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0299A - 风冷式防水电源 - Google Patents

风冷式防水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0299A
CN117580299A CN202311679677.8A CN202311679677A CN117580299A CN 117580299 A CN117580299 A CN 117580299A CN 202311679677 A CN202311679677 A CN 202311679677A CN 117580299 A CN117580299 A CN 117580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air channel
heat dissipa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796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策健
徐建生
李炳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yma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yma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yma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yma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796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0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0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0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冷式防水电源,其中,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外壳、功率模块、第一导热件、散热风机,外壳设有封闭内腔和导热壁,导热壁构成封闭内腔的腔壁,导热壁背离封闭内腔的一侧设有散热结构;功率模块设于封闭内腔内,并与第一腔壁间隔形成第一换热风道,功率模块形成有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的散热风道;第一导热件设于功率模块旁侧,并与导热壁热传导连接,第一导热件形成有第二换热风道,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散热风道远离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连通,以使散热风道、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形成循环风道;散热风机朝向散热结构设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风冷式防水电源能够实现散热的同时,提升防水防尘性能。

Description

风冷式防水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率变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式防水电源。
背景技术
电源变换器是一种电源,它可以将一种电源的输入信号转换成另外一种电源的输出信号,从而获得不同电压和电流的目的。电源变换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通常会设置散热结构,目前在风冷散热方案中,普遍采用电源变换器内散热风道与外界气流交换进行散热的方式,但是这种散热方式不便于在户外环境使用,即使对电源变换器内的电路进行防水处理,也容易导致电源变换器内进水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风冷式防水电源,旨在实现散热的同时,提升防水防尘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
外壳,设有封闭内腔和导热壁,所述导热壁构成所述封闭内腔的腔壁,所述封闭内腔还具有位于所述导热壁一侧的第一腔壁,所述导热壁背离所述封闭内腔的一侧设有散热结构;
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封闭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腔壁间隔形成第一换热风道,所述功率模块形成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
第一导热件,设于所述功率模块旁侧,并与所述导热壁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形成有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散热风道远离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连通,以使所述散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形成循环风道;以及
散热风机,设于所述导热壁背离所述封闭内腔的一侧,并朝向所述散热结构设置。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的多个第一散热片,所述导热座与所述导热壁热传导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分布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导热壁的一侧,并均沿第二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间隙。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罩设于多个所述散热片上,所述安装壳与所述底部连接,并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风机设于所述散热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多个所述散热风机,多个所述风机沿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排布方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多个所述功率模块和多个所述第一导热件,多个所述功率模块沿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均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每个所述功率模块的旁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导热件,多个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二换热风道均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封闭内腔还具有位于所述导热壁另一侧的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第二腔壁位于所述导热壁的相对两侧,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第二腔壁间隔形成回流风道,所述回流风道连通对应功率模块的散热风道和相邻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二换热风道,相邻两个所述回流风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可选地,所述风冷式防水电源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设于第一换热风道,并与所述导热壁热传导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导热座和设于所述导热座的多个第二散热片,所述导热座与所述导热壁热传导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沿垂直于所述导热壁的方向间隔分布,并均沿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靠近所述功率模块的一侧相互间隔形成进风间隙。
