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0638A - 生产*** - Google Patents

生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0638A
CN115380638A CN202080099234.XA CN202080099234A CN115380638A CN 115380638 A CN115380638 A CN 115380638A CN 202080099234 A CN202080099234 A CN 202080099234A CN 115380638 A CN115380638 A CN 115380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er
production line
production
component mounting
lo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2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山茂人
成田春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80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06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PSAFETY DEVICES IN GENERAL; SAFETY DEVICES FOR PRESSES
    • F16P3/00Safety devices ac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a machine; Control arrangements requiring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body
    • F16P3/12Safety devices ac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a machine; Control arrangements requiring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body with means, e.g. feelers, which in case of the presence of a body part of a person in or near the danger zone influence the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machine
    • F16P3/14Safety devices ac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a machine; Control arrangements requiring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body with means, e.g. feelers, which in case of the presence of a body part of a person in or near the danger zone influence the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machine the means being photocells or other devices sensitive without mechanical contact
    • F16P3/144Safety devices ac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a machine; Control arrangements requiring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body with means, e.g. feelers, which in case of the presence of a body part of a person in or near the danger zone influence the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machine the means being photocells or other devices sensitive without mechanical contact using light grid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生产***具备相互并行地排列的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及相互隔开能够错开通过的间隔地分别设于各生产线的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生产停止时,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

Description

生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生产***。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生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生产***具备:多个元件安装机,沿基板的搬运方向整齐排列,将从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及装载机,沿基板的搬运方向移动,对各元件安装机补给需要的供料器、或者回收使用完毕的供料器。装载机具备监视障碍物(作业者)的有无的监视传感器。装载机在未由监视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时,朝向作业位置行驶,若由监视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则停止行驶。然后,若在停止期间由监视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则装载机再次开始行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01692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生产***中,存在有具备相互并行地排列的多条生产线和分别设于各生产线的多个装载机(供料器更换装置)的***。在该生产***中,为了实现省空间性,考虑一边确保能够供装载机在相邻的生产线间错开通过的间隔,一边缩小多条生产线的间隔。但是,在这样的生产***中,在停止生产时,存在有在相邻的生产线间各装载机在基板搬运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停止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作业者的前进路线被装载机堵塞,无法在生产线间穿过。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具备相互并行地排列的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及相互隔开能够错开通过的间隔而分别设于各生产线的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即使缩小生产线间的间隔,也能够在停止生产时在生产线间确保供人穿过的空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本公开的生产***具备:第一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沿基板搬运方向整齐排列并且设有供供料器进行装卸的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及第二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与所述第一生产线并行地整齐排列并且以与所述第一生产线的所述装卸部相对的方式设有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其主旨在于,所述生产***具有: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沿所述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及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隔开能够与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错开通过的间隔地沿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在生产停止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
