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5806A - 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 Google Patents

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5806A
CN1235806A CN 98122388 CN98122388A CN1235806A CN 1235806 A CN1235806 A CN 1235806A CN 98122388 CN98122388 CN 98122388 CN 98122388 A CN98122388 A CN 98122388A CN 1235806 A CN1235806 A CN 1235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bent
insulation layer
heat insulation
gas
carbon di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1223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井孝文
山田雅司
田中笃彦
古山宪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Oxygen Co Ltd
Nippon Sa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a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anso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a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35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5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47J4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lements forming the thermal insulation
    • A47J41/0072Double walled vessels comprising a single insulating layer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walls
    • A47J41/0077Double walled vessels comprising a single insulating layer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walls made of two vessels inserted in each oth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ackages (AREA)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可长期保持绝热性能、重量轻、成本低且商品寿命长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将合成树脂制的内容器3置于与其形状相似、尺寸稍大的合成树脂制的外容器4中,二者之间隔开空隙5,它们的开口端部3a和4a结合成一体,形成双重壁结构,在空隙部5中设置在由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气体封入用容器7内封入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并设置水分吸附剂M、氧吸附剂S和二氧化碳吸附剂T等吸附剂的绝热层部6,形成绝热容器1。使绝热层部6的合成树脂经常不断地保持干燥状态,保持气阻性并吸附、除去大气成分,从而减少封入的低导热系数气体Z向外泄漏和大气成分的侵入,使绝热层部6内的低导热系数气体Z的分压保持高的水平,可长期保持绝热性能。

Description

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本发明是关于包括暖水瓶、冷藏箱、冰箱、保温杯、保温餐具和保温饭盒等绝热容器以及盖在上述绝热容器开口处的绝热盖体在内的绝热器皿,更具体地说,是关于在合成树脂制的内容器与合成树脂制的外容器之间夹有封入低导热系数的气体的绝热层、形成双重壁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本说明书是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特愿平9-330703,该日本专利申请中记载的内容收入本说明书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合成树脂制品具有重量轻、易于加工成形、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多年来,暖水瓶、保温饭盒和保温杯等绝热容器一直是朝着合成树脂制绝热容器的方向进行研制、开发和制品化。这样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容器一般是,将合成树脂制的内容器置于形状与其相似、尺寸稍大一些的合成树脂制的外容器内,隔开一定间隔配置,将二者的开口端连接起来,以上述内、外容器作为壁,夹持上述空隙部,形成双重壁结构的容器,然后向上述空隙部中封入由氪、氙、氩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形成绝热层部,从而制成绝热容器。
另外,盖在上述容器上的绝热盖体也是一样,其中设有绝热层部,形成双重壁结构,其口径和形状与被封盖的容器的开口部相吻合并形成浅低状。下面为了便于理解,以包含上述两部分的绝热容器为例说明本发明的绝热器皿。
用于形成这样的绝热容器的绝热层部的方法有下述两种,即,将上述内、外容器结合形成一体,在两者之间形成的空隙部中直接封入低导热系数的气体,以该空隙部本身作为绝热层部的方法;或者,预先用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制成形状与上述空隙部相吻合的气体封入用容器,然后将上述低导热系数的气体封入其中,制成绝热层部,将其配置在内、外容器之间的空隙部中,然后与内、外容器结合形成一体的方法。