可选地,所述导热座包括底板和背板,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导热壁,所述背板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功率模块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连接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功率模块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所述导热筒和设于所述导热筒内的多个所述第三散热片,所述导热筒具有第二安装平面,所述导热筒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平面安装于所述导热壁,多个所述第三散热片沿所述导热筒的厚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风冷式防水电源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封闭内腔和导热壁,该导热壁构成封闭内腔的腔壁,并在封闭内腔位于导热壁的一侧设置第一腔壁,导热壁背离封闭内腔的一侧设置散热结构,将功率模块设置在封闭内腔内,并与第一腔壁间隔形成第一换热风道,功率模块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第一导热件设于功率模块旁侧,并与导热壁热传导连接,第一导热件形成第二换热风道,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散热风道远离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连通,以使散热风道、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形成循环风道,将散热风机设置在导热壁背离封闭内腔的一侧,并朝向散热结构设置。这样当散热风道内的热气流入第一换热风道,随后再流入第二换热风道后,第一导热件能够将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与导热壁进行换热(将吸收后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壁),换热完成的气流回流到散热风道中,从而实现循环散热,导热壁在接受第一导热件传导而来的热量后,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结构上,以使散热结构能够同时通过外界的气流和散热风机吹送的气流进行散热,在散热风机的吹送下使得气流的流速加快,从而可以快速的对散热结构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率。这样进行散热时,封闭内腔内的气流不需要与外界气流交换进行散热,可以避免外界的气流进入封闭内腔中,从而能够防止外界的水汽、液体等进入到封闭内腔内,从而在实现了散热的同时,还提升了风冷式防水电源的防水防尘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风冷式防水电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风冷式防水电源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风冷式防水电源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风冷式防水电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风冷式防水电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外壳;11、封闭内腔;12、导热壁;13、第一换热通道;14、回流风道;15、第一腔壁;16、第二腔壁;20、散热结构;21、底板;22、第一散热片;23、安装壳;24、散热通道;30、功率模块;31、散热风道;32、壳体;33、电路组件;331、MOS管;40、第一导热件;41、第二换热风道;42、导热筒;43、第三散热片;50、散热风机;55、送风风机;60、隔板;70、第二导热件;71、第二散热片;72、导热座;90、第三导热件;91、导热板;92、第四散热片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冷式防水电源,用于智能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外壳10、功率模块30、第一导热件40、散热风机50。
外壳10设有封闭内腔11和导热壁12,导热壁12构成封闭内腔11的腔壁,封闭内腔11还具有位于导热壁12一侧的第一腔壁15,导热壁12背离封闭内腔11的一侧设有散热结构20;功率模块30设于封闭内腔11内,并与第一腔壁15间隔形成第一换热风道,功率模块30形成有散热风道31,散热风道31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第一导热件40设于功率模块30旁侧,并与导热壁12热传导连接,第一导热件40形成有第二换热风道41,第二换热风道41的一端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散热风道31远离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连通,以使散热风道31、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41形成循环风道;散热风机50设于导热壁12背离封闭内腔11的一侧,并朝向散热结构20设置。
具体地,循环风道内设有第二散热风机50,第二散热风机50用于驱使气流沿循环风道流动,第二散热风机50朝散热风道31吹送气流,将散热风道31内的热气流吹送至第一换热风道,随后再流入第二换热风道41内,第一导热件40将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与导热壁12进行换热(将吸收后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壁12),换热完成的气流回流到散热风道31中,从而实现循环散热,导热壁12在接受第一导热件40传导而来的热量后,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结构20上,散热结构20通过外界的气流和散热风机50吹送的气流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0包括安装壳23和底板21,底板21与安装壳23围合形成安装腔,底板21与导热板91背离封闭内腔11的一侧连接,散热风机50安装于安装腔内,并位于安装壳23的一端。其它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0仅包括底板21,散热风机50安装于底板21,并显露在外。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风冷式防水电源通过在外壳10内设置封闭内腔11和导热壁12,该导热壁12构成封闭内腔11的腔壁,并在封闭内腔11位于导热壁12的一侧设置第一腔壁15,导热壁12背离封闭内腔11的一侧设置散热结构20,将功率模块30设置在封闭内腔11内,并与第一腔壁15间隔形成第一换热风道,功率模块30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第一导热件40设于功率模块30旁侧,并与导热壁12热传导连接,第一导热件40形成第二换热风道41,第二换热风道41的一端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散热风道31远离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连通,以使散热风道31、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41形成循环风道,将散热风机50设置在导热壁12背离封闭内腔11的一侧,并朝向散热结构20设置。