本公开的生产***具备相互并行地排列的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及相互隔开能够错开通过的间隔地分别设于各生产线的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生产停止时,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基板搬运方向(生产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由此,即使缩小生产线间的间隔,也能够成为在停止生产时能够在生产线间确保能够供人穿过的空间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产***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生产线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元件安装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4供料器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供料器台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装载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表示生产***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8A是表示监视传感器的检测区域的说明图。
图8B是表示基于监视传感器的人体的检测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生产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一生产线及第二生产线的两台装载机堵塞通路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预定数量的生产完成时第一生产线及第二生产线的各装载机停止的停止位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生产***的某一个元件安装机中发生了异常时第一生产线及第二生产线的各装载机停止的停止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AGV进入时第一生产线及第二生产线的各装载机停止的停止位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的生产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产***的概略结构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产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产***的概略结构图。
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产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产***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生产线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元件安装机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供料器的概略结构图。图5是供料器台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装载机的概略结构图。图7是表示生产***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此外,在图2、图3中,将左右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前后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
如图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产***1具备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条生产线10(第一生产线10A、第二生产线10B)、分别配置于各生产线10的装载机50(第一装载机50A、第二装载机50B)、AGV70及管理***整体的管理装置8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两端开放。在第一生产线10A与第二生产线10B之间的生产线间,人(作业者)、AGV70能够自由地往来。
各生产线10生产在印刷有焊料的基板S上安装有元件的产品。如图2所示,各生产线10具备印刷装置12、印刷检查装置14、多个元件安装机20、安装检查装置(未图示)及供料器保管库60。它们通过在基板S的搬运方向上整齐排列而构成生产线10。印刷装置12是在基板S上印刷焊料的装置。印刷检查装置14是对由印刷装置12印刷的焊料的状态进行检查的装置。多个元件安装机20是将从装配于供料器台40的供料器30供给的元件取出并向基板S安装的装置。安装检查装置是对由元件安装机20安装的元件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查的装置。供料器保管库60组装于生产线10内,在各元件安装机20中保管预定使用的供料器30、使用完毕的供料器30。
如图3所示,元件安装机20具备安装机主体21及相对于设于安装机主体21的供料器台40能够装卸的供料器30。
安装机主体21具备:基板搬运装置22,搬运基板S;安装头25,固定(装配)于滑动件24,并且将由供料器30供给至元件供给位置的元件取出而向基板S安装;头移动装置23,使安装头25与滑动件24一起沿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XY方向)移动;及安装控制装置29(参照图7)。基板搬运装置22、头移动装置23及安装头25配置在设于基台21b上的壳体21a内。安装头25具备:吸嘴25a,吸附元件;及升降装置(未图示),通过滚珠丝杠机构、线性马达等使吸嘴25a升降。
另外,安装机主体21除此以外还具备标记相机26、零件相机28等。标记相机26为了检测基板S的位置而从上方对附加于基板S的基准标记进行拍摄。零件相机28为了检测吸附错误、吸附偏离而从下方对吸附于吸嘴25a的元件进行拍摄。
安装控制装置29由公知的CPU、ROM、RAM等构成。安装控制装置29输入来自标记相机26、零件相机28的图像信号等。另外,安装控制装置29向基板搬运装置22、安装头25、头移动装置23等输出驱动信号。
如图4所示,供料器30是矩形状的盒式的带式供料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于在安装机主体21的壳体21a的前表面设置的供料器台40。该供料器30具备带盘32、带输送机构33、连接器35、轨道部件37及供给控制装置39(参照图7)。带盘32卷绕有带31。在带31上沿其长度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形成有腔室。在各腔室中收容有元件。这些元件由覆盖带31的表面的膜保护。带输送机构33从带盘32拉出带31并朝向元件供给位置送出。虽未图示,但是该带输送机构33具备:导带齿轮,在外周设有与以等间隔设于带31的导带齿轮卡合的卡合爪;及进给马达,驱动导带齿轮而使其旋转。供料器30通过进给马达以预定旋转量为单位驱动导带齿轮,以预定量为单位送出与导带齿轮卡合的带31,从而将收容于带31的元件依次朝向元件供给位置供给。收容于带31的元件通过在元件供给位置的近前剥离膜而成为在元件供给位置露出的状态,被吸嘴25a吸附。在连接器35的两侧具有向安装方向突出的两根定位销34。轨道部件37设于供料器30的下端,沿安装方向延伸。供给控制装置39由公知的CPU、ROM、RAM等构成,向带输送机构33(进给马达)输出驱动信号。另外,供给控制装置39能够经由连接器35与供料器30的安装目的地的控制部(安装控制装置29、管理装置80等)进行通信。
