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9828A - 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9828A
CN115899828A CN202211490077.2A CN202211490077A CN115899828A CN 115899828 A CN115899828 A CN 115899828A CN 202211490077 A CN202211490077 A CN 202211490077A CN 115899828 A CN115899828 A CN 115899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section
air inle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00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翊冰
任豪
张培虎
刘庆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900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9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9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9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风道结构和空调,其中,多风道结构包括多风道结构包括多个风道竖板、两个风道横板和至少一个活动挡板;风道竖板沿空调的高度方向延伸,两个风道横板分别连接于风道竖板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两个风道横板和多个风道竖板共同围合形成多个风道腔,每个风道腔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通向空调的出风面,进风口通向空调的蒸发器;沿空调的高度方向,活动挡板的端部活动连接于风道横板,活动挡板位于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当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存在压差时,活动挡板封挡至少部分压力较低的风道腔。本申请提供的多风道结构和空调,可以均衡相邻的两个风道腔的送风强度。

Description

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功能、送风舒适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技术中,双风道空调设有两个风机,两个风机分别位于两条独立的风道内,室内回风经蒸发器换热后,分流进入两个独立的风道,再通过两个独立的出风口送入室内后混合,以对室内环境空气进行调节。
然而,上述双风道空调,其风道结构无法达到完全对称相同,导致两个出风口的送风强度难以均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风道结构和空调,用于解决上述双风道空调的两个出风口的送风量难以均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风道结构,设置于空调内部,其包括多风道结构包括多个风道竖板、两个风道横板和至少一个活动挡板;
风道竖板沿空调的高度方向延伸,两个风道横板分别连接于风道竖板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两个风道横板和多个风道竖板共同围合形成多个风道腔,每个风道腔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通向空调的出风面,进风口通向空调的蒸发器;
沿空调的高度方向,活动挡板的端部活动连接于风道横板,活动挡板位于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当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存在压差时,活动挡板封挡至少部分压力较低的风道腔。
本申请提供的多风道结构,通过设置多个风道竖板和两个风道横板,并使风道竖板沿空调的高度方向延伸,两个风道横板分别连接于风道竖板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如此,两个风道横板和多个风道竖板可共同围合形成多个风道腔,以实现多风道送风;通过在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增设活动挡板,并使活动挡板活动连接于风道横板,以均衡相邻的两个风道腔的送风强度,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当相邻的两个风道腔内的送风强度不同(即风速不同)时,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会存在压差,活动挡板两侧受到的压力不同,并朝向压力较低、风速较高的一侧移动,以封挡至少部分压力较低的风道腔,直至活动挡板两侧受到的压力相同,此时,相邻的两个风道腔内的送风强度相同(即风速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活动挡板靠近进风口设置,活动挡板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风道横板,当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存在压差时,活动挡板向压力较低的风道腔偏转,以调节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活动挡板从相邻的风道腔之间延伸至靠近空调的蒸发器,活动挡板靠近风道腔的一端为转动端,活动挡板靠近蒸发器的一端为自由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风道竖板构成两个风道板组,每个风道板组均包括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相对设置并形成一个风道腔;两个风道板组形成的两个风道腔分别为第一风道腔和第二风道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块第一风道均包括相连的进风段和出风段,两块第一风道板的进风段分别为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两块第一风道板的出风段分别为第一出风段和第二出风段;
相邻两块第一风道板具有相接点,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自相接点延伸至进风口,第一出风段和第二出风段自相接点延伸至出风口,活动挡板的转动端设置于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自相接点至出风口,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自相接点至出风口,第一出风段和第二出风段的间距逐渐增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短接板,相邻两个风道腔之间的两块风道竖板通过短接板相接,风道竖板与短接板连接的位置形成风道竖板的相接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块第二风道板均包括相连的进风段和出风段,两块第二风道板的进风段分别为第三进风段和第四进风段,两块第二风道板的出风段分别为第三出风段和第四出风段;
