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4813A -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4813A
CN115274813A CN202211019028.0A CN202211019028A CN115274813A CN 115274813 A CN115274813 A CN 115274813A CN 202211019028 A CN202211019028 A CN 202211019028A CN 115274813 A CN115274813 A CN 115274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pix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90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90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48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4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4813A/zh
Priority to US17/993,671 priority patent/US2024007425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显示板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像素电路;多条平行分布的信号线,位于像素电路背离基底的一侧;信号线通过第一导电孔与信号线下方的走线连接;显示阵列,位于信号线背离基底的一侧;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信号线具有与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交叠的重合部分;其中,至少两个重合部分对应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且具有第一导电孔,该至少两个重合部分在基底上的垂直投影相同。本申请技术方案解决了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显示色偏问题,提高了图像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电子设备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是显示面板。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由于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以及构造与制程较简单等诸多优点,成为当前主流显示面板之一。
OLED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上的显示阵列,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阵列基板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上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与子像素连接,用于控制子像素进行图像显示。
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在相同视角下进行同一亮度显示时,存在显示色偏问题,影响图像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板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像素电路;多条平行分布的信号线,位于像素电路背离基底的一侧;信号线通过第一导电孔与信号线下方的走线连接;
显示阵列,位于信号线背离基底的一侧;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
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信号线具有与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交叠的重合部分;
其中,至少两个重合部分对应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且具有第一导电孔,该至少两个重合部分在基底上的垂直投影相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中,信号线具有与子像素交叠的重合部分,至少两个重合部分对应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且具有第一导电孔,由于该至少两个重合部分在基底上的垂直投影相同,能够使得该至少两个重合部分所对应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具有相同或是相近似的平坦程度,从而使得相同发光颜色的子像素在相同视角下进行同一亮度显示时,具有相同的显示效果,解决了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显示色偏问题,提高了图像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中显示区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信号线与子像素的布局方式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显示面板在切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中信号线与子像素的布局方式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显示面板在切线A-A方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8为图6所示显示面板在A-A方向上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中信号线与子像素的布局方式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一行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一行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同一行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同一行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第一电极平坦程度不一致导致显示色偏的原理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解决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显示色偏的原理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图1为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AA和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区AA设置有像素结构以及数据线101。其中,像素结构包括子像素及其连接的像素电路,为了便于清楚示意显示面板中布线方式,图1中并未示出像素结构。其中,数据线101用于为像素电路提供数据信号,以控制子像素进行发光显示。
在第一方向上,显示区AA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非显示区BB1。其中,第一方向Y平行于数据线101的延伸方向。一个第一非显示区BB1具有绑定区103,用于焊接显示驱动芯片以及设置扇出线102。在图1所示方式中,设置下端的第一非显示区BB1用于设置绑定区103和扇出线102。
一般的,在非显示区BB还设置用于为像素电路提供扫描信号的扫描电路。扫描电路位于在第二方向X上与显示区AA相邻的非显示区BB,图1中未示出扫描电路。扫描电路和数据线101朝向同一第一非显示区BB1的一端都需要连接扇出线102,以便于通过扇出线102连接至位于该第一非显示区BB1的绑定区103。
