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4826A - 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4826A
CN116214826A CN202310346658.7A CN202310346658A CN116214826A CN 116214826 A CN116214826 A CN 116214826A CN 202310346658 A CN202310346658 A CN 202310346658A CN 116214826 A CN116214826 A CN 116214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moul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66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fa Machinery Lea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fa Machinery Lea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fa Machinery Lea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fa Machinery Lea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466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4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4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48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5/04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us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halves
    • B29C45/0408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us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halves involving at least a linear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该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包括底板和两个交替设置的模具组,所述模具组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注塑口,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板,且L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塑头,所述底板的上侧壁通过第一移动机构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板。该种交替式塑胶模具,能够实现两个模具组的交替式注塑,提高了注塑的效率,同时,能够对模具组进行水冷和风冷,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并且,能够将注塑好的模具组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挤入待注塑模具组的腔室内,对其进行预热处理,缩短加热时间,从而提高塑胶生产的效率,还能够对注塑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往复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塑胶模具属于模具的一种。
然而,现有的塑胶模具在使用时,模具自带的冷却***在使用过程中,冷却模具内坯料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待冷却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冷却效率低,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同时,在注塑前,需要再次对模具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间较长,也会影响生产进度,并且,冷却时的热量无法重复利用,造成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包括底板和两个交替设置的模具组,所述模具组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注塑口,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板,且L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塑头,所述底板的上侧壁通过第一移动机构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板,且各个模具组通过第二移动机构与U形板的侧壁连接,所述模具组的内部开设有中空设置的腔室,且底板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向腔室内注入冷却水的水冷机构,所述底板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温度高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机构,且各个U形板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塑胶产品进行吹风冷却的风冷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U形板套设在固定杆的侧壁,且U形板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与支撑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侧壁的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侧壁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模具组的底部固定,所述U形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头丝杆,且移动板与双头丝杆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U形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头丝杆的一端固定。
优选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侧壁的冷却槽,且冷却槽内设置有潜水泵,各个所述第二模具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阀,且第一电动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U形设置的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且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潜水泵固定,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固定连接有U形设置的第三软管,且第二模具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设置有单向机构。
优选的,所述单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水管内的锥形管和过滤盘,所述过滤盘的端部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密封球,且密封球与锥形管的内侧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第一模具底部的第二电动阀,且第二电动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设置的第四软管,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液筒,且储液筒和第四软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软管,所述储液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通过第三移动机构与底板的上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侧壁的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侧壁套设有套管,且套管的另一端与活塞的端部固定,所述活塞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且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
