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0847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0847A
CN116940847A CN202280017946.1A CN202280017946A CN116940847A CN 116940847 A CN116940847 A CN 116940847A CN 202280017946 A CN202280017946 A CN 202280017946A CN 116940847 A CN116940847 A CN 116940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sensor
abnormality
flow paths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79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怜
稻边利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940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0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8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stream of discrete samples flowing along a tube system, e.g.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37Cleaning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2035/1027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 G01N2035/1032Dilution or aliquotting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能够抑制装置的复杂化,并且能够分别确定发生异常的流路。为此,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液体流动的流路、监视所述流路的传感器、以及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测定结果判定在所述流路流动的液体的异常的控制部,一个所述传感器以特性不同的多个所述流路作为监视对象,所述控制部基于在监视中所述传感器连续测定的模拟的监视数据和在监视前所述传感器预先连续测定的模拟的参照数据,判定在多个所述流路中的哪个所述流路内发生了异常。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使用用于分注试料或试剂的分注机构、对使用后的分注机构或反应容器等进行清洗使其成为可用于下次分析的状态的清洗机构等处理流体的多个机构构成。各机构分别通过流路连接,通过使流路内的状态保持正常,在分注机构中分注精度保持正常,在清洗机构中清洗性能保持正常,从而得到精度较高的分析结果。
因此,监视自动分析装置的各流路内的状态,判定有无异常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精度而需要的技术。以往,通过对成为监视对象的多个流路的每一个分别设置光学式的数字传感器,检测流路内的异常(气泡、杂质、液体用尽等)来对应。在该方法中,由于需要在各流路分别设置一个传感器,因此有可能导致由于构成部件的增加而导致装置的复杂化。装置的复杂化导致成本和故障概率的增加。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利用用于检测流经流路的液体内的异物的单一的光学传感器来检查多个流路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535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确定多个流路中的哪个流路中的异常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装置的复杂化,并且能够分别确定发生异常的流路的自动分析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液体流动的流路、监视所述流路的传感器、以及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测定结果判定在所述流路流动的液体的异常的控制部,一个所述传感器以特性不同的多个所述流路作为监视对象,所述控制部基于在监视中所述传感器连续测定的模拟的监视数据和在监视前所述传感器预先连续测定的模拟的参照数据,判定在多个所述流路中的哪个所述流路内发生了异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装置的复杂化,并且能够分别确定发生异常的流路的自动分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使用超声波式传感器作为流路传感器时的结构的图。
图3是在直径不同的两种流路上安装超声波式传感器时获取到的模拟波形的示意图。
图4是在材质不同的两种流路上安装超声波式传感器时获取到的模拟波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路传感器及控制部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视对象流路内的异常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使用光学式传感器作为流路传感器时的结构的图。
