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9447B -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9447B
CN116799447B CN202311032233.5A CN202311032233A CN116799447B CN 116799447 B CN116799447 B CN 116799447B CN 202311032233 A CN202311032233 A CN 202311032233A CN 116799447 B CN116799447 B CN 116799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points
pushing points
body plat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22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9447A (zh
Inventor
李茂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322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9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9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9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9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9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下塑胶为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主体板、防爆凸台和多个第一推点,主体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防爆凸台凸设于第二表面,并用于与防爆阀对应,防爆凸台凸出于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三表面;多个第一推点设置在第三表面并互相间隔设置,多个通气孔位于多个第一推点之间,其中,多个第一推点在第二中线的两侧分别沿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呈一列,两列第一推点与第二中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能实现均匀脱模,可以在塑胶成型后即可进行顶出操作,不需要在模具中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避免模具反复大幅加热和冷却,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的可循环利用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二次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要求,而电池的端盖组件的厚度是影响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重要参数,端盖组件过厚则降低电池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目前的端盖组件包括用于顶盖和极柱之间进行绝缘的下塑胶,为了提升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通常将下塑胶设计得很薄。
下塑胶在注塑成型时通常需要完全冷却后才能脱模,生产效率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还未完全冷却的下塑胶脱模时,容易导致下塑胶产生弯曲、扭曲等变形,良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解决下塑胶注塑脱模的效率低以及产生变形而良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下塑胶,用于储能装置的端盖组件,所述下塑胶为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下塑胶包括:
主体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朝向电极组件,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线为第一中线,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中线为第二中线;
防爆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并用于与防爆阀对应,所述防爆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三表面,所述主体板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防爆凸台延伸,所述防爆凸台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自所述第三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通气槽与多个通气孔连通,多个所述通气孔均相对所述第一中线和所述第二中线对称;
多个第一推点,设置在所述第三表面并互相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气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推点之间,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推点在所述第二中线的两侧分别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呈一列,两列所述第一推点与所述第二中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通过设置互相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推点,并使得两列第一推点与第二中线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防爆凸台能够受到均匀度顶出力而实现均匀脱模,避免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的弯曲、扭曲等变形,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下塑胶可以在塑胶成型后即可进行顶出操作,不需要在模具中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避免模具反复大幅加热和冷却,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推点包括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和第二组所述第一推点,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和第二组所述第一推点均各自包括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一推点,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和第二组第一推点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靠近所述主体板的边沿,所述第一中线两侧各设有一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和一第二组所述第二推点,所述第一中线两侧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所述第一推点相对于所述第一中线对称。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组第一推点和两个第二组第一推点,并相对第一中线对称,能够提升脱模时防爆凸台受力的均匀性,有利于均匀脱模而形成无变形的产品。
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推点还包括第三组所述第一推点,第三组所述第一推点包括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一推点,且第三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推点各自位于所述第一中线两侧,第三组所述第一推点位于所述第一中线两侧的第二组所述第一推点之间。通过设置如此的第三组第一推点,是考虑在两个第二组第一推点之间的间距不宜设置过多的第一推点,故而采用交错设置的第三组第一推点,在保证脱模均匀性的同时,减少了第一推点的数量。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塑胶还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凸出,所述第一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四表面,所述第二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五表面;所述下塑胶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五表面设置的多个第二推点,多个所述第二推点相对于所述第一中线和所述第二中线对称。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推点,脱模时能给第二表面、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提供均匀的顶出力,实现均匀脱模。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表面开设有多个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的第一溢流孔,多个所述第二推点包括第一组所述第二推点,第一组所述第二推点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溢流孔在同一延伸方向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推点,多个所述第一溢流孔位于第一组的两个所述第二推点之间,第一组所述第二推点与所述第一凸台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0.85mm-1.15mm;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相对于所述第一中线和所述第二中线对称,所述第五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推点与所述第二凸台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0.85mm-1.15mm。