第三进风段与第一进风段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一风道腔的进风段,第四进风段与第二进风段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二风道腔的进风段;第三出风段与第一出风段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一风道腔的出风段,第四出风段与第二出风段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二风道腔的出风段。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其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多风道结构,多风道结构设置于壳体内。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包括壳体和多风道结构,多风道结构设置于壳体内,其中,多风道结构通过设置多个风道竖板和两个风道横板,并使风道竖板沿空调的高度方向延伸,两个风道横板分别连接于风道竖板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如此,两个风道横板和多个风道竖板可共同围合形成多个风道腔,以实现多风道送风;通过在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增设活动挡板,并使活动挡板活动连接于风道横板,利用相邻两风道腔之间的压差推动活动挡板运动,使活动挡板封挡至少部分压力较低的风道腔,以平衡相邻的两个风道腔的压强,即平衡风速和送风强度。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风道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挡板的活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多风道结构;101-风道腔;1011-第一风道腔;1012-第二风道腔;110-风道竖板;110a-风道板组;111-第一风道板;1111-第一进风段;1112-第二进风段;1113-第一出风段;1114-第二出风段;112-第二风道板;1121-第三进风段;1122-第四进风段;1123-第三出风段;1124-第四出风段;120-风道横板;130-活动挡板;131-转动端;132-自由端;140-短接板;
200-风机;
300-出风面;
400-蒸发器;
5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功能、送风舒适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技术中,双风道空调设有两个风机,两个风机分别位于两条独立的风道内,室内回风经蒸发器换热后,分流进入两个独立的风道,再通过两个独立的出风口送入室内后混合,以对室内环境空气进行调节。
然而,上述双风道空调,其风道结构无法达到完全对称相同,且在使用过程中,空调的进风栅处吸附尘絮等杂物的情况也存在不同,使风道结构达到完全无法对称,因此,空调两个风道的送风量难免会存在差异,并且,空调两个风道的出风口面积又大致相等,风量不同会导致两个风道的风速,即送风强度存在差异,用户左右两侧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送风强度,导致左右温度感受不一致,用户体验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风道结构和空调,其中,多风道结构通过设置多个风道竖板和两个风道横板,以围合形成多个风道腔,实现多风道送风;通过在相邻的两个风道腔之间增设活动挡板,并使活动挡板活动连接于风道横板,利用相邻两风道腔之间的压差推动活动挡板运动,使活动挡板封挡至少部分压力较低的风道腔,以平衡相邻的两个风道腔的压强,即平衡风速和送风强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风道结构和空调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壳体500和多风道结构100,多风道结构100设置于壳体500内,以实现多风道送风。
示例性的,空调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即空调可以包括室外机(图中未示出)和室内机,多风道结构100安装在室内机的壳体500内,室内机的壳体500内还可以安装有蒸发器400等器件,室外机的壳体500可以安装有压缩机和冷凝器等器件。
压缩机可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送到冷凝器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快速放热到室外,然后再将制冷剂送到蒸发器400,进入蒸发器400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室内空气大量的热量,完成制冷循环。
其中,室内机可以为立式室内机,其内的多风道结构100可以为双风道结构,或者,多风道结构100也可以为三风道结构或四风道结构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风道结构的立体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风道结构100,设置于空调内部,该多风道结构100包括多风道结构100包括多个风道竖板110、两个风道横板120和至少一个活动挡板130。
其中,风道竖板110沿空调的高度方向延伸,两个风道横板120分别连接于风道竖板110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两个风道横板120和多个风道竖板110共同围合形成多个风道腔101,以实现多风道送风,每个风道腔101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通向空调的出风面300,进风口通向空调的蒸发器400,室内回风经蒸发器400完成热交换,再从进风口流入风道腔101,从出风口流向室内。
沿空调的高度方向,活动挡板130的端部活动连接于风道横板120,活动挡板130位于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之间,当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之间存在压差时,活动挡板130封挡至少部分压力较低的风道腔101,以实时均衡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的送风强度。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当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内的送风强度不同(即风速不同)时,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之间会存在压差,活动挡板130两侧受到的压力不同,并朝向压力较低、风速较高的一侧移动,以封挡至少部分压力较低的风道腔101,直至活动挡板130两侧受到的压力相同,此时,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内的送风强度相同(即风速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风道结构100为双风道结构时,活动挡板130可以为一个,该活动挡板130设置于两个风道之间;当多风道结构100为三风道或四风道等结构时,活动挡板130可以为两个或三个等,以保证相邻两风道间均具有一个活动挡板130,来均衡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的送风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多风道结构100的多个风道腔101内均设置有风机200,风机200可以推动空气流动,将完成换热的空气排向外界,当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的送风强度达到均衡后,不同风机200的载荷也便能够达到均衡,以避免出现过载的情况。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挡板的活动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活动挡板130可以靠近进风口设置,活动挡板130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风道横板120,当相邻的两个风道腔101之间存在压差时,活动挡板130向压力较低的风道腔101偏转,以调节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偏转后,原低压风道腔101的进风面积减小,原高压风道腔101的进风面积增大,原低压风道腔101即原风速较大、进风量较大的风道腔101,其进风面积减小后,进风量和风,速也会随之减小,原高压风道腔101,即原风速较小、进风量较小的风道腔101,其进风面积增大后,进风量和风速也会随之增大,此消彼长,直至活动挡板130两侧的风压相同,达到均衡送风的效果。