图8是在颜色(透明度)不同的两种流路上安装光学式传感器时获取到的模拟波形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清洗机构的流路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解质分析机构的流路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主要包括:试料盘1、试剂盘2、反应盘3、反应槽4、试料分注机构5、试剂分注机构6、搅拌机构7、测光机构8、清洗机构9、显示部10、输入部11、存储部12、控制部13。虽然在图1中未示出,但对于成为监视对象的多个流路,设置有图2或图7所示的流路传感器100、150。关于应用了流路传感器100、150的具体的流路的结构,基于图9及图10,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进行后述。在实施例2中,在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内还具有电解质分析机构700。
返回图1,在试料盘1上,放入了所采集的试料的多个试料容器16固定排列在圆形盘17的圆周上,圆形盘17通过由未图示的电动机或旋转轴等构成的驱动机构,以可定位的方式沿周向(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在试剂盘2中,装入有用于与试料混合并反应的试剂的多个试剂瓶18被固定并排列在圆形盘19的圆周上,容纳在进行了温度控制的保冷库20内。另外,圆形盘19通过由未图示出的电动机、旋转轴等构成的驱动机构,以可定位的方式沿周向(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在反应盘3上,保持用于放入试料和试剂的反应容器21的反应容器托架22安装有多个,并通过驱动机构23以固定循环重复周向的(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和停止,间歇地转运反应容器21。反应槽4沿着反应容器21的移动轨迹设置成容纳反应容器21,为了促进试料和试剂的化学反应,例如包括利用进行了温度控制的恒温水将反应容器21内的混合液(反应液)控制为固定温度的恒温槽。
试料分注机构5构成为包括探针24、安装在支承轴25上的臂26、能够以支承轴25为旋转中心在试料盘1和反应盘3之间往复的驱动机构。该试料分注机构5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将随着试料盘1的旋转而被转运至固定位置的试料容器16内的试料提供到反应容器21。同样地,试剂分注机构6构成为包括探针27、安装在支承轴28上的臂29、能够以支承轴28为旋转中心在试剂盘2和反应盘3之间往复的驱动机构。该试剂分注机构6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将随着试剂盘2的旋转而被转运至固定位置的试剂瓶18内的试剂提供到反应容器21。在试料容器16、试剂瓶18中分别放入同种或不同种类的试料、试剂,从试料分注机构5、试剂分注机构6分别分注所需量,提供到反应容器21。
搅拌机构7是用于搅拌并混合转运到该位置(搅拌位置)的反应容器21内的样料和试剂的搅拌机构。搅拌方式可以是利用搅拌器的接触式搅拌方式,也可以是利用超声波等的非接触式搅拌方式。
测光机构8虽然未图示,但构成为包括光源、光度计、透镜、测光信号处理部,测定反应容器21内的反应液的吸光度等,用光来测定试料的物理性质。
清洗机构9构成为包括多个喷嘴33和其上下驱动机构34,吸引反应容器21内的反应液,排出清洗液,以清洗被转运到该位置(清洗位置)的反应容器21。
显示部10进行分析项目、分析结果等各种画面显示,输入部11进行分析项目等各种信息的输入。存储部12存储用于控制各机构的预先确定的序列(程序)、分析项目等各种信息。
在图1中省略的流路传感器100、150主要应用于试料分注机构5、试剂分注机构6、图9中后述的清洗机构9、图10中后述的电解质分析机构700等与各种机构相关的流路,监视各流路内的状态。
接着,对监视流路内的状态的流路传感器100、150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流路传感器100、150是利用一个传感器,来监视特性不同的多个流路,因此抑制了装置的复杂化,有助于降低传感器的增加带来的成本和故障概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不将测定出的数据进行A/D转换而将模拟数据原样发送给控制部13的模拟传感器。控制部13通过分析从模拟传感器接收到的连续的模拟波形,判定在流路内是否存在液体用尽、气泡、杂质等。
图2是表示使用超声波式传感器作为流路传感器100时的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流路传感器100安装在成为监视对象的多个流路上。这里,作为(内)直径不同的两种流路,以监视直径较大的第一流路101和直径较小的第二流路10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由于各流路的直径不同,因此材质可以相同。流路传感器100监视的多个流路并不限定于2条,也可以是3条以上。