在供料器台40以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安装有多个供料器30。如图5所示,供料器台40是侧视呈L字状的台,具备插槽42、两个定位孔44及连接器45。在插槽42中***供料器30的轨道部件37。在两个定位孔44中***供料器30的两根定位销34,从而将供料器30定位于供料器台40。连接器45设于两个定位孔44之间,与供料器30的连接器35连接。
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各元件安装机20以在第一生产线10A和第二生产线10B中使相互的元件安装机20的供料器台40相对的方式配置。如图1所示,配置于第一生产线10A的第一装载机50A和配置于第二生产线10B的第二装载机50B相互隔开能够错开通过的间隔d地沿生产线移动。通过尽可能地缩小间隔d,能够将包括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生产***1紧凑地收入工厂内。
如图2所示,装载机50(第一装载机50A、第二装载机50B)被支撑于在多个元件安装机20的前表面及供料器保管库60的前表面相对于基板的搬运方向(X轴方向)平行地设置的导轨16。该装载机50以从设置有生产***1的工厂的地面F浮起的状态被支撑于导轨16。装载机50通过沿对应的生产线10(导轨16)移动而对各元件安装机20补给需要的供料器30、或者从各元件安装机20回收使用完毕的供料器30。
如图6所示,装载机50具备装载机移动装置51、供料器移载装置53、位置传感器57、监视传感器58及装载机控制装置59(参照图7)。装载机移动装置51使装载机50沿导轨16移动。该装载机移动装置51具备:马达52a,驱动用于使装载机50移动的驱动用带;及引导辊52b,在导轨16上滚动。供料器移载装置53在装载机50与元件安装机20、供料器保管库60之间移载供料器30。该供料器移载装置53具备:夹紧机构54,夹紧供料器30;及夹紧移动装置55,使夹紧机构54沿Y轴方向(前后方向)往复移动。位置传感器57是检测装载机50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移动位置的编码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监视传感器58构成为作为传感器部而具有投光部58a和受光部58b的激光扫描仪。该监视传感器58从投光部58a照射激光,并且受光部58b接收来自障碍物的反射光,从而检测障碍物。
另外,监视传感器58以将装载机50的行进方向(左方向及右方向)上的前方及侧方的预定范围(图1及图2中被涂成灰色的范围)作为检测区域的方式分别设置于基板S的搬运方向上的两端。另外,监视传感器58以使投光部58a及受光部58b的光轴朝向斜下方的方式设置于装载机50的下部。由此,监视传感器58将从地面F到预定高度为止作为检测区域,作为障碍物,主要能够检测人(作业者)的脚下。如上所述,装载机50以从地面F浮起的状态被支撑于导轨16。因此,监视传感器58对位于设有该监视传感器58的自身的装载机50的周围的人(脚下)进行检测(参照图8A),另一方面,在自身的装载机50与对方的装载机50错开通过时,不检测对方的装载机50(参照图8B)。即,第一装载机50A的监视传感器58在第一装载机50A与第二装载机50B错开通过时,不会将第二装载机50B检测为障碍物。同样地,第二装载机50B的监视传感器58在第二装载机50B与第一装载机50A错开通过时,不会将第一装载机50A检测为障碍物。
装载机控制装置59由公知的CPU、ROM、RAM等构成,从位置传感器57、监视传感器58输入检测信号,向装载机移动装置51、供料器移载装置53输出驱动信号。在更换供料器30的情况下,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装载机50将与保有应更换的供料器30的元件安装机20相对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而移动。若装载机50到达目标位置,则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供料器移载装置53,以便利用夹紧机构54夹紧装配于元件安装机20的供料器台40的使用完毕的供料器30,并且将其向近前拉入而回收到装载机50内。然后,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供料器移载装置53,以便利用夹紧机构54夹紧装载机50内的新的供料器30,并且向后方送出而装配于元件安装机20的供料器台40。
若在装载机50的行驶期间由监视传感器58检测到障碍物,则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行驶停止,直到不再检测到障碍物为止。如上所述,在设有该监视传感器58的自身的装载机50与对方的装载机50错开通过时,监视传感器58不会检测对方的装载机50,因此行驶不会被对方的装载机50妨碍。
在供料器保管库60中,为了收容多个供料器30,与设于元件安装机20的供料器台40相同结构的供料器台40设于与元件安装机20的供料器台40相同的高度。因此,装载机50能够在与供料器保管库60相对的位置,以与相对于元件安装机20的供料器台40装卸供料器30相同的动作,相对于供料器保管库60的供料器台40装卸供料器30。
AGV70一边在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各供料器保管库60与保管多个供料器30的仓库(未图示)之间移动,一边向各供料器保管库60补给搭载有生产所需的元件的供料器30、或者从供料器保管库60回收使用完毕的供料器30。如图7所示,AGV70具备AGV移动装置71、供料器移载装置73、位置传感器77、监视传感器78及AGV控制装置79。AGV移动装置71使AGV70沿预先规定的行驶路线行驶,具备行驶用的马达、转向装置。供料器移载装置73与上述装载机50的供料器移载装置53同样地,将供料器30向各生产线10的供料器保管库60移载。位置传感器77检测AGV70的行驶位置。监视传感器78与上述装载机50的监视传感器58同样地,例如通过作为传感器部而包括投光部78a和受光部78b的激光扫描仪来监视行进方向上的障碍物的有无。
AGV控制装置79由公知的CPU、ROM、RAM等构成,从位置传感器77、监视传感器78输入检测信号,向AGV移动装置71(马达)、供料器移载装置73输出驱动信号。AGV控制装置79控制AGV移动装置71,以使AGV70沿预先规定的行驶路线以与供料器保管库60相向的位置为目标位置而移动。当AGV70到达目标位置时,AGV控制装置79控制供料器移载装置73,以便从供料器保管库60的供料器台40回收使用完毕的供料器30,并且将新的供料器30装配于供料器保管库60的供料器台40。此外,若在AGV70的行驶期间由监视传感器78检测到障碍物,则AGV控制装置79停止行驶,直到不再检测到障碍物为止。
管理装置80是通用的计算机,如图7所示,具备CPU81、ROM82、HDD83(存储装置)及RAM84。管理装置80与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85及显示器86电连接。在HDD83中,除了生产计划以外,作为生产所需的各种信息,还存储有供料器保有信息、作业信息、状态信息等。这些信息以生产线10为单位被管理。在此,生产计划是规定在各元件安装机20中在哪个基板S上以何种顺序安装哪个元件另外制作几张这样安装而成的基板S(产品)等的计划。另外,供料器保有信息是与各元件安装机20、供料器保管库60所保有的供料器30相关的信息。在该供料器保有信息中,例如包含装配有供料器30的供料器台40的插槽编号、供料器ID、供料器30所具有的元件的种类(元件种类)、元件尺寸、元件剩余数量等。作业信息是与针对各元件安装机20的安装指示相关的信息。在该作业信息中包含吸嘴25a的种类、要安装的元件的种类及尺寸、安装位置等。状态信息是表示各元件安装机20的动作状况的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生产期间、异常发生期间等。
管理装置80通过有线与安装控制装置29连接为能够通信,与各生产线10的各元件安装机20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换。管理装置80从各元件安装机20接收动作状况并将状态信息更新为最新的信息。另外,管理装置80经由安装控制装置29与安装于各元件安装机20的供料器台40的供料器30的供给控制装置39连接为能够通信。管理装置80在供料器30被从元件安装机20卸下、或者新的供料器30被安装于元件安装机20时,从对应的元件安装机20接收装卸状况而将供料器保有信息更新为最新的信息。进而,管理装置80通过无线与装载机控制装置59连接为能够通信,与装载机50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换。另外,管理装置80通过无线与AGV控制装置79连接为能够通信,与AGV70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换。另外,管理装置80除此以外还与印刷装置12、印刷检查装置14、安装检查装置的各控制装置连接为能够通信,也进行来自对应的设备的各种信息的交换。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生产***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由管理装置80的CPU81执行的生产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当执行生产处理时,管理装置80的CPU81首先对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发送生产指令,以便按照生产计划开始产品的生产(S100)。当开始生产时,CPU81从各元件安装机20取得生产状况并更新各供料器30的元件剩余数量,在元件剩余数量剩余得较少而预测元件用尽的情况下,向对应的装载机50发送指示供料器30的更换的更换指令。装载机50若接收到更换指令,则移动(行驶)至与保有应更换的供料器30的元件安装机20相对的位置而进行供料器30的更换。
