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4401A -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4401A
CN117664401A CN202311677738.7A CN202311677738A CN117664401A CN 117664401 A CN117664401 A CN 117664401A CN 202311677738 A CN202311677738 A CN 202311677738A CN 117664401 A CN117664401 A CN 117664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layer
film layer
metamaterial
press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777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64401B (zh
Inventor
付浩然
梁冠文
吴盈
洪成鹏
刘承斌
万章博
边学成
杨超
陆益挺
张毅
蒋建群
陈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3116777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4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4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4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64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4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包括有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压电材料薄膜层和柔性封装层,压电材料薄膜层封装于柔性封装层中并通过信号线将压电信号引出,柔性封装层粘接固定于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之间;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是由五模超材料和柔性纳米线制成。本发明设置在钢轨扣件的弹条和钢轨之间,不会对铁路运行安全造成影响,实时监测铁路的运行状态,监测信号稳定,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铁路事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异物(泥石流、落石等)侵入运行轨道、或是铁路路基塌陷造成的,少数的脱轨事故是由于高速行驶过程中出现了技术故障,导致列车失去平衡并发生侧翻。
发明专利(2016111264939)公开了一种监测铁轨结构用橡胶垫板老化程度的装置和方法,是将压力监测传感器铺设于橡胶垫板的下方,该方法受制于传感器的厚度以及接触面积,影响橡胶垫板03(见图1)与轨枕04的接触面积,进而影响橡胶垫板的减震效果,会对铁路运行安全造成影响,特别是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因此不易在高速铁路中推广使用。同时由于高速铁路橡胶垫板的更换流程较为复杂,需要将铁轨整个抬起后对已经老化后的垫板进行更换操作,铁轨复原后,还需要使用工程车辆对整个钢轨进行打磨和线路的平顺性的监测,更换成本较高,同时对安全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不易在高速铁路中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钢轨扣件的弹条和钢轨之间,不会对铁路运行安全造成影响,实时监测铁路的运行状态,监测信号稳定,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包括有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压电材料薄膜层和柔性封装层,所述的压电材料薄膜层封装于柔性封装层中并通过信号线将压电信号引出,所述的柔性封装层粘接固定于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之间;所述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均是由五模超材料和柔性纳米线制成,柔性纳米线嵌入到五模超材料中,五模超材料的晶胞附着在柔性纳米线上,嵌入到五模超材料中的柔性纳米线整体刚度大于五模超材料的刚度。
所述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是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的薄膜结构,五模超材料包括有底层和顶层、以及设置于底层和顶层之间的多个微结构单元,每个微结构单元均是由多个晶胞组成,多个微结构单元的晶胞均斜向上延伸排布且延伸的轴线相互平行,打印过程中每根柔性纳米线均沿五模超材料的底层向顶层延伸,每根柔性纳米线的底部均嵌入到底层中,每根柔性纳米线顶端的水平高度均低于顶层底端的水平高度,每根柔性纳米线均穿越五模超材料对应微结构单元晶胞的中心,且柔性纳米线穿越微结构单元相邻晶胞之间的节点。
所述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的厚度均不大于0.341mm。
所述的柔性纳米线选用银纳米线,每根柔性纳米线嵌入到五模超材料底层中的部分其长度为每根柔性纳米线总长度的10-15%。
所述的压电材料薄膜层为极化后的聚偏二氟乙烯薄膜层,压电材料薄膜层的厚度不大于0.03mm。
所述的柔性封装层包括有上柔性封装层和下柔性封装层,上柔性封装层和下柔性封装层是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后制成的封装膜结构,压电材料薄膜层完全粘接于上柔性封装层和下柔性封装层的中心部之间,上柔性封装层的环形边缘部和下柔性封装层的环形边缘部相互粘接,从而使得压电材料薄膜层完全封装于柔性封装层中。
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或聚酰亚胺。
所述的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的总质量与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003:1;所述的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的质量比为1.125-1.356:1。
所述的短碳纤维选用长度不大于20微米的短碳纤维,碳纤维颗粒选用粒径控制在1~5微米之间的碳纤维颗粒。
