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1572A - 中继输送装置、记录***以及进给*** - Google Patents

中继输送装置、记录***以及进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1572A
CN117601572A CN202311057944.8A CN202311057944A CN117601572A CN 117601572 A CN117601572 A CN 117601572A CN 202311057944 A CN202311057944 A CN 202311057944A CN 117601572 A CN117601572 A CN 117601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conveying
conveyor belt
relay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579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岛田知明
近藤胜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1746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402973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601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1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中继输送装置、记录***以及进给***。中继输送装置位于记录装置与进给装置之间,对从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记录装置输送,进给装置配置于记录装置的外侧,向记录装置进给介质,中继输送装置具备:第一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面,第一限制面对从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的第一端边进行定位,第一端边是介质的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边;第一输送带,朝向第一限制面向与输送方向和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输送介质;第二输送带,设置于比第一输送带靠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第二输送带朝向第一限制面向与输送方向和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输送介质;以及吸引部,经由设置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贯通孔吸引介质。

Description

中继输送装置、记录***以及进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于记录装置与进给装置之间而输送介质的中继输送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所述中继输送装置的记录***。
背景技术
在以打印机为代表的记录装置中,已进行了将作为介质的一例的纸张的前端抵靠于辊对来校正纸张的斜移。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将纸张的前端抵靠于对齐辊对来校正纸张的斜移的记录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0214号公报
有时会相对于记录装置设置独立的外部进给装置,构成将介质从该外部进给装置供给到记录装置的记录***。在这样的记录***中,若从外部进给装置送出介质时的斜移的程度大,则有时在记录装置侧的斜移校正中不能充分地校正斜移,进而有时不能执行恰当的记录。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记录装置与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所述记录装置对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具备:第一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面,所述第一限制面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的第一端边进行定位,所述第一端边是所述介质的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边;第一输送带,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面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输送介质;第二输送带,设置于比所述第一输送带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带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面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输送介质;以及吸引部,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贯通孔吸引介质。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记录装置,对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以及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位于所述记录装置与所述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记录***的主视图。
图2是中继输送装置、记录装置的局部、进给装置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3是中继输送装置、记录装置的局部、进给装置的局部的侧剖视图。
图4是带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5的(A)是输送带的俯视图,图5的(B)是吸引板的俯视图。
图6是上方限制单元的俯视图。
图7是从输送方向观察上方限制单元的图。
图8的(A)是输送带的旋转中心处于输送方向上游的构成的俯视图,图8的(B)是输送带的旋转中心处于输送方向下游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9是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输送带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0的(A)是输送带的俯视图、图10的(B)是吸引板的俯视图。
图11的(A)是处于夹持状态的输送辊对的侧视图,图11的(B)是处于夹持解除状态的输送辊对的侧视图。
图12的(A)是处于夹持状态的输送辊对与第一输送带的侧视图,图12的(B)是处于夹持解除状态的输送辊对与第一输送带的侧视图。
图13是第二方向与输送方向所成的角度比第一方向与输送方向所成的角度小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4是第一方向与输送方向所成的角度比第二方向与输送方向所成的角度小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5是第二限制部具备上游第二限制部与下游第二限制部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6是第二限制部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接近第一限制部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7是从输送方向观察由桨叶构成的上方限制单元的图。
图18的(A)是示出输送第一介质时的力矩的图,图18的(B)是示出输送宽度方向长度比第一介质短的第二介质时的力矩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记录***、2…介质供给***、3…记录装置、4…中继输送装置、5…进给装置、6…设置台、6a…空间部、10…输送部、11…第一输送部、12…第二输送部、13…带单元、14…旋转工作台、14a…旋转轴、15…输送带、15A…第一输送带、15B…第二输送带、15a…贯通孔、16a…驱动带轮、16b、16c、16d…从动带轮、18…吸引鼓风机、19…压力室、20…吸引板、20a…开口、21…带轮支承部件、21a…旋转轴、25…输送辊对、25a…驱动辊、25b…从动辊、26…排出辊对、26a…驱动辊、26b…从动辊、31…第一限制部、31a…第一限制面、32…第二限制部、32a…第二限制面、32b…倾斜引导面、33…第一辅助引导件、33a…第一辅助引导面、34…介质接收部、35…第二辅助引导件、35a…第二辅助引导面、36…介质接收部、38…上方限制单元、39…上方限制部件、39a…上方限制面、40…旋转轴、41…支承部件、43…桨叶、43a…旋转轴、45…支承部件、45a…旋转轴、46…螺线管、47…介质检测部、60…装载部、61…第一进给引导件、61a…第一进给引导面、62…第二进给引导件、62a…第二进给引导面、63…进给辊、100…装置主体、101…介质容纳部、102…图像读取装置、103…机体内排出部、104…排出托盘、105…行式头、107…进给辊、108…分离辊、109…对位辊对、110…开闭体、111…控制部、112…介质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简要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涉及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记录装置与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所述记录装置对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具备:第一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面,所述第一限制面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的第一端边进行定位,所述第一端边是所述介质的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边;第一输送带,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面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输送介质;第二输送带,设置于比所述第一输送带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带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面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输送介质;以及吸引部,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贯通孔吸引介质。
根据本方面,即便从所述进给装置送出的介质产生斜移,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中,通过介质的所述第一端边与所述第一限制面抵接,从而斜移也将得到校正。另外,相比于使介质前端与辊对抵接来校正斜移的构成,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介质的位置不易产生偏差。综上所述,能够在所述记录装置中进行恰当的记录。
另外,根据本方面,由于构成为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输送介质,并使介质的所述第一端边触碰所述第一限制面,因此相比于用辊对夹持介质来进行输送的构成,介质容易旋转,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另外,根据本方面,由于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至少两个输送带来校正介质的斜移,因此能够确保用于校正介质的斜移的输送距离,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另外,假设想要通过一条输送带来确保用于校正介质的斜移的输送距离时,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于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限制面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变长,将所述第一端边压抵于所述第一限制面的力变弱。另外,为了抑制这样的不良情况而使输送带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角减小时,斜移的校正效果降低,因此必须延长所述输送距离,导致装置的大型化。然而,根据本方面,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至少两个输送带来校正介质的斜移,能够恰当地将所述第一端边压抵于所述第一限制面,进而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第二方向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因此能够稳定地输送介质。
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能够变更。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能够变更,因此能够进行恰当的斜移校正。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方面。
