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2996A - 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2996A
CN117062996A CN202280023348.5A CN202280023348A CN117062996A CN 117062996 A CN117062996 A CN 117062996A CN 202280023348 A CN202280023348 A CN 202280023348A CN 117062996 A CN117062996 A CN 117062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eck valve
chamber
piston
working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33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宽人
汤野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62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2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5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using servo control, the servo pressure being created by the flow of damping fluid, e.g. controlling pressure in a chamber downstream of a pilot pass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intended to affect valve bias or pre-str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2Means responsive to load action, i.e. static load on the damper or dynamic fluid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damper, e.g. du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2Means responsive to load action, i.e. static load on the damper or dynamic fluid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damper, e.g. du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 F16F9/5126Piston, or piston-like valv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工作液从设置于节流通路的通路开口的副止回阀与盘阀之间泄漏的缓冲器。利用与副止回阀(133)大致相同直径的施力盘(135)(施力部件)对副止回阀(133)朝向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施力。由此,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不包括0的0.1m/s以下),能够抑制第一室(2A)的工作液从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第二室(2B)漏出,能够得到期望的衰减力。

Description

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相对于活塞的行程的工作液的流动而使衰减力可变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衰减力调整式缓冲器1,其构成为利用副止回阀盘45(副止回阀)关闭形成于止回阀13(盘阀)的节流通路的开口54(通路开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12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缓冲器中,在副止回阀盘45闭阀的行程时,工作液进入副止回阀盘45与座盘46之间,通过节流通路向缸室漏出,有可能无法得到期望的衰减力。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工作液从设置于节流通路的通路开口的副止回阀与盘阀之间泄漏的缓冲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缓冲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缸,所述缸封入有工作液;储存器,所述储存器封入有工作液和气体;活塞,所述活塞能够滑动地***到所述缸内,将所述缸内划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底阀,所述底阀划分所述第二室和所述储存器;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活塞,允许工作液从所述第二室侧向所述第一室侧流通;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所述底阀,允许工作液从所述储存器侧向所述第二室侧流通;通路,所述通路连接所述第一室和所述储存器;以及衰减力调整机构,所述衰减力调整机构通过控制所述通路的工作液的流动,能够从外部将衰减力调整为从衰减力低的软特性到衰减力高的硬特性,相对于所述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中的至少一方并列地设置节流通路,在该节流通路的通路开口设置副止回阀,所述副止回阀构成为,相对于并列设置有所述节流通路的止回阀,以更低的压力开阀而允许相同方向的工作液的流动,在所述副止回阀设置有与该副止回阀大致相同直径的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该副止回阀朝向所述通路开口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层叠于活塞的盘阀上构成有节流通路的缓冲器中,能够抑制工作液从设置于节流通路的通路开口的副止回阀与盘阀之间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2是将图1中的衰减力调整机构放大表示的图。
