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02942A - 上止件、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上止件、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02942A
CN118102942A CN202180103063.8A CN202180103063A CN118102942A CN 118102942 A CN118102942 A CN 118102942A CN 202180103063 A CN202180103063 A CN 202180103063A CN 118102942 A CN118102942 A CN 118102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lider
upper stopper
fastener
fix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30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细川祐介
瑞斯图·阿克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102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029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6Means for permanently uniting the stringers at the end; Means for stopping movement of slider at the end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止件(1、1A、1B),其包括:第一基部(10、11)及第二基部(12、13),沿着上下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能够弹性变形的爪部(20、21),从所述第一基部(10、11)开始延伸,随着朝向所述第二基部(12、13)而从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向另一侧倾斜;以及延伸部(15、17、23),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爪部(20、21)而在所述左右方向另一侧,在所述第一基部(10、11)与所述第二基部间延伸。在设置于所述爪部(20、21)与所述第二基部(12、13)的彼此相向的壁面(20a、12a、21a、13a)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拉头(60)的凸缘(65)能够通过的拉头通路(30)。所述延伸部(15、17、23)具有与所述爪部(20、21)相向的壁面(15a、17a),以限制所述爪部(20、21)弹性变形的可动范围。

Description

上止件、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止件、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背景技术
通常,在拉链上,在左右的拉链牙链带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拉头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上止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上止件构造中,包括由连结部相连的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从第一基部开始延伸的弹性消失防止片(爪部)与第二基部之间形成使拉头的凸缘通过的间隙(拉头通路)。连结部相对于芯线设置于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弹性消失防止片相对于芯线设置于左右方向另一侧。因此,将拉头安装于拉链牙链带时,拉头的凸缘使弹性消失防止片变形,增大间隙,以使凸缘能够通过。而且,在该上止件构造中,即使拉头想要通过所述间隙而脱出,弹性消失防止片也无法超越芯线而变形,因此,不存在上述间隙变大的情况,从而防止拉头的凸缘脱离所述间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第254338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上止件中,在拉头的凸缘通过所述间隙安装拉头时,以间隙变大的方式使弹性消失防止片变形,但如果过度的力作用于弹性消失防止片,则存在使弹性消失防止片破损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过度的力作用于爪部也能使拉头通过拉头通路且不会使爪部破损的上止件、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由以下结构而达成。
(1)一种上止件,其安装于固定构件,对拉头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所述上止件包括:
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沿着上下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
能够弹性变形的爪部,其从所述第一基部开始延伸,随着朝向所述第二基部而从左右方向的其中一侧向另一侧倾斜;以及
延伸部,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爪部在所述左右方向另一侧,在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延伸,
在设置于所述爪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的彼此相向的壁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有拉头通路,所述拉头的凸缘能够通过所述拉头通路,
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所述爪部相向的壁面,以对所述爪部弹性变形时的可动范围进行限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止件,利用延伸部的壁面限制爪部的可动范围,因此即使过度的力作用于爪部,也能使拉头通过拉头通路且不会使爪部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表侧观察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上止件的拉链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Ⅱ-Ⅱ线截取的拉链的剖视图。
图3是右方的拉链牙链带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右方的拉链牙链带中的上止件的立体图。
图5的(a)是从表侧观察上止件的俯视图,图5的(b)是从背侧观察上止件的仰视图。
图6的(a)是从图5的(a)的Ⅵ方向观察上止件的侧视图,图6的(b)是从图5的(a)的Ⅵ’方向观察上止件的侧视图。
图7的(a)至图7的(c)示出了将拉头安装于右方的拉链牙链带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8的(a)是从表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上止件的俯视图,图8的(b)是从背侧观察图8的(a)的上止件的仰视图。
图9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包含有设置于拉链的下方的插棒及座棒的分离嵌插件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所示的分离嵌插件收纳于第一拉头及第二拉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从表侧观察具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止件的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2是带拉链的产品沿着图11的Ⅻ-Ⅻ线的剖视图。
图13是从表侧观察具有上止件的右方的链牙构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4的(a)是从表侧观察链牙构件的俯视图,图14的(b)是链牙构件的侧视图。
图15的(a)是从表侧观察所缝制的链牙构件和面料的俯视图,图15的(b)是沿着图15的(a)的XV-XV线的剖视图,图15的(c)是沿着图15的(a)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3的上止件的立体图。
图17的(a)是从表侧观察上止件的俯视图,图17的(b)是从背侧观察上止件的仰视图。
图18的(a)是从图17的(a)的XVIII方向观察上止件的侧视图,图18的(b)是从图17的(a)的XVIII’方向观察上止件的侧视图。
