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7724A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7724A
CN115397724A CN202080099052.2A CN202080099052A CN115397724A CN 115397724 A CN115397724 A CN 115397724A CN 202080099052 A CN202080099052 A CN 202080099052A CN 115397724 A CN115397724 A CN 115397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airbag
section
deployment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0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97724B (zh
Inventor
相京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97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7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97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7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7/00Safety equipment
    • B62J27/20Airba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在乘员用的座椅具备气囊装置,能够将气囊高效地配置于座椅,且能够通过气囊装置保护气囊装置的前方侧的乘员。在乘员用的座椅(13)具备气囊装置(40)的鞍乘型车辆中,座椅(13)具备前侧座椅(30)和配置于前侧座椅(30)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31),在前侧座椅(30)与后侧座椅(3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2),在座椅(13)内在台阶部(32)的后方配置有气囊装置(40),气囊装置(40)的气囊(42)向车辆前方展开。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在乘员用的座椅具备气囊装置的鞍乘型车辆中,已知有将气囊从座椅向正上方展开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35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鞍乘型车辆的座椅比较小型,并且是供乘员落坐的部分,因此气囊装置的搭载空间受到限制。另外,如果能够通过气囊装置保护气囊装置的前方侧的乘员,则气囊装置的配置的自由度也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乘员用的座椅具备气囊装置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将气囊装置高效地配置于座椅,并且能够通过气囊装置保护气囊装置的前方侧的乘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鞍乘型车辆在乘员用的座椅13、313具有气囊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3、313具备前侧座椅30、330和配置在所述前侧座椅30、330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31、331,在所述前侧座椅30、330与所述后侧座椅31、33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2、332,在所述座椅13、313内在所述台阶部32、332的后方配置所述气囊装置40,所述气囊装置40的气囊42、242向车辆前方展开。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台阶部32、332位于比所述前侧座椅30、330靠上方的位置,所述气囊42、242从所述台阶部32、332的前表面32a、332a和侧面32b中的至少任一方向车辆前方展开。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气囊42、242展开至比所述前侧座椅30的前后的中间部30b靠前方的位置。
而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气囊42、242具有:前方展开部51、251,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辆前方展开;以及内侧展开部52、252,其从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
此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方展开部51具有:第一展开部55,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展开部56,其从所述第一展开部55向车辆前方展开,所述内侧展开部52具有:第三展开部57,其从所述第二展开部56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以及第四展开部58,其从所述第三展开部57向上下方向展开。
此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方展开部51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从所述台阶部32向前上方倾斜地展开。
此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方展开部251具有:第一展开部255,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展开部256,其从所述第一展开部255大致水平地向车辆前方展开,所述内侧展开部252具有:第三展开部257,其从第二展开部256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以及第四展开部258,其从所述第三展开部257向上方展开。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及所述内侧展开部52、252各自设置有左右一对,左右的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相对于所述前侧座椅3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左右的外侧分别向前方延伸。
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从落坐于所述前侧座椅30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20的乘员的手臂的下方在所述手臂的车宽方向内侧通过并展开至所述手臂的上方,所述内侧展开部52、252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躯体。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前方展开部251从所述台阶部32向前方展开至落坐于所述前侧座椅30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20的乘员的手臂的下方,所述内侧展开部252通过所述手臂的车宽方向内侧并向上方延伸,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躯体。
发明效果
鞍乘型车辆在乘员用的座椅具备气囊装置,座椅具备前侧座椅和配置于前侧座椅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在前侧座椅与后侧座椅之间形成有台阶部,在座椅内在台阶部的后方配置气囊装置,气囊装置的气囊向车辆前方展开。
根据该结构,利用形成于前侧座椅与后侧座椅之间的台阶部,能够高效地配置气囊装置。另外,由于气囊向车辆前方展开,因此能够利用气囊保护气囊装置的前方侧的乘员。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台阶部位于比前侧座椅靠上方的位置,气囊从台阶部的前表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任一方向车辆前方展开。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气囊从台阶部的前表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任一方高效地向车辆前方展开。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气囊展开至比前侧座椅的前后的中间部靠前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气囊有效地保护前侧座椅的乘员。
