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8239A -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8239A
CN115638239A CN202211306023.6A CN202211306023A CN115638239A CN 115638239 A CN115638239 A CN 115638239A CN 202211306023 A CN202211306023 A CN 202211306023A CN 115638239 A CN115638239 A CN 115638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lanet
oil guide
row
plane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60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丽
刘宏
聂少文
雷君
刘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3060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82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8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82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5709 priority patent/WO202408759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 B60K6/36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with the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解决现有技术行星排润滑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行星排润滑结构采用主动润滑方案,行星排的太阳轮轴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中空腔,行星排的行星架设有集油腔,第一中空腔、集油腔和行星排的润滑通道依次连通,导油管贯通安装于行星排的太阳轮轴内部。通过设置导油管,在轴向导油通道比较长的情况下,采用导油管将润滑油从远行星排端的润滑油入口将油品传递到行星排的行星架中,可以避免由于太阳轮轴高速运转所形成的离心力将油甩出无法到达行星排的情况,润滑油在润滑通道中流通,润滑各个行星轮的轴承,避免整个行星排的烧蚀导致的整车安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行星排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行星排是当前混合动力车型功率分流的主要零件,行星排的润滑是保证行星排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润滑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整个行星排烧结的问题,行星排烧结会导致滚针轴承、行星齿轮及太阳轮轴局部面压过大,最终断齿及形成巨大振动,车辆动力不能传递,影响车辆的行驶。因此,行星排的润滑结构合理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多采用搅油润滑的方案,例如实用新型专利“行星排动力***、混合动力***及车辆”(公开号CN210686923U)公开了一种行星排动力***,包括发动机、电机、行星排壳体总成和设置在行星排壳体总成内的行星排,行星排的行星架、太阳轮和齿圈中的一个与发动机传动连接,一个与电机传动连接,一个与***输出轴传动连接,与齿圈中相连的传动件还与润滑泵传动连接,与发电机或电机相连的传动件还与搅油件传动连接。通过搅油件对行星排进行润滑,从而解决行星排的在部分工作模式下润滑性能较差的问题。但是,搅油润滑的方案需要额外设置搅油件,导致结构复杂,并且行星轮处润滑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结构简单并且润滑效果好。
实现本申请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包括:
行星排,设有润滑通道,所述润滑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行星排的行星轮轴承;所述行星排的太阳轮轴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中空腔,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设有集油腔,所述第一中空腔、所述集油腔和所述润滑通道依次连通;
导油管,贯通安装于所述第一中空腔中,且近行星排端伸入于所述集油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星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行星架轴、连接板和行星轮轴,所述行星架轴设有连通的所述集油腔和第一导油孔,所述行星轮轴设有第二导油孔;
所述连接板外侧设有导油件;所述第一导油孔、所述导油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空隙和所述第二导油孔依次连通,构成所述润滑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油孔包括沿所述行星轮轴轴向延伸的轴向导油孔和至少一个沿所述行星轮轴径向延伸的径向导油孔,所述径向导油孔的出口构成所述润滑通道的出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星架轴上安装有第一行星架轴承,所述第一行星架轴承设于所述润滑通道中;所述行星架轴上安装有第二行星架轴承;所述行星架轴设有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第三导油孔,所述第三导油孔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二行星架轴承;所述行星架轴与所述太阳轮轴之间设有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承的内部空隙连通于所述第一中空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油件呈环形,所述导油件套设于所述行星架轴外、且靠近外环的部分与所述连接板和/或所述行星轮轴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油管上设有若干沿所述导油管轴向和/或径向间隔分布的出油