图3是将图1中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施力盘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A)是以往的缓冲器中的利萨如波形,(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中的利萨如波形。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缓冲器1是衰减力调整机构31横靠于外管3的侧壁的、所谓的控制阀横靠型的衰减力调整式液压缓冲器。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另外,将图2中的左方向(左侧)称为“缸方向(缸侧)”,将右方向(右侧)称为“缸相反方向(缸相反侧)”。
缓冲器1呈在外管3的内侧设置有缸2的双筒结构,在缸2与外管3之间形成有储存器4。将缸2内划分为第一室2A和第二室2B这两个室的活塞5能够滑动地***到缸2内。缓冲器1具备活塞杆6,该活塞杆6的下端侧(一端侧)与活塞5连结,上端侧(另一端侧)通过第一室2A向缸2的外部伸出。活塞杆6插通于在缸2的上端部安装的杆引导件7。第一室2A和外部由与垫圈8接合的油封9密封。
在活塞5设置有将第一室2A与第二室2B连通的伸长侧通路11以及收缩侧通路12。在伸长侧通路11设置有在第一室2A侧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开阀而使第一室2A侧的压力向第二室2B侧释放的盘阀121。另一方面,在收缩侧通路12设置有允许工作液从第二室2B向第一室2A流通的盘阀14(第一止回阀)。盘阀121以及盘阀14通过将拧合于活塞杆6的下端部的螺母13紧固,在垫圈38、38之间被加压而被夹紧。
在缸2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二室2B和储存器4的底阀10。在底阀10设置有将第二室2B与储存器4连通的伸长侧通路15以及收缩侧通路16。在伸长侧通路15设置有允许工作液从储存器4侧向第二室2B侧流通的止回阀17(第二止回阀)。在收缩侧通路16设置有在第二室2B侧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开阀而使第二室2B侧的压力向储存器4侧释放的盘阀18。需要说明的是,在缸2内封入工作液,在储存器4内封入工作液以及气体。
在缸2的外周安装有分离管20。在缸2与分离管20之间形成有由上下一对密封部件19、19密封的环形油路21。在缸2的上部侧壁设置有将环形油路21与第一室2A连通的通路22。在分离管20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向缸相反侧突出的圆筒形的连接口23。在外管3的侧壁与连接口23同轴地设置有安装孔24。在外管3的侧壁设置有包围安装孔24的圆筒形的壳体25。
如图2所示,在壳体25中收容有衰减力调整机构31。衰减力调整机构31具备阀部件一体化的阀块33和螺线管部件一体化的螺线管块101。阀块33具有背压型的主阀41、控制主阀41的开阀压力的先导阀61、以及设置于先导阀61的下游的防故障阀91。即,衰减力调整机构31是控制先导阀61的开阀压力的先导型压力控制阀。
在外管3的安装孔24中插通有接合部件28。接合部件28具有:缸侧的端部被***到连接口23中的圆筒形的筒部29;以及设置于筒部29的缸相反侧的开口周缘并配置在壳体25内的凸缘部30(外凸缘)。筒部29以及凸缘部30被密封件覆盖。凸缘部30的缸侧的端面与壳体25的内凸缘部26的缸相反侧的端面抵接,缸相反侧的端面与主体42的缸侧的环形的端面(省略附图标记)抵接。需要说明的是,阀块33的外周的流路35与储存器4通过设置于壳体25的内凸缘部26的多条槽27连通。
阀块33具备环形的主体42、环形的先导阀体62、以及使主体42与先导阀体62结合的先导销63。在主体42的缸相反侧的端面的外周缘部形成有向缸相反侧突出的环形的座部43。主盘44的外周缘部能够离座落座地与座部43抵接。
主盘44的内周部在主体42的内座部45与先导销63的大径部64之间被夹紧。在主盘44的缸相反侧的外周部形成有环形的衬垫46。在主体42的缸相反侧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部47。主盘44落座于座部43,从而在主体42与主盘44之间形成环形通路48。环形通路48经由形成于主盘44的节流孔52与流路35连通。在主体42的缸侧的端面的中央形成有凹部49。凹部49与缸相反侧的环形凹部47(环形通路48)通过形成于主体42的多条(在图2中仅示出“两条”)通路50连通。
先导销63形成为缸相反侧开口的有底圆筒形。在先导销63的缸侧的底部形成有导入节流孔65。先导销63的缸侧被压入主体42的轴孔51。先导销63的缸相反侧被压入先导阀体62的轴孔66。在先导销63的缸相反侧的外周面形成有沿轴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条槽67。
先导阀体62形成为缸相反侧开口的大致有底圆筒形。在先导阀体62的缸侧设置有由先导阀体62的内周部68和先导销63的大径部64夹紧的挠性盘69。在先导阀体62的缸侧的外周部形成有与先导阀体62同轴的圆筒部70。主阀41的衬垫46能够滑动地与圆筒部70的内周面(省略附图标记)抵接。由此,在主盘44的缸相反侧(背面)划分出先导室71。先导室71的压力向闭阀方向(按压于座部43的方向)作用于主盘44。
在先导阀体62的底部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多条(在图2中仅示出“两条”)通路72。挠性盘69落座于在先导阀体62的缸侧的端面设置的环形的座部73,由此在座部73的内侧形成环形的室74。通路72的缸侧在室74开口。挠性盘69受到先导室71的内压而挠曲,从而对先导室71赋予体积弹性。