在超声波式的流路传感器100中内置有压电元件103。为了使压电元件103与各流路的位置关系不变,压电元件103优选相对于任意一个流路固定。该压电元件103能够发送用于监视流路状态的脉冲状的激励波104。从压电元件103发送的激励波104向图2的右侧传播,在到达第一流路101的右侧壁面时,由于流路内(流经流路的液体或空气等)与壁面(形成第一流路101的构件)的声阻抗的不同,产生反射波105。在刚从压电元件103发送了激励波104之后,由第一流路101的左侧壁面也产生反射波,以下省略说明。在产生反射波105的同时,透过第一流路101的右侧壁面的激励波104到达第二流路102的左侧壁面,同样,由于声阻抗的不同,产生反射波106。此外,透过第二流路102的左侧壁面的激励波104到达第二流路102的右侧壁面,产生反射波107。由此产生的反射波105~107由压电元件103检测。
这里,在各流路中发生异常(液体用尽、气泡、杂质等的混入)的情况下,产生反射波105~107以外的反射波108。通过压电元件103检测反射波108,能够检测各流路的异常。流路传感器100的内部可以充满第一流路101或第二流路102和声阻抗接近的物质(至少声阻抗比空气更接近各流路的物质)。由此,声阻抗的变化变少,成为噪声的多余的反射波被抑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与异常相关的反射波。
图3是将图2所示的流路传感器100安装在直径不同的两种流路即第一流路101及第二流路102上时获取到的模拟波形的示意图。图3的上段是监视前作为比较用而预先测定的参照数据(正常时波形),图3的下段表示监视中发生异常时测定的监视数据(异常时波形)。纵轴都是反射波的信号强度(传感器电压),横轴是时间。
在参照数据中,如上所述,仅检测出在第一流路101的壁面及第二流路102的壁面反射的反射波105~107。这里,由于存在于参照数据中的反射波105~107在时间间隔上存在差异,因此利用该时间间隔的差异,确定各流路的范围。即,由于激励波104在第一流路101中传播的时间t1(从原点到检测出反射波105为止)与激励波104在第二流路102中传播的时间t2(从检测出反射波106到检测出反射波107为止)不同,因此能够确定与每个时间段对应的流路。
另一方面,在异常时的监视数据中,除了反射波105~107以外,还检测出表示在流路内发生了异常的反射波108。因此,控制部13根据该反射波108属于哪个时间段的范围,能够判定在哪个流路内发生了异常。在图3中,示出了在第一流路101和第二流路102中都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但在仅在某一方的流路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定该对象的流路。另外,也可以根据反射波108的信号强度,还确定异常的种类。例如,在反射波108的信号强度高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为液体用尽。
图4是将图2所示的流路传感器100安装在材质不同的两种即第三流路109(材质A)和第四流路110(材质B)上时获取到的模拟波形的示意图。图4的上段是监视前作为比较用而预先测定的参照数据(正常时波形),图4的下段表示监视中发生异常时测定的监视数据(异常时波形)。纵轴都是反射波的信号强度(传感器电压),横轴是时间。
在参照数据中,如上所述,仅检测出在第三流路109的壁面及第四流路110的壁面反射的反射波105~107。这里,由于存在于参照数据中的反射波105~107不仅存在时间间隔的差异,而且存在信号强度的差异,因此也可以利用该信号强度的差异来确定各流路的范围。即,由于激励波104被第三流路109反射的反射波的传感器电压v1和激励波104被第四流路110反射的反射波的传感器电压v2不同,因此能够确定各流路的范围。
另一方面,在异常时的监视数据中,除了反射波105~107以外,还检测出表示在流路内发生了异常的反射波108。因此,控制部13根据该反射波108属于哪个范围,能够判定在哪个流路内发生了异常。在图4中,示出了在第三流路109和第四流路110中都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但在仅在某一方的流路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定该对象的流路。
由此,如果多个流路的材质不同,则即使是1个流路传感器100,也能够判定在哪个流路中发生了异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使各流路的直径相同,因此在各流路中流动的液体的流量的控制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等,如果声阻抗不同,则各流路的材质也可以相同。
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路传感器100和控制部13的框图。如图5所示,流路传感器100包括:兼作为激励波发送部和反射波接收部的压电元件103、以及脉冲发生器111。通过将脉冲发生器111产生的脉冲信号提供给压电元件103,压电元件103发送激励波104。另外,压电元件103接收所发送的激励波104的反射波105~108。
另外,控制部13包括数据处理部300、参照数据保管存储器301、监视数据保管存储器302、流路内异常判定部303。数据处理部300接收由压电元件103检测出的反射波105~108的数据。在接收到的数据是表示比较用的正常时波形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数据保管在参照数据保管存储器301中,在作为判定流路有无异常的对象的监视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数据保管在监视数据保管存储器302中。