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中空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油管的外径,以在所述导油管与所述第一中空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腔;所述出油孔连通于所述储油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星排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太阳轮轴上的内齿圈轴;所述储油腔具有扩孔段,所述扩孔段与所述内齿圈轴的轴向位置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太阳轮轴与所述内齿圈轴之间安装有支撑轴承,所述太阳轮轴上设有第四导油孔,所述第四导油孔的出口朝向所述支撑轴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油管的远行星排端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为U型槽和/或圆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油管上套设有至少一个衬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星排润滑结构还包括机械泵;所述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与所述行星架传动连接,所述导油管的远行星排端与所述机械泵的转子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与所述行星架键连接,所述导油管的远行星排端与所述机械泵的转子扁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星架设有内花键,所述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设有外花键,所述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与所述行星架花键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花键设于所述集油腔的腔壁上;所述内花键一体成型于所述行星架上,或者所述内花键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包括:
壳体总成,设有进油通道;
上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总成内部,且所述行星排润滑结构的第一中空腔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还包括与所述壳体总成连接的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的转子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中空腔;所述进油通道、所述第二中空腔和所述第一中空腔依次连通,所述导油管安装于所述第二中空腔和所述第一中空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右壳体、左壳体和端盖,所述右壳体与所述左壳体合围成轴齿安装腔,所述左壳体和所述端盖合围成电机安装腔;所述行星排位于所述轴齿安装腔中,所述电机总成位于所述电机安装腔中;所述进油通道设于所述端盖中。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行星排润滑结构采用主动润滑方案,具体的,行星排的太阳轮轴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中空腔,行星排的行星架设有集油腔,第一中空腔、集油腔和行星排的润滑通道依次连通,并且润滑通道的出口朝向行星排的行星轮轴承,导油管贯通安装于行星排的太阳轮轴内部,并且导油管靠近行星排的一端伸入集油腔中。通过设置导油管,在轴向导油通道比较长的情况下,采用导油管将润滑油从远行星排端的润滑油入口将油品传递到行星排的行星架中,可以避免由于太阳轮轴高速运转所形成的离心力将油甩出无法到达行星排的情况,并且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伸入于集油腔中,能够降低太阳轮轴与行星架之间间隙处的润滑油的泄漏量。润滑油在润滑通道中流通,并最终流动至行星轮轴承处,润滑各个行星轮的轴承,保证该轴承的充分润滑,避免整个行星排的烧蚀导致的整车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行星排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行星排润滑结构的行星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和实施例4中行星排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图4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拆除右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拆除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导油管,11-出油孔,12-出油口,13-外花键;20-导油件;30-衬套;40-行星轮轴承;50-第一行星架轴承;60-第二行星架轴承;70-支撑轴承;80-中间轴承;90-机械泵,91-转子,92-扁口。
100-行星排;110-太阳轮轴,111-第一中空腔,1111-储油腔,1112-扩孔段,112-第四导油孔,113-轴承安装槽;120-行星架,121-行星架轴,122-连接板,123-行星轮轴,124-集油腔,1241-大孔段,1242-小孔段,125-第一导油孔,126-第二导油孔,1261-轴向导油孔,1262-径向导油孔,127-第三导油孔;130-太阳轮;140-行星轮;150-内齿圈;160-润滑通道;170-内花键。
1000-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200-内齿圈轴。300-壳体总成;301-进油通道;302-轴齿安装腔;303-电机安装腔;310-右壳体;320-左壳体;330-端盖。400-电机总成;410-转子,411-第二中空腔。500-换挡机构总成;600-中间轴齿总成;700-差速器总成;800-控制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采用主动润滑方案,参见图1和图2,该行星排润滑结构包括行星排100和导油管10。行星排100设有润滑通道160,行星排100的太阳轮轴110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中空腔111,太阳轮轴110可以是与行星排100的太阳轮130一体成型,或者键连接,本实施例中太阳轮轴110与太阳轮130一体成型。行星排100的行星架120设有集油腔124,第一中空腔111、集油腔124和润滑通道160依次连通,并且润滑通道160的出口朝向行星排100的行星轮轴承40。导油管10贯通安装于行星排100的太阳轮轴110内部,具体是贯通安装于第一中空腔111中,且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伸入于集油腔124。