所述的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扣件的弹条和钢轨之间,扣件的弹条与钢轨接触的部分完全粘接于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上,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的底端置于钢轨上,所述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中每个微结构单元水平投影的轴线均与钢轨的水平轴线平行。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顶部和底部均为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五模超材料在安装后仅承受竖直方向的轴向荷载,当列车在高速运行时,本发明的五模超材料薄膜层承受水平方向的剪力和竖直方向的轴向荷载,当其仅承受竖直方向的轴向荷载时,五模超材料的微结构单元不会出现形变,当其承受水平方向的剪应力时,五模超材料的微结构单元会发生形变,此时的形变为五模超材料的整体结构出现屈曲,五模超材料为多孔结构,当整体结构出现屈曲、即五模超材料高宽比呈现急剧减小的特性时,并不会产生减震效果,五模超材料屈曲的目的是保证压电材料薄膜层和钢轨处于相对平行的状态,从而保证压电材料薄膜层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本发明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是由五模超材料和柔性纳米线制成,嵌入到五模超材料中的柔性纳米线整体刚度大于五模超材料的刚度,柔性纳米线不会影响五模超材料形变的过程,且使得上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可以通过柔性纳米线加速恢复过程,减少五模超材料在受剪应力状态下形变之后恢复的反应时间,进一步提高压电材料薄膜层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本发明采用柔性封装层对压电材料薄膜层进行封装保护,柔性封装层是采用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后制成,并合理进行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的配比、高分子聚合物与碳纤维的配比,从而提高柔性封装层的强度,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使得雨水侵入压电材料薄膜层,造成传感失效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本发明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可靠度,且使得压电材料薄膜层不会出现褶皱和屈曲的状态,进而保证压电材料薄膜层使用的可靠性,大大提升其使用寿命,并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性;
(4)、本发明使用时是与扣件的弹条粘接固定,组成一体化结构,然后压置于钢轨上,保证了本发明安装结构的稳定性,不易从弹条和钢轨之间移位,且便于随弹条安装于钢轨不同的检测位置,安装方式简单,监测数据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扣件的弹条对钢轨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于弹条上未受剪应力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连接于弹条上受剪应力状态下的形变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或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未受剪应力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或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受剪应力状态下的形变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铁路监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01-钢轨,02-弹条,03-橡胶垫板,04-轨枕,1-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3-压电材料薄膜层,4-上柔性封装层,5-下柔性封装层,6-信号线,101-五模超材料的底层,102-五模超材料的顶层,103-晶胞,104-柔性纳米线,105-晶胞之间的节点,7-信号滤波器,8-信号放大器,9-AD转换器,10-无线发射器,11-无线接收器11,12-分析预警控制器,13-灾害预警数字孪生平台,14-监控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见图2和图3,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包括有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1、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压电材料薄膜层3、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是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后制成的封装膜结构,压电材料薄膜层3完全粘接于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的中心部之间,上柔性封装层4的环形边缘部和下柔性封装层5的环形边缘部相互粘接,从而使得压电材料薄膜层3完全封装于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之间,压电材料薄膜层3通过信号线6将压电信号引出,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粘接固定于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1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之间。
见图4和图5,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1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的厚度均不大于0.341mm,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1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均是采用3D打印技术由五模超材料和柔性纳米线制成的薄膜结构,柔性纳米线选用银纳米线,五模超材料包括有底层101和顶层102、以及设置于底层101和顶层102之间的多个微结构单元,每个微结构单元均是由多个晶胞103组成,多个微结构单元的晶胞103均斜向上延伸排布且延伸的轴线相互平行,打印过程中每根柔性纳米线104均沿五模超材料的底层101向顶层102延伸,每根柔性纳米线104的底部均嵌入到底层101中,每根柔性纳米线104顶端的水平高度均低于顶层102底端的水平高度,即每根柔性纳米线104均不嵌入到顶层102内,且每根柔性纳米线104嵌入到五模超材料底层101中的部分其长度不大于每根柔性纳米线104总长度的15%(优选10-15%),每根柔性纳米线104均穿越五模超材料对应微结构单元晶胞103的中心,且柔性纳米线104穿越微结构单元相邻晶胞103之间的节点105,嵌入到五模超材料中的柔性纳米线104整体刚度大于五模超材料的刚度。
压电材料薄膜层3为极化后的聚偏二氟乙烯薄膜层,压电材料薄膜层3的厚度不大于0.03mm。
