装置100A、200A、300A、400A、500A及600A,各控制部被连接在一起,进行信号传输,在各传输装置之间利用所谓串行传输进行信号交换。因此使用较少的传输用信号传输线就能够实现传输,配线简便。另外,这里所说的是用信号传输线交换信号,但不限于此,也能够利用传输装置进行无线传输,从而也可以不要信号传输线。
实施例2
图4涉及本发明实施例2,表示不设机械室的电梯的总体构成图,图中所示的是把曳引机4配置于井道1的上部的曳引式电梯的图。
在图4中,与图10及图1~图3所示的构成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4是设置于井道1上部的使轿厢升降的曳引机,13是设置于曳引机4附近的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兼有动力电源接收功能),14是设置于井道1的、轿厢2与井道设置设备之间的电缆中继箱。15是连接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与曳引电动机5的电缆,16是连接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与中继箱14的电缆,17是连接层站按钮10与中继箱14的电缆,18是连接中继箱14与本实施例2的控制盘60A(但是,与已有例的控制盘6不同,不包含与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相应的功能)的电缆,51是轿厢2的对重,3是悬挂轿厢2与对重51的主曳引钢丝绳,52是轿厢2与对重51运行的导轨。
又,图5是实施例2的电梯控制装置电路构成图。
在图5中,31是用于接收市电而且能够切断的断路器,32是用于接通或切断加在逆变器33上的电源的主接触器(contactor),33是曳引电动机驱动用的逆变器,34是控制电源,35是用于曳引机4驱动控制的电流控制运算部,36是安装于曳引机4的电动机轴上以检测电动机旋转的脉冲编码器,37是控制轿厢2的运行和停止及门的开闭等指令的轿厢运行控制部,38是轿厢门8的开闭控制用的门控制驱动部,39表示设置于井道内的、检测轿厢2的位置的位置开关等其它井道设备。
下面对其动作加以说明。
交流电源11向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提供动力。该动力主要通过断路器31、主接触器32、逆变器33,再通过电缆15驱动曳引电动机5。此外,利用设置于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内和控制盘60A内的控制电源34变换为所需要的电压,用于各控制电路,同时也用于门电动机9的驱动,但是与上述曳引电动机的驱动功率相比要小得多,除了电缆15以外,其他电缆不必流过大电流。在这里,一旦操作层站按钮10,则呼叫登记信号就通过电缆17、18传输到控制盘60A。而一旦按下轿厢操作按钮7,则目的楼层登记信号就传输到控制盘60A的轿厢运行控制部37,轿厢运行控制部37就使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内的主接触器32接通,同时对电流控制运算部35发出电动机转矩指令,使轿厢以既定的速度模式从出发楼层向目的楼层运行。电流控制运算部35依据该转矩指令及来自脉冲编码器36的脉冲输入驱动逆变器33,控制曳引电动机4的电流,实现规定的转矩。
由于这样构成控制装置,在控制设备之间流过大电流的动力电缆只有连接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与曳引电动机4的电缆15。又,由于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配置于曳引电动机4的附近,所以该电缆很短,不必像以往那样在整个升降行程上敷设该电缆,不但降低电缆的费用,而且由于动力电缆的总长度最短,这可以抑制电缆发射的电磁干扰。门的开闭动作与以往相同,由控制盘60A的门控制驱动部38执行。
因此,在设备的维修保养方面,控制盘60A的维修保养可以像以往那样从轿厢内进行,而主电路部分(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的维修保养基本上是切断电力后进行,因此可以和曳引机一样从轿厢上面很容易地进行维修保养,和以往的例子相比也并不差。
图6表示在控制盘60A安装轿厢操作按钮7的方法的一个例子,采用如图所示的结构,使轿厢操作按钮7的面对轿厢内部的正面板(face plate)能够利用铰链7a开闭。采用这种构成,不仅可以节省控制盘60A的前面板,同时在维修保养时,打开操作按钮7的面板,就能够很方便地接触到控制盘内部底板6a等内部设备。
还有,曳引机4的设置位置如图4所示是在井道1的上部,与实施例1的设置于井道下部(底坑)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概念。又,附属于曳引机4的控制盘即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与上述例子不同,与图1所示的曳引机驱动控制部300相比,还包含受电部401,具备断路器31及主电流接触器32。而层站操作盘10是包含层站按钮10a~10d等环节、图1所示的层站呼叫登记部502、层站设备监视部503的设置于层站的分割单元,在本实施例2的情况下设置于各层站。又,在本实施例2的情况下井道设备39不与层站的分割单元连接,而通过中继箱14与轿厢2的控制单元即控制盘60A连接。
控制盘60A具备包含图1所示的轿厢门控制部203及门开闭监视器202的门控制驱动部38,还具备由图1所示的轿厢呼叫登记部102、轿厢设备监视部201、井道设备监视部503、呼叫选择响应部103、运行管理部104、以及速度指令部105构成的轿厢运行控制部37。
这样,各控制环节的最佳配置因电梯的形式而不同。
还有,在这里没有详细叙述,就是关于各控制环节如何使用电源的问题,这有各种考虑,在本实施例2中将控制电源34分割配置于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与控制盘60A,层站操作盘10由于需要的电功率小,没有特别设置控制电源,而是从其他分割单元的电源得到供电。这样,最好本发明的电源也与本发明的控制环节一样适当分割配置。
实施例3
图7涉及本发明实施例3,是表示能够从层站接通或切断主电源的电梯控制装置电路构成图。
在图7中,新的编号41是安装于断路器31的、能够通过电信号实现接通或切断的远距离操作单元,42是安装于规定楼层的层站操作盘10内的断路器远距离操作开关。其他编号与图5所示的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采用图7所示的构成,则能够在层站切断或接通电梯的电源,维修保养更加方便。又,如果设置于层站操作盘10内(未图示)的远距离操作开关42使用小型开关,则在层站操作盘是小型操作盘的情况下也能够安装,对层站设计的美观不会有任何损害。还有,远距离操作不一定是利用电信号,也可以是使用钢丝绳等机械方式。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3由于图1所示的受电部401设置于井道内上部的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内,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断路器31操作会很不方便,因而在受电部401设置断路器31的远距离操作单元41,具备其远距离操作开关42,将其设置于层站操作盘10、即图1所示的层站设备监视部503,这样通过层站设备监视部503与受电部401之间的信号传输,可用远距离操作开关42接通或切断断路器31。
实施例4
图8涉及本发明实施例4,是表示层站操作盘包括动力电源接受功能的、不设置机械室的电梯控制装置总体构成图。
