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8042A - 调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8042A
CN116458042A CN202180077480.XA CN202180077480A CN116458042A CN 116458042 A CN116458042 A CN 116458042A CN 202180077480 A CN202180077480 A CN 202180077480A CN 116458042 A CN116458042 A CN 116458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pipe
refrigerant
line
cool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74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村大地
雨贝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458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8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3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 B60L58/3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fuel cells, e.g. by controlling the electric load
    • B60L58/33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fuel cells, e.g. by controlling the electric load by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3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 B60L58/3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fuel cells, e.g. by controlling the electric load
    • B60L58/3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fuel cells, e.g. by controlling the electric load by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40Application of hydrogen technology to transportation, e.g. using 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调温装置,其具有驱动车辆的马达、向马达提供电力的电池、从制冷剂夺取热的冷却器以及供制冷剂流动的冷却回路。冷却回路具有经过马达的第1管路、经过电池的第2管路、经过冷却器的第3管路以及多个切换阀。冷却回路具有通过切换阀的切换而转变的第1模式和第2模式。第1模式的冷却回路具有:第1环路,其由第1管路和第3管路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制冷剂循环;以及第2环路,其由第2管路的两端部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制冷剂循环。第2模式的冷却回路具有由第1管路和第2管路连接成环路状而成的第3环路,该第3环路使制冷剂循环,将第3管路从第3环路分离。

Description

调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中,搭载有对马达、电池等进行冷却的冷却回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从马达和电池回收的废热来进行乘客用驾驶室的温度控制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11-255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文献的***中,在经过电池的制冷剂的环路中配置有冷却器,无论有无基于冷却器的热交换,制冷剂都经过冷却器。因此,存在在环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不进行基于冷却器的热交换的情况下的制冷剂的循环效率的调温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调温装置的,其具有:马达,其驱动车辆;电池,其向所述马达提供电力;冷却器,其从制冷剂夺取热;以及冷却回路,其供所述制冷剂流动。所述冷却回路具有:第1管路,其经过所述马达;第2管路,其经过所述电池;第3管路,其经过所述冷却器;以及多个切换阀。所述冷却回路具有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而转变的第1模式和第2模式。所述第1模式的所述冷却回路具有:第1环路,其由所述第1管路和所述第3管路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所述制冷剂循环;以及第2环路,其由所述第2管路的两端部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所述制冷剂循环。所述第2模式的所述冷却回路具有由所述第1管路和所述第2管路连接成环路状而成的第3环路,该第3环路使所述制冷剂循环,将所述第3管路从所述第3环路分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提高不进行基于冷却器的热交换的情况下的制冷剂的循环效率的调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温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回路的第1模式的概略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回路的第2模式的概略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回路的第3模式的概略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回路的第4模式的概略图。