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中的高分子聚合物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或聚酰亚胺;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中的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的总质量与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003:1;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的质量比为1.125-1.356:1;短碳纤维选用长度不大于20微米的短碳纤维的短碳纤维,碳纤维颗粒选用粒径控制在1~5微米之间的碳纤维颗粒。
见图1,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扣件的弹条02和钢轨01之间,扣件的弹条02与钢轨01接触的部分完全粘接于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上,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的底端置于钢轨01上,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1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中每个微结构单元水平投影的轴线均与钢轨01的水平轴线平行。
本发明的制作过程:
(1)、采用离心的方式将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弥散到高分子聚合物中,并制成薄膜结构,得到柔性封装材料,然后切割柔性封装材料,得到同等大小的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最后将压电材料薄膜层3完全粘接于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的中心部之间,上柔性封装层4的环形边缘部和下柔性封装层5的环形边缘部相互粘接,从而使得压电材料薄膜层3完全封装于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之间,且压电材料薄膜层3通过信号线6将压电信号引出,得到压电封装结构;
(2)、采用3D打印技术由五模超材料和柔性纳米线制成五模超材料薄膜,打印过程中,每根柔性纳米线104均沿五模超材料的底层101向顶层102延伸,每根柔性纳米线104的底部均嵌入到底层101中,且每根柔性纳米线104嵌入到五模超材料底层101中的部分其长度为每根柔性纳米线104总长度的15%,每根柔性纳米线104穿越五模超材料对应微结构单元晶胞的中心,且柔性纳米线104穿越微结构单元相邻晶胞103之间的节点105;然后切割五模超材料薄膜,得到与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尺寸大小一致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1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
(3)、首先在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的顶面涂抹一定量的胶水后放入甩胶机或高速离心机中进行均匀甩胶处理后,在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的顶面放置压电封装结构,然后对其施加轴向荷载后,使用紫外光对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和下柔性封装层5之间的胶水进行固化处理,使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2和压电封装结构粘接固定;
(4)、使用大功率激光对弹条02与钢轨01接触区域的底面进行凿毛处理,然后对凿毛的区域进行灌胶处理,处理后将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1对凿毛的区域进行覆盖粘接处理,粘贴后使用紫外光对胶水进行固化处理;
(5)、首先在压电封装结构上柔性封装层4的顶面涂抹一定量的胶水并甩胶处理后,在上柔性封装层4的顶面放置粘接固定后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1和弹条02,之后对其施加轴向荷载并使用紫外光对胶水进行固化处理;
(6)、待胶水固化之后,即形成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对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进行标定处理,测试其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冲击荷载与电信号的状态即可。
信号线6的内端部是直接封装于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之间,外端部是从上柔性封装层4和下柔性封装层5之间引出,可在信号线6的外端设置有对应的信号接口,便于与外置的铁路监测***连接。
见图6,铁路监测***包括有布设于钢轨01侧方的信号采集器和布设于远端的分析预警终端,信号采集器包括有与信号线6顺次连接的信号滤波器7、信号放大器8、AD转换器9和无线发射器10,分析预警终端包括有顺次连接的无线接收器11和分析预警控制器12,无线发射器10和无线接收器11无线通讯连接,分析预警控制器12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灾害评估分析等,分析预警控制器12还通过无线网络与灾害预警数字孪生平台13连接,灾害预警数字孪生平台13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判,多个监控终端14(有线终端(铁路局指挥中心)、无线终端、手持终端)均与灾害预警数字孪生平台13通讯连接,实现远程监测的目的。
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安装于钢轨01上对应的检测位处,通过压电材料薄膜层3采集电信号,可以用作侵线监测,当存在泥石流或人员侵入钢轨轨道时,此时电信号数值会产生变化,电信号传输给铁路监测***,从而实现灾害监测预警的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压电材料薄膜层和柔性封装层,所述的压电材料薄膜层封装于柔性封装层中并通过信号线将压电信号引出,所述的柔性封装层粘接固定于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之间;所述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均是由五模超材料和柔性纳米线制成,柔性纳米线嵌入到五模超材料中,五模超材料的晶胞附着在柔性纳米线上,嵌入到五模超材料中的柔性纳米线整体刚度大于五模超材料的刚度。