使得在下塑胶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二推点,可以对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有均匀的脱模效果。第一组第二推点的位置较为居中,避免脱模时过于靠近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而导致结构变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还凸设有加固筋条,所述加固筋条位于所述主体板的长边的边沿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防爆凸台;多个所述第二推点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组所述第二推点,第二组所述第二推点包括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推点,第二组所述第二推点与所述加固筋条之间的距离为1.25mm-1.85mm。设置多个第二组第二推点,可以提升脱模的均匀性。设置此距离的第二组第二推点,可以将加固筋条与主体板一起顶出以脱模,而不必在加固筋条上再额外设置推点。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极柱台的位置开设有极柱槽,自所述极柱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极柱台的顶面的呈圆形的极柱孔,所述第一中线与所述极柱孔的圆心相交;多个所述第二推点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组所述第二推点,第三组所述第二推点包括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二推点,所述极柱槽位于第三组的两个所述第二推点之间,第三组的所述第二推点与所述极柱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45mm-0.85mm。设置此距离的第三组第二推点,可将极柱台和主体板一起顶出以脱模,避免再额外在极柱槽的底壁设置推点。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塑胶还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凸出,所述第一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四表面,所述第二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五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开设有多个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呈圆形的第一溢流孔,所述第五表面开设有多个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呈圆形的第二溢流孔;所述下塑胶还包括在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五表面设置的多个呈圆形的第三推点,所述第四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推点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溢流孔之间,所述第五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推点位于多个所述第二溢流孔之间,且所述第三推点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溢流孔和所述第二溢流孔的直径。通过设置多个第三推点,可以将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匀的顶出以脱模,第三推点的直径更小些,可以便于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布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三推点相对于所述第二中线对称,多个所述第一溢流孔的圆心的连线为第一参考线,多个所述第二溢流孔的圆心的连线为第二参考线,所述第四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推点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依次在所述第一参考线的两侧交错设置,所述第五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推点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依次在所述第二参考线的两侧交错设置。如此设置,使得通过布置少数的第三推点,并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的第三推点较为均匀的布置,避免脱模顶出力集中于一侧,造成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产生变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表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推点之间间隔有两个所述第一溢流孔。使用有限的少数第三推点即可满足对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脱模的需求。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表面上的所述第三推点与所述第一溢流孔之间的距离为0.15mm-0.35mm。第三推点与四周的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15mm-0.35mm,如此使得第三推点的位置较为居中,避免脱模时过于靠近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而导致结构变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极柱台的位置开设有极柱槽,自所述极柱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极柱台的顶面的呈圆形的极柱孔,所述第一中线与所述极柱孔的圆心相交;所述第二表面凸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为矩形且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为圆弧形,所述第一中线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中心点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所述极柱槽朝向所述第二中线的一侧,所述极柱槽远离所述第二中线的一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内凹的表面朝向所述极柱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相对于所述第一中线对称,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用于限制转接片的移动范围;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六表面,所述第六表面设置有呈矩形的第四推点,所述第四推点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七表面,所述第七表面凸设有呈矩形的第五推点,同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所述第七表面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第五推点,靠近所述第二中线的一个所述第五推点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二中线的另一个所述第五推点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在下塑胶成型模具型腔内为定模面的凹模,由熔融的塑胶液填充凹模并在凹模内冷却成型为限位凸起结构,下塑胶从定模面脱模时,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所在位置下塑胶与模具接触面积大,并且限位凸起是***模具凹模内,需要的脱模力也更大。通过设置第四推点,可以顺利地将第一限位凸起顶出以脱模,设置第五推点,可以顺利地将第二限位凸起顶出以脱模。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推点的宽度与所述第六表面的宽度的比值为0.4-0.6。由于第六表面的尺寸较小,设置此宽度的比值范围,可避免顶针进行顶推和复位时,与模具对应第一限位凸起处的侧壁产生摩擦,加速模具磨损,防止由于磨损产生碎屑进入到塑胶内影响塑胶生产良率。同时,第四推点和第五推点的尺寸设计,不会使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因抵推力过于集中而将限位凸起结构挤压变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塑胶开设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注液孔,所述下塑胶还包括遮盖件,所述遮盖件包括多个条板和底板,多个所述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多个所述条板围绕所述注液孔沿环向间隔设置,所述底板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八表面,所述第八表面设有第六推点。通过设置遮盖件,使得从注液孔注液时电解液不会直射到电极组件上,而是会被底板遮挡,并从多个条板之间的间隔处流下,能提升电解液均匀的流到电极组件的不同位置,避免电解液只在电极组件的某个位置大量堆积,而有的位置又没有电解液的情况。底板的中部朝向第二表面一侧凸出,可以使得注液时高速的电解液从底板的凸出的部分引导向四周飞散,避免直接撞击平板状的底板而造成反溅,影响注液效率。第六推点还用于下塑胶从模具的定模面脱模时,可以将遮盖件顶出,避免位于定模面较深凹槽的遮盖件与模具壁面粘黏,造成拉模。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凸出,所述第八表面设置所述第六推点处下凹,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为圆形,所述第六推点呈圆形,所述第六推点的直径与所述底板的直径的比值为0.2-0.35。通过设置第六推点的直径与底板的直径的比值为0.2-0.35,比例合理,能够将底板的中部朝向第二表面一侧顶出以形成凸起的结构。若该比值小于0.2,则顶针在第六推点处的顶出力过于集中,可能会刺穿底板。若该比值大于0.35,则顶针在第六推点处的顶出力过于分散,不能顶出底板的中部向第二表面凸起的结构。