生产实践发现,行星排100的主要润滑需求在于行星轮轴承40,一方面行星轮轴承40数量多,分布广,另一方面,由于行星轮轴承40的安装位置是位于行星架120所围区域中,并且位于行星轮140与行星轮轴123之间,因此受行星轮140、行星架120的阻挡,润滑油难以进入行星轮轴承40安装处,故而行星轮轴承40容易产生烧蚀,影响整个行星排100的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排润滑结构通过设置导油管10,在轴向导油通道比较长的情况下,采用导油管10将润滑油从远行星排100端的润滑油入口将油品传递到行星排100的行星架120中,可以避免由于太阳轮轴110高速运转所形成的离心力将油甩出无法到达行星排100的情况,并且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端伸入于集油腔124中,能够降低太阳轮轴110与行星架120之间间隙处的润滑油的泄漏量。润滑油在润滑通道160中流通,并最终流动至行星轮轴承40处,润滑各个行星轮140的轴承,保证该轴承的充分油量,避免整个行星排100的烧蚀导致的整车安全问题。
具体的,行星架120的润滑通道160可以是开设于行星架120基材中的油道,也可以是由外部元件合围形成的油道,满足能够将润滑油送入行星轮轴承40的安装处即可。本实施例中,该行星轮轴承40为滚针轴承,具体可以是满滚针轴承或钢保持架滚针轴承。该行星轮轴承40采用双列滚针轴承,中间设置有垫片,垫片在径向上要与行星轮轴123形成间隙,保证润滑油可以进入滚针轴承中,润滑滚针轴承的滚子表面。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行星架120包括依次连接的行星架轴121、连接板122和若干行星轮轴123,行星轮140套在行星轮轴123上,行星轮140与行星轮轴123之间安装有行星轮轴承40,行星轮140两侧分别通过齿轮与太阳轮130的齿轮和内齿圈150的齿轮进行啮合。行星架轴121位于连接板122的中心,行星轮轴123以行星架轴121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行星架轴121与连接板122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卡扣结构等可拆卸连接,或者焊接固定,或者行星架轴121与连接板122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行星架轴121通过过盈压装在连接板122上。连接板122和行星轮轴123也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卡扣结构等可拆卸连接,或者焊接固定,或者连接板122和行星轮轴123为一体式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制。行星架120的整体外部形状、轮廓本申请同样不做限制,例如行星架120可以采用笼式结构。
具体的,行星架轴121设有连通的集油腔124和第一导油孔125,集油腔124位于行星架轴121的中心,优选与行星架轴121共轴线。行星轮轴123设有第二导油孔126,第二导油孔126的出口朝向行星排100的行星轮轴承40。连接板122外侧设有导油件20,第一导油孔125、导油件20与连接板122之间空隙、第二导油孔126依次连通,构成润滑通道160。导油件20将集油腔124中在离心作用下由第一导油孔125中甩出的润滑油引导至第二导油孔126。
本实施例中,行星架轴121与太阳轮轴110之间设有中间轴承80,中间轴承80采用推力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太阳轮轴110的其中一端通过该推力轴承抵在行星架轴121上,推力轴承能够满足行星排100在某些工况下行星架120与太阳轮轴110之间存在转速差的工作需求。该中间轴承80具***于太阳轮轴110的端部,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在太阳轮轴110的端部设置一个内凹的轴承安装槽113,该轴承安装槽113与第一中空腔111连通,由此使得中间轴承80的内部空隙与第一中空腔111连通,第一中空腔111中的润滑油能够进入中间轴承80。
参阅图2,该中间轴承80套设于导油管10外,也就是说中间轴承80距离导油管10的出油口具有一定轴向距离。太阳轮轴110和行星架120之间是通过该中间轴承80进行配合的,由于壳体总成300、行星架120、太阳轮轴110等存在轴向的制造和加工误差,太阳轮轴110端侧中间轴承80会和行星架轴12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某些极限的情况流入此部位的润滑油会通过该间隙大量的泄漏出去,通过在太阳轮轴110内嵌入一个导油管10,并且中间轴承80套设于导油管10外,可以确保太阳轮轴110内的润滑油尽可能多地导入到行星架120的集油腔124中。
导油件20呈环形,导油件20套设于行星架轴121外,具体是空套于行星架轴121外侧。导油件20的靠近外环的部分与连接板122和/或行星轮轴123贴合,使得由离心作用甩向行星排100外周的润滑油被导油件20所阻挡,汇集于导油件20与行星轮轴123的贴合处的内侧。沿行星排100的径向,导油件20与行星轮轴123的贴合处应当位于第二导油孔126的入口的外侧,使得汇集于导油件20与行星轮轴123的贴合处的内侧的润滑油能够进入第二导油孔12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油件20的靠近外环的部分与连接板122的位于行星轮轴123外侧的部分贴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该导油件20设置为盘状环结构,使得导油件20的内盘面相对于轴向和径向均倾斜,能够对润滑油起到一定导向作用,确保润滑油尽可能多地进入第二导油孔126。
第二导油孔126可以是沿行星轮轴123径向和/或轴向延伸的通道,也可以是沿行星轮轴123周向延伸的通道,也就是说,第二导油孔126可以是轴向直通道、径向直通道、斜向直通道、曲线通道等,本申请不做限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油孔126包括沿行星轮轴123轴向延伸的轴向导油孔1261和至少一个沿行星轮轴123径向延伸的径向导油孔1262,径向导油孔1262的出口构成润滑通道160的出口。径向导油孔1262的数量根据行星轮轴承40的尺寸而定,通常设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径向导油孔1262的出口沿行星轮轴123的周向表面间隔、均匀分布,例如第二导油孔126包括沿行星轮轴123轴向延伸的轴向导油孔1261和四个沿行星轮轴123径向延伸的径向导油孔1262,四个径向导油孔1262互呈90°分布,保证油品到达行星轮轴承40,避免由于行星轮轴承40润滑不充分导致整个行星排100烧结。在某些实施例中,轴向导油孔1261的入口设置为扩口,扩口优选圆扩口,降低流阻。沿沿行星轮轴123的轴向,该扩口的孔径自中部向端部逐渐增加,便于润滑油进入轴向导油孔1261。