图6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回路的第6模式的概略图。
图7是变形例的冷却回路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调温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数量等不同。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温装置1的概略图。
调温装置1搭载于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等以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90。
调温装置1具有马达2、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散热器5、电池6、冷却器7、加热器8、冷却回路10、空调设备50以及控制部60。制冷剂在冷却回路10中流动。
马达2是兼具作为电动机的功能和作为发电机的功能的电动发电机。马达2经由省略图示的减速机构与车辆90的车轮连接。马达2通过从逆变器3提供的交流电流而被驱动,使车轮旋转。由此,马达2驱动车辆90。另外,马达2使车轮的旋转再生而产生交流电流。所产生的电力经由逆变器3而储存在电池6中。在马达2的壳体内贮存有对马达的各部进行冷却和润滑的油。
逆变器3将电池6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逆变器3与马达2电连接。由逆变器3转换后的交流电流提供给马达2。即,逆变器3将从电池6提供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并提供给马达2。
电力控制装置4也被称为IPS(Integrated Power System:集成功率***)。电力控制装置4具有AC/DC转换电路和DC/DC转换电路。AC/DC转换电路将从外部电源提供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并提供给电池6。即,电力控制装置4在AC/DC转换电路中,将从外部电源提供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并提供给电池6。DC/DC转换电路将从电池6提供的直流电流转换为电压不同的直流电流,并提供给进行切换阀30的切换的控制部60。
电池6经由逆变器3向马达2提供电力。另外,电池6对由马达2产生的电力进行充电。电池6也可以由外部电源填充。电池6例如是锂离子电池。电池6只要是能够反复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即可,也可以为其他方式。
冷却器7从在冷却回路10中流动的制冷剂夺取热。冷却器7与空调设备50连接。冷却器7是在冷却回路10的制冷剂与设置于空调设备50的空调用制冷剂回路(省略图示)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空调设备50调整车辆90的居住空间的气温。空调设备50经由冷却器7从冷却回路10的制冷剂接受热而利用于车辆90的居住空间的气温的调整。空调设备50具有使空调用制冷剂循环的空调用制冷剂回路(省略图示)。空调用制冷剂回路是与冷却回路10独立的回路,供与冷却回路10不同的制冷剂流动。
加热器8对在冷却回路1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加热。加热器8通过被电池6提供直流电流而发热。
散热器5具有风扇,通过将制冷剂的热向外部空气释放来冷却制冷剂。即,散热器5是进行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交换器。
控制部60使用从电池6提供的电力来控制调温装置1的各部。控制部60与分别测定马达2、逆变器3、电力控制装置4以及电池6的温度的温度计连接。控制部60基于温度计的测定结果,控制散热器5、加热器8、冷却回路10的切换阀30以及第1泵41和第2泵42。
冷却回路10具有多个管路29、多个切换阀30、第1泵41以及第2泵42。
多个管路29构成相互连结而使制冷剂流动的环路(循环路)。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将多个管路29相互区分的情况下,将它们称为第1管路11、第2管路12、第3管路13、第4管路14、第5管路15、第7管路17、第8管路18、第9管路19、第10管路20、第11管路21、第12管路22、第13管路23、第14管路24、第15管路25以及第16管路26。
切换阀30与控制部60连接,通过切换开放或封闭,来切换供制冷剂通过的管路29。多个切换阀30中的一部分(第2阀32和第4阀34)配置在管路29的路径中。配置在管路29的路径中的切换阀30能够切换管路29的开放和封闭。另外,其他切换阀30(第1阀31、第5阀35以及第6阀36)配置于3个以上的管路合流的部分(以下,称为连接部)。配置于连接部的切换阀30使连接的多个管路29中的任意2个管路连通,而封闭其他管路29。切换阀30能够择一地切换使任意的管路封闭。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将多个切换阀30相互区分的情况下,将它们称为第1阀31、第2阀32、第4阀34、第5阀35以及第6阀36。
第1泵41和第2泵42分别配置于不同的管路29。第1泵41和第2泵42将配置的管路29的制冷剂向一个方向压送。