图19是从图17的(a)的XIX方向观察上止件的主视图。
图20是对将右方的链牙构件缝接于面料的缝制加工进行示意性说明的示意图。
图21是对缝制加工中,上止件被引导部件引导的状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2示出了图13的上止件和面料的主视图。
图23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包含有设置于拉链的下方的插棒及座棒的分离嵌插件的俯视图。
图24示出了将图23中所示的分离嵌插件收纳于第一拉头及第二拉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5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右方的拉链牙链带中的上止件的立体图。
图26的(a)是从表侧观察图25的上止件的俯视图,图26的(b)是从背侧观察上止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2、2A:上止件
3:表部
4:背部
5:边界面
10、11:第一基部
10b、12b:第二侧壁面
12、13:第二基部
12a、13a:壁面
12a1、13a1:倾斜面
12a2、13a2:层差面
12a3、13a3:宽度方向壁面
14、16:入口侧延伸部
15、17、23:出口侧延伸部
18、19:止挡部
20、21:爪部
20a、21a:壁面
23c:第一侧壁面
30:拉头通路
36:固定构件推压部
40a:左方的拉链牙链带
40b:右方的拉链牙链带
41:拉链带(固定构件)
43:芯线
44:带状的固定构件
50、50A:链牙列
51、51A:链牙
59:链牙构件
60:拉头
61:上翼板
62:下翼板
63:引导柱
64:链牙引导路
64a:后口
64b:肩口
65:凸缘
65a:右凸缘
70、71:齿轮啮合部
72:齿轮***凹部
73:上止件翅部
73a:贯穿孔
100:拉链
101:带拉链的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上止件及具有上止件的拉链或带拉链的产品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于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为拉头的滑动方向,指左右的链牙列的长边方向,特别是将拉头以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的方式滑动的方向设为“上方”,将以使左右的链牙列分离的方式滑动的方向设为“下方”。
而且,“左右方向”为一对链牙列排列的方向且与拉头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可称为链牙及上止件的宽度方向。
进而,“表背方向”为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可称为链牙及上止件的高度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表侧观察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上止件1的拉链100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拉链的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拉链100包括:拉链牙链带40a、拉链牙链带40b,为左右一对,沿着长边方向为长条状;以及拉头60,起能够使左右的拉链牙链带40a、拉链牙链带40b之间开合。左右的拉链牙链带40a、拉链牙链带40b包括左右的拉链带(固定构件)41、及在左右的拉链带41的相向缘部等间隔地分离安装有多个独立的链牙51的左右的链牙列50。
在右方的拉链牙链带(以下也简称为“右牙链带”)40b中,上止件1与链牙列50的上端邻接地安装于拉链带41的相向缘部,在左方的拉链牙链带40a(以下也简称为“左牙链带”)中,上止件2与链牙列50的上端邻接地安装于拉链带41的相向缘部。上止件1及上止件2对拉头60朝向上方的进一步移动进行限制。
而且,在图1及图2中,省略设置于拉链100的下方的插棒及座棒。
如图3所示,链牙51包括:主干部52,其固定于拉链带41的芯线43;颈部53,其具有从主干部52向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中间变细的形状;啮合头部54,从颈部53进一步向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能够与对象侧的链牙51啮合,在俯视下大致呈长圆形状;以及肩部55,从颈部53向上方及下方突出。
主干部52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形状,并且以芯线43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包裹拉链带41的芯线43而形成。颈部53以其长度尺寸小于主干部52、并且在规定的位置成为最小的方式形成。沿着长度方向在啮合头部54的顶端部(前端部)形成有在使左右的链牙列50啮合时使啮合对象侧的链牙51的肩部55嵌入的凹槽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链牙51包括自主干部52起在宽度方向上向与颈部53相反的方向延伸、且薄于主干部52的脚部56,也可为不包括脚部56的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链牙51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任意变更。
链牙51及上止件1、上止件2例如通过将尼龙、聚缩醛、聚酰胺、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热塑性树脂注塑成形于拉链带41而一体地形成。另外,在本发明中,链牙51及上止件1、上止件2的材质并不限定于上述合成树脂,例如也可由其他合成树脂或金属所形成。而且,链牙51及上止件1、上止件2并不限定于通过注塑成形来形成,例如包括通过焊接或黏接等将预先形成为规定的形状的链牙51及上止件1、上止件2固接于作为固定构件的拉链带41的结构。
为了提高链牙51及上止件1、上止件2的安装强度,而在各拉链带41的相向缘部设置芯线43。芯线43的粗细大于拉链带41的厚度,因此,芯线43从拉链带41的表面突出。
而且,拉头60包括上翼板61、下翼板62、以及将上下翼板61、62之间连结的引导柱63(参照图1、图2、图7及图10)。在上下翼板61、62之间规定Y字形的链牙引导路64。链牙引导路64朝向拉头60的后口64a开口,并且朝向在引导柱63的左右相邻的两个肩口64b开口。上翼板61包括规定链牙引导路6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的凸缘65(65a)。凸缘65将链牙51约束于链牙引导路64内,并且使拉链带41从上翼板61的凸缘65与下翼板62之间的间隙释放至链牙引导路64的外部。而且,通过设置于上翼板61的拉片安装部66将拉片67安装于拉头60。
在此种拉链100中,若使用者使拉头60朝向上方移动,则左右的拉链牙链带40a、拉链牙链带40b的链牙列50之间闭合,若向下方移动,则左右的链牙列50间打开。而且,将拉头60下拉至下端位置,抽出未图标的插棒,并将插棒通过拉头60的链牙引导路64而向上方抽出,由此能够将左牙链带40a与右牙链带40b分离。在该状态下,拉头60保留于右牙链带40b。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保留于右牙链带40b的拉头60能够以下文所述的方式经由上止件1从右牙链带40b拆卸。进而,能够将新的或进行了修理等的拉头60经由上止件1安装于右牙链带40b。
继而,参照图4~图6对右牙链带40b中的上止件1进行说明。以下,关于上止件1的表背方向中的表侧是指从右牙链带40b的拉链带41向拉头60的上翼板61侧分离一侧(相对于图1的纸面为近前侧),表背方向中的背侧是指从拉链带41向拉头60的下翼板62侧分离一侧(相对于图1的纸面为进深侧)。
上止件1在表背方向上包括相对于拉链带41形成于表侧的表部3、及相较于芯线43而在左牙链带40a侧与表部3局部连结且相对于拉链带41形成于背侧的背部4,利用表部3与背部4包裹拉链带41的芯线43。上止件1以芯线43处于左右方向的大致中间部的方式配置于拉链带41。而且,为了方便,将表部3与背部4的边界称为边界面5。
如图5的(a)所示,表部3包括: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沿着上下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沿着左右方向为长条状;能够弹性变形的爪部20,其从第一基部10延伸出,随着朝向第二基部12而从左右方向其中一侧(靠近左方的链牙列50一侧)向另一侧(远离左方的链牙列50一侧)倾斜,以直线状延伸;以及一对延伸部14、延伸部15,相对于拉链带41的芯线43,在左右方向两侧沿着上下方向在第一基部10与第二基部12间延伸。一对延伸部14、延伸部15包括:入口侧延伸部14,相对于爪部20而设置于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即下文所述的拉头通路30的入口部侧;以及出口侧延伸部15,相对于爪部20而设置于左右方向另一侧、即下文所述的拉头通路30的出口部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延伸部14、延伸部15分别将第一基部10与第二基部12连结。