在图8中,新的编号43是连接设置于特定楼层的具有受电功能的层站操作盘10A与曳引电动机驱动装置13的动力电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断路器31装入层站操作盘10A,则即使不特别设置远距离操作装置,也能够在层站很容易地切断或接通电源。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层站操作盘10A包括动力电源受电功能的、不设置机械室的电梯控制装置电路构成图。
本实施例4将具备断路器31的图1所示的受电部401从曳引机驱动控制部300分开转移到层站一方配置,图8所示的层站操作盘10A只把该受电部401配置于特定的层站操作盘10A中。
该分割单元在例如进行维修保养想要切断电源时,由于断路器31设置于层站,即使不进入井道1内或轿厢2也能够切断电源,而且也能够很容易确认电源是否切断,因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又,在电梯的供电路径上,该断路器31的一次侧的端子往往是电梯部门与大楼配电部门的管理责任分界点,大楼配电部门的负责人可以在不进入电梯的管理区域的情况下对相互的管理区域进行维修保养。
又,在本实施例4,只将该受电部401配置于特定的层站操作盘10中,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为具备该受电部401的断路器31、层站操作盘10A、以及有图1所示的层站呼叫登记部502、井道-层站设备监视部503、层站信息指令部501等控制盘功能的层站设备控制部500,将层站操作盘10A和层站设备控制部500作为同一分割控制盘即层站操作盘(所包含的功能与图9的层站操作盘10A不同)配置。
还有,上述各实施例中所示为将轿厢操作按钮装于控制盘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控制盘与轿厢操作按钮分开,设置于从轿厢内能够操作控制盘的其他地方,例如设置于轿厢侧壁或轿厢地板等处,同样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又,上述实施例中所示为曳引机设置于上部的曳引式的例子,但是采用不设置机械室的其他方式、也就是曳引机设置于井道下部的曳引式或卷筒式(drumwinding type)也能够以相同的构成得到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若将本发明加以归纳,则可以按照下述模式实施,同时可以得到该模式产生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具备控制盘,所述控制盘利用目标楼层呼叫操作将轿厢的门关闭之后使轿厢开始升降,同时检测轿厢升降的当前位置,输出规定的速度指令,按照上述速度指令控制接受的电功率进行驱动,提供上述受驱动控制的电功率使曳引机产生驱动力,使上述轿厢上升或下降到上述目标楼层呼叫指定的楼层,在该控制装置中,将控制盘按照控制功能分割为多个分割单元,同时把各分割单元控制或连接的对象即设备主要按照其配置的场所加以归并,分割为多个设备群,将与上述设备群中的至少一台设备关系密切的分割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单元组成的分割单元群抽取出来,构成控制部,将控制部设置于该设备群的附近。借助于此,可以对分割的单元所连接的设备能够进行反映现场情况的灵活控制,又由于各单元只具备特定的功能,所以可以采用适合其设置场所、考虑到安装方便的的形状。其结果是,不再需要以往那样的大型的一体化的控制盘,而将分割单元分散配置,因此可以不需要准备特别的机械室等,而将其设置于各连接设备周边的空余位置处,使设备配置灵活性提高,同时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大楼。
又通过在多个控制部之间设置相互传递信号的传输装置,就可以在相互间只传递有用的信号。也就是说,在各控制部之间传递的信号对于每一种组合几乎都不相同,将其分别设置虽然装置会变得复杂,但是通过在各控制部之间设置以信号的传输为目的的传输装置,可以只相互传递有用的信号。
又,借助于利用上述传输装置进行串行传输的方法,在各控制部之间,对于有线通信,可以力图减少信号线,对于无线通信,也可以减少发送频道。
又,分割单元组包含对曳引机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对曳引机的旋转状态进行测量监视的速度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一边以速度指令为依据与曳引机的旋转状态对比一边对上述驱动控制部进行控制的速度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利用将包含上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设置于曳引机附近的方法,就可以缩短连接曳引机等设备群与其控制部的配线,也可以使安装更容易进行。还有,通过这种现场控制,可以对设备进行更贴近实际情况的极其精密的控制。
又,在电梯是将曳引机设置于井道内的情况下,利用将控制部设置于曳引机附近的井道内的方法,就可以在曳引机附近的井道内设置对曳引机进行控制的功能,不需要以往的机械室。也就是说,由于将以往设置于机械室的曳引机设置于井道内,因而以往的机械室中还留下以往使用的控制盘,而利用本发明的将控制盘的功能分割的方法,可以将对曳引机的控制功能设置在曳引机附近的井道内,将不需要以往的机械室。
又,分割单元给包含根据设置于轿厢内的轿厢操作盘呼叫按钮的操作来登记轿厢呼叫的轿厢呼叫登记部构成的分割单元,还包含下列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一个是对登记的呼叫选择轿厢能够响应的呼叫并对该呼叫进行答复的呼叫选择响应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另一个是由响应呼叫将轿厢的门打开或关闭并输出运行指令的运行管理部、根据轿厢运行的位置输出运行速度的指令的速度指令部、以及驱动轿厢门开闭的轿厢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所述分割单元组是总共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割单元构成的分割单元组,将包含上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在轿厢操作盘附件,这样电梯的调整人员或维修保养人员进行工作时能够很容易进行操作。
又,在构成轿厢的轿壁、轿底或轿顶的一部分设置能够打开的门窗,在上述门窗内部设置控制部,以此使电梯的调整人员或维修保养人员进行工作时能够容易操作。
又,使设置于轿厢中的轿厢操作盘其面对轿厢内部的正面板(face plate)能够开闭,打开上述正面板,在里面安装控制部,以此利用已有的轿厢操作盘的能够开闭的正面板,这样就可以不再在轿厢内设置其他门窗,可以使轿厢的外观设计更有水平。
又,分割单元组包含对设置于轿厢的使门开闭用的门驱动器进行驱动控制的轿厢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接收并监视对开闭的门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门开闭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的门开闭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接收并监视安装于轿厢周边的设备的检测信号的轿厢设备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将具备上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安装于轿厢中,以此将关系密切的控制功能汇集于同一控制部,因此能够进行精确的控制,而且不再需要以往许多连接轿厢与机械室的信号线。
