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7083A -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7083A
CN117187083A CN202311359918.0A CN202311359918A CN117187083A CN 117187083 A CN117187083 A CN 117187083A CN 202311359918 A CN202311359918 A CN 202311359918A CN 117187083 A CN117187083 A CN 117187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ing
hericium
hericium erinaceus
strain
corall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99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87083B (zh
Inventor
庄磊
于松涛
郭旭欣
杨娜
王炜
赵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13599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70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7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7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87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7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光敏型的珊瑚状猴头菌品种,且存在出菇整齐度较低、出菇时间长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于2023年03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2。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将珊瑚状猴头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菌种;将液体菌种接种在装有栽培培养基的菌盘中,经过不同光照处理进行促发菌、促原基形成和促子实体发育过程,采收得到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成品。

Description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Scop.)Per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omycetes)、红菇目(Russulales)、猴头菌科(Hericiaceae)、猴头菌属(Hericium),又名松花蘑(长白山区)、玉髯,与猴头菌[Herieiumerinaeeus(Bun.:Fr)Pers.]为同属类群。猴头菌属类群是我国著名的食药用真菌资源,其菌丝体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凝血、降血脂等功效。珊瑚状猴头还具有利五脏,滋补,助消化功能,用于主治神经衰弱、胃溃疡等疾病,是一种优良的药用真菌。
由于珊瑚状猴头菌分布稀少,针对其工厂化栽培的相关报道较少,目前在生产中所使用的菌种大多存在出菇整齐度较低,对光敏感性差等现象,生产中大多使用固体菌种在传统设施内栽培,致使栽培时间较长,标准化程度较低。
现有的珊瑚状猴头菌品种中,缺少光敏型的珊瑚状猴头菌,并且绝大多数都是野生驯化获得,存在对光敏感性差、出菇整齐度较低、出菇时间长、采收困难、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现有的珊瑚状猴头菌设施栽培方法,缺少成熟的珊瑚状猴头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难以形成产业化的栽培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现有技术中缺少光敏型的珊瑚状猴头菌品种,且存在对光敏感性差、出菇整齐度较低、出菇时间长,采收困难、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所述菌株为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coralloidesZLsh-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2。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为栽培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coralloidesZLs h-2得到的子实体。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菌种;
(2)将液体菌种接种在装有栽培培养基的菌盘中,经过不同光照处理进行促发菌、促原基形成和促子实体发育过程,最后采收得到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成品。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马铃薯100g/L、棉籽壳50g/L、葡萄糖15g/L、牛骨动物蛋白粉20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0.5g/L和甘油0.3ml/L。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菌盘的形状为方形,包括盘体和盘盖,所述盘盖上设有出菇孔,且盘盖为透明盘盖。
进一步地,所述菌盘的尺寸为60x60x10cm,所述出菇孔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出菇孔均匀布设在盘盖上,各出菇孔之间的间距为15cm,每个出菇口的直径为3~4cm。
进一步地,所述盘盖的透光率不小于95%。
进一步地,所述促发菌的条件包括:光照刺激,光质采用红光,光照强度为100Lux,光照时间为2h/天,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促发菌的条件还包括:温度24-26℃,空气相对湿度63-66%,并保持通风良好。
进一步地,所述促原基形成的条件包括:光照刺激,光质采用白光,光照强度为300Lux,光照时间为12h/天,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促原基形成的条件还包括: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控制在90-95%,并保持通风良好。