如图5的(b)所示,背部4不包括爪部20,在表背方向上与爪部20相向的位置包括固定构件推压部36且形成为环状。固定构件推压部36沿着表背方向贯穿,通过与芯线43抵接的开口缘部推压拉链带41的芯线43。
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部4以于在表背方向上与表部3的第一基部10、第二基部12、及一对延伸部14、延伸部15相向的位置包括与第一基部10、第二基部12、及一对延伸部14、延伸部15相当的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3、及一对延伸部16、延伸部17(入口侧延伸部16、出口侧延伸部17)的方式所形成。如图6的(a)及图6的(b)所示,表部3的入口侧延伸部14与背部4的入口侧延伸部16在表背方向上连续,另一方面,表部3的出口侧延伸部15与背部4的出口侧延伸部17以隔着拉链带41的方式相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延伸部16、延伸部17也分别将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3连结。
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相较于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而向左右方向另一侧偏移形成。因此,入口侧延伸部14、入口侧延伸部16将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的左右方向其中一侧的侧部与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的左右方向其中一侧的上部连结,出口侧延伸部15、出口侧延伸部17将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的左右方向另一侧的下部与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的左右方向另一侧的侧部连结。
而且,入口侧延伸部14、入口侧延伸部16及出口侧延伸部15、出口侧延伸部17在表背方向上被设计为低于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及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即,入口侧延伸部14及出口侧延伸部15的表面相较于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的表面而更靠近边界面5形成,入口侧延伸部16及出口侧延伸部17的背面也相较于第一基部11及第二基部13的背面而更靠近边界面5形成。
表部3及背部4的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包括分别从周围的表背面向表背方向进一步突出的止挡部18、止挡部19。止挡部18、止挡部19是在左右的拉链牙链带40a、拉链牙链带40b未分离的通常的状态下,向上方移动的拉头60的肩口64b顶接而实质性地限制拉头60朝向上方的进一步移动的部分。因此,表部3及背部4的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无法通过拉头60的链牙引导路6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部18、止挡部19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于与出口侧延伸部15、出口侧延伸部17大致相同的位置。
另一方面,表部3及背部4的第二基部12、13的表背方向的高度以能够通过链牙引导路64的方式形成。即,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设定为表背方向上的整体的厚度略小于拉头60的上翼板61与下翼板62之间的间隔,而且,设定为能够通过链牙引导路64的后口64a与其中一个(右方)肩口64b之间的大小。
而且,如图5的(a)所示,在表部3中,在设置于爪部20与第二基部12的彼此相向的壁面20a、壁面12a之间的间隙形成有拉头60的凸缘65能够通过的拉头通路30。因此,经由该拉头通路30,拉头60能够相对于右牙链带40b进行安装及拆卸。
拉头通路30以将拉头60安装于右牙链带40b时为基准,在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在爪部20的基端部与第二基部12的各壁面20a、壁面12a之间形成入口部30a,在左右方向另一侧,在爪部20的顶端部与第二基部12的各壁面20a、壁面12a之间形成出口部30b。
具体而言,第二基部12的壁面12a包括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倾斜面12a1、在拉头通路30的出口部30b处相对于倾斜面12a1而向左右方向弯曲且向拉头通路30鼓出的层差面12a2、及相对于倾斜面12a1而在入口部侧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壁面12a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差面12a2也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因此,拉头通路30的入口部30a中的间隔较出口部30b中的间隔更宽。而且,由第二基部12的倾斜面12a1与爪部20的壁面20a构成的拉头通路30的间隔以从入口部侧朝向出口部侧逐渐变窄的方式形成。进而,由第二基部12的倾斜面12a1与爪部20的壁面20a构成的拉头通路30的出口部30b侧的间隔在爪部20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设计为比拉头60的凸缘65的宽度更窄。
由此,在拉头通路30中,入口部30a中的间隔宽,因此能够使拉头60容易***拉头通路30。而且,拉头通路30被设定为如下的最小限度的间隔:在使用通常的拉链100时避免拉头60不慎经由上止件1自右牙链带40b脱离,并且能够通过使爪部20弹性变形而使拉头60进出。
进而,在安装拉头60时,爪部20能够在出口侧延伸部15侧弹性变形而扩大拉头通路30的间隔,但由于出口侧延伸部15的左壁面15a是与爪部20的顶端部相向设置,故而对爪部20弹性变形时的可动范围有所限制,从而防止过度的力作用于爪部20时的爪部20的破损。
而且,层差面12a2以堵塞拉头通路30b的出口部30b的方式鼓出,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拉头60不慎通过拉头通路30而自右牙链带40b拆卸。但在将拉头60安装于右牙链带40b时、拉头60使爪部20弹性变形而扩大拉头通路30的宽度时,层差面12a2以能够通过拉头通路30的程度从拉头通路30鼓出。
图7是表示将拉头60通过拉头通路30安装于右牙链带40b的工序的说明图,省略拉头60的上翼板61,另一方面,图示出上翼板61的凸缘65。
在将拉头60安装于右牙链带40b时,首先,使与拉头60的上下翼板61、62平行的面大致平行于拉链带41,且使右牙链带40b的上止件1相对于拉头60倾斜,并且使拉头60的后口64a靠近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在图7的(a)的时刻,拉头60的右凸缘65a的下端进入拉头通路30,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从后口64a局部进入拉头60的链牙引导路64。
此时,由于较宽地形成入口部30a中的间隔,故而容易使右凸缘65a通过拉头通路30。若从图7的(a)的时刻起压入拉头60,则如图6的(b)所示,拉头60的右凸缘65a更深地进入拉头通路30,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的整体进入链牙引导路64。在该时刻右凸缘65a使爪部20弹性变形,并且沿着爪部20的壁面20a与第二基部12的壁面12a移动。此处,即便过度的力经由右凸缘65a作用于爪部20,也可通过出口侧延伸部17的壁面17a限制爪部20的可动范围,因此能够防止爪部20的破损。
若从图7的(b)的时刻起进一步压入拉头60,则如图7的(c)所示,拉头60的右凸缘65a的上端越过拉头通路30的出口部30b而通过,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靠近链牙引导路64的右方的肩口64b。其后,使拉头60向下方移动。由此,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从拉头60的右方的肩口64b前进至拉头60外,并且与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的下方相连的链牙列50从拉头60的后口64a插通于链牙引导路64。由此,拉头60相对于右牙链带40b的安装完成。
而且,通过逆向进行以上工序,能够从右牙链带40b拆下拉头60。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拉头60的凸缘65仅形成于上翼板61的情况下的上止件1进行了说明,但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8所示,上止件1B也可应用于拉头60的凸缘65形成于上翼板61与下翼板62这两者的情况。