如图1所示,对于需要设置绑定区103的第一非显示区BB1,在靠近显示区AA的顶角区域(如图1中右下角区域),需要同时设置扫描电路以及数据线101的扇出线102,导致该顶角区域的边框宽度较大。而且当前显示面板中显示区AA的四个顶角多采用R角设置,即顶角区域为外凸的圆弧。为了提高显示质量,在圆弧状的R角位置,子像素需要适配圆弧状R角呈阶梯状摆放,这部分子像素引出到非显示区BB的布线都需要设置在R角附近的非显示区,也就是说,在该第一非显示区BB1靠近R角区域布线的数量较多,导致该区域的边框宽度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区AA的顶角不局限于为R角的设计方式,显示区AA也可以为具有直角顶角的矩形显示区。
为了降低显示面板在顶角区域的边框宽度,可以将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数据线101从显示区AA的中间区域通过扇出线102引出,从而减少显示面板在顶角区域的布线数量,进而降低在顶角的边框宽度。当将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数据线101从显示区AA的中间区域通过扇出线102引出时,实现方式可以如图2和图3所示。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图2为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中显示区的区域划分示意图。该方式中,非显示区BB包括在第二方向X上和显示区AA相邻的第二非显示区BB2,其中,第二方向X和第一方向Y垂直,且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均平行于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
在第二方向X上,显示区AA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二非显示区BB2。在第二方向X上,显示区AA包括第一子显示区AA1以及两个第二子显示区AA2,该两个第二子显示区AA2分别位于第一子显示区AA1的两侧,也就是说,在第二非显示区BB2和第一子显示区AA1之间均具有一个第二子显示区AA2。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虚线仅是用于示意显示AA在第二方向X上的区域分布,以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布线进行清楚说明,实际显示面板中并不存在视觉可见的边界结构。
在第一子显示区AA1和第二子显示区AA2均包括多条数据线101。第一子显示区AA1设置多条平行于第一方向Y的第一连接线11。第二子显示区AA2中的数据线101通过第二连接线12和第一连接线11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线11与扇出线102连接。其中,第二连接线12平行于第二方向X。可以基于需求设定第二连接线12的布线方向,其他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第二连接线12沿着与第二方向X具有大于0°且小于90°的夹角。
为了便于第二连接线12连接所对应的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设置第一连接线11可以与数据线101同层,第二连接线12与第一连接线11和数据线101均不同层。这样,对于需要通过第二连接线12所连接的一组第一连接线11和数据线101,第一连接线11和数据线101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导电孔Via1与第二连接线12连接,而且能够使得该第二连接线12与该组第一连接线11和数据线101之间的其他第一连接线11以及数据线101绝缘交叉,便于数据线101、第一连接线11和第二连接线12的布线。
相对图1所示方式,图2和图3所示方式能够将位于第二子显示区AA2的数据线101通过位于第一子显示区AA1的第一连接线11引出,与扇出线102连接,无需在显示面板顶角区域设置数据线101的扇出线,降低该顶角区域的布线数量,从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在顶角区域的边框宽度。
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数据线101与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相对的重合部分会导致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不平坦,如果数据线101所连接第一导电孔Via1随机设置,导致一些数据线101的第一导电孔Via1位于重合部分内,一些数据线101的第一导电孔Via1位于重合部分之外。这样,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表面结构并不相同,进而导致相同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平坦程度不同,使得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在相同视角下进行同一亮度显示时,存在显示色偏问题,影响图像显示质量。
另外,相对图1所示方式,图2所示方式由于增加了第一连接线11、第二连接线12及其所连接的第一导电孔Via1,对第一电极平坦性的影响更大,会进一步加重显示面板中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显示色偏问题。
图2和图3所示方式,导致第一电极211平坦性变差的原因如下:
为了便于设置第一连接线11、第二连接线12以及第一导电孔Via1,需要在像素电路和子像素之间设置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位于子像素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第二金属层位于像素电路和第一金属层之间。第一金属层至少用于制备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第二金属层至少用于制备第二连接线。
为了使得子像素具有较为平坦的设置表面,需要在第一金属层和子像素之间设置第一有机层。为了使得第一金属层的具有较为平坦的设置表面,在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需要设置第二有机层。
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需要分别通过第一导电孔Via1和下方对应走线连接。如果第一导电孔Via1的孔径较小,可以把第一导电孔Via1设置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子像素之间的间隙,避免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上第一导电孔Via1对第一电极的平坦性造成影响。但是由于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所连接的第一导电孔Via1是形成在第一有机层中,相比于显示面板中的无机膜层,第一有机层的厚度较大,比如,第一有机层的厚度可以是显示面板中的无机膜层的厚度的4~10倍,从而,形成在有机层中的第一导电孔Via1的孔径较大,无法使得所有第一导电孔Via1和子像素21的像素开口不交叠,所以至少部分第一导电孔Via1势必会设置在子像素的下方,从而影响第一电极的平坦性。
需要通过涂布方式形成第一有机层,一方面,基于涂布工艺设备的限制,无法将其第一有机层厚度做的足够大,以完全平坦化子像素设置表面,另一方面,如果第一有机层的厚度过大,在第一有机层内形成第一电极和下方金属层连接的导电孔时,需要很大的曝光量,增加工艺难度以及制作成本。基于此,无法通过形成厚度足够大的第一有机层以消除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及其所连接第一导电孔Via1对上方第一电极平坦性的影响。
为了解决显示面板中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显示色偏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如图4和图5所示。
