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0795A - 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0795A
CN1210795A CN98115635A CN98115635A CN1210795A CN 1210795 A CN1210795 A CN 1210795A CN 98115635 A CN98115635 A CN 98115635A CN 98115635 A CN98115635 A CN 98115635A CN 1210795 A CN1210795 A CN 1210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ressure oil
engaging
disengaging gea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5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政一
洼津诚
纲代成良
小谷伸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92407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8256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0217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14157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10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0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2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fluid gearing
    • B60K17/105Units compri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gearing and a torque-transmitting axle, e.g. transax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2063/3089Spring assisted shift, e.g. springs for accumulating energy of shift movement and release it when clutch teeth are align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发动机(9)向走行装置(22)传递动力的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它具有齿轮式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以及离合机构(24),其特征为,离合机构(24)在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切换至所述动力传递状态,通过由压力油供给装置(B)向离合机构(24)供给压力油,离合机构(24)克服弹簧(54)的弹力切换至所述非动力传递状态;并且,压力油供给装置(B)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处于中立状态时,向离合机构(24)供给压力油,并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处于所述前进状态或后退状态时,使压力油从离合机构(24)中排出。

Description

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秧机等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在由发动机向走行装置的动力传递系中,此动力传递装置安装有齿轮式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以及根据前进、后退切换操作切断或连接向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动力传递的离合机构。
此种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优点为在前进、后退切换时,离合机构不进行离合动作,只进行离合器的前进、后退切换操作就能进行离合机构的操作。