又,分割单元组包含依据设置于层站的层站操作盘呼叫按钮的操作来登记层站呼叫的层站呼叫登记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接收并监视设置于层站的设备或安装于井道内的设备的检测信号或输出信号使其工作的井道层站设备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含上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层站附近或井道内外,借助于此,能够对分割的单元所连接的设备进行反映现场情况的灵活控制。
又,分割单元组包含接收大楼配电间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构成的分割单元,配置于层站附近,便于接通或切断电梯的电源。
又,在接收大楼配电间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的断路器上安装远距离操作单元,将对上述远距离操作单元进行远距离操作的远距离操作开关设置于层站,并把上述远距离操作开关的操作结果由控制部传送到远距离操作单元,通过这样,操作人员在层站能够很方便地接通或切断电梯的电源。
又,在接收大楼配电间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安装电力回路的开关装置,将对上述开关装置进行远距离操作的远距离操作开关设置于层站,并把上述远距离操作开关的操作结果由控制部传送到开关装置,通过这样,操作人员在层站能够很方便地使开关装置动作,接通或切断电梯的电源。
又,分割单元组包含接收大楼配电间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构成的分害单元、接收灾害检测器检测出的灾害信号或输入并监视上述受电部接收的电量等的环境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将从工作人员监视盘输入的电梯操作输入信号或通知工作人员监视盘的电梯运行信息输出以便进行电梯运行管理的运行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与对电梯进行远距离监视的维修保养部门进行通信控制的远距离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将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的控制部配置于层站附近或设置电梯的大楼设备管理室,可以使电梯比较容易管理,另外采用与例如工作人员监视盘构成一体的方法,也可以减少设备。
又,具备设置于井道内的一个以上的分割单元构成的控制部,在轿厢顶上设置用于对上述控制部进行维修检查的、能够从轿厢内开闭的出入口,以便从轿厢顶对周围井壁进行操作,可以提高在井道内壁安装相应控制部的位置的自由度。
还有,控制部设置于比轿厢停止于最上面楼层时上述轿厢顶的上部更上方的井道内,借助于此,可以在使电梯停止于最高楼层并切断电源之后打开轿顶的出入口开始工作。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将控制盘按照控制功能分割为多个分割单元,同时将各分割单元控制或连接对象即设备主要按该设备设置的场所加以归并,分割为多个设备组,将与所述设备组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关系密切的分割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单元构成的分割单元组抽取出来,构成控制部,将控制部设置在该设备组的附近,这样就可以不必设置一体化的大型控制盘,并且也不会为控制盘的设置场所而为难,不必特别设置机械室等,可以设置于各控制对象设备周边的空余位置,设备布置灵活性提高,能够有效利用大楼空间,同时能够对作为控制对象的设备实现反映局部实际状况的灵活控制。

Claims (14)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具备控制电梯的各种设备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控制盘按照每个控制功能分割为多个分割单元,同时
将所述各分割单元控制或连接的对象即设备按该设备设置的场所加以归并,分割为多个设备组,将与所述设备组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关联的分割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分割单元构成的分割单元组抽取出来,构成控制部,将控制部设置在该设备组的附近;
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从大楼的配电间接收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接收灾害检测器检测出的灾害信号并输入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量并进行监视的环境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将从工作人员监视盘输入的电梯操作输入信号或通知工作人员监视盘的电梯运行信息输出以便进行电梯运行管理的运行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与远距离监视电梯的维修部门进行通信控制的远距离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在多个控制部之间相互交换信号的传输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将信号串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对曳引机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对曳引机的旋转状态进行测量监视的速度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一边依据速度指令与曳引机的旋转状况作对比一边对上述驱动控制部进行控制的速度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曳引机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梯是将曳引机设置于井道中的电梯,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曳引机附近的井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
根据设置于轿厢内的轿厢操作盘呼叫按钮的操作来登记轿厢呼叫的轿厢呼叫登记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同时还包含下列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一个是
对登记的呼叫选择轿厢能够响应的呼叫并对该呼叫进行应答的呼叫选择应答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另一个是由对呼叫加以应答后打开或关闭轿厢的门并输出运行指令的运行管理部、相应于轿厢运行的位置输出运行速度指令的速度指令部、以及驱动轿厢门开闭的轿厢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