以下,对各个管路29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管路29的说明中,管路29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仅表示管路29的两端部中的任一个,并不一定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第1管路11的一个端部与第10管路20和第16管路26连接。第1管路11的另一个端部经由第1阀31与第4管路14和第5管路15连接。第1管路11通过第1泵41、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以及马达2。第1泵41在第1管路11中从一个端部侧朝向另一个端部侧压送制冷剂。
第2管路12的一个端部经由第6阀36与第14管路24和第15管路25连接。第2管路12的另一个端部经由第5阀35与第7管路17和第11管路21连接。第2管路12通过第2泵42和电池6。第2泵42在第2管路12中从一个端部侧朝向另一个端部侧压送制冷剂。
第3管路13的一个端部与第12管路22和第13管路23连接。第3管路13的另一个端部与第10管路20和第11管路21连接。第3管路13通过冷却器7。通过第3管路13的制冷剂被冷却器7冷却。
第4管路14的一个端部经由第1阀31与第1管路11和第5管路15连接。即,第4管路14与第1管路11连接。第4管路14的另一个端部与第5管路15和第8管路18连接。第4管路14通过散热器5。通过第4管路14的制冷剂被散热器5冷却。
第5管路15的一个端部经由第1阀31与第1管路11和第4管路14连接。第5管路15的另一个端部与第4管路14和第8管路18连接。即,第5管路15与第4管路14的两端部相连,绕过第4管路14。
第7管路17的一个端部经由第5阀35与第2管路12和第11管路21连接。第7管路17的另一个端部与第12管路22和第15管路25连接。第7管路17通过加热器8。在加热器8的驱动时,通过第2管路12的制冷剂被加热器8加热。
第8管路18的一个端部与第4管路14和第5管路15连接。第8管路18的另一个端部与第9管路19和第16管路26连接。
第9管路19的一个端部与第8管路18和第16管路26连接。第9管路19的另一个端部与第13管路23和第14管路24连接。
第10管路20的一个端部与第3管路13和第11管路21连接。第10管路20的另一个端部与第1管路11和第16管路26连接。
第11管路21的一个端部经由第5阀35与第2管路12和第7管路17连接。第11管路21的另一个端部与第3管路13和第10管路20连接。
第12管路22的一个端部与第7管路17和第15管路25连接。第12管路22的另一个端部与第3管路13和第13管路23连接。
第13管路23的一个端部与第9管路19和第14管路24连接。第13管路23的另一个端部与第3管路13和第12管路22连接。在第13管路23的路径中配置有第2阀32。
第14管路24的一个端部与第9管路19和第13管路23连接。第14管路24的另一个端部经由第6阀36与第2管路12和第15管路25连接。
第15管路25的一个端部与第7管路17和第12管路22连接。第15管路25的另一个端部经由第6阀36与第2管路12和第14管路24连接。
第16管路26的一个端部与第8管路18和第9管路19连接。第16管路26的另一个端部与第1管路11和第10管路20连接。在第16管路26的路径中配置有第4阀34。
第1阀31是三通阀。第1阀31配置于第1管路11、第4管路14以及第5管路15的连接部。第1阀31使第4管路14或第5管路15中的任一方与第1管路11连通。由此,第1阀31使在第1管路11中流动的制冷剂向第4管路14或第5管路15中的任一方流动。
第2阀32配置在第13管路23的路径中。第2阀32能够切换制冷剂在第13管路23中流动的开放状态和使制冷剂的流动停止的封闭状态。
第4阀34配置在第16管路26的路径中。第4阀34能够切换制冷剂在第16管路26中流动的开放状态和使制冷剂的流动停止的封闭状态。
第5阀35是三通阀。第5阀35配置于第2管路12、第7管路17以及第11管路21的连接部。第5阀35使第2管路12、第7管路17以及第11管路21中的任意2个连通,而封闭其余那一个。
第6阀36是三通阀。第6阀36配置于第2管路12、第14管路24以及第15管路25的连接部。第6阀36使第2管路12、第14管路24以及第15管路25中的任意2个连通,而封闭其余那一个。
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通过切换阀30的切换而转变的第1模式、第2模式、第3模式、第4模式以及第5模式。
图2是第1模式的冷却回路10的概略图。图3是第2模式的冷却回路10的概略图。图4是第3模式的冷却回路10的概略图。图5是第4模式的冷却回路10的概略图。图6是第5模式的冷却回路10的概略图。各模式的冷却回路10构成制冷剂沿一个方向流动而循环的环路。
(第1模式)
如图2所示,第1模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第1环路L1和第2环路L2。在第1环路L1中,第1管路11、第5管路15、第8管路18、第9管路19、第13管路23、第3管路13以及第10管路20连接成环路状,使制冷剂循环。在第2环路L2中,第2管路12、第7管路17以及第15管路25连接成环路状而使制冷剂循环。即,第2环路L2是第2管路12的两端部经由第7管路17和第15管路25连接成环路状而构成的。
冷却回路10通过如下切换切换阀30而成为第1模式。即,第1阀31使第1管路11和第5管路15连通,而封闭第4管路14。第2阀32是开放的。第4阀34是封闭的。第5阀35使第2管路12和第7管路17连通,而封闭第11管路21。第6阀36使第2管路12和第15管路25连通,而封闭第14管路24。
第1环路L1使制冷剂经过第1泵41、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马达2以及冷却器7而循环。在第1环路L1中,制冷剂被第1泵41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压送。由第1泵41压送的制冷剂按照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马达2、冷却器7的顺序通过第1环路L1的各部。
在第1环路L1中,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热向制冷剂移动。进而,该热被冷却器7回收并在空调设备50中利用。在第1环路L1中,由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产生的热能够由冷却器7回收。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被冷却器7冷却。