示例性的,活动挡板130可以从相邻的风道腔101之间延伸至靠近空调的蒸发器400,活动挡板130靠近风道腔101的一端为转动端131,活动挡板130靠近蒸发器400的一端为自由端132,如此,当活动挡板130的两侧存在压差时,活动挡板130可实现偏转动作,且,活动挡板130延伸至靠近蒸发器400可减小其两侧风道腔101的气流交汇的可能性,以实现良好的分区隔挡功能。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多个风道竖板110构成两个风道板组110a,每个风道板组110a均包括第一风道板111和第二风道板112,第一风道板111和第二风道板112相对设置并形成一个风道腔101;两个风道板组110a形成的两个风道腔101分别为第一风道腔1011和第二风道腔1012,以构成双风道结构,并且,为了减少第一风道腔1011和第二风道腔1012之间的差异,即为了减小第一风道腔1011和第二风道腔1012的送风差异,第一风道腔1011和第二风道腔1012可以呈对称布置。
再次参看图1,每块第一风道均可以包括相连的进风段和出风段,两块第一风道板111的进风段分别为第一进风段1111和第二进风段1112,两块第一风道板111的出风段分别为第一出风段1113和第二出风段1114;相邻两块第一风道板111具有相接点,第一进风段1111和第二进风段1112自相接点延伸至进风口,第一出风段1113和第二出风段1114自相接点延伸至出风口,活动挡板130的转动端131设置于第一进风段1111和第二进风段1112之间。
如此设置,当气流进入相邻两块第一风道板111之间后,因相接点的阻挡,气流不会在相邻两块第一风道板111之间继续流动,以避免气流自风道腔101外排向外界,保证排出外界的气流是经风道腔101流出的,均衡调节后的气流,以提高多风道结构100送风的舒适性。
具体的,多风道结构100还可以包括短接板140,相邻两个风道腔101之间的两块风道竖板110通过短接板140相接,风道竖板110与短接板140连接的位置形成风道竖板110的相接点,以实现相邻两块第一风道板111的相接。并且,活动挡板130的转动端131可以靠近短接板140设置,以减小其两侧风道腔101的气流交汇的可能性,以实现良好的分区隔挡功能。
或者,相邻两块第一风道板111也可以直接相接,以使风道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小空调的占地面积。
示例性的,自相接点至出风口,第一进风段1111和第二进风段1112之间的间距可以逐渐增大,如此,第一进风段1111和第二进风段1112可以靠近各自风道腔101内的风机200设置,使风道腔101内的风能够尽量经过风机200,保证风道腔101内的风速一致,避免出现紊流,以减小噪音。除此之外,第一进风段1111和第二进风段1112之间还能够为活动挡板130留下足够的转动空间,供其绕转动端131转动,增大活动挡板130的调节范围。
另外,自相接点至出风口,第一出风段1113和第二出风段1114的间距也可以逐渐增大,第一出风段1113和第二出风段1114可以将风导向不同的两侧,以实现分散送风,避免强冷风直吹,可提高空调送风的舒适度。
再次参看图1,每块第二风道板112均包括相连的进风段和出风段,两块第二风道板112的进风段分别为第三进风段1121和第四进风段1122,两块第二风道板112的出风段分别为第三出风段1123和第四出风段1124。
其中,第三进风段1121与第一进风段1111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一风道腔1011的进风段,第四进风段1122与第二进风段1112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二风道腔1012的进风段;第三出风段1123与第一出风段1113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一风道腔1011的出风段,第四出风段1124与第二出风段1114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二风道腔1012的出风段,从而形成完整的第一风道腔1011和第二风道腔1012。
示例性的,第三进风段1121和第三出风段1123之间以及第四进风段1122和第四出风段1124之间均可以具有夹角,即第二风道板112可以为类L形结构。如此,第三进风段1121和第四进风段1122靠近蒸发器400延伸方向的两端,可以将经过蒸发器400的风尽可能地导向风道腔101内,保证进风量;第三出风段1123和第四出风段1124可分别与第一出风段1113和第二出风段1114配合将风导向两侧,以实现分散送风,避免强冷风直吹,可提高空调送风的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风道结构,设置于空调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风道结构包括多个风道竖板、两个风道横板和至少一个活动挡板;
所述风道竖板沿所述空调的高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风道横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风道竖板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两个所述风道横板和多个所述风道竖板共同围合形成多个风道腔,每个所述风道腔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向所述空调的出风面,所述进风口通向所述空调的蒸发器;
沿所述空调的高度方向,所述活动挡板的端部活动连接于所述风道横板,所述活动挡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风道腔之间,当相邻的两个所述风道腔之间存在压差时,所述活动挡板封挡至少部分压力较低的所述风道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活动挡板高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风道横板,当相邻的两个所述风道腔之间存在压差时,所述活动挡板向压力较低的所述风道腔偏转,以调节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从相邻的所述风道腔之间延伸至靠近所述空调的蒸发器,所述活动挡板靠近所述风道腔的一端为转动端,所述活动挡板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为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风道竖板构成两个风道板组,每个所述风道板组均包括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所述第一风道板和所述第二风道板相对设置并形成一个所述风道腔;两个所述风道板组形成的两个所述风道腔分别为第一风道腔和第二风道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一风道均包括相连的进风段和出风段,两块所述第一风道板的进风段分别为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两块所述第一风道板的出风段分别为第一出风段和第二出风段;
相邻两块所述第一风道板具有相接点,所述第一进风段和所述第二进风段自所述相接点延伸至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段和所述第二出风段自所述相接点延伸至所述出风口,所述活动挡板的转动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段和所述第二进风段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相接点至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段和所述第二进风段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相接点至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段和所述第二出风段的间距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短接板,相邻两个所述风道腔之间的两块所述风道竖板通过所述短接板相接,所述风道竖板与所述短接板连接的位置形成所述风道竖板的相接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二风道板均包括相连的进风段和出风段,两块所述第二风道板的进风段分别为第三进风段和第四进风段,两块所述第二风道板的出风段分别为第三出风段和第四出风段;