所述分割单元组是总共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分割单元构成的分割单元组,
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轿厢操作盘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轿厢室的轿壁、轿底或轿顶的一部分设置能够打开的窗口,在所述窗口内设置控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设置于轿厢的操作盘其面对轿厢内的面板能够开闭,打开面板,在里面装有控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对设置于轿厢的使门开闭的门驱动器进行驱动控制的轿厢门控制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接收并监视对开闭的门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门开闭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门开闭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以及接收并监视安装于轿厢周围的设备来的信号的轿厢设备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安装于轿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组包含:根据设置于层站的层站操作盘呼叫按钮的操作登记层站呼叫的层站呼叫登记部构成的分割单元、或接收并监视来自设置于层站的设备或安装于井道内的设备的信号的井道及层站设备监视部构成的分割单元;包含所述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层站附近、井道的内部或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含受电部构成的分割单元的分割单元组的控制部配置于层站的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从大楼的配电间向电梯提供电力的受电部的断路器上安装远距离操作单元,同时在层站设置对所述远距离操作单元进行远距离操作的远距离操作开关,将所述远距离操作开关的操作结果通过所述控制部传输到远距离操作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大楼的配电间接收提供给电梯的电力的受电部安装电力回路的开关装置,同时在层站设置对上述开关装置进行远距离操作的远距离操作开关,上述远距离操作开关的操作结果通过所述控制部传递给开关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由设置于井道内的一个以上的分割单元构成的控制部,在轿厢顶设置能够从轿厢内开闭的出入口,以便能够对所述控制部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CNB998105287A 1999-10-22 1999-10-22 电梯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2504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1999/005853 WO2001028910A1 (fr) 1999-10-22 1999-10-22 Logique de commande d'ascens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2694A CN1332694A (zh) 2002-01-23
CN1250440C true CN1250440C (zh) 2006-04-12

Family

ID=14237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105287A Expired - Lifetime CN1250440C (zh) 1999-10-22 1999-10-22 电梯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321877B2 (zh)
EP (1) EP1170241B2 (zh)
KR (1) KR100440598B1 (zh)
CN (1) CN1250440C (zh)
DE (1) DE69932949T3 (zh)
WO (1) WO20010289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85877B1 (en) * 2000-04-24 2008-04-0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US6601679B2 (en) * 2001-09-05 2003-08-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Two-par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elevator hallway fixtures
EP1562849B1 (de) * 2002-11-18 2006-08-02 Inventio Ag Aufzugssteuerung eingebaut im türpfosten
JP2005047679A (ja) * 2003-07-29 2005-02-2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05280888A (ja) * 2004-03-29 2005-10-1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06321576A (ja) * 2005-05-17 2006-11-30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MY144794A (en) * 2005-07-28 2011-11-15 Inventio Ag Data exchange method
JP5014623B2 (ja) * 2005-12-12 2012-08-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地震管制運転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地震管制運転方法
US7641024B2 (en) * 2006-05-17 2010-01-05 Bauge Harry G Operating residential elevator
JP4680864B2 (ja) * 2006-10-18 2011-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US8118139B2 (en) * 2007-01-11 2012-02-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Thermoelectric temperature control with convective air flow for cooling elevator components