下塑胶从注塑模具定模面脱模时,脱模推针可以从第六推点将下塑胶顶出,在上述比值范围内,推针的推力刚好能够将未完全冷却成型的底板的中部朝向第二表面一侧顶出以形成凸起的凸包结构,凸包呈圆球顶的山丘形,电解液从注液孔进入并冲击凸包结构朝向第二表面的一侧,经凸包结构引导并均匀地向四周分散;不仅提升电解液浸润下塑胶下方电极组件的均匀性,同时,避免高流速的电解液冲击遮盖件造成反溅,影响注液效率。
为提升下塑胶的生产良率,通常会将注塑模具加热以使熔融塑胶液在模具型腔内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可以更快地填充满型腔,特别是下塑胶这种薄片状且细部结构复杂的塑胶件,加热模具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注塑产品的良率;但是模具加热,又会带来熔融塑胶液冷却慢的问题,因此,为了提升注塑产品良率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本申请的下塑胶注塑成型工艺是在下塑胶件未完全冷却时,即脱模加速其冷却;因此,依靠脱模推针将底板顶抵成凸包结构,相比于底板所在区域直接将成型模具的合模面直接加工成凸包结构(即,动模面的底板所在区域为下凹球形弧面、定模面的底板所在区域为上凸球形弧面),减少模具表面加工球形弧面的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会在动模面的下凹球形弧面处困气,熔融塑胶液无法填充困气区域,而导致生产良率降低;因此,依靠脱模推针将未完全冷却成型的底板顶抵成凸包结构,不仅提高了下塑胶件的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第一方面各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下塑胶。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端盖组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储能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立体图;
图5是一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a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平面图;
图6b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防爆凸台的局部剖视图;
图6c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平面图;
图6d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平面图;
图6e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平面图;
图6f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平面图;
图6g是第六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平面图;
图7是一种实施例的下塑胶的另一视角的平面图及其中沿A-A的剖视图及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储能装置,2000-光伏板,3000-风机,4000-电网;
100-端盖组件;
10-下塑胶,101-注液孔,11-主体板,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2-防爆凸台,121-第三表面,122-通气槽,123-通气孔,124-加强板,13-第一凸台,131-第四表面,132-第一溢流槽,133-第一溢流孔,14-第二凸台,141-第五表面,142-第二溢流槽,143-第二溢流孔,151-正极极柱台,152-负极极柱台,153-正极极柱槽,154-负极极柱槽,155-正极极柱孔,156-负极极柱孔, 16-加固筋条,17-第一限位凸起,171-第六表面,18-第二限位凸起,181-第七表面,19-遮盖件,191-条板,192-底板,193-第八表面;
20-光铝片,21-防爆孔,22-安装孔,221-正极安装孔,222-负极安装孔,23-加液孔;
31-正极密封圈,32-负极密封圈;
41-正极柱,411-正极法兰部,412-正极柱体部,42-负极柱,421-负极法兰部,422-负极柱体部;
51-正极转接片,52-负极转接片;
61-正极上塑胶,62-负极上塑胶;
71-防爆阀,72-注液塞;
C1-第一中线,C2-第二中线,S1-第一推点,S2-第二推点,S3-第三推点,S4-第四推点,S5-第五推点,S6-第六推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由于人们所需要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再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普遍依赖于光伏、风电、水势等,而风能和太阳能等普遍存在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问题,会造成电网不稳定,用电高峰电不够,用电低谷电太多,不稳定的电压还会对电力造成损害,因此可能因为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引发“弃风弃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依赖储能。即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简单来说,储能就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在光伏、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
以电化学储能为例,本方案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内设有一组化学电池,主要是利用化学电池内的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简单说就是把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存在化学电池中,在外部电能的使用达到高峰时再将存储的电量释放出来使用,或者转移给电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
目前的储能(即能量存储)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包括(风光)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基站侧储能以及用户侧储能等方面,对应的储能装置的种类包括有:
(1)应用在电网侧储能场景的大型储能集装箱,其可作为电网中优质的有功无功调节电源,实现电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负荷匹配,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并在电网***备用、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和调峰调频方面意义重大。
(2)应用在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场景(银行、商场等)的中小型储能电柜,主要运行模式为“削峰填谷”。由于根据用电量需求在峰谷位置的电费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用户有储能设备后,为了减少成本,通常在电价低谷期,对储能柜/箱进行充电处理;电价高峰期,再将储能设备中的电放出来进行使用,以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1000应用于一种储能***,该储能***包括储能装置1000、电能转换装置(光伏板2000)、风能转换装置(风机3000)、电网4000等,该储能装置1000可作为储能柜,可以安装于室外。具体的,光伏板2000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能装置1000用于储存该电能并在用电高峰时供给电网4000,或者在电网4000断电/停电时进行供电。风能转换装置(风机3000)可以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储能装置1000用于储存该电能并在用电高峰时供给电网4000,或者在电网4000断电/停电时进行供电。其中,电能的传输可以采用高压线缆进行传输。
储能装置1000的数量可以为数个,数个储能装置1000相互串联或并联,数个储能装置1000采用隔离板(图未示)进行支撑及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数个”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储能装置1000外部还可以设有储能箱,用于收容储能装置1000。
可以理解的是,储能装置1000可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实际应用形态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所列举产品,还可以是其他应用形态,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储能装置1000的应用形态做严格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储能装置1000为多芯电池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图1中的储能装置1000包含了储能箱。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1000,请参考图1,储能装置1000可以应用在电网储能场景中。电网储能场景中还可以包括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发电设备可以为光伏发电组件(包括光伏板2000)或风力发电组件(包括风机3000),用电设备可以为电网4000,电网输送的电能可以为工业、商业或家庭场景中的负载供电,具体不做限制。储能装置1000分别与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电连接,发电设备产生的电力可以供给储能装置1000储存,或供给用电设备。储能装置1000储存的电力也可以供给用电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请参考图1,用电设备包括储能装置1000,储能装置1000为用电设备供电。用电设备具体可为前述的电网4000,还可为户用电器负载、商用基站等,不做限制。
参考图1和图2,储能装置1000主要包括外壳(未图示)、电极组件(未图示)、端盖组件100等,电极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端盖组件100连接并与外壳的开口处连接而封闭壳体的开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组件100,参考图2和图3,端盖组件100包括下塑胶10、光铝片20、密封圈、极柱、上塑胶、防爆阀71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组件100不包括转接片,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组件100包括转接片。