即,上止件1B的表部3及背部4均分别包括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及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爪部20、爪部21、及延伸部14、延伸部15、延伸部16、延伸部17。即,以相对于边界面5线对称的方式形成,在上止件1B的背部4设置有所述实施方式的表部3中所说明的结构。
因此,在设置于背部4的爪部21与第二基部13的彼此相向的壁面21a、壁面13a之间的间隙也形成拉头通路30。而且,出口侧延伸部17也包括与爪部21相向的壁面17a,以限制爪部21弹性变形时的可动范围。进而,第二基部13的壁面13a与表部3的第二基部12的壁面12a同样,具有倾斜面13a1、层差面13a2、及宽度方向壁面13a3。
由此,可通过表部3的拉头通路30使上翼板61的凸缘65插通,且通过背部4的拉头通路30使下翼板62的凸缘65插通。
继而,参照图9~图10,对包括设置于拉链100的下方的插棒及座棒的分离嵌插件进行说明。另外,在图9及图10中,图示出所述实施方式中的不包括脚部56的结构的链牙51。
分离嵌插件6邻接于左右的链牙列50的下方端部而设置。在左牙链带40a例如设置有插棒110,在右牙链带40b例如设置有座棒120。
插棒110包括在链牙列50的下方端部与链牙列50分离地设置的第一插棒分割体111、及在第一插棒分割体111的下方与第一插棒分割体111分离地配置的第二插棒分割体112。第一插棒分割体111及第二插棒分割体112以与链牙51的安装间距相同的安装间距设置。座棒120包括在链牙列50的下方端部与链牙列50分离地设置的第一座棒分割体121、及在第一座棒分割体121的下方与第一座棒分割体121分离地配置的第二座棒分割体122。第一座棒分割体121及第二座棒分割体122以与链牙51的安装间距相同的安装间距设置。
在第一插棒分割体111设置有在上端部从与座棒120相向的侧面向左右方向突出的插棒侧卡合部113。插棒侧卡合部113具有能够与下文所述的座棒侧卡合部123卡合的形状。
在第一座棒分割体121设置有在上端部从与插棒110相向的侧面向左右方向突出的座棒侧卡合部123。座棒侧卡合部123具有能够与插棒侧卡合部113卡合的形状。在第二座棒分割体122具有在下端部相较于表面及背面的厚度位置(高度位置)而向表方向或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24。突出部124具有能够使下文所述的第二拉头60b抵接并停止而防止拉头60a、拉头60b向下方向脱出的限位器的功能。
第一拉头60a及第二拉头60b具有与上文所述的拉头60同样的构造。第一拉头60a与第二拉头60b以使彼此后口相向的姿态而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链牙列50。
参照图10,插棒110的分割部115及座棒120的分割部125以成为在将下侧的第二拉头60b完全拉下的状态下收容于第二拉头60b内的位置的方式设置。
由于以上述方式构成座棒120,故而在***插棒110时,下侧的拉头60b的姿态稳定,能够抑制所分割的座棒120的扭转或弯曲引起的***不良,从而能够改善插棒110的***性或下侧的拉头60b的操作性。而且,通过与座棒120同样地将插棒110分割,而能够将插棒110与座棒120的长度设为相等的长度,因此能够改善拉链100的外观。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拉链带41的一端部设置有插棒110,并且在另一个拉链带41的一端部设置有座棒120,但也可设置插座体来代替座棒120。
(第二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为包括上止件1A的带拉链的产品的衣服101且从表侧观察的俯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带拉链的产品的衣服101中,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100,在不使用拉链带的情况下构成拉链。
即,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带拉链的产品的衣服101包括:一对链牙构件59,多个链牙51A分别安装于一条带状的固定构件44而构成左右的链牙列50A;拉头60,用于使左右的链牙列50A啮合;上止件1A、上止件2A,安装于带状的固定构件44,对拉头60朝向上方的进一步移动进行限制;以及面料(成衣面料)102,为拉链装接构件,安装一对链牙构件59及上止件1A、上止件2A。
本实施方式的带状的固定构件44是通过利用由多条针织纱编成的筒织部包裹包括经并纱的多条复丝的芯纱所形成的线体(也称为编织线),具有可挠性。另外,只要能够安装多个链牙51A,则固定构件44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也可由单丝或捻纱(捻线)所形成。而且,固定构件44的剖面形状也无特别限定。进而,在本发明中,链牙51A也可安装于平行配置的两条以上芯线。
如图13及图14所示,链牙51A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包括主干部52、颈部53、啮合头部54、肩部55、及脚部56,并且包括在左右方向上从脚部56向与主干部52相反的方向延伸且比脚部56薄的翅部57。因此,主干部5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侧壁面52b,所述侧壁面52b从脚部56的表面56a立起,在主干部52的表面52a与脚部56的表面56a之间构成层差。而且,脚部56具有侧壁面56b,所述侧壁面56b从翅部57的表背方向上的表面57b立起,在脚部56的表面56a与翅部57的表面57b之间构成层差。进而,在翅部57的中央形成有沿着表背方向贯穿的贯穿孔57a。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沿着上下方向邻接的链牙51A的主干部52之间形成有露出固定构件44的间隙,在主干部52之间的各间隙中,在进行将一对链牙构件59缝制于面料102的缝制加工时,通过缝制线的缝制部81保持所露出的固定构件44并固定(参照图15)。
进而,在沿着上下方向邻接的链牙51A的啮合头部54之间形成有齿轮***间隙58,在进行将下文所述的一对链牙构件59缝制于面料102的缝制加工时,所述齿轮***间隙58能够供例如设置于缝纫机的第一输送齿轮86及第二输送齿轮87的齿9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止件1A也与右链牙列50A的上端邻接地安装于固定构件44。在上止件1A与右链牙列50A的上端之间形成与在链牙51的啮合头部54之间形成的齿轮***间隙58相同的齿轮***间隙58。而且,上止件1A中的宽度尺寸的最大值为与链牙51中的宽度尺寸的最大值相同的大小。
如图16~图19所示,上止件1A以通过表部3与背部4包裹固定构件44的整周的方式形成。表部3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包括沿着上止件1A的上下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的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并且包括能够弹性变形的爪部20,所述爪部20从第一基部10延伸出,随着朝向第二基部12而从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向另一侧倾斜地延伸。并且,在设置于爪部20与第二基部12的彼此相向的壁面20a、壁面12a之间的间隙形成拉头60的凸缘65能够通过的拉头通路30。
进而,上止件1A包括出口侧延伸部23,所述出口侧延伸部23在拉头通路30的出口部侧在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之间延伸,将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连结。但本实施方式的出口侧延伸部23从表背方向的表侧起,越过边界面5,连续至背侧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口侧延伸部23也具有与爪部20相向的壁面23a以限制爪部20弹性变形时的可动范围,因此即便过度的力作用于爪部20,也能够使拉头60的凸缘65通过拉头通路30,而不会使爪部20破损。
如图17的(b)所示,背部4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于在表背方向上与爪部20相向的位置包括固定构件推压部36而形成为环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部4包括出口侧延伸部23的背面、下文所述的齿轮啮合部70、齿轮啮合部71及上止件翅部73的背面而形成连续的单一平坦面。因此,上止件1A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未在背部4设置止挡部。
但本发明的上止件1A也可在背部4设置止挡部。
进而,在上止件1A中,相对于固定构件44而在左右方向其中一侧的端部,两个齿轮啮合部70、齿轮啮合部71对应于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在上下方向上分离设置。而且,在上下方向上,在齿轮啮合部70、齿轮啮合部71之间设置齿轮***凹部72。齿轮***凹部72与齿轮***间隙58同样地形成,齿轮***凹部72与相邻的齿轮***间隙58之间的距离被设计为与相邻的齿轮***间隙58之间的距离相等。