进一步地,所述促子实体发育的条件包括:光照刺激,光质采用蓝光,光照强度为300Lux,光照时间为3h/天,并采用白光补足照射至12h/天,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促子实体发育的条件还包括: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5-90%,并保持通风良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珊瑚状猴头菌菌株ZLsh-2,该菌株具有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不同颜色光照的敏感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对其工厂化栽培过程的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光照刺激,可有效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原基分化时间、提高子实体产量和促进子实体营养物质的积累;每潮菇的出菇时间基本一致,且形态稳定,有清香,颜色洁白,品质较高,出菇率达95%以上,非常适宜工厂化栽培生产。
2、本发明对珊瑚状猴头菌的液体菌种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进一步促进了珊瑚状猴头菌ZLsh-2菌丝的生长,使菌丝更浓密、健壮。
3、本发明工厂化栽培方法还采用带有出菇孔及透明菌盘盖的方形菌盘,使出菇更加整齐、便于采收、减少污染,透明菌盘盖可以使菌种更加有效的吸收光照刺激,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2子实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野生珊瑚状猴头菌SHS-1子实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珊瑚状猴头菌H002和野生珊瑚状猴头菌H001的对峙拮抗图,其中,左边为野生珊瑚状猴头菌H001,右边为珊瑚状猴头菌H00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级液体菌种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栽培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2子实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1.菌株分离和诱变纯化
菌种分离自黑龙江省伊春市凉水自然保护区采集野生菌种,分离得到野生珊瑚状猴头菌SHS-1,对SHS-1进一步进行紫外诱变获得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ZLsh-2,具体方法如下:
1.1.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琼脂20g和水1000ml;培养基PH值为5-6。
称取200g去皮马铃薯,切成薄片,洗净,加入1000ml水烧煮,水开后再煮2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如滤液不足1000ml需添加补足1000ml,然后加入20g琼脂煮至融化,再加入葡萄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3g和硫酸镁1.5g融化,趁热分装试管灭菌,试管装入量为试管高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左右,试管用棉塞封口,高压灭菌121℃、20min,灭菌后放置斜面备用。
1.2.组织分离
将采集的野生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分别切去基部,冲洗干净,于无菌室内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并用无菌纸充分吸干表面水分,再用0.1%升汞浸泡5min。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多次(也可以直接用75%的酒精涂擦子实体表面),进行表面消毒。消毒后,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用清洁的小刀削去菌刺,然后用双手将其掰开,迅速用接种针挑取野生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中部约0.5cm2的子实体组织块,接种于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每一颗子实体分离4支试管。
1.3.培养与诱变
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25℃的恒温箱中培养,2-3d后组织块及其周围长出白色菌丝,7-8d后菌丝长满斜面,得到菌种H001。
采用生理盐水洗涤活化的幼嫩菌丝体片段,脱脂棉过滤后,充分振摇30min,将菌丝体悬液置于15W紫外灯下30cm处,照射25s。将诱变后的菌液梯度稀释后涂布PDA平板,避光培养4d。
挑取紫外诱变后单菌落直径大、菌丝生长茂盛的菌落,转接于PDA培养基中,避光培养7d,连续传代3次,获取遗传较为稳定菌种;最后,将菌种于25℃的恒温箱中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后,得到菌种H002。
2.拮抗试验
以菌种H001和菌种H002为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参照NY/T 1845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拮抗反应。
拮抗试验平板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和水1000ml。
将珊瑚状猴头菌H002和野生珊瑚状猴头菌H001在拮抗试验平板培养基上对峙接种和培养;培养条件:25℃恒温培养15d,试验结果如表1和图3所示。
表1
注:“+”表明有拮抗现象。
拮抗实验表明:菌种H001和菌种H002为不同的菌种,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紫外诱变的有效性。
3.鉴定
3.1.形态学鉴定
本发明H002菌株的菌丝体洁白浓密,呈雪花状。子实体分枝较为聚拢,***具有短小而紧密的短刺,刺柔软,整体呈绒毛状,长0.1-0.5cm。主枝基部愈合成块,单个子实体幅宽12-15cm、高15cm。
子实体具短小分支,有清香,形态特征稳定,新鲜时颜色洁白,干燥后变成淡黄褐色,菌肉白色(见图1)。与《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戴玉成等.科学出版社.2007年)中有关珊瑚状猴头菌的分类特征和《中国大型真菌》(卯晓岚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中珊瑚状猴头菌的照片一致。
3.2.分子生物学鉴定
对H002菌种进行ITS测序,通过扩增、DNA测序得到ITS序列:
经分子生物学鉴定H002菌种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红菇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综合形态学鉴定,H002菌种属于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
4.保藏
2022年9月15日,将该株野生驯化的珊瑚状猴头菌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名称为SHS-1,拉丁名为Hericiumcoralloides,保藏编号为CGMCCNo.40352,(子实体见图2,其形态上与本发明分离诱变得到的ZLsh-2的子实体有显著区别)。