另外,在将上述低导热系数的气体直接封入内、外容器之间的空隙部中的绝热容器中,使用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以防止为保持绝热性能而封入的气体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从空隙部中泄漏到大气中,或者导热系数高的大气成分气体从大气中侵入空隙部。但是,众所周知,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与水分或湿气接触时其气阻性将会降低。而在该容器的功能上的原因,这种容器不可避免地要盛放热水等,结果,虽然使用了气阻性高的的合成树脂,但由于与热水接触,导致填充、封入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泄漏或大气成分侵入,封入的低导热系数气体的分压降低,难以保持绝热性能。
鉴于上述情况,有人提出了一种方案,将盛放热水、与热水接触时湿气和水分难以透过的耐水性高的合成树脂用于与热水接触一侧的壁,制成容器。即,用耐水性高的合成树脂形成上述内、外容器,在上述内、外容器之间的空隙部中配置向用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形成的气体封入用容器中封入低导热系数的气体而制成有绝热层部,使它们成为一体,形成绝热容器。
但是,在由上述耐水性高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内、外容器之间的空隙部中,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大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水气等会透过内、外容器的壁,浸入内、外容器之间形成的空隙部中。结果,不要说以空隙部本身作为绝热层部,即使是在空隙部中配置高气阻性的合成树脂制的气体封入用容器作为绝热层部的场合,侵入该空隙部的大气成分中的水分与之接触,使其原有的高气阻性能劣化,大气成分的氧和二氧化碳侵入绝热层部,或者绝热层部内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泄漏到大气中。结果,绝热层部内的低导热系数气体的分压减小,大气成分的高导热系数的气体分压增大,导致绝热性能降低。
由于上述原因,为了防止气体透过容器壁,人们只好加大形成器皿的内、外容器和形成绝热层部的气体封入用容器的合成树脂的壁厚,但这种作法导致重量增大,违背了旨在减轻该绝热容器重量的初衷,而且材料成本费用增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绝热容器的缺点,提供可以长期保持绝热性能、重量轻、成本低且商品寿命长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实现本发明目的而提供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将合成树脂制的内容器配置在合成树脂制的外容器内,与之隔开一定的空隙,将二者的在开口端部结合成为一体,形成双重壁结构,在上述空隙部中设置绝热层部,在该绝热层部中封入导热系数比空气低的气体,并配入选择性吸附氧、二氧化碳和水分等的吸附剂。
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封入上述低导热系数的气体并配入吸附剂的绝热层部也可以由O2、N2的气体透过率在1.0g/m2/24小时/大气压以下的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气体封入用容器形成。
对于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来说,上述封入绝热层部的导热系数比空气低的气体最好是氪、氙、氩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来说,上述配入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氧的氧吸附剂可以是由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铁粉、亚铁盐等还原剂以及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吸附剂。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来说,上述配入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可以是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和胺系二氧化碳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吸附剂。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来说,上述配入绝热层中的选择性吸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可以是由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和硅胶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吸附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将合成树脂制的内容器和外容器隔开一定空隙,结合成一体,形成双重壁结构的器皿,在上述空隙部中设置绝热层部,绝热层部中填充有导热系数比空气低的气体并配入选择性吸附氧、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吸附剂,因此,可以使形成绝热层部的合成树脂经常保持干燥状态,从而使合成树脂的气阻性保持高的水平,防止封入绝热层部内的低导热系数气体向外泄漏和大气成分气体侵入绝热层部内,将绝热层部内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分压长期保持在高的水平,从而可以长期保持绝热性能。
而且,仅仅配入氧和二氧化碳吸附剂,就可以经常性地除去从大气中侵入的导热系数高的大气成分气体,可以进一步使绝热层部内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分压保持高的水平,更可靠地长期保持绝热性能,得到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另外,通过在绝热层部中配置上述各成分气体的吸附剂,可以经常性地吸附、除去从大气中透过器壁侵入绝热层中的气体,因此,即使形成绝热层部的合成树脂制的器壁使用气阻性低的材料或者器壁较薄,也可以使绝热层内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分压保持较高的水平,确保绝热性能,从而可以选用廉价的树脂或者减少材料的用量,降低商品的价格,同时减轻其重量。另外,还可以吸附、除去排气工序时残留的氧、二氧化碳等空气成分,并除去低导热系数的气体本身中所含的氧、二氧化碳等杂质成分。