由此,在进行将链牙51A缝制于面料102的缝制加工时,在沿着上下方向邻接的链牙51A的啮合头部54之间的齿轮***间隙58、及上止件1A的齿轮***凹部72中***缝纫机的第一输送齿轮86及第二输送齿轮87的齿91,利用该输送齿轮86、输送齿轮87一边输送链牙51A一边对其进行支承,由此能够抑制链牙51A及上止件1A朝向左右的摇动或扭转(参照图20)。
另外,如图17的(a)所示,爪部20以从上止件1A的表背方向观察而未突出至齿轮***凹部72内的方式从第一基部10倾斜地延伸,因此在将链牙51A缝制于面料102的缝制加工中,能够防止输送齿轮86、输送齿轮87与爪部20的干涉。
而且,上止件1A还包括上止件翅部73,该上止件翅部73在左右方向上从出口侧延伸部23朝与固定构件44相反一侧延伸,在中央包括沿着表背方向贯穿的贯穿孔73a。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口侧延伸部23包括平坦的第一侧壁面23c,该第一侧壁面23c从上止件翅部73的表背方向上的表面73b立起,且朝向左右方向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出口侧延伸部23的表面23b与上止件翅部73的表面73b之间形成层差。
如图13所示,该出口侧延伸部23的第一侧壁面23c在安装于固定构件44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形成在与链牙51A的脚部56的侧壁面56b相同的位置。
因此,如图20及图22所示,于在上止件1A的上止件翅部73的表面73b、及多个链牙51A的翅部57的表面57b载置面料102,而相对于面料102对上止件1A及链牙51A进行缝制加工的情况下,能够将面料102的侧面部抵于出口侧延伸部23的第一侧壁面23c、及链牙51A的脚部56的侧壁面56b,而能够相对于面料102容易地进行上止件1A及链牙51A的定位。
而且,上止件翅部73包括沿着表背方向贯穿的一个贯穿孔73a,因此在将链牙51A及上止件1A与链牙51A的翅部57的贯穿孔57a一起缝制于面料102的缝制加工中为供缝纫机针插通的部分,能够在该些贯穿孔57a、贯穿孔73a的位置处使缝制部81刺穿于面料102。由此,能够利用缝制部81将链牙51A的翅部57及上止件1A的上止件翅部73紧固地固定于面料102,从而链牙51A及上止件1A能够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姿态。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止挡部18的第一基部10形成于在左右方向上与出口侧延伸部23的表面23b分离的位置,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分别具有平坦的第二侧壁面10b、第二侧壁面12b,所述第二侧壁面10b、第二侧壁面12b自出口侧延伸部23的表背方向上的表面23b立起,且朝向左右方向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13所示,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的第二侧壁面10b、第二侧壁面12b在安装于固定构件44的状态下,形成于在左右方向上与链牙51A的主干部52的侧壁面52b相同的位置。
因此,在进行将链牙51A及上止件1A缝制于面料102的缝制加工时,如图21所示,缝纫机的引导部88通过设置于顶端部的槽89,与链牙51A的主干部52或脚部56一起引导上止件1A的表侧的外形形状、即第一基部10及第二基部12的第二侧壁面10b、第二侧壁面12b、出口侧延伸部23的表面23b、止挡部18的外形等。因此,在通过引导部88引导上止件1A的状态下,将上止件1A缝制于面料102,而能够进一步抑制链牙51A及上止件1A的摇动或扭转。
而且,上止件翅部73在表背方向上,配置于相对于边界面5朝向背侧偏移的位置,由此能够将面料102配置于表背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由此,在将上止件翅部73缝制于面料102时,能够抑制上止件1A相对于面料102的错位或上止件1A向图22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将上止件1A收容于拉头60内,而不会卡于拉头60。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带拉链的产品101中,首先,链牙51A及上止件1A、上止件2A通过使用表背分离的具有固定模与可动模的模具进行注塑成形,而一体地形成于固定构件44。由此,在沿着上下方向邻接的链牙51A之间、及链牙51A与上止件1A之间形成露出固定构件44的间隙。
然后,进行通过缝纫机将链牙构件59缝制于面料102的缝制加工。缝制加工所使用的缝纫机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能够使缝纫机针沿着与缝纫机的进给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摇动并且以锯齿状缝制的缝纫机。能够以锯齿状缝制的缝纫机包括能够进行错位缝制的缝纫机等。另外,将链牙构件59与面料102缝合的方法或手段并不限于错位缝制,也可通过锁边缝制等进行缝合。
而且,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中,与缝纫机的进给动作同步旋转的上游侧的第一输送齿轮86及下游侧的第二输送齿轮87的两个输送齿轮设置于规定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第一输送齿轮86及第二输送齿轮87在将利用缝纫机的面料102与链牙51A的进给方向设为上方而从表侧观察的情况下,配置于缝纫机针的位置的右侧。
一边将配置于这样的第一输送齿轮86及第二输送齿轮87的各齿***形成于2个拉链链牙14之间的齿轮***间隙58、形成于上止件1A的齿轮***凹部72,一边使第一输送齿轮86及第二输送齿轮87分别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能够将链牙51A与缝纫机的未图示的推布齿一起配合缝纫机针的升降动作而稳定地输送至上方。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拉链的产品101,在将链牙51A及上止件1A缝制于面料102后,能够将拉头60后安装于链牙构件59,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缝制加工。
其他结构及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继而,参照图23~图24对包括设置于拉链100的下方的插棒及座棒的分离嵌插件进行说明。分离嵌插件6邻接于左右的链牙列50A的下方端部而设置。在左链牙列50A设置有例如插棒110A,在右链牙列50A设置有例如座棒120A。
座棒120A包括在右链牙列50A的下方端部与链牙列50A分离设置的第一座棒分割体121A、及在第一座棒分割体121A的下方与第一座棒分割体121A分离配置的第二座棒分割体122A。第一座棒分割体121A及第二座棒分割体122A以与链牙51A的安装间距相同的安装间距设置。设置于第一座棒分割体121A及第二座棒分割体122A之间的座棒120的分割部125A以能够作为线收容部而将缝制线***的方式设置。
在插棒110A设置有在上端部自与座棒120A相向的侧面向左右方向突出的插棒侧卡合部113A。插棒侧卡合部113A具有能够与下文所述的座棒侧卡合部123A卡合的形状。在插棒110A设置有从与座棒120A相向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翅部116A。翅部116A具有沿着表背方向(厚度方向)贯穿的贯穿孔117A。
在第一座棒分割体121A设置有在上端部从与插棒110A相向的侧面向左右方向突出的座棒侧卡合部123A。座棒侧卡合部123A具有能够与插棒侧卡合部113A卡合的形状。在第一座棒分割体121A设置有从与插棒110A相向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翅部126A。翅部126A具有沿着表背方向(厚度方向)贯穿的贯穿孔127A。在第二座棒分割体122A具有在下端部相较于表面及背面的厚度位置(高度位置)而向表方向或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24A。突出部124A具有能够使下文所述的第二拉头60b抵接并停止而防止拉头60a、拉头60b向下方向脱出的限位器的功能。
另外,在左链牙列50A的插棒110A的下方端部、及右链牙列50A的座棒120A的下方端部分别设置有在缝制后的使用时分别去除的缝制辅助工具118A、缝制辅助工具128A。因此,在将构成左链牙列50A的链牙51A、上止件2A、及插棒110A缝制于面料102时,能够一边将第一输送齿轮86及第二输送齿轮87的齿91***形成于缝制辅助工具118A的齿轮***间隙119A,一边稳定地输送链牙列50A。同样地,在将构成右链牙列50A的链牙51A、上止件1A、及座棒120A缝制于面料102时,也能够一边将第一输送齿轮86及第二输送齿轮87的齿91***形成于缝制辅助工具128A的齿轮***间隙129A,一边稳定地输送链牙列50A。