在具有这样优点的以往的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输入轴及输出轴上可自由回转地安装有与动力传递方向的主动或被动齿轮常啮合连动的前进齿轮及后退齿轮。此外,作为离合机构,设置有根据前进操作使前进齿轮与输入轴及输出轴相连动的油压离合器等前进离合器以及根据后退切换操作使后退齿轮与输入轴及输出轴相连动的油压离合器等后退离合器,由此进行作业机的前进、后退的切换。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作为与前进、后退的切换操作相连动的离合机构,由于需要前进离合器及后退离合器这样两个离合器,容易造成动力传递结构的复杂化及成本的上升。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与前进、后退切换操作相连动动作的离合机构的结构简单化并降低其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下述结构特征。
根据此结构,伴随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切换为变速中立状态,压力油供给控制装置将离合器切换为非动力传递状态。另一方面,伴随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切换为前进状态或后退状态,压力油供给控制装置将离合器切换为动力传递状态。在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时,需要中断发动机向走行装置的动力传递,在本发明中,中断、连接动力传递用的离合器仅需一个,即与前进、后退切换操作连动的离合器仅需一个。
并且,由于通过压力油供给使离合器切换为非动力传递状态,通过压出压力油由弹簧的弹力作用使离合器切换(返回)为动力传递状态,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在前进、后退状态下的动力传递。
即,在离合器向动力传递状态切换的操作也通过压力油供给进行的结构中,由于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而导致油泵产生油压变动,离合器板的压接压力发生变化而有可能造成离合器动力传递状态的不稳定。与此相比较,在利用本发明时,以稳定性好的弹簧力压接离合器板,将离合器维持于动力传递状态。因此,离合器板的压接压力稳定,离合器的动力传递也稳定,由此,稳定地进行动力传递。
从而,与前进、后退切换操作连动并连接、断开动力传递的离合机构只需一个离合器,使得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并且前进、后退时可稳定可靠地进行动力传递。特别是离合器的结合操作由弹簧的弹力进行,在结合操作中不需油压,成为对低马力的发动机也有效的装置。
克服弹簧的弹力使离合器切换为非动力传递状态的操作通过与离合器机械连动的踏板来完成,此结构为较好方式。在此场合,通过离合器踏板的踏压操作,无论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状态如何,离合机构的离合器都切换到非动力传递状态。因此,前进、后退切换用离合器能够兼用为连接、切断向走行装置的动力传递的走行离合器。
从而,通过离合器的兼用进一步简化动力传递构造。
设置伴随发动机起动操作将离合器内的离合器操作用压力油向外部排出的压出装置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般地,在发动机起动时,为防止伴随起动操作发生的突进,将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切换为变速中立状态后进行发动机起动。
可是,在前述离合机构中,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为变速中立状态时,离合器为非动力传递状态同时为被供给压力油状态。此压力油作为设置于发动机附近、由发动机动力驱动的、构成油压供给控制装置的泵的负荷而作用。
从而,在发动机起动时,前述负荷作为发动机的起动负荷而作用,造成发动机的起动性能降低。
为避免上述问题,本发明中设有压出装置,在进行发动机的起动操作时,离合器内的压力油向外部排出。因此,在将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切换于变速中立状态的发动机起动时,油压泵的负荷能够非常小。
因而,在使用离合机构通过压力油供给成为非动力传递状态的结构时,能减轻发动机起动时油压泵的负荷,使发动机起动性能优良。
再有,作为压力油供给控制装置的阀门设置于变更变换部件位置的操作轴的一端上,由于有关变速变换部件及有关压力油给排阀门一体动作,动作可靠。由于这样的一体性构造,作为前述阀门,能够具有在操作轴的一端部内设置有阀壳且阀体可沿此阀壳移动的结构。
在此一体结构中,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与阀门连动时,可以不设置将阀门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连接的连接装置。