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开设在出水管侧壁的缺口,且U形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块,且支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套设在缺口的端部,所述转动管的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转轴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且转动管的转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管内的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侧壁通过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有转扇,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且转动管内通过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侧壁的固定块,且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转动管的侧壁固定套设有齿圈,且支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所述T形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圈啮合设置,且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交替式塑胶模具,通过设置第一移动机构、循环机构、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等,能够实现两个模具组的交替式注塑,提高了注塑的效率,同时,能够对模具组进行水冷和风冷,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并且,能够将注塑好的模具组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挤入待注塑模具组的腔室内,对其进行预热处理,缩短加热时间,从而提高塑胶生产的效率,还能够对注塑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往复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模具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出水管以及转动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二移动机构;201、U形板;202、导向杆;203、双头丝杆;204、移动板;205、第二电机;3、第一移动机构;301、支撑板;302、固定杆;303、第一螺纹杆;304、第一电机;4、水冷机构;401、冷却槽;402、第一电动阀;403、第一软管;404、潜水泵;405、第二软管;406、第三软管;407、出水管;5、循环机构;501、第二电动阀;502、第四软管;503、储液筒;504、第五软管;505、活塞;6、第三移动机构;601、套管;602、套杆;603、固定板;604、螺纹管;605、第二螺纹杆;606、第三电机;7、单向机构;701、锥形管;702、过滤盘;703、第一弹簧;704、密封球;8、风冷机构;801、缺口;802、支架;803、支撑块;804、转动管;805、转轴;806、风扇;9、推动机构;901、固定块;902、凸轮;903、齿圈;904、连接块;905、T形导杆;906、第二弹簧;907、移动块;908、齿条;10、驱动机构;1001、连接板;1002、第一转动杆;1003、转扇;1004、主动锥齿轮;1005、第二转动杆;1006、从动锥齿轮;11、模具组;1101、第一模具;1102、第二模具;1103、注塑口;12、L形板;13、注塑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包括底板1和两个交替设置的模具组11,模具组11包括第一模具1101、第二模具1102和注塑口1103,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板12,且L形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塑头13,底板1的上侧壁通过第一移动机构3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板201,且各个模具组11通过第二移动机构2与U形板201的侧壁连接,模具组11的内部开设有中空设置的腔室,且底板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向腔室内注入冷却水的水冷机构4,底板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温度高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机构5,且各个U形板20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塑胶产品进行吹风冷却的风冷机构8,能够实现两个模具组11的交替式注塑,提高了注塑的效率,同时,能够对模具组11进行水冷和风冷,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并且,能够将注塑好的模具组11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挤入待注塑模具组11的腔室内,对其进行预热处理,缩短加热时间,从而提高塑胶生产的效率,并且,能够对注塑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往复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第一移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301,且支撑板3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2,U形板201套设在固定杆302的侧壁,且U形板201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3,第一螺纹杆303的两端与支撑板301的侧壁转动连接,支撑板3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4,且第一电机304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303的一端固定,启动第一电机304,第一电机304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303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U形板201和模具组11进行移动。
第二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201侧壁的导向杆202,且导向杆202的侧壁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板204,移动板204与模具组11的底部固定,U形板20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头丝杆203,且移动板204与双头丝杆203的螺纹部螺纹连接,U形板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05,且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与双头丝杆203的一端固定,启动第二电机205,第二电机205的转动带动双头丝杆203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板204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移动。
水冷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侧壁的冷却槽401,且冷却槽401内设置有潜水泵404,各个第二模具11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阀402,且第一电动阀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U形设置的第一软管403,第一软管4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405,且第二软管405的另一端与潜水泵404固定,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之间固定连接有U形设置的第三软管406,且第二模具11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407,出水管407内设置有单向机构7,待注塑完成后,打开第一电动阀402,将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进行分离脱模,同时,启动潜水泵404,从而将冷却槽401内的冷却水通过第二软管405和第一软管403抽入第二模具1102内,并通过第三软管406进入第二模具1102内,待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内的空腔被注满后,且具有一定压力时,将单向机构7打开,此时,冷却水通过出水管407排出。
单向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水管407内的锥形管701和过滤盘702,过滤盘702的端部通过第一弹簧703连接有密封球704,且密封球704与锥形管701的内侧壁相抵,待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内的空腔被注满后,且具有一定压力时,推动密封球704向远离锥形管701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弹簧703被压缩,从而使得密封球704与锥形管701的内侧壁不再相抵,此时,单向机构7打开。
循环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第一模具1101底部的第二电动阀501,且第二电动阀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设置的第四软管502,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液筒503,且储液筒503和第四软管5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软管504,储液筒50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05,且活塞505通过第三移动机构6与底板1的上侧壁连接,待其中一个模具组11注塑完成后,将其下方的第二电动阀501打开,另一个第二电动阀501关闭,与此同时,通过第三移动机构6使得活塞505向靠近固定板60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注塑好的模具组11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进行吸收,并通过第四软管502和第五软管504后进入储液筒503内暂存,当另一个待注塑的模具组11移动至注塑头13的下方时,使得第三电机606反转,从而使得活塞505向储液筒503内移动,并对储液筒503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进行挤压,与此同时,打开待注塑模具组11下方的第二电动阀501,关闭另一个第二电动阀501,从而将温度较高的冷却水挤入待注塑模具组11的腔室内,对其进行预热处理,从而提高塑胶生产的效率,并且,能够对注塑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往复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第三移动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侧壁的固定板603,且固定板6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602,套杆602的侧壁套设有套管601,且套管601的另一端与活塞505的端部固定,活塞50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604,且螺纹管604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05,第二螺纹杆605的另一端与固定板603的侧壁转动连接,固定板6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606,且第三电机606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605的一端固定,启动第三电机606,第三电机606的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605的转动,进而带动活塞505的移动。