这样当散热风道31内的热气流入第一换热风道,随后再流入第二换热风道41后,第一导热件40能够将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与导热壁12进行换热(将吸收后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壁12),换热完成的气流回流到散热风道31中,从而实现循环散热,导热壁12在接受第一导热件40传导而来的热量后,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结构20上,以使散热结构20能够同时通过外界的气流和散热风机50吹送的气流进行散热,在散热风机50的吹送下使得气流的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可以快速对散热结构20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率。这样进行散热时,封闭内腔11内的气流不需要与外界气流交换进行散热,可以避免外界的气流进入封闭内腔11中,从而能够防止外界的水汽、液体等进入到封闭内腔11内,从而在实现了散热的同时,还提升了风冷式防水电源的防水防尘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0包括底板21和设于底板21的多个第一散热片22,导热座72与导热壁12热传导连接,多个第一散热片22间隔分布于底板21背离导热壁12的一侧,并均沿第二换热风道41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第一散热片22之间形成散热间隙。
具体地,导热壁12能够将封闭内腔11内的热量传导至底板21上,再由底板21将热量传导至多个第一散热片22上,当散热风机50吹送气流时,气流流过相邻流过第一散热片22之间形成的散热间隙内,以对多个第一散热片22同时进行散热,增加了散热结构20的散热面积,从而提升了散热效率。这其中,多个第一散热片22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0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散热片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0还包括安装壳23,安装壳23罩设于多个散热片上,安装壳23与底部连接,并与底板21配合形成散热通道24,散热风机50设于散热通道24内。
具体地,设置安装壳23罩设在多个第一散热片22上,以使安装壳23与底板21形成散热通道24,多个第一散热片22和散热风机50均设置在散热通道24内,散热风机50的送风端朝向多个第一散热片22,这样使得散热风机50朝多个散热片吹送气流时,散热通道24的通道壁能够对气流形成限制,防止气流扩散,如此便能够使得散热风机50所吹送的气流能够全部被多个第一散热片22所接受,从而提升散热效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0也可以不设置安装壳23。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多个散热风机50,多个风机沿多个第一散热片22的排布方向间隔分布。
具体地,多个散热风机50的设置,使得散热通道24内的风量更大,即是说,第一散热片22能够接收更多的气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散热效率。这其中,多个散热风机50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风冷式防水电源仅设置一个散热风机50。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多个功率模块30和多个第一导热件40,多个功率模块30沿第一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均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每个功率模块30的旁侧均设有一个第一导热件40,多个第一导热件40的第二换热风道41均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
具体地,多个功率模块30和多个第一导热件40均沿第一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相邻两个功率模块30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导热件40,每个功率模块30形成的散热风道31均与第一换风通道连通,多个散热风道31的气流均流入第一换热风道内,每个第一导热件40的第二换热风道41均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即如此,便使得多个散热风道31的气流流入到第一换热风道后,能够流入到多个第二换热风道41内进行散热,以通过多个第一导热件40进行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提升了散热效果。同时,多个功率模块30和多个第一导热件40共用一个第一换热风道,使得多个功率模块30和多个第一导热件40之间的结构更快紧凑,从而提升了风冷式防水电源的整体结构紧凑性。这其中,多个功率模块30和多个第一导热件40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三个、四个等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风冷式防水电源仅设置一个功率模块30和一个第一导热件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闭内腔11还具有位于导热壁12另一侧的第二腔壁16,第一腔壁15与第二腔壁16位于导热壁12的相对两侧,功率模块30与第二腔壁16间隔形成回流风道14,回流风道14连通对应功率模块30的散热风道31和相邻第一导热件40的第二换热风道41,相邻两个回流风道14之间通过隔板60隔开。
具体地,第一腔壁15与第二腔壁16相对设置,第一换热风道与回流风道14位于导热壁12的相对两侧,一个第一导热件40的第二换热风道41一端连通第一换热风道,另一端连通对应的回流风道14,一个功率模块30的散热风道31一端连通第一换热风道,另一端连通对应的回流风道14,气流从散热风道31流入第一换热风道,再从第一换热风道流入第二换热风道41,随后再从第二换热风道41流入回流风道14,最后从回流风道14流入散热风道31内进行循环,当气流经过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41时,气流所含带的热量能够传导第一导热件40上,以使流入至回流风道14内的气流含带较小的热量或不含带热量,这样当散热风机50吹送的气流在散热风道31、第一换热风道、第二换热风道41及回流通道进行循环散热。
通过将相邻两个回流风道14之间设置隔板60进行分隔开,以使流入第二换热风道41内的气流流入对应的回流风道14内,同时使得回流风道14内的气流流入对应的散热风道31内,这样便可以防止散热风道31接受其它回流风道14的气流,从而便于控制气流的循环,有效地防止了功率模块30接收其它回流风道14内的气流而导致多个功率模块30之间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发生,提升了风冷式防水电源的使用稳定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回流风道14之间也可以不设置挡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热件40包括导热筒42和设于导热筒42内的多个第三散热片43,导热筒42具有第二安装平面,导热筒42通过第二安装平面安装于导热壁12,多个第三散热片43沿导热筒42的厚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具体地,导热筒42形成有第二换热风道41,多个第三散热片43安装于第二换热风道41内,当散热风机50吹送的气流从第一换热风道进入第二换热风道41后,气流流入相邻两个第三散热片43之间,以使多个第三散热片43同时接受气流中的热量,多个第三散热片43将接受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筒42上,再由导热筒42将热量传导至导热壁12,从而增加了导热面积,即增大了散热面积,进而提升了散热效率。这其中,多个第三散热片43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热筒42内仅设置一个第三散热片43。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冷式防水电源还包括第二导热件70,第二导热件70设于第一换热风道,并与导热壁12热传导连接。