所述第三进风段与所述第一进风段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风道腔的进风段,所述第四进风段与所述第二进风段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二风道腔的进风段;所述第三出风段与所述第一出风段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风道腔的出风段,所述第四出风段与所述第二出风段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二风道腔的出风段。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风道结构,所述多风道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CN202211490077.2A 2022-11-25 2022-11-25 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Pending CN115899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0077.2A CN115899828A (zh) 2022-11-25 2022-11-25 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0077.2A CN115899828A (zh) 2022-11-25 2022-11-25 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9828A true CN115899828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0077.2A Pending CN115899828A (zh) 2022-11-25 2022-11-25 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982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7096A (zh) * 2015-05-08 2015-07-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US20160298870A1 (en) * 2013-12-12 2016-10-13 Yunliang SUN Air conditioner and duct configuration thereof
CN206113132U (zh) * 2016-09-23 2017-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7327929A (zh) * 2017-07-27 2017-11-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器以及立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043668A (zh) * 2019-12-31 2020-04-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4U (zh) * 2020-03-18 2020-1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14359U (zh) * 2021-10-27 2022-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98870A1 (en) * 2013-12-12 2016-10-13 Yunliang SUN Air conditioner and duct configuration thereof
CN104807096A (zh) * 2015-05-08 2015-07-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206113132U (zh) * 2016-09-23 2017-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7327929A (zh) * 2017-07-27 2017-11-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器以及立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043668A (zh) * 2019-12-31 2020-04-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4U (zh) * 2020-03-18 2020-1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14359U (zh) * 2021-10-27 2022-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05214B2 (ja) 室外機及びこの室外機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U2017351537A1 (en) Indoor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23197611A1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JPH09159206A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JP6541881B2 (ja) 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5899828A (zh) 多风道结构和空调
CN215001922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482231A (zh) 一种混流空调
CN21576541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949389U (zh) 空调室内机
JP740365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3564414B2 (ja) 室内機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3228247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车辆
CN220506962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2050696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JP3621892B2 (ja) 室内機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KR10040900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가이드 구조
CN21576541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454871A (zh) 一体式空调
CN21576541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15915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868249U (zh) 空调器
CN2157654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01902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1103302A1 (zh) 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