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8411A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8411A
CN115798411A CN202211456256.4A CN202211456256A CN115798411A CN 115798411 A CN115798411 A CN 115798411A CN 202211456256 A CN202211456256 A CN 202211456256A CN 115798411 A CN115798411 A CN 115798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signal
driving transistor
bia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62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蒙蒙
黄高军
高娅娜
田雪琦
周星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62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98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98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8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和偏置调节模块;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偏置调节模块用于通过偏置调节信号调节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阈值补偿模块用于检测和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的第一电源信为固定值号,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的第二电源信号为变化值,偏置调节信号为变化值。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既可以改善驱动晶体管长期工作后存在的阈值漂移导致的显示效果差的问题,又可以降低面板功耗。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具有自发光、响应快、色域宽、视角大、亮度高等特点,能够制作薄型化显示装置、以及柔性显示装置,而逐渐成为目前显示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有机发光二极管需要电流驱动,应用在显示领域时,通过控制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向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驱动电流以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而且需要向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稳定的驱动电流以保证在应用中的显示性能。
现有技术中,像素电路的驱动晶体管在长期工作后会存在阈值电压漂移的问题,影响显示效果,并且现有的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功耗较高,限制了显示面板的进一步应用。
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改善驱动晶体管长期工作后存在的阈值漂移导致的显示效果差的问题,又可以降低面板功耗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中驱动晶体管在长期工作后会存在阈值电压漂移而影响显示效果,且在显示时功耗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和偏置调节模块;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数据写入模块、偏置调节模块电连接,驱动晶体管用于产生驱动电流;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电连接,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偏置调节模块的第一端与偏置调节信号电连接,偏置调节模块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偏置调节模块用于将偏置调节信号提供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调节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阈值补偿模块连接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之间,阈值补偿模块用于检测和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第一电源信号为固定值,第二电源信号为变化值,偏置调节信号为变化值。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显示面板;该驱动方法至少包括:第一偏压调节阶段、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第一偏压调节阶段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之前执行;在第一偏压调节阶段,偏置调节模块导通,偏置调节信号提供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调节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阈值补偿模块检测和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数据写入模块将补偿的阈值电压的偏差与数据信号共同写入驱动晶体管;在发光阶段,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驱动方法还包括电源调节阶段;在电源调节阶段,根据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变化调整在第二电源信号的值,根据第二电源信号的值的变化调整偏置调节信号的值。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可以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发光。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和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和偏置调节模块,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阈值补偿模块用于检测和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并将补偿后的阈值电压的偏差以及数据线本身提供的数据信号共同提供至驱动晶体管,以实现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补偿,可以改善因制作工艺造成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差异、以及晶体管老化造成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等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偏置调节模块用于将偏置调节信号提供至驱动晶体管,调节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改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漂移问题,提升显示效果。本发明的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在像素电路驱动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发光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源信号、驱动晶体管、发光元件、第二电源信号之间的导电通路,使得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电流,进而实现发光元件的发光效果。本发明设置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的第一电源信号为固定值,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的第二电源信号为变化值,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可以跟随显示面板所需的亮度变化而变化,有利于节省整体面板的功耗。显示面板根据发光显示亮度的需求采用动态变化的第二电源信号以降低面板功耗时,偏置调节模块接入的偏置调节信号也跟随其呈动态变化,可以避免出现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子像素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平的变化趋势对比图;
图5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
图8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12是图6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
图13是图6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子像素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包括:多个子像素00,子像素00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10和发光元件20;
像素电路10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DT、数据写入模块101、阈值补偿模块102和偏置调节模块103;
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分别与数据写入模块101、偏置调节模块103电连接,驱动晶体管DT用于产生驱动电流;
数据写入模块101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Vdata电连接,数据写入模块101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数据写入模块101用于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数据信号Vdata;
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一端与偏置调节信号Vbias电连接,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偏置调节模块103用于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提供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调节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
阈值补偿模块102连接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之间,阈值补偿模块102用于检测和补偿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Vpvee;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为固定值,第二电源信号Vpvee为变化值,偏置调节信号Vbias为变化值。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者还可以为其他通过控制像素电路10中驱动晶体管DT以提供驱动电流使得发光元件20发光的显示面板,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2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在一些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0也可以为微发光二极管或者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显示面板00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例进行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包括多个子像素00,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子像素00可以为阵列排布,即多个子像素00沿第一方向X排布形成子像素行,多个子像素行沿第二方向Y排布,多个子像素00沿第二方向Y排布形成子像素列,多个子像素列沿第一方向X排布,形成阵列排布的子像素00结构;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理解为在平行于显示面板00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相交或者相互垂直。或者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00还可以为其他排布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的图1仅是以多个子像素00阵列排布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子像素00可以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10和发光元件20,像素电路10用于控制发光元件20发光。