接着,CPU81判定在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中是否分别完成了预定数量的产品的生产(S110)。CPU81在判定为预定数量的生产完成时,使生产停止(S120),使第一生产线10A的第一装载机50A移动至第一位置后停止(S130)。该处理如下所述地进行:CPU81朝向第一装载机50A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发送包含目标停止位置(第一位置)的停止指令,接收到停止指令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第一装载机50A在目标停止位置停止。接着,CPU81使第二生产线10B的第二装载机50B从第一位置移动至在生产线的方向(基板搬运方向)上离开预定距离(后述的阈值Lref)以上的第二位置后停止(S140),结束生产处理。该处理如下所述地进行:CPU81朝向第二装载机50B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发送包含目标停止位置(第二位置)的停止指令,接收到停止指令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第二装载机50B在目标停止位置停止。图10是表示第一生产线及第二生产线的两台装载机堵塞通路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预定数量的生产完成时第一生产线及第二生产线的各装载机停止的停止位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在第一装载机50A和第二装载机50B的错开通过的间隔d较窄的情况下,若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的停止位置在生产线的方向(基板搬送方向)上重叠,则生产线间的通路被该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堵塞。在该情况下,作业者无法穿过生产线间。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各自的预定数量的生产完成时,如图11所示,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分别停止于在生产线的方向(基板搬运方向)上离开预定距离以上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由此,在使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停止之后,能够确保用于供作业者通过生产线间的通路。
CPU81在S110中判定为预定数量的生产未完成时,判定在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中的某一者的元件安装机20是否发生了异常(S150)。该判定是通过从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各元件安装机20取得状态信息来进行的。CPU81在判定为在某一个元件安装机20发生了异常时,使生产停止(S160)。此外,生产的停止仅在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中的包含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生产线中进行。然后,CPU81取得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各自的当前位置(S170)。该处理是通过从装载机控制装置59利用通信取得由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的各位置传感器57检测出的值来进行的。接着,CPU81判定第一装载机50A是否位于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S180)。CPU81在判定为第一装载机50A未位于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时,使该第一装载机50A当场停止(S190)。该处理如下所述地进行:CPU81将第一装载机50A的当前位置设定为目标停止位置,朝向第一装载机50A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发送包含目标停止位置的停止指令,接收到停止指令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第一装载机50A在目标停止位置停止。另一方面,CPU81在判定为第一装载机50A位于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时,使第一装载机50A移动至避开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的位置后停止(S200)。该处理如下所述地进行:将从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位置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设定为目标停止位置,将包含该目标停止位置的停止指令发送到第一装载机50A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接收到停止指令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第一装载机50A在目标停止位置停止。
接着,CPU81计算从在S190或者S200中使第一装载机50A停止的停止位置至第二装载机50B为止的生产线方向上的距离L(S210),并判定计算出的距离L是否不足阈值Lref(S220)。在此,阈值Lref被规定为作业者能够通过第一装载机50A与第二装载机50B之间的最小间隙。CPU81在判定为距离L为阈值Lref以上时,进一步判定第二装载机50B是否位于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S230)。CPU81在判定为第二装载机50B未位于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时,使第二装载机50B当场停止(S240),结束生产处理。该处理如下所述地进行:CPU81将第二装载机50B的当前位置设定为目标停止位置,朝向第二装载机50B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发送包含目标停止位置的停止指令,接收到停止指令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第二装载机50B在目标停止位置停止。CPU81在S200中判定为距离L不足阈值Lref、或者即使距离L为阈值Lref以上也在S210中判定为第二装载机50B位于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时,使第二装载机50B从第一装载机50A的停止位置离开阈值Lref以上、且移动至避开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的位置后停止(S250),结束生产处理。该处理如下所述地进行:基于第一装载机50A的停止位置和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位置来设定目标停止位置,将包含该目标停止位置的停止指令发送到第二装载机50B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接收到停止指令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第二装载机50B在目标停止位置停止。图12是表示在生产***的某一个元件安装机发生了异常时第一生产线及第二生产线的各装载机停止的停止位置的说明图。在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中的某一者的元件安装机20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除了在生产线方向上相互离开阈值Lref以上以外,还在避开了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附近的位置停止。由此,作业者能够通过生产线间而前往发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20的正面,确认该元件安装机20的状态、或者进行需要的作业。