WO2009024853A1 (en) 2007-08-21 2009-02-26 De Groot Pieter J Intelligent destinatio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US8222758B2 (en) 2007-12-14 2012-07-17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ITMI20081263A1 (it) * 2008-07-11 2010-01-12 Acs S R L Sistema modulare di cablaggio di un impianto per ascensori e metodo di installazione di tale sistema
ES2535219T3 (es) 2008-12-19 2015-05-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Marco de puerta de ascensor con caja para componentes electrónicos
JP2010155664A (ja) * 2008-12-26 2010-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US8447433B2 (en) 2009-09-21 2013-05-21 The Peele Company Ltd. Elevator door wireless controller
US7821160B1 (en) 2010-01-05 2010-10-26 Inncom International Inc. Modular wall box system
CN102030244A (zh) * 2010-12-15 2011-04-27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轿顶安全窗
USD710722S1 (en) 2011-04-13 2014-08-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ntrol panel for elevator
FI124167B (fi) * 2013-05-06 2014-04-15 Kone Corp Hissin ohjaustaulu sekä hissi
JP6258430B1 (ja) * 2016-09-26 2018-01-1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非常用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および非常用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切替方法
EP3309101B1 (en) 2016-10-17 2020-06-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eleva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checking, maintaining and/or repairing an elevator system
EP3502027A1 (en) * 2017-12-22 2019-06-26 KONE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power supply of an elevator system
US11305964B2 (en) 2020-07-15 2022-04-19 Leandre Adif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of elevators and other devices
BR112023000743A2 (pt) * 2020-07-15 2023-10-03 Alessandro Ferraro Sistemas e métodos para operação de elevadores e outros dispositivos
US11319186B2 (en) 2020-07-15 2022-05-03 Leandre Adif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of elevators and other devices
US20220073316A1 (en) 2020-07-15 2022-03-10 Leandre Adif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of elevators and other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8831A (en) * 1980-01-07 1984-03-2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vator system
JPS58162467A (ja) 1982-03-16 1983-09-27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制御装置の制御盤
US4635756A (en) 1985-07-09 1987-01-1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vator cab
KR890003878B1 (ko) * 1985-09-05 1989-10-10 미쓰비시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엘레베이터장치
JPS6318A (ja) 1986-06-09 1988-01-05 株式会社 南部電機製作所 鶏卵の選別包装装置
US4779707A (en) 1986-07-29 1988-10-25 Montgomery Elevator Company Modular elevator cab construction
JPS63180686A (ja) * 1987-01-19 1988-07-25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制御装置
US4832158A (en) 1987-01-20 1989-05-23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Elevator system having microprocessor-based door operator
US4896747A (en) * 1988-07-28 1990-01-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dular elevator system
JPH0295692A (ja) 1988-09-30 1990-04-06 Toshiba Corp 低層階建物用エレベータ
JP2522484Y2 (ja) 1992-05-20 1997-01-16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かご操作盤の開閉機構
US5714726A (en) * 1992-12-22 1998-02-03 Kone Oy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alarm call in an elevator system