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元件20一般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属于电流驱动型元件,需要设置相应的像素电路10为发光元件20提供驱动电流,以使发光元件20能够发光。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0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DT和数据写入模块101、阈值补偿模块102和偏置调节模块103,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分别与数据写入模块101、偏置调节模块103电连接,驱动晶体管DT用于产生驱动电流,其中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可以理解为驱动晶体管DT的源极,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可以理解为驱动晶体管DT的漏极,或者也可以为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理解为驱动晶体管DT的漏极,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理解为驱动晶体管DT的源极,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数据写入模块101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Vdata电连接,可选的,数据写入模块101的第一端可以连接显示面板000中的数据线S,通过数据线S传输该数据信号Vdata至数据写入模块101的第一端。数据写入模块101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数据写入模块101用于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数据信号Vdata。阈值补偿模块102连接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之间,阈值补偿模块102用于检测和补偿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的偏差,并将补偿后的阈值电压的偏差以及数据线本身提供的数据信号共同提供至驱动晶体管DT,以实现对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补偿,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的阈值补偿模块102可以改善因制作工艺造成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差异、以及晶体管老化造成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漂移等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
现有技术中,在像素电路驱动发光元件进行显示的驱动周期中,像素电路工作在发光阶段时,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高于其第二极(如漏极)电位,驱动晶体管正向偏置导致驱动晶体管产生迟滞效应,长期这样设置会导致驱动晶体管内部的离子极性化,进而驱动晶体管内部形成内建电场,导致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不断增大,阈值电压漂移导致在画面切换时显示亮度不稳定,人眼就能察觉到画面闪烁,即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是影响显示效果的重要因素。迟滞效应引起的阈值电压偏移为纳秒级别的,而现有技术中像素电路中的阈值补偿模块进行的补偿阈值为微秒级或者毫秒级,由此可知现有常规的像素电路中的阈值补偿模块已经不能够对迟滞效应引起的阈值电压偏移进行较好的补偿。由于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工作在正偏置状态以向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在驱动晶体管长期工作在该偏置状态时会导致阈值偏移,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因此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0中还包括偏置调节模块103,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一端与偏置调节信号Vbias电连接,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偏置调节模块103用于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提供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调节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通过控制偏置调节模块103在像素电路10工作的部分时刻向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写入偏置调节信号Vbias,以调整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漂移问题,提升显示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偏置调节模块103的工作时刻不作限定,仅需满足在发光元件20发光之前即可。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偏置调节信号Vbias可以由显示面板000中的偏置信号线(图中未示意)提供,或者在一些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偏置调节信号Vbias也可以复用像素电路10中本身包括的驱动信号,如复用数据信号来实现偏压调节,或者还可以在对当前行进行偏压调节时,复用下一行的数据信号来对当前行的驱动晶体管DT进行偏压调节,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的偏置调节结构进行理解。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是举例示意出显示面板000中各个子像素00的像素电路10的电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时,像素电路1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如用于复位的复位模块、用于控制发光元件20发光的发光控制模块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进行理解。
本实施例的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Vpvee,可选的,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可以设置发光元件2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可以理解为二者之间可以包括多种方式实现电性连接,如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之间不包括其他结构时,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直接连接即可实现电连接;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之间包括其他结构,如像素电路10中还可以包括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的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等,此时在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导通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也可以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对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电连接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像素电路的实际设计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也可理解为如像素电路10中还可以包括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连接的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等,此时在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导通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20、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也可以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源信号Vpvdd可以由显示面板000中的第一电源信号线(图中未示意)提供,第二电源信号Vpvee可以由显示面板000中的第二电源信号线(图中未示意)提供,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在像素电路10驱动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元件20发光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源信号Vpvdd、驱动晶体管DT、发光元件20、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导电通路,使得驱动晶体管DT产生驱动发光元件20发光的驱动电流,进而实现发光元件20的发光效果。
本实施例设置像素电路10中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的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为固定值,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连接的第二电源信号Vpvee为变化值,由于像素电路10的功耗主要由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的电压差乘以该导电通路上的驱动电流决定,而驱动电流受发光显示亮度影响,在某个发光显示亮度下,若需要节省功耗则可以通过降低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的电压差。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为固定值,第二电源信号Vpvee为变化值,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可以跟随显示面板000所需的亮度变化而变化,若显示面板000所需的发光显示亮度降低时,即并不需要很大的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时,可以通过提高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减小,进而可以节省面板的功耗。或者在整个显示面板000所需的发光显示亮度较高时,可以通过减小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增大,以保证显示面板000的整体亮度。或者当使用场景变为仅显示面板000的很小的一个区域需要较高的发光亮度,其他区域亮度为0或者很暗时,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可以调高,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较小,比如可以将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由原本的0V提升为0.3V,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减小,有利于节省整体面板的功耗。