第一拉头60a与第二拉头60b具有与上文所述的拉头60同样的构造。第一拉头60a与第二拉头60b以使彼此后口相向的姿态而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链牙列50。
参照图24,座棒120A的分割部125A以成为在将下侧的第二拉头60b完全拉下的状态下收容于第二拉头60b内的位置的方式设置。
由于以上述方式构成座棒110A,故而在***插棒120A时,下侧的拉头60b的姿态稳定,而能够抑制所分割的座棒120的扭转或弯曲引起的***不良,从而能够改善插棒110A的***性或下侧的拉头60b的操作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固定构件44的一端部设置有插棒110A,并且在另一个固定构件44的一端部设置有座棒120A,但也可设置插座体代替座棒。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拉链制品,对衣服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拉链制品不仅包括衣服(衣物),还包括鞋类或包类等日用杂货品、产业用材料等制品、汽车、列车、飞机等的各种片材类等各种制品。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于可实施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改良等。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爪部20、爪部21位于左右方向另一侧(拉头通路30的出口侧)的出口侧延伸部15、出口侧延伸部17、出口侧延伸部23将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分别连结,但本发明的出口侧延伸部不限于此,只要在拉头通路30的出口侧在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之间延伸即可。
具体而言,在图25及图26所示的上止件1C中,表侧的出口侧延伸部15在拉头通路30的出口侧从第二基部12朝向第一基部10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而且,在上止件1C中,在背侧未形成出口侧延伸部17。在该情况下,入口侧延伸部14、入口侧延伸部16将第一基部10、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第二基部13分别连结,因此上止件1C为一体成形。
而且,出口侧延伸部15具有与爪部20相向的壁面15a,以容许爪部20的弹性变形,并且限制爪部20弹性变形时的可动范围。在该情况下,出口侧延伸部15构成上下方向上短于爪部20、壁面15a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俯视下为三角形状的突起。进而,出口侧延伸部15在表背方向上形成为与第二基部12相同的厚度。
另外,上止件1C除了出口侧延伸部15、出口侧延伸部17的结构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上止件1相同。
而且,在该变形例中,在背侧未形成出口侧延伸部,但如图8所示,于在背侧也具有爪部21的情况下,也可形成具有与表侧的出口侧延伸部15同样的结构的出口侧延伸部17。
如以上所述,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事项。
(1)一种上止件,其安装于固定构件,对拉头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所述上止件包括:
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沿着上下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
能够弹性变形的爪部,其从所述第一基部延伸出,随着朝向所述第二基部而从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向另一侧倾斜;以及
延伸部,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爪部而在所述左右方向另一侧,在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间延伸,
在设置于所述爪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的彼此相向的壁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拉头通路,所述拉头的凸缘能够通过所述拉头通路,
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所述爪部相向的壁面,以对所述爪部弹性变形时的可动范围进行限制。
通过该结构,利用延伸部的壁面限制爪部的可动范围,因此即便过度的力作用于爪部,也能够使拉头通过拉头通路,而不会使爪部破损。
(2)如(1)所述的上止件,其中,所述拉头通路包括:
入口部,其在所述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形成于所述爪部的基端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各壁面间;以及出口部,其在所述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形成于所述爪部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各壁面之间,
所述入口部中的所述各壁面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出口部中的所述各壁面之间的间隔宽。
通过该结构,能够将拉头的凸缘容易地安装于拉头通路。
(3)如(2)所述的上止件,其中,形成所述拉头通路的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壁面具有:
倾斜面,其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以及层差面,其在所述拉头通路的所述出口部,相对于所述倾斜面朝向左右方向弯曲,并向所述拉头通路鼓出。
通过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拉头的凸缘不慎通过拉头通路而将拉头拆卸。
(4)如(3)所述的上止件,其中,形成所述拉头通路的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壁面进而具有:宽度方向壁面,所述宽度方向壁面相对于所述倾斜面而在入口部侧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
通过该结构,能够扩大入口部中的拉头通路的间隔。
(5)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其中,所述第一基部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能够与所述拉头抵接,以对所述拉头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
所述第二基部能够通过所述拉头的链牙引导路。
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作为上止件的功能,并且顺畅地进行拉头的安装。
(6)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其中,在表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而在表侧至少设置所述第一基部、所述第二基部、及所述爪部,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而在背侧设置固定构件推压部,所述固定构件推压部沿着所述表背方向贯穿,利用其开口缘部推压所述固定构件。
通过该结构,能够经由上止件对在上翼板设置有凸缘的拉头进行安装,而且,能够可靠地将上止件固定于固定构件。
(7)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其中,在表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而在表侧、及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而在背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基部、所述第二基部、所述爪部、及所述延伸部。
通过该结构,能够经由上止件对在上翼板与下翼版的两侧设置有凸缘的拉头进行安装。
(8)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其中,所述固定构件为具有芯线的拉链带。
通过该结构,在将多个链牙及上止件安装于拉链带的通常的拉链中,能够使拉头通过拉头通路,而不会使爪部破损。
(9)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为带状,
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两个齿轮啮合部沿着上下方向分离地设置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一侧的端部,