在某些实施例中,行星架120上安装有第一行星架轴承50,第一行星架轴承50设置于润滑通道160中,第一行星架轴承50的内部空隙与润滑通道160连通,供润滑油流通。参见图1和图2,该第一行星架轴承50安装于行星架轴121上,并且靠近行星架120的连接板122,该第一行星架轴承50为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的松环与连接板122接触,推力轴承的紧环与外部固定构件(例如用于安装行星排100的壳体总成300)连接和/或接触,使得行星排轴向稳定。在松环与紧环之间则可形成供润滑油流通的通道,润滑油在松环与紧环之间流通时还可对推力轴承的滚子进行润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第一行星架轴承50设置在行星架120的其他位置,与润滑通道160完全分离,避免第一行星架轴承50的内部结构产生流阻。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行星架120的转动稳定性,行星架轴121上还安装有第二行星架轴承60,第二行星架轴承60采用滚针轴承,例如行星架120通过第二行星架轴承60安装于壳体总成300(具体是右壳体310)中。第二行星架轴承60在工作时同样需要润滑,为此,行星架轴121设有与集油腔124连通的第三导油孔127,第三导油孔127的出口朝向第二行星架轴承60。总的来说,集油腔124要求能够容纳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并且存储一定油液以输送至第三导油孔127。考虑到第二行星架轴承60所需润滑油相较于行星轮轴承40少,为了保证行星轮轴承40供油充足,在某些实施例中,集油腔124呈阶梯孔的结构,其大孔段1241用于容纳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小孔段1242与第三导油孔127连通。
考虑到行星排100的传动轴(太阳轮轴110、行星架轴121或内齿圈轴200)上通常会安装若干轴承,为满足该若干轴承的润滑需求,在某些实施例中,导油管10上设有若干沿导油管10轴向和/或径向间隔分布的出油孔11。沿导游管的轴向,出油孔11通常设置有多个,并且各出油孔11的孔径、孔距均相同。位于同一轴向位置的出油孔11也可设置为多个,多个位于同一轴向位置的出油孔11沿周向间隔分布,使得油液能够均匀的流动至太阳轮轴110的第一中空腔111中。在导油管10的与轴承的安装位置所对应的轴向位置处还可额外开设出油孔11。
导油管10与太阳轮轴110的第一中空腔111可采用间隙配合,或者第一中空腔111的内径远大于导油管10的外径,例如第一中空腔111的内径与导油管10的外径的半径差为0.1~10mm,优选0.5~3mm。由于第一中空腔111的内径大于导油管10的外径,因此在导油管10与第一中空腔111的腔壁之间即形成一个呈环形的储油腔1111,导油管10的出油孔11连通于储油腔1111,从而将导油管10中的部分油液均匀地引导至储油腔1111,储油腔1111中的油液通过太阳轮轴110上的油孔可以润滑太阳轮轴110的外部构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行星排100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于太阳轮轴110上的内齿圈轴200。行星排100的内齿圈150固定连接在内齿圈轴200上,具体可以是内齿圈轴200上一体成型有内齿圈150,或者是内齿圈150与内齿圈轴200的主体部分焊接、键连接或压装固定。储油腔1111具有扩孔段1112,扩孔段1112与内齿圈轴200的轴向位置相对应。
内齿圈轴200在工作时需要转动,因此内齿圈轴200同样需要设置轴承,该轴承可以是套装于内齿圈轴200外圆周上,也可以是内嵌于内齿圈轴200的内圆周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太阳轮轴110与内齿圈轴200之间安装有支撑轴承70,支承轴承的内圈套设于太阳轮轴110上,内齿圈轴200套设于支承轴承的外圈上。太阳轮轴110上设有第四导油孔112,第四导油孔112与储油腔1111连通,第四导油孔112的出口朝向支撑轴承70。
由于第一中空腔111的内径大于导油管10的外径,为了保证导油管10稳定安装于第一中空腔111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导油管10上套设有至少一个衬套30,衬套30填充导油管10与第一中空腔111的腔壁之间的间隙。衬套30起支撑导油管10的作用,衬套30的材质为铜或复合塑料。
在某些实施例中,导油管10的远行星排100端设有一个以上出油口12,由于出油口12开设于导油管10的管壁上,因此能够径向出油,降低阻力,便于油液进入润滑通道160。出油口12可以设置为具有开口的槽或者完整的孔,例如出油口12可以为U型槽或者圆孔。出油口12的数量本申请不做限制,例如出油口12的数量设置为3个,则3个出油口12的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排润滑结构,通过外部的油泵(例如电子油泵)将润滑油泵入导油管10中,采用长管结构导油,避免润滑油由于高速运转离心力的作用不能充分达到行星排100内部,采用导油板的设计保证油品进入行星排100的行星轮轴123内部,并且流动至行星轮轴承40处的润滑油在行星排100工作过程中,还能够流动至行星轮140与内齿圈150和太阳轮130的啮合处,充分润滑整个行星排100。
实施例2: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参见图3,该行星排润滑结构同样包括行星排100和导油管10。行星排100,行星排100的太阳轮轴110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中空腔111,行星排100的行星架120设有集油腔124和润滑通道160,第一中空腔111、集油腔124和润滑通道160依次连通,并且润滑通道160的出口朝向行星排100的行星轮轴承40。导油管10贯通安装于行星排100的太阳轮轴110内部,具体是贯通安装于第一中空腔111中,且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伸入于集油腔124。
不同于实施例1的是,本实施例中,该行星排润滑结构还包括机械泵90,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与行星架120传动连接,导油管10的远行星排100端与机械泵90的转子91传动连接。由此,当行星排100的行星架120转动时,由于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与行星架120传动连接,行星架120能够带动导油管10转动,而导油管10的远行星排100端与机械泵90的转子91传动连接,因此导油管10能够带动机械泵90的转子91转动,使得机械泵90运转,从而提供行星排100所需要的润滑油,实现主动润滑。