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气囊具备从台阶部向车辆前方展开的前方展开部和从前方展开部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的内侧展开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内侧展开部从前方展开部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因此容易通过内侧展开部从前方侧保护乘员。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前方展开部具备从台阶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的第一展开部和从第一展开部向车辆前方展开的第二展开部,内侧展开部具备从第二展开部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的第三展开部和从第三展开部向上下方向展开的第四展开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展开部、第二展开部、第三展开部以及第四展开部从周围包围前侧座椅的乘员,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
此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前方展开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从台阶部向前上方倾斜地展开。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保护相对于台阶部处于前上方的乘员。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前方展开部具备从台阶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的第一展开部和从第一展开部大致水平地向车辆前方展开的第二展开部,内侧展开部具备从第二展开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的第三展开部和从第三展开部向上方展开的第四展开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展开部、第二展开部、第三展开部以及第四展开部从周围包围前侧座椅的乘员,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前方展开部及内侧展开部各自设置有左右一对,左右的前方展开部相对于前侧座椅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左右的外侧分别向前方延伸。
根据该结构,通过左右的前方展开部以及左右的内侧展开部,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包围前侧座椅的乘员,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
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前方展开部从落坐于前侧座椅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的乘员的手臂的下方在手臂的车宽方向内侧通过并展开至手臂的上方,内侧展开部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躯体。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前方展开部使内侧展开部位于乘员的躯体的前方,能够通过内侧展开部从前方保护乘员,另外,能够通过前方展开部从侧方保护乘员的躯体。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前方展开部从台阶部向前方展开至落坐于前侧座椅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的乘员的手臂的下方,内侧展开部通过手臂的车宽方向内侧并向上方延伸,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躯体。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前方展开部使内侧展开部位于乘员的躯体的前方,能够通过内侧展开部从前方保护乘员,另外,能够通过前方展开部从侧方保护乘员的躯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座椅的剖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气囊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气囊展开的状态下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5是从前方侧观察气囊展开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6是示出处于展开状态的气囊的图。
图7是沿图3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表示连接部与气囊侧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结构。
图8是示出通过充气机放出气体而实现的分离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9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气囊展开的状态下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10是从前方侧观察气囊展开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若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标号FR表示车体前方,标号UP表示车体上方,标号LH表示车体左方。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的左侧视图。
自动二轮车1是踏板型的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车架10;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的前叉11;支承于车架10的后部的动力单元12;后轮3;以及供乘员R以跨骑落坐的座椅13。
车架10具备:前立管14,其设置于车架10的前端;主框架15,其从前立管14向后下方延伸;底框架16,其从主框架15的下端向后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后框架17,其从底框架16向后上方延伸。
前叉11由前立管14支承为左右转向自如。前轮2支承于前叉11的下端部。乘员R把持的转向用的把手20被安装于前叉11的上端部。
动力单元12是单元摆动式发动机,其具备作为后轮3的驱动源的发动机和支承后轮3的摆臂的功能。动力单元12经由连杆部件21上下摆动自如地被车架10轴支承。
供作为驾驶员的乘员R放置脚的踏脚板22被设置于座椅13的前下方。
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架10等车体的车体罩23。
座椅13设置在后框架17的上方。座椅13具备供乘员R落坐的前侧座椅30和配置于前侧座椅30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31。
座椅13是前侧座椅30和后侧座椅31前后连续地一体设置的座椅。
后侧座椅31在前侧座椅30的后方相对于前侧座椅30呈台阶状较高地形成。
前侧座椅30的上表面是供乘员R落坐的前侧落坐面30a。座椅13具备将前侧落坐面30a的后端部与后侧座椅31的上表面31a的前端部上下连接的台阶部32。台阶部32也是后侧座椅31的前端部。台阶部32形成在前侧座椅30与后侧座椅31之间。
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相对于铅垂方向稍微后倾,该前表面32a以面朝向自动二轮车1的前上方的方式配置。前表面32a位于比前侧座椅30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台阶部32的左右的侧面32b分别位于比前侧座椅30靠上方的位置。
同乘者能够落坐于后侧座椅31的上表面31a。
图2是座椅13的剖视图。
参照图1以及图2,座椅13具备:由聚氨酯等缓冲材料构成的缓冲件13a;从下方支承缓冲件13a的座椅底板13b;以及从上方以及侧方覆盖缓冲件13a的座椅表皮13c。前侧落坐面30a及上表面31a是座椅表皮13c的表面。
与前侧座椅30及后侧座椅31的形状对应地,座椅底板13b形成为后部比前部高的台阶状。
气囊装置40在座椅13内配置于台阶部32的后方。另外,也可以说气囊装置40配置在后侧座椅31的前端部内。