但是为了降低功耗采用动态调节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时,在像素电路10的工作过程中,随着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动态变化,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即图2中的第三节点N3的电位跟随变化,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此时使用固定值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对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进行调节,在像素电路10工作的保持帧阶段,驱动晶体管DT的工作电位为驱动晶体管DT栅极即第一节点N1的电位减去第一电源信号Vpvdd的电压值减去第三节点N3的电位,而第三节点N3的电位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有直接关系,当显示面板000为了降低功耗采用动态调节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时,第三节点N3的电位也将会发生动态变化,如此第三节点N3的电位动态变化引起驱动晶体管DT的工作电位即第一节点N1的电位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特性发生变化,在像素电路10工作在保持帧阶段时驱动晶体管DT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使得发光亮度出现偏差,不利于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因此本实施例为了降低面板功耗的同时保证显示品质,设置偏置调节信号Vbias为变化值,即偏置调节模块103接入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跟随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而变化,以通过偏置调节模块103接入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实现对驱动晶体管DT偏压状态的调节,具体为偏置调节模块103导通时,偏置调节信号Vbias施加到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即第二节点N2,由于驱动晶体管DT导通,则偏置调节信号Vbias也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即第三节点N3,由于此时阈值补偿模块102也导通,因此偏置调节信号Vbias被写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即第一节点N1,由于偏置调节信号Vbias是一个较高的电压值,即无论前一帧显示的画面如何,在写入本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均需经过一次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写入,从而可以减弱前一帧显示画面的偏压效果,使得写入本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状态更接近预设,进而减弱当前帧与前一帧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差异,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漂移问题,提升显示效果,由于变化的第二电源信号Vpvee可以降低面板功耗,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变化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使得根据发光显示亮度的需求采用动态变化的第二电源信号Vpvee以降低面板功耗时,偏置调节模块103接入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也跟随其呈动态变化,如当显示面板000所需的亮度较低,需要减小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电压差时,第二电源信号Vpvee被抬高,而在第二电源信号Vpvee被抬高时第三节点N3的电位同样抬高,所以驱动晶体管DT的工作电位为驱动晶体管DT栅极即第一节点N1的电位减去第一电源信号Vpvdd的电压值再减去第三节点N3的电位的值就会减小,减小之后相当于在像素电路10控制发光元件20的发光阶段时对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即反向偏置)将增强,因此为了保证对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的调节效果,需要减弱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状态,即此时可以降低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电压值,避免出现发光元件20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面板00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000中的信号线布局较为复杂,显示面板000中除了可以包括图1中示意的数据线S,还可以包括扫描线、参考电压线、电源信号线等其他信号线(图中未示意),一个子像素行可能对应多条扫描线,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信号走线的布局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0中以驱动晶体管DT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驱动晶体管DT的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本实施例的图中仅是示例性画出显示面板的结构,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000的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实现显示功能的结构,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000的显示亮度变化趋势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趋势呈反比,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趋势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趋势呈反比。可选的,当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增大时,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减小。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由于像素电路10的功耗主要由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的电压差乘以该导电通路上的驱动电流决定,而驱动电流受发光显示亮度影响,在某个发光显示亮度下,若需要节省功耗则可以通过降低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的电压差。发光元件20的功耗可以采用P=UI计算,其中P表示发光元件20的功耗,U表示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的电压差,I表示流经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驱动晶体管DT和发光元件20形成的导电通路上的驱动电流,当显示面板000的显示亮度不变即I不变时,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电压差U越小,发光元件20的功耗P越小。因此,根据显示面板000的显示亮度的变化,可以动态调整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可以有效降低发光元件20的功耗,进而可以整体降低显示面板000的功耗。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为固定值,第二电源信号Vpvee为变化值,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可以跟随显示面板000所需的亮度变化而变化,且显示面板000的显示亮度变化趋势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趋势呈反比,当显示面板000所需的发光显示亮度降低时,即并不需要很大的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时,可以通过提高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减小,而在整个显示面板000所需的发光显示亮度较高时,可以通过减小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增大,以保证显示面板000的整体亮度,即显示面板000所需的显示亮度较高时,减小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增大,显示面板000所需的显示亮度较低时,增大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减小,显示面板000的显示亮度变化趋势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趋势呈反比,根据显示亮度动态调整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有利于节省整体面板的功耗。而偏置调节信号Vbias跟随第二电源信号Vpvee呈动态变化时,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趋势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趋势呈反比。可选的,当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增大时,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减小,如显示面板000所需的亮度较低,需要减小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电压差时,第二电源信号Vpvee被抬高,而在第二电源信号Vpvee被抬高时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即第三节点N3的电位同样抬高,所以驱动晶体管DT的工作电位为驱动晶体管DT栅极即第一节点N1的电位减去第一电源信号Vpvdd的电压值再减去第三节点N3的电位的值就会减小,减小之后相当于在像素电路10控制发光元件20的发光阶段时对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即反向偏置)将增强,因此为了保证对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的调节效果,需要减弱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状态,即此时可以降低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电压值,即当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被抬高时,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跟随减小,使得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趋势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趋势呈反比,可以避免出现发光元件20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的增大量为ΔA,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的减小量为ΔB;其中,ΔB≤0.5ΔA。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中提供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跟随第二电源信号Vpvee呈动态变化时,且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趋势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趋势呈反比时,可以设置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的增大量为ΔA,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的减小量为ΔB,ΔB≤0.5ΔA,即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量为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量的一半,或者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量小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量,由于当采用动态调整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方案时,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仅引起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即第三节点N3的电位变化,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即第二节点N2的电位并未变化,而通过偏置调节模块103施加动态调节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时,是同时施加到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即第二节点N2和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即第三节点N3上的,即施加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改变时,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的电位均会改变,因此可以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值设置为小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值,具体为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量为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量的一半,或者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量小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量,即可达到较强的调节偏置电压的效果,有利于避免出现发光元件20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量,避免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区间过大造成的功耗的浪费。