第四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成的角度小,因此在斜移校正的必要性高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区域中,相比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区域,斜移校正的效果更高,能够恰当地进行斜移校正。然后,在想可靠地将介质供给到所述记录装置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区域中,相比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区域,介质以更接近所述输送方向的角度被输送,能够恰当地将介质供给到所述记录装置。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三方面。
第五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还具备将介质向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输送辊对,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所述输送辊对的情况下,在介质被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期间,介质难以旋转,并对介质同时作用所述输送辊对的约束作用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旋转作用,从而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度小,因此抑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作用于介质的旋转作用,能够抑制上述损伤的产生。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三方面。
第六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能够根据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而变更。
在介质架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双方上的情况下,介质上因从所述第一输送带受到的输送力而产生绕重心的第一力矩,另外,因从所述第二输送带受到的输送力而产生绕重心的第二力矩。
这里,若所述第一力矩与所述第二力矩为相同方向,且介质的旋转方向与斜移校正方向相同,则介质的斜移被恰当地矫正。然而,在所述第一力矩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力矩的方向相反的情况下,介质的旋转方向变得与斜移校正方向相反,反倒成为斜移恶化的方向,存在不能恰当地矫正介质的斜移的情况。
于是,由于介质的重心位置根据介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变化,由此确定所述第一力矩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力矩的方向,因此介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在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的角度上是重要的。
在本方面中,基于这样的性质,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能够根据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而变更,因此能够将所述第一力矩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力矩的方向调整为使得恰当地矫正介质的斜移,进而能够恰当地矫正介质的斜移。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当输送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时,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区域中的介质的吸引力比所述第二输送带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区域中的介质的吸引力大。
根据本方面,当输送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时,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区域中的介质的吸引力比所述第二输送带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区域中的介质的吸引力大,因此,当输送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时,能够恰当地校正斜移。需要指出,将在后面参照附图对其细节进行说明。
第八方面在第六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当输送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比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大。
根据本方面,当输送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比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大,因此,当输送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时,能够恰当地校正斜移。需要指出,将在后面参照附图对其细节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方面中,不需要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中局部地变更吸引力,另外,不需要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中局部地变更吸引力,因此,能够抑制构成的复杂化而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成本上涨。
第九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还具备将介质向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输送辊对,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能够变更。
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所述输送辊对的情况下,在介质被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期间,介质难以旋转,并对介质同时作用所述输送辊对的约束作用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旋转作用,从而有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另外,取决于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长度,进而还同时作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旋转作用,从而有可能产生上述损伤。
根据本方面,由于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能够变更,因此在有可能产生所述损伤的情况下,通过变更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抑制所述损伤。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第十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还具备将介质向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输送辊对,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比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弱。
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所述输送辊对的情况下,在介质被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期间,介质难以旋转,并对介质同时作用所述输送辊对的约束作用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旋转作用,从而有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
根据本方面,由于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比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弱,因此在斜移校正的必要性高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区域中,相比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区域,介质更容易旋转,能够恰当地进行斜移校正。然后,在想可靠地对所述记录装置供给介质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区域中,相比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区域,介质更难以旋转,能够恰当地将介质供给到所述记录装置。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九方面。
第十一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各自设置有单独的所述吸引部。
根据本方面,由于针对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各自设置有单独的所述吸引部,因此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各自中进行独立的吸引控制。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第十二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具有第二限制面,所述第二限制面能够对介质的与所述第一端边相反一侧的第二端边的位置进行限制。
虽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使介质靠近所述第一限制面一侧,但作为一例,当介质以所述第一端边的下游端远离所述第一限制面的方式进行了旋转时,即便将介质输送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输送的距离,也有可能无法完成斜移的校正。需要指出,此为一例,也存在不伴随有上述那样的旋转地介质向远离所述第一限制面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然而,根据本方面,由于具备能够对介质的与所述第一端边相反一侧的第二端边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二限制部,因此能够抑制产生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部具有针对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的上游第二限制部以及针对所述第二输送带设置的下游第二限制部,所述上游第二限制部与所述下游第二限制部能够分别独立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移。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上游第二限制部与所述下游第二限制部能够分别独立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移,因此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恰当地限制所述第二端边。
第十四方面涉及的记录***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记录装置,对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以及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涉及的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位于所述记录装置与所述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
根据本方面,可以在记录***中得到上述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作用效果。
第十五方面涉及的进给***其特征在于,向对介质进行记录的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所述进给***具备:所述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以及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涉及的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位于所述记录装置与所述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
根据本方面,可以在进给***中得到上述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作用效果。
以下,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1、介质供给***2以及中继输送装置4进行说明。