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在所述齿轮啮合部之间设置有齿轮***凹部,
从所述上止件的表背方向观察,所述爪部以未突出至所述齿轮***凹部内的方式从所述第一基部倾斜地延伸。
通过该结构,在将多个链牙及上止件安装于带状的固定构件、将多个链牙及上止件直接固定于衣服的面料而将面料一体化形成的带拉链的产品中,能够使拉头通过拉头通路,而不会使爪部破损,而且,在进行使用缝纫机将多个链牙及上止件缝制于面料的缝制加工的情况下,能够一边使缝纫机的输送齿轮的齿啮合于上止件的齿轮***凹部,一边输送上止件,而能够抑制上止件向左右方向摇动或扭转等。
(10)如(9)所述的上止件,还包括上止件翅部,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上止件翅部从所述延伸部向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反的一侧延伸。
通过该结构,在使上止件翅部与面料面接触的状态下,能够将上止件缝制于面料,而能够将上止件以稳定的姿态固定于面料。
(11)如(10)所述的上止件,其中,所述延伸部具有平坦的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一侧壁面从所述上止件翅部的所述表背方向上的表面立起,且朝向所述左右方向而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
通过该结构,在使延伸部的第一侧壁面抵接于面料的状态下,能够将上止件缝制于面料,而能够将上止件以更稳定的姿态固定于面料。
(12)如(11)所述的上止件,其中,所述第一基部及所述第二基部分别具有平坦的第二侧壁面,所述第二侧壁面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表背方向上的所述表面立起,且朝向所述左右方向而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
通过该结构,在使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的第二侧壁面抵接于缝纫机的引导部的状态下,能够将上止件缝制于面料,而能够将上止件以更稳定的姿态固定于面料。
(13)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其中,所述上止件翅部具有沿着所述表背方向贯穿的一个贯穿孔。
通过该结构,能够使缝纫机针通过上止件翅部的贯穿孔,并且将上止件缝制于面料,因此能够将上止件以更稳定的姿态固定于面料。
(14)一种拉链,包括:
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在固定构件安装有多个链牙;
所述拉头,其用于使由所述多个链牙分别形成的左右的链牙列啮合;以及
上止件,其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对所述拉头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
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配置为邻接于所述左右的链牙列的其中一个链牙列的上端。
通过该结构,能够获得包括上止件的拉链,所述上止件能够使拉头通过拉头通路,而不会使爪部破损。
(15)一种带拉链的产品,包括:
左右一对链牙构件,在所述固定构件分别安装有多个链牙;
拉头,其用于使由所述多个链牙分别形成的左右的链牙列啮合;
上止件,其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对所述拉头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及
拉链装接构件,其安装一对所述链牙构件及所述上止件,
如(1)至(6)、(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配置为邻接于所述左右的链牙列的其中一个链牙列的上端。
通过该结构,能够获得包括上止件的带拉链的产品,所述上止件能够使拉头通过拉头通路,而不会使爪部破损。

Claims (15)

1.一种上止件(1、1A、1B、1C),其安装于固定构件(41、44),对拉头(60)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件(1、1A、1B、1C)包括:
第一基部(10、11)及第二基部(12、13),沿着上下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
能够弹性变形的爪部(20、21),其从所述第一基部(10、11)延伸出,随着朝向所述第二基部(12、13)而从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向另一侧倾斜;以及
延伸部(15、17、23),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爪部(20、21)在所述左右方向另一侧,在所述第一基部(10、11)与所述第二基部(12、13)之间延伸,
在设置于所述爪部(20、21)与所述第二基部(12、13)的彼此相向的壁面(20a、12a、21a、13a)之间的间隙形成有拉头通路(30),所述拉头(60)的凸缘(65)能够通过所述拉头通路(30),
所述延伸部(15、17、23)具有与所述爪部(20、21)相向的壁面(15a、17a、23a),以对所述爪部(20、21)弹性变形时的可动范围进行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止件(1、1A、1B、1C),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头通路(30)包括:入口部(30a),其在所述左右方向其中一侧形成于所述爪部(20、21)的基端部与所述第二基部(12、13)的所述各壁面(20a、12a、21a、13a)之间;以及出口部(30b),其在所述左右方向另一侧形成于所述爪部(20、21)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基部(12)的所述各壁面(20a、12a、21a、13a)之间,
所述入口部(30a)中的所述各壁面(20a、12a、21a、13a)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出口部(30b)中的所述各壁面(20a、12a、21a、13a)之间的间隔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止件(1、1A、1B、1C),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拉头通路(30)的所述第二基部(12、13)的所述壁面(12a、13a)具有:倾斜面(12a1、13a1),其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以及层差面(12a2、13a2),其在所述拉头通路(30)的所述出口部(30b)处,相对于所述倾斜面(12a1、13a1)朝向左右方向弯曲,并向所述拉头通路(30)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止件(1、1A、1B、1C),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拉头通路(30)的所述第二基部(12、13)的所述壁面(12a、13a)还具备宽度方向壁面(12a3、13a3),所述宽度方向壁面(12a3、13a3)相对于所述倾斜面(12a1、13a1)而在入口部侧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1、1A、1B、1C),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部(10、11)包括止挡部(18、19),所述止挡部(18、19)能够与所述拉头抵接,以对所述拉头(60)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
所述第二基部(12、13)能够通过所述拉头(60)的链牙引导路(6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1、1A、1C),其特征在于,
在表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41、44)而在表侧至少设置所述第一基部(10)、所述第二基部(12)、及所述爪部(20),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41、44)而在背侧设置固定构件推压部(36),所述固定构件推压部(36)沿着所述表背方向贯穿,利用其开口缘部推压所述固定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1B),其特征在于,