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是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的薄膜结构,五模超材料包括有底层和顶层、以及设置于底层和顶层之间的多个微结构单元,每个微结构单元均是由多个晶胞组成,多个微结构单元的晶胞均斜向上延伸排布且延伸的轴线相互平行,打印过程中每根柔性纳米线均沿五模超材料的底层向顶层延伸,每根柔性纳米线的底部均嵌入到底层中,每根柔性纳米线顶端的水平高度均低于顶层底端的水平高度,每根柔性纳米线均穿越五模超材料对应微结构单元晶胞的中心,且柔性纳米线穿越微结构单元相邻晶胞之间的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的厚度均不大于0.34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纳米线选用银纳米线,每根柔性纳米线嵌入到五模超材料底层中的部分其长度为每根柔性纳米线总长度的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材料薄膜层为极化后的聚偏二氟乙烯薄膜层,压电材料薄膜层的厚度不大于0.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封装层包括有上柔性封装层和下柔性封装层,上柔性封装层和下柔性封装层是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后制成的封装膜结构,压电材料薄膜层完全粘接于上柔性封装层和下柔性封装层的中心部之间,上柔性封装层的环形边缘部和下柔性封装层的环形边缘部相互粘接,从而使得压电材料薄膜层完全封装于柔性封装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或聚酰亚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的总质量与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003:1;所述的短碳纤维和碳纤维颗粒的质量比为1.125-1.356: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碳纤维选用长度不大于20微米的短碳纤维,碳纤维颗粒选用粒径控制在1~5微米之间的碳纤维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扣件的弹条和钢轨之间,扣件的弹条与钢轨接触的部分完全粘接于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上,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的底端置于钢轨上,所述的上五模超材料薄膜层和下五模超材料薄膜层中每个微结构单元水平投影的轴线均与钢轨的水平轴线平行。
CN202311677738.7A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Active CN117664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7738.7A CN117664401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7738.7A CN117664401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4401A true CN117664401A (zh) 2024-03-08
CN117664401B CN117664401B (zh) 2024-04-26

Family

ID=90076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77738.7A Active CN117664401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4401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6351C1 (de) * 1998-10-08 1999-12-09 Schwerionenforsch Gmbh Suprafluid-Drucksensor
CN101443887A (zh) * 2006-03-10 2009-05-27 Stc.Unm公司 Gan纳米线的脉冲式生长及在族ⅲ氮化物半导体衬底材料中的应用和器件
CN103477418A (zh) * 2010-12-13 2013-12-25 挪威科技大学 石墨基板上的纳米线外延
CN105264680A (zh) * 2011-03-30 2016-01-20 阿姆巴托雷股份有限公司 由极低电阻材料形成的电气、机械、计算和/或其他设备
CN106770467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东南大学 一种监测铁轨结构用橡胶垫板老化程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09531992A (zh) * 2018-10-25 2019-03-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在増材制造中增强五模超材料两相材料结合力的方法
CN109667256A (zh) * 2018-11-29 2019-04-23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测量铁路、公路路基及堤坝边坡土体剪应力的装置及方法
CN110678990A (zh) * 2017-04-10 2020-01-10 挪威科技大学 纳米结构
CN113667231A (zh) * 2021-09-15 2021-11-19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层圆柱型三维五模超构材料
CN114636360A (zh) * 2022-03-23 2022-06-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五模冲击隐身复合点阵环状结构及其参数优化方法
CN114665004A (zh) * 2022-03-18 2022-06-24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多功能二极管压电传感器、制备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15536057A (zh) * 2022-10-11 2022-12-30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近超临界流体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及生产设备
CN115585913A (zh) * 2022-12-08 2023-01-10 浙江大学 一种五模超材料、柔性剪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901021A (zh) * 2023-03-02 2023-04-04 北京昆仑海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确定压力信息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336031A (zh) * 2023-03-10 2023-06-27 浙江大学 适用于超重力离心环境的液压缸
CN116417073A (zh) * 2021-12-29 2023-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催化剂氢气电化学氧化性能的分析方法及***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6351C1 (de) * 1998-10-08 1999-12-09 Schwerionenforsch Gmbh Suprafluid-Drucksensor