之后,流路内异常判定部303根据流路传感器100的测定结果,判定在流路中流动的液体的异常。具体地说,流路内异常判定部303获取保管在参照数据保管存储器301和监视数据保管存储器302中的各自的数据,通过基于微分运算的边缘检测,比较参照数据和监视数据,判定监视数据中是否没有特异的数据。在监视数据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控制部13对存在异常的流路立起异常标志,向自动分析装置内的各机构传递停止命令,并且向用户通知在哪个流路中发生了异常。由此,能够将对分析精度产生不良影响的状况防患于未然。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视对象流路内的异常判定方法的流程图。这里,作为特性不同的多个流路,以共同的一个流路传感器100监视直径不同的第一流路101及第二流路10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控制部13在监视对象流路之前,在流路没有异常的状态下获取参照数据(a)(步骤S200)。控制部13在获取参照数据(a)后,监视对象流路,获取监视数据(b)作为监视中的流路状态(步骤S201)。此时,流路传感器100从压电元件103发送脉冲状激励波104,接收其反射波105~108。在监视数据(b)的获取完成后,控制部13的流路内异常判定部303将预先获取的参照数据(a)与之前刚获取的监视数据(b)进行比较(步骤S202)。在数据比较时,使用基于微分运算的边缘检测,判定有无反射波108。
首先,控制部13的流路内异常判定部303判定第一流路101有无异常(步骤S203)。在步骤S203中判定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针对第一流路101立起异常标志,保管异常时的监视数据(b)(步骤S204)。接着,控制部13的流路内异常判定部303判定第二流路102有无异常(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针对第二流路102立起异常标志,保管异常时的监视数据(b)(步骤S206)。
在流路内没有特别异常的情况下,将该判定结果发送到控制部13的上位,在监视数据(b)被清除(S207)之后,再次返回步骤S201,进行下一个监视周期的流路的状态测定。在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中,重复上述的步骤S201~S207。在图6中,举出了将直径不同的第一流路101及第二流路102作为监视对象的示例,但当然也可以将材质等其他特性不同的多个流路作为监视对象。
图7是表示使用光学式传感器作为流路传感器150时的结构的图。如图7所示,流路传感器150安装在成为监视对象的多个流路上。这里,作为颜色(透明度)不同的两种流路,以监视以透明度较低的颜色C形成壁面的第五流路151和以透明度较高的颜色D形成壁面的第六流路15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流路传感器150监视的多个流路并不限定于2条,也可以是3条以上。
在光学式的流路传感器150中内置有发光元件153及受光元件154,成为能够由受光元件154接收从发光元件153发出的光的结构。从发光元件153发送的激励光155向图7的右侧传播,当透过第五流路151的壁面时,成为透射光156。接着,透射光156在透过第六流路152时成为透射光157,透射光157最终到达受光元件154。透射光156及157在透过各流路时,透射光的光强度因散射或反射而衰减,到达受光元件154的透射光157的光强度成为从激励光155衰减了一定量的光强度。
这里,在各流路中发生异常(液体用尽、气泡、杂质等的混入)的情况下,透射光156和157的光强度进一步衰减。而且,其衰减量根据各流路的颜色(透明度)而不同。例如,如图7所示,在第五流路151的颜色是透明度比第六流路152的颜色要低的颜色的情况下,由第六流路152产生的异常引起的光强度的衰减量大于由第五流路151产生的异常引起的光强度的衰减量。因此,作为透射光的强度的衰减程度,通过检测光强度的衰减量之差,能够判定在哪个流路内发生了异常。
图8是将图7所示的流路传感器150安装在颜色(透明度)不同的两种流路即第五流路151和第六流路152上时获取到的模拟波形的示意图。纵轴都是透射光的信号强度(传感器电压),横轴是时间。
如上所述,在第五流路151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和在第六流路152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透射光的强度的衰减程度不同。因此,通过分别设置用于检测第五流路151的异常的阈值A和用于检测第六流路152的异常的阈值B,能够判别在哪个流路中发生了异常。此外,在透射光的信号强度低于比阈值A及阈值B低的阈值C的情况下,也可以检测在流路151及152双方发生了异常。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模拟传感器,列举了超声波式传感器和光学式传感器的示例,但只要是将连续测定的模拟数据原样发送到控制部13的流路内异常判定部303的传感器,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传感器。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路传感器100应用于清洗机构9的流路的示例。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清洗机构9的流路结构的图。本实施例的清洗机构9主要由第一清洗机构40和第二清洗机构50构成。各清洗机构包括:保持从各反应容器21吸引或排出清洗液的多个清洗喷嘴的喷嘴保持部401、501;储存清洗用碱性清洗液的碱性清洗液箱402;从碱性清洗液箱402向各喷嘴提供碱性清洗液的送水泵403;储存清洗用的酸性清洗液的酸性清洗液箱502;从酸性清洗液箱502向各喷嘴提供酸性清洗液的送水泵503;单一流路传感器100,该单一流路传感器100监视在来自各箱的送水中使用的两条流路;吸引泵601,该吸引泵601用于从各反应容器21用各喷嘴吸引反应液、清洗液及清洗水;将吸引泵601吸引的反应液和清洗液进行废弃的废弃箱602;储存用于冲洗清洗液的清洗水的清洗水箱603;以及从清洗水箱向各喷嘴提供清洗水的送水泵604。