在各图中,X轴方向为各装置的进深方向,而且是以记录纸张为代表的介质的宽度方向。在X轴方向中,+X方向为从装置背面朝向装置前表面的方向,-X方向是从装置前表面朝向装置背面的方向。
Y轴方向是各装置的装置宽度方向,在Y轴方向中,从面向装置前表面的用户来看,+Y方向为左方向,-Y方向为右方向。另外,+Y方向为中继输送装置4中的介质的输送方向。
Z轴方向为各装置的装置高度方向,且为铅直方向,+Z方向为铅直上方,-Z方向为铅直下方。在以后的说明中,有时将+Z方向简称为上方,将-Z方向简称为下方。
另外,以下,有时将传送介质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或者输送方向的下游,而且将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的上游。
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介质的输送路径。在记录***1中,介质通过虚线所示的输送路径而被输送。
记录***与记录装置的构成
在图1中,记录***1具备记录装置3、中继输送装置4以及进给装置5。中继输送装置4与进给装置5构成介质供给***2。因而,换言之,记录***1具备记录装置3与介质供给***2。
记录装置3、中继输送装置4以及进给装置5为各自独立的装置,在设置面G上沿着Y轴方向排列配置。
记录装置3构成为通过对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油墨来进行记录的喷墨打印机,具备作为记录部的一例的行式头105。另外,记录装置3是在装置上部具备图像读取装置102的所谓的复合机。不过,记录装置3不限于喷墨打印机,例如也可以是激光打印机、热转印打印机、点阵打印机等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记录的装置。
记录装置3在具备行式头105的装置主体100的下部具备容纳进给的介质的介质容纳部101。介质容纳部101沿着铅直方向具备多个介质容纳盒而成。
装置主体100具备多个输送介质的输送辊对(未图示),通过行式头105进行记录后的介质向机体内排出部103排出,并装载于排出托盘104。
在装置主体100中设置有进行记录***1整体的控制的控制部111。控制部111具备未图示的CPU、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在记录***1中执行的所有控制是通过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保持的控制程序而实现的。
需要指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控制部111设置于记录装置3,并进行与记录装置3连接的中继输送装置4、进而与中继输送装置4连接的进给装置5的控制,但也可以构成为中继输送装置4与进给装置5分别具备负责各装置中的控制的控制部,并且记录装置3的控制部111、中继输送装置4的控制部(未图示)以及进给装置5的控制部(未图示)配合进行介质的输送。
记录装置3在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部具备作为接收辊的进给辊107与分离辊108,并构成为能够从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部接收介质。进给辊107配置为距设置面G规定高度。后述的中继输送装置4向该进给辊107供给介质。
在从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部接收到介质的情况下,介质边受到分离辊108的分离作用,边通过进给辊107的旋转而被送向对位辊对109。这时,介质前端抵靠于对位辊对109,通过在对位辊对109与进给辊107之间介质形成挠曲而使介质的前端顺应对位辊对109,斜移得到校正。
需要指出,在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面可旋转地设置有未图示的进给托盘而未设置后述的中继输送装置4的情况下,能够将介质载置于所述进给托盘,并通过进给辊107进给载置于进给托盘的介质。在使用后述的中继输送装置4的情况下,卸下所述进给托盘,设置中继输送装置4。需要指出,所述进给托盘设置为通过旋转而能够采取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面的关闭状态以及能够载置介质的打开状态,由于所述进给托盘在所述打开状态下处于不干涉中继输送装置4的位置,因此在设置后述的中继输送装置4的情况下,未必需要卸下所述进给托盘。
中继输送装置4是如下所述的装置:其位于记录装置3与配置于记录装置3的外侧并将介质向记录装置3进给的进给装置5之间,对从进给装置5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输送到记录装置3的进给辊107。
介质从进给装置5供给到中继输送装置4,并经过中继输送装置4的输送路径Tk而输送到进给辊107。介质在输送路径Tk中被校正斜移,细节将在后叙述。
中继输送装置4以在铅直方向上将介质供给到记录装置3的位置与进给辊107相适宜的方式载置于设置台6之上。在设置台6的下侧形成有容许设置于记录装置3的右侧面的开闭体110的开闭的空间部6a。由此,能够避免设置台6阻碍开闭体110的开闭。
开闭体110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面的一部分,能够如附图标记110-1以及双点划线所示打开,通过打开而能够开放从介质容纳部101到装置主体100的介质的输送路径。
中继输送装置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2~图5对中继输送装置4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
中继输送装置4具备:第一限制部31,具有第一限制面31a,该第一限制面31a对从进给装置5供给的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边(+X方向的端边)即第一端边Ps1进行定位;以及输送部10,朝向第一限制面31a向与作为输送方向的+Y方向以及作为宽度方向的X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D输送介质。
在图2中,附图标记P-2与附图标记P-3表示所输送的介质的一例,由附图标记P-3所示的介质是对由附图标记P-2所示的介质的斜移进行校正后的介质。
第一限制面31a能够与介质的第一端边Ps1抵接,与Y轴方向平行并沿着Y轴方向延伸。
第一限制部31设置为能够边由未图示的引导部引导,边向X轴方向即介质的宽度方向位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31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来进行。不过,第一限制部31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当然也可以利用电机等动力来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10具备第一输送部11以及相对于第一输送部11配置于下游的第二输送部12。
需要指出,将第一输送部11朝向第一限制部31输送介质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D1,将第二输送部12朝向第一限制部31输送介质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D2。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均为交叉方向D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D2为沿着第一方向D1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部11与第二输送部12的基本构成相同,各输送部在旋转工作台14具备带单元13。带单元13具备输送带15。不过,之后有时会根据需要将第一输送部11所具备的输送带15称为第一输送带15A,并根据需要将第二输送部12所具备的输送带15称为第二输送带15B。
旋转工作台14从下方支承所输送的介质。旋转工作台14能够以旋转轴14a为中心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当俯视观察时(从+Z方向观察时),输送带15能够旋转。于是,通过旋转工作台14的旋转而能够变更输送带15对介质赋予输送力的方向、即交叉方向D。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带15在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旋转工作台14的旋转轴14a设置于上游侧。输送带15相对于旋转轴14a设置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换言之是指,旋转轴14a位于比输送带15的输送方向中心靠下游侧的位置,旋转轴14a位于比输送带15的输送方向中心靠下游侧的位置意指,旋转轴14a的轴中心位置在输送方向上处于比输送带15的中心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旋转轴14a为中心的旋转工作台14的旋转通过用户操作而进行,但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利用电机(未图示)等来进行旋转。使旋转工作台14旋转的电机能够通过控制部111(参照图1)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针对第一输送部11与第二输送部12分别设置专用的电机,各自独立地使旋转工作台14旋转。
带单元13具备输送带15,构成为将介质吸引于输送带15来进行输送。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带单元13具备驱动带轮16a以及从动带轮16b、16c、16d,输送带15缠挂在这些带轮上。驱动带轮16a被带驱动电机(未图示)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驱动,由此,输送带15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转圈。
需要指出,带驱动电机(未图示)可以针对第一输送部11与第二输送部12各自进行设置,或者也可以通过一个带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输送部11与第二输送部12。
从动带轮16c由带轮支承部件21支承。带轮支承部件21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21a为中心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被未图示的按压单元例如弹簧按压,使得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从动带轮16c对输送带15赋予张力。
在输送带15的内侧设置有作为吸引部的一例的吸引鼓风机18。吸引鼓风机18对压力室19赋予负压。
在压力室19的上部设置有吸引板20。吸引板20在从动带轮16b与驱动带轮16a之间支承输送带15。如图5的(B)所示,在吸引板20上形成有多个开口20a。
另外,如图5的(A)所示,在输送带15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5a,并构成为输送带15的贯通孔15a能够随着输送带15的转圈动作与吸引板20的开口20a重叠。由此,当通过吸引鼓风机18使压力室19形成负压时,介质经由吸引板20的开口20a与输送带15的贯通孔15a而被吸引,介质与输送带15贴紧而被输送。
需要指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吸引部的一例的吸引鼓风机18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部11与第二输送部12。即、由于针对第一输送带15A与第二输送带15B各自设置单独的吸引部,因此能够在第一输送带15A与第二输送带15B各自中进行独立的吸引控制。
不过,也可以第一输送部11与第二输送部12使用一个吸引鼓风机18来代替上述这样的构成。
如图2所示,中继输送装置4在相对于第一限制部31的-X方向上具备抑制介质的第一端边Ps1的上浮的上方限制单元38。在图2中,简略地图示了上方限制单元38,以下,参照图6、图7对上方限制单元38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限制单元38沿着输送方向具备多个上方限制部件39。相对于一个上方限制部件39在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支承部件41,上方限制部件39设置为通过旋转轴40能够相对于支承部件41旋转。上方限制部件39从输送方向观察时设置为能够旋转,并设置为通过旋转而能够相对于介质进退。上方限制部件39被未图示的按压部件、例如弹簧向图7的逆时针方向、即与介质接触的方向按压。上方限制部件39的下表面为限制与第一限制面31a对置的第一端边Ps1向上方移动的上方限制面39a。将在后面对这样构成的上方限制单元38的作用效果另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中继输送装置4在相对于输送部10的上游具备输送辊对25。输送辊对25具备通过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的驱动辊25a以及能够从动旋转的从动辊25b而成。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控制部111(参照图1)控制。从动辊25b能够相对于驱动辊25a进退,并被未图示的按压单元、例如弹簧朝向驱动辊25a按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一组输送辊对25。虽然也可以沿着宽度方向设置多组输送辊对25,但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宽度方向上具备一组输送辊对25的构成中,介质变得容易旋转,在抑制对介质造成损伤的角度上是合适的。
即、输送辊对25虽然对介质赋予输送方向上的输送力,但在其下游的输送部10中,对介质赋予与输送方向及宽度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D上的输送力,因此对介质同时作用输送辊对25的输送力与输送部10的输送力,有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然而,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宽度方向上具备一组输送辊对25的构成中,介质变得容易旋转,在抑制对介质造成损伤的角度上是合适的。