下塑胶10为注塑一体成型的结构,其开设有极柱孔,极柱孔具体包括正极极柱孔155和负极极柱孔156,下塑胶10的具体结构在后文中详细进行介绍。
光铝片20为金属导电材质的片状或板状结构,其开设有安装孔22,安装孔22具体包括正极安装孔221和负极安装孔222。光铝片20与下塑胶10相连接并使得正极极柱孔155与正极安装孔221对应,负极极柱孔156与负极安装孔222对应。
密封圈包括正极密封圈31和负极密封圈32,极柱包括正极柱41和负极柱42。正极柱41具体包括正极法兰部411和与正极法兰部411连接的正极柱体部412,负极柱42具体包括负极法兰部421和与负极法兰部421连接的负极柱体部422。正极密封圈31套设在正极柱体部412上,负极密封圈32套设在负极柱体部422上。正极柱体部412穿设于正极极柱孔155和正极安装孔221,负极柱体部422穿设于负极极柱孔156和负极安装孔222,并均自光铝片20背向下塑胶10的一侧伸出。正极密封圈31与正极柱体部412的外表面和正极极柱孔155的内壁及正极安装孔221的内壁抵接,负极密封圈32与负极柱体部422的外表面和负极极柱孔156的内壁及负极安装孔222的内壁抵接,以使正极柱41和负极柱42与光铝片20相隔离而避免短路。
转接片与极柱焊接固定,转接片包括正极转接片51和负极转接片52,正极转接片51与正极法兰部411焊接,负极转接片52与负极法兰部421焊接。转接片还用于与电极组件的极耳(未图示)焊接固定,具体的,极耳包括正极耳(未图示)和负极耳(未图示),正极转接片51与正极耳焊接,负极转接片52与负极耳焊接。
在端盖组件100不包括转接片的实施例中,转接片作为独立的部件,在储能装置组装时再与极柱和极耳焊接。在端盖组件100包括转接片的实施例中,转接片先与极柱焊接而形成整体,之后在储能装置组装时再与电极组件的极耳焊接。
上塑胶与光铝片20背向下塑胶10一侧伸出的极柱连接,并封闭安装孔22。具体的,上塑胶包括正极上塑胶61和负极上塑胶62,正极上塑胶61套设在正极柱体部412的外周,并与正极柱体部412伸出光铝片20背向下塑胶10的一侧的部分连接,并封闭正极安装孔221,正极上塑胶61可与正极密封圈31抵接。负极上塑胶62套设在负极柱体部422的外周,并与负极柱体部422伸出光铝片20背向下塑胶10的一侧的部分连接,并封闭负极安装孔222,负极上塑胶62可与负极密封圈32抵接。如此,使得正极柱体部412和负极柱体部422的伸出光铝片20的部分的外周表面分别被正极上塑胶61和负极上塑胶62包裹,正极柱体部412仅有背向正极法兰部411的端面外露,负极柱体部422仅有背向负极法兰部421的端面外露,从而避免意外触电的情况发生。
光铝片20开设有防爆孔21,防爆阀71与光铝片20连接固定并收容于防爆孔21。正极安装孔221、防爆孔21和负极安装孔222在光铝片2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防爆孔21可大致位于光铝片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正极安装孔221和负极安装孔222可大致相对于防爆孔21对称。
光铝片20还开设有加液孔23,下塑胶10上还开设有注液孔101,注液孔101与加液孔23对应。端盖组件100还包括注液塞72,注液塞72用于收容在加液孔23并可部分伸入到注液孔101,注液塞72用于封闭或打开注液孔101和加液孔23。注液塞72拔出以打开加液孔23和注液孔101时,可通过加液孔23和注液孔101向收容有电极组件的外壳内注入电解液,注液塞72塞入加液孔23和注液孔101时,可使得外壳内形成封闭的空间。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下塑胶10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3至图5,以及图6a和图6c,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塑胶10,用于储能装置的端盖组件。下塑胶10为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结构,下塑胶10包括主体板11、防爆凸台12和多个第一推点S1。
主体板11大致为矩形的平板状,其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均可大致为平面并大致互相平行,即主体板11的各处厚度大致相等。第一表面111用于与光铝片20对接,第二表面112用于朝向电极组件。为方便位置描述,定义:沿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线为第一中线C1,沿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中线为第二中线C2。具体的,主体板11的平面(例如第一表面111或第二表面112)包括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第一中线C1与两条短边的中点重合,第二中线C2与两条长边的中点重合。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为非实物的虚拟线条,由于下塑胶10实际生产工艺误差、来料、温度等因素影响,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不仅包括几何结构范畴的中线,还包括可能因上述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偏移量;可以理解为,第一中线C1为两条短边中点或其附近连线所在的直线,是两条短边大致的中垂线;第二中线C2为两条长边中点或其附近连线所在的直线,是两条长边大致的中垂线。
防爆凸台12凸设于第二表面112,并用于与防爆阀71对应。防爆凸台12的平面形状(即在第二表面112的正投影的形状)可大致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为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宽度方向为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防爆凸台12凸出于第二表面112的顶面为第三表面121,第三表面121也可大致为平面并与第二表面112平行。主体板11开设有自第一表面111向防爆凸台12延伸且不贯穿第三表面121的通气槽122,自通气槽122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第三表面121的多个通气孔123。换而言之,所述主体板11开设有通气槽122,所述通气槽122自所述第一表面111向所述防爆凸台12延伸,所述防爆凸台12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23,多个所述通气孔123自所述第三表面121向所述第一表面111的方向延伸,所述通气槽122与多个通气孔123连通。多个通气孔123均相对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对称。通气槽122用于形成气室,第一表面111与光铝片20紧贴,使得光铝片20封闭通气槽122在第一表面111处的开口,防爆阀71在第一表面111的正投影位于通气槽122的空间内。多个通气孔123与通气槽122连通,可将电极组件热异常产生的气体排至通气槽122,当气压达到阈值时,能推动防爆阀71爆开进而使得其他能从防爆阀71爆开处流出端盖组件100,避免气体无法排出造成***等事故。另外,防爆凸台12凸出于第二表面112,可以将电极组件与光铝片20隔离的更远些,避免接触而造成短路风险,同时,使得第二表面112与电极组件之间具有可容纳转接片等结构的空间,便于结构的布置。在通气槽122内可设于主体板11连接的加强板124,加强板124用于加强防爆凸台12的结构强度。
多个通气孔123可大致呈多行两列的排布,行方向为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即第一中线C1的延伸方向,下同),列方向为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即第二中线C2的延伸方向,下同),第二中线C2位于两列通气孔123之间的位置。
多个第一推点S1设置在第三表面121并互相间隔设置,多个通气孔123位于多个第一推点S1之间。其中,多个第一推点S1在第二中线C2的两侧分别沿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排布呈一列,两列(S1.1、S1.2)第一推点S1与第二中线C2之间的间距相等。如图6c中示出了第一列S1.1第一推点S1和第二列S1.2第一推点S1,第一列S1.1第一推点S1和第二列S1.2第一推点S1与第二中线C2的距离相等。
可选的,结合图5和图6c,第一推点S1与第二中线C2的距离大于通气孔123与第二中线C2的距离,第一推点S1位于通气孔123相对于第二中线C2的外侧。可选的,多个第一推点S1与多个通气孔123的行方向和列方向均不重合,即在行方向上,第一推点S1位于通气孔123相对于第二中线C2的外侧,在列方向上,第一推点S1位于多个通气孔123的最外侧以及相邻的通气孔123之间的位置。
下塑胶10为注塑一体成型的结构,即防爆凸台12、主体板11及多个第一推点S1为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在具体制作时,将熔融的塑胶注入模具,待塑胶凝固后,使用顶针将凝固的塑胶从模具中顶出而脱模,顶针在塑胶上顶出的凹坑即为第一推点S1,在后续说明中的其他推点也是如此形成。
常规的注塑工艺需要塑胶完全冷却后再脱模,完全冷却后的塑胶在使用顶针顶出时,并不会出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推点的结构。
而本申请中,不需要等到塑胶完全冷却即可脱模。在注塑过程中,熔融的塑胶充满模具的型腔后,待温度下降到预设值,预设值可以为80℃-120℃,此时塑胶即可成型,可使用顶针与第三表面121接触并施加顶出力,顶针的压力作用于第三表面121,会将塑胶顶出凹陷,而顶针外侧的塑胶受到凹陷的部分的塑胶的挤压,会从顶针的外周翘起,如此,便形成了火山口形状的第一推点S1的形状。
为了塑胶能够充满型腔,目前注塑工艺中都需要对模具进行加热以使熔融的塑胶在型腔内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以保证注塑形成合格的产品。现有的完全冷却到室温再脱模的方式,模具也需要从高温冷却到室温,下一次进行注塑时再加热模具到较高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塑胶成型后无需等到冷却到室温后再脱模,故在对模具进行加热处理时,模具加热的温度可设置为前述的预设值,也可在注入塑胶时温度更高些,在塑胶充满型腔进行冷却时,模具加热的温度不超过前述的预设值,而不必冷却到室温。如此,避免反复大幅度加热/冷却,可以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比于现有的塑胶完全冷却后再脱模,本申请实施例是在温度还未冷却到室温时就进行脱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第一推点S1,而第一推点S1的结构对下塑胶10的结构强度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的,请参考图5和图6b,第一推点S1的火山口形相对第三表面121为微微下凹,其下凹的深度相比与防爆凸台12的厚度(第三表面121和通气槽122的底壁的距离)而言可忽略不计,具体下凹深度不做限制,火山口形的边缘相对第三表面121也为微微凸起,其凸起的高度相比于防爆凸台12的厚度而言可忽略不计,具体凸起的高度也不做限制。如此,第一推点S1的设置对防爆凸台12的结构强度并未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作为端盖组件100的部分所要实现的隔离光铝片20与电极组件,以及留出布置转接片的空间等的功能。