由于阀体直接形成于操作轴的一端部上,在构成阀门时只需设置阀壳即可。
从而,由于不需要与阀门连接的***,在能够简化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与阀门连接用结构的同时,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与阀门的连接。并且通过部件的兼用达到阀门结构简单化的目的。
有关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作用及效果在参照附图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加以体现。
图1为乘用型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为动力部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操作杆与副变速装置的连接关系的正面原理图。
图4为插秧机的前部俯视图。
图5为副变速杆的正视图。
图6为无级变速装置的侧面原理图。
图7为无级变速装置的各变速状态的俯视图。
图8为无级变速装置输入部的纵剖正视图。
图9为无级变速装置操作***的纵剖正视图。
图10为无级变速装置操作***要部的俯视图。
图11为向走行装置传递动力的***的横剖面俯视图。
图12为向插秧装置传递动力的***的横剖面俯视图。
图13为动力传递***要部的横剖面图。
图14为离合机构的剖面图。
图15为离合器各动作状态的剖面图。
图16为拔叉及阀门的各动作状态的剖面图,同时对用于仅允许拔叉及阀门中的一方移动的余量进行说明。
图17为主变速杆安装部的正视图。
图18为操作杆导向器的俯视图。
图19为主变速杆与副变速装置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
图20为油压供给控制手段的油压回路图。
图21-24为其它实施例中,各油压供给控制手段的油压回路图。
图25为图16所示的余量的其它实施例中操作轴与拔叉连动关系的正视图。
以下,以适用于作为作业机一例的乘用型插秧机的情形,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乘用型插秧机,具有通过连杆机构3及油缸4使插秧装置2可自由升降地连接于自走机体1的后部的结构。
自走机体1的结构为,在具有左右一对转向用驱动前轮5与左右一对驱动后轮6的机体构架7的前部,搭载有由引擎盖8覆盖的发动机9及支撑前述前轮5的变速箱壳体10,机体构架7的上部设置有乘用驾驶部,机体机架7的后部连接着支撑前述驱动后轮6的车轴箱11。
引擎盖8的后部连接设有兼作仪表盘的上部罩体部件12与后部罩体13。
乘用驾驶部又如图4所示,具有驱动前轮5转向用方向盘14、驾驶座席15、搭乘踏板16、带操作手柄17a的主变速操作杆17(变速装置之一例)、副变速操作杆18、离合器踏板19。支持方向盘14的转向柱20上下贯通上部罩体部件12。主变速杆17如图3、图17所示,通过在上部罩体部件12上形成的孔12a,安装于上部罩体部件12内的支持部21上,可在孔轴芯P1的周围自由摇动地操作。副变速杆18如图4、图5所示,可在前后向的轴芯P2周围左右自由摇动地安装于乘用驾驶部的脚下,前述孔轴芯P1为左右向的轴芯。
主变速杆17的构成如图19所示,通过在孔轴芯P1周围的左右摇动,可进行至摇动范围后端的后退位置R、摇动范围中间的中立位置N及摇动范围前方的前进位置F的操作。
副变速杆18的构成如图5所示,通过在前后向轴芯P2周围的左右摇动,可进行向摇动范围一端的高速的“移动”位置、摇动范围中间的低速的“作业”位置、摇动范围另一端的超低速的“越畦”位置变换的操作。在“移动”位置与“作业”位置之间以及“作业”位置与“越畦”位置之间,分别设定有中立位置N。
如图1所示,走行装置22由驱动前轮5及驱动后轮6构成。发动机9向走行装置22的动力传递装置如图2所示,具有由发动机9的输出轴9b(图8)向变速箱体10的输入轴10a传递动力的带式无级变速装置23。如图11、图12所示,在变速箱体10内按记载顺序排列设置有离合机构24、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5及副变速装置26。由副变速装置26的输出轴26b通过输出齿轮29向前轮差速器27及驱动车轴箱11的传动轴28传递动力。
无级变速装置23的构成如图6-图9所示。驱动轴33与支持发动机9的构架30上发动机9的输出轴9b以同轴状态设置,通过一对轴承31支撑。此驱动轴33通过橡胶联轴节型接头与发动机9的输出轴9b相连动地连接。在驱动轴33上,安装有可自由调节皮带卷绕半径的输出侧比率皮带轮34。在变速箱体10的输入轴10a上安装有可自由调节皮带卷绕半径的输入侧比率皮带轮35。连接卷绕着输出侧比率皮带轮34及输入侧比率皮带轮35的为传动用的无接头皮带36。输出侧比率皮带轮34的皮带卷绕半径通过外侧的输出皮带轮片34A相对于驱动轴33向驱动轴33的轴芯方向滑动而变更。输入侧比率皮带轮35的皮带卷绕半径通过内侧的输入皮带轮片35A相对于输入轴10a向输入轴10a的轴芯方向滑动而变更。37为将张力作用于到环形皮带36上的张紧轮。