参考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信号线与子像素的布局方式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显示面板在切线A-A方向的剖面图,所示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10,阵列基板10包括:基底11;位于基底11上的像素电路12;多条平行分布的信号线100,信号线100位于像素电路12背离基底11的一侧;信号线100通过第一导电孔Via1与信号线100下方的走线13连接,也就是说,信号线100需要通过第一导电孔Via1与朝向基底11一侧的走线13连接;
显示阵列20,位于信号线100背离基底11的一侧;显示阵列20包括多个子像素21;
在垂直于基底11的方向上,信号线100具有与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交叠的重合部分100a;
其中,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对应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21且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该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
如下述实施例描述,走线13包括第二连接线12,用于连接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或,走线13用于连接数据线101和像素电路12。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线100具有与子像素21交叠的重合部分100a,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对应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21且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由于该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能够使得该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所对应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具有相同或是相近似的平坦程度,子像素在相同视角下进行同一亮度显示时,具有相同的显示效果,解决了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21多的显示色偏问题,提高了图像显示质量。
可选的,显示面板为OLED面板,子像素21为OLED发光元件。子像素21包括:位于信号线100背离基底11一侧的第一电极211;位于第一电极背离基底11一侧的有机发光层212;位于有机发光层212背离第一电极211一侧的第二电极213。第一电极211为OLED发光元件的阳极,第二电极213为OLED发光元件的阴极。显示阵列20包括:像素定义层16,像素定义层16包括多个和子像素21一一对应的像素开口;以及基于像素开口形成的子像素21。其中,像素开口露出子像素21的部分第一电极211,有机发光层212位于像素开口所露出的第一电极211的表面上。各个子像素21就有公共的第二电极213。在垂直于基底11的方向上,重合部分100a位于所对应的像素开口内。
第一电极211朝向像素电路12的一侧具有第二导电孔Via2,第二导电孔Vai2用于使得第一电极211和像素电路12中晶体管连接。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基底11的方向上,第一电极211所连接的第二导电孔Via2所对应的像素开口无交叠。
在平行于基底11的方向,信号线100具有凸起结构31。第一导电孔Via1位于凸起结构21朝向基底11的一侧。通过设置凸起结构31,能够在采用较小宽度(比如信号线100的未设置凸起结构31的位置的宽度)信号线100的同时,便于提供设置第一导电孔Via1的位置,即将第一导电孔Via1设置于凸起结构31处,且能够降低第一导电孔Via1与下方走线13的接触电阻。另外,设置重合部分100a具有多个凸起结构31,部分凸起结构31用于设置第一导电孔Via1,另一部分凸起结构31用于使得不同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在相同灰阶下亮度的一致性,还可以设置显示面板如图6和图7所示。
参考图6和图7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中信号线与子像素的布局方式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显示面板在切线A-A方向的一种剖面图,在图4和图5所示方式基础上,图6和图7所示方式设置重合部分100a朝向基底11的一侧还具有辅助孔Via’;辅助孔Via’与信号线100下方的金属层断路。
在图6和图7所示方式中,对于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且对应相同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重合部分100a,不仅能够通过设置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提升相同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还能够通过设置辅助孔Via’,提升相同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故能够在图4和图5所示方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相同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解决相同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色偏问题,提高显示质量。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平行于基底11的方向上,重合部分100a的一侧具有凸起结构31,辅助孔Via’以及第一导电孔Via1分别位于对应凸起结构31朝向基底11的一侧。通过设置凸起结构31,能够在采用较小宽度信号线100的同时,便于设置辅助孔Via’以及第一导电孔Via1,且能够降低第一导电孔Via1与下方走线13的接触电阻。另外,设置重合部分100a具有多个凸起结构31,部分凸起结构31用于设置辅助孔Via’以及第一导电孔Via1,另一部分凸起结构31用于使得不同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重合部100a中孔结构的一致性,从而使得所对应的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设置对应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不同的重合部100a具有相同数量的通孔,通孔包括辅助孔Via’和第一导电孔Via1。例如,对于图6中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21a和子像素21b,二者均对应四个通孔,其中,子像素21a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上,对应左侧一条信号线100具有两个辅助孔Via’,对应右侧一条信号线100具有两个第一导电孔Via1;子像素21b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上,对应左侧一条信号线100具有两个辅助孔Via’,对应右侧一条信号线100具有一个辅助孔Via’以及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这样,对于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由于重合部分100a具有相同数量的通孔,能够使得不同重合部分100a的平坦程度受到通孔影响程度相同或是相近,从而提高所对应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