2023年03月17日,将本发明分离诱变得到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名称为ZLsh-2,拉丁名为Hericium coralloides,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2。
实施例2
1.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1.1.培养基制作
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g、棉籽壳50g、葡萄糖15g、牛骨动物蛋白粉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甘油0.3ml和水1000ml;培养基PH为5-6。
称取100g去皮马铃薯,切成薄片,洗净,加入1000ml水烧煮,水开后煮5min,加入50g棉籽壳,再煮15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如滤液不足1000ml需添加补足1000ml,然后加入葡萄糖15g、牛骨动物蛋白粉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和甘油0.3ml融化,趁热分装在三角瓶内,装入量为三角瓶体积的五分之二左右,高压灭菌121℃、20min,冷却后放置备用。
1.2.接种与培养
用打孔器取5-8块0.5cm2母种菌块接种于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于20-25℃、140-160r/min振荡培养,如图4所示,5-7d后得到一级液体菌种,可以看到液体菌种菌球密度较大,菌球较洁白,质量较高。
2.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2.1.培养基制作
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马铃薯100g/L、棉籽壳50g/L、葡萄糖15g/L、牛骨动物蛋白粉20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0.5g/L和甘油0.3ml/L;培养基PH为5-6。
马铃薯与棉籽壳煮后过滤取汁液,按照培养基配方加过滤水,装入发酵罐中,使罐温上升到120℃,发酵罐罐压维持在0.1Mpa(表压),保持30min,冷却备用。
2.2.接种与培养
取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发酵罐中,于20-25℃、140-160r/min下搅拌培养,5d后得到二级液体菌种。若直接采用母种进行发酵罐培养的培养周期较长,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一级液体菌种进行发酵罐发酵培养获取二级液体菌种,以提高培养效率。
3.栽培种的制备
3.1.培养基制作
栽培种培养基的培养料包括:柞木屑76%、麦麸皮20%、豆粉1%、蔗糖1%、石膏粉1%和石灰粉1%。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按比例将麦麸皮、石膏粉、豆粉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加入柞木屑干拌,把蔗糖放入水中融化,将拌好的干料与蔗糖水搅拌均匀,制备成栽培种菌料(含水量60wt%),装入60x60x10cm大小的方形菌盘中,盖好高度透明的菌盘盖进行灭菌。每盘装入栽培种培养基5kg,常压灭菌12h,静置到温度下降到25℃。其中,每个透明菌盘盖上设有4个出菇孔,每个出菇孔为直径为3cm的圆形孔,出菌孔间距为15cm,且该菌盘盖的透光率不小于95%。采用该菌盘进行栽培,可使出菇更加整齐、便于采收、减少污染,且出菇孔间距设计合理,有利于子实体生长,同时高度透明的菌盘盖的设计,便于光敏性猴头菌在栽培过程中接收光刺激。
3.2.接种与培养
促发菌: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盘移至接菌设备处,通过接菌枪通过菌盘盖的出菇孔接入二级液体菌种,接种后将出菇孔使用棉塞密封,移入无菌培养室进行统一培养。养菌期间每天给予2h红光照射,光照强度为100Lux,其余时间均进行黑暗处理,同时保持温度24-26℃,空气相对湿度63-66%左右,并通风良好。
4.出菇期管理
促原基形成:步骤3.2菌种培养完成后,将菌盘移入工厂化出菇架上进行出菇管理。首先将菌盘摆放在出菇架上,取下出菇孔内的棉塞进行出菇。在入出菇室开始出菇至原基分化时期,每天给予12h的白光照射,光照强度为300Lux,其余12h为黑暗处理。出菇间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控制在90-95%,并保证通风良好。
促子实体发育:原基分化完成至子实体采收期间,每天给予3h的蓝光照射,光照强度为300Lux,接着9h使用白光照射,光照强度为300Lux,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期间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5-90%,并保证通风良好。
5.采收
当珊瑚状猴头菌菌刺充分展伸并开始下垂时,进行第一次采收子实体(第一潮菇);采完第一潮菇后,避光培养,待10d后菌丝长满栽培培养料,再次按照上述条件培养,进行第二次采收子实体(第二潮菇),连续采收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如图5所示,得到的子实体颜色洁白,出菇整齐,长势良好。
实施例3
将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2、野生珊瑚状猴头菌SHS-1、珊瑚状猴头菌ZLsh-1(分类命名为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名称为ZLsh-1,拉丁名为Hericium coralloides,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1,于2023年03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雪玉松茸(李洁,彭艳芳,于文清.雪玉松茸干品营养和风味成分分析与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20):8-12.)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张鹏,王延锋,史磊等.利用汉麻秸秆栽培珊瑚猴头菌[J].食用菌学报,2021,28(02):55-59.DOI:10.16488/j.cnki.1005-9873.2021.02.008.)为试验材料开展光敏性试验。
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1.将珊瑚状猴头菌ZLsh-2、野生珊瑚状猴头菌SHS-1、珊瑚状猴头菌ZLsh-1、雪玉松茸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的试管母种分别接种于包含马铃薯100g、棉籽壳50g、葡萄糖15g、牛骨动物蛋白粉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甘油0.3ml和水1000ml的液体菌种培养基内,在20-25℃、140-160r/min下振荡培养5-7d。
将五种珊瑚状猴头菌液体菌种分别接种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培养料包括:柞木屑76%、麦麸皮20%、豆粉1%、蔗糖1%、石膏粉1%和石灰粉1%的栽培种培养基内(含水量60wt%),并将接种后的五种栽培种放置于相同培养环境中进行培养,每个品种各50盘。