另外,如图3所示,中继输送装置4在相对于输送部10的下游具备排出辊对26。排出辊对26具备通过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的驱动辊26a以及能够从动旋转的从动辊26b而成。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控制部111(参照图1)控制。从动辊26b能够相对于驱动辊26a进退,并被未图示的按压单元、例如弹簧朝向驱动辊26a按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排出辊对26。由此,能够边抑制由中继输送装置4校正过斜移的介质再次产生斜移,边可靠地向记录装置3供给介质。不过,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设置一组排出辊对26。
需要指出,作为驱动辊26a的驱动源的驱动电机可以与输送辊对25的驱动辊25a相同,也可以是单独的。
需要指出,为了不在输送辊对25与输送部10之间产生介质的松弛,优选输送部10的+Y方向的介质输送速度比输送辊对25的+Y方向的介质输送速度高速。同样地,为了不在输送部10与排出辊对26之间产生介质的松弛,优选排出辊对26的+Y方向的介质输送速度比输送部10的+Y方向的介质输送速度高速。
另外,同样地,为了不在记录装置3的进给辊107与排出辊对26之间产生介质的松弛,优选进给辊107的+Y方向的介质输送速度比排出辊对26的+Y方向的介质输送速度高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中继输送装置4具备能够限制介质的与第一端边Ps1相反一侧的第二端边Ps2的位置的第二限制部32。第二限制部32具有与介质的第二端边Ps2抵接而能够对第二端边Ps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二限制面32a。第二限制面32a与Y轴方向平行并沿着Y轴方向延伸。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限制部32为不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固定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输送装置4具备:第一辅助引导件33,相对于第一限制部31配置于输送方向的下游,能够限制介质的第一端边Ps1的位置;以及第二辅助引导件35,隔着介质配置于与第一辅助引导件33相反的一侧,能够限制介质的第二端边Ps2的位置。
第一辅助引导件33具备对介质的第一端边Ps1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一辅助引导面33a。另外,第二辅助引导件35具备对介质的第二端边Ps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二辅助引导面35a。第一辅助引导面33a与第二辅助引导面35a沿着输送方向延伸。
第一辅助引导件33与第二辅助引导件35相对于构成记录装置3的介质支承部112位于上方,并设置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齿条-小齿轮机构在沿着宽度方向相互接近或者相互分离的方向上位移。需要指出,介质支承部112在介质输送路径中的进给辊107的位置处支承介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引导件33经由未图示的连结部与第一限制部31连结,当第一限制部31在宽度方向上位移时,第一辅助引导件33也成为一体地在宽度方向上位移。于是,与该第一辅助引导件33的位移联动,第二辅助引导件35也在宽度方向上位移。
在宽度方向上,第一辅助引导面33a与第二辅助引导面35a之间的距离U5比第一限制面31a与第二限制面32a之间的距离(U3+U4)短。
第一辅助引导件33在输送方向的上游端具备朝向输送方向的上游在远离介质的第一端边Ps1的方向(+X方向)上扩展的介质接收部34。另外,第二辅助引导件35在输送方向的上游端具备朝向输送方向的上游在远离介质的第二端边Ps2的方向(-X方向)上扩展的介质接收部36。
进给装置的构成
接着,进给装置5具备装载介质的装载部60以及从装载部60进给介质的作为进给部的进给辊63。附图标记P-1表示装载于装载部60的介质的一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进给装置5具备:第一进给引导件61,具有对介质的第一端边Ps1进行定位的第一进给引导面61a;以及第二进给引导件62,具有对介质的第二端边Ps2进行定位的第二进给引导面62a。
第一进给引导件61与第二进给引导件62设置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齿条-小齿轮机构在沿着宽度方向相互接近或者相互分离的方向上位移。将介质放置于装载部60的用户例如通过操作第一进给引导件61而能够使第一进给引导件61与第二进给引导件62位移到适合介质尺寸的位置。
进给辊63被未图示的电机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驱动。驱动进给辊63的电机通过控制部111(参照图1)控制。需要指出,进给辊63也可以设置为能够切换与装载于装载部60的介质接触的状态与从装载于装载部60的介质分离的状态。这样的进给辊63的状态切换动作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电机实现。另外,该电机能够通过控制部111(参照图1)控制。
进给辊63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后述的第二中心位置X51。
在图2中,位置X43是记录装置3中的介质宽度方向的记录基准位置,是无论介质尺寸如何都成为介质的宽度方向中心的位置,与介质的第一端边Ps1沿着第一限制面31a的状态下的宽度方向中心一致。以下,将其设为第一中心位置X43。另外,位置X51是装载于装载部60的介质(P-1)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将其设为第二中心位置X51。另外,位置X41是第一限制部31的第一限制面31a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在宽度方向上,第二中心位置X51与第一限制面31a之间的距离U2比第一中心位置X43与第一限制面31a之间的距离U1长。
需要指出,虽然位置X41根据介质的宽度方向尺寸而变化,但第一中心位置X43无论介质的宽度方向尺寸如何均位于比第二中心位置X51靠+X方向的位置。
中继输送装置的作用效果
由于中继输送装置4具备:第一限制部31,具有第一限制面31a,该第一限制面31a用于对从进给装置5进给的介质的第一端边Ps1进行定位;以及输送部10,朝向第一限制面31a向交叉方向D输送介质,因此,即便从进给装置5送出的介质产生斜移,也将通过输送部10使第一端边Ps1与第一限制面31a抵接而校正斜移。在从进给装置5供给到中继输送装置4时产生了斜移的介质即介质P-2从输送部10受到交叉方向D的输送力而第一端边Ps1与第一限制面31a抵接,成为第一端边Ps1沿着第一限制面31a的状态,由此,如附图标记P-3所示,介质的斜移得到校正。另外,通过这样的斜移的校正,相比于使介质前端与辊对抵接来校正斜移的构成,宽度方向上的介质的位置不易产生偏差。综上所述,能够在记录装置3中进行恰当的记录。
另外,记录装置3具备用于与从中继输送装置4供给来的介质的前端抵接来进行斜移校正的对位辊对109,在记录装置3与中继输送装置4之间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斜移校正,介质的斜移被恰当地校正。换言之,有时仅通过设置于记录装置3的对位辊对109难以对齐介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通过一并进行中继输送装置4中的斜移校正,介质的斜移被恰当地校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为输送带15吸引介质来进行输送,并使介质触碰第一限制部31,因此相比于用辊对夹持介质来进行输送的构成,介质容易旋转,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需要指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将介质空气吸引于输送带15,但也可以构成为使介质静电吸附于输送带1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第一输送带15A与第二输送带15B至少两个输送带来校正介质的斜移,因此能够确保用于校正介质的斜移的输送距离,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另外,假设想要通过一条输送带来确保用于校正介质的斜移的输送距离时,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于宽度方向上第一限制面31a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变长,将第一端边Ps1压抵于第一限制面31a的力变弱。另外,当为了抑制这样的不良情况而使输送带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倾斜角减小时,斜移的校正效果降低,因此必须延长所述输送距离,导致装置的大型化。然而,通过利用第一输送带15A与第二输送带15B至少两个输送带来校正介质的斜移,能够恰当地将第一端边Ps1压抵于第一限制面31a,进而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需要指出,当然也可以沿着输送方向具备三个以上的输送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输送部12朝向第一限制部31输送介质的方向即第二方向D2是沿着第一输送部11朝向第一限制部31输送介质的方向即第一方向D1的方向,因此能够稳定地输送介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能够变更,因此能够进行恰当的斜移校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限制部31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对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同的多种介质的斜移进行校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工作台14即输送带15能够通过旋转轴14a的旋转而变更交叉方向D,因此通过根据介质的斜移校正的优劣来变更交叉方向,从而能够进行更为恰当的斜移校正。
需要指出,以旋转轴14a为中心的输送带15的旋转也可以构成为在控制部111(参照图1)的控制下通过电机(未图示)等动力来进行。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介质尺寸、介质种类来控制交叉方向D的变更。例如,由于介质的刚性越低,第一端边Ps1与第一限制部31抵接时越会产生挠曲而越难以校正斜移,而且介质越容易产生损伤,因此介质的刚性越低,越减小输送方向(Y轴方向)与交叉方向D所成的角度是合适的。
另外,当如上所述对介质同时作用输送辊对25的+Y方向的输送力以及输送部10的交叉方向D的输送力时,有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因此也可以输送方向的介质长度越长,越减小输送方向(Y轴方向)与交叉方向D所成的角度。
另外,交叉方向D也可以在介质的输送中途变更,例如也可以随着介质的输送的进行,使输送方向(Y轴方向)与交叉方向D所成的角度增大。由此,能够边抑制上述损伤,边恰当地校正斜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输送带15的旋转中心在输送方向上处于输送带15的下游侧,因此可得到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以下,参照图8对该作用效果进行说明。需要指出,在图8及其之后的图中,仅示出图2所示的构成中说明所需的构成,而且有时还会适当简化加以示出。
图8的(A)示出输送带15旋转时的旋转中心Ra在输送方向上处于输送带15的上游侧的情况作为比较例。由于输送带15朝向第一限制部31输送介质,因此输送带15的下游端与第一限制部31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da1比输送带15的上游端与第一限制部31之间的距离da2短。因此,当输送带15为了变更交叉方向D而在俯视观察时进行旋转时,输送带15的下游端有可能与第一限制部31产生干涉,由此输送带15的可旋转范围受到限制,进而交叉方向D的调整范围变窄。在图8的(A)、(B)中,示出了由附图标记15-1以及双点划线所示的输送带15比由实线所示的输送带15更向图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了15°的状态。在图8的(A)的情况下,输送带15的下游端会与第一限制部31产生干涉。为了使介质的第一端边Ps1抵靠于第一限制面31a,在第一限制面31a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输送带15的上表面需要位于比第一限制面31a的下端部靠上(+Z方向)的位置,因此不能采用俯视观察时如图8的(A)所示输送带15的下游端与第一限制部31产生干涉的构成。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输送带15的旋转中心Ra在输送方向上处于输送带15的下游侧,因此能够使输送带15旋转时的下游端的摆动范围比上游端的摆动范围窄,由此,如图8的(B)所示,输送带15的下游端与第一限制部31不易产生干涉。因此,能够扩大输送带15的可旋转范围,进而能够扩大交叉方向D的可调整范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具有第二限制面32a的第二限制部32,该第二限制面32a能够对介质的第二端边Ps2的位置进行限制。由此,可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即、虽然通过输送带15使介质靠近第一限制面31a一侧,但作为一例,当介质以第一端边Ps1的下游端远离第一限制面31a的方式进行了旋转时,即便将介质输送能够通过输送带15输送的距离,也有可能无法完成斜移的校正。需要指出,此为一例,也存在不伴随有上述那样的旋转地介质向远离第一限制面31a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另外,介质向远离第一限制面31a的方向移动也可能因为介质与第一限制面31a抵接时从第一限制面31a受到反作用力而产生。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能够对介质的第二端边Ps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二限制部32,因此能够抑制产生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中心位置X43与第二限制面32a的位置X42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距离U4比第一中心位置X43与第一限制面31a的位置X41之间的距离即第一距离U3长。由此,能够恰当地从进给装置5接收斜移的介质。