气囊装置40在台阶部32的后方配置于座椅底板13b与座椅表皮13c之间,相对于前侧落坐面30a位于后上方。另外,气囊装置40位于后侧座椅31的上表面31a的下方。
图3是从上方观察气囊装置40的俯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气囊装置40具备充气机41和通过充气机41放出的气体而膨胀的气囊42。
充气机41具有第一充气机43和第二充气机44。
第一充气机43及第二充气机44呈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棒形状,并配置为使棒形状的轴线43a、44a指向车宽方向。
第一充气机43在后侧座椅31内配置于气囊42的后方。第二充气机44在后侧座椅31内配置于第一充气机43的后方,与第一充气机43大致平行地配置。第一充气机43及第二充气机44固定于座椅底板13b。
第一充气机43在轴向的一端部具有与气囊42连接的连接部43b。
第二充气机44在轴向的一端部具有与气囊42连接的连接部44b。
第一充气机43以连接部43b位于车宽方向的一端(右端)的方式配置。第二充气机44以连接部44b位于车宽方向的另一端(左端)的方式配置。
气囊42在折叠成辊形状的状态下在座椅13内收纳于台阶部32的后方。气囊42配置为使辊形状的轴线42a指向车宽方向。气囊42以气囊42的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气囊42配置在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的正后方。
气囊42在第一充气机43的前方与第一充气机43大致平行地配置。气囊42配置于座椅底板13b。
气囊42在折叠成辊形状的状态下具有:延伸部45,其从车宽方向的一端部向后方延伸并与第一充气机43连接;以及延伸部46,其从车宽方向的另一端部向后方延伸并与第二充气机44连接。
在延伸部45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充气机43的连接部43b连接的气囊侧连接部45a。
在延伸部46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充气机44的连接部44b连接的气囊侧连接部46a。
第一充气机43放出的气体通过延伸部45而向气囊42流入。第二充气机44放出的气体通过延伸部46而向气囊42流入。
自动二轮车1具备检测作用于自动二轮车1的冲击的加速度传感器(未图示)。该加速度传感器与自动二轮车1的控制部(未图示)电连接,控制部与充气机41电连接。控制部基于检测到的加速度来判断气囊装置40的工作及不工作。控制部在使气囊装置40工作的情况下,使充气机41进行动作而向气囊42内放出气体。气囊42因气体的压力而膨胀、展开。
图4是气囊42展开的状态下的自动二轮车1的左侧视图。图5是从前方侧观察气囊42展开的状态的正视图。图6是表示展开状态的气囊42的图。
参照图4至图6,气囊42从座椅13的台阶部32向前上方展开。
在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与气囊42的膨胀联动地形成有供膨胀的气囊42通过的开口部。该开口部例如通过使设置于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的脆弱部因膨胀的气囊42开裂而形成。气囊42从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向前上方展开。
另外,膨胀的气囊42通过的上述开口部只要通过使于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和侧面32b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脆弱部因膨胀的气囊42开裂而形成即可。气囊42也可以从前表面32a及侧面32b双方向前方展开。
气囊42具备从台阶部32向前上方延伸的前方展开部51和从前方展开部51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的内侧展开部52。前方展开部51及内侧展开部52以气囊42的宽度方向(车宽方向)的中心部42b(图6)为基准,大致左右对称地设置为左右一对。此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内侧展开部52从前方展开部51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但内侧展开部52从前方展开部51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即可。
前方展开部51具备:第一展开部55,其从气囊4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42b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第二展开部56,其从第一展开部5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车辆前方且上方展开。
内侧展开部52具备:第三展开部57,其从第二展开部56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第四展开部58,其从第三展开部57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下方展开;以及第五展开部59,其从第四展开部58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第五展开部59从前方侧与第二展开部56重叠。
通过在中心部42b处将左右的第一展开部55相互连接,左右的前方展开部51被左右连接。左右的前方展开部51的内部经由第一展开部55而连通。此外,左右的第一展开部55也可以不相互连通,例如,也可以设置将左右的第一展开部55内左右分隔开的分隔部,使左右的第一展开部55相互独立。
在左右的一侧(右侧)的前方展开部51的第一展开部55的下部设置有延伸部45,右侧的前方展开部51经由延伸部45的气囊侧连接部45a而与第一充气机43的连接部43b(图3)连接。
在左右的另一侧(左侧)的前方展开部51的第一展开部55的下部设置有延伸部46,左侧的前方展开部51经由延伸部46的气囊侧连接部46a而与第二充气机44的连接部44b(图3)连接。
当从第一充气机43及第二充气机44放出气体时,左右的第一展开部55从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之后,气囊42依次从第二展开部56展开到第五展开部59。
第一展开部55在前侧座椅30的后上方沿车宽方向延伸,从后方覆盖乘员R的躯体R1的下部。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左右的第二展开部56从台阶部32向前上方倾斜地展开。左右的第二展开部56相对于前侧座椅3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左右的外侧分别向前方延伸。左右的第二展开部56在落坐于前侧座椅30并握住把手20的乘员R的躯体R1与乘员R的手臂R2之间通过而向前上方展开。即,左右的前方展开部51从握住车把20的乘员R的手臂R2的下方通过手臂R2的车宽方向内侧而展开至手臂R2的上方。
另外,左右的第二展开部56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展开至比前侧座椅30的前后的中间部30b靠前方的位置。左右的第二展开部56的前端部位于前侧座椅30的前端部的正上方。
另外,左右的第二展开部56展开至比乘员R的躯体R1靠前方的位置。左右的第二展开部56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乘员R的躯体R1。
左右的第三展开部57在乘员R的躯体R1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从前方覆盖躯体R1。
左右的第四展开部58在躯体R1的前方沿上下方向延伸,从前方覆盖躯体R1。左右的第四展开部58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面相互抵接。此外,在此,第四展开部58从第三展开部57向下方延伸,但第四展开部58也可以从第三展开部57向上方延伸而从前方保护乘员。另外,左右的第四展开部58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面也可以彼此在车宽方向上分离。
左右的第五展开部59在躯体R1的前方在比第三展开部57靠下方的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从前方覆盖躯体R1。
气囊装置40设置于前侧座椅30与后侧座椅31之间的台阶部32的后方,因此不易妨碍乘员R的落坐,并且能够利用台阶部32的后方的空间高效地进行配置。
气囊42从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向前方展开,因此能够高效地向前方延伸。
气囊42由于前方展开部51从台阶部32向前方延伸而内侧展开部52在乘员R的前方展开,因此即使是在前侧座椅30的后方配置气囊42的构造,该气囊42也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R。