在第1模式下,通过将在第1环路L1中通过的路径从第5管路15切换为第4管路14,能够构成第1副环路L1a。即,第1模式具有能够相互切换的第1环路L1和第1副环路L1a。在第1副环路L1a中,制冷剂通过散热器5。第5管路15与第4管路14的切换由第1阀31进行。第1副环路L1a是通过利用第1阀31使第1管路11和第4管路14连通而封闭第5管路15而构成的。
在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发热量比较小的情况下选择第1环路L1。在第1环路L1中,能够不经过散热器5而仅利用冷却器7对制冷剂进行冷却,能够有效地利用废热。另外,在第1环路L1中,第5管路15作为绕过散热器5的旁路而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在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发热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选择第1副环路L1a。在第1副环路L1a中,制冷剂不仅通过冷却器7还通过散热器5,因此制冷剂的冷却效率提高。因此,即使在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发热量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保持制冷剂的温度。在第1副环路L1a中,能够在抑制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温度过高的同时,减轻冷却器7的负担。
本实施方式的第1阀(绕过用切换阀)31采用由控制部60控制的螺线管阀。第1阀31根据来自控制部60的指令,使第4管路14和第5管路15中的一方与第1管路11连通。另外,在第1阀31为螺线管阀的情况下,第1阀31也可以配置于第4管路14、第5管路15、第8管路18的连接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阀31也可以是根据所通过的制冷剂的温度而切换连通的管路的恒温器。在该情况下,作为恒温器的第1阀31在通过的制冷剂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高的情况下使制冷剂向第4管路14流动,在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制冷剂向第5管路15流动。根据该结构,当温度上升时,各环路的制冷剂被自动地引导至散热器5而被冷却。即,作为恒温器的第1阀31独立于控制部60而自主地切换,因此不需要用于与控制部60连接的布线、作为在控制部60中进行控制时的依据的温度计等。其结果为,能够减少调温装置1整体的部件数量,能够廉价地构成调温装置1。另外,在采用恒温器作为第1阀31的情况下,第1阀31需要位于第5管路15的上游侧的端部。
这里,第5管路15的上游侧的端部是指位于在第5管路15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上游侧的端部。因此,第5管路15的上游侧的端部在沿着与该端部相连的管路到达上游侧时与第1泵41的排出口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5管路15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有配置有马达2、逆变器3、电力控制装置4以及第1泵41的第1管路11。
第2环路L2使制冷剂经过第2泵42、电池6以及加热器8而循环。在第2环路L2中,制冷剂被第2泵42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压送。由第2泵42压送的制冷剂按照电池6、加热器8的顺序通过第2环路L2的各部。
在电池6的温度足够低的情况下选择第1模式。在第1模式下,通过加热器8的第7管路17包含于第2环路L2。在第2环路L2中,通过驱动加热器8,加热器8的热向制冷剂移动,该热向电池6移动,由此电池6被加热。由此,能够提高电池6的温度而抑制电池6的特性的降低。
另外,在第1模式下,也可以在使加热器8停止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在第2环路L2中循环。电池6有时在所构成的多个单元的温度分布上产生偏差,产生局部的特性的降低。在第2环路L2中,通过在使加热器8停止的状态下使制冷剂循环,能够在不加热电池6的情况下将电池6的多个单元的温度保持为均匀一致。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模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通过马达2的第1环路L1(或者第1副环路L1a)和通过电池6的第2环路L2。另外,第1环路L1(或者第1副环路L1a)和第2环路L2相互独立。因此,能够将马达2和电池6分别调整为不同的最佳温度。另外,这里所说的“环路彼此相互独立”是指在各环路中循环的制冷剂彼此不会稳定地混合。
(第2模式)
如图3所示,第2模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第3环路L3。在第3环路L3中,第1管路11、第5管路15、第8管路18、第9管路19、第14管路24、第2管路12、第11管路21以及第10管路20连接成环路状而使制冷剂循环。
冷却回路10通过如下切换切换阀30而成为第2模式。即,第1阀31使第1管路11和第5管路15连通而封闭第4管路14。第2阀32是封闭的。第4阀34是封闭的。第5阀35使第2管路12和第11管路21连通而封闭第7管路17。第6阀36使第2管路12和第14管路24连通而封闭第15管路25。
第3环路L3使制冷剂经过第1泵41、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马达2、第2泵42以及电池6而循环。在第3环路L3中,制冷剂被第1泵41和第2泵42压送。由第1泵41和第2泵42压送的制冷剂按照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马达2、电池6的顺序通过第3环路L3的各部。
在第3环路L3中,马达2、逆变器3、电力控制装置4以及电池6的热向制冷剂移动。进而,该热向电池6移动。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3环路L3中,能够提高电池6的温度而抑制电池6的特性的降低。