需要指出,虽然位置X41根据介质的宽度方向尺寸而变化,但将第二限制部32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设定为使得即便是在输送记录装置3中能够记录的最大宽度的介质的情况下,第二距离U4也比第一距离U3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上方限制部件39(上方限制面39a)作为限制介质向上方移动的上方限制单元38,因此可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当介质的第一端面Ps1触碰到第一限制面31a时,若介质产生变形则介质不进行旋转,有可能不能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而且也有可能产生卡纸。在图7中,附图标记Pj-3是第一端边Ps1以冲上第一限制部31的方式向上方变形或者卷曲的介质的一例。另外,在图7中,附图标记Pj-2是包括第一端边Ps1的侧端部位向下方变形或者卷曲的介质的一例。不管是介质Pj-2还是介质Pj-3的情况下,介质都有可能由于变形而不能恰当地旋转。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对介质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上方限制面39a,因此如附图标记Pj-1所示的介质那样,第一端边Ps1能够恰当地触碰第一限制面31a,进而介质能够恰当地旋转来校正斜移。
另外,由于形成上方限制面39a的上方限制部件39设置为能够旋转以使上方限制面39a能够相对于介质进退,因此当上方限制部件39从介质受到强的反作用力时通过旋转而能抑制在介质上形成损伤。
需要指出,上方限制部件39被未图示的按压部件、例如弹簧向上方限制面39a向介质前进的方向按压。由此,能够抑制上方限制部件39从介质受到反作用力时容易旋转,进而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沿着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上方限制部件39,因此能够在沿着输送方向的更大的范围内限制介质向上方移动。
另外,通过沿着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上方限制部件39,从而即便是在介质向上方移动的程度由于输送方向的位置而不同的情况下,上方限制面39a也能够与之相应地位移,进而能够抑制由于介质与上方限制面39a强力接触而在介质上形成损伤。
需要指出,在从抑制介质的过度按压的角度出发,优选上方限制部件39在与从下方支承介质的旋转工作台14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且能够维持该状态。所述规定的间隙例如优选设为每一张介质的厚度的最大值加上规定的余量所得的值。
另外,上方限制部件39也可以是不相对于介质进退的固定结构。另外,在沿着输送方向设置多个上方限制部件39的情况下,上述规定的间隙也可以在多个上方限制部件39之间不同。例如,也可以相比于上游侧,在介质的斜移得到校正的下游侧减小上述规定的间隙。
另外,也可以使用沿着输送方向延伸设置的一个上方限制部件,来代替沿着输送方向以适当的间隔设置多个上方限制部件39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构成为在宽度方向上第二中心位置X51与第一限制面31a之间的距离U2比第一中心位置X43与第一限制面31a之间的距离U1长。由此,能够抑制从进给装置5向中继输送装置4供给介质时介质勾挂于第一限制部31。
需要指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进给引导件61与第二进给引导件62是用户根据介质的宽度方向尺寸而使其位移的部件,进而第一限制部31也是用户根据介质的宽度方向尺寸而使其位移的部件。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距离U2比距离U1长的方式通过未图示的连结部件连结第一进给引导件61与第一限制部31,构成为使第一进给引导件61与第一限制部31一体地位移。
不过,即便是第一进给引导件61与第一限制部31未通过未图示的连结部件连结的情况,作为一例,若第一进给引导件61的可移动区域被设定为比第一限制部31的可移动区域靠-X方向,则也能够使距离U2比距离U1长。
需要指出,在第一进给引导件61与第一限制部31未连结的构成中,设置对第一限制部31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以及对第一进给引导件61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基于两个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在距离U2为距离U1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111(参照图1)也能够搁置介质进给动作,并将该意思的告警显示于记录装置3所具备的显示部(未图示)。
另外,在构成为第一限制部31基于控制部111(参照图1)的控制而通过电机(未图示)的动力进行位移的情况下,控制部111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介质尺寸对第一限制部31的位置进行控制,以使距离U2比距离U1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第一进给引导件61处于与介质尺寸相应的恰当位置进行检测,设置对第一进给引导件61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也是合适的。于是,控制部111在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判断为第一进给引导件61未处于与介质尺寸相应的恰当位置时,也能够搁置介质进给动作,并将该意思的告警显示于记录装置3所具备的显示部(未图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进给装置5的进给部的进给辊63能够通过与宽度方向上的介质的第二中心位置X51接触而进给介质。由此,能够抑制从进给装置5送出的介质的斜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给装置5具备对介质的第一端边Ps1进行定位的第一进给引导件61,在宽度方向上,第一进给引导件61的第一进给引导面61a位于第一限制部31的第一限制面31a与第一中心位置X43之间。由此,能够抑制从进给装置5送出的介质(P-1)的第一端边Ps1的位置靠向第一限制部31,并能够抑制从进给装置5向中继输送装置4供给介质时介质勾挂于第一限制部31。
另外,不会使宽度方向上的第一限制面31a与第一进给引导面61a之间的距离长于所需,介质在从进给装置5供给到中继输送装置4之后能够恰当地触碰第一限制部31,进而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给装置5由于还具备具有能够对介质的第二端边Ps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二进给引导面62a的第二进给引导件62,因此能够抑制从进给装置5送出的介质的斜移。另外,在图2中,由于第二中心位置X51位于宽度方向上的第一进给引导件61的第一进给引导面61a与第二进给引导件62的第二进给引导面62a的中间,因此能够更为良好地抑制从进给装置5送出的介质的斜移。
需要指出,即使是不具备第一进给引导件61与第二进给引导件62的构成,若具备装载部60与进给辊63,则介质也能够从装载部60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第一限制部31校正斜移后的介质以在宽度方向上被夹在第一辅助引导件33与第二辅助引导件35之间的状态被供给到记录装置3。由此,抑制介质从中继输送装置4供给到记录装置3时的斜移,能够在恰当地维持中继输送装置4中的斜移校正效果的状态下向记录装置3供给介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引导件33由于在输送方向的上游端具备介质接收部34,因此能够抑制介质勾挂于第一辅助引导件33。另外,第二辅助引导件35由于在输送方向的上游端具备介质接收部36,因此能够抑制介质勾挂于第二辅助引导件3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31以及第一辅助引导件33和第二辅助引导件35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与宽度方向的介质尺寸对应地恰当地校正斜移。
另外,第一限制部31与第一辅助引导件33能够一体地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防止第一限制部31与第一辅助引导件33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离,能够抑制介质从第一限制部31向第一辅助引导件33移动时勾挂于第一辅助引导件33。
不过,第一限制部31与第一辅助引导件33不限于一体,也可以是分体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宽度方向上第一辅助引导面33a与第二辅助引导面35a之间的距离U5比第一限制面31a与第二限制面32a之间的距离(U3+U4)短。由此,能够适当地抑制介质从中继输送装置4供给到记录装置3时的斜移。
中继输送装置的变形例
上述的中继输送装置4能够如以下的变形例1~变形例13这样变形。需要指出,之后所说明的各变形例只要技术上不产生矛盾也可以任意进行组合。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31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而进行,但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用通过电机(未图示)驱动的齿条-小齿轮机构(未图示)而使第一限制部31在宽度方向上位移。使第一限制部31位移的电机能够通过控制部111(参照图1)控制。另外,控制部111由于能够基于印刷数据而掌握介质尺寸,因此能够根据介质尺寸使第一限制部31位移到恰当的位置。
变形例2
也可以将输送带15构成为能够与第一限制部31的移动联动地在宽度方向上移动。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输送部10与第一限制部31一体地构成,能够使输送带15与第一限制部31的移动联动地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由此,可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当在宽度方向上输送带15与第一限制面31a之间的距离变长时,有可能无法通过输送带15使介质的第一端边Ps1恰当地触碰第一限制面31a。另外,相反地,当在宽度方向上输送带15与第一限制面31a之间的距离变短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大的介质的情况下,从输送带15向-X方向偏离的区域增加,其结果,有可能无法恰当地输送介质。因而,为了一面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一面恰当地输送介质,宽度方向上的输送带15与第一限制面31a之间的距离变得重要,通过使输送带15能够与第一限制部31的移动联动地在宽度方向上移动,能够恰当地维持宽度方向上的输送带15与第一限制面31a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并恰当地进行输送。
变形例3
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输送带15。图9为其一例,上游的第一输送部11具有第一输送带15A-1与第一输送带15A-2,下游的第二输送部12具有第二输送带15B-1与第二输送带15B-2。通过像这样地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输送带15,能够恰当地输送宽度方向的尺寸大的介质。需要指出,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输送带15的情况下,当然不限于如图9所示在宽度方向上设置两个,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设置三个以上。
需要指出,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输送带15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弱通过一个输送带15吸引介质的吸引力。
变形例4
在图3中,也可以通过将第二限制部32设置为能够沿着宽度方向移动,而能够变更第一距离U3与第二距离U4之差。由此,能够根据从进给装置5接收的介质的斜移的程度而调整第一距离U3与第二距离U4之差,能够进行更为恰当的斜移校正。需要指出,第一距离U3与第二距离U4之差越大,越能够接收斜移程度大的介质,另外,第一距离U3与第二距离U4之差越小,越容易在第一限制部31与第二限制部32之间限制介质,越容易确定宽度方向的位置并能抑制斜移。
更具体而言,由于能够通过输送带15输送介质的输送方向距离有限,因此为了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第二距离U4优选尽可能短。然而,若缩短第二距离U4,则从进给装置5接收的介质的斜移程度大时不能恰当地接收介质。因而,通过根据从进给装置5接收的介质的斜移来调整第一距离U3与第二距离U4之差,能够进行更为恰当的斜移校正。