挠性盘69通过层叠多张盘而构成。在与先导销63的大径部64抵接的盘的内周部设置有将槽67与先导室71连通的切口75。由此,第一室2A的工作液经由通路22、环形油路21、接合部件28的流路36(轴孔)被导入到衰减力调整机构31,并经由导入通路、即导入节流孔65、先导销63的轴孔76、槽67以及切口75被导入到先导室71。另一方面,第一室2A通过通路与储存器4连接。即,第一室2A的工作液经由通路22、环形油路21、接合部件28的流路36(轴孔)被导入到衰减力调整机构31,进而经由形成于壳体25的多个槽27以及形成于外管3的安装孔24向储存器4流动。
在先导阀体62的缸相反侧形成有凹部77。在凹部77的底部中央形成有供阀芯78能够离座落座地抵接的环形的座部79(阀座)。座部79设置于供工作液通过的先导阀体62的轴孔66的开口周缘。阀芯78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缸侧的端部形成为锥状。在阀芯78的缸相反侧设置有外凸缘形的弹簧座部80。阀芯78被先导弹簧83向远离座部79的方向(缸相反方向)施力。
在先导阀体62的缸相反侧形成有圆筒部81。在圆筒部81,从缸侧起依次层叠有先导弹簧83、间隔件93、防故障盘94、保持器95、间隔件96以及垫圈97。在层叠的部件上覆盖有安装于圆筒部81的外周的盖98。在盖98形成有成为将凹部77(阀室)与流路35连通的通路的切口99。
螺线管块101是将线圈103、芯104、芯105、柱塞106以及与柱塞106连结的中空的工作杆107组装于螺线管壳体102而一体化的部件。在螺线管壳体102的缸相反侧***有间隔件108以及罩109。通过对螺线管壳体102的缸相反侧的端缘部进行塑性加工,轴向力作用于螺线管壳体102内的部件。
柱塞106被设置于芯104以及芯105的套筒113以及套筒114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柱塞106通过向线圈103的通电而产生与电流值相应的推力。柱塞106产生的推力以使阀芯78克服先导弹簧83的作用力而向朝向座部79的方向(缸方向)移动的方式发挥作用。
螺线管壳体102的缸侧被***到壳体25的缸相反侧的开口中。螺线管壳体102与壳体25之间被密封部件110密封。工作杆107的缸侧向凹部77(阀室)突出。在工作杆107的缸侧的端部安装有阀芯78。通过将拧合于壳体25的螺母111紧固而压缩环形的挡圈112,从而将螺线管壳体102与壳体25固定,将阀块33与螺线管块101结合(一体化)。
而且,在向线圈103非通电时,阀芯78通过先导弹簧83向缸相反方向被施力,从而阀芯78的弹簧座部80抵接(落座)于防故障盘94。另一方面,在向线圈103通电时,在柱塞106产生向缸方向的推力,工作杆107克服先导弹簧83的作用力而向缸方向移动,从而阀芯78落座于座部79。阀芯78的开阀压力通过使向线圈103通电的电流值(以下称为“控制电流值”)变化来控制。在控制电流值小的软模式时,先导弹簧83的作用力与柱塞106的推力平衡,先导阀61以一定的开阀量开阀。
接着,参照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盘阀121由在垫圈38与形成于活塞5的第二室2B侧(图3中的“下侧”)的内周缘部的环形的内侧座部122之间被夹紧的多张盘构成。盘阀121具有与形成于活塞5的第二室侧的外周缘部的环形的外侧座部123能够离座落座地抵接的盘125。在盘125上,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圆形的多个(在图3中仅示出“一个”)开口126。需要说明的是,在内侧座部122与外侧座部123之间形成有环形凹部124。
盘阀121具有重叠在盘125的活塞相反侧(图3中的“下侧”)的盘127。盘127具有与盘125相同的外径。在盘127的外周端缘,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图3中的“左方向”)延伸的多个(在图3中仅示出“一个”)的切口128。切口128的个数是与设置于盘125的开口126相同的个数,盘125和盘127以开口126和切口128一致(连通)的方式绕轴定位。另外,盘阀121具有重叠在盘127的活塞相反侧的多张(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6张”)盘129。盘129具有与盘125以及盘127相同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上述结构,但盘127和盘125的外径也可以不同,切口128也可以不等间隔地设置。另外,盘125和盘127优选进行定位,但根据切口、开口的形状、大小,也可以不进行定位。
由此,在盘阀121(层叠于活塞5的多张盘)构成由盘127的切口128和盘125的开口126构成的多个(在图3中仅示出“一个”)节流通路130。节流通路130设置在活塞5的第二室2B侧,相对于设置于活塞5的第一室2A的盘阀14(第一止回阀)并列地配置。节流通路130在收缩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不包括0的0.1m/s以下),使第二室2B的工作液经由伸长侧通路11向第一室2A流通。节流通路130的节流面积是切口128的矩形截面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在盘129的活塞相反侧层叠有间隔件131以及保持器132。
在盘125的活塞侧(图3中的“上侧”),重叠设置有盘状的副止回阀133。副止回阀133的外径设定为能够封闭盘125的开口126,进而封闭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另外,副止回阀133的外径设定为外周端缘不与活塞5接触,即,不会阻碍开阀(从盘125的离座)。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阀芯的副止回阀133包括允许来自一方向的流动而不完全允许来自另一方向的流动,稍微允许来自另一方向的流动的结构。
在此,外侧座部123相对于内侧座部122,从活塞5突出的突出量大。即,在内侧座部122与外侧座部123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台阶。因此,盘阀121被外侧座部123顶起而挠曲(弹性变形),对盘阀121作用设定载荷。