由于红光对于菌丝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本实施例在菌丝生长时期每天给予红光照射2h,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在65%左右,并保证通风良好。通过测量不同菌株经过红光处理后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浓密度和菌丝颜色,分析不同珊瑚状猴头菌的菌丝生长期对红光的敏感性,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浓密度 菌丝颜色
珊瑚状猴头菌ZLsh-2 0.62cm/d ++++ 洁白
野生珊瑚状猴头菌SHS-1 0.46cm/d ++
珊瑚状猴头菌ZLsh-1 0.49cm/d ++++ 洁白
雪玉松茸 0.47cm/d +++
珊瑚猴头菌RT24 0.48cm/d ++
其中,“+”表示菌丝稀疏、纤弱,“++”表示菌丝较稀疏、长势较好,“+++”表示菌丝密、长势壮,“++++”表示菌丝浓密、粗壮。
2.由于白光照射有助于缩短子实体的原基分化时间、促进出菇整齐度;因此,本实施例将发菌后的各珊瑚状猴头菌放置于相同的培养环境中,从开始出菇至原基分化时期,每天给予白光照射处理12h,期间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控制在90-95%,并保证通风良好。观察统计不同珊瑚状猴头菌原基分化时间以及出菇整齐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其中,“+”表示出菇不整齐,“++”表示出菇较整齐,“+++”表示非常整齐
3.由于蓝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珊瑚猴头子实体产量,因此本实施例在原基分化完成至子实体采收期间,对各珊瑚状猴头菌每天给予蓝光照射3h,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5-90%,并保证通风良好,当珊瑚状猴头菌菌刺充分展伸并开始下垂时,采收子实体。观察统计不同珊瑚状猴头菌的子实体产量、出菇率与粗蛋白含量;其中,产量为平均每个出菇孔产出的多潮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总鲜重,粗蛋白含量依据国家标准测试,粗蛋白GB 5009.5—2016进行测试,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产量(g) 出菇率 粗蛋白含量
珊瑚状猴头菌ZLsh-2 1275.4 94% 36.1%
野生珊瑚状猴头菌SHS-1 798.3 83% 18.3%
珊瑚状猴头菌ZLsh-1 1117.2 92% 32.8%
雪玉松茸 499.8 86% 21.4%
珊瑚猴头菌RT24 464.3 87% 17.5%
综合各项对比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到: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2相较于现有其它珊瑚状猴头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对红光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颜色洁白;在出菇至原基分化阶段,对白光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原基分化时间更短、出菇整齐度更高;在原基分化完成至子实体采收阶段,对蓝光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子实体产量和出菇率更高,且粗蛋白含量显著提升,提高了子实体的营养价值。
实施例4
为了探究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2最适的生长光照条件,开展光照试验,具体试验方法包括:
1.在珊瑚状猴头菌ZLsh-2的菌丝生长时期对其进行红光处理,设置7组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时间,各组试验中每天除红光处理外,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63-66%左右,并保证通风良好。各组试验具体光照参数如表5所示。
表5
测量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时间红光处理后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2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浓密度和菌丝颜色,具体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处理组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浓密度 菌丝颜色
A 0.51cm/d ++++ 洁白
B 0.47cm/d ++
C 0.55cm/d ++++ 洁白
D 0.45cm/d ++
E 0.50cm/d +++ 洁白
F 0.47cm/d ++
G 0.49cm/d +++
其中,“+”表示菌丝稀疏、纤弱,“++”表示菌丝较稀疏、长势较好,“+++”表示菌丝密、长势壮,“++++”表示菌丝浓密、粗壮。
2.将发菌后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2放置于相同培养环境中,在原基分化时期,每天给予白光照射处理,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出菇间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控制在90-95%,并保证通风良好。试验分为5组,各组试验具体光照参数如表7所示。
表7
观察统计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时间白光处理后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2原基分化时间以及出菇整齐度,具体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处理组 原基分化时间 出菇整齐度
A 120h +
B 84h ++
C 72h +++
D 96h ++
E 108h +
其中,“+”表示出菇不整齐,“++”表示出菇较整齐,“+++”表示非常整齐
3.在原基分化完成至子实体采收期间,每天给予蓝光照射处理,并用白光补足照射12h,其余12h为黑暗处理,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5-90%,并保证通风良好。试验分为7组,各组试验具体光照参数如表9所示。
表9
处理组 蓝光光照强度 蓝光光照时间 白光光照时间 黑暗处理时间
A 100Lux 3h 9h 12h
B 100Lux 9h 3h 12h
C 300Lux 3h 9h 12h
D 300Lux 9h 3h 12h
E 500Lux 3h 9h 12h
F 500Lux 9h 3h 12h
G 0Lux 0h 12h 12h