在第2模式下,通过将在第3环路L3中通过的路径从第5管路15切换为第4管路14,能够构成第3副环路L3a。即,第2模式具有能够相互切换的第3环路L3和第3副环路L3a。第3副环路L3a是通过利用第1阀31使第4管路14和第1管路11连通而封闭第5管路15而构成的。
第2模式的冷却回路10在制冷剂的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供制冷剂通过的路径从第3环路L3切换为第3副环路L3a。在第3副环路L3a中,通过用散热器5冷却制冷剂,即使在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发热量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保持制冷剂的温度。因此,即使在由于来自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吸热而制冷剂温度超过了电池6的适当温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散热器5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其结果为,能够将通过电池6的制冷剂的温度控制在电池6的适当温度的范围内,能够提高电池6的信赖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2模式下,通过冷却器7的第3管路13从第3环路L3和第3副环路L3a分离。一般而言,由于冷却器7的相对于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的管路表面积大,因此涉及制冷剂的通过的压力损失变大。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3环路L3和第3副环路L3a中,能够使制冷剂在不通过冷却器7的路径中循环。因此,在不需要向空调设备50提供热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能够使制冷剂顺畅地循环。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管路29的切换,能够即时地控制冷却器7对制冷剂的冷却的开启/关闭。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的第2模式下,通过加热器8的第7管路17从第3环路L3和第3副环路L3a分离。因此,在第3环路L3和第3副环路L3a中,能够使制冷剂在不通过加热器8的路径中循环,能够降低因通过加热器8而引起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
(第3模式)
如图4所示,第3模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第4环路L4。在第4环路L4中,第1管路11、第5管路15、第8管路18、第9管路19、第14管路24、第2管路12、第7管路17、第12管路22、第3管路13以及第10管路20连接成环路状而使制冷剂循环。
冷却回路10通过如下切换切换阀30而成为第3模式。即,第1阀31使第1管路11和第5管路15连通而封闭第4管路14。第2阀32是封闭的。第4阀34是封闭的。第5阀35使第2管路12和第7管路17连通而封闭第11管路21。第6阀36使第2管路12和第14管路24连通而封闭第15管路25。
第4环路L4使制冷剂经过第1泵41、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马达2、第2泵42、电池6、加热器8以及冷却器7而循环。在第4环路L4中,制冷剂被第1泵41和第2泵42压送。由第1泵41和第2泵42压送的制冷剂按照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马达2、电池6、加热器8、冷却器7的顺序通过第4环路L4的各部。
在第4环路L4中,马达2、逆变器3、电力控制装置4以及电池6的热向制冷剂移动。进而,该热被冷却器7回收并在空调设备50中利用。在第4环路L4中,由马达2、逆变器3、电力控制装置4以及电池6产生的热能够由冷却器7回收。马达2、逆变器3、电力控制装置4以及电池6被冷却器7冷却。
另外,在电池6的温度比制冷剂低的情况下,从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向制冷剂移动的热向电池6移动。由此,能够提高电池6的温度而抑制电池6的特性的降低。
在第3模式下,加热器8的驱动和停止例如根据通过加热器8的制冷剂的温度等进行切换。在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温度较高而能够充分加热制冷剂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确保冷却器7中的热交换效率,因此加热器8停止。另一方面,在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温度低而无法充分加热制冷剂的情况下,通过驱动加热器8来加热制冷剂,能够提高冷却器7中的热交换效率。
在第3模式下,通过将在第4环路L4中通过的路径从第5管路15切换为第4管路14,能够构成第4副环路L4a。即,第3模式具有能够相互切换的第4环路L4和第4副环路L4a。
第3模式的冷却回路10在制冷剂的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供制冷剂通过的路径从第4环路L4切换为第4副环路L4a。在第4副环路L4a中,通过用散热器5冷却制冷剂,即使在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发热量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保持制冷剂的温度。其结果为,能够在抑制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温度过高的同时,减轻冷却器7的负担。
(第4模式)