CPU81在S140中判定为任一个元件安装机20均未发生异常时,进而判定AGV70是否进入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生产线间(S260)。该处理能够基于生产计划来进行判定、或者基于预先规定的AGV70的运行时间来进行判定。CPU81在判定为AGV70进入时,使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移动至避开该AGV70的行驶路线的位置后停止(S270),并返回S110。该处理如下所述地进行:CPU81基于AGV70的行驶路线来设定目标停止位置,对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的各装载机控制装置59发送包含目标停止位置的停止指令,接收到停止指令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控制装载机移动装置51以使对应的装载机50在目标停止位置停止。图13是表示在AGV进入时第一生产线及第二生产线的各装载机停止的停止位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如图所示,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在AGV70进入生产线间时,在不堵塞AGV70的行驶路线(图13中,参照粗线箭头)的位置停止。由此,AGV70能够对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各供料器保管库60顺畅地进行所需的供料器30的回收、补充。此外,CPU81在基于AGV70的供料器30的回收、补充完成而朝向生产线10以外移出时,使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的行驶再次开始。
在此,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要素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即,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生产线10A相当于本公开的第一生产线,第二生产线10B相当于第二生产线,供料器台40相当于装卸部,第一装载机50A相当于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第二装载机50B相当于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另外,AGV70相当于自动搬运装置。
另外,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只要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在某一个元件安装机20发生了异常时,停止于在生产线方向上相互离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或者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了预定的操作时,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停止于在生产线方向上相互离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图14是表示变形例的生产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对图14的处理中的与图9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省略其说明。在变形例的生产处理中,管理装置80的CPU81在S110中判定为预定数量的生产未完成时,判定是否由操作者进行了请求装载机50的停止的停止请求操作(S300)。该处理例如是通过判定是否由输入设备85进行了停止请求操作来进行的。CPU81在判断为未进行停止请求操作时,返回S110。另一方面,CPU81在判定为进行了停止请求操作时,使第一装载机50A当场停止(S310),取得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的当前位置(S320)。接着,CPU81计算从第一装载机50A的停止位置至第二装载机50B为止的距离L(S320),并判定计算出的距离L是否不足阈值Lref(S340)。CPU81在判定为距离L为阈值Lref以上时,使第二装载机50B当场停止(S350),返回S110。另一方面,CPU81在判定为距离L不足阈值Lref时,使第二装载机50B移动至从第一装载机50A的停止位置沿生产线的方向离开阈值Lref以上的位置后停止(S360),返回S110。此外,第一装载机50A的控制、第二装载机50B的停止控制见上述。由此,作业者能够在任意的时机下在确保了生产线间的通路的基础上使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停止。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在AGV70进入生产线间时,停止于在生产线方向上相互离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但是,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也可以在与AGV70的进入无关地预先指定的时间段内,停止于在生产线方向上相互离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由此,作业者能够在指定的时间段通过生产线间而进行需要的作业。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管理装置80(CPU81)在停止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时,从两台装载机50A、50B取得当前位置,并且以使两台装载机50A、50B在相互离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停止的方式设定目标停止位置,将包含目标停止位置的停止指令向两台装载机50A、50B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发送。但是,两台装载机50A、50B的装载机控制装置59也可以通过相互通信来掌握对方的装载机的当前位置,从而以使两台装载机50A、50B在离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停止的方式自身设定目标停止位置来进行控制。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产***的概略结构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产***101具备:能够开闭的围栏102,分别设于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两端,用于防止人侵入生产线间;及锁定装置103,将围栏102锁定为封闭状态。锁定装置103由管理装置80的CPU81控制。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产处理的流程图。在此,图16的生产处理与图14的生产处理的不同点在于,取代S300而执行S400,并且在S350、S360之后执行S410的处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管理装置80的CPU81在S110中判定为预定数量的生产未完成时,判定是否进行了围栏102的锁定解除的请求(S400)。CPU81在判断为没有进行锁定解除的请求时,返回S110。另一方面,CPU81在判定为进行了锁定解除的请求时,与图14的生产处理的S310~S360同样地,使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在相互离开预定距离(阈值Lref)以上的位置停止。