此外,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是在绝热层部中配置水分吸附剂而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虽然是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但即使用来盛放蒸煮物或热水等饮食物品,也可以长期保持绝热性能,且重量轻,适合于用作具有保湿性能的便携式绝热器皿或医院等的饮食餐具,保温效果优良,重量轻,手感好,不易放冷,可以经常食用温热的食品,作为保温餐具具有显著的效果。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的1个例子的绝热容器及其绝热盖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的保温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包括容器本身以及在该容器开口处可任意开闭的盖体,在盛放食物时面临盛入的食物一侧的内容器和面临大气一侧的外容器分别由合成树脂制成,所述的内、外容器隔开一定空隙配置,内、外容器的开口端缘部结合成一体,中间夹有空隙部,形成双重壁结构的器皿。
另外,通过在形成上述双重壁结构器皿的内、外容器之间的空隙部中设置绝热层部,在该绝热层部中填充导热系数比空气低的气体,同时配入选择性吸附氧、二氧化碳和水分的水分吸附剂、氧吸附剂和二氧化碳吸附剂,可以赋予双重壁结构的器皿以绝热性能,并除去透过形成双重壁的内、外容器的各壁进来的大气成分的氧、二氧化碳和水分,此外,可以除去排气工序时残留的空气成分中所含的氧、二氧化碳和水分以及低导热系数的气体本身中所含的氧、二氧化碳和水分等杂质成分,使绝热层部内的低导热系数气体经常保持较高的分压,维持绝热性能。
填充导热系数比空气低的气体并配入选择性吸附氧、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吸附剂而构成的绝热层部,如果用另外制成的气体透过率在1.0g/m2/24小时/大气压(对象气体:O2、N2)以下的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气体封入用容器形成,其外侧的内、外容器使用适合于盛放蒸煮物、热水或冷水的耐水性和耐热性良好的合成树脂,可以形成确保具有更好的耐久性的绝热性能的绝热器皿。
封入绝热层部中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可以使用氪、氙、氩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导热系数低,可以减少由于传导而产生的热损失,并且便于操作,材料易得,使用安全,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绝热性能。
另外,配入绝热层部中的氧吸附剂使用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铁粉、亚铁盐等还原剂以及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剂使用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和胺系二氧化碳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可以有效地除去氧和二氧化碳,使绝热层部中的低导热系数气体的分压保持高的水平,从而长期保持绝热效果。
另外,水分吸附剂使用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更有效地吸附、除去侵入的微量水分,经常使合成树脂保持干燥状态。这样,可以使合成树脂保持高的气阻性,防止绝热层部内的低导热系数气体外泄,并防止大气成分气体侵入绝热层部内,使绝热层部内的低导热系数气体的分压长期保持高的水平,更有效地确保绝热效果。
采用这种结构,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即使用来盛放蒸煮物和热水等饮食品,绝热效果也不会劣化,可长期保持绝热性能,可以作为轻型的绝热器皿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的实施例。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的一个例子,说明绝热容器及其绝热盖体的局部剖面图。图中,1是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容器,所例示的是制成碗状或大海碗状的容器。101是在上述绝热容器1的开口部2上可任意开、闭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盖体。
绝热容器1的结构为,将聚丙烯等具有高耐水性和耐热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内容器3放置在与其形状大致相似、尺寸稍大的由耐水性、耐热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外容器4内,二者间隔开空隙部5配置,用焊接机将二者的开口端3a和4a焊接,形成一体,在内容器3的壁和外容器4的壁之间夹持着空隙部5,形成双重壁结构。
随后,在上述内容器3和外容器4之间的空隙部5中配设绝热层部6,其形状与空隙部5的形状相匹配。绝热层部6是在气体透过率(O2、N2等气体)在1.0g/m2/24小时/大气压以下的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制的内壁7a和外壁7b构成的气体封入用容器7的空腔8内气密地封入由氪、氙、氩等气体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使其压力大致为大气压,同时配入选择性吸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M和选择性吸附氧的氧吸附剂S以及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T。另外,在气体封入用容器7的内壁7a的空腔8一侧的表面上固定配置铜箔等辐射热隔绝材料9。
具有上述气体透过率的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或者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等合成树脂。
能选择性吸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M可以使用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硅胶等。将这些吸附剂定量包装在透气性的纸袋或布袋内,固定配置在上述气体封入用容器7内的空腔8中的适当位置。