如图5所示,第4模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第2环路L2和第5环路L5。第2环路L2是与由第1模式构成的第2环路L2同样的环路。在第5环路L5中,第1管路11、第5管路15、第8管路18以及第16管路26连接成环路状而使制冷剂循环。即,在第5环路L5中,第1管路11的两端部经由第5管路15、第8管路18以及第16管路26连接成环路状而使制冷剂循环。
冷却回路10通过如下切换切换阀30而成为第4模式。即,第1阀31使第1管路11和第5管路15连通而封闭第4管路14。第2阀32是封闭的。第4阀34是开放的。第5阀35使第2管路12和第7管路17连通而封闭第11管路21。第6阀36使第2管路12和第15管路25连通而封闭第14管路24。
第5环路L5使制冷剂经过第1泵41、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以及马达2而循环。在第5环路L5中,制冷剂被第1泵41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压送。由第1泵41压送的制冷剂按照电力控制装置4、逆变器3、马达2的顺序通过第5环路L5的各部。
在第5环路L5中,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热向制冷剂移动。即,制冷剂被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加热。当将在第4模式的第5环路L5中蓄积于制冷剂的热切换为第1模式的情况下,冷却回路10能够使该热移动到冷却器7而在空调设备50中有效地利用。
在第4模式下,通过将在第5环路L5中通过的路径从第5管路15切换为第4管路14,能够构成第5副环路L5a。即,第4模式具有能够相互切换的第5环路L5和第5副环路L5a。第5副环路L5a是通过利用第1阀31使第4管路14和第1管路11连通而封闭第5管路15而构成的。
第4模式的冷却回路10在制冷剂的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供制冷剂通过的路径从第5环路L5切换为第5副环路L5a。在第5副环路L5a中,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的热向制冷剂移动。进而,该热通过散热器5而向外部空气释放。即,马达2、逆变器3以及电力控制装置4被散热器5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4模式的冷却回路10将通过冷却器7的第3管路13从第2环路L2、第5环路L5以及第5副环路L5a分离。因此,第4模式的冷却回路10能够使制冷剂在不通过冷却器7的路径中循环,在不需要向空调设备50提供热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4模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通过马达2的第5环路L5(或第5副环路L5a)和通过电池6的第2环路L2。另外,第5环路L5(或者第5副环路L5a)与第2环路L2相互独立。因此,能够将马达2和电池6分别调整为不同的最佳温度。
(第5模式)
如图6所示,第5模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第5环路L5(或者第5副环路L5a)和第6环路L6。第5环路L5和第5副环路L5a是与由第4模式构成的第5环路L5和第5副环路L5a同样的环路。在第6环路L6中,第2管路12、第11管路21、第3管路13、第12管路22以及第15管路25连接成环路状而使制冷剂循环。
冷却回路10通过如下切换切换阀30而成为第5模式。即,第1阀31使第1管路11和第5管路15连通而封闭第4管路14。第2阀32是封闭的。第4阀34是开放的。第5阀35使第2管路12和第11管路21连通而封闭第7管路17。第6阀36使第2管路12和第15管路25连通而封闭第14管路24。另外,在第5模式下,通过将经过的制冷剂的路径切换为第4管路14和第5管路15中的任意一方,能够选择第5环路L5和第5副环路L5a中的任一个环路。
第6环路L6使制冷剂经过第2泵42、电池6以及冷却器7而循环。在第6环路L6中,制冷剂被第2泵42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压送。由第2泵42压送的制冷剂按照电池6、冷却器7的顺序通过第6环路L6的各部。
在第6环路L6中,电池6的热向制冷剂移动。进而,该热被冷却器7回收并在空调设备50中利用。在第6环路L6中,能够利用冷却器7回收从电池6产生的热。电池6被冷却器7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5模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通过马达2的第5环路L5(或者第5副环路L5a)和通过电池6的第6环路L6。另外,第5环路L5(或者第5副环路L5a)与第6环路L6相互独立。因此,能够将马达2和电池6分别调整为不同的最佳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6环路L6与第2环路L2(第4模式(参照图5))相比,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代替加热器8而通过冷却器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环路L2与第6环路L6的切换通过第5阀35的操作来进行。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电池6的环路中,能够择一地选择通过加热器8的路径和通过冷却器7的路径。因此,在电池6的温度过高的情况和较低的情况中的任意情况下,均能够通过制冷剂来调整电池6的温度。
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回路10具有第1阀31、第2阀32、第4阀34、第5阀35以及第6阀36。这些多个切换阀是螺线管阀。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控制部60一并控制这些切换阀。另外,这些切换阀中的第1阀31、第5阀35以及第6阀36是三通阀,因此能够使部件通用化。其结果为,能够减少构成冷却回路10的部件的种类。
(变形例)