然后,CPU81控制锁定装置103以便解除围栏102的锁定(S410),并返回S110。由此,第二实施方式的生产***101在通常时通过利用锁定装置103将围栏102锁定为封闭状态,能够防止人侵入生产线间。另外,生产***101在存在有锁定解除的请求时,在使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在相互离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停止后,解除挡板102的锁定,从而能够在生产线间确保能够供人通过的通路。CPU81在人从生产线间退出,围栏102被封闭并且被请求锁定时,控制锁定装置103以便锁定围栏102,之后,再次开始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的行驶。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也可以不具备监视传感器58。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产***的概略结构图。如图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产***201在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的两端具备用于检测人(作业者)侵入生产线间的侵入检测传感器202。侵入检测传感器202例如构成为透射型的光学传感器,具备:发光部202a,设于第一生产线10A及第二生产线10B中的一方的生产线的端部;及受光部202b,以与发光部202a相对的方式设于另一方的生产线的端部。向生产***201的管理装置80输入来自侵入检测传感器202的检测信号。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生产处理的流程图。在此,图18的生产处理与图14的生产处理的不同点在于,取代S300而执行S500。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管理装置80的CPU81在S110中判定为预定数量的生产未完成时,判定是否由侵入检测传感器202检测到人的侵入(S500)。CPU81在判断为未检测到人的侵入时,返回S110。另一方面,CPU81在判定为检测到人的侵入时,与图14的生产处理的S310~S360同样地,使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在相互离开预定距离(阈值Lref)以上的位置停止,返回S110。由此,能够确保能够供人穿过生产线间的通路。CPU81在通过侵入检测传感器202检测到人侵入生产线间之后,当通过侵入检测传感器202检测到人从生产线间退出时,重新开始第一装载机50A及第二装载机50B的行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公开的生产***具备:第一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沿基板搬运方向整齐排列并且设有供供料器进行装卸的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及第二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与所述第一生产线并行地整齐排列并且以与所述第一生产线的所述装卸部相对的方式设有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其主旨在于,所述生产***具有: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沿所述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及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隔开能够与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错开通过的间隔地沿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在生产停止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
本公开的生产***具备相互并行地排列的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及隔开能够相互错开通过的间隔地分别设于各生产线的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生产停止时在基板搬运方向(生产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由此,即使缩小生产线间的间隔,也能够成为在停止生产时能够在生产线间确保供人穿过的空间的生产***。
在这样的本公开的生产***中,也可以是,在生产因预定数量的生产完成而停止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分别移动至预先规定的停止位置并停止,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的停止位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的停止位置被规定为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这样,在停止生产线后,能够确保用于供人通过生产线间的通路。
另外,在本公开的生产***中,也可以是,在生产因发生了预定的异常而停止时,若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则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若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未相互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则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向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移动后停止。这样,在发生了异常时,能够一边确保用于供作业者通过生产线间的通路,一边使各供料器更换装置提前停止。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生产因构成所述第一生产线及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元件安装机中的某一个元件安装机产生了异常而停止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于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且避开产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的附近的位置。这样,在某一个元件安装机发生了异常时,能够确保用于供作业者前往该元件安装机而进行异常的确认、需要的作业的作业空间。
另外,在本公开的生产***中,也可以是,在因预定的操作而被进行了停止的指示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这样,作业者能够在任意的时机下确保生产线间的通路,并在此基础上使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
进而,在本公开的生产***中,也可以是,所述生产***具有自动搬运装置,该自动搬运装置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段或者时间表,沿预先规定的行驶路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生产线及所述第二生产线搬入搬出供料器,在所述自动搬运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生产线及所述第二生产线搬入搬出供料器的时机下,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于避开所述行驶路线的位置。这样,能够顺畅地进行基于自动搬运装置的供料器的回收、补充。