在副止回阀133的活塞侧,重叠设置有施力盘135(施力部件)。施力盘135朝向盘阀121对副止回阀133向活塞相反侧施力而将副止回阀133按压(紧贴)于盘125,从而使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封闭。
如图4所示,施力盘135具有供活塞杆6插通的轴孔136(***孔)。在轴孔136的周缘形成有与副止回阀133的内周部(省略附图标记)一起在活塞5的内侧座部122与盘阀121之间被夹紧的内周部137。另外,在施力盘135上形成有沿着外周端缘呈环形延伸的突起138。
突起138的基于施力盘135的轴平面的截面形成为向活塞相反侧(图3中的“下侧”)突出的弧形。突起138与节流通路130(盘125)的开口126(通路开口)相向地配置。由此,副止回阀133的外周部被朝向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按压。施力盘135的直径与副止回阀133的直径大致相同。在此,大致相同直径是指不会阻碍副止回阀133的开阀且能够使突起138与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相向地配置的施力盘135的外径,包括与副止回阀133相同的外径。
施力盘135具有形成在突起138的内周侧的多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4个”)孔139。孔139沿着突起138以一定宽度延伸,在轴孔136的外周等间隔地配置。在此,施力盘135的作用力设定为,副止回阀133相对于设置在活塞5的第一室2A侧的盘阀14(第一止回阀)以更低的压力开阀。即,副止回阀133在收缩行程时以比盘阀14低的压力开阀,由此产生基于节流通路130的节流特性的衰减力。
接着,对缓冲器1中的工作液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伸长行程中,由于第一室2A内的压力上升,活塞5的盘阀14(第一止回阀)闭阀,在盘阀121开阀前,第一室2A的工作液被加压。被加压后的工作液经由通路22、环形油路21、接合部件28的流路36(轴孔)向衰减力调整机构31导入。此时,活塞5移动的量的工作液从储存器4使底阀10的止回阀17开阀而向第二室2B流入。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室2A的压力达到活塞5的盘阀121的开阀压力而使盘阀121开阀时,第一室2A的压力向第二室2B释放,能够避免第一室2A的压力过度上升。
在收缩行程中,由于第二室2B内的压力上升,活塞5的盘阀121以及底阀10的止回阀17(第二止回阀)闭阀,在底阀10的盘阀18开阀前,第二室2B的工作液被加压。在收缩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不包括0的0.1m/s以下),第二室2B的工作液克服施力盘135(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使副止回阀133开阀,经由形成于盘阀121的节流通路130、环形凹部124以及伸长侧通路11、由压印加工形成的活塞节流孔300,在关闭盘阀14的状态下向第一室2A流动。由此,缓冲器1产生基于节流通路130的节流特性的衰减力。
当活塞5的盘阀14(第一止回阀)开阀而活塞下室2B的工作液向第一室2A流入时,活塞杆6侵入到缸2内的体积量的工作液从第一室2A经由通路22、环形油路21、接合部件28的流路36(轴孔)向衰减力调整机构31导入。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室2B的压力达到底阀10的盘阀18的开阀压力而使盘阀18开阀时,第二室2B的压力向储存器4释放,能够避免第二室2B的压力过度上升。
被导入到衰减力调整机构31的工作液经由导入通路、即导入节流孔65、先导销63的轴孔76、槽67以及切口75导入到先导室71。另一方面,被导入到衰减力调整机构31的工作液在主阀41开阀前(活塞速度为低速区域时),经由导入节流孔65、先导销63的轴孔76、先导阀体62的凹部77(阀室)、形成于盖98的切口99、阀块33的外周的流路35、形成于壳体25的多个槽27、以及形成于外管3的安装孔24向储存器4流动。
若活塞速度上升,被导入到衰减力调整机构31的工作液的压力达到主阀41的开阀压力,则工作液使主阀41开阀,经由阀块33的外周的流路35、形成于壳体25的多个槽27、以及形成于外管3的安装孔24向储存器4流动。
这样,衰减力调整机构31在活塞杆6的伸长行程以及收缩行程这两个行程中,在主阀41开阀前(活塞速度为低速区域时),工作液通过导入节流孔65以及先导阀61而产生衰减力。另外,在主阀41开阀后(活塞速度为中速区域时),产生与主阀41的开度相应的阀特性的衰减力。而且,通过控制向线圈103的通电,调整先导阀61的开阀压力,能够直接控制衰减力调整机构31产生的衰减力。
另外,在发生线圈103的断线、车载控制器的故障等故障时柱塞106的推力消失的情况下,利用先导弹簧83(兼作防故障弹簧)的作用力使阀芯78向缸相反侧移动,使先导阀61开阀,并且使阀芯78的弹簧座部80与防故障盘94抵接而切断阀块33的内侧的流路(省略附图标记)与外侧的流路35的连通。
此时,通过调整防故障阀91的开阀压力,控制从第一室2A经由通路、即通路22、环形油路21、接合部件28的流路36(轴孔)、衰减力调整机构31、形成于壳体25的多个槽27、以及形成于外管3的安装孔24向储存器4流动的工作液的流动,从而在发生故障时,能够产生一定的衰减力。同时,能够调整先导室71的内压,进而调整主阀41的开阀压力,即使在发生故障时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衰减力。
在此,在构成于盘阀121(层叠于活塞5的多张盘)的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设置有副止回阀133的以往的缓冲器(以下称为“以往的缓冲器”)中,外侧座部123比内侧座部122高(从活塞5突出的突出量大),且副止回阀133未落座于外侧座部123(外径比外侧座部123小)。