风冷机构8包括开设在出水管407侧壁的缺口801,且U形板2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支架802,支架80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块803,且支撑块803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管804,转动管804套设在缺口801的端部,转动管804的侧壁通过转轴805转动连接有风扇806,转轴805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10进行驱动,且转动管804的转动通过推动机构9进行推动,通过驱动机构10驱动转轴805进行转动,转轴805的转动带动风扇806进行转动,从而向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之间进行吹气冷却,并且,通过推动机构9推动转动管804进行往复转动,进而带动风扇806上下摆动,从而使其对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以及产品的冷却更加全面,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驱动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管804内的连接板1001,且连接板1001的侧壁通过第一转动杆1002转动连接有转扇1003,第一转动杆10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04,且转动管804内通过第二转动杆1005转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006,当冷却水进入转动管804中时,推动转扇1003和第一转动杆1002进行转动,并通过主动锥齿轮1004和从动锥齿轮1006带动第二转动杆1005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1005的转动通过转轴805带动风扇806进行转动。
推动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块803侧壁的固定块901,且第二转动杆10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902,转动管804的侧壁固定套设有齿圈903,且支撑块8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04,连接块9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905,T形导杆9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907,且移动块907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908,齿条908与齿圈903啮合设置,且T形导杆905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906,第二转动杆1005的转动带动凸轮902的同步转动,当凸轮902的凸部与固定块901的下侧壁相抵时,推动转动管804和齿圈903进行转动,同时,带动齿条908进行移动,第二弹簧906被压缩,待凸轮902的凸部越过固定块901的下侧壁时,齿圈903和转动管804能够在第二弹簧906的作用下转动复位,从而使得转动管804进行往复转动,进而带动风扇806上下摆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在进行注塑时,启动第二电机205,第二电机205的转动带动双头丝杆203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板204相互靠近移动,从而将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合起来,接着,通过注塑头13向注塑口1103内注塑即可,待注塑完成后,启动第一电机304,第一电机304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303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U形板201和模具组11进行移动,从而将注塑好的模具组11移动至一侧进行脱模,而另一个模具组11移动至注塑头13的下方进行继续注塑,从而实现两个模具组11的交替式注塑,提高了注塑的效率;
待其中一个模具组11注塑完成后,将其下方的第二电动阀501打开,另一个第二电动阀501关闭,与此同时,启动第三电机606,第三电机606的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605的转动,进而带动活塞505向靠近固定板60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注塑好的模具组11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进行吸收,并通过第四软管502和第五软管504后进入储液筒503内暂存,当另一个待注塑的模具组11移动至注塑头13的下方时,使得第三电机606反转,从而使得活塞505向储液筒503内移动,并对储液筒503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进行挤压,与此同时,打开待注塑模具组11下方的第二电动阀501,关闭另一个第二电动阀501,从而将温度较高的冷却水挤入待注塑模具组11的腔室内,对其进行预热处理,从而提高塑胶生产的效率,并且,能够对注塑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往复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待注塑完成后,将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进行分离脱模,待内部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被抽入储液筒503内后,打开第一电动阀402,同时,启动潜水泵404,从而将冷却槽401内的冷却水通过第二软管405和第一软管403抽入第二模具1102内,并通过第三软管406进入第二模具1102内,待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内的空腔被注满后,且具有一定压力时,推动密封球704向远离锥形管701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弹簧703被压缩,从而使得密封球704与锥形管701的内侧壁不再相抵,此时,冷却水通过出水管407排出,与此同时,当冷却水进入转动管804中时,推动转扇1003和第一转动杆1002进行转动,并通过主动锥齿轮1004和从动锥齿轮1006带动第二转动杆1005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1005的转动通过转轴805带动风扇806进行转动,从而向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之间进行吹气冷却,并且,第二转动杆1005的转动带动凸轮902的同步转动,当凸轮902的凸部与固定块901的下侧壁相抵时,推动转动管804和齿圈903进行转动,同时,带动齿条908进行移动,第二弹簧906被压缩,待凸轮902的凸部越过固定块901的下侧壁时,齿圈903和转动管804能够在第二弹簧906的作用下转动复位,从而使得转动管804进行往复转动,进而带动风扇806上下摆动,从而使其对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以及产品的冷却更加全面,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Claims (10)

1.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包括底板(1)和两个交替设置的模具组(11),所述模具组(11)包括第一模具(1101)、第二模具(1102)和注塑口(1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板(12),且L形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塑头(13),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通过第一移动机构(3)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板(201),且各个模具组(11)通过第二移动机构(2)与U形板(201)的侧壁连接,所述模具组(11)的内部开设有中空设置的腔室,且底板(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向腔室内注入冷却水的水冷机构(4),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温度高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机构(5),且各个U形板(20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塑胶产品进行吹风冷却的风冷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301),且支撑板(3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2),所述U形板(201)套设在固定杆(302)的侧壁,且U形板(201)的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3),所述第一螺纹杆(303)的两端与支撑板(30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4),且第一电机(304)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303)的一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201)侧壁的