CN101443887A (zh) * 2006-03-10 2009-05-27 Stc.Unm公司 Gan纳米线的脉冲式生长及在族ⅲ氮化物半导体衬底材料中的应用和器件
CN103477418A (zh) * 2010-12-13 2013-12-25 挪威科技大学 石墨基板上的纳米线外延
CN105264680A (zh) * 2011-03-30 2016-01-20 阿姆巴托雷股份有限公司 由极低电阻材料形成的电气、机械、计算和/或其他设备
CN106770467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东南大学 一种监测铁轨结构用橡胶垫板老化程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10678990A (zh) * 2017-04-10 2020-01-10 挪威科技大学 纳米结构
CN109531992A (zh) * 2018-10-25 2019-03-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在増材制造中增强五模超材料两相材料结合力的方法
CN109667256A (zh) * 2018-11-29 2019-04-23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测量铁路、公路路基及堤坝边坡土体剪应力的装置及方法
CN113667231A (zh) * 2021-09-15 2021-11-19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层圆柱型三维五模超构材料
CN116417073A (zh) * 2021-12-29 2023-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催化剂氢气电化学氧化性能的分析方法及***
CN114665004A (zh) * 2022-03-18 2022-06-24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多功能二极管压电传感器、制备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14636360A (zh) * 2022-03-23 2022-06-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五模冲击隐身复合点阵环状结构及其参数优化方法
CN115536057A (zh) * 2022-10-11 2022-12-30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近超临界流体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及生产设备
CN115585913A (zh) * 2022-12-08 2023-01-10 浙江大学 一种五模超材料、柔性剪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901021A (zh) * 2023-03-02 2023-04-04 北京昆仑海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确定压力信息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336031A (zh) * 2023-03-10 2023-06-27 浙江大学 适用于超重力离心环境的液压缸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红光;边学成;陈云敏;蒋建群;: "高速铁路轨道-路基列车移动荷载模拟的全比尺加速加载试验", 土木工程学报, no. 09, 15 September 2015 (2015-09-15) *
韩喆浩: "银纳米线气凝胶复合钎料及其连接性能研究", 《中国硕士电子期刊工程科技I辑》, 25 June 2021 (2021-06-25) *
马梦: "三维铰接型负压缩性结构的仿晶设计及其力学特性研究", 《中国博士电子期刊工程科技I辑》, 15 March 2023 (2023-03-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4401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1117B (zh) 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损伤识别方法
US5743495A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broken rails and flat wheels in the presence of trains
CN101138983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铁路溜车自动监测和报警控制***
CN117664401B (zh) 一种铁路监测用柔性无源压力传感器
CN101148169A (zh) 用于制动铁路机车车辆的方法和设备
CN108860205B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脱轨检测方法及装置
KR20140089357A (ko) 적어도 하나의 레일을 따라 차량을 안내하기 위한 조립체를 위한 가이드 롤러의 구름운동의 동적 제어를 위한 시스템
WO2000009379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servant a detecter un deraillement de wagon
CN105698908A (zh) 一种压电式车辆动态称重传感器
CN209485518U (zh) 一种机动车称重***
CN106770467B (zh) 一种监测铁轨结构用橡胶垫板老化程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12853949A (zh) 一种具有内部应力监测***的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CN106641031A (zh) 一种刹车片及厚度检测方法
CN103674112A (zh) 一体化硅压阻式传感器芯片的制备方法及传感器芯片
JP4935469B2 (ja) 鉄道車両の走行異常検知方法及び装置
NL2027749B1 (en) A railway monitoring sensor unit
CN211085442U (zh) 一种用于车辆动态称重的窄条称重装置
CN112428754A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水平橡胶轮胎胎压在线检测装置
CN204188326U (zh) 轮轨力集成测试传感器及轨道扣件
CN114324611B (zh) 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钢桥面铺装系健康监测***及方法
CN205171409U (zh) 可对路面结构层间破坏进行预警的路面结构
CN111664985A (zh) 一种面向列车转向架风压检测的曲面传感装置
CN204530445U (zh) 一种测力盆式橡胶支座
CN203100892U (zh) 轮轨滚动接触试验装置
CN206863823U (zh) 客车乘客人数监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