第一推点S1的平面形状是指在第三表面121或第二表面112的正投影的形状,可选的,第一推点S1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使得对应的顶针的端面也为圆形,顶针易于制造,且也便于穿过模具上的顶针孔而伸入模具内与防爆凸台12进行顶出操作。可选的,第一推点S1的直径为3.5mm。第一推点S1的直径可比通气孔123的直径略大些、相等或略小些均可,不做限制。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互相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推点S1,并使得两列第一推点S1与第二中线C2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防爆凸台12能够受到均匀度顶出力而实现均匀脱模,避免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的弯曲、扭曲等变形,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下塑胶10可以在塑胶成型后即可进行顶出操作,不需要在模具中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再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避免模具反复大幅加热和冷却,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和图6c,多个第一推点S1包括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和第二组S1.4第一推点S1。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和第二组S1.4第一推点S1均各自包括沿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第一推点S1。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和第二组S1.4第一推点S1在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靠近主体板11的边沿,第一中线C1两侧各设有一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和一第二组S1.4第二推点S2,第一中线C1两侧的第一组S1.3和第二组S1.4第一推点S1相对于第一中线C1对称。
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和两个第二组S1.4第一推点S1,并相对第一中线C1对称,能够提升脱模时防爆凸台12受力的均匀性,有利于均匀脱模而形成无变形的产品。
可选的,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与主体板11的长边(即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的边沿,防爆凸台12的长度方向的边沿)的距离为0.35mm-0.65mm,具体可为0.35mm、0.4mm、0.45mm、0.5mm、0.55mm、0.6mm、0.65mm等。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与通气孔123及防爆凸台12的宽度方向的边沿的距离也可为0.35mm-0.65mm,总之,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与四周的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35mm-0.65mm,如此使得第一组S1.3第一推点S1的位置较为居中,避免脱模时过于靠近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而导致结构变形。
类似的,第二组S1.4第一推点S1与四周的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35mm-0.65mm,如此使得第二组S1.4第一推点S1的位置较为居中,避免脱模时过于靠近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而导致结构变形。
可选的,请参考图5和图6c,多个第一推点S1还包括第三组S1.5第一推点S1。第三组S1.5第一推点S1包括在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的两个第一推点S1,且第三组S1.5中的两个第一推点S1各自位于第一中线C1两侧,第三组S1.5第一推点S1位于第一中线C1两侧的第二组第一推点S1之间。例如,如图6c所示,第一列S1.1中的第三组S1.5的一个第一推点S1位于图6c中所示的第一中线C1的上方,第二列S1.2中的第三组S1.5的一个第一推点S1位于图6c中所示的第一中线C1的下方,也就是说,第三组S1.5的两个第一推点S1在行方向(即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第一中线C1的延伸方向)上是交错设置的。
通过设置如此的第三组S1.5第一推点S1,是考虑在两个第二组S1.4第一推点S1之间的间距不宜设置过多的第一推点S1,故而采用交错设置的第三组S1.5第一推点S1,在保证脱模均匀性的同时,减少了第一推点S1的数量。
类似的,第三组S1.5第一推点S1与四周的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35mm-0.65mm,如此使得第三组S1.5第一推点S1的位置较为居中,避免脱模时过于靠近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而导致结构变形。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5,下塑胶10还包括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分别位于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相对于第二表面112凸出,第一凸台13凸出于第二表面112的顶面为第四表面131,第二凸台14凸出于第二表面112的顶面为第五表面141。其中,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也均相对于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对称。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和前述的防爆凸台12一样,也具有隔开电极组件与光铝片20以避免短路,以及提供给转接片等布置空间的功能。第四表面131和第五表面141可均为平面且可齐平。
结合图5和图6d,下塑胶10还包括在第二表面112、第四表面131和第五表面141设置的多个第二推点S2,多个第二推点S2相对于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对称。
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推点S2,脱模时能给第二表面112、第四表面131和第五表面141提供均匀的顶出力,实现均匀脱模。
可选的,请参考图5和图6d,第四表面131开设有多个沿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排布的第一溢流孔133,多个第二推点S2包括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包括与多个第一溢流孔133在同一延伸方向上的两个第二推点S2,多个第一溢流孔133位于第一组S2.1的两个第二推点S2之间。第二推点S2的平面形状为圆形,直径例如为3.8mm。
参考图4和图5,在第一表面111开设有第一溢流槽132和第二溢流槽142,第一溢流槽132不贯穿第四表面131,第二溢流槽142不贯穿第五表面141。自第一溢流槽132的底壁开设有贯穿第四表面131的第一溢流孔133,自第二溢流槽142的底壁开设有贯穿第五表面141的第二溢流孔143。开设第一溢流槽132和第一溢流孔133,以及第二溢流槽142和第二溢流孔143,可以使得第一表面111的电解液可以通过该第一溢流槽132和第一溢流孔133,以及第二溢流槽142和第二溢流孔143流到电极组件处,避免电解液残留在第一表面111造成电池异常。
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与第一凸台13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0.85mm-1.15mm。该距离具体可为0.85mm、0.9mm、0.95mm、1mm、1.05mm、1.1mm、1.15mm等,不做限制。和前述的第一推点S1类似,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与四周的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85mm-1.15mm,如此使得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的位置较为居中,避免脱模时过于靠近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而导致结构变形。
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与多个第一溢流孔133的排布方向相同,第五表面141上也设有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其与多个第二溢流孔143的排布方向相同,两个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相对于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对称。第二凸台14与第一凸台13相对于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对称,与第一凸台13上的第二推点S2类似的,第五表面141上的第二推点S2与第二凸台14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0.85mm-1.15mm。如此,使得在下塑胶10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二推点S2,可以对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有均匀的脱模效果。