需要指出,第二限制部32的移动即第二距离U4的变更可以由用户手动进行,也可以构成为自动进行。在自动进行第二距离U4的变更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采用构成为利用通过电机(未图示)进行动作的齿条-小齿轮机构(未图示)使第二限制部32在宽度方向上位移、并且控制部111(参照图1)根据介质尺寸控制所述电机的构成。例如,由于输送方向的介质尺寸越小、从进给装置5接收的介质的斜移程度越容易变大,因此控制部111(参照图1)随着宽度方向的介质尺寸减小而减小第一距离U3与第二距离U4之差是合适的。
变形例5
关于通过输送带15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也可以使第一区域中的吸引力比在输送方向上位于第一区域的下游的第二区域的吸引力弱。
例如,图10所示的吸引板20A为上述的吸引板20的变形例,附图标记Ar1为第一区域,附图标记Ar2为相对于第一区域Ar1在下游的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Ar1中,开口20a的数量比第二区域Ar2少,即、与输送带15的贯通孔15a重叠的开口20a的数量更少。由此,在第一区域Ar1中,吸引力比第二区域Ar2弱。由此,在斜移校正的必要性高的第一区域Ar1中,相比于第二区域Ar2,介质更容易旋转,能够恰当地进行斜移校正。于是,在想可靠地对记录装置供给介质的第二区域Ar2中,能够可靠地吸引介质,能够恰当地将介质供给到记录装置3。
需要指出,变更吸引力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式,只要使输送带15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吸引力在第一区域Ar1与第二区域Ar2之间不同,也可以是任意的方式。例如,也可以针对第一区域Ar1与第二区域Ar2分别设置吸引鼓风机18,通过调整吸引鼓风机18的转速而使吸引力不同。
另外,也可以调整吸引板20的开口20a(参照图5)的大小而使吸引力不同。
变形例6
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相对于第一输送带15A在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将介质向第一输送带15A输送的输送辊对25的构成中,也可以能够变更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
即、在相对于第一输送带15A于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输送辊对25的情况下,在介质被输送辊对25夹持的期间,介质难以旋转,并对介质同时作用输送辊对25的约束作用与第一输送带15A的旋转作用,从而有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另外,取决于介质的输送方向长度,进而还同时作用第二输送带15B的旋转作用,从而有可能产生上述损伤。
因而,通过使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能够变更,在有可能产生上述那样的损伤的情况下,能够减弱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进而能够抑制上述损伤。
需要指出,吸引力的调整能够通过调整吸引鼓风机18的转速来进行变更。吸引力的调整可以构成为使用户经由未图示的操作面板来进行,也可以构成为在控制部111(参照图1)的控制下根据介质种类、介质尺寸等条件自动进行。
例如,由于介质的输送方向长度越长,越容易产生上述那样的损伤,因此,根据介质的输送方向长度、即介质长度越长越减弱吸引力是合适的。例如,在具有第一介质以及输送方向长度比该第一介质长的第二介质的情况下,在输送第一介质的情况下设为第一吸引力,在输送第二介质的情况下设为比第一吸引力弱的第二吸引力。另外,由于介质的刚性越低越容易产生上述那样的损伤,因此在具有第一介质以及刚性比该第一介质低的第二介质的情况下,在输送第一介质的情况下设为第一吸引力,在输送第二介质的情况下设为比第一吸引力弱的第二吸引力。
这时,可以使第一输送带15A与第二输送带15B双方为第二吸引力,或者也可以仅仅第一输送带15A为第二吸引力。进而,也可以仅仅第一输送带15A之中的上游部位为第二吸引力。
另外,也可以在第二介质的输送方向后端脱离输送辊对25之前使吸引力为第二吸引力,一旦第二介质的输送方向后端脱离输送辊对25则使吸引力为第一吸引力。
变形例7
另外,无论介质长度如何都使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比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弱也是合适的。由此,在斜移校正的必要性高的第一输送带15A的区域中,相比于第二输送带15B的区域,介质更容易旋转,能够恰当地进行斜移校正。然后,在想可靠地将介质交接给排出辊对26的第二输送带15B的区域中,相比于第一输送带15A的区域,介质难以旋转但输送力大,能够恰当地将介质交接给排出辊对26。
变形例8
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相对于第一输送带15A在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将介质向第一输送带15A输送的输送辊对25的构成中,也可以在将输送辊对25构成为能够切换夹持介质的夹持状态与解除夹持的夹持解除状态的基础上,构成为在由采取夹持状态的输送辊对25输送的介质的一部分被吸引于第一输送带15A之后,输送辊对25切换为夹持解除状态。
图12的(A)示出输送辊对25的夹持状态,图12的(B)示出输送辊对25的夹持解除状态。
在如图12的(A)所示由采取夹持状态的输送辊对25输送的介质的一部分如图12的(B)所示被吸引于第一输送带15A之后,输送辊对25切换为夹持解除状态。在图12中,附图标记P表示介质。由此,可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即、在介质被输送辊对25夹持的期间,介质难以旋转,并对介质同时作用输送辊对25的约束作用与第一输送带15A的旋转作用,从而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
然而,通过在由采取夹持状态的输送辊对25输送的介质的一部分被吸引于第一输送带15A之后,输送辊对25切换为夹持解除状态,能够将对介质同时作用输送辊对25的约束作用与第一输送带15A的旋转作用的期间缩短,能够抑制上述损伤。
需要指出,如图11所示,作为一例,从动辊25b设置为通过螺线管46而能够上下位移,能够构成为通过从动辊25b上下位移而使输送辊对25切换夹持状态与夹持解除状态。更为详细而言,在图11中,从动辊25b由能够以旋转轴45a为中心旋转的支承部件45支承,通过支承部件45的旋转,从动辊25b相对于驱动辊25a进退。支承部件45被未图示的按压单元、例如弹簧向图11的顺时针方向、即从动辊25b向驱动辊25a前进的方向按压。
螺线管46能够与支承部件45卡合,在图11的(A)所示的输送辊对25的夹持状态下,通过向下方向按压支承部件45的-Y方向端部,使支承部件45如由图11的(A)到图11的(B)的变化所示旋转,将输送辊对25切换为夹持解除状态。
螺线管46通过控制部111(参照图1)控制。如图12所示,在介质输送路径中,在输送辊对25与第一输送带15A之间设置有介质检测部47,控制部111基于介质检测部47的检测信息将输送辊对25从夹持状态切换为夹持解除状态。
需要指出,将输送辊对25从夹持状态切换为夹持解除状态的时机也可以根据介质的种类进行变更。例如,由于介质的刚性高的情况相比于刚性相对低的情况不易产生上述损伤,因此在刚性高的介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将输送辊对25从夹持状态切换为夹持解除状态的时机延迟。由此,能够通过输送辊对25可靠地将介质向下游输送。
需要指出,在由采取夹持状态的输送辊对25输送的介质的一部分被吸引于第一输送带15A之后将输送辊对25切换为夹持解除状态的情况下,优选已解除进给装置5的进给辊63对介质的约束。这是因为,若通过进给装置5的进给辊63约束介质,则介质难以旋转,有可能产生上述褶皱等损伤。
这里,解除了进给辊63对介质的约束的状态意指进给辊63不与介质接触的状态等在介质欲在第一输送带15A的作用下旋转时不易因从进给辊63受到的力而在介质上产生上述损伤的状态。因而,在进给辊63能够切换与装载于装载部60的介质接触的状态以及从装载于装载部60的介质分离的状态的情况下,一旦介质的前端被输送辊对25夹持则使进给辊63从介质分离是合适的。
变形例9
关于第一输送带15A的第一输送方向D1与第二输送带15B的第二输送方向D2,如图13所示,也可以使+Y方向即输送方向与第二方向D2所成的角度比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D1所成的角度小。
由此,在斜移校正的必要性高的第一输送带15A的区域中,相比于第二输送带15B的区域,斜移校正的效果更高,能够恰当地进行斜移校正。然后,在想可靠地将介质交接给排出辊对26的第二输送带15B的区域中,相比于第一输送带15A的区域,介质以更接近输送方向的角度被输送,能够恰当地将介质交接给排出辊对26。
需要指出,在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不同的情况下,优选调整第一输送带15A的转圈速度与第二输送带15B的转圈速度,以使第一输送带15A的+Y方向的输送速度与第二输送带15B的+Y方向的输送速度相同。
变形例10
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相对于第一输送带15A在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将介质向第一输送带15A输送的输送辊对25的构成中,如图14所示,也可以使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D1所成的角度小于输送方向与第二方向D2所成的角度。
如已经进行过说明的,在相对于第一输送带15A于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输送辊对25的情况下,在介质被输送辊对25夹持的期间,介质难以旋转,并对介质同时作用输送辊对25的约束作用与第一输送带15A的旋转作用,从而有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
然而,通过如图14所示使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D1所成的角度比输送方向与第二方向D2所成的角度小,从而抑制通过第一输送带15A作用于介质的旋转作用,能够抑制上述损伤的产生。
需要指出,也可以在这样的构成中根据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来调整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D1所成的角度以及输送方向与第二方向D2所成的角度。例如,由于介质的输送方向长度越长,同时作用输送辊对25的约束作用与第一输送带15A的旋转作用的时间变得越长,产生上述损伤的风险越高,因此也可以是,介质的输送方向长度越长,使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D1所成的角度越小。
需要指出,在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不同的情况下,优选调整第一输送带15A的转圈速度与第二输送带15B的转圈速度,以使第一输送带15A的+Y方向的输送速度与第二输送带15B的+Y方向的输送速度相同。
变形例11
如图15所示,第二限制部32也可以由针对第一输送带15A设置的上游第二限制部32A以及针对第二输送带15B设置的下游第二限制部32B构成。此外,也可以将上游第二限制部32A与下游第二限制部32B构成为能够分别独立地在宽度方向上位移。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根据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恰当地限制介质的第二端边Ps2。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所示,下游第二限制部32B也可以比上游第二限制部32A更接近第一限制部31。由此,能够恰当地限制斜移得到校正后的介质的宽度方向位置。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下游第二限制部32B的上游形成用于抑制介质的勾挂的倾斜引导面32b也是合适的。
变形例12
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第二限制部32设置为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而接近第一限制部31。由此,能够恰当地限制斜移得到校正后的介质的宽度方向位置。
另外,在这样的构成中,如图15所示,也可以通过沿着输送方向的多个限制部构成第二限制部32。
变形例13
介质朝向第一限制部31的移动也可以除了通过输送带相对于输送方向倾斜来进行以外,如图17所示,还通过进行旋转而使介质接近第一限制部31的桨叶43来进行。在图17中,桨叶43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43a为中心旋转。旋转轴43a利用由控制部111(参照图1)控制的电机(未图示)的动力而向箭头Rm方向旋转。桨叶43与图7所示的上方限制部件39同样地沿着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桨叶43沿着旋转轴43a的周向具有多个通过可弹性变形的材料(例如橡胶)形成的叶片部43b。叶片部43b在接收向中继输送装置4供给的介质之前,如实线所示,处于距旋转工作台14最远的位置,当向中继输送装置4供给介质时,向箭头Rm方向旋转而使介质靠近第一限制部31。
由于通过这样的桨叶43使介质如附图标记Pj-1所示靠近第一限制部31,因此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需要指出,虽然图17所示的桨叶43配置为旋转轴43a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使介质向+X方向靠近,但也可以配置为使介质向交叉方向D靠近。
另外,当介质的第一端边Ps1与第一限制部31的第一限制面31a抵接时、包括第一端边Ps1的侧端部位由于桨叶43的作用而如附图标记Pj-3所示容易向上方变形或者卷曲的情况下,将参照图7说明的上方限制单元38与桨叶43并用也是合适的。
变形例14
也可以根据介质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来变更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中的至少任一者。