当珊瑚状猴头菌菌刺充分展伸并开始下垂时,采收子实体,观察统计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时间蓝光处理后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2子实体产量、出菇率与粗蛋白含量。其中,产量为平均每个出菇孔产出的多潮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总鲜重;粗蛋白含量依据国家标准测试,粗蛋白GB 5009.5—2016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综合各项光照试验结果可以看到,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2在菌丝生长时期,给予100Lux红光照射2h/d可以有效的促进菌丝生长、增加菌丝密度并促进菌丝颜色洁白;在原基分化时期,给予300Lux白光照射12h/d,可加快原基分化、促进出菇更加整齐;在原基分化到子实体采收期间,给予300Lux的蓝光照射3h/d,可促进子实体粗蛋白含量增加,提升出菇率、增加产量。
实施例5
本发明对珊瑚状猴头菌ZLsh-2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改良,使珊瑚状猴头菌ZLsh-2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菌丝更加浓密、健壮;下面将本发明的菌种培养基培养基与现有液体培养基的培养效果进行对比。
液体菌种培养基A:马铃薯100g/L、木屑50g/L、麦麸45g/L、玉米粉20g/L、酵母浸粉3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维生素B2 0.1g/L和甘油0.3ml/L;培养基PH为5-6。
马铃薯、麦麸、木屑煮沸过滤液(马铃薯煮沸20min后,麦麸、木屑煮沸15min),加入其他配料拌匀,分装至三角瓶内,所装液体量不超过三角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二,制备得到液体菌种培养基A,密封后进行灭菌,高压灭菌121℃、20min,冷却至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珊瑚状猴头菌ZLsh-2母种,在20-25℃、140-160r/min下进行振荡培养。
液体菌种培养基B:马铃薯100g/L、麦麸50g/L、红糖50g/L、葡萄糖10g/L、蛋白胨2.5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1g/L、维生素B12片和甘油0.3ml/L;培养基PH为5-6。
马铃薯、麦麸煮沸过滤液(马铃薯煮沸20min后,麦麸煮沸15min),加入其他配料拌匀,分装至三角瓶内,所装液体量不超过三角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二,制备得到液体菌种培养基B,密封后进行灭菌,高压灭菌121℃、20min,冷却至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珊瑚状猴头菌ZLsh-2母种,在20-25℃、140-160r/min下进行振荡培养。
液体菌种培养基C:马铃薯100g/L、棉籽壳50g/L、葡萄糖15g/L、牛骨动物蛋白粉20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0.5g/L和甘油0.3ml/L;培养基PH为5-6。
马铃薯、棉籽壳煮沸过滤液(马铃薯煮沸20min后,棉籽壳煮沸15min),加入其他配料拌匀,分装至三角瓶内,所装液体量不超过三角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二,制备得到液体菌种培养基C,密封后进行灭菌,高压灭菌121℃、20min,冷却至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珊瑚状猴头菌ZLsh-2母种,在20-25℃、140-160r/min下进行振荡培养。
观察三种不同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2菌丝生长情况,使用液体菌种培养基C的菌球较其他两种液体菌种培养基菌球更加洁白、生长速度快,菌丝球密度相较于液体菌种培养基A提高近7%,相较于液体菌种培养基B提高近5%。
本发明采用蛋白含量更高的牛骨动物蛋白粉以及促进菌丝健壮的棉籽壳制备珊瑚状猴头菌液体菌种培养基,有利于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2的生产栽培。
虽然本发明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发明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ZLsh-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2。
2.一种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其特征在于,为栽培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ZLsh-2得到的子实体。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菌种;
(2)将液体菌种接种在装有栽培培养基的菌盘中,经过不同光照处理进行促发菌、促原基形成和促子实体发育过程,最后采收得到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马铃薯100g/L、棉籽壳50g/L、葡萄糖15g/L、牛骨动物蛋白粉20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0.5g/L和甘油0.3ml/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菌盘的形状为方形,包括盘体和盘盖,所述盘盖上设有出菇孔,且盘盖为透明盘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盘的尺寸为60x60x10cm,所述出菇孔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出菇孔均匀布设在盘盖上,各出菇孔之间的间距为15cm,每个出菇口的直径为3~4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的透光率不小于9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发菌的条件包括:光照刺激,光质采用红光,光照强度为100Lux,光照时间为2h/天,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促发菌的条件还包括:温度24-26℃,空气相对湿度63-66%,并保持通风良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原基形成的条件包括:光照刺激,光质采用白光,光照强度为300Lux,光照时间为12h/天,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促原基形成的条件还包括: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控制在90-95%,并保持通风良好。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子实体发育的条件包括:光照刺激,光质采用蓝光,光照强度为300Lux,光照时间为3h/天,并采用白光补足照射至12h/天,其余时间为黑暗处理;促子实体发育的条件还包括: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5-90%,并保持通风良好。