在实际工艺过程中,可将原本在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上在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位置设计有第一溢流孔133和第二溢流孔143,将该位置替换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各减少了2个孔,对第一表面111残留的电解液的流动几乎无影响,而增加的第一组S2.1第二推点S2,可以有利于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的脱模。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和图6d,第二表面112还凸设有加固筋条16,加固筋条16位于主体板11的长边的边沿且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凸台13和防爆凸台12。加固筋条16沿着主体板11的长边延伸,起到对主体板11的边缘的加固作用。加固筋条16也是与主体板1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结构。加固筋条16为多条,多条加固筋条16相对于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对称。
多个第二推点S2包括均设置于第二表面112的第二组S2.2第二推点S2,第二组S2.2第二推点S2包括沿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推点S2。第二组S2.2第二推点S2也是相对于第一中线C1和第二中线C2对称,第二组S2.2第二推点S2用于主体板11的脱模,设置多个第二组S2.2第二推点S2,可以提升脱模的均匀性。
可选的,第二组S2.2第二推点S2与加固筋条16之间的距离为1.25mm-1.85mm。该距离具体可为1.25mm、1.3mm、1.35mm、1.4mm、1.45mm、1.5mm、1.55mm、1.6mm、1.65mm、1.7mm、1.75mm、1.8mm、1.85mm等,不做限制。设置此距离的第二组S2.2第二推点S2,可以将加固筋条16与主体板11一起顶出以脱模,而不必在加固筋条16上再额外设置推点。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5,以及图6d,主体板11上还设有极柱台,极柱台凸出于第一表面111,且第二表面112对应极柱台的位置开设有极柱槽,自极柱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极柱台的顶面的呈圆形的极柱孔,第一中线C1与极柱孔的圆心相交。
具体的,极柱台包括正极极柱台151和负极极柱台152,极柱槽包括在征集极柱槽和负极极柱槽154,正极极柱槽153与正极极柱台151对应,负极极柱槽154与负极极柱槽154对应。正极极柱槽153用于容置正极柱41的正极法兰部411,负极极柱槽154用于容置负极柱42的负极法兰部421。正极极柱台151和负极极柱台152的平面形状(即在第一表面11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大致为正方形且正方形的四角为圆弧过渡,对应的正极极柱槽153的平面形状(即在第二表面112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大致为正方形且正方形的四角为圆弧过渡。正极极柱孔155和负极极柱孔156大致为圆形孔,两者的圆心均与第一中线C1相交。
多个第二推点S2包括设置于第二表面112的第三组S2.3第二推点S2,第三组S2.3第二推点S2包括沿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第二推点S2,极柱槽位于第三组S2.3的两个第二推点S2之间。正极极柱槽153在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推点S2,正极极柱槽153两侧的两个第二推点S2构成一个第三组S2.3第二推点S2;负极极柱槽154在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推点S2,负极极柱槽154两侧的两个第二推点S2构成另一个第三组S2.3第二推点S2。
可选的,第三组S2.3的第二推点S2与极柱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45mm-0.85mm。该距离具体可以为0.45mm、0.5mm、0.55mm、0.6m、0.65mm、0.7mm、0.75mm、0.8mm、0.85mm等,不做限制。设置此距离的第三组S2.3第二推点S2,可将极柱台和主体板11一起顶出以脱模,避免再额外在极柱槽的底壁设置推点。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5,以及图6e,第四表面131开设有多个沿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呈圆形的第一溢流孔133,第五表面141开设有多个沿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呈圆形的第二溢流孔143。
下塑胶10还包括在第四表面131和第五表面141设置的多个呈圆形的第三推点S3,第四表面131上的多个第三推点S3位于多个第一溢流孔133之间,第五表面141上的多个第三推点S3位于多个第二溢流孔143之间,且第三推点S3的直径小于第一溢流孔133和第二溢流孔143的直径。
通过设置多个第三推点S3,可以将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均匀的顶出以脱模,第三推点S3的直径更小些,可以便于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布置。
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e,多个第三推点S3相对于第一中线C1不对称,而相对第二中线C2对称。多个第一溢流孔133的圆心的连线为第一参考线,多个第二溢流孔143的圆心的连线为第二参考线。第四表面131上的多个第三推点S3沿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依次在第一参考线的两侧交错设置,第五表面141上的多个第三推点S3沿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依次在第二参考线的两侧交错设置。
如此设置,使得通过布置少数的第三推点S3,并在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上的第三推点S3较为均匀的布置,避免脱模顶出力集中于一侧,造成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产生变形。
可选的,参考图5和图6e,第四表面131上的相邻两个第三推点S3之间间隔有两个第一溢流孔133。同样的,第五表面141上相邻的两个第三推点S3之间间隔有两个第二溢流孔143。如此,使用有限的少数第三推点S3即可满足对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的脱模的需求。
可选的,参考图5和图6e,第四表面131上的第三推点S3与第一溢流孔133之间的距离为0.15mm-0.35mm。同理的,第五表面141上的第三推点S3与第二溢流孔143之间的距离为0.15mm-0.35mm。该距离具体可以为0.15mm、0.2mm、0.25mm、0.3mm、0.35mm等,不做限制。第三推点S3与四周的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0.15mm-0.35mm,如此使得第三推点S3的位置较为居中,避免脱模时过于靠近产生形貌变化的结构而导致结构变形。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5,以及图6f,第二表面112凸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7和第二限位凸起18。第一限位凸起17在第二表面112的正投影为矩形且长度方向为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第二限位凸起18在第二表面112的正投影为圆弧形。第一中线C1与第一限位凸起17的中心点重合,第一限位凸起17位于极柱槽朝向第二中线C2的一侧。极柱槽远离第二中线C2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凸起18,两个第二限位凸起18的内凹的表面朝向极柱槽。第一限位凸起17、两个第二限位凸起18均相对于第一中线C1对称,第一限位凸起17和两个第二限位凸起18用于限制转接片的移动范围。
第一限位凸起17凸出于第二表面112的顶面为第六表面171,第六表面171设置有呈矩形的第四推点S4,第四推点S4的长度方向为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
第二限位凸起18凸出于第二表面112的顶面为第七表面181,第七表面181凸设有呈矩形的第五推点S5。同一个第二限位凸起18的第七表面181的两端各设有一第五推点S5,靠近第二中线C2的一个第五推点S5的长度方向为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远离第二中线C2的另一个第五推点S5的长度方向为主体板11的宽度方向。
第一限位凸起17、第二限位凸起18在下塑胶10成型模具型腔内为定模面的凹模,由熔融的塑胶液填充凹模并在凹模内冷却成型为限位凸起结构,下塑胶从定模面脱模时,第一限位凸起17、第二限位凸起18所在位置下塑胶10与模具接触面积大,并且限位凸起是***模具凹模内,需要的脱模力也更大。通过设置第四推点S4,可以顺利地将第一限位凸起17顶出以脱模,设置第五推点S5,可以顺利地将第二限位凸起18顶出以脱模。
可选的,第四推点S4的宽度与第六表面171的宽度的比值为0.4-0.6。该比值具体可为0.4、0.5、0.6。由于第六表面171的尺寸较小,设置此宽度的比值范围,可避免顶针进行顶推和复位时,与模具对应第一限位凸起17处的侧壁产生摩擦,加速模具磨损,防止由于磨损产生碎屑进入到塑胶内影响塑胶生产良率。同时,第四推点S4和第五推点S5的尺寸设计,不会使第一限位凸起17、第二限位凸起18因抵推力过于集中而将限位凸起结构挤压变形。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5,以及图6g,下塑胶10还包括遮盖件19。遮盖件19包括多个条板191和底板192,多个条板191的一端与第二表面112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92连接,多个条板191围绕注液孔101沿环向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遮盖件19,使得从注液孔101注液时电解液不会直射到电极组件上,而是会被底板192遮挡,并从多个条板191之间的间隔处流下,能提升电解液均匀的流到电极组件的不同位置,避免电解液只在电极组件的某个位置大量堆积,而有的位置又没有电解液的情况。
底板192凸出于第二表面112的顶面为第八表面193,第八表面193设有第六推点S6。通过设置第六推点S6,可以使得遮盖件19能够较为容易的进行脱模。
可选的,参考5、图6g和图7,底板192的中部朝向第二表面112一侧凸出,第八表面193设置第六推点S6处下凹。底板192在第二表面112的正投影为圆形,第六推点S6呈圆形,第六推点S6的直径与底板192的直径的比值为0.2-0.35。该比值具体可以为0.2、0.25、0.3、0.35等,不做限制。
底板192的中部朝向第二表面112一侧凸出,可以使得注液时高速的电解液从底板192的凸出的部分引导向四周飞散,避免直接撞击平板状的底板192而造成反溅,影响注液效率。