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3,图3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偏置调节模块103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Scan1电连接,偏置调节模块103用于在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控制下,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提供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即第二节点N2。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中可以至少包括多条第一扫描信号线(图中未示意),第一扫描信号线可以用于提供第一扫描信号Scan1至偏置调节模块103的控制端,在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控制下,偏置调节模块103导通,从而使得偏置调节信号Vbias能够通过导通的偏置调节模块103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即第二节点N2,调整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漂移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扫描信号线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可以理解为能够使得偏置调节模块103导通的电压信号,则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非有效电平可以理解为能够使得偏置调节模块103截止的电压信号,当偏置调节模块103包括P型晶体管时,偏置调节模块103的控制端即可理解为该P型晶体管的栅极,此时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则为低电平的电压信号,若偏置调节模块103包括N型晶体管时,偏置调节模块103的控制端即可理解为该N型晶体管的栅极,此时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则为高电平的电压信号,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可根据像素电路10的具体设置结构选择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仅需满足在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控制下,偏置调节模块103导通即可。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4,图4是图3中第一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平的变化趋势对比图,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增大,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的维持时间减小。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4中以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为低电平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中提供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跟随第二电源信号Vpvee呈动态变化,且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变化趋势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趋势呈反比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维持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偏置调节信号Vbias对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调节效果,如图4所示,虚线表示原本调节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所需的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维持时间t1’,实线表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动态调整为增大、偏置调节信号Vbias跟随减小时,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所需的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维持时间t1,t1小于t1’,在动态调整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使其电压值抬高时,通过减小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维持时间,如原本调整该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所需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需要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的维持时间为t1’,而本实施例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增大后,需要减小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则可以将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维持时间缩短至t1,相当于缩短偏置调节模块103的导通时间即可减小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由于偏置调节模块103在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的控制下导通时,偏压效果是最强的,当偏置调节模块103截止即第一扫描信号Scan1变为非有效电平,偏压调节的过程仅依靠第二节点N2上的寄生电容维持偏压效果,由于寄生电容会慢慢漏电,所以对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的效果会弱化,即缩短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的维持时间即可减弱偏置调节阶段下对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的效果,使得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被抬高时,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跟随减小,仍然可以满足对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的调节效果,避免出现发光元件20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5,图5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0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第一复位模块106、第二复位模块107;
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信号Vpvdd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的第二端与发光元件20电连接;
第一复位模块106的第一端与第一复位信号Vref1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106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
第二复位模块107的第一端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电连接,第二复位模块107的第二端与发光元件20电连接。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各个子像素P的像素电路10与发光元件20的模块连接结构,可选的,像素电路10包括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的数据写入模块101和偏置调节模块103,连接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第二极之间的阈值补偿模块102,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第一复位模块106、第二复位模块107。其中像素电路10工作在发光阶段时,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导通,第一电源信号Vpvdd和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导通电路,发光元件20发光。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进行配合以实现向发光元件20提供驱动电流,其中,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导通,第一电源信号Vpvdd提供的正电压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驱动晶体管DT在其栅极电压的控制下导通、将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的电压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导通,将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的电压信号提供给发光元件20,以实现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20,控制发光元件20发光。数据写入模块101导通时,可以将数据线S上的数据信号Vdata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偏置调节模块103导通时,可以将偏置电压信号线上提供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以调节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阈值补偿模块102导通时,可以对驱动晶体管DT进行阈值补偿。第一复位模块106导通时,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位为第一复位信号Vref1,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复位,从而可以便于驱动晶体管DT在阈值补偿时的导通。第二复位模块107导通时,发光元件20的阳极电位为第二复位信号Vref2,第二复位信号Vref2使得发光元件20的阳极初始化,从而可以改善上一帧数据信号的残留,改善残影现象,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效果。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第二复位信号Vref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源信号Vpvee和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动态调节可以通过给入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第二电源信号线和给入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偏置电压信号线直接调节大小,如第二电源信号线和偏置电压信号线可以连接至显示面板000上绑定的驱动芯片或者柔性电路板,通过驱动芯片或者柔性电路板的输入焊盘给入的电位信号直接改变第二电源信号Vpvee和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动态值,或者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动态调节还可以通过改变偏置调节模块103的导通时间,如控制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有效电平的维持时间也可改变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以跟随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动态变化,保证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本实施例对此动态调节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的,如图1和图6所示,图6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数据写入模块101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Scan2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与数据信号Vdata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
偏置调节模块103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Scan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与偏置调节信号Vbias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