可选的,对于对应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重合部分100a,为了使得重复部分100a中通孔对第一电极211的平坦程度具有较为一致的影响程度,设置至少一种发光颜色子像素21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中,各个重合部分100a均具有相同数量的通孔。例如,对于图6中所有与子像素21a和子像素21b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21,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都设置有四个通孔。这样,该至少一种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具有均为一致的平坦程度,从而避免该至少一种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显示色偏问题。显然,其他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对应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重合部分100a中,至少两个100a所对应的通孔数量相同,如是能够使得该至少两个100a所对应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对应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在垂直于基底11的方向上,不同的重合部100a的多个通孔相对于所对应第一电极211的设置位置相同。如图6中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21a和子像素21b,二者为相同的四边形结构,二者所对应的四个通孔相对于所在四边形的布局位置相同。这样,能够使得该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所对应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
可选的,为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一电极211的平坦程度,如图6所示,可以设置与子像素21a和子像素21b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21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中,在垂直于基底11的方向上,重合部分100a的多个通孔相对于所对应第一电极211的设置位置均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一种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扇出线102。设置显示阵列20具有多列子像素21。第一方向Y为显示阵列20的列方向。信号线100包括数据线101,一列子像素21所连接的像素电路12对应连接一条数据线101,且数据线101位于一列子像素21的下方,使得数据线101具有与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相对的所述重合部分100a。这样,对于采用图1所示方式连接扇出线102时,能够解决由于数据线101的重合部分100对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影响,使得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21具有相同或是相***坦程度的第一电极211,从而解决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显示色偏问题。
当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扇出线102时,每个子像素21对应一个重合部分100a,重合部分100a为数据线101与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在垂直于基底11方向上相对的交叠部分。
对于采用图2所示的方式连接扇出线102,同样可以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设置重合部分1001及其通孔。
当采用图2所示的方式连接扇出线102时,结合图2-图7所示,显示阵列20具有多列子像素21。第一方向Y为显示阵列20的列方向。信号线100以及显示阵列20均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在垂直信号线100的方向(第二方向X)上,显示区AA包括:第一子显示区AA1以及位于第一子显示区AA1和非显示区BB之间的第二子显示区AA2;第一子显示区AA1以及第二子显示区AA2均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101。信号线100包括数据线101以及位于第一子显示区AA1的第一连接线11,第一连接线11位于相邻两条数据线101之间。第二子显示区AA2内的数据线101通过第二连接线12与第一连接线11连接;第一连接线11位于显示阵列20朝向基底11的一侧。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重合部分100a包括:数据线101与第一电极211交叠的第一子重合部分41和/或第一连接线11与第一电极211交叠的第二子重合部分42。这样,可以使得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采用图2所示的方式连接扇出线102,在第一子显示区AA1,两个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垂直投影相同包括: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第一子重合部分41在基底11上垂直投影相同,且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第二子重合部分42在基底11上垂直投影相同。在第一子显示区AA1,两个重合部分100a具有相同数量的通孔包括: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第一子重合部分41具有相同的通孔,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第二子重合部分42具有相同的通孔。在第一子显示区AA1,两个重合部分100a的通孔相对于所对应第一电极211的设置位置相同包括: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第一子重合部分41中通孔相对于所对应第一电极211的设置位置相同,且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第二子重合部分42中通孔相对于所对应第一电极211的设置位置相同。这样,在第一子显示区AA1,可以使得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
每个子像素21对应一个重合部分100a。当采用图2所示的方式连接扇出线102时,在第一子显示区AA1中,每一列子像素21在垂直于基底11的方向上与一条数据线101以及一条第一连接线11相对设置,重合部分100a包括:数据线101与第一电极211交叠的第一子重合部分41以及第一连接线11与第一电极211交叠的第二子重合部分42。在第二子显示区AA2中,重合部分100a包括:数据线101与第一电极211交叠的第一子重合部分41。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子显示区AA1中,子像素21朝向基底11的一侧具有一条数据线101以及一条第一连接线11;对于同一子像素21,第一子重合部分41以及第二子重合部分42对称的设置在子像素21中心的两侧。这样,便于第一子显示区AA1中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的布线以及通孔布局。可选的,可以设置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具有相同的线宽。