导油管10与行星架120、机械泵90的转子91的传动连接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可实现机械传动的结构,例如键连接、齿轮啮合、焊接固定、特殊形状配合等,本申请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与行星架120键连接,可以采用平键连接、花键连接等,具体的,行星架120设有内花键170,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设有外花键13,则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与行星架120花键连接,内花键170具体设置于集油腔124的腔壁上,内花键170与行星架120的本体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内花键170与行星架120通过焊接、压装等方式固定连接。
导油管10的远行星排100端与机械泵90的转子91扁口92连接,具体可以是在周向仅设置一个扁口92,或者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扁口92,形成近似多边形的特殊形状,使得导油管10的远行星排100端与机械泵90的转子91在周向限位,传递扭矩。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排润滑结构的其他未详述结构均可参照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排润滑结构,不需要设置外部的油泵,通过行星架120经导油管10驱动机械泵90的转子91旋转,对油液加压,将润滑油泵入导油管10中,相比于电子泵,机械泵90不需要额外的电能,利用行星架120的机械能即可泵油,降低能耗。采用长管结构导油,避免润滑油由于高速运转离心力的作用不能充分达到行星排100内部,采用导油板的设计保证油品进入行星排100的行星轮轴123内部,并且流动至行星轮轴承40处的润滑油在行星排100工作过程中,还能够流动至行星轮140与内齿圈150和太阳轮130的啮合处,充分润滑整个行星排100。
实施例3: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参见图1、图2、图4至图6,包括壳体总成300和上述实施例1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壳体总成300设有进油通道301,行星排润滑结构安装于壳体总成300内部,且行星排润滑结构的第一中空腔111与壳体总成300的进油通道301连通。润滑油由油泵提供流通动力,油泵可以设置于壳体总成300内部或壳体总成300外部,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借助于其他油泵提供泵油压力,例如发动机的油泵。
该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还包括电机总成400,电机总成400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包括发电机和/或驱动电机。电机总成400与壳体总成300连接,电机总成400可以安装于壳体总成300的内腔中,或者位于壳体总成300外部。本实施例中,电机总成400封装于壳体总成300的内腔中,由壳体总成300的进油通道301引入的润滑油同时可用于冷却电机总成400的定子。通常对于独立工作的电机,需要在电机外壳中设置冷却空腔,通入冷却介质对电机定子进行冷却,本实施例由于电机总成400封装于壳体总成300的内腔中,因此不需要设置独立电机所需要的电机外壳,简化电机结构,降低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的重量,提高了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的集成度和整车搭载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电机总成400的转子410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中空腔411,进油通道301、第二中空腔411和第一中空腔111依次连通,电机总成400的转子410与行星排100同轴设置,壳体总成300的进油通道301引入的润滑油经第二中空腔411引入行星排100的第一中空腔111,行星排润滑结构的导油管10安装于第二中空腔411和第一中空腔111中,导油管10的远行星排100端与壳体总成300的进油通道301直接对接连通,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与行星架120的集油腔124直接对接连通。通过将电机总成400的转子410与行星排100内部油路串联,使得电机的转子充当润滑油的管路,使得润滑***结构简化,提高了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的集成度和整车搭载性。
本实施例中,壳体总成300包括依次连接的右壳体310、左壳体320和端盖330,右壳体310与左壳体320合围成轴齿安装腔302,行星排100位于轴齿安装腔302中。左壳体320和端盖330合围成电机安装腔303,电机总成400位于电机安装腔303中。具体的,行星架轴121通过第一行星架轴承50和第二行星架轴承60支撑在右壳体310上。太阳轮轴110通过2个支撑轴承70支撑,支撑轴承70安装在内齿圈轴200的内孔中,太阳轮轴110端部通过中间轴承80抵在行星架轴121上。电机总成400的转子410为轴套结构,转子410通过花键与太阳轮轴110连接,转子410通过两个轴承支撑在左壳体320和端盖330上。
进油通道301设于端盖330中,左壳体320的底部形成油底壳,润滑行星排100后的润滑油落入油底壳中,由外设的油泵提供泵油动力,使得润滑油在油底壳、进油通道301、导油管10、润滑通道160中循环流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还包括换挡机构总成500、中间轴齿总成600、差速器总成700和控制器总成800,换挡机构总成500、中间轴齿总成600和差速器总成700均位于轴齿安装腔302中,换挡机构总成500和中间轴齿总成600与行星排100配合,实现变速和换挡功能,动力由差速器总成700输出至车轮轴系。控制器总成800安装于壳体总成300外部,用于控制电机总成400和/或换挡机构总成500工作,当然控制器总成800还可控制油泵以及该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内部设置的一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换挡机构总成500、中间轴齿总成600、控制器总成800的具体内容可参照现有技术的相关公开,此处不展开说明。