阈值补偿模块102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Scan3电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电连接;
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包括第四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与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电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与第一电源信号Vpvdd电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包括第五晶体管M5,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与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电连接,第五晶体管M5的源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与发光元件20的阳极电连接;
第一复位模块106包括第六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与第四扫描信号Scan4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与第一复位信号Vref1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
第二复位模块107包括第七晶体管M7,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Scan1电连接,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电连接,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与发光元件20的阳极电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像素电路10还包括存储电容C,存储电容C的一端与第一电源信号Vpvdd连接,存储电容C的另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连接,存储电容C用于稳定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电位,有利于驱动晶体管DT保持导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连接的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七晶体管M7、驱动晶体管DT均为P型低温多晶硅晶体管。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第三晶体管M3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也电连接,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在关态时漏电流较低,从而能够降低漏电流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位的影响,从而稳定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压,提高驱动晶体管DT的工作稳定性,进而确保驱动电流的稳定性,有利于使得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能够保证发光元件20的发光亮度均匀性。尤其显示面板000在实现低频驱动显示时,一帧画面的显示时间较长,则驱动晶体管DT的电位需要保持的时间也较长,如果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连接的晶体管为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容易因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关态漏流较大,则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连接的晶体管的漏流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电位影响较大进而会造成明显的闪烁。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利用其关态漏流小的特性,在显示面板000实现低频驱动显示时可以长时间保持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电位,改善低频驱动时闪烁现象,提升显示效果。
如图6和图7所示,图7是图6中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子像素P中,像素电路10的工作过程至少包括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复位阶段T2、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发光阶段T4;
在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即在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可以使得第一扫描信号Scan1给入低电平信号控制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三扫描信号Scan3的高电位信号控制阈值补偿模块102的第三晶体管M3导通,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通过第二晶体管M2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以调整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使得驱动晶体管DT反向偏置,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进行反转,减弱驱动晶体管DT内部离子极性化程度,降低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通过偏置驱动晶体管DT实现对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的调节,以补偿因驱动晶体管DT正偏状态使得驱动晶体管出现迟滞效应而引起阈值电压漂移问题。可选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可以为直流正电压信号,由于偏置调节信号Vbias是一个较高的正电压值,即无论前一帧显示的画面如何,在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写入本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均需经过一次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写入,实现在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该子像素00经历一次相同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写入,且写入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正电压值,使得驱动晶体管DT可以流过较大的瞬间电流,此电流可以调整驱动晶体管DT内部的偏置缺陷问题,可以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迟滞特性,从而可以减弱前一帧显示画面的偏压效果,使得写入本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状态更接近预设,进而减弱当前帧与前一帧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差异,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漂移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在复位阶段T2,第四扫描信号Scan4的有效电平信号,若第六晶体管M6为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则第四扫描信号Scan4在高电位信号下控制第一复位模块106的第六晶体管M6导通,第一复位信号Vref1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复位。
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给入低电位信号控制数据写入模块101的第一晶体管M1导通,第三扫描信号Scan3的高电位信号控制阈值补偿模块102的第三晶体管M3导通,数据线S提供的阈值补偿后的数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M1、驱动晶体管DT、第三晶体管M3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DT进行阈值补偿,自补偿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在发光阶段T4,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给入低电位信号控制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的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给入低电位信号控制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的第五晶体管M5导通,驱动晶体管DT在其栅极电压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可以由同一条发光控制信号线提供,第一电源信号Vpvdd、第四晶体管M4、驱动晶体管DT、第五晶体管M5、发光元件20、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导电通路,驱动电流提供给发光元件20,以实现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20,控制发光元件20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0的连接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和驱动时序,还可以为其他连接结构和驱动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低电位信号还可以控制第二复位模块107的第七晶体管M7导通,第二复位信号Vref2通过第七晶体管M7对发光元件20的阳极复位,使得发光元件20的阳极初始化,从而可以改善上一帧数据信号的残留,改善残影现象,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10的工作阶段还可以包括电源调节阶段T5,电源调节阶段T5用于根据显示面板000所需的显示亮度动态调节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当显示面板000所需的亮度较低,需要减小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电压差时,可以在电源调节阶段T5通过第二电源信号线将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抬高,以缩小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电压差,降低功耗。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调节阶段T5的工作时间与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的工作时间可以设置为至少部分交叠,即在电源调节阶段T5对第二电源信号Vpvee进行动态调节时,可以同步调节偏置调节信号Vbias并进行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的工作,同步调节偏置调节信号Vbias具体为在第二电源信号Vpvee被抬高时第三节点N3的电位同样抬高,所以驱动晶体管DT的工作电位为驱动晶体管DT栅极即第一节点N1的电位减去第一电源信号Vpvdd的电压值再减去第三节点N3的电位的值就会减小,减小之后相当于在像素电路10控制发光元件20的发光阶段时对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即反向偏置)将增强,因此为了保证对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的调节效果,需要减弱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状态,即此时可以降低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电压值,并利用该已降低后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对驱动晶体管DT进行偏压状态的调整,避免出现发光元件20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在像素电路10的工作阶段中电源调节阶段T5可以设置的时间段,具体实施时,对第二电源信号Vpvee进行动态调节的电源调节阶段T5不局限于此时间段,还可以在发光元件20的发光阶段T4进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8,图8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驱动晶体管DT均为P型低温多晶硅晶体管。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10包括的晶体管可以均为P型晶体管,如P型的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可以理解的是,当像素电路10中的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时,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利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高迁移率和高驱动速度的特性,使得数据写入模块101在进行数据信号的写入时,驱动晶体管DT的响应速度较快,数据信号可以被迅速写入,避免因驱动晶体管DT打开时间较长而造成充电不足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0中的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时,第三扫描信号Scan3和第四扫描信号Scan4对应的驱动信号的极性需改变,仅需参考图7示意的驱动时序,将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连接的第三扫描信号Scan3、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的第四扫描信号Scan4极性反置即可,以适用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的驱动过程,本实施例对于像素电路10中的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的驱动时序不作具体描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像素电路的驱动原理进行理解。