另外,第六推点S6还用于下塑胶10从模具的定模面脱模时,可以将遮盖件19顶出,避免位于定模面较深凹槽的遮盖件19与模具壁面粘黏,造成拉模。
通过设置第六推点S6的直径与底板192的直径的比值为0.2-0.35,比例合理,能够将底板192的中部朝向第二表面112一侧顶出以形成凸起的结构。若该比值小于0.2,则顶针在第六推点S6处的顶出力过于集中,可能会刺穿底板192,造成结构件损坏。若该比值大于0.35,则顶针在第六推点S6处的顶出力过于分散,不能顶出底板192的中部向第二表面112凸起的结构。
下塑胶10从注塑模具定模面脱模时,脱模推针可以从第六推点S6将下塑胶10顶出,在上述比值范围内,推针的推力刚好能够将未完全冷却成型的底板192的中部朝向第二表面112一侧顶出以形成凸起的凸包结构,凸包呈圆球顶的山丘形,电解液从注液孔进入并冲击凸包结构朝向第二表面的一侧,经凸包结构引导并均匀地向四周分散;不仅提升电解液浸润下塑胶下方电极组件的均匀性,同时,避免高流速的电解液冲击遮盖件造成反溅,影响注液效率。
为提升下塑胶10的生产良率,通常会将注塑模具加热以使熔融塑胶液在模具型腔内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可以更快地填充满型腔,特别是下塑胶10这种薄片状且细部结构复杂的塑胶件,加热模具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注塑产品的良率;但是模具加热,又会带来熔融塑胶液冷却慢的问题,因此,为了提升注塑产品良率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本申请的下塑胶注塑成型工艺是在下塑胶件未完全冷却时,即脱模加速其冷却;因此,依靠脱模推针将底板192顶抵成凸包结构,相比于底板192所在区域直接将成型模具的合模面直接加工成凸包结构(即,动模面的底板192所在区域为下凹球形弧面、定模面的底板192所在区域为上凸球形弧面),减少模具表面加工球形弧面的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会在动模面的下凹球形弧面处困气,熔融塑胶液无法填充困气区域,而导致生产良率降低;因此,依靠脱模推针将未完全冷却成型的底板192顶抵成凸包结构,不仅提高了下塑胶件的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请参考图5和图6a,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下塑胶10上可同时设置有前述的第一推点S1、第二推点S2、第三推点S3、第四推点S4、第五推点S5和第六推点S6,从而可实现在不必将温度冷却到室温时将下塑胶10的整体实现均匀的脱模。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下塑胶,用于储能装置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为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下塑胶包括:
主体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朝向电极组件,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线为第一中线,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中线为第二中线;
防爆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并用于与防爆阀对应,所述防爆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三表面,所述主体板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防爆凸台延伸,所述防爆凸台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自所述第三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通气槽与多个通气孔连通,多个所述通气孔均相对所述第一中线和所述第二中线对称;
多个第一推点,设置在所述第三表面并互相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气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推点之间,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推点在所述第二中线的两侧分别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呈一列,两列所述第一推点与所述第二中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下塑胶还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凸出,所述第一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四表面,所述第二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五表面;
所述下塑胶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五表面设置的多个第二推点,多个所述第二推点相对于所述第一中线和所述第二中线对称;
所述第四表面开设有多个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呈圆形的第一溢流孔,所述第五表面开设有多个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呈圆形的第二溢流孔;
所述下塑胶还包括在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五表面设置的多个呈圆形的第三推点,所述第四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推点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溢流孔之间,所述第五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推点位于多个所述第二溢流孔之间;
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极柱台的位置开设有极柱槽,自所述极柱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极柱台的顶面的呈圆形的极柱孔,所述第一中线与所述极柱孔的圆心相交;
所述第二表面凸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为矩形且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为圆弧形,所述第一中线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中心点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所述极柱槽朝向所述第二中线的一侧,所述极柱槽远离所述第二中线的一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内凹的表面朝向所述极柱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相对于所述第一中线对称,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用于限制转接片的移动范围;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六表面,所述第六表面设置有呈矩形的第四推点,所述第四推点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
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七表面,所述第七表面凸设有呈矩形的第五推点,同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所述第七表面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第五推点,靠近所述第二中线的一个所述第五推点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二中线的另一个所述第五推点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推点包括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和第二组所述第一推点,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和第二组所述第一推点均各自包括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一推点,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和第二组第一推点在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靠近所述主体板的边沿,所述第一中线两侧各设有一第一组所述第一推点和一第二组所述第二推点,所述第一中线两侧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所述第一推点相对于所述第一中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推点还包括第三组所述第一推点,第三组所述第一推点包括在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一推点,且第三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推点各自位于所述第一中线两侧,第三组所述第一推点位于所述第一中线两侧的第二组所述第一推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表面开设有多个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排布的第一溢流孔,多个所述第二推点包括第一组所述第二推点,第一组所述第二推点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溢流孔在同一延伸方向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推点,多个所述第一溢流孔位于第一组的两个所述第二推点之间,第一组所述第二推点与所述第一凸台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0.85mm-1.15mm;
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相对于所述第一中线和所述第二中线对称,所述第五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推点与所述第二凸台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0.85mm-1.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还凸设有加固筋条,所述加固筋条位于所述主体板的长边的边沿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防爆凸台;