气囊42位于躯体R1的前后及左右,从周围包围躯体R1,因此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R。
内侧展开部52通过第三展开部57、第四展开部58以及第五展开部59从前方覆盖躯体R1的较大范围,因此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
图7是沿图3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表示连接部43b与气囊侧连接部45a之间的连接结构61。
第一充气机43的连接部43b与气囊侧连接部45a之间的连接结构61、和第二充气机44的连接部44b与气囊侧连接部46a之间的连接结构62(图3)相同,因此,在此,对连接部43b与气囊侧连接部45a之间的连接结构61进行详细说明。
在连接结构61中,筒状的气囊侧连接部45a的内周嵌合于筒状的连接部43b的外周,由此连接部43b与气囊侧连接部45a被连接。
连接结构61具备将第一充气机43的连接部43b和气囊42的气囊侧连接部45a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连接的分离机构65。
即,分离机构65将第一充气机43和气囊42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连接。另外,第二充气机44和气囊42在连接结构62处通过与分离机构65相同的分离机构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连接。
第一充气机43的气体从第一充气机43向气囊42流动,因此将第一充气机43侧作为气体的流动的上游侧、将气囊42侧作为下游侧进行说明。
分离机构65具有:阀67,其将气囊42的气囊侧连接部45a处的来自第一充气机43的气体的入口66关闭;以及锁定机构部68,其在气囊侧连接部45a与连接部43b连接的状态下进行锁定。
锁定机构部68具备:孔部70,其在径向上贯通连接部43b;凹部71,其设置于气囊侧连接部45a的内周;卡合部件72,其穿过孔部70而与凹部71卡合;以及圆筒状的筒状部件73,其与连接部43b的内周嵌合,能够在连接部43b内沿连接部43b的轴向移动。
另外,锁定机构部68具备在轴向上对筒状部件73施力的施力部件74、以及限制筒状部件73的轴向的位置的止挡器75。
在连接部43b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孔部70。卡合部件72是配置于各孔部70的滚珠。
在图7的剖视图中,凹部71是梯形的凹陷,其具备凹部71的底面71a、以及将凹部71的开口面与底面71a相连的一对斜面部71b。一对斜面部71b随着从底面71a靠向凹部71的开口面而彼此的间隔变大。
施力部件74是卷绕在施力部件74的外周上的螺旋弹簧。
止挡器75在连接部43b的轴向上配置于比孔部70靠下游侧的位置。止挡器75是与连接部43b的内周卡合的环状的夹子。
筒状部件73具备:筒状的按压部73a,其将卡合部件72向径向外侧按压;避让部73b,其相对于按压部73a的外周向径向内侧凹陷;以及施力部件支承部73c,其外径比按压部73a的外径小,施力部件74卷绕于该施力部件支承部73c。
避让部73b在筒状部件73的轴向上设置于按压部73a的下游侧。避让部73b是相对于按压部73a设置于径向内侧的台阶部,在轴向上向阀67侧开放。
施力部件支承部73c在筒状部件73的轴向上设置于按压部73a的上游侧。按压部73a在筒状部件73的轴向上设置于避让部73b与施力部件支承部73c之间。
施力部件74收纳在施力部件支承部73c与连接部43b之间。施力部件74在设置于连接部43b的内周侧的台阶状的承受部76与按压部73a的轴向的端面之间被压缩,对筒状部件73以向阀67侧(下游侧)移动的方式施力。
筒状部件73通过使按压部73a的靠阀67侧的端面与止挡器75抵接而使得轴向上的位置被限制。
充气机41的气体通过筒状部件73的筒内而向气囊侧连接部45a内流动。
在连接部43b处,在筒状部件73的上游侧设置有使连接部43b的筒内与连接部43b的外侧连通的排气孔77。
另外,在连接部43b的内周设置有能够供筒状部件73在轴向上抵接的抵接部78。
在气囊侧连接部45a内设置有从气囊侧连接部45a的内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环状的阀承受部80。
阀承受部80在气囊侧连接部45a内配置于比连接部43b靠下游侧的位置。由阀承受部80的内周划分出的开口是气体的入口66。
阀67在气囊侧连接部45a内配置于比阀承受部80靠下游侧的位置。
阀67具备:轴状部81,其能够与阀承受部80的入口66嵌合;凸台状的凸缘部82,其从轴状部81的下游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支承部83,其从轴状部81的下游侧的端面向下游侧延伸。
在凸缘部82中的与阀承受部80对置的面上设置有环状的密封部件84。
阀67通过支承于支承部83的阀施力部件85以向阀承受部80侧(上游侧)移动的方式被施力。阀施力部件85是卷绕于支承部83的螺旋弹簧。阀施力部件85的一端85a被轴状部81的端面承受,阀施力部件85的另一端被设置在气囊侧连接部45a内的承受部(未图示)承受。
轴状部81的末端部是朝向上游侧而端部变细的锥形部81a。
在此,参照图8,对分离机构65进行的气囊42的分离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基于充气机41的气体G的放出的分离机构65的动作状态的图。在图8中,分离机构65的动作状态从上段的第一栏到下段的第五栏以时间序列示出。
在第一栏中示出充气机41放出气体G之前的状态。
连接部43b和气囊侧连接部45a被锁定机构部68锁定为相互连接的状态。详细而言,锁定机构部68的筒状部件73被施力部件74施力,并且被止挡器75在轴向上限制位置,按压部73a从内侧与卡合部件72重叠。孔部70内的卡合部件72被按压部73a向筒状部件73的径向外侧按压,与气囊侧连接部45a的凹部71卡合。即,锁定机构部68通过由设置于连接部43b的卡合部件72防止气囊侧连接部45a脱落,从而将连接部43b与气囊侧连接部45a锁定为连接状态。
在第一栏的状态下,阀67被阀施力部件85朝向筒状部件73侧施力。在此,阀67可以与筒状部件73抵接,另外,也可以相对于筒状部件73向下游侧分离。
在第一栏的状态下,在阀67的凸缘部82与阀承受部80之间设置有间隙L,入口66处于打开的状态。
在第二栏中示出充气机41放出了气体G的状态。
参照第二栏,气体G克服阀施力部件85的作用力而按压阀67,使阀67向下游侧移动。由此,间隙L比第一栏的状态大。气体G通过入口66而向阀67的下游侧流动,使气囊42膨胀。由此,如图4所示,气囊42向前上方展开,从周围包围乘员R。
另外,通过连接部43b的气体G的一部分从排气孔77被向充气机41的外侧排出。
在第三栏中,示出充气机41的气体G的放出结束的状态。
参照第三栏,当充气机41进行的气体G的放出结束、气囊42的展开结束时,通过阀施力部件85的复原力,阀67向阀承受部80侧移动以关闭入口66。
另外,参照第三栏,当充气机41进行的气体G的放出结束时,气囊42内的压力比阀67的上游侧的连接部43b内的压力高,在气囊42内和连接部43b内产生压力差。通过该压力差,阀67被向上游的筒状部件73侧按压,以关闭入口66的方式移动。
参照第二栏和第三栏,通过连接部43b的气体G的一部分从排气孔77被向外部排出,因此能够迅速地降低连接部43b内的压力。由此,能够增大气囊42内与连接部43b内的压力差,能够利用压力差将阀67向筒状部件73侧(上游侧)强力地按压。
在第四栏中示出阀67使筒状部件73移动后的状态。
参照第四栏,阀67通过气囊42内的气体的压力被按压而与筒状部件73的下游侧的端部抵接,克服施力部件74的作用力而使筒状部件73向上游侧移动。由此,筒状部件73的避让部73b从径向内侧与卡合部件72重叠。在该状态下,基于筒状部件73实现的卡合部件72对凹部71的按压被解除,卡合部件72能够向避让部73b侧移动。即,在第四栏的状态下,锁定机构部68的锁定被解除。
另外,在第四栏的状态下,筒状部件73的上游侧的端部与连接部43b的抵接部78抵接,在轴向上的位置被限制。进而,排气孔77被与抵接部78抵接的筒状部件73堵塞。阀67的轴状部81与入口66嵌合。
在第四栏的状态下,间隙L比第一栏的状态小,但仍存在。
在第五栏中示出气囊侧连接部45a被从连接部43b分离的状态。
在第五栏的状态下,阀67经由筒状部件73以及抵接部78而将连接部43b向上游侧按压。由此,气囊侧连接部45a向从连接部43b脱离的方向沿轴向移动。此时,卡合部件72被凹部71的斜面部71b按压而向避让部73b内移动。
另外,阀67的凸缘部82与阀承受部80紧贴,堵塞入口66。密封部件84被夹在凸缘部82与阀承受部80之间,对凸缘部82与阀承受部80之间进行密封。在第五栏的状态下,间隙L为0。
然后,气囊侧连接部45a由于阀67的按压所产生的势头而从连接部43b完全脱离,气囊42成为从充气机41分离的状态。即,分离机构65通过气囊42内的气体的压力而进行动作。
在由于作用于自动二轮车1的冲击而使乘员R从自动二轮车1脱离的情况下,从充气机41分离的气囊42如图4所示那样在包围乘员R的状态下,与乘员R一起从自动二轮车1脱离。因此,能够通过气囊42有效地保护乘员R。
另外,从充气机41分离的气囊42的入口66被阀67堵塞,保持了气囊42内的气体的气密性。因此,气囊42即使在从充气机41分离的状态下也能够保持膨胀的状态,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R。