导向杆(202),且导向杆(202)的侧壁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板(204),所述移动板(204)与模具组(11)的底部固定,所述U形板(20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头丝杆(203),且移动板(204)与双头丝杆(203)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U形板(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05),且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与双头丝杆(203)的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侧壁的冷却槽(401),且冷却槽(401)内设置有潜水泵(404),各个所述第二模具(11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阀(402),且第一电动阀(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U形设置的第一软管(403),所述第一软管(4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405),且第二软管(405)的另一端与潜水泵(404)固定,所述第一模具(1101)和第二模具(1102)之间固定连接有U形设置的第三软管(406),且第二模具(11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407),所述出水管(407)内设置有单向机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水管(407)内的锥形管(701)和过滤盘(702),所述过滤盘(702)的端部通过第一弹簧(703)连接有密封球(704),且密封球(704)与锥形管(701)的内侧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第一模具(1101)底部的第二电动阀(501),且第二电动阀(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设置的第四软管(502),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液筒(503),且储液筒(503)和第四软管(5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软管(504),所述储液筒(50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05),且活塞(505)通过第三移动机构(6)与底板(1)的上侧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侧壁的固定板(603),且固定板(6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602),所述套杆(602)的侧壁套设有套管(601),且套管(601)的另一端与活塞(505)的端部固定,所述活塞(50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604),且螺纹管(604)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05),所述第二螺纹杆(605)的另一端与固定板(603)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6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606),且第三电机(606)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605)的一端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8)包括开设在出水管(407)侧壁的缺口(801),且U形板(2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支架(802),所述支架(80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块(803),且支撑块(803)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管(804),所述转动管(804)套设在缺口(801)的端部,所述转动管(804)的侧壁通过转轴(805)转动连接有风扇(806),所述转轴(805)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10)进行驱动,且转动管(804)的转动通过推动机构(9)进行推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管(804)内的连接板(1001),且连接板(1001)的侧壁通过第一转动杆(1002)转动连接有转扇(1003),所述第一转动杆(10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04),且转动管(804)内通过第二转动杆(1005)转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00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块(803)侧壁的固定块(901),且第二转动杆(10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902),所述转动管(804)的侧壁固定套设有齿圈(903),且支撑块(8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04),所述连接块(9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905),所述T形导杆(9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907),且移动块(907)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908),所述齿条(908)与齿圈(903)啮合设置,且T形导杆(905)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906)。
CN202310346658.7A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Withdrawn CN116214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6658.7A CN116214826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6658.7A CN116214826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4826A true CN116214826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9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6658.7A Withdrawn CN116214826A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48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7968A (zh) * 2023-10-12 2023-11-14 河北利耐尔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滤机滤板注射成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7968A (zh) * 2023-10-12 2023-11-14 河北利耐尔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滤机滤板注射成型设备
CN117047968B (zh) * 2023-10-12 2023-12-26 河北利耐尔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滤机滤板注射成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14826A (zh) 一种交替式塑胶模具
CN111186088B (zh) 一种旋转脱模式注塑模具
CN114474596A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8232238U (zh) 新型自动脱模注塑模具
CN212045849U (zh) 注塑成型一体机器人
CN216329455U (zh) 一种大容量药用聚乙烯模具
CN216635283U (zh) 一种具有冷却***的高精密注塑模具
CN211279540U (zh) 一种可调节的注塑用模具
CN214605744U (zh) 一种高分子塑料制品生产用高效环保注塑机
CN217293383U (zh) 一种速成型注塑模具
CN221187426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装置
CN218749022U (zh) 一种塑胶部件加工模具
CN211054294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4395199U (zh) 一种按摩椅电机注塑壳件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20661567U (zh) 一种自散热效果好的洗衣机塑料件加工工具
CN214239427U (zh) 一种pe管接头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6858119U (zh) 用于加工气缸缸体的热挤压模具
CN219883197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取模装置
CN220923148U (zh) 一种高效生产的注塑模具
CN22012934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注塑模具
CN214872339U (zh) 一种接线盒的高效注塑模组
CN219705975U (zh) 一种气动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CN215151369U (zh) 一种按摩椅齿条塑料模具
CN214027021U (zh) 一种设有快速自动顶出结构的精密注塑模具
CN210999866U (zh) 一种具有平稳降温结构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6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