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4465A -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4465A
CN115954465A CN202310233914.1A CN202310233914A CN115954465A CN 115954465 A CN115954465 A CN 115954465A CN 202310233914 A CN202310233914 A CN 202310233914A CN 115954465 A CN115954465 A CN 115954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
carbon composite
solu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339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54465B (zh
Inventor
宋志涛
陈佐川
陈经玲
李四新
高永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Kunti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Kunt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Kunti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Kunt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339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4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4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4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54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4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树脂添加到有机醇中溶解,然后添加无机铁盐,得到悬浊液A;S2、将氟化氨添加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溶液B;S3、将溶液B添加到悬浊液A中,升温至50‑100℃,添加交联剂,并通入氧化性气体,得到混合物C;S4、将混合物C干燥后碳化得到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硬碳的功率性能、首次效率、循环性能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材料以其丰富的储量、优秀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成为负极材料必然的选择。根据碳材料石墨化程度的差别,碳材料通常可以分为石墨材料(天然石墨和改性石墨)和无定形碳硬碳和软碳)。
硬碳材料以其膨胀低、低温性能优异、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而应用于HEV等领域,但是其首次效率低、常温功率性能偏差限制其在EV等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而提升材料首次效率的方法为材料表面包覆软碳,首次效率虽然可以提升,但是会降低材料的功率性能;如果通过降低粒径或掺杂金属元素虽然可以提升材料的功率性能,但是会降低能量密度。因此通过对其掺杂包覆等措施,既能提升能量密度,首次效率,并能提升材料的功率性能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硬碳的功率性能、首次效率、循环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树脂添加到有机醇中溶解,然后添加无机铁盐,得到悬浊液A;
S2、将氟化氨添加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溶液B;
S3、将溶液B添加到悬浊液A中,升温至50-100℃,添加交联剂,并通入氧化性气体,得到混合物C;
S4、将混合物C干燥后碳化得到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树脂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糠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醇包括丁二醇、乙二醇、丙三醇、正丁醇、苯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铁盐中铁的化合价为三价。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铁盐为硫酸铁、硝酸铁、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树脂、有机醇、无机铁盐的质量比为100:500-2000:1-1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为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
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1-5wt%;
所述氟化氨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0:0.5-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交联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5-20:100;
所述交联剂为糠醛、苯甲醛、三聚甲醛、甲醛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氯气、溴气、氧气、过氧化氢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悬浊液A与溶液B的添加量按照如下基准:Fe3+与F-的摩尔比为1:1-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碳化温度800-1200℃,时间为1-6h。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性气体的气流速率为10-100mL/min,通入时间为30-300min。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按照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由硬碳及其掺杂在之间的氟化铁组成,氟化铁的质量比占所述复合材料的总量的1-10wt%。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氟化铁掺杂在硬碳中,一方面利用氟化铁自身高的比容量及高的电子导电率,降低阻抗,另一方面氟化铁与电解液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能够提升高温存储性能。
2、采用液相法将无机铁盐均匀混合在硬碳前驱体中,降低阻抗;同时氟化物掺杂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依靠石墨烯的片层结构避免氟化物自身的团聚;同时,通过添加交联剂及氧化性气体进行表面处理,在硬碳中形成孔洞提升储锂容量,且依靠氧化性气体减少材料表面的缺陷,提升首次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出的氟化铁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0g酚醛树脂添加到1000g丙三醇中溶解,然后添加5g硫酸铁(0.0125mol),得到悬浊液A;
S2、将1.85g氟化氨(0.05mol)添加到40g浓度为3wt%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溶液B;
S3、将S2所得溶液B添加到S1所得悬浊液A中,升温至80℃搅拌3h,添加10g糠醛,并通入氯气气体,气流速率为50mL/min,通入时间为60min,过滤,得到混合物C;
S4、将混合物C于80℃真空干燥24h,900℃碳化3h得到氟化铁掺杂硬碳复合材料。
实施例2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0g糠醛树脂添加到500g丙三醇中溶解,然后添加1g硝酸铁(0.0041mol),得到悬浊液A;