另外,气囊42从充气机41分离而单独安装于乘员R,因此能够降低在分离的状态下安装于乘员R的气囊装置40的重量。另外,在气囊42被分离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充气机41阻碍对乘员R的保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在乘员R用的座椅13具备气囊装置40,座椅13具备前侧座椅30和配置于前侧座椅30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31,在前侧座椅30与后侧座椅3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2,在座椅13内在台阶部32的后方配置气囊装置40,气囊装置40的气囊42向车辆前方展开。
根据该结构,利用形成于前侧座椅30与后侧座椅31之间的台阶部32,能够高效地配置气囊装置40。此外,由于气囊42向车辆前方展开,因此能够通过气囊42来保护气囊装置40的前方侧的乘员R。
另外,台阶部32位于比前侧座椅30靠上方的位置,气囊42从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向车辆前方展开。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气囊42从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高效地向车辆前方展开。此外,通过从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和侧面32b中的至少任一方展开气囊42,能够将气囊42高效地向车辆前方展开。
另外,气囊42展开至比前侧座椅30的前后的中间部30b靠前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气囊42有效地保护前侧座椅30的乘员R。
而且,气囊42具备:前方展开部51,其从台阶部32向车辆前方展开;内侧展开部52,其从前方展开部51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
根据该结构,由于内侧展开部52从前方展开部51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因此容易通过内侧展开部52从前方侧保护乘员R。
另外,前方展开部51具备从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的第一展开部55和从第一展开部55向车辆前方展开的第二展开部56,内侧展开部52具备从第二展开部56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的第三展开部57和从第三展开部57向上下方向展开的第四展开部58。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一展开部55、第二展开部56、第三展开部57以及第四展开部58,能够从周围包围前侧座椅30的乘员R,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R。
另外,前方展开部51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从台阶部32向前上方倾斜地展开。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保护相对于台阶部32处于前上方的乘员R。
另外,也可以是前方展开部51及内侧展开部52各自设置有左右一对,左右的前方展开部51相对于前侧座椅3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左右的外侧分别向前方延伸。
根据该结构,通过左右的前方展开部51及左右的内侧展开部52,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包围前侧座椅30的乘员R,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R。
而且,前方展开部51从落坐于前侧座椅30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20的乘员R的手臂R2的下方,在手臂R2的车宽方向内侧通过而展开至手臂R2的上方,内侧展开部52从前方覆盖乘员R的躯体R1。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前方展开部51使内侧展开部52位于乘员R的躯体R1的前方,能够通过内侧展开部52从前方保护乘员R,另外,能够通过前方展开部51从侧方保护乘员R的躯体R1。
另外,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的气囊装置40具有充气机41和通过充气机41放出的气体而膨胀的气囊42,在气囊42膨胀而展开后,气囊42被从充气机41分离。
根据该结构,在气囊42膨胀而展开后,气囊42被从充气机41分离,因此能够减少与气囊42一起从自动二轮车1分离的部件。
另外,气囊42在保持了气囊42内的气体的气密性的状态下被分离。
根据该结构,由于气囊42在分离后也维持膨胀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气囊42有效地保护乘员。
另外,设置有将充气机41和气囊42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连接的分离机构65,分离机构65通过气囊42内的气体的压力而进行动作,将气囊42分离。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气囊42内的气体的压力,以简单的构造将气囊42分离。
此外,分离机构65具有:阀67,其将气囊42中的充气机41放出的气体的入口66关闭;以及锁定机构部68,其在气囊42与充气机41连接的状态下进行锁定,阀67利用气囊42内的气体的压力对锁定机构部68进行按压而将锁定机构部68的锁定解除,并且将入口66关闭。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阀67关闭入口66而保持气囊42内的气体的气密性,并且能够利用阀67的动作来解除锁定机构部68进行的锁定,将气囊42分离。
另外,在分离机构65中,气囊42的筒状的气囊侧连接部45a与充气机41的筒状的连接部43b嵌合,锁定机构部68具有:卡合部件72,其穿过在径向上贯通连接部43b的孔部70而与气囊侧连接部45a的内周的凹部71卡合;以及筒状的筒状部件73,其能够在连接部43b内在连接部43b的轴向上移动,并且将卡合部件72按压向凹部71,阀67通过在轴向上按压筒状部件73使筒状部件73移动,从而解除卡合部件72相对于凹部71的按压。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由阀67按压连接部43b内的筒状部件73的简单的构造将气囊42分离。
另外,当通过充气机41的气体的放出而使气囊42内的气体的压力比充气机41侧的气体的压力高时,气囊42被分离。
根据该结构,在气囊42膨胀后,能够将气囊42从充气机41分离。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座椅13的前侧座椅30和后侧座椅31前后连续地一体设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相对于前侧座椅30独立地分离设置后侧座椅31,在该后侧座椅31侧的台阶部32的后方设置气囊装置40。
而且,也可以在后侧座椅31的前部的上部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乘员R能够倚靠腰部的靠背。而且,也可以在座椅13内在通过该靠背而形成于前侧座椅30与后侧座椅31之间的台阶部的后方设置气囊装置40。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充气机43的连接部43b与第一充气机43一体地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关于连接部43b,也可以通过铆接或螺钉将作为不同部件设置的连接部43b与第一充气机43的主体部连接。这对于第二充气机44的连接部44b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以自动二轮车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2个前轮或后轮的3轮的鞍乘型车辆、以及具备4轮以上车轮的鞍乘型车辆。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9以及图10,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242的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42不同。
图9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气囊242展开的状态下的自动二轮车1的左侧视图。图10是从前方侧观察气囊242展开的状态的正视图。
气囊242具备从台阶部32向前方延伸的前方展开部251和从前方展开部251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的内侧展开部252。气囊242从台阶部32的前表面32a和侧面32b中的至少任一方向车辆前方展开。