具体地,散热风机50朝散热风道31吹送气流,将散热风道31内的热气流吹送至第一换热风道进行换热时,第二导热件70能够吸收气流中的气流,并将吸收到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壁12上进行换热,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导热件40与第二导热件70同时吸收气流中的热量,从而提升散热效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风冷式防水电源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导热件7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热件70包括导热座72和设于导热座72的多个第二散热片71,导热座72与导热壁12热传导连接,多个第二散热片71沿垂直于导热壁12的方向间隔分布,并均沿第一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二散热片71靠近功率模块30的一侧相互间隔形成进风间隙。
具体地,在安装第二导热件70时,先将多个第二散热片71安装于导热座72,再将安装好第二散热片71的导热座72,安装于第一换热风道内,并与导热壁12热传导连接,这样便不需要将第二散热片71进行单独安装,降低了第二散热片71的安装难度。
当散热风机50吹送的气流经过第一换热风道时,气流流入相邻两个第二散热片71之间形成的进风间隙内,这样能够增加第二导热件70的导热面积,并且这样还可以通过多个第二散热片71同时接受散热风机50吹送而来的气流,并在将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后,将热量传导至导热座72上,再由导热座72将热量传导至导热壁12上,从而增大了导热面积,进而提升了散热效率。这其中,多个第二散热片71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可选择地,该第二散热片71可以设置为沿平行于导热壁12的方向间隔分布。
不同于上述的多个第二散热片71安装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散热片71直接与导热壁12热传导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座72包括底板21和背板,底板21安装于导热壁12,背板连接于底板21远离功率模块30的一侧,多个第一散热片22连接于背板朝向功率模块30的一侧。
具体地,背板与散热风道31的出风口相对设置,这样当多个第二散热片71安装于背板时,使得散热风机50吹送而来的气流能够被多个第二散热片71给同时直接接受,同时还能够便于气流流入相邻两个第二散热片71之间形成的进风间隙内,进入进风间隙内的气流能够被背板所接受,这样便可以通过多个第二散热片71和背板同时接受气流中的热量,从而增大了导热面积,提升了散热效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背板连接于底板21的靠近功率模块30的旁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模块30包括壳体32和电路组件33,所述壳体32内形成散热风道31,所述电路组件33设于散热风道31内。具体地,送风风机55和电路组件33同时设于散热风道31内,送风风机55的送风端朝向电路组件33,这样当送风风机55在吹送气流时,气流能够直接经过电路组件33,从而对电路组件33中的电子元件进行换热,从而提升了电路组件33的散热效率。不同于上述的送风风机55设置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送风风机55设于散热风道31外,并位于散热风道31远离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功率模块30也可以不设置壳体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模块30包括MOS管331(MOS: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第三导热件90,第三导热件90设于散热风道31内,MOS管331与第三导热件90热传导连接。
具体地,MOS管331属于电路组件33中产生热量较大的器件,通过设置第三导热件90与MOS管331热传导连接,以使MOS管331所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第三导热件90上,从而增加了MOS管331的散热面积,即提升了MOS管331的散热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风冷式防水电源也可以不设置第三导热件9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热件90包括导热板91和设于导热板91的多个第四散热片92,MOS管331安装于导热板91,多个第四散热片92沿垂直于第一换热风道的方向间隔分布,并均沿散热风道3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第四散热片92之间形成通风流道。
具体地,当散热风机50吹送的气流经过散热风道31时,气流流入相邻两个第四散热片92之间形成的通风流道内,这样能够增加第三导热件90的导热面积,并且这样还可以通过多个第四散热片92同时接受散热风机50吹送而来的气流,从而增大了导热面积,进而提升了散热效率。这其中,多个第四散热片92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导热件90热件仅设置一个第四散热片92。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有封闭内腔和导热壁,所述导热壁构成所述封闭内腔的腔壁,所述封闭内腔还具有位于所述导热壁一侧的第一腔壁,所述导热壁背离所述封闭内腔的一侧设有散热结构;
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封闭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腔壁间隔形成第一换热风道,所述功率模块形成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
第一导热件,设于所述功率模块旁侧,并与所述导热壁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形成有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散热风道远离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连通,以使所述散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形成循环风道;以及