因此,在以往的缓冲器中,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不包括0的0.1m/s以下),第一室2A的工作液从盘阀121(盘125)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第二室2B漏出,有可能无法得到期望的衰减力(预先确定的衰减力)。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利用与副止回阀133大致相同直径的施力盘135(施力部件)对副止回阀133朝向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施力的方式构成缓冲器1。
由此,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不包括0的0.1m/s以下),能够抑制第一室2A的工作液从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第二室2B漏出,能够得到期望的衰减力。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于施力盘135的环形的突起138,对副止回阀133的外周侧向活塞相反方向施力(按压)而使其与盘阀121紧贴,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在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施力盘135的突起138与轴孔136(***孔)之间,设置有沿着突起138的内周延伸的多个孔139,因此,能够使施力盘135低刚性化。由此,在收缩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能够使副止回阀133在设置于活塞5的第一室2A侧的盘阀14(第一止回阀)开阀之前开阀,能够得到基于节流通路130的节流特性的衰减力。
进而,参照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施力盘135(施力部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此,图5(A)是不具备施力盘135的以往的缓冲器中的利萨如波形,图5(B)是具备施力盘135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中的利萨如波形。
首先,将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极低速(例如“0.05m/s”)时的、以往的缓冲器所产生的衰减力F0(参照图5(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所产生的衰减力F1(参照图5(B))进行比较。根据图5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所产生的衰减力F1大于以往的缓冲器所产生的衰减力F0(F1>F0)。在此,在将以往的缓冲器所产生的衰减力F0设为“1”时,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所产生的衰减力F1大致为“2”。
由此,在不具备施力盘135的以往的缓冲器中,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推测第一室2A的工作液从盘阀121(盘125)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第二室2B漏出,衰减力产生损失(未得到期望的衰减力)。
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中,通过利用施力盘135将副止回阀133朝向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施力,能够抑制工作液从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泄漏,可知即使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极低速时,也能够得到期望的衰减力。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活塞速度为极低速时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接着,对活塞速度为低速(例如“0.5m/s”)时的、在活塞行程反转时以往的缓冲器所产生的伸长侧衰减力的上升波形S0(参照图5(A))和在活塞行程反转时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所产生的伸长侧衰减力的上升波形S1(参照图5(B))进行比较。
根据图5可知,在活塞行程反转时,以往的缓冲器所产生的伸长侧衰减力的上升波形S0欠缺。即,在不具备施力盘135的以往的缓冲器中,在活塞速度为低速时的活塞行程反转时,推测第一室2A的工作液从盘阀121(盘125)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第二室2B漏出,伸长侧衰减力的上升延迟。
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中,通过利用施力盘135将副止回阀133朝向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施力,能够抑制工作液从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泄漏,在活塞速度为低速时的活塞行程反转时,波形S1不会产生欠缺,衰减力的上升不会延迟,能够得到期望的衰减力。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活塞速度为低速时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接着,若将以往的缓冲器中的收缩行程的利萨如波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中的收缩行程的利萨如波形进行比较,则以往的缓冲器中的收缩行程的利萨如波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中的收缩行程的利萨如波形大致相同。即,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中的收缩行程时的衰减力相对于以往的缓冲器中的收缩行程时的衰减力,没有因在副止回阀133设置施力盘135而引起的变化。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收缩行程中,能够得到与以往的缓冲器同等的衰减力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构成。