前方展开部251及内侧展开部252以气囊242的宽度方向(车宽方向)的中心部42b(图6)为基准大致左右对称地设置左右一对。
前方展开部251具备从气囊24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42b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的第一展开部255和从第一展开部25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大致水平地向车辆前方展开的第二展开部256。第一展开部255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展开部55相同,但在此为了区别而标注其他的标号。
内侧展开部252具备:第三展开部257,其从第二展开部256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以及第四展开部258,其从第三展开部257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上方展开。详细而言,第四展开部258在正视观察时从第三展开部257向大致正上方延伸,第四展开部258的上端部258a向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倾斜地延伸。
通过在中心部42b(图6)将左右的第一展开部255相互连接而左右的前方展开部251被左右连接。左右的前方展开部251的内部经由第一展开部255而连通。此外,左右的第一展开部255也可以不相互连通,例如,也可以设置将左右的第一展开部255内左右分隔开的分隔部,使左右的第一展开部255相互独立。
当从第一充气机43及第二充气机44放出气体时,左右的第一展开部255从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之后,气囊242从第二展开部256依次展开到第四展开部258。
第一展开部255在前侧座椅30的后上方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从后方覆盖乘员R的躯体R1的下部。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左右的第二展开部256从台阶部32以稍微前高后低的姿态大致水平地向车辆前方展开。左右的第二展开部256相对于前侧座椅3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左右的外侧分别向前方延伸。另外,左右的第二展开部256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展开至比前侧座椅30的前后的中间部30b靠前方的位置。左右的第二展开部256的前端部位于前侧座椅30的前端部的正上方。
另外,左右的第二展开部256展开至比乘员R的躯体R1靠前方的位置。左右的第二展开部256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乘员R的躯体R1的下部。
左右的第三展开部257从第二展开部256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
左右的第四展开部258从落坐于前侧座椅30并握住把手20的乘员R的手臂R2的下方通过手臂R2的车宽方向内侧并展开至手臂R2的上方。左右的第四展开部258从前方覆盖乘员R的躯体R1。
左右的第四展开部258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面在车宽方向上相互分离。此外,左右的第四展开部258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面也可以相互抵接。
气囊242在展开后被分离机构65(图7)分离。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前方展开部251具备从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的第一展开部255和从第一展开部255大致水平地向车辆前方展开的第二展开部256,内侧展开部252具备从第二展开部256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的第三展开部257和从第三展开部257向上方展开的第四展开部258。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一展开部255、第二展开部256、第三展开部257以及第四展开部258,能够从周围包围前侧座椅30的乘员R,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R。
另外,前方展开部251从台阶部32向前方展开至落坐于前侧座椅30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20的乘员R的手臂R2的下方,内侧展开部252通过手臂R2的车宽方向内侧并向上方延伸,从前方覆盖乘员R的躯体R1。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前方展开部251使内侧展开部252位于乘员R的躯体R1的前方,能够通过内侧展开部252从前方保护乘员R。另外,能够通过前方展开部251从侧方保护乘员R。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第三实施方式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不同的自动二轮车301进行说明。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301的左侧视图。
自动二轮车301是如下的车辆:在车架310上支承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312,将前轮302支承为能够转向的前叉311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车架310的前端,支承后轮303的摆臂314被设置于车架310的后部侧。
自动二轮车301是供乘员以骑跨座椅313的方式落坐的鞍乘型车辆,座椅313设置在车架310的后部的上方。
转向用的把手320设置于前叉311的上端。
燃料箱321支承于车架310的前部的上部,配置于前叉311与座椅313之间。
发动机312在摆臂314的前方配置于燃料箱321的下方。
座椅313具备供作为驾驶员的乘员落坐的前侧座椅330和配置于前侧座椅330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331。
座椅313是前侧座椅330和后侧座椅331前后连续地一体设置的座椅。
后侧座椅331在前侧座椅330的后方相对于前侧座椅330呈台阶状较高地形成。
前侧座椅330的上表面是供乘员落坐的前侧落坐面330a。座椅313具备将前侧落坐面330a的后端部与后侧座椅331的上表面331a的前端部上下连接的台阶部332。台阶部332也是后侧座椅331的前端部。台阶部332形成在前侧座椅330与后侧座椅331之间。
台阶部332的前表面332a在车辆侧视观察时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前表面332a以面朝向自动二轮车301的前上方的方式配置。前表面332a位于比前侧座椅330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台阶部332的左右的侧面332b分别位于比前侧座椅330靠上方的位置。
同乘者能够落坐于后侧座椅331的上表面331a。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台阶部332设置有气囊装置40。气囊42从台阶部332的前表面332a和侧面332b中的至少任一方向车辆前方展开。
[标号说明]
1、30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3、313:座椅;
20、320:把手;
30、330:前侧座椅;
30b:中间部;
31、331:后侧座椅;
32、332:台阶部;
32a、332a:前表面;
32b、332b:侧面;
40:气囊装置;
42、242:气囊;
51、251:前方展开部;
52、252:内侧展开部;
55:第一展开部;
56:第二展开部;
57:第三展开部;
58:第四展开部;
255:第一展开部;
256:第二展开部;
257:第三展开部;
258:第四展开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鞍乘型车辆,在乘员用的座椅(13、313)具备气囊装置(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13、313)具备前侧座椅(30、330)和配置在所述前侧座椅(30、330)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31、331),
在所述前侧座椅(30、330)与所述后侧座椅(31、33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2、332),在所述座椅(13、313)内在所述台阶部(32、332)的后方配置所述气囊装置(40),
所述气囊装置(40)的气囊(42、242)向车辆前方展开,