搭接于输出侧比率皮带轮34及输入侧比率皮带轮35上的皮带卷绕半径可以按以下所述进行调节。圆管状的导引内筒38以与驱动轴33及变速箱体10的输入轴10a的轴芯相平行的姿态固定设置。在此导引内筒38中动作轴39通过拔叉40沿轴芯方向可内外自由滑动地嵌合保持着。这样,伴随着滑向动作轴39的内侧,输出皮带轮片34A克服皮带张紧力,向内侧推压移动的同时,容许输入皮带轮片35A由于皮带张力向内侧移动,使无级变速装置23进行加速动作。另一方面,伴随着滑向动作轴39的外侧,输出皮带轮片34A克服皮带张紧力,容许向外侧推压移动的同时,输入皮带轮片35A克服皮带张力向外侧推压移动,使无级变速装置23进行减速动作。
动作轴39上形成有槽41,通过销42结合于此槽中,阻止动作轴39的回转。动作轴39的内端部上形成有螺栓部39A,在此螺栓部39A上结合有小齿轮43,通过固定在动作轴39的轴芯方向位置状态下的回转使动作轴39滑动。此小齿轮43与驱动齿轮44啮合。驱动齿轮44通过变速电机45而正反回转。
无级变速装置23的操作机构具有利用电位计检测主变速杆17摇动位置的操作检测传感器46、通过利用电位计检测动作轴39的滑动位置(参照图10)检测出无级变速装置23的变速状态的变速检测传感器47。控制装置48控制电机45的动作,使主变速杆17在前进区域F内操作时操作检测传感器46的检测结果与变速检测传感器47的检测结果相一致。这样,无级变速装置23成为根据主变速杆17的操作位置而变速的状态。
在图13、图14中示出了离合机构24及控制对此离合机构24的压力油供给排出的压力油供给控制机构B。离合机构24由多板式离合器53、作用于此离合器53的壳体53A上并利用盘簧将离合器53向进入状态施力的弹簧54构成。
离合机构24的输入部由通过齿轮50、50与变速箱体10的输入轴10a相连动的第1轴(相应于油路轴)T1构成(图11)。离合机构24的输出部由可自由回转地安装于第1轴T1上的前进输出齿轮51及后退输出齿轮52构成。离合器机构24根据主变速杆17的前进、后退切换操作连接及切断输入部向输出部的动力传递。即离合机构24在动力传递状态(以下称为结合状态)与非动力传递状态(以下称为脱离状态)间自由切换。
这样,在压力油供给机构B的控制下伴随着向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5的中立位置的切换,向位于与离合器壳体53A一体形成的活塞部55与第1轴T1上以轴芯方向位置固定状态设置的油缸部(管部)56之间的油缸室C中,即活塞部55与油缸部56形成的油压缸Cy的油缸室C中供给压力油。由此,克服弹簧54的弹力,推压活塞部55向离合器脱离方向移动,离合器53切换为脱离状态。另一方面,在压力油供给机构B的控制下伴随着向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5的前进或后退位置的切换,油缸室C内的压力油向外部(变速箱体10内)排出。由此,由于弹簧54的弹力,活塞55向离合器结合方向返回,离合器53切换为结合状态。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如图11-图13所示构成。在副变速装置26的输入轴26a上,可自由回转地安装有与离合机构24的前进输出齿轮51连动的前进齿轮57以及通过外嵌在中介轴58上的中介齿轮58a、58b与离合机构24的后退输出齿轮52相连动的后退齿轮59。变换齿轮60与输入轴26a可一体回转地安装于前进齿轮57与后退齿轮59之间。此变换齿轮60在只与前进齿轮57啮合连动的前进位置、只与后退齿轮59啮合连动的后退位置以及与前进齿轮57及后退齿轮59都不啮合连动的中立位置中可自由拔动地构成。
在上述结构中,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的前进状态由于变换齿轮60只与前进齿轮57啮合连动,由离合机构24的前进输出齿轮51通过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的前进齿轮57向输入轴26a传递前进动力。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的后退状态由于变换齿轮60只与后退齿轮59啮合连动,由离合机构24的后退输出齿轮52通过中介轴58上的中介齿轮58a、58b以及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的后退齿轮59向输入轴26a传递后退动力。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的中立状态由于变换齿轮60位于中立位置,离合机构24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之间的动力被切断,因而不向输入轴26a传递动力。即离合机构24与前进、后退机构25之间的关系由表1所示。
[表1]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 前进状态 中立状态 后退状态