散热风机,设于所述导热壁背离所述封闭内腔的一侧,并朝向所述散热结构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的多个第一散热片,所述导热座与所述导热壁热传导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分布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导热壁的一侧,并均沿第二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罩设于多个所述散热片上,所述安装壳与所述底部连接,并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风机设于所述散热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多个所述散热风机,多个所述风机沿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排布方向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式防水电源包括多个所述功率模块和多个所述第一导热件,多个所述功率模块沿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均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每个所述功率模块的旁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导热件,多个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二换热风道均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内腔还具有位于所述导热壁另一侧的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第二腔壁位于所述导热壁的相对两侧,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第二腔壁间隔形成回流风道,所述回流风道连通对应功率模块的散热风道和相邻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二换热风道,相邻两个所述回流风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式防水电源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设于第一换热风道,并与所述导热壁热传导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导热座和设于所述导热座的多个第二散热片,所述导热座与所述导热壁热传导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沿垂直于所述导热壁的方向间隔分布,并均沿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靠近所述功率模块的一侧相互间隔形成进风间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包括底板和背板,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导热壁,所述背板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功率模块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连接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功率模块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防水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所述导热筒和设于所述导热筒内的多个所述第三散热片,所述导热筒
具有第二安装平面,所述导热筒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平面安装于所述导热壁,
多个所述第三散热片沿所述导热筒的厚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CN202311679677.8A 2023-12-07 2023-12-07 风冷式防水电源 Pending CN117580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9677.8A CN117580299A (zh) 2023-12-07 2023-12-07 风冷式防水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9677.8A CN117580299A (zh) 2023-12-07 2023-12-07 风冷式防水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0299A true CN117580299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9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79677.8A Pending CN117580299A (zh) 2023-12-07 2023-12-07 风冷式防水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02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00537A (zh) * 2024-04-22 2024-05-28 深圳硅山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00537A (zh) * 2024-04-22 2024-05-28 深圳硅山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103576A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17580299A (zh) 风冷式防水电源
TW201110867A (en) Heat dispensing module
CN106774751B (zh) 一种外表面散热装置
CN113031273A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散热机构
CN110012647B (zh) 一种模块化增强散热的风冷机箱结构
CN115664165B (zh) 逆变器及电源设备
CN217062943U (zh) 抽屉式电源模块和模组式电源柜
CN214751286U (zh) 一种户外投影设备
CN216391914U (zh) 电力设备机柜
CN209963940U (zh)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源适配器
CN115413200A (zh) 一种功率设备及光伏***
KR102001029B1 (ko) 펠티에 소자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발전 접속반 다이오드 모듈 방열 모듈
CN209857420U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
JP2003008274A (ja) 電子機器装置
CN211959902U (zh) 一体化散热器
CN221200220U (zh) 一种应用于投影仪的密封装置
CN217336240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包括该散热结构的单包逆变器
CN221054967U (zh) 一种散热模块及散热装置
CN215421351U (zh) 服务器散热柜
CN215418148U (zh) 芯片散热箱
CN219536639U (zh) 电力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散热风道、电力电子设备
CN221409548U (zh) 一种发热设备的散热***
CN221228148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逆变器
CN214307033U (zh) 密封灯具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