其中,第一子重合部分41以及第二子重合部分42对称的设置在子像素21中心的两侧是指,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子重合部分41以及第二子重合部分42对称,二者具有相同的形状,且具有相同数量通孔以及相同通孔的布局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采用图2布线方式,则一部分数据线101的第一子重合部分41需要设置两个第一导电孔Via1,一部分数据线101的第一子重合部分41需要设置一个导电孔Via1。如对于第二子显示区AA2中的数据线101,至少一个第一子重合部分41需要具有两个第一导电孔Via1,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线12,以便于和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的第一连接线11连接,另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使得数据线101和像素电路12连接。如对于位于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的数据线101,第一子重合部分41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使得数据线101和像素电路12连接。而同一第一连接线11中,第二子重合部分101具有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线12。
为了便于第一连接线11布线,同时使得第一子显示区AA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设置多条第一连接线11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子显示区AA1中,且第一连接线11在第一方向Y上,贯穿整个显示区AA。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11和第二子显示区AA2中数据线101的连接方式可以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线11和所连接的数据线101通过一条第二连接线12连接。此时,对于一条第一连接线11,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二子重合部分42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线12;对于一条数据线101,只需要一个第一子重合部分41具有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线12的第一导电孔Via1。
如上述,部分第一子重合部分41需要设置两个第一导电孔Via1,分别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线11以及像素电路12。对于无需连接第一连接线11的数据线101,其第一子重合部分41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像素电路12。同一条第一连接线11中,可以设置一个或是多个第二子重合部分42具有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线12的第一导电孔Via1。
为了使得不同重合部分100a具有相同的通孔结构,对于同一子像素21,可以设置第一子重合部分41与第二子重合部分42均具有两个通孔;对于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的第一子重合部分41,至少一个通孔为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数据线101与像素电路12;对于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的第二子重合部分42,至少一个通孔为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线12。
结合图2-图7所示,第一连接线11与数据线101均位于第一金属层31;第二连接线11位于第二金属层32,第一金属层31位于第一电极211所在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32之间。具体的,在像素电路12和子像素21之间设置第一金属层31和第二金属层32;在垂直于基底11的方向上,第一金属层31位于子像素21和第二金属层32之间,第二金属层32位于像素电路12和第一金属层31之间;第一金属层31至少用于制备数据线101和第一连接线11,第二金属层32至少用于制备第二连接线12。第一金属层31为第一电极211所在金属层下方最近邻的一层金属层,当采用第一金属层31制备第一连接线11以及数据线101时,第一导电孔Via1会对第一电极211的平坦性造成影响,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使得至少一种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
像素电路12包括多个晶体管。其中,数据线101与对应晶体管的源极或是漏极连接。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与对应晶体管的源极或是漏极连接。数据线101通过第二金属层32制备的走线,与对应晶体管的源极或是漏极连接。通过第一金属层31以及第二金属层32制备的走线,将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与对应晶体管的源极或是漏极连接。
其中,像素电路12可以为包括7个晶体管和1个存储电容的7T1C像素电路,或是包括8个晶体管和1个存储电容的8T1C像素电路,也可以采用其他像素电路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像素电路12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7所示,像素电路12包括晶体管,晶体管的源极以及漏极位于第三金属层33;其中,第三金属层33位于第二金属层32与基底11之间。这样,不仅能够通过第一金属层31制备第一连接线11和数据线101,通过第二金属层32制备第二连接线12,还可以利用第一金属层31以及第二金属层32制备的走线以及导电孔,实现像素电路12中晶体管和第一电极211的电连接,实现像素电路中晶体管与数据线101的连接,通过较少数量的金属层即可实现显示面板中电路布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7所示,第一金属层31与子像素21之间具有第一有机层14;第一金属层31与第二金属层32之间具有第二有机层15。通过在第一金属层31和子像素12之间设置第一有机层14,能够保证子像素21具有较为平坦的设置表面,通过在第一金属层31和第二金属层32之间需要设置第二有机层15,能够保证第一金属层31的具有较为平坦的设置表面。
如上述,受限于有机层的形成工艺以及第一电极211所连接的导电孔时的曝光量,不能通过厚度较大的第一有机层14完全保证第一电极211具有较好的平坦性,基于此,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设置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能够提高第一电极211的平坦程度一致性,使得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中,不同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的平坦程度相同或是相近,解决色偏问题。
如上述,对于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至少两个重合部分100a中,重合部分100a朝向基底11的一侧还设置有辅助孔Via’。第一金属层31与第二金属层32之间具有第二有机层15,基于第二有机层15形成辅助孔Via’以及第一导电孔Via1。一种方式中,辅助孔Via’的深度不小于第二有机层15的厚度。当辅助孔Via’的深度不小于第二有机层15的厚度时,辅助孔Via’贯穿第二有机层15,可以如图5和图7所示,设置辅助孔Via’的深度等于第二有机层15的厚度,也可以设置辅助孔Via’的深度大于第二有机层15的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显示阵列20中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三种子像素21,该三种子像素21包括:第一子像素01、第二子像素02以及第三子像素03。其中,同一发光颜色的子像素21采用同一图案填充进行图示说明。如所有第一子像素01采用同一尺寸以及图案填充,所有第二子像素02采用同一尺寸以及图案填充,所有第三子像素03采用同一尺寸以及图案填充。可选的,第一子像素01出射蓝光,第二子像素02出射红光,第三子像素03出射绿光。