能够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活塞5的第二室2B侧的、包括节流通路130、副止回阀133以及施力盘135(施力部件)在内的阀结构(以下称为“第一实施方式的阀结构”)设置在活塞5的第一室2A侧而构成缓冲器1。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副止回阀133配置在活塞5的第二室2B侧,但也可以将盘阀121设置在活塞5的第一室2A侧,通过配置在最靠活塞相反侧的施力盘135(施力部件),以对副止回阀133朝向形成于盘阀121的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向活塞侧施力的方式构成缓冲器1。此时,不设置由压印加工形成的活塞节流孔300。
在该情况下,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能够抑制第二室2B的工作液从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第一室2A漏出,能够得到期望的衰减力。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能够抑制第二室2B的工作液从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第一室2A漏出的结构,但也可以在收缩行程中应用本发明。
另外,能够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阀结构设置于底阀10而构成缓冲器1。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设置于活塞5的盘阀14(第一止回阀)并列地设置有节流通路130,在该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设置有副止回阀135,但也能够将缓冲器1构成为,将盘阀121设置在底阀10的储存器4侧,并且相对于设置于底阀10的止回阀17(第二止回阀)并列地设置有节流通路130,利用施力盘135(施力部件)将副止回阀133朝向形成于盘阀121的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向底阀相反侧施力。
在该情况下,在收缩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能够抑制第二室2B的工作液从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储存器4漏出,能够得到期望的衰减力。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该阀结构应用于具备通过向线圈103的通电来调整先导阀61的开阀压力的衰减力调整机构31(先导型压力控制阀)的缓冲器1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阀结构应用于具备通过向线圈103的通电来调整先导阀61的开阀面积的衰减力调整机构(先导型流量控制阀)的缓冲器(省略图示)。
在该情况下,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作用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3、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共同部分,使用相同的称呼以及附图标记。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衰减力调整机构31横靠于外管3的侧壁的双筒式的缓冲器1、所谓的控制阀横靠型的衰减力调整式液压缓冲器中应用了图3所示的阀结构。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单筒式的缓冲器100中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阀结构(参照图3)。
缓冲器100具有封入有工作液的缸2和能够滑动地***到缸2内的活塞5以及自由活塞117。活塞5将缸2内划分为第一室2A和第二室2B。另一方面,自由活塞117在缸2的底部划定气体室118。在活塞5的第一室2A侧设置有允许工作液从第二室2B向第一室2A流动的盘阀14(第一衰减阀)。
另外,在活塞5的第二室2B侧层叠有由多张盘构成的盘阀121。如图3所示,在盘阀121上构成有相对于盘阀14(第一衰减阀)并列地设置的节流通路130。在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设置有相对于盘阀14以更低的压力开口而允许相同方向(从第二室2B朝向第一室2A的方向)的工作液的流动的副止回阀133。在副止回阀133设置有对副止回阀133朝向节流通路130的开口126(通路开口)施力的施力盘135(施力部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速度为低速时,能够抑制第一室2A的工作液从盘阀121与副止回阀133之间向第二室2B漏出,能够得到期望的衰减力,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作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与副止回阀133分开地设置施力盘135,但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副止回阀的至少开口126附近形成向环形凹部124侧凸出的R部,从而不另外设置施力盘,副止回阀133自身朝向盘阀121侧产生作用力。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活塞5的内侧座部122与外侧座部123之间设置对副止回阀133施力的施力座部,利用施力座部对副止回阀133向盘阀121侧施力。在该情况下,施力座部优选设为不妨碍副止回阀133的开口的位置、突出高度。