选择性吸附氧的氧吸附剂S可以使用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铁粉、亚铁盐等还原剂以及抗坏血酸等。
二氧化碳吸附剂T可以使用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和氨系二氧化碳吸附剂等。
另外,作为同时、有效地吸附氧和二氧化碳二种成分的吸附剂,可以使用通过氧化反应吸附氧和二氧化碳的吸附剂,例如三菱ガス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脱氧剂“ェ-ジレスE”、“ェ-ジレスS A”、“ェ-ジレスZ-PT”(“ェ-ジレス”是三菱ガス化学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
这些吸附剂都定量装在透气性的纸袋或布袋内,固定配置在气体封入用容器7内的空腔8中的适当位置。
上述的各种吸附剂是分别针对选择性吸附特定成分的吸附剂进行说明的,当然,如果是对于若干种吸附成分都具有吸附性能的吸附剂,也可以用一种吸附剂吸附多种成分,另外,如果是可以吸附各种成分的吸附剂,也可以只使用一种吸附剂。
10是气体封入用容器7的气体填充口,11是气密封闭上述气体填充口10的密封板。另外,配置在气体封入用容器7的内壁7a的空腔8一侧表面上的辐射热隔绝材料9,可以由铝、铜、镍等金属的箔或镀层等构成。该辐射热隔绝材料9也可以配置在外壁7b面向空腔8的表面上,如果两面都配置则效果更好。另外,也可以配置在气体封入用容器7与内容器3或外容器4之间。
下面说明盖在上述绝热容器1的开口部2上的绝热盖体101。绝热盖体101与上述绝热容器1的结构基本上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时上下位置相反并且深度较浅。即,将盖住盖子时位于盛放的饮食物对面的合成树脂制的盖内容器103,放置在与其形状相似、尺寸稍大的由合成树脂制的、盖住盖子时面对大气的盖外容器104内,使二者形状相吻合,隔开空隙部105配置,用焊接机将二者的开口端103a和104a焊接成一体,中间夹持空隙部105,形成盖内容器103的壁和盖外容器104的壁的双重壁结构。上述盖内、外容器103和104可以用如聚丙烯等具有高的耐水性和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构成。
随后,在上述盖内容器103与盖外容器104之间的空隙部105中配设绝热层部106,其形状与空隙部105的形状相匹配。绝热层部106是在气体透过率(O2、N2等气体)在1.0g/m2/24小时/大气压以下的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制的内壁107a和外壁107b构成的气体封入用容器107的空腔108内气密地封入由氪、氙、氩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使其压力大致为大气压,同时配设水分吸附剂M、氧吸附剂S和二氧化碳吸附剂T。另外,在气体封入用容器107的内壁107a的面向空腔108一侧的表面上固定配置铜箔等辐射热隔绝材料109。
具有上述气体透过率的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或者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等合成树脂。
水分吸附剂M可以使用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硅胶等。将这些吸附剂定量包装在透气性的纸袋或布袋内,固定配置在上述气体封入用容器107内的空腔108中的适当位置。
氧吸附剂S可以使用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铁粉、亚铁盐等还原剂以及抗坏血酸等。
二氧化碳吸附剂T可以使用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和氨系二氧化碳吸附剂等。
另外,作为同时、有效地吸附氧和二氧化碳二种成分的吸附剂,可以使用通过利用氧化反应吸附、除去这些成分的吸附剂,例如三菱ガス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脱氧剂“ェ-ジレスE”、“ェ-ジレスS A”、“ェ-ジレスZ-PT”(“ェ-ジレス”是三菱ガス化学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
这些吸附剂都定量装在透气性的纸袋或布袋内,固定配置在气体封入用容器107内的空腔108中的适当位置。
上述的吸附剂,如果是对于若干种吸附成分都具有吸附性能的吸附剂,也可以用一种吸附剂吸附多种成分,另外,如果是可以吸附各种成分的吸附剂,当然也可以只使用一种吸附剂。在这种场合可以减少所使用的各吸附成分的吸附剂的数目。
110是气体封入用容器107的气体填充口,111是气密封闭上述气体填充口110的密封板。另外,配置在气体封入用容器107的内壁107a的空腔108一侧表面上的辐射热隔绝材料109,可以由铝、铜、镍等金属的箔或镀层等构成。该辐射热隔绝材料109也可以配置在外壁107b面向空腔108的表面上,如果两面都配置则效果更好。另外,也可以配置在气体封入用容器107与盖内容器103和盖外容器104之间。
上述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容器1和绝热盖体101可以按下述方法制造。如上所述,绝热容器1和绝热盖体101虽然形状有差异,但结构大体上相同,而且它们的制造方法也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下面只说明绝热容器1的制造方法,省略对绝热盖体10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对于绝热盖体101来说,只要将下述说明中的“内容器”换成“盖内容器”,将“外容器”换成“盖外容器”,同时将100以上的符号中后2位数字用相同的符号表示,以使绝热盖体101的符号与“绝热容器1”的图示符号通用,按照下述绝热容器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就可以充分理解绝热盖体101的制造方法。
首先,使用耐热、耐水性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进行成形加工,制造所要求形状的内容器3和比内容器3尺寸稍大、形状相似的外容器4,其壁厚为1.0-2.5mm。另外,从气阻性高的的上述各种合成树脂中选出适当的合成树脂,用该合成树脂制造气体封入用容器7,其设有气体填充口10、形状与将上述内、外容器3、4结合成一体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的空隙部5的形状相吻合。为此,首先加工成形壁厚约1.0mm的内壁7a和外壁7b,在内壁7a上面向空腔8的一侧上粘贴例如由铜箔构成的辐射热隔绝材料9,另外,在外壁7b上面向空腔8的一侧上配置、固定水分吸附剂M、氧吸附剂S和二氧化碳吸附剂T,这些吸附剂定量包装在透气的包装袋内。然后将该内壁7a和外壁7b的端缘部气密地焊合成一体,得到具有空腔8的气体封入容器7。