多个所述第二推点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组所述第二推点,第二组所述第二推点包括沿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推点,第二组所述第二推点与所述加固筋条之间的距离为1.25mm-1.8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上还设有极柱台,所述极柱台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极柱台的位置开设有极柱槽,自所述极柱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极柱台的顶面的呈圆形的极柱孔,所述第一中线与所述极柱孔的圆心相交;
多个所述第二推点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组所述第二推点,第三组所述第二推点包括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二推点,所述极柱槽位于第三组的两个所述第二推点之间,第三组的所述第二推点与所述极柱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45mm-0.8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点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溢流孔和所述第二溢流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推点相对于所述第二中线对称,多个所述第一溢流孔的圆心的连线为第一参考线,多个所述第二溢流孔的圆心的连线为第二参考线,所述第四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推点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依次在所述第一参考线的两侧交错设置,所述第五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推点沿所述主体板的宽度方向依次在所述第二参考线的两侧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表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推点之间间隔有两个所述第一溢流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表面上的所述第三推点与所述第一溢流孔之间的距离为0.15mm-0.3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推点的宽度与所述第六表面的宽度的比值为0.4-0.6。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开设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注液孔,所述下塑胶还包括遮盖件,所述遮盖件包括多个条板和底板,多个所述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多个所述条板围绕所述注液孔沿环向间隔设置,所述底板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面为第八表面,所述第八表面设有第六推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凸出,所述第八表面设置所述第六推点处下凹,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为圆形,所述第六推点呈圆形,所述第六推点的直径与所述底板的直径的比值为0.2-0.35。
14.一种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下塑胶。
15.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盖组件。
16.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储能装置。
CN202311032233.5A 2023-08-16 2023-08-16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116799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2233.5A CN116799447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2233.5A CN116799447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9447A CN116799447A (zh) 2023-09-22
CN116799447B true CN116799447B (zh) 2023-11-03

Family

ID=8804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2233.5A Active CN116799447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94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9422A1 (ja) * 2017-08-22 2019-02-28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封口板
WO2021100596A1 (ja) * 2019-11-20 2021-05-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及び絶縁ホルダ
CN116365123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365122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565480A (zh) * 2023-07-12 2023-08-0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581445A (zh) * 2023-07-12 2023-08-11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9422A1 (ja) * 2017-08-22 2019-02-28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封口板
WO2021100596A1 (ja) * 2019-11-20 2021-05-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及び絶縁ホルダ
CN116365123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365122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565480A (zh) * 2023-07-12 2023-08-0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581445A (zh) * 2023-07-12 2023-08-11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9447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65122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365123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914335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742225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581495B (zh) 绝缘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565480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470197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404321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65129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799387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799447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742226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581445A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
CN116387711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780067A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5816034U (zh) 一种锂电池箱体总成
CN117855769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454492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7832783B (zh)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799443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
CN116742229B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21150201U (zh) 一种可拆卸式聚合物电池结构
CN216720162U (zh) 空间利用率高的电动工具电池座
CN215184339U (zh) 一种电池胶壳
CN218448374U (zh) 一种蓄电池用的镶件及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01, R&D Building, No. 2 Sany Yundu,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1, R&D Building, No. 2 Sany Yundu,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