其他方式中,显示面板的切面图还可以如图8所示,设置辅助孔Via’的深度小于第二有机层15的厚度。
参考图8所示,图8为图6所示显示面板在A-A方向上的另一种剖面图,与图5和图7所示方式不同在于,在图8所示方式中,辅助孔Via’未贯穿第二有机层15,辅助孔Via’的深度小于第二有机层15的厚度,辅助孔Via’的底部位于第二有机层15内。
为了降低阻抗,补偿第二子显示区AA2中数据线101由于连接第一连接线11导致的电信号衰减,还可以设置显示面板中布线方式如图9所示。
参考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与图2所示方式不同在于,图9所示方式中,第一连接线11和所连接的数据线101通过多条第二连接线12连接。此时,对于一条第一连接线11,多个第二子重合部分42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线12;对于一条数据线101,多个第一子重合部分41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第二连接线12。
在图9所示方式中,为了保证显示区AA中不同区域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设置第二连接线12在显示区AA中均匀分布。
参考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与图2所示方式不同在于,图10所示方式中,信号线100还包括:第三连接线13,第三连接线13位于第二子显示区AA2,且与第一连接线11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在第二子显示区AA2,重合部分100a包括:数据线101与第一电极211交叠的第一子重合部分41和第三连接线13与第一电极211交叠的第三子重合部分。
第三子重合部分的实现方式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第二子重合部分42的实现方式相同,第三子重合部分的结构可以参考图4和图6所示方式中的第二子重合部分42,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进行单独图示说明。
通过在第二子显示区AA2设置第三连接线13,能够解决由于第一子显示区AA1设置第一连接线11,导致的第一子显示区AA1和第二子显示区AA2中第一电极211的平坦程度的差异问题。
为了便于布线,可以设置第三连接线13和第一连接线11位于同一层金属层。为了更好的提高第一子显示区AA1和第二子显示区AA2中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设置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第一连接线11的分布密度和第二子显示区AA2中第三连接线13的分布密度相同。
其中,第三连接线13连接预设固定电位,以避免其电位浮空产生感应电位,避免由此对显示面板性能的影响。
参考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具有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非显示区BB内具有至少包围部分显示区AA的电源线PVEE。第三信号线13与电源线PVEE连接。电源线PVEE用于为子像素21的第二电极213提供直流低电平,以便于子像素21进行发光显示。在非显示区BB设置至少包围部分显示区AA的电源线PVEE,不仅能够用于为子像素21的第二电极213提供直流低电平,用于控制子像素21进行发光显示,还能够复用该电源线PVEE作为静电屏蔽走线,以防止静电对显示区AA内导电结构造成损伤。
可以设置第三连接线13通过第四连接线与电源线PVEE连接。可以设置第四连接线与数据线101位于不同层的金属层,使得第四连接线与数据线101绝缘交叉。可选的,可以设置第四连接线位于第二金属层32。第四连接线可以和第二连接线12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阵列20包括发光颜色互不相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大于第二子像素的像素开口,第二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大于第三子像素开口;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和/或部分第二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且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
如上述,由于第一导电孔Via1位于有机层内,孔径较大,无法完全避开子像素21的像素开口,设置像素开口尺寸较大的第一子像素和/或部分第二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以便于重合部分100a具有足够大的面积满足垂直投影相同的要求。同时能够避免像素开口尺寸最小的第三子像素和第一导电孔Via1交叠,进而避免由于重合部分100a面积较小无法满足足垂直投影相同的要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同一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21所对应重合部分100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包括如下方式至少一种:不同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不同第二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不同第三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
可以设置第一子像素为蓝色OLED元件,第二子像素为红色OLED元件,第三子像素为绿色OLED元件。在OLED显示面板中,基于不同发光颜色OLED元件中有机发光层的发光效率和各OLED元件的排布方式,对应设置OLED发光元件的像素开口尺寸,一般设置蓝色OLED元件的像素开口最大,绿色OLED元件的像素开口最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可以设置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均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且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这样对于像素开口最大的第一子像素,能够使得不同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从而解决第一子像素的显示色偏问题。
在图6所示方式中,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在基底11上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且设置有辅助孔Via’。第三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在基底11上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第一导电孔Via1与重合部分100a不交叠,且无需设置辅助孔Via’。第二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在基底11上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部分重合部分100具有第一导电孔Via1,且未设置辅助孔Via’。
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同第二子素的第一电极211的平坦程度一致性,如图12所示,可以设置第二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也具有辅助孔Via’,能够使得不同第二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从而解决第二子像素的显示色偏问题。