第一清洗机构40的清洗喷嘴构成为包括:吸引反应液的反应液吸引喷嘴404;排出碱性清洗液的清洗液排出喷嘴405;吸引酸性清洗液的清洗液吸引喷嘴406;排出冲洗清洗液的清洗水的清洗水排出喷嘴407;用喷嘴尖端411吸引清洗水和气泡的清洗水·气泡吸引喷嘴408;以及吸引杯空白液的杯空白液吸引喷嘴409。另一方面,第二清洗机构50的清洗喷嘴包括:吸引碱性清洗液的清洗液吸引喷嘴504;排出酸性清洗液的清洗液排出喷嘴505;吸引清洗水的清洗水吸引喷嘴506;排出冲洗清洗液的清洗水的清洗水排出喷嘴507;排出杯空白液的杯空白液排出喷嘴508;包括在清洗工序的最后吸引清洗液的喷嘴尖端511的精加工吸引喷嘴509;以及用于清洗喷嘴尖端511的尖端清洗水排出喷嘴510。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对于从碱性清洗液箱402及酸性清洗液箱502的送液中使用的两条流路,设置一个流路传感器100,进行该流路的监视。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检测碱性清洗液和酸性清洗液的液体用尽或异物混入等。各清洗液的液体用尽或异物混入会导致各反应容器21的清洗不足,导致分析精度的恶化,因此通过利用流路传感器100监视流路状态,能够将分析精度的恶化防患于未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也可以在废弃箱602或清洗水箱603的送液中使用的流路的监视中使用流路传感器100。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路传感器100应用于电解质分析机构的流路的示例。图10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解质分析机构的流路结构的图。在图10中,作为一个示例,示出了使用离子选择电极(以下称为ISE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rode)的流动型电解质分析机构700。本实施例的电解质分析机构700主要包括5个机构(试料分注部、ISE电极部、试剂部、机构部、废液机构)、以及控制这些机构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电解质浓度的运算、显示的控制部13。
试料分注部通过探针24对保持在试料容器16内的检体等试料进行分注,并引入到分析装置内。这里,检体是从患者的身体中采集的分析对象的总称,例如血液、尿液等。对这些进行了规定预处理的分析对象也被称为检体。ISE电极部包含稀释槽711、吸管喷嘴713、稀释液喷嘴724、内部标准液喷嘴725、ISE电极701、比较电极702、夹管阀723、电压计727和放大器728。由试料分注部分注的试料排出到稀释槽711,用从稀释液喷嘴724排出到稀释槽711内的稀释液进行稀释、搅拌。吸管喷嘴713通过流路与ISE电极701连接,从稀释槽711吸引的稀释后的试料溶液通过该流路被输送到ISE电极701。另一方面,在夹管阀723关闭的状态下,通过使吸管注射器710进行动作,从而将容纳在比较电极液瓶705中的比较电极液输送到比较电极702。通过输送到ISE电极流路的稀释后的试料溶液和输送到比较电极流路的比较电极液进行接液,ISE电极701和比较电极702电导通。
ISE电极部基于ISE电极701和比较电极702之间的电位差,测量试料中包含的特定电解质的浓度。具体而言,在ISE电极701上粘贴具有电动势根据试料溶液中的特定离子(例如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等)的浓度而变化的性质的离子敏感膜。ISE电极701输出与试料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相对应的电动势,并且通过电压计727和放大器728获得ISE电极701和比较电极702之间的电动势。在控制部13中,对各离子,根据所获取的电动势运算并显示检体中的离子浓度。残留在稀释槽711中的试料溶液通过废液机构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对于来自稀释液瓶704和比较电极液瓶705的送液中使用的两条流路,设置一个流路传感器100,进行该流路的监视。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检测稀释液及比较电极液的液体用尽或异物混入等。稀释液及比较电极液的液体用尽或异物混入会导致电解质浓度的测定精度的恶化,因此通过利用流路传感器100监视流路状态,能够将分析精度的恶化防患于未然。另外,在这些流路上预先连接有脱气机构707和过滤器716,设法去除流路内的气泡和杂质,通过追加本实施例的流路传感器100,能够以更高的精度确保分析精度。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也可以在内部标准液瓶703、内部标准液注射器708、稀释液注射器709、吸管注射器710的送液中使用的流路的监视中使用流路传感器100。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例,还包含各种变形例。另外,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而对上述的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限定为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