接着,用真空泵等排气装置,通过气体填充口10排除空腔8内的空气,使其压力达到10托以下,然后填充上述各种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使之压力大致为大气压,将由与气体封入用容器7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密封板11气密地粘接或焊接到气体填充口10上,把气体填充口10密封住,得到绝热层部6。
将所得到的绝热层部6配置在上述已经成形的内容器3和外容器4之间的空隙部5中,用振动焊接或超声波焊接等焊接方法将内容器3和外容器4的开口部端缘3a和4a焊接成一体,得到所希望的绝热容器1。
这样得到的绝热容器1,配置在内容器3与外容器4之间的空隙部5中的形成的绝热层部6的气体封入用容器7的合成树脂,通过配置在气体封入用容器7内的水分吸附剂M,可以吸附、除去合成树脂中所含的水分。结果,可使该气体封入用容器7的合成树脂保持干燥,发挥其本身固有的高气阻特性,防止填充在气体封入用容器7内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向外部泄漏,将其保持在该容器7内。另外,通过配置在形成上述绝热层部6的气体封入用容器7内的氧吸附剂S和二氧化碳吸附剂T,可以经常不断地吸附、除去从外部透过容器壁侵入绝热层部6内的氧和二氧化碳等大气成分。还可以吸附、除去排气工序时残留的氧和二氧化碳等空气成分。此外,还可以除去低导热系数的气体本身中含有的氧和二氧化碳等杂质成分,使绝热层部6内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保持高的分压,确保绝热效果。
这样,即使随着时间的延续,绝热层部6内的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的封入分压仍可以保持高的水平,从而本发明的绝热容器可以达到长期保持良好的绝热性能的效果。
试验例
按上述制造方法制造具有下列结构部件的碗状绝热容器1和封盖该容器1的绝热盖体101,制成后12个月内检测其保温性能的变化。
·绝热容器1的结构部件
内容器3:使用聚丙烯材料,壁厚1.5mm,容量300cc。
外容器4:使用聚丙烯材料,壁厚1.5mm,其大小为可以配置在内容器3的外侧并与之隔开7mm间距,形成空隙部5。
绝热层部6:使用尼龙作为气体封入容器7的材料,壁厚1mm,空腔8的宽度是5mm,内壁7a上粘贴铜箔作为辐射热隔绝材料9,在空腔8内设置下述水分吸附剂M、氧吸附剂S、二氧化碳吸附剂T,将空腔8内抽真空至10托以下,然后填充、封入氪作为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其压力大致为大气压。
水分吸附剂M:将10g硅胶活化处理,然后填充到用透气性的日本纸制成的包装袋中使用。
氧吸附剂S和二氧化碳吸附剂T:将20g三菱ガス化学(株)制造的脱氧剂“ェ-ジレスE”活化处理后填充在用透气性的日本纸制成的包装袋中,用来作为这两种成分共同的吸附剂。
将绝热层部6配置在上述内容器3与外容器4之间形成的空隙部5中,用振动焊接机将内容器3和外容器4的开口端缘部3a和4a气密焊接成一体,得到所要求的绝热容器1。
·绝热盖体101的结构部件
盖内容器103:使用聚丙烯材料,壁厚1.5mm,按照在上述绝热容器1的开口部2上可任意开、闭来设定其形状和大小。
盖外容器104:使用聚丙烯材料,壁厚1.5mm,其大小为可以配置在盖内容器103的外侧并与之隔开7mm间距,形成空隙部105。
绝热层部106:使用尼龙作为气体封入容器107的材料,壁厚1mm,空腔108的宽度是5mm,内壁107a上粘贴铜箔作为辐射热隔绝材料109,在空腔108内设置下述水分吸附剂M、氧吸附剂S、二氧化碳吸附剂T,将空腔108内抽真空至10托以下,然后填充、封入氪作为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其压力大致为大气压。
水分吸附剂M:将10g氯化钙活化处理,然后填充到用透气性的日本纸制成的包装袋中使用。
氧吸附剂S和二氧化碳吸附剂T:将20g三菱ガス化学(株)制造的脱氧剂“ェ-ジレスE”活化处理后填充在用透气性的日本纸制成的包装袋中,用来作为这两种成分共同的吸附剂。
将绝热层部106配置在上述盖内容器103与盖外容器104之间形成的空隙部105中,用振动焊接机将盖内容器103和盖外容器104的开口端缘部103a和104a气密焊接成一体,得到所要求的绝热盖体101。
在具有上述结构部件的本发明绝热容器1中盛放300cc、95℃的热水,将上述结构部件的本发明绝热盖体101盖住其开口部2,检测1小时后的温度变化作为其保温性能的指标。对同一绝热器皿每3个月检测一次,持续检测12个月,确定其保温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2中以曲线(A)表示保温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横轴表示经过的时间(月),纵轴表示盛放1小时后的保温温度(℃)。
另外,为了确认本发明的绝热器皿的保温效果,作为比较例,对在上述本发明的绝热器皿的结构部件中、形成绝热层部6和106的气体封入用容器7和107内没有配置水分吸附剂M、氧吸附剂S和二氧化碳吸附剂T的绝热器皿进行同样的检测。其结果在图2中用曲线(B)来表示,与本发明器皿的性能曲线(A)相对照。
由图2可以看出,如同本发明的绝热器皿的保温温度曲线(A)所示,1小时后的保温温度是73℃,而且从刚制成起至经过12个月后,同样经1小时后的保湿温度是73℃,保温性能几乎没有劣化。
相比之下,在形成绝热层部的气体封入用容器内没有配置水分吸附剂M、氧吸附剂S和二氧化碳吸附剂T的比较例绝热器皿的保温温度曲线(B),刚制成后经过1小时后的保温温度是73℃,与上述本发明的绝热器皿的保温温度相同,但经过3个月后,1小时后的保温温度是71℃,经过6个月后,1小时的保温温度是70℃,经过9个月后,1小时后的保温温度69.5℃,经过12个月后,1小时后的保温温度降低到69.2℃。