另外,施力盘135不需要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为盘状,也可以是星型弹簧、螺旋弹簧。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已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以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上增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替换。
本申请要求2021年4月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066573号的优先权。包括2021年4月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066573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而作为整体被引入本申请中。
附图标记说明
1缓冲器、2缸、2A第一室、2B第二室、4储存器、5活塞、6活塞杆、10底阀、14盘阀(第一止回阀)、17止回阀(第二止回阀)、31衰减力调整机构、126开口(通路开口)、130节流通路、133副止回阀(阀芯)、135施力盘(施力部件)

Claims (11)

1.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具备:
缸,所述缸封入有工作液;
储存器,所述储存器封入有工作液和气体;
活塞,所述活塞能够滑动地***到所述缸内,将所述缸内划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
底阀,所述底阀划分所述第二室和所述储存器;
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活塞,允许工作液从所述第二室侧向所述第一室侧流通;
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所述底阀,允许工作液从所述储存器侧向所述第二室侧流通;
通路,所述通路连接所述第一室和所述储存器;以及
衰减力调整机构,所述衰减力调整机构通过控制所述通路的工作液的流动,能够从外部将衰减力调整为从衰减力低的软特性到衰减力高的硬特性,
相对于所述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中的至少一方并列地设置节流通路,在该节流通路的通路开口设置副止回阀,
所述副止回阀构成为,相对于并列设置有所述节流通路的止回阀,以更低的压力开阀而允许相同方向的工作液的流动,
在所述副止回阀设置有与该副止回阀大致相同直径的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该副止回阀朝向所述通路开口施力。
2.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具备:
缸,所述缸封入有工作液;
储存器,所述储存器封入有工作液和气体;
活塞,所述活塞能够滑动地***到所述缸内,将所述缸内划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
底阀,所述底阀划分所述第二室和所述储存器;
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活塞,允许工作液从所述第二室侧向所述第一室侧流通;
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所述底阀,允许工作液从所述储存器侧向所述第二室侧流通;
通路,所述通路连接所述第一室和所述储存器;以及
衰减力调整机构,所述衰减力调整机构通过控制所述通路的工作液的流动,能够从外部将衰减力调整为从衰减力低的软特性到衰减力高的硬特性,
相对于所述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中的至少一方并列地设置节流通路,在该节流通路的通路开口设置副止回阀,
所述副止回阀构成为,相对于并列设置有所述节流通路的止回阀,以更低的压力开阀而允许相同方向的工作液的流动,
所述第一止回阀配置于所述第一室,所述副止回阀配置于所述第二室,
在所述副止回阀设置有对该副止回阀朝向所述通路开口施力的施力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通路由层叠于所述活塞的多张盘构成,
所述施力部件向活塞相反侧产生作用力。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环形的盘,在所述施力部件的外周侧形成有朝向所述副阀产生作用力的突起,在该突起的内周侧形成有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沿着所述施力部件的外周呈环形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具有多个所述孔,在比该孔靠内周侧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相对于所述活塞进行夹紧固定的***孔。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衰减力调整机构是控制先导阀的开阀压力的先导型压力控制阀。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衰减力调整机构是控制先导阀的开口面积的先导型流量控制阀。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回阀以及第二止回阀开阀时的活塞速度为不包括0的0.1m/s以下。
10.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缸,所述缸封入有工作液;
活塞,所述活塞能够滑动地***到所述缸内,将所述缸内划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以及