总的来说,由于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配置有上述实施例1的行星排润滑结构,相应的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行星排润滑结构的全部技术效果,并且,基于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中壳体总成300和电机总成400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还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好、整车搭载性高的优点。
实施例4: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参见图3至图6,包括壳体总成300和上述实施例2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壳体总成300设有进油通道301,行星排润滑结构安装于壳体总成300的内部,行星排润滑结构的机械泵90的内部油道分别与进油通道301以及行星排100的第一中空腔111连通,壳体总成300内腔的底部形成油底壳,当行星排100的行星架120转动时,行星架120带动导油管10转动,进而由导油管10带动机械泵90的转子91转动,使得机械泵90运转,从而提供泵油压力,润滑油在进油通道301、机械泵90的内部油道、导油管10、润滑通道160、油底壳中循环流通,实现主动润滑。
该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还包括电机总成400,电机总成400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包括发电机和/或驱动电机。电机总成400与壳体总成300连接,电机总成400可以安装于壳体总成300的内腔中,或者位于壳体总成300外部。本实施例中,电机总成400封装于壳体总成300的内腔中,由机械泵90泵入的润滑油同时可用于冷却电机总成400的定子。通常对于独立工作的电机,需要在电机外壳中设置冷却空腔,通入冷却介质对电机定子进行冷却,本实施例由于电机总成400封装于壳体总成300的内腔中,因此不需要设置独立电机所需要的电机外壳,简化电机结构,降低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的重量,提高了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的集成度和整车搭载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电机总成400的转子410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中空腔411,导油管10安装于第二中空腔411和第一中空腔111中,并且与机械泵90的转子91传动连接,导油管10与机械泵90的内部油道连通。进油通道301、机械泵90的内部油道、第二中空腔411和第一中空腔111依次连通,电机总成400的转子410与行星排100同轴设置,壳体总成300的进油通道301引入的润滑油经第二中空腔411引入行星排100的第一中空腔111,行星排润滑结构的导油管10安装于第二中空腔411和第一中空腔111中,导油管10的远行星排100端与壳体总成300的进油通道301直接对接连通,导油管10的近行星排100端与行星架120的集油腔124直接对接连通。通过将电机总成400的转子410与行星排100内部油路串联,使得电机的转子充当润滑油的管路,使得润滑***结构简化,提高了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的集成度和整车搭载性。
本实施例中,壳体总成300包括依次连接的右壳体310、左壳体320和端盖330,右壳体310与左壳体320合围成轴齿安装腔302,行星排100位于轴齿安装腔302中。左壳体320和端盖330合围成电机安装腔303,电机总成400位于电机安装腔303中。进油通道301设于端盖330中,左壳体320的底部形成油底壳,润滑行星排100后的润滑油落入油底壳中,由机械泵90提供泵油动力,机械泵90可以设置于壳体总成300内部或壳体总成300外部,润滑油在油底壳、进油通道301、机械泵90的内部油道、导油管10、润滑通道160中循环流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还包括换挡机构总成500、中间轴齿总成600、差速器总成700和控制器总成800,换挡机构总成500、中间轴齿总成600和差速器总成700均位于轴齿安装腔302中,换挡机构总成500和中间轴齿总成600与行星排100配合,实现变速和换挡功能,动力由差速器总成700输出至车轮轴系。控制器总成800安装于壳体总成300外部,用于控制电机总成400和/或换挡机构总成500工作,当然控制器总成800还可控制油泵以及该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内部设置的一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换挡机构总成500、中间轴齿总成600、控制器总成800的具体内容可参照现有技术的相关公开,此处不展开说明。
总的来说,由于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配置有上述实施例2的行星排润滑结构,相应的具有上述实施例2的行星排润滑结构的全部技术效果,并且,基于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中壳体总成300和电机总成400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还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好、整车搭载性高的优点。
实施例5: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该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3或实施例4,由于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1000采用了上述上述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星排,设有润滑通道,所述润滑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行星排的行星轮轴承;所述行星排的太阳轮轴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中空腔,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设有集油腔,所述第一中空腔、所述集油腔和所述润滑通道依次连通;