如上所述,经过1年(12个月)后,本发明的绝热器皿和比较例的绝热器皿的保温性能产生约4℃的温度差,可以推测,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的保温性能差异将进一步增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的保温性能可以长久保持不变,作为绝热器皿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和试验例中,举例说明了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气体封入用容器7和107内封入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和特定成分的吸附剂M、S和T,形成配置在内容器3与外容器4之间和盖内容器103与盖外容器104之间的各自的空隙部5和105中的绝热层部6和106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在内容器3与外容器4之间和盖内容器103与盖外容器104之间的各自的空隙部5和105上,用多色成形方法在绝热层一侧配置气阻性树脂,用耐热和耐水性合成树脂覆盖,形成内、外容器,然后在它们之间形成的空隙部5中直接封入低导热系数的气体Z和特定成分的吸附剂M、S和T,形成绝热层部6和106,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样可以简化加工制造工艺,还可以降低材料费用。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就碗状器皿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言而喻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暖水瓶、保温饭盒、冷藏箱、保温杯等器皿也同样可以适用。

Claims (17)

1.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在合成树脂制的外容器中配置合成树脂制的内容器,二者之间隔开一定的空隙,它们在开口端部结合成一体,形成双重壁结构,在上述空隙部中设置绝热层部,同时在该绝热层部中封入导热系数比空气低的气体,并且配置选择性吸附氧、二氧化碳和水分等的吸附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封入低导热系数的气体并配置吸附剂的绝热层部是由O2、N2等对象气体的气体透过率在1.0g/m2/24小时/大气压以下的气阻性高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气体封入用容器形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封入绝热层部中的导热系数比空气低的气体是由氪、氙、氩中的至少一种低导热系数的气体构成。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封入绝热层部中的导热系数比空气低的气体是由氪、氙、氩中的至少一种低导热系数的气体构成。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氧的氧吸附剂是由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铁粉、亚铁盐等还原剂以及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6.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氧的氧吸附剂是由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铁粉、亚铁盐等还原剂以及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7.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氧的氧吸附剂是由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铁粉、亚铁盐等还原剂以及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中的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是由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胺系二氧化碳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9.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中的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是由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胺系二氧化碳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10.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中的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是由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胺系二氧化碳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中的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是由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胺系二氧化碳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12.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中的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是由沸石、分子筛、氢氧化钙、胺系二氧化碳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是由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14.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是由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15.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是由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16.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是由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17.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其特征是,配置在绝热层部中的选择性吸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是由氢氧化钙、氯化钙、氯化镁、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吸附剂构成。