S2、将0.7585g氟化氨(0.0205mol)添加到37.9g浓度为1wt%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溶液B;
S3、将S2所得溶液B添加到S1所得悬浊液A中,升温至50℃搅拌3h,添加5g苯甲醛,并通入溴气气体,气流速率为10mL/min,通入时间为300min,过滤,得到混合物C;
S4、将混合物C于80℃真空干燥24h,800℃碳化6h得到氟化铁掺杂硬碳复合材料。
实施例3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0g环氧树脂添加到2000g苯甲醇中溶解,然后添加10g氯化铁(0.062mol),得到悬浊液A;
S2、将6.85g氟化氨(0.186mol)添加到40g浓度为5wt%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溶液B;
S3、将S2所得溶液B添加到S1所得悬浊液A中,升温至100℃搅拌3h,添加20g三聚甲醛,并通入氧气气体,气流速率为100mL/min,通入时间为30min,过滤,得到混合物C;
S4、将混合物C于80℃真空干燥24h,1200℃碳化1h得到氟化铁掺杂硬碳复合材料。
对比例1
将100g酚醛树脂,10g浓度为1wt%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在温度为80℃搅拌3h,之后添加10g糠醛搅拌3h,之后过滤、80℃真空干燥24h,之后将所得材料转移到管式炉中,并在温度为900℃碳化3h,得到石墨烯掺杂硬碳复合材料。
对比例2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0g酚醛树脂添加到1000g丙三醇中溶解,然后添加5g硫酸铁(0.0125mol),得到悬浊液A;
S2、将1.85g氟化氨(0.05mol)添加到S1所得悬浊液A中,升温至80℃搅拌3h,添加10g糠醛,并通入氯气气体,气流速率为50mL/min,通入时间为60min,过滤,得到混合物C;
S3、将混合物C于80℃真空干燥24h,900℃碳化3h得到氟化铁掺杂硬碳复合材料。
对比例3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0g酚醛树脂添加到1000g丙三醇中溶解,然后添加5g硫酸铁(0.0125mol),得到悬浊液A;
S2、将1.85g氟化氨(0.05mol)添加到40g浓度为3wt%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溶液B;
S3、将S2所得溶液B添加到S1所得悬浊液A中搅拌均匀后并通入氯气气体,气流速率为50mL/min,通入时间为60min,过滤,得到混合物C;
S4、将混合物C于80℃真空干燥24h,900℃碳化3h得到氟化铁掺杂硬碳复合材料。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相比,将氟化氨替换为等摩尔量的氟化钠,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方法:
1、SEM测试
对实施例1制得的氟化铁掺杂硬碳复合材料进行SEM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得的硬碳材料呈现类球状结构,大小分布均匀,粒径在5-15µm。
2、物化性能及扣式电池测试
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硬碳复合材料进行粒径、振实密度、比表面积、元素分析及其比容量测试。测试方法:GB/T-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分别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中所得硬碳复合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A1、A2、A3、B1;其制备方法为:在负极材料中添加粘结剂、导电剂及溶剂,进行搅拌制浆,涂覆在铜箔上,经过烘干、碾压制得。所用粘结剂为LA132粘结剂,导电剂SP,负极材料分别为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出的硬碳材料,溶剂为二次蒸馏水,其比例为:负极材料:SP:LA132:二次蒸馏水=95g:1g:4g:220mL,并制备出负极极片;电解液是LiPF6/EC+DEC(体积比1:1,浓度为1.3mol/L),金属锂片为对电极,隔膜采用聚乙烯PE,模拟电池装配在充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电化学性能在武汉蓝电CT2001A型电池测试仪上进行,充放电电压范围为0.00V至2.0V,充放电速率为0.1C。同时测试其扣式电池的倍率(2C/0.1C)和循环性能(0.2C/0.2C,200次),测试结果如表1。
表1 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复合材料的物化性能及扣式电池测试结果
Figure SMS_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制备的硬碳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和首次效率、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显著提高,原因在于,本发明中,硬碳复合材料含有氟化铁并依靠其高的比容量及其高的电子导电率,降低阻抗提升倍率性能。同时,依靠添加交联剂及其氧化性气体表面处理,使其在硬碳中形成孔洞提升储锂容量,且依靠氧化性气体减少材料表面的缺陷,提升首次效率。
3、软包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硬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并进行合浆、涂布制备负极极片,以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为正极,以LiPF6(溶剂为EC+DEC,体积比1:1,电解质浓度1.1mol/L)为电解液,以Celgard2400膜为隔膜,制备出2Ah软包电池。
在60℃测试其电池满电状态下的容量为X1,之后在60℃条件下放置30天后,之后再次测试其电池的容量为X2,计算出荷电保持=X2/X1*100%;之后在使其电池满充到满电状态(100%SOC),测试其电池的容量为X3,计算出恢复容量=X3/X1*100%;结果见表2。
表2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复合材料制备软包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测试
Figure SMS_2
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材料的高温存储性能优于对比例,其原因为,氟化铁与电解液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提升高温存储性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树脂添加到有机醇中溶解,然后添加无机铁盐,得到悬浊液A;
S2、将氟化氨添加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分散均匀,得到溶液B;
S3、将溶液B添加到悬浊液A中,升温至50-100℃,添加交联剂,并通入氧化性气体,得到混合物C;
S4、将混合物C干燥后碳化得到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糠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铁盐中铁的化合价为三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铁盐为三价铁盐硫酸铁、硝酸铁、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有机醇、无机铁盐的质量比为100:500-200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为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
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1-5wt%;
所述氟化氨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0:0.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交联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5-20:100;
所述交联剂为糠醛、苯甲醛、三聚甲醛、甲醛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氯气、溴气、氧气、过氧化氢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浊液A与溶液B的添加量按照如下基准:Fe3+与F-的摩尔比为1:1-5。