导油管,贯通安装于所述第一中空腔中,且近行星排端伸入于所述集油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行星架轴、连接板和行星轮轴,所述行星架轴设有连通的所述集油腔和第一导油孔,所述行星轮轴设有第二导油孔;
所述连接板外侧设有导油件;所述第一导油孔、所述导油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空隙和所述第二导油孔依次连通,构成所述润滑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油孔包括沿所述行星轮轴轴向延伸的轴向导油孔和至少一个沿所述行星轮轴径向延伸的径向导油孔,所述径向导油孔的出口构成所述润滑通道的出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轴上安装有第一行星架轴承,所述第一行星架轴承设于所述润滑通道中;所述行星架轴上安装有第二行星架轴承;所述行星架轴设有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第三导油孔,所述第三导油孔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二行星架轴承;所述行星架轴与所述太阳轮轴之间设有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承的内部空隙连通于所述第一中空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呈环形,所述导油件套设于所述行星架轴外、且靠近外环的部分与所述连接板和/或所述行星轮轴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上设有若干沿所述导油管轴向和/或径向间隔分布的出油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油管的外径,以在所述导油管与所述第一中空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腔;所述出油孔连通于所述储油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排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太阳轮轴上的内齿圈轴;所述储油腔具有扩孔段,所述扩孔段与所述内齿圈轴的轴向位置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轴与所述内齿圈轴之间安装有支撑轴承,所述太阳轮轴上设有第四导油孔,所述第四导油孔的出口朝向所述支撑轴承。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的远行星排端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为U型槽和/或圆孔。
11.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上套设有至少一个衬套。
12.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排润滑结构还包括机械泵;所述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与所述行星架传动连接,所述导油管的远行星排端与所述机械泵的转子传动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与所述行星架键连接,所述导油管的远行星排端与所述机械泵的转子扁口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设有内花键,所述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设有外花键,所述导油管的近行星排端与所述行星架花键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键设于所述集油腔的腔壁上;所述内花键一体成型于所述行星架上,或者所述内花键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16.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总成,设有进油通道;
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排润滑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总成内部,且所述行星排润滑结构的第一中空腔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还包括与所述壳体总成连接的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的转子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中空腔;所述进油通道、所述第二中空腔和所述第一中空腔依次连通,所述导油管安装于所述第二中空腔和所述第一中空腔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右壳体、左壳体和端盖,所述右壳体与所述左壳体合围成轴齿安装腔,所述左壳体和所述端盖合围成电机安装腔;所述行星排位于所述轴齿安装腔中,所述电机总成位于所述电机安装腔中;所述进油通道设于所述端盖中。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
CN202211306023.6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Pending CN1156382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6023.6A CN115638239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PCT/CN2023/095709 WO2024087599A1 (zh) 2022-10-24 2023-05-23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6023.6A CN115638239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8239A true CN115638239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7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6023.6A Pending CN115638239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8239A (zh)