变换齿轮60 与前进齿轮57啮合、向前进齿轮51传递动力 不啮合 与后退齿轮59啮合、由中介齿轮58反转后,向后退齿轮52传递动力
压力油供给控制机构B的阀门76
离合机构24内的压力油 排油 给油 排油
离合机构24 动力传递状态(结合) 非动力传递状态(脱离) 动力传递状态(结合)
弹簧54 有弹力 压力油与弹力对抗 有弹力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的操作装置如图2、图3、图13、图17、图19的(a)、(b)所示构成。
使变换齿轮60经拔叉61而变换的操作轴62通过与副变速装置26的输入轴26a相平行方向的位置变更使变换齿轮移动至前进位置、中立位置及后退位置。此操作轴62通过利用滚珠的止动机构63能够位于前进位置、中立位置、后退位置的各个位置上。此外设置有通过摇动使操作轴62的位置变更的操作臂64以及通过拉压使此操作臂64摇动的操作杆65。操作杆65通过连杆67与主变速杆17上固定着的臂66相连动。在此机构中,主变速杆17位于前进领域F的增速开始位置f时,操作轴62位于前进位置,主变速杆17位于中立位置N时,操作轴62位于中立位置,主变速杆17位于后退位置R时,操作轴62位于后退位置。连杆67通过连接销68与臂66相连动。在臂66上形成的销孔由将主变速杆17在增速开始位置f与位置R之间的摇动传递给连杆67以使连杆67摇动的连动孔69,及不将主变速杆17在前进领域F上的摇动传递给连杆67以使连杆67不摇动的非连动孔70构成。非连动孔70沿孔轴芯P1周边形成圆弧状。即,由于连接销68沿非连动孔70移动期间由连接销68到孔轴芯P1的距离一定,即使主变速杆17移动连杆67也不摇动,从而连杆67端部的操作杆65不上下移动。
主变速杆17如图3、图17所示,具有在乘用驾驶部的上部罩体部件12内折曲,在前后向轴芯P3周围自由摇动的构造。在此主变速杆17中位于上部罩体12内的部分上连接设置有限制臂71。因此,在上部罩体部件12内,如图3、图17、图18所示,设置有操作杆导向装置72。操作杆导向装置72具有当主变速杆17位于最大增速位置fm时与前述限制臂71结合,以限制保持主变速杆17的其以上的摇动的最大速度限制部A1、当主变速杆17位于增速开始位置f时限制臂71在前后向轴芯P3周围摇动结合,以将主变速杆17保持于增速位置f的前进保持部A2、当主变速杆17位于中立位置N时限制臂71在前后向轴芯P3周围摇动结合,以将主变速杆17保持于中立位置N的中立保持部A3、当主变速杆17位于后退位置R时与限制臂71结合,以限制保持主变速杆17的其以上的摇动的后退保持部A4。
前述压力油供给控制结构B如图11、图13、图14、图20所示,由发动机9驱动的油压泵73、从此油压泵73至油缸室C的油路74、至变速箱体10的排油路75及阀门76构成。阀门76在变换部件61的操作轴62的一端部以阀柱塞的形式形成。阀门76在操作轴62位于中立位置时,关闭向变速箱体10的排油路75,由油压泵73的压力油通过油路74向油缸室C供给。另一方面,在操作轴62位于前进位置或后退位置时,阀门76打开排油路75,油缸室C内的压力油通过油路74排出。油路74的一部分形成于第1轴T1内。
阀门76由在操作轴62一端部上形成的阀柱塞76A(相当于阀体)以及安装于变速箱体10上、在***有阀柱塞的同时形成螺杆的阀壳76B构成。
阀壳76B由安装于变速箱体上的阀壳本体76a及形成***有阀柱塞76A的螺栓用的空心轴76b构成。空心轴76在阀柱塞移动方向上可自由调整位置地安装着。
空心轴76b的位置通过调节空心轴76b向阀壳本体76a拧入量而被调节。同时,在空心轴76b中由阀壳本体76a的突出部分形成有使回转操作容易的与非突出部分不同的直径。76C为空心轴76b的锁紧螺母,76D为利用螺杆开闭塞空心轴76b端部开口的栓柱。
此外,在操作轴62上形成有将形成于阀柱塞76A的端面与阀壳76B之间的阀柱塞移动用空间76S与前述变速箱体10内连通的连通路76d。
在上述结构中,在操作轴62位于中立位置时,由于通过在操作轴62上形成的阀柱塞76A将压力油供给控制装置B的阀门76关闭,并且油压泵73的压力油通过第1轴T1内的油路74向离合机构24内供给,由于此压力油,离合机构24克服弹簧54的弹力切换到脱离状态(非动力传递状态)。另一方面,在操作轴62位于前进位置或后退位置时,由于阀柱塞76A与操作轴62共同变换,将阀门76打开,来自油压泵73的压力油由排油路75排出,不供给离合机构24。因此离合机构24通过弹簧54的弹力切换到结合状态(动力传递状态)。即,压力油供给控制装置B与离合机构24之间的关系由表1所示。
前述离合器53与离合器踏板19机械连动,通过离合器踏板19的踏压操作克服弹簧54的弹力切换到脱离状态。离合机构24具有通过踏压操作此离合器踏板19使离合器53内,即油路74内的离合器操作用压力油向外部(变速箱体10内)排出的压出机构。即,离合器踏板19的踏压操作成为发动机发动时的操作。
前述离合器53与离合器踏板19相连动的装置如图14所示,由通过复位轴承100将罩体53A向脱离方向动作的离合器叉101以及回转操作轴104构成,其中回转操作轴104由于通过杆102与离合器踏板19的踏压操作相连动并向一方向回转,从而通过凸轮机构103将前述离合器叉101向脱离方向移动。