参照图18,对介质从第一输送带15A向第二输送带15B交接时介质上产生的力矩进行说明。图18的(A)是输送第一介质Pg1的情况下的图,图18的(B)是输送宽度方向的长度比第一介质Pg1短的第二介质Pg2的情况下的图。
在介质架在第一输送带15A与第二输送带15B双方上的情况下,介质上因从第一输送带15A受到的输送力而产生绕重心的第一力矩,另外,因从第二输送带15B受到的输送力而产生绕重心的第二力矩。
在图18的(A)中,附图标记Jg1为第一介质Pg1的重心位置。需要指出,Y轴方向上的介质的重心位置未必与Y轴方向的介质的中心位置一致。另外,同样地,X轴方向上的介质的重心位置未必与X轴方向的介质的中心位置一致。作为一例,这样的介质可列举出信封。
第一介质Pg1从架在第一输送带15A的吸附区域的范围受到输送力F1a,另外,从架在第二输送带15B的吸附区域的范围受到输送力F1b。设输送力F1a作用于第一介质Pg1架在第一输送带15A的吸附区域的范围的中心位置,设输送力F1b作用于第一介质Pg1架在第二输送带15B的吸附区域的范围的中心位置。
输送力F1a与第一方向D1平行,线段d1a表示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上的输送力F1a的作用位置与重心位置Jg1的距离。
输送力F1b与第二方向D2平行,线段d1b表示与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上的输送力F1b的作用位置与重心位置Jg1的距离。
由于输送力F1a,对第一介质Pg1作用绕重心位置Jg1的第一力矩M1a,另外,由于输送力F1b,对第一介质Pg1作用绕重心位置Jg1的第二力矩M1b。
由于第一力矩M1a与第二力矩M1b为相同方向、且斜移校正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相同,因此第一介质Pg1的斜移被恰当地矫正。
接着,在图18的(B)中,附图标记Jg2为第二介质Pg2的重心位置。第二介质Pg2从架在第一输送带15A的吸附区域的范围受到输送力F2a,另外,从架在第二输送带15B的吸附区域的范围受到输送力F2b。设输送力F2a作用于第二介质Pg2架在第一输送带15A的吸附区域的范围的中心位置,设输送力F2b作用于第二介质Pg2架在第二输送带15B的吸附区域的范围的中心位置。
输送力F2a与第一方向D1,线段d2a表示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上的输送力F2a的作用位置与重心位置Jg2的距离。
输送力F2b与第二方向D2平行,线段d2b表示与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上的输送力F2b的作用位置与重心位置Jg2的距离。
由于输送力F2a,对第二介质Pg2作用绕重心位置Jg2的第一力矩M2a,另外,由于输送力F2b,对第二介质Pg2作用绕重心位置Jg2的第二力矩M2b。
第一力矩M2a的方向与第二力矩M2b的方向相反,第一力矩M2a比第二力矩M2b大,而且,第一力矩M2a的方向与斜移校正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相反,为斜移恶化的方向,不能恰当地矫正第二介质Pg2的斜移。
这样,由于介质的重心位置根据介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而变化,由此确定第一力矩的方向与第二力矩的方向,因此介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在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的角度上是重要的。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这样的性质,根据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来变更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由此,能够将第一力矩的方向与第二力矩的方向调整为使得恰当地矫正介质的斜移,进而能够恰当地矫正介质的斜移。
作为一例,控制部111能够对第一输送部11所具备的吸引鼓风机18进行控制来调整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另外,能够对第二输送部12所具备的吸引鼓风机18进行控制来调整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
第二介质Pg2为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的一例,作为一例,当第二介质Pg2至少从第一输送带15A交接给第二输送带15B时,控制部111对第一输送部11所具备的吸引鼓风机18进行控制,使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大于预设值。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力矩M2a即与斜移校正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力矩,能够恰当地矫正第二介质Pg2的斜移。
需要指出,用于将第一力矩与第二力矩的关系调整为使斜移校正方向变得更为恰当的吸引力的调整可列举出只变更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的情况、只变更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的情况、或者变更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双方的情况。
例如,在只变更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的情况下,在图18的(B)中,若减小输送力F2b则能够减小第二力矩M2b,进而能够增大与斜移校正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第一力矩M2a的影响而恰当地矫正斜移。
需要指出,与介质的宽度方向长度相应的、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与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的关系相关的信息能够保存于控制部111所具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未图示)、或者可与控制部111通信的外部信息设备(未图示)中。
需要指出,吸引力的变更也可以不是整个第一输送带15A而是局部地进行,同样地,也可以不是整个第二输送带15B而是局部地进行。作为一例,变更局部的吸引力能够与参照图10所说明的内容同样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第一输送带15A中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区域的吸引力比第二输送带15B中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区域的吸引力大,能够增大第一力矩M2a即与斜移校正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力矩,能够恰当地矫正第二介质Pg2的斜移。
如上所述的通过第一输送带15A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与通过第二输送带15B吸引介质的吸引力的关系可以在输送介质的整个期间内设定,或者也可以限定于介质从第一输送带15A向第二输送带15B交接时进行设定。
以下,简要地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涉及的介质供给***其特征在于,向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供给介质,所述介质供给***具备: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以及中继输送装置,在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与所述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所述进给装置具备:装载部,装载介质;以及进给部,进给介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具备:第一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面,所述第一限制面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的第一端边进行定位,所述第一端边是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边;以及输送部,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部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输送介质,将所述第一端边沿着所述第一限制面的状态下的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设为第一中心位置,将装载于所述装载部的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设为第二中心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限制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限制面之间的距离长。
根据本方面,即便从所述进给装置送出的介质产生斜移,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中,通过使介质的所述第一端边与所述第一限制面抵接,斜移也将得到校正。另外,相比于使介质前端与辊对抵接来校正斜移的构成,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介质的位置不易产生偏差。综上所述,能够在所述记录装置中进行恰当的记录。
此外,由于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与所述进给装置配置为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限制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限制面之间的距离长,因此能够抑制从所述进给装置向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供给介质时介质勾挂于所述第一限制部。
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部能够通过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介质的所述第二中心位置接触而进给介质。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进给部能够通过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介质的所述第二中心位置接触而进给介质,因此能够抑制从所述进给装置送出的介质的斜移。
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具备第一进给引导件,所述第一进给引导件具有对介质的所述第一端边进行定位的第一进给引导面,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进给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一限制面与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之间。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进给装置具备第一进给引导件,所述第一进给引导件具有对介质的所述第一端边进行定位的第一进给引导面,因此能够抑制从所述进给装置送出的介质的所述第一端边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限制面,并能够抑制从所述进给装置向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供给介质时介质勾挂于所述第一限制部。
另外,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限制面与所述第一进给引导件之间的距离不会长于所需,在介质从所述进给装置供给到所述中继输送装置之后能够恰当地触碰所述第一限制部,进而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方面。
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具备第二进给引导件,所述第二进给引导件具有能够限制介质的与所述第一端边相反一侧的第二端边的位置的第二进给引导面,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进给引导面与所述第二进给引导面的中间。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进给装置还具备能够限制介质的与所述第一端边相反一侧的第二端边的位置的第二进给引导件,因此能够抑制从所述进给装置送出的介质的斜移。另外,由于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进给引导面与所述第二进给引导面的中间,因此能够更为良好地抑制从所述进给装置送出的介质的斜移。
第五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具备:输送带,输送介质;以及吸引部,经由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贯通孔吸引介质。
根据本方面,所述输送部构成为具备:输送带,输送介质;以及吸引部,经由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贯通孔吸引介质,相比于通过辊对夹持介质的构成,介质容易旋转,能够恰当地校正介质的斜移。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第六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输送装置具备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具有第二限制面,所述第二限制面能够限制介质的与所述第一端边相反一侧的第二端边的位置。