参考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中信号线与子像素的布局方式示意图,该方式在图6所示方式基础上,进一步设置第二子像素02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具有辅助孔Via’,以使得不同第二子像素02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具有相同数量的通孔和通孔布局方式,如图12所示可知,基于面板中空间,对于第二子像素02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可以设置一些重合部分100a对应两个辅助孔Via’,一些重合部分100a对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和一个辅助孔Via’。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子像素01和/或第二子像素02均有辅助孔Via’,对于像素开口最小的第三子像素03,可以信号线100上的第一通孔Via1位于第三子像素03之间,也就是说,第三子像素03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与所在信号线100上的第一导电孔Via1不重叠。
参考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一行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该方式中,在同一行第一子像素中,各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相同。这样,同一行中,由于所有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故能够使得同一行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使得同一行第一子像素对应同一灰阶具有相同的出光效果。
在图13所示方式中,同一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中,右侧信号线100可以为数据线101,左侧信号线100可以为第一连接线11或是第三连接线13。各个重合部分100a都具有一个用于连接像素电路12的第一导电孔Via1。对于最右侧的重合部分100a,位于数据线101上的另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的第一连接线11。对于最左侧的重合部分100a,左侧的信号线100为第一连接线11,用于连接位于第二子显示区AA2中的数据线101。
如上描述,对于第一子像素,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同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在设置不同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具有相同垂直投影的同时,还可以设置不同重合部分100a具有辅助孔Via’,并设置不同重合部分100a具有相同数量通孔以及布局方式,如图14所示。
参考图14所示,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一行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3所示方式基础上,图14方式中,设置同一行第一子像素中,各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具有辅助孔Via’,以使得不同的重合部分100a具有相同数量通孔以及布局方式。
参考图15所示,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同一行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该方式中,对于同一行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相邻的两个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的垂直投影不同,次相邻的两个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的垂直投影相同。该方式中,对于同一行第一子像素,位于奇数列的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位于偶数列的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且位于奇数列的第一子像素和位于偶数列的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的垂直投影不同。这样,同一行中,由于位于偶数列的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故能够使得位于偶数列的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对应同一灰阶具有相同的出光效果;由于位于奇数列的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故能够使得位于奇数列的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对应同一灰阶具有相同的出光效果。
在图15所示方式中,同一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中,右侧信号线100可以为数据线101,左侧信号线100可以为第一连接线11或是第三连接线13。各个重合部分100a都具有一个用于连接像素电路12的第一导电孔Via1。对于最右侧的重合部分100a,位于数据线101上的另一个第一导电孔Via1用于连接第一子显示区AA1中的第一连接线11。对于最左侧的重合部分100a,左侧的信号线100为第一连接线11,用于连接位于第二子显示区AA2中的数据线101。
在图15所示方式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同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平坦程度的一致性,可以如图16所示,设置不同重合部分100a具有辅助孔Via’,并设置不同重合部分100a具有相同数量通孔以及布局方式。
参考图16所示,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同一行连续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5所示方式基础上,图16方式中,对于同一行第一子像素,设置次相邻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不仅在基底11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而且具有辅助孔Via’,从而具有相同数量通孔以及布局方式。
如图4、图6和图12所示,可以设置第二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的垂直投影均相同。这样,能够使得不同第二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从而解决第二子像素的显示色偏问题。
可选的,对于同一行第二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100a,相邻的两个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的垂直投影不同,次相邻的两个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的垂直投影相同。该方式结构与第一子像素所对应重合部分100a在图15和图16所示结构的实现原理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图示说明。
下面结合截图的光路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显示色偏的原理进行说明。