前述压出装置如图15的(a)(b)(c)所示由放泄阀EV构成,此放泄阀EV由油缸Cy、以及形成于活塞部55上的缺口77构成。活塞55设定为伴随向油缸室C的压力油供给的第一动作冲程L1比伴随离合器踏板操作的第2动作冲程L2要大。在前述活塞部55上形成的缺口部77的尺寸设定为活塞部55仅在比第1动作冲程L1大的第3冲程L3以上动作时,油缸室C与变速箱体10相连通。
在前述操作轴62与变换齿轮60即拔叉61之间,形成有图16的(a)(b)(c)所示的前进余量Fu及后退余量Ru。前进余量Fu由于在由操作轴62的前进位置向中立位置移动开始时允许相对操作轴62的拔叉61先行移动,可以在拔叉61维持于前进位置状态下向仅向阀柱塞76A供给压力油的位置移动。后退余量Ru由于在由操作轴62的后退位置向中立位置移动开始时允许相对操作轴62的拔叉61先行移动,可以在拔叉61维持于后退位置状态下向仅向阀柱塞76A供给压力油的位置移动。
形成前述前进余量Fu及后退余量Ru的结构由销110至阶部111按以下所述构成。销110伴随着操作轴62由后退位置向中立位置的移动及由中立位置向前进位置的移动,推压移动拔叉61的基端部。阶部111随着操作轴62由前进位置向中立位置的移动及由中立位置向后退位置的移动,推压移动拔叉61的基端部。销110与阶部111的间隔La设定为比拔叉61的基端部的宽度Lb的设定量大。即在推压销110并位于前进位置的拔叉61与阶部111之间形成前述余量Fu,在推压阶部111并位于后退位置的拔叉61与销110之间形成前述余量Ru。
前述副变速装置26结构如图11所示,在输入轴26a上以一体回转的状态安装着超低速传动齿轮78与低速传动齿轮79及高速传动齿轮80,在输出轴26b上,可自由回转地安装着与前述超低速传动齿轮78相啮合连动的超低速被动齿轮81的同时,以可自由变换并一体回转状态安装有被动体82。被动体82上具有与超低速被动齿轮81相连动用的连动销82a、与低速传动齿轮79啮合连动用的低速被动齿轮部82b以及与高速传动齿轮80啮合连动用的高速被动齿轮部82c。这样,在要将输入轴26a的动力超低速传递至输出轴26b上时,通过操作副变速杆18于“越畦”位置,被动体82变换于连动销82a与超低速被动齿轮81相连动位置。在要将输入轴26a的动力低速传递至输出轴26b上时,通过操作副变速杆18于“作业”位置,被动体82变换于低速被动齿轮部82b与低速传动齿轮79相啮合连动位置。在要将输入轴26a的动力高速传递至输出轴26b上时,通过操作副变速杆18于“移动”位置,被动体82变换于高速被动齿轮部82c与高速传动齿轮80相啮合连动的位置。
图12中的200为将前述中介轴58作为输入轴进行3级轴间变速的第1轴间变速装置,201为将第1轴间变速装置200的输出轴作为输入轴进行2级轴间变速的第2轴间变速装置,第1轴间变速装置200的变速与第2轴间变速装置201的变速相组合能够进行6级的轴间变速。202为设置于第2轴间变速装置201的输出***上,在受到设定以上的负荷作用时断开向后面的动力传递的轴离合器,203为与轴离合器202的输出部相连动的移苗离合器,此移苗离合器203的输出传递至前述插秧装置2。
形成前述压出装置的放泄阀EV可由图21-图24所示的结构来代替图20的结构。
(1)在图21所示例中,在前述油路74上连接有作为开闭阀的放泄阀EV。通过打开此开闭阀,由油路74即油缸Cy的油缸室C向外部排出离合器操作用压力油,同时通过关闭此开闭阀可阻止压力油向外部排出。在此其它实施例(1)中,与离合器踏板19的踏压操作相连动,使可逆性的放泄阀EV开放。在此场合,离合器19的踏压操作成为发动机起动时的操作。即发动机起动时,通过踏压操作离合器踏板19,降低了油路74内的压力,因而驱动油压泵73能够减轻发动机9的起动负荷,能够提高发动机9的起动性能。
(2)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设有压出装置,减轻了发动机9的起动负荷,但也可按图22所示,通过设置在发动机起动操作时切断发动机9向油压泵73的传动的装置,以减轻发动机9的起动负荷。在此其它实施例(2)中装置的构成为,设置结合和切断由发动机9向油压泵73的传动的离合器150,通过前述离合踏板19的踏压操作与离合器150可逆性切断动作相连动。在此场合,离合器踏板19的踏压操作成为发动机起动时的操作。
(3)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发动机起动时的操作,示出了离合器踏板19的踏压操作,但作为发动机起动时的操作,也可为使用发动机起动电机151的起动操作。作为具体例子如图23、图24所示,可以使用将钥匙开关152置于起动位置的操作。图23所示其它实施例是,将上述其它实施例(1)所示的放泄阀EV在向钥匙开关152置于电机起动位置的操作中处于可逆开放,而放泄阀EV由电磁阀或电动阀构成。另外,图24所示其它实施例为,是上述实施例(2)中所示的离合器150在钥匙开关152置于起动位置的操作中进行可逆性切断动作,离合器150为电磁式或电动式。