US6148962A (en) * 1993-06-28 2000-11-21 Kone Oy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hoisting unit and machine space
DE69419891T2 (de) 1994-01-12 2000-03-09 Inventio Ag Intelligent verteilte Steuerung für Aufzüge
DE29503121U1 (de) * 1995-02-24 1995-04-20 Siemens Ag Steuerung für eine Kabine, Transportplattform o.ä. eines Aufzugs
JP3255005B2 (ja) * 1996-03-29 2002-0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FI103498B1 (fi) * 1996-09-05 1999-07-15 Kone Corp Järjestely hissikoneiston jarrun avaamiseen
JPH1121036A (ja) * 1997-07-01 1999-01-2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3409997B2 (ja) * 1997-07-14 2003-05-26 東芝It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DE19754036A1 (de) * 1997-12-05 1999-06-10 Hopmann Maschinenfabrik Gmbh L Aufzug
JPH11322210A (ja) * 1998-05-18 1999-11-24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DE69821248T2 (de) * 1998-06-16 2004-11-04 Mitsubishi Denki K.K. Steu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aufzug
DE29817351U1 (de) * 1998-09-28 1999-10-07 Haushahn C Gmbh Co Vorrichtung zum Sonderbetrieb von Aufzugsanlagen
JP2000159453A (ja) * 1998-11-24 2000-06-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昇降路
JP2000302348A (ja) * 1999-04-19 2000-10-31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昇降機のメンテナンスシステム
JP2000318940A (ja) * 1999-05-11 2000-11-2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操作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06513A (ko) 2002-01-19
DE69932949T3 (de) 2010-07-01
US20010002635A1 (en) 2001-06-07
EP1170241A4 (en) 2003-02-05
EP1170241B1 (en) 2006-08-23
US6321877B2 (en) 2001-11-27
DE69932949T2 (de) 2007-03-15
DE69932949D1 (de) 2006-10-05
KR100440598B1 (ko) 2004-07-15
EP1170241A1 (en) 2002-01-09
EP1170241B2 (en) 2009-12-09
WO2001028910A1 (fr) 2001-04-26
CN1332694A (zh) 2002-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0440C (zh) 电梯控制装置
KR100769314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EP0985627B1 (en) Location of the controlling system
AU2014368522B2 (en) Configuration of operating units of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EP3628619A1 (en) Elevator system
CN1118763A (zh) 牵引滑轮电梯、提升机构和设备容置室
CN107572321A (zh) 增容提速高运力乘客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US7828120B2 (en) Method of modernizing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CN102363486A (zh) 一种下置式无机房电梯
KR20170112031A (ko) 가시광 통신을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관리 시스템
JP5317500B2 (ja) テールコードレス・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20130142252A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EP1721856B1 (en) Elevator controller
EP3666704B1 (en) Car to ca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EP3715303B1 (en) Multi-shaft power charging
JP2002348061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H0952668A (ja) リニアモータ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装置
KR200417932Y1 (ko) 무선통신을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제어시스템
JP742923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215364339U (zh) 一种无线信号传输式电梯
KR20060036037A (ko) 엘리베이터 제어장치
JP2002114459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通信装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WO2022253444A1 (en) A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people conveyor system
JP2004099270A (ja) エレベータとそのリニューアル工法
JP202306021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および接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