所述台阶部(32、332)位于比所述前侧座椅(30、330)靠上方的位置,所述气囊(42、242)从所述台阶部(32、332)的前表面(32a、332a)和侧面(32b)中的至少任一方向车辆前方展开。
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42、242)展开至比所述前侧座椅(30)的前后的中间部(30b)靠前方的位置。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42、242)具有:前方展开部(51、251),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辆前方展开;以及内侧展开部(52、252),其从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
4.(修改后)一种鞍乘型车辆,在乘员用的座椅(13、313)具备气囊装置(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13、313)具备前侧座椅(30、330)和配置在所述前侧座椅(30、330)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31、331),
在所述前侧座椅(30、330)与所述后侧座椅(31、33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2、332),在所述座椅(13、313)内在所述台阶部(32、332)的后方配置所述气囊装置(40),
所述气囊装置(40)的气囊(42、242)向车辆前方展开,
所述气囊(42、242)具有:前方展开部(51、251),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辆前方展开;以及内侧展开部(52、252),其从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51)具有:第一展开部(55),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展开部(56),其从所述第一展开部(55)向车辆前方展开,
所述内侧展开部(52)具有:第三展开部(57),其从所述第二展开部(56)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以及第四展开部(58),其从所述第三展开部(57)向上下方向展开。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51)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从所述台阶部(32)向前上方倾斜地展开。
7.(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251)具有:第一展开部(255),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展开部(256),其从所述第一展开部(255)大致水平地向车辆前方展开,
所述内侧展开部(252)具有:第三展开部(257),其从第二展开部(256)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以及第四展开部(258),其从所述第三展开部(257)向上方展开。
8.(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及所述内侧展开部(52、252)设置有左右一对,
左右的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相对于所述前侧座椅(3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左右的外侧分别向前方延伸。
9.(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51)从落坐于所述前侧座椅(30)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20)的乘员的手臂的下方在所述手臂的车宽方向内侧通过并展开至所述手臂的上方,所述内侧展开部(52)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躯体。
10.(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4或7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251)从所述台阶部(32)向前方展开至落坐于所述前侧座椅(30)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20)的乘员的手臂的下方,所述内侧展开部(252)通过所述手臂的车宽方向内侧并向上方延伸,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躯体。

Claims (10)

1.一种鞍乘型车辆,在乘员用的座椅(13、313)具备气囊装置(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13、313)具备前侧座椅(30、330)和配置在所述前侧座椅(30、330)的后方且上方的后侧座椅(31、331),
在所述前侧座椅(30、330)与所述后侧座椅(31、33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2、332),在所述座椅(13、313)内在所述台阶部(32、332)的后方配置所述气囊装置(40),
所述气囊装置(40)的气囊(42、242)向车辆前方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部(32、332)位于比所述前侧座椅(30、330)靠上方的位置,所述气囊(42、242)从所述台阶部(32、332)的前表面(32a、332a)和侧面(32b)中的至少任一方向车辆前方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42、242)展开至比所述前侧座椅(30)的前后的中间部(30b)靠前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42、242)具有:前方展开部(51、251),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辆前方展开;以及内侧展开部(52、252),其从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51)具有:第一展开部(55),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展开部(56),其从所述第一展开部(55)向车辆前方展开,
所述内侧展开部(52)具有:第三展开部(57),其从所述第二展开部(56)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以及第四展开部(58),其从所述第三展开部(57)向上下方向展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51)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从所述台阶部(32)向前上方倾斜地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251)具有:第一展开部(255),其从所述台阶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展开;以及第二展开部(256),其从所述第一展开部(255)大致水平地向车辆前方展开,
所述内侧展开部(252)具有:第三展开部(257),其从第二展开部(256)向车宽方向内侧展开;以及第四展开部(258),其从所述第三展开部(257)向上方展开。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及所述内侧展开部(52、252)设置有左右一对,
左右的所述前方展开部(51、251)相对于所述前侧座椅(3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左右的外侧分别向前方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51)从落坐于所述前侧座椅(30)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20)的乘员的手臂的下方在所述手臂的车宽方向内侧通过并展开至所述手臂的上方,所述内侧展开部(52)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躯体。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展开部(251)从所述台阶部(32)向前方展开至落坐于所述前侧座椅(30)并握住转向用的把手(20)的乘员的手臂的下方,所述内侧展开部(252)通过所述手臂的车宽方向内侧并向上方延伸,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躯体。