(4)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也可设置销112代替将拔叉61推压向后退位置的阶部111,拔叉61的两端面上形成凸轮面113,通过操作轴62的回转操作,改变销110、112相对于凸轮面113的位置,以调整凸轮面113与销110、112的间隔,即调整前进余量Fu及后退余量Ru。
(5)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通过在轴芯方向的滑动来操作拔叉61的操作轴62,也可通过操作轴62在轴芯周围的回转来操作拔叉61。
(6)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适用于插秧机的例子,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联合收割机及拖拉机等各种作业机。

Claims (5)

1、一种由发动机(9)向走行装置(22)传递动力的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此动力传递装置具有能够在前进状态、中立状态及后退状态之间切换的齿轮式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以及根据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的切换操作将向此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的动力切换为动力传递状态或非动力传递状态的离合机构(24),其特征为,所述离合机构(24)在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切换至所述动力传递状态,通过由压力油供给装置(B)向所述离合机构(24)供给压力油,所述离合机构(24)克服所述弹簧(54)的弹力切换至所述非动力传递状态;并且,所述压力油供给装置(B)在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处于所述中立状态时,向所述离合机构(24)供给压力油,并在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5)处于所述前进状态或后退状态时,使压力油从所述离合机构(24)中排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离合机构(24)的输入部由与变速箱体(10)的输入轴(10a)相连动,同时具有向前述离合机构(24)供给压力油的油路(74)的油路轴(T1)构成,所述离合机构(24)的输出部由可自由回转地安装在所述油路轴(T1)上的前进输出齿轮(51)及后退输出齿轮(52)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为,设置有与所述离合机构(24)机械连动,通过踏压操作使所述离合机构(24)克服弹簧(54)的弹力以切换为所述非传递状态的离合器踏板(19)。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为,设置有伴随所述发动机(9)的起动操作使所述离合机构(24)内的离合器操作用压力油向外部排出的压出装置(EV)。
5、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压力油供给控制装置(B)具有向前述离合机构(24)供给的压力油的供给及排出用阀门(76),此阀门(76)由阀壳(76B)和阀体(76A)构成,其中,阀壳(76B)装置于使所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5)的变换部件(60)位置变更的操作轴(62)的一端部内,而阀体(76A)形成于此操作轴(62)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阀壳(76B)联动,当所述操作轴(62)位于中立位置(N)时向所述离合器(53)供给压力油,当此操作轴(62)位于前进位置(f)或后退位置(R)时从所述离合器(53)中排出压力油。
CN98115635A 1997-09-05 1998-07-02 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 Pending CN12107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240749A JPH1182560A (ja) 1997-09-05 1997-09-05 作業機の動力伝達装置
JP240749/97 1997-09-05
JP240748/97 1997-09-05
JP24074897 1997-09-05
JP21780/98 1998-02-03
JP10021780A JPH11141578A (ja) 1997-09-05 1998-02-03 作業機の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0795A true CN1210795A (zh) 1999-03-17