可选的,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图9是图1中子像素的另一种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本实施例中,数据写入模块101复用为偏置调节模块103,数据信号Vdata复用为偏置调节信号Vbias。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10中的数据写入模块101可以复用为偏置调节模块103,即在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可以利用数据信号Vdata复用为偏置调节信号Vbias,对驱动晶体管DT进行偏压调节,由于数据写入模块101复用为偏置调节模块103,有利于减少像素电路10中晶体管的数量,还可以使得图6和图7中的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可以复用,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000中扫描线的数量,进而有利于提高面板中子像素00的开口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7、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流程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000进行驱动工作;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至少包括: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发光阶段T4,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之前执行;
在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偏置调节模块103导通,偏置调节信号Vbias提供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调节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
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阈值补偿模块102检测和补偿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的偏差,数据写入模块101将补偿的阈值电压的偏差与数据信号共同写入驱动晶体管DT;
在发光阶段T4,驱动晶体管DT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20发光;
驱动方法还包括电源调节阶段T5;
在电源调节阶段T5,根据显示面板000的显示亮度的变化调整在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根据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的变化调整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中,像素电路10的工作阶段至少还包括电源调节阶段T5,由于像素电路10的功耗主要由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的电压差乘以该导电通路上的驱动电流决定,而驱动电流受发光显示亮度影响,因此本实施例设置在电源调节阶段T5,根据显示面板000的显示亮度的变化调整在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若显示面板000所需的发光显示亮度降低时,即并不需要很大的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时,可以通过提高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减小,进而可以节省面板的功耗。或者在整个显示面板000所需的发光显示亮度较高时,可以通过减小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值,使得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电压差增大,以保证显示面板000的整体亮度,有利于节省整体面板的功耗。可选的,本实施例设置电源调节阶段T5的工作时间与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的工作时间至少部分交叠。即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还设置在电源调节阶段T5,根据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的变化调整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即偏置调节模块103接入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跟随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而变化,具体为偏置调节模块103导通时,偏置调节信号Vbias施加到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即第二节点N2,由于驱动晶体管DT导通,则偏置调节信号Vbias也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即第三节点N3,由于此时阈值补偿模块102也导通,因此偏置调节信号Vbias被写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即第一节点N1,由于偏置调节信号Vbias是一个较高的电压值,即无论前一帧显示的画面如何,在写入本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均需经过一次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写入,从而可以减弱前一帧显示画面的偏压效果,使得写入本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状态更接近预设,进而减弱当前帧与前一帧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差异,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漂移问题,提升显示效果,在根据发光显示亮度的需求采用动态变化的第二电源信号Vpvee以降低面板功耗时,偏置调节模块103接入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也跟随其呈动态变化,可以避免出现发光元件20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7、图11,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复位阶段T2,复位阶段T2在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和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之间执行。进一步可选的,复位阶段T2用于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
本实施例设置的驱动方法设置在复位阶段T2之前即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可以使得第一扫描信号Scan1给入低电平信号控制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三扫描信号Scan3的高电位信号控制阈值补偿模块102的第三晶体管M3导通,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通过第二晶体管M2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以调整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使得驱动晶体管DT反向偏置,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进行反转,减弱驱动晶体管DT内部离子极性化程度,降低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通过偏置驱动晶体管DT实现对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的调节,以补偿因驱动晶体管DT正偏状态使得驱动晶体管出现迟滞效应而引起阈值电压漂移问题。由于迟滞特性的表现是当前一个画面为黑和为白时,切到下一个画面,由于黑画面和白画面对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效果不同,使得写入下一个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不同,产生亮度不同,如黑画面切换为白画面时,白画面的前几帧的亮度会偏暗,存在拖影,因此本实施例设置复位阶段T2在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和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之间执行,在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执行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的工作,由于偏置调节信号Vbias是一个较高的正电压值,即无论前一帧显示的画面如何,在在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写入本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均需经过一次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写入,从而可以减弱前一帧显示画面的偏压效果,使得写入本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状态更接近预设,进而减弱当前帧与前一帧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差异,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漂移问题,有利于改善黑白画面切换时容易造成拖影的显示问题,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6和图12,图12是图6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设置电源调节阶段T5的工作时间与发光阶段T4的工作时间至少部分交叠。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对第二电源信号Vpvee动态调节的电源调节阶段T5的工作时间可以与发光阶段T4的工作时间至少部分交叠,当显示面板000所需的亮度较低,需要减小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电压差时,第二电源信号Vpvee被抬高,而在第二电源信号Vpvee被抬高时第三节点N3的电位同样抬高,所以驱动晶体管DT的工作电位为驱动晶体管DT栅极即第一节点N1的电位减去第一电源信号Vpvdd的电压值再减去第三节点N3的电位的值就会减小,减小之后相当于在像素电路10控制发光元件20的发光阶段T4时对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即反向偏置)将增强,因此可以同步在发光阶段T4进行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调整,若在发光阶段T4将第二电源信号Vpvee抬高,则在发光阶段T4同步进行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减小,以减弱驱动晶体管DT的负偏压状态,即此时通过降低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电压值,避免出现发光元件20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6和图13,图13是图6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还包括第二偏压调节阶段T6和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第二偏压调节阶段T6在复位阶段T2和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之间执行,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和发光阶段T4之间执行。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10的工作过程至少包括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复位阶段T2、第二偏压调节阶段T6、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发光阶段T4;