WO (1) WO20240875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599A1 (zh) * 2022-10-24 2024-05-0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WO2024087601A1 (zh) * 2022-10-24 2024-05-0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2593A (ja) * 2004-03-26 2005-10-13 Toyota Motor Corp 歯車伝動装置
DE102005054084A1 (de) * 2005-11-12 2007-07-12 Schaeffler Kg Planetenträger
CN103557312B (zh) * 2011-12-13 2016-06-29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滑油润滑***
JP6182438B2 (ja) * 2013-11-26 2017-08-1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伝達装置
CN104482189B (zh) * 2014-11-24 2017-02-01 武汉东方枫火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主、副箱的润滑型变速箱
CN112879534A (zh) * 2019-11-29 2021-06-01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行星减速器总成
JP2021134902A (ja) * 2020-02-28 2021-09-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15681469A (zh) * 2022-10-24 2023-02-0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CN115638239A (zh) * 2022-10-24 2023-01-2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CN115875425B (zh) * 2022-10-24 2024-04-1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齿圈轴、输入轴总成、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CN115750752A (zh) * 2022-10-24 2023-03-07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5635838A (zh) * 2022-10-24 2023-01-2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机构总成、混合动力电驱动***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599A1 (zh) * 2022-10-24 2024-05-0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WO2024087601A1 (zh) * 2022-10-24 2024-05-0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7599A1 (zh)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9739B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电动驱动器
CN115638239A (zh)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US7944106B2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and lubricating an off-axis motor/generator in a transmission having two motor/generators
EP0731291B1 (en)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having fluid-tight enclosure accomodating lubricating points and storing lubricating oil delivered from mechanical oil pump
CN115875425B (zh) 一种内齿圈轴、输入轴总成、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US83826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ubricating a differential in an axle assembly
CN115681469A (zh) 一种行星排润滑结构、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CN115635838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机构总成、混合动力电驱动***和车辆
JP4701587B2 (ja) 電動式駆動装置
WO200803958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ubrication oil filtration in a sun pinion bore
CN111750045B (zh) 行星减速装置、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N211145241U (zh) 一种油液动润滑及冷却的摆线针轮减速器
CN111503251A (zh) 差速装置的润滑结构
CN112503150A (zh) 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及减速器
CN102829165A (zh) 行星轮轴承强制润滑装置
CN109538745A (zh) 电动商用车电机与变速箱的连接花键润滑结构
CN215806129U (zh) 差速器与电机高度集成结构
CN209557628U (zh) 电动商用车电机与变速箱的连接花键润滑结构
CN110410487B (zh) 驱动桥总成及压路机
CN113898681A (zh) 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
CN113565941A (zh) 差速器与电机高度集成结构
CN110594366A (zh) 一种油液动润滑及冷却的摆线针轮减速器
CN214092989U (zh) 行星齿轮润滑***、变速箱总成及汽车
CN215806128U (zh) 设置在差速器与电机集成结构内的油路
CN220505753U (zh) 差速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