Family

ID=27283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15635A Pending CN1210795A (zh) 1997-09-05 1998-07-02 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9990029226A (zh)
CN (1) CN121079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504A (zh) * 2012-05-22 2013-12-04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打桩机发动机
CN104137708A (zh) * 2014-07-26 2014-11-12 何嘉俊 拨禾、扶禾、割刀和夹持输送链变速器
CN114458697A (zh) * 2022-02-16 2022-05-10 九江市畅球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压胀紧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97719B1 (ko) * 2002-06-17 2005-06-28 대동공업주식회사 트랙터용 전륜증속 절환용 클러치
CN114396436B (zh) * 2022-01-19 2024-05-10 泉州市鑫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汽车离合器助力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504A (zh) * 2012-05-22 2013-12-04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打桩机发动机
CN103422504B (zh) * 2012-05-22 2015-07-15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打桩机发动机
CN104137708A (zh) * 2014-07-26 2014-11-12 何嘉俊 拨禾、扶禾、割刀和夹持输送链变速器
CN104137708B (zh) * 2014-07-26 2016-08-31 何嘉俊 拨禾、扶禾、割刀和夹持输送链变速器
CN114458697A (zh) * 2022-02-16 2022-05-10 九江市畅球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压胀紧套
CN114458697B (zh) * 2022-02-16 2022-11-29 九江市畅球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胀紧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29226A (ko) 199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0100938A (ko) 승용형 작업기
JP2003207020A (ja) 作業車
CN100337519C (zh) 水田作业机
CN1210795A (zh) 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装置
CN100472098C (zh) 乘用型行驶车辆
CN1296241C (zh) 作业车辆
CN110023177B (zh) 作业车
CN1275821C (zh) 乘用型作业机
CN101480912B (zh) 双发动机汽车
CN106763717A (zh) 一种电控换挡式变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080114487A (ko) 작업차
JP3960879B2 (ja) 水田作業機
JP4162415B2 (ja) 乗用田植機
CN2897706Y (zh) 拖拉机
JP2003207021A (ja) 作業車
CN111634186B (zh) 一种具有多级动力分配传动的拖拉机
KR100433736B1 (ko) 동력 농기계
JPH0642422Y2 (ja) 苗載台における苗マット縦送りクラッチ装置
JP2607222Y2 (ja) 乗用移動農機における変速装置
JP6268515B2 (ja) 作業車両の車軸駆動装置
JP4258970B2 (ja) 乗用型苗植機
JP3274863B2 (ja) 乗用走行車体
CN1283485C (zh) 乘式插秧机
JP4009777B2 (ja) 走行車体
JPH0711545Y2 (ja) 苗載台における苗マット縦送りクラ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