在第一偏压调节阶段T1,即在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可以使得第一扫描信号Scan1给入低电平信号控制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三扫描信号Scan3的高电位信号控制阈值补偿模块102的第三晶体管M3导通,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通过第二晶体管M2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以调整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使得驱动晶体管DT反向偏置,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进行反转,减弱驱动晶体管DT内部离子极性化程度,降低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通过偏置驱动晶体管DT实现对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的调节,以补偿因驱动晶体管DT正偏状态使得驱动晶体管出现迟滞效应而引起阈值电压漂移问题。可选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可以为直流正电压信号,由于偏置调节信号Vbias是一个较高的正电压值,即无论前一帧显示的画面如何,在在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写入本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均需经过一次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写入,从而可以减弱前一帧显示画面的偏压效果,使得写入本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状态更接近预设,进而减弱当前帧与前一帧显示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差异,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漂移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在复位阶段T2,第四扫描信号Scan4为有效电平信号,若第六晶体管M6为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则第四扫描信号Scan4在高电位信号下控制第一复位模块106的第六晶体管M6导通,第一复位信号Vref1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复位。
在第二偏压调节阶段T6,即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之前,可以使得第四扫描信号Scan4为有效电平信号,若第六晶体管M6为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则第四扫描信号Scan4在高电位信号下控制第一复位模块106的第六晶体管M6导通,第三扫描信号Scan3的高电位信号控制阈值补偿模块102的第三晶体管M3导通,第一复位信号Vref1写入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可以将第二节点N2(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和第三节点N3(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的电位差异尽可能消除,避免画面不同引起的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电位不同导致的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状态差异,进而可以在后续数据电压信号写入时尽可能保证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极和第二极的状态为尽量接近的状态。
进一步可选的,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偏压调节阶段T6,改变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使得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的电压值相等。
本实施例通过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之前增设第二偏压调节阶段T6,可以通过在该第二偏压调节阶段T6,通过改变给入的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使得第一节点N1、第二节点N2、第三节点N3电位设为相同电位,即可以通过增设的第二偏压调节阶段T6改变偏置调节信号Vbias的值使得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三者的电压值相等,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小阈值补偿前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差异,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对驱动晶体管DT的偏压调节的效果。
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给入低电位信号控制数据写入模块101的第一晶体管M1导通,第三扫描信号Scan3的高电位信号控制阈值补偿模块102的第三晶体管M3导通,数据线S提供的阈值补偿后的数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M1、驱动晶体管DT、第三晶体管M3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DT进行阈值补偿,自补偿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在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即在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之后、发光阶段T4之前,像素电路10执行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在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控制第一扫描信号Scan1给入低电平信号使得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二晶体管M2导通,以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提供至第二节点N2,调节驱动晶体管DT的偏置状态。本实施例在像素电路10的工作周期中设置三个偏置调节阶段,恶意增加驱动周期中调整驱动晶体管DT偏置状态的时间,以提升对驱动晶体管DT由于迟滞效应导致的阈值电压漂移的改善程度。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可以在像素电路10的数据写入帧中的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T3之后、发光阶段T4之前进行,或者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0的工作过程包括数据写入帧和保持帧,则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的工作也可以在保持帧的发光阶段之前进行。在显示面板000采用低频驱动模式时,由于低频驱动模式下的保持帧没有数据写入阶段,则在该保持帧内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即第二节点N2的状态与数据写入帧内第二节点N2的状态存在差异,因此为了使得第二节点N2在保持帧的发光阶段和数据写入帧时的发光阶段的状态尽量接近,可以在保持帧的发光阶段对第二节点N2施加偏置调节信号Vbias,即控制第一扫描信号Scan1给入低电平信号使得偏置调节模块103的第二晶体管M2导通,以将偏置调节信号Vbias提供至第二节点N2,以实现将驱动晶体管DT进行一个偏压调节,以拟合数据写入帧时的状态,如此在数据写入帧的发光阶段T4之前同样进行第三偏压调节阶段T7,对第二节点N2施加偏置调节信号Vbias,即可使得第二节点N2在数据写入帧与保持帧的状态更接近,有利于改善发光差异,提高发光显示的品质。
在发光阶段T4,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给入低电位信号控制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04的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给入低电位信号控制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05的第五晶体管M5导通,驱动晶体管DT在其栅极电压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可以由同一条发光控制信号线提供,第一电源信号Vpvdd、第四晶体管M4、驱动晶体管DT、第五晶体管M5、发光元件20、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形成导电通路,驱动电流提供给发光元件20,以实现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20,控制发光元件20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0的连接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和驱动时序,还可以为其他连接结构和驱动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图14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可以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发光。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和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和偏置调节模块,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阈值补偿模块用于检测和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并将补偿后的阈值电压的偏差以及数据线本身提供的数据信号共同提供至驱动晶体管,以实现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补偿,可以改善因制作工艺造成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差异、以及晶体管老化造成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等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偏置调节模块用于将偏置调节信号提供至驱动晶体管,调节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改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漂移问题,提升显示效果。本发明的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在像素电路驱动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发光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源信号、驱动晶体管、发光元件、第二电源信号之间的导电通路,使得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电流,进而实现发光元件的发光效果。本发明设置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的第一电源信号为固定值,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的第二电源信号为变化值,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值可以跟随显示面板所需的亮度变化而变化,有利于节省整体面板的功耗。显示面板根据发光显示亮度的需求采用动态变化的第二电源信号以降低面板功耗时,偏置调节模块接入的偏置调节信号也跟随其呈动态变化,可以避免出现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因第二电源信号的变化与原本所需的亮度产生偏差,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
所述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和偏置调节模块;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产生驱动电流;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