第一衰减阀,所述第一衰减阀设置于所述活塞,允许工作液从所述第二室侧向所述第一室侧流通,
相对于所述第一衰减阀并列地设置节流通路,该节流通路由层叠于所述活塞的多张盘构成,
在所述节流通路的通路开口设置阀芯,该阀芯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衰减阀以更低的压力开阀而允许相同方向的工作液的流动,
所述第一衰减阀配置于所述第一室,所述阀芯配置于所述第二室,
作用力朝向所述通路开口作用于所述阀芯。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通路由形成于所述活塞的内侧座和落座于外侧座的多张板状部件构成,
所述外侧座与所述内侧座相比从所述活塞突出的突出量大。
CN202280023348.5A 2021-04-09 2022-03-04 缓冲器 Pending CN1170629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6573 2021-04-09
JP2021-066573 2021-04-09
PCT/JP2022/009346 WO2022215400A1 (ja) 2021-04-09 2022-03-04 緩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2996A true CN117062996A (zh) 2023-11-14

Family

ID=83545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3348.5A Pending CN117062996A (zh) 2021-04-09 2022-03-04 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91768A1 (zh)
JP (1) JPWO2022215400A1 (zh)
KR (1) KR20230116934A (zh)
CN (1) CN117062996A (zh)
DE (1) DE112022002051T5 (zh)
WO (1) WO20222154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50U (ja) 1981-07-16 1983-01-26 株式会社 森藤機械製作所 集材機における原動機の遠隔式アイドリング制御装置
JPS6317342U (zh) * 1986-07-19 1988-02-04
JPH0325038U (zh) * 1989-07-24 1991-03-14
JP5812650B2 (ja) 2011-03-31 2015-11-1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JP2013113425A (ja) * 2011-11-30 2013-06-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流体圧緩衝器
JP6384999B2 (ja) * 2014-10-31 2018-09-0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体圧緩衝器
JP2021066573A (ja) 2019-10-25 2021-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16934A (ko) 2023-08-04
WO2022215400A1 (ja) 2022-10-13
US20240191768A1 (en) 2024-06-13
DE112022002051T5 (de) 2024-03-07
JPWO2022215400A1 (zh) 2022-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9694B2 (en) Shock absorber
US8584818B2 (en) Shock absorber
US9810281B2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shock absorber
US8348027B2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shock absorber
US8413774B2 (en) Shock absorber
US9597941B2 (en) Cylinder apparatus
CN110475985B (zh) 缓冲器
CN107923470B (zh) 缓冲器
US10634207B2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shock absorber
WO2023067941A1 (ja) 緩衝器の製造方法
US20230341023A1 (en) Shock absorber
JP7416672B2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及び減衰力調整弁
CN117062996A (zh) 缓冲器
KR102627961B1 (ko) 감쇠력 조정식 완충기
US20220099153A1 (en) Shock absorber
JP2021021438A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WO2023084896A1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減衰バルブ、及びソレノイド
WO2022168817A1 (ja) 緩衝器
JPH10325439A (ja) 減衰力可変式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7450057B2 (ja) 制御弁装置
US20220065321A1 (en) Shock absorber
JP2022152580A (ja) 緩衝器
KR20240022632A (ko) 실린더 장치 및 제어 밸브 장치
CN116234994A (zh) 缓冲器
WO2019044522A1 (ja) 緩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