本公开的第二生产***具备:第一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沿基板搬运方向整齐排列并且设有供供料器进行装卸的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及第二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与所述第一生产线并行地整齐排列并且以与所述第一生产线的所述装卸部相对的方式设有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其主旨在于,所述生产***具有: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沿所述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隔开能够与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错开通过的间隔地沿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能够开闭的围栏,用于防止人向由所述第一生产线和所述第二生产线包围的区域侵入;及锁定装置,将所述围栏锁定为封闭状态,在被请求了所述锁定装置的锁定的解除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在被请求了锁定的解除时,所述锁定装置在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之后解除锁定。
本公开的第三生产***具备:第一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沿基板搬运方向整齐排列并且设有供供料器进行装卸的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及第二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与所述第一生产线并行地整齐排列并且以与所述第一生产线的所述装卸部相对的方式设有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其主旨在于,所述生产***具有: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沿所述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隔开能够与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错开通过的间隔地沿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及侵入检测传感器,检测人向由所述第一生产线和所述第二生产线包围的区域的侵入,在通过所述侵入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的侵入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送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制造产业等中。
附图标记说明
1、101、201:生产***10:生产线10A:第一生产线10B:第二生产线12:印刷装置14:印刷检查装置16:导轨20:元件安装机21:安装机主体21a:壳体21b:基台22:基板搬运装置23:头移动装置24:滑动件25:安装头25a:吸嘴26:标记相机28:零件相机29:安装控制装置30:供料器31:带32:带盘33:带输送机构34:定位销35:连接器37:轨道部件39:供给控制装置40:供料器台42:插槽44:定位孔45:连接器50:装载机50A:第一装载机50B:第二装载机51:装载机移动装置52a:马达52b:引导辊53:供料器移载装置54:夹紧机构55:夹紧移动装置57:位置传感器58:监视传感器58a:投光部58b:受光部59:装载机控制装置60:供料器保管库70:AGV 71:AGV移动装置73:供料器移载装置77:位置传感器78:监视传感器78a:投光部78b:受光部79:AGV控制装置80:管理装置81:CPU 82:ROM 83:HDD 84:RAM85:输入设备86:显示器102:围栏103:锁定装置202:侵入检测传感器202a:发光部202b:受光部S:基板。

Claims (8)

1.一种生产***,具备:
第一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沿基板搬运方向整齐排列并且设有供供料器进行装卸的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及
第二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与所述第一生产线并行地整齐排列并且以与所述第一生产线的所述装卸部相对的方式设有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其中,
所述生产***具有:
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沿所述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及
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隔开能够与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错开通过的间隔地沿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
在生产停止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其中,
在生产因预定数量的生产完成而停止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分别移动至预先规定的停止位置并停止,
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的停止位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的停止位置被规定为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其中,
在生产因发生了预定的异常而停止时,若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则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若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未相互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则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向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移动后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其中,
在生产因构成所述第一生产线及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元件安装机中的某一个元件安装机产生了异常而停止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于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分离所述预定距离以上、且避开产生了异常的元件安装机的附近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其中,
在因预定的操作而被进行了停止的指示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其中,
所述生产***具有自动搬运装置,所述自动搬运装置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段或者时间表,沿预先规定的行驶路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生产线及所述第二生产线搬入搬出供料器,
在所述自动搬运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生产线及所述第二生产线搬入搬出供料器的时机下,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于避开所述行驶路线的位置。
7.一种生产***,具备:
第一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沿基板搬运方向整齐排列并且设有供供料器进行装卸的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及
第二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与所述第一生产线并行地整齐排列并且以与所述第一生产线的所述装卸部相对的方式设有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其中,