标号说明
1…试料盘,2…试剂盘,3…反应盘,4…反应槽,5…试料分注机构,6…试剂分注机构,7…搅拌机构,8…测光机构,9…清洗机构,10…显示部,11…输入部,12…存储部,13…控制部,14…搅拌机构驱动器,15…搅拌机构控制器,16…试料容器,17,19…圆形盘,18…试剂瓶,20…保冷库,21…反应容器,22…反应容器托架,23…驱动机构,24,27…探针,25,28…支承轴,26,29…臂,33…喷嘴,34…上下驱动机构,40…第一清洗机构,50…第二清洗机构,100…流路传感器(超声波式),101…第一流路(流路径大),102…第二流路(流路径小),103…压电元件,104…激励波,105~108…反射波,109…第三流路(材质A),110…第四流路(材质B),111…脉冲发生器,150…流路传感器(光学式),151…第五流路(颜色C),152…第六流路(颜色D),153…发光元件,154…受光元件,155…激励光,156、157…透射光,300…数据处理部,301…参照数据保管存储器,302…监视数据保管存储器,303…流路内异常判定部,401、501…喷嘴保持部,402…碱性清洗液箱,403、503、604…送水泵,404…反应液吸引喷嘴,405…清洗液排出喷嘴,406…清洗液吸引喷嘴,407…清洗水排出喷嘴,408…清洗水·气泡吸引喷嘴,409…杯空白液吸引喷嘴,411…喷嘴尖端,502…酸性清洗液箱,504…清洗液吸引喷嘴,505…清洗液排出喷嘴,506…清洗水吸引喷嘴,507…清洗水排出喷嘴,508…杯空白液排出喷嘴,509…精加工吸引喷嘴,510…尖端清洗水排出喷嘴,511…喷嘴尖端,601…吸引泵,602…废弃箱,603…清洗水箱,700…电解质分析机构,701…ISE电极,702…比较电极,703…内部标准液瓶,704…稀释液瓶,705…比较电极液瓶,707…脱气机构,708…内部标准液注射器,709…稀释液注射器,710…吸管注射器,711…稀释槽,713…吸管喷嘴,716…过滤器,723…夹管阀,724…稀释液喷嘴,725…内部标准液喷嘴,727…电压计,728…放大器。

Claims (8)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流动的流路;
监视所述流路的传感器;以及
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测定结果判定在所述流路流动的液体的异常的控制部,
一个所述传感器以特性不同的多个所述流路作为监视对象,
所述控制部基于在监视中所述传感器连续测定的模拟的监视数据和在监视前所述传感器预先连续测定的模拟的参照数据,判定在多个所述流路中的哪个所述流路内发生了异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传感器以直径不同的多个所述流路作为监视对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超声波式,
所述控制部根据存在于所述参照数据中的反射波的时间间隔的不同,确定所述流路的范围,根据仅存在于所述监视数据中的反射波属于哪个范围,判定在哪个所述流路内发生了异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传感器以材质不同的多个所述流路作为监视对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超声波式,
所述控制部根据存在于所述参照数据中的反射波的信号强度的不同,确定所述流路的范围,根据仅存在于所述监视数据中的反射波属于哪个范围,判定在哪个所述流路内发生了异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传感器是光学式,以透明度不同的多个所述流路作为监视对象,
所述控制部根据透射光强度的衰减程度,判定在哪个所述流路内发生了异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持容纳试料及试剂的混合液的多个反应容器的反应盘;以及
具有向所述反应容器排出清洗液的多个喷嘴的清洗机构,
一个所述传感器将与所述喷嘴连接的多个流路作为监视对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使用离子选择电极的流动型的电解质分析机构,
所述电解质分析机构具有容纳稀释液的稀释瓶和容纳比较电极液的比较电极液瓶,
一个所述传感器将与所述稀释瓶连接的流路和与所述比较电极液瓶连接的流路作为监视对象。
CN202280017946.1A 2021-03-15 2022-02-16 自动分析装置 Pending CN1169408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1142 2021-03-15
JP2021041142 2021-03-15
PCT/JP2022/006170 WO2022196229A1 (ja) 2021-03-15 2022-02-16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0847A true CN116940847A (zh) 2023-10-24

Family

ID=83322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7946.1A Pending CN116940847A (zh) 2021-03-15 2022-02-16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42484A1 (zh)