CN 98122388 1997-12-01 1998-12-01 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Pending CN12358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070397A JPH11155744A (ja) 1997-12-01 1997-12-01 合成樹脂製断熱器物
JP330703/97 1997-1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5806A true CN1235806A (zh) 1999-11-24

Family

ID=18235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122388 Pending CN1235806A (zh) 1997-12-01 1998-12-01 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0919175A3 (zh)
JP (1) JPH11155744A (zh)
KR (1) KR19990062590A (zh)
CN (1) CN12358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89818A1 (zh) * 2018-11-02 2020-05-07 必达包装国际有限公司 金属箔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12724B3 (en) * 1998-12-16 1999-11-11 Az Designz Pty. Ltd. Insulated lunch box
GB2504667A (en) * 2012-07-21 2014-02-12 Susan House Cooler container
EP3158904A1 (fr) * 2015-10-22 2017-04-26 BaByliss Faco sprl Robot de cuisine avec bain-marie
USD941636S1 (en) 2020-03-19 2022-01-25 Helen Of Troy Limited Vacuum insulated bowl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3233A (en) * 1922-01-12 1923-02-22 Charles John Stewar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vacuum insulated or jacketed vessels
US3921844A (en) * 1972-11-10 1975-11-25 Dow Chemical Co Heat insulating container having plastic walls retaining vacuum
JPH07148078A (ja) * 1993-11-25 1995-06-13 Nippon Sanso Kk 合成樹脂製真空断熱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221279B1 (ko) * 1996-03-07 1999-09-15 쓰치야 히로오 합성수지제 단열 용기 및 합성수지제 단열 덮개
JPH09330703A (ja) 1996-06-11 1997-12-22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89818A1 (zh) * 2018-11-02 2020-05-07 必达包装国际有限公司 金属箔容器
CN112654564A (zh) * 2018-11-02 2021-04-13 必达包装国际有限公司 金属箔容器
CN112654564B (zh) * 2018-11-02 2023-02-28 必达包装国际有限公司 金属箔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19175A2 (en) 1999-06-02
KR19990062590A (ko) 1999-07-26
JPH11155744A (ja) 1999-06-15
EP0919175A3 (en) 2002-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26C (zh) 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热双层壁容器
CN1077540C (zh) 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KR910004517B1 (ko) 캡용 탈산소제 수납체와 이를 장착한 캡
CA2757736C (en) Scavenging oxygen
JP5640565B2 (ja) 防湿容器
CN1145450C (zh) 合成树脂制隔热容器以及合成树脂制隔热盖
CN1623073A (zh) 冰箱
CN1760582A (zh) 真空隔热材料及使用该材料的电冰箱和该材料的制造方法
NO176023B (no) Flerlags materiale for emballasje
CN1235806A (zh) 合成树脂制的绝热器皿
US6000198A (en) Method and package for packaging contents at reduced pressures
CN106461148B (zh) 密闭容器、隔热体和气体吸附器件
CN1420066A (zh) 包装体及包装容器
JP2019150987A (ja) ブリスターパック用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リスターパック
CN219639792U (zh) 真空绝热材料
CN105151415A (zh) 一种茶叶封装方法
JPH07137761A (ja) 蓋用パッキング
KR100221279B1 (ko) 합성수지제 단열 용기 및 합성수지제 단열 덮개
JP3376915B2 (ja) 脱酸素性多層体、これを用いた包装容器、及び食品又は医薬品の保存方法
CN216581929U (zh) 防潮罐盖及具有该防潮罐盖的防潮罐
CN219313507U (zh) 用于微波食品加热的包装基材及包装袋
JPH1147003A (ja) 合成樹脂製断熱器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85602C (zh) 密封容器
JPS629364B2 (zh)
KR940004976Y1 (ko) 김치포장용 트레이(Tray)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