虽然通过所述输送带使介质靠近所述第一限制部一侧,但作为一例,当介质以所述第一端边的下游端远离所述第一限制面的方式进行了旋转时,即便将介质输送能够通过所述输送带输送的距离,也有可能无法完成斜移的校正。需要指出,此为一例,也存在不伴随有上述那样的旋转地介质向远离所述第一限制面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然而,根据本方面,由于具备能够对介质的与所述第一端边相反一侧的第二端边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二限制部,因此能够抑制产生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
需要指出,本方面不限于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端边沿着所述第一限制面的状态下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介质的中心位置设为第一中心位置,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限制面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限制面之间的距离即第一距离长。
根据本方面,由于所述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距离长,因此能够恰当地从所述进给装置接收斜移的介质。
第八方面在第五方面中,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输送带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将介质向所述输送带输送的输送辊对,所述输送辊对能够切换夹持介质的夹持状态与解除所述夹持的夹持解除状态,在由采取所述夹持状态的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介质的一部分被吸引于所述输送带之后且解除了所述进给部对介质的约束的状态下,所述输送辊对切换为所述夹持解除状态。
在相对于所述输送带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具备所述输送辊对的情况下,在介质被所述输送辊对夹持并受到所述进给部的约束的期间,介质难以旋转,并对介质同时作用所述输送辊对和所述进给部的约束作用以及所述输送带的旋转作用,从而有可能在介质上产生褶皱等损伤。
根据本方面,由于在由采取所述夹持状态的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介质的一部分被吸引于所述输送带之后且解除了所述进给部对介质的约束的状态下,所述输送辊对切换为所述夹持解除状态,因此能够将对介质同时作用所述输送辊对和所述进给部的约束作用以及所述输送带的旋转作用的期间缩短,能够抑制上述损伤。
需要指出,解除了所述进给部对介质的约束的状态意指所述进给部不与介质接触的状态等在介质欲在所述输送带的作用下旋转时不易因从所述进给部受到的力而在介质上产生上述损伤的状态。
第九方面涉及的记录***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记录装置,对介质进行记录;以及第一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所述介质供给***,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供给介质。
根据本方面,可以在记录***中得到上述第一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这些变形自然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记录装置与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所述记录装置对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所述中继输送装置具备:
第一限制部,具有第一限制面,所述第一限制面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的第一端边进行定位,所述第一端边是所述介质的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边;
第一输送带,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面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输送介质;
第二输送带,设置于比所述第一输送带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带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面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输送介质;以及
吸引部,经由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贯通孔吸引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方向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能够变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所述中继输送装置还具备将介质向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输送辊对,
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能够根据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而变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输送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时,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区域中的介质的吸引力比所述第二输送带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区域中的介质的吸引力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输送介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规定长度短的介质时,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比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所述中继输送装置还具备将介质向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输送辊对,
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或者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能够变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所述中继输送装置还具备将介质向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输送辊对,
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比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吸引介质的吸引力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输送装置针对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各自设置有单独的所述吸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输送装置还具备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具有第二限制面,所述第二限制面能够对介质的与所述第一端边相反一侧的第二端边的位置进行限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制部具有针对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的上游第二限制部以及针对所述第二输送带设置的下游第二限制部,
所述上游第二限制部与所述下游第二限制部能够分别独立地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移。
14.一种记录***,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装置,对介质进行记录;
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以及
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位于所述记录装置与所述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
15.一种进给***,其特征在于,向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进给介质,所述进给***具备:
进给装置,配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外侧,向所述记录装置进给介质;以及
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输送装置,位于所述记录装置与所述进给装置之间,对从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介质进行中继而向所述记录装置输送。
CN202311057944.8A 2022-08-22 2023-08-21 中继输送装置、记录***以及进给*** Pending CN1176015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1873 2022-08-22
JP2022-131826 2022-08-22
JP2022-174661 2022-10-31
JP2022-174617 2022-10-31
JP2022174617A JP2024029730A (ja) 2022-08-22 2022-10-31 中継搬送装置、記録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1572A true CN117601572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6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57944.8A Pending CN117601572A (zh) 2022-08-22 2023-08-21 中继输送装置、记录***以及进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15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97162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060102285A (ko) 시트 반송 장치
US2020015915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2006716A (ja) 用紙供給装置及び記録材処理装置
US1035091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7119852B2 (ja) 媒体排出装置、媒体処理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CN117601572A (zh) 中继输送装置、记录***以及进给***
CN117601571A (zh) 中继输送装置、记录***以及进给***
JP2024029730A (ja) 中継搬送装置、記録システム
KR20040064473A (ko) 양면 인쇄기의 용지 정렬 장치
US20240059513A1 (en) Relay transport device, recording system, and feeding system
US20240059080A1 (en) Relay transport device, recording system, and feeding system
JP2024029731A (ja) 媒体供給システム、記録システム
JP2024029728A (ja) 中継搬送装置、記録システム
JP2024029727A (ja) 中継搬送装置、記録システム
JP2024029729A (ja) 中継搬送装置、記録システム
US20240059512A1 (en) Relay transport device, recording system, and feeding system
US20140092189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19116791A1 (ja) メディア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7161371A (ja) 給紙装置
US20240165974A1 (en) Relay transport device, feeding system, recording system, and position adjustment method
US10329109B1 (en) Vacuum shuttle with stitch and roll capabilities
CN114940405A (zh) 输送装置
JPH04392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搬送装置
JP37370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搬送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