对能够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却回路10而采用的变形例的冷却回路10A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7是本变形例的冷却回路10A的概略图。
本变形例的冷却回路10A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6管路16A、第2阀32A以及第3阀33A。
第6管路16A的两端部与第1管路11连接。第6管路16A的上游侧的端部在马达2与逆变器3之间与第1管路11连接。另外,第6管路16A的下游侧的端部在马达2的下游侧与第1管路11连接。第6管路16A在第1管路11中绕过马达2。
另外,在第6管路16A的两端部中的任一方配置有第3阀33A。第3阀33A是三通阀。第3阀33A在第1环路L1、第1副环路L1a、第3环路L3、第3副环路L3a、第4环路L4、第4副环路L4a、第5环路L5或第5副环路L5a中择一地切换是否使制冷剂通过马达2。
在马达2的温度与逆变器3和电力控制装置4的温度相比足够低的情况下,当使制冷剂通过第1管路11时,逆变器3和电力控制装置4的热向马达2移动。因此,逆变器3和电力控制装置4的热不易向冷却器7移动,冷却器7中的热交换效率降低。
与此相对,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在各环路中使制冷剂绕过马达2而循环,即使在马达2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逆变器3和电力控制装置4的热有效地向冷却器7移动。
另外,在马达2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填充于马达2的壳体内的油的粘度变高,壳体内的油的循环效率容易降低。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在第1管路11中绕过马达2,能够在继续逆变器3和电力控制装置4的冷却的同时停止马达2的冷却。由此,在油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马达2的发热来加热油,促进油的粘度的降低。
第2阀32A是三通阀。第2阀32A配置于第9管路19、第13管路23以及第14管路24的连接部。第2阀32A使第9管路19、第13管路23以及第14管路24中的任意2个连通,而封闭其余那一个。本变形例的第2阀32A能够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2阀32而使用。
另外,第16管路26的结构以及第2阀32A和第3阀33A的结构也可以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而分别单独地采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各结构及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并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标号说明
1:调温装置;2:马达;3:逆变器;4:电力控制装置;5:散热器;6:电池;7:冷却器;8:加热器;10、10A:冷却回路;11:第1管路;12:第2管路;13:第3管路;14:第4管路;15:第5管路;16A:第6管路;17:第7管路;29:管路;30:切换阀;31:第1阀(绕过用切换阀);90:车辆;L1:第1环路;L2:第2环路;L3:第3环路;L4:第4环路;L5:第5环路;L6:第6环路。

Claims (10)

1.一种调温装置,其具有:
马达,其驱动车辆;
电池,其向所述马达提供电力;
冷却器,其从制冷剂夺取热;以及
冷却回路,其供所述制冷剂流动,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
第1管路,其经过所述马达;
第2管路,其经过所述电池;
第3管路,其经过所述冷却器;以及
多个切换阀,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而转变的第1模式和第2模式,
所述第1模式的所述冷却回路具有:
第1环路,其由所述第1管路和所述第3管路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所述制冷剂循环;以及
第2环路,其由所述第2管路的两端部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所述制冷剂循环,
所述第2模式的所述冷却回路具有由所述第1管路和所述第2管路连接成环路状而成的第3环路,该第3环路使所述制冷剂循环,
将所述第3管路从所述第3环路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而转变的第3模式,
所述第3模式的所述冷却回路具有由所述第1管路、所述第2管路以及所述第3管路连接成环路状而成的第4环路,该第4环路使所述制冷剂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该调温装置具有对所述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散热器,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
第4管路,其与所述第1管路连接,经过所述散热器;以及
第5管路,其与所述第4管路的两端部相连,绕过所述第4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位于所述第5管路的上游侧的端部的绕过用切换阀,
所述绕过用切换阀是在所经过的所述制冷剂的温度低于阈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制冷剂向所述第5管路流动的恒温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该调温装置具有:
电力控制装置,其将从外部电源提供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并提供给所述电池;以及
逆变器,其将从所述电池提供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并提供给所述马达,