10.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由硬碳及其掺杂在之间的氟化铁组成,氟化铁的质量比占所述复合材料的总量的1-10wt%。
CN202310233914.1A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954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3914.1A CN115954465B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3914.1A CN115954465B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4465A true CN115954465A (zh) 2023-04-11
CN115954465B CN115954465B (zh) 2023-06-09

Family

ID=85886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3914.1A Active CN115954465B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4465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77784A1 (en) * 2010-09-29 2013-07-11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omposite material, produc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JP2013182661A (ja) * 2012-02-29 2013-09-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3490048A (zh) * 2013-09-18 2014-01-01 宁波大学 一种钛酸酯掺杂磷酸钛锂双组份表面改性氟化铁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490052A (zh) * 2013-09-27 2014-01-01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锂锰基混合导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43359A1 (zh) * 2013-09-27 2015-04-02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102267A1 (en) * 2012-05-14 2015-04-16 Guoguang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PHENE-BASED LiFePO4/C COMPOSITE MATERIAL
CN106684348A (zh) * 2016-12-19 2017-05-17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纳米氟化铁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5856A (zh) * 2017-03-28 2017-07-07 中南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碳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8461A (zh) * 2017-10-18 2018-02-02 中南大学 一种以有机铁化合物为原料制备氟化铁/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WO2018032318A1 (zh) * 2016-08-16 2018-02-22 肖丽芳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石墨烯泡沫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7768636A (zh) * 2017-10-18 2018-03-06 中南大学 一种高容量氟化物/多孔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85549A (zh) * 2017-10-10 2018-03-09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碳复合负极材料
CN108899508A (zh) * 2018-07-03 2018-11-27 江苏乐能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所用三元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85813A (zh) * 2019-01-16 2019-08-02 上海普澜特夫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76678A (zh) * 2020-01-19 2020-06-1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单层石墨烯包覆FeS2/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645300A (zh) * 2019-11-07 2021-04-13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碳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20938A (zh) * 2022-03-31 2022-04-29 河北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氧化物无定形碳包覆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43483A (zh) * 2022-05-23 2022-08-02 常州烯源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72710A (zh) * 2022-07-26 2022-10-11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氧化铁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94989A (zh) * 2022-09-13 2022-11-25 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548338A (zh) * 2021-06-30 2022-12-30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77784A1 (en) * 2010-09-29 2013-07-11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omposite material, produc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JP2013182661A (ja) * 2012-02-29 2013-09-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US20150102267A1 (en) * 2012-05-14 2015-04-16 Guoguang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PHENE-BASED LiFePO4/C COMPOSITE MATERIAL
CN103490048A (zh) * 2013-09-18 2014-01-01 宁波大学 一种钛酸酯掺杂磷酸钛锂双组份表面改性氟化铁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490052A (zh) * 2013-09-27 2014-01-01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锂锰基混合导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43359A1 (zh) * 2013-09-27 2015-04-02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32318A1 (zh) * 2016-08-16 2018-02-22 肖丽芳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石墨烯泡沫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6684348A (zh) * 2016-12-19 2017-05-17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纳米氟化铁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5856A (zh) * 2017-03-28 2017-07-07 中南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碳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85549A (zh) * 2017-10-10 2018-03-09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碳复合负极材料