所述生产***具有:
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沿所述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
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隔开能够与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错开通过的间隔地沿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
能够开闭的围栏,用于防止人向由所述第一生产线和所述第二生产线包围的区域侵入;及
锁定装置,将所述围栏锁定为封闭状态,
在被请求了所述锁定装置的锁定的解除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运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
在被请求了锁定的解除时,所述锁定装置在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及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停止之后解除锁定。
8.一种生产***,具备:
第一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沿基板搬运方向整齐排列并且设有供供料器进行装卸的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及
第二生产线,包括多个元件安装机,所述多个元件安装机与所述第一生产线并行地整齐排列并且以与所述第一生产线的所述装卸部相对的方式设有装卸部,将从装配于该装卸部的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向基板安装,其中,
所述生产***具有:
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沿所述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一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
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隔开能够与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错开通过的间隔地沿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整齐排列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该第二生产线的各元件安装机的装卸部装卸供料器,从而进行供料器的更换;及
侵入检测传感器,检测人向由所述第一生产线和所述第二生产线包围的区域的侵入,
在通过所述侵入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的侵入时,所述第一供料器更换装置和所述第二供料器更换装置在所述基板搬送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地停止。
CN202080099234.XA 2020-04-09 2020-04-09 生产*** Pending CN1153806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6012 WO2021205612A1 (ja) 2020-04-09 2020-04-09 生産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0638A true CN115380638A (zh) 2022-11-22

Family

ID=7802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234.XA Pending CN115380638A (zh) 2020-04-09 2020-04-09 生产***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1933A1 (zh)
EP (1) EP4135501A4 (zh)
JP (1) JP7331249B2 (zh)
CN (1) CN115380638A (zh)
WO (1) WO20212056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6449A (zh) * 2020-05-12 2021-11-16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物料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6946A (ja) * 2004-01-27 2005-08-11 Yamaha Motor Co Ltd 実装機の部品残数管理方法および同装置
CN104429174B (zh) * 2012-07-13 2017-03-08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
JP6379354B2 (ja) * 2015-01-27 2018-08-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実装ライン及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08602165B (zh) * 2016-02-17 2020-04-28 株式会社富士 生产线的安全***
JP6780901B2 (ja) * 2016-08-26 2020-11-04 株式会社Fuji 移動体
JP6817005B2 (ja) * 2016-09-23 2021-01-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システム、自律走行台車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JP6788118B2 (ja) * 2017-07-20 2020-11-18 株式会社Fuji 作業システム
JP6945721B2 (ja) * 2018-03-15 2021-10-06 株式会社Fuji 実装関連装置及び実装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35501A4 (en) 2023-05-31
US20230171933A1 (en) 2023-06-01
JP7331249B2 (ja) 2023-08-22
WO2021205612A1 (ja) 2021-10-14
EP4135501A1 (en) 2023-02-15
JPWO2021205612A1 (zh) 2021-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2345B (zh) 作业***
CN107926138B (zh) 元件安装线
CN110431928B (zh) 安装***及显示控制装置
US11683922B2 (en)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JP7176063B2 (ja) 部品実装ライン
WO2018198333A1 (ja) 作業システム
CN115380638A (zh) 生产***
CN112154718B (zh) 元件安装***
CN115004878B (zh) 元件安装机以及元件安装***
WO2022101991A1 (ja) 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並びに作業装置
CN114391308B (zh) 供料器及元件安装机
WO2023047464A1 (ja) 作業装置および実装システム
JP6964742B2 (ja) 作業システム
WO2022079858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20014021A (ja) ユニット保管庫および部品実装ライン
JP2020014019A (ja) 部品実装ライン
WO2021181538A1 (ja) 生産システム
WO2022044081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US20240239639A1 (en) Transport cart
WO2022101992A1 (ja) 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並びに作業装置
CN116491236A (zh) 元件安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