EP (1) EP4310507A1 (zh)
JP (1) JPWO2022196229A1 (zh)
CN (1) CN116940847A (zh)
WO (1) WO202219622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2993A1 (en) * 1997-07-08 1999-01-21 Abbott Laboratories Fluid handler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fluid
JP4794404B2 (ja) * 2006-10-02 2011-10-19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攪拌装置、判定回路、攪拌装置の異常判定方法及び分析装置
JP2012202789A (ja) * 2011-03-25 2012-10-22 Fujifilm Corp 測定装置
WO2013074084A1 (en) 2011-11-15 2013-05-23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Integrated optical sensor
JP6664977B2 (ja) * 2016-01-28 2020-03-13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6229A1 (ja) 2022-09-22
US20240142484A1 (en) 2024-05-02
JPWO2022196229A1 (zh) 2022-09-22
EP4310507A1 (en) 2024-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3303B2 (ja) ピペット装置および検査液のピペット操作方法
CN101308158B (zh) 液体分注装置
CN101377520B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7803626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bnormality in dispensing of dispensing system
JP4251627B2 (ja) 化学分析装置及びその分注方法
US20130183198A1 (en) Analyzer,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ispensed liquid amount,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09041961A (ja) 液体ハンドリング用プローブの洗浄方法および分析装置
JP646284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11879904B2 (en) Method of washing an aspiration probe of an in-vitro diagnostic system, in-vitro diagnostic method, and in-vitro diagnostic system
US20140186234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apparatus
US11041874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JP494802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の分析支援用液体の品質管理方法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CN110869769A (zh) 试验套件、试验方法、分注装置
US8778686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and dispensing method thereof
JP2010071765A (ja) 分注プローブ洗浄方法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JP2010169581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0190681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とその純水管理方法
CN116940847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560684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93154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検査システム
JP2013024799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0618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7309467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24008589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6090526A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