CN107768636A (zh) * 2017-10-18 2018-03-06 中南大学 一种高容量氟化物/多孔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658461A (zh) * 2017-10-18 2018-02-02 中南大学 一种以有机铁化合物为原料制备氟化铁/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8899508A (zh) * 2018-07-03 2018-11-27 江苏乐能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所用三元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85813A (zh) * 2019-01-16 2019-08-02 上海普澜特夫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5300A (zh) * 2019-11-07 2021-04-13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碳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76678A (zh) * 2020-01-19 2020-06-1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单层石墨烯包覆FeS2/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548338A (zh) * 2021-06-30 2022-12-30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4420938A (zh) * 2022-03-31 2022-04-29 河北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氧化物无定形碳包覆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43483A (zh) * 2022-05-23 2022-08-02 常州烯源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72710A (zh) * 2022-07-26 2022-10-11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氧化铁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94989A (zh) * 2022-09-13 2022-11-25 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春梅;赵海雷;王静;王捷;吕鹏鹏;: "锂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电源技术, no. 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4465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3399B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功能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6058222B (zh) 一种聚合物碳化原位包覆三氟化铁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64644B (zh) 一种快充复合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2100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540889B (zh) 一种双层包覆层包覆的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410194A (zh) 一种复合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66282A1 (zh) 一种富氢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锂-钠-钾储能
CN113659143A (zh)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
CN114094070A (zh) 一种铌酸钛包覆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66988B (zh)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300671A (zh) 一种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31852B (zh) 一种氮自掺杂碳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885121A (zh) 镍交联海藻酸钠诱导的磷酸钒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21812B (zh) 一种超高功率密度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66141A (zh) 一种金属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43459A (zh) 一种五硫化二锑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09398A (zh) 一种含硫快离子导体包覆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54465A (zh) 一种高功率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61603A (zh) 一种新型钾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3724A (zh) 一种表面改性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7563A (zh) 竹节状石墨烯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513434A (zh) 一种磷铁共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12739A (zh) 一种银掺杂的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66166A (zh) 一种快离子复合体包覆石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07327A (zh) 一种钒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2

Address after: 653100 Longquan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Yuxi City, Yunnan Province (Sanjie community, Dajie street, Jiangchu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Yunnan Kuntia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00 No. 8, kuntian Avenue, Suyang Township, Yuanshi County,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kuntian new ene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