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的第一端与偏置调节信号电连接,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偏置调节信号提供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调节所述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
所述阈值补偿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之间,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用于检测和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为固定值,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为变化值,所述偏置调节信号为变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变化趋势呈反比,所述偏置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变化趋势呈反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值增大时,所述偏置调节信号的值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值的增大量为ΔA,所述偏置调节信号的值的减小量为ΔB;其中,ΔB≤0.5Δ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电连接,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用于在第一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平控制下,将所述偏置调节信号提供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值增大,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平的维持时间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第二复位模块;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复位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二复位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偏置调节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偏置调节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为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均为P型低温多晶硅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均为P型低温多晶硅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复用为所述偏置调节模块,所述数据信号复用为所述偏置调节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调节信号为直流正电压信号。
13.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驱动方法至少包括:第一偏压调节阶段、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所述第一偏压调节阶段在所述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之前执行;
在所述第一偏压调节阶段,所述偏置调节模块导通,所述偏置调节信号提供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调节所述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
在所述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所述阈值补偿模块检测和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将补偿的阈值电压的偏差与所述数据信号共同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
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电源调节阶段;
在所述电源调节阶段,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变化调整在第二电源信号的值,根据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值的变化调整所述偏置调节信号的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变化趋势呈反比,所述偏置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变化趋势呈反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调节阶段,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降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的值增大,所述偏置调节信号的值减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调节阶段的工作时间与所述第一偏压调节阶段的工作时间至少部分交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调节阶段的工作时间与所述发光阶段的工作时间至少部分交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复位阶段,所述复位阶段在所述第一偏压调节阶段和所述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之间执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第二偏压调节阶段和第三偏压调节阶段;所述第二偏压调节阶段在所述复位阶段和所述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之间执行,所述第三偏压调节阶段在所述阈值补偿和数据写入阶段和所述发光阶段之间执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偏压调节阶段,改变所述偏置调节信号的值,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的电压值相等。
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456256.4A 2022-11-21 2022-11-21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798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6256.4A CN115798411A (zh) 2022-11-21 2022-11-21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6256.4A CN115798411A (zh) 2022-11-21 2022-11-21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8411A true CN115798411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9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6256.4A Pending CN115798411A (zh) 2022-11-21 2022-11-21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984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4248A (zh) * 2023-03-28 2023-08-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9316A (zh) * 2019-07-26 2021-02-0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634832A (zh) * 2020-12-31 2021-04-0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10134210A1 (en) * 2019-11-04 2021-05-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210050050A (ko) * 2019-10-25 2021-05-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3889035A (zh) * 2021-09-29 2022-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11984A (zh) * 2022-08-25 2022-11-08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9316A (zh) * 2019-07-26 2021-02-0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210050050A (ko) * 2019-10-25 2021-05-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210134210A1 (en) * 2019-11-04 2021-05-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2634832A (zh) * 2020-12-31 2021-04-0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889035A (zh) * 2021-09-29 2022-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11984A (zh) * 2022-08-25 2022-11-08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4248A (zh) * 2023-03-28 2023-08-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101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09919B2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170408B (zh) 像素电路、驱动方法、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142178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US11462159B2 (en)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221726B (zh) 图像显示装置
US10984711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CN110164375B (zh) 像素补偿电路、驱动方法、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3277408U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6175718B2 (ja) 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US9646532B2 (en)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605344B2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61102B (zh)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01011A (zh) 配置成控制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
CN115798411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EP3816979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012642A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CN115064126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179833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JP2016048300A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11402326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516185U (zh)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140218270A1 (en)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731611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23016684A (ja) 発光素子を制御する画素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