CN202080099052.2A 2020-03-31 2020-03-31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1153977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4919 WO2021199333A1 (ja) 2020-03-31 2020-03-31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7724A true CN115397724A (zh) 2022-11-25
CN115397724B CN115397724B (zh) 2023-07-07

Family

ID=7792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052.2A Active CN115397724B (zh) 2020-03-31 2020-03-31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6113B2 (zh)
EP (1) EP4129809B1 (zh)
JP (1) JP7305880B2 (zh)
CN (1) CN115397724B (zh)
WO (1) WO2021199333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6184A (ja) * 2002-04-11 2003-10-28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70052213A1 (en) * 2005-09-07 2007-03-08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Apparatus And Motorcycle With Airbag Apparatus
JP2007125983A (ja) * 2005-11-02 2007-05-24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468691A (zh) * 2007-12-27 2009-07-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低地板式车辆
JP2011173566A (ja) * 2010-02-25 2011-09-08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
CN105492258A (zh) * 2013-08-22 2016-04-1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激活用于机动脚踏车的人员保护设备的方法和人员保护***
CN110341852A (zh) * 2019-08-02 2019-10-18 象山罗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轮电动车的保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5872B2 (ja) * 1996-06-11 2005-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の圧力調整装置
JP4084592B2 (ja) * 2002-04-18 2008-04-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3327184A (ja) * 2002-05-15 2003-11-19 Takata Corp オートバイ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オートバイ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オートバイ
JP5439098B2 (ja) * 2009-09-15 2014-03-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の乗員拘束装置
US10046726B2 (en) * 2016-02-16 2018-08-14 Allied Treasure Inc, Limited Airbag safety system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6184A (ja) * 2002-04-11 2003-10-28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70052213A1 (en) * 2005-09-07 2007-03-08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Apparatus And Motorcycle With Airbag Apparatus
JP2007125983A (ja) * 2005-11-02 2007-05-24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468691A (zh) * 2007-12-27 2009-07-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低地板式车辆
JP2011173566A (ja) * 2010-02-25 2011-09-08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
CN105492258A (zh) * 2013-08-22 2016-04-1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激活用于机动脚踏车的人员保护设备的方法和人员保护***
CN110341852A (zh) * 2019-08-02 2019-10-18 象山罗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轮电动车的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05880B2 (ja) 2023-07-10
EP4129809B1 (en) 2024-06-12
CN115397724B (zh) 2023-07-07
EP4129809A4 (en) 2023-04-26
WO2021199333A1 (ja) 2021-10-07
EP4129809A1 (en) 2023-02-08
US20230128190A1 (en) 2023-04-27
JPWO2021199333A1 (zh) 2021-10-07
US11866113B2 (en)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10115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4226259B2 (ja) 小型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30116945A1 (en) Passenger protecting device
CN110709315B (zh)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EP3689726B1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airbag device
CN110678382B (zh)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JP2015145152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5001507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オートバイ
EP1762477B1 (en) Airbag apparatus and motorcycle with airbag apparatus
CN110691732B (zh) 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JP3901557B2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30587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9207780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5397724B (zh) 鞍乘型车辆
WO202304754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721818A2 (en) Airbag apparatus motorcycle with airbag apparatus
CN117416449A (zh) 车辆的气囊装置、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及立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
JP2023085131A (ja) オートバイ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