所述第1管路经过所述电力控制装置和所述逆变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在所述第1管路中绕过所述马达的第6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而转变的第4模式,
所述第4模式的所述冷却回路具有:
所述第2环路;以及
第5环路,其由所述第1管路的两端部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所述制冷剂循环,将所述第3管路从所述第2环路和所述第5环路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而转变的第5模式,
所述第5模式的所述冷却回路具有:
第5环路,其由所述第1管路的两端部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所述制冷剂循环;以及
第6环路,其由所述第2管路和所述第3管路连接成环路状而成,使所述制冷剂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该调温装置具有加热所述制冷剂的加热器,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经过所述加热器的第7管路,
在所述第1模式下,所述第7管路包含于所述第2环路,
在所述第2模式下,所述第7管路从所述第3环路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温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切换阀是螺线管阀。
CN202180077480.XA 2020-11-20 2021-07-08 调温装置 Pending CN1164580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3706 2020-11-20
JP2020-193706 2020-11-20
PCT/JP2021/025753 WO2022107383A1 (ja) 2020-11-20 2021-07-08 温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8042A true CN116458042A (zh) 2023-07-18

Family

ID=81708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7480.XA Pending CN116458042A (zh) 2020-11-20 2021-07-08 调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8042A (zh)
WO (1) WO202210738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86989A (ja) * 2014-03-12 2015-10-2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載温調装置、車両用空調装置及びバッテリ温調装置
JP2016159707A (ja) * 2015-02-27 2016-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6743844B2 (ja) * 2017-07-24 2020-08-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却水回路
DE102017120615A1 (de) * 2017-09-07 2019-03-0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Kühlsystem
JP7087822B2 (ja) * 2018-08-22 2022-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冷却装置の制御装置
JP2020108260A (ja) * 2018-12-27 2020-07-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及び車両
DE102019100096B4 (de) * 2019-01-04 2021-01-28 Hanon Systems Klimatisierungs- und Batteriekühl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limatisierungs- und Batteriekühl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7383A1 (ja)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0070B (zh) 冷却水回路
CN110014840B (zh) 电动机搭载车辆
CN111902303B (zh) 冷却装置
JP6997884B2 (ja) 車両
US11731483B2 (en) Temperature adjustment circuit
CN111354997A (zh) 温度调整回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6783376A (zh) 调温装置
JP7038231B2 (ja) 車両
CN116547159A (zh) 车辆用调温装置
KR20200104645A (ko) 전기자동차의 냉각 시스템
JP7042362B2 (ja) 温度調整回路
CN116458042A (zh) 调温装置
CN116457224A (zh) 调温装置
CN112449553B (zh) 车辆
WO2022107381A1 (ja) 温調装置
WO2022107382A1 (ja) 温調装置
WO2022107428A1 (ja) 温調装置
CN116547855A (zh) 调温装置
WO2022107384A1 (ja) 温調装置
WO2022208947A1 (ja)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気自動車
JP2012228999A (ja) 冷却制御システム
CN114206650A (zh) 马达单元、温度调节***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