CN202311359918.0A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Active CN117187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9918.0A CN117187083B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9918.0A CN117187083B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7083A true CN117187083A (zh) 2023-12-08
CN117187083B CN117187083B (zh) 2024-03-08

Family

ID=8899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9918.0A Active CN117187083B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708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657A (zh) * 2008-10-24 2009-07-15 邢宝全 食用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
US20150305249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Functional Fungi, Llc. Nutritionally and botanically enhanced mycelial mass
CN106856984A (zh) * 2017-02-24 2017-06-20 武景江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CN116515641A (zh) * 2023-04-26 2023-08-01 吉林农业大学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657A (zh) * 2008-10-24 2009-07-15 邢宝全 食用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
US20150305249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Functional Fungi, Llc. Nutritionally and botanically enhanced mycelial mass
CN106856984A (zh) * 2017-02-24 2017-06-20 武景江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CN116515641A (zh) * 2023-04-26 2023-08-01 吉林农业大学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DSANUTDA GONKHOM等: "Optimal conditions for mycelial growth of medicinal mushrooms belonging to the genus Hericium", 《MYCOLOGICAL PROGRESS》, vol. 21, no. 82, pages 1 - 12 *
黄晓辉等: "珊瑚猴头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vol. 15, pages 16 - 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7083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840B (zh) 一种使用醋糟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1215527A (zh) 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CN103396956B (zh) 一种酿酒酵母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用于豆粕发酵的方法
CN102283022A (zh)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菌种分离的方法
CN107586725B (zh) 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利用培养基培养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12210501A (zh) 一株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JH5及其应用
CN116515641B (zh)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CN112442449B (zh) 枝瑚菌原种培养基及其应用以及枝瑚菌原种及其培养方法
CN117187083B (zh)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CN103210791A (zh) 利用柿木屑栽培金顶侧耳的方法
Islam et al. Analysis of major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during the cultivation in different indo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sawdust
CN114642169B (zh) 一种从灵芝单孢杂交育种获得高腺苷含量的杂交菌株的方法和用途
CN106010978A (zh) 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纯菌种的培养方法
CN112538432B (zh) 一种金针菇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CN1045043C (zh) 塑料袋代用料地栽黑木耳菌种及培养方法
CN111647512B (zh) 一种野生稠李蘑菇菌株的分离培养方法
CN114402913A (zh) 一种杏鲍菇栽培基质及原始母种的制作方法
CN109810908B (zh) 一种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和基于菌糠基质的栽培方法及其用途
CN111304097A (zh) 一种野生阿魏菇菌种分离及其纯化方法
CN116904325B (zh)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CN113678683A (zh) 一种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362010A (zh) 一种栽培阿魏蘑的方法
CN117844656B (zh) 一种元蘑菌株、杂交育种方法、栽培方法及应用
CN105543111B (zh) 基于食材的冬虫夏草菌丝体固体培养法及所用固体培养基
CN112673890B (zh) 一种降低生态繁育冬虫夏草砷及重金属含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