在表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41)而在表侧、及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41)而在背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基部(10、11)、所述第二基部(12、13)、所述爪部(20、21)、及所述延伸部(15、1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1、1B、1C),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41)为具有芯线(43)的拉链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1A),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44)为带状,
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44),两个齿轮啮合部(70、71)沿着上下方向分离地设置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一侧的端部,
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在所述齿轮啮合部之间设置有齿轮***凹部(72),
从表背方向观察,所述爪部(20)以未突出至所述齿轮***凹部(72)内的方式,从所述第一基部(10)倾斜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止件(1A),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止件翅部(73),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上止件翅部(73)从所述延伸部(23)向与所述固定构件(44)相反的一侧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止件(1A),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23)具有平坦的第一侧壁面(23c),所述第一侧壁面(23c)从所述上止件翅部(73)的所述表背方向上的表面(73b)立起,且朝向所述左右方向而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上止件(1A),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部(10)及所述第二基部(12)分别具有平坦的第二侧壁面(10b、12b),所述第二侧壁面(10b、12b)从所述延伸部(23)的所述表背方向上的所述表面(23b)立起,且朝向所述左右方向而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所述的上止件(1A),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止件翅部(73)具有沿着所述表背方向贯穿的一个贯穿孔(73a)。
14.一种拉链(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100)包括:
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40a、40b),在所述固定构件(41)安装有多个链牙(51);
所述拉头(60),其用于使由所述多个链牙分别形成的左右的链牙列(50)啮合;以及
上止件(1、1B、1C),其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对所述拉头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配置为邻接于所述左右的链牙列的其中一个链牙列的上端。
15.一种带拉链的产品(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拉链的产品(101)包括:
左右一对链牙构件(59),在所述固定构件(44)分别安装有多个链牙(51A);
拉头(60),其用于使由所述多个链牙分别形成的左右的链牙列(50A)啮合;
上止件(1A),其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对所述拉头朝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以及
拉链装接构件(102),其安装一对所述链牙构件(59)及所述上止件(1A),
权利要求1至6、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止件配置为邻接于所述左右的链牙列的其中一个链牙列的上端。
CN202180103063.8A 2021-10-05 2021-10-05 上止件、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Pending CN1181029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36888 WO2023058138A1 (ja) 2021-10-05 2021-10-05 上止、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02942A true CN118102942A (zh) 2024-05-28

Family

ID=85803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3063.8A Pending CN118102942A (zh) 2021-10-05 2021-10-05 上止件、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02942A (zh)
TW (1) TW202329840A (zh)
WO (1) WO20230581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0848A1 (en) * 2003-09-22 2005-03-24 Chang-Wen Tsaur Upper stopper structure of zipper
CN212574366U (zh) * 2020-09-23 2021-02-23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止拉链装置和一种服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8138A1 (ja) 2023-04-13
TW202329840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6901B2 (e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element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TWI563935B (zh) Zipper chain, chain and zipper
US9480311B2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imple locking mechanism
TW200847958A (en) Slide fastener top end stop
TWI433653B (zh) zipper
TWI526171B (zh) A zipper with a separable insert and a mo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TWI603691B (zh) Chain and zipper
CN108158140B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TW201404330A (zh) 鏈帶及拉鏈
CN118102942A (zh) 上止件、拉链及带拉链的产品
CN113795173B (zh) 拉链
CN108056539B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JP7190573B2 (ja) エレメント部材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WO2023058140A1 (ja) 上止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US12022920B2 (en) Element member and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TW201609015A (zh) 無拉鏈鏈布之鏈帶、無拉鏈鏈布之拉鏈及附有拉鏈之物品
JP7513469B2 (ja) エレメント部材、チェーン部材、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CN114098241B (zh) 链牙构件、链条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
TWI817817B (zh) 拉鏈用鏈牙構件及帶拉鏈的製品
CN113692235B (zh) 止动构件、带拉链的产品、以及拉链
CN118252303A (zh) 开离嵌插件和拉链
JP2024094861A (ja) 開離嵌挿具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202118417A (zh) 拉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