参考图17所示,图17为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第一电极平坦程度不一致导致显示色偏的原理示意图,对于发光颜色相同的两个子像素21,分别具有第一电极211a和第一电极211b。第一电极211a和第一电极211b具有的平坦性差异性,如第一电极211a具有两个微型凹陷结构,而第一电极211b具有一个微型凹陷结构。在同一视角下,微型凹陷结构出射光线与微型凹陷结构之外区域出射光线的方向以及强度不同。以虚线箭头表示微型凹陷结构区域出射光线,以实线箭头表示微型凹陷结构之外区域出射光线。如图17中左图和右图所示,由于第一电极211a和第一电极211b平坦程度不一致,导致二者在相同视角下,对子像素21出射光线的反射效果不一致,从而产生显示色偏问题。
参考图18所示,图18为本申请解决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显示色偏的原理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重合部分100a在基底11上具有相同的垂直投影,能够提高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211的平坦程度一致性,还可以通过设置重合部分100a具有相同数量通孔以及相同的通孔布局方式,进一步提升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的平坦程度一致性。如图18中左图和右图所示,本申请技术方案由于能够使得第一电极211a和第一电极211b具有较为一致的平坦程度,因此在同一视角进行相同亮度显示时,显示效果一致,解决了同一发光颜色子像素21的显示色偏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如图19所示。
参考图19所示,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种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51。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家电等具有OLED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51,能够使得同一种发光颜色子像素21中,不同子像素21的第一电极211具有相同的平坦程度,因此,在同一视角小,对应相同灰阶时具有相同的色度和亮度,避免同视角的色偏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或递进和并列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显示面板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幅图和实施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贯穿说明书实施例的同样的幅图标记标识同样的结构。另外,处于理解和易于描述,幅图可能夸大了一些层、膜、面板、区域等厚度。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另外,“在…上”是指将元件定位在另一元件上或者另一元件下方,但是本质上不是指根据重力方向定位在另一元件的上侧上。
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板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的像素电路;多条平行分布的信号线,位于所述像素电路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信号线通过第一导电孔与所述信号线下方的走线连接;
显示阵列,位于所述信号线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
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信号线具有与所述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交叠的重合部分;
其中,至少两个重合部分对应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且具有所述第一导电孔,所述至少两个重合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垂直投影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部分朝向所述基底的一侧还具有辅助孔;
所述辅助孔与所述信号线下方的金属层断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重合部分的一侧具有凸起结构,所述辅助孔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基底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重合部分中,不同的所述重合部具有相同数量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所述辅助孔和所述第一导电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重合部分中,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不同的所述重合部的多个所述通孔相对于所对应第一电极的设置位置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阵列具有多列子像素;
所述信号线包括多条数据线,一列所述子像素所连接的像素电路对应连接一条所述数据线,且所述数据线位于一列所述子像素的下方,使得所述数据线具有与所述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相对的所述重合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阵列具有多列子像素;所述信号线以及所述显示阵列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在垂直所述信号线的方向上,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之间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均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
所述信号线包括所述数据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相邻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内的数据线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显示阵列朝向所述基底的一侧;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重合部分包括: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叠的第一子重合部分和/或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叠的第二子重合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所述子像素朝向基底的一侧具有一条所述数据线以及一条所述第一连接线;
对于同一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一子重合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子重合部分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子像素中心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同一所述子像素,所述第一子重合部分与所述第二子重合部分均具有两个通孔;
对于具有所述第一导电孔的第一子重合部分,至少一个所述通孔为所述第一导电孔,用于连接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电路;
对于具有所述第一导电孔的第二子重合部分,至少一个所述通孔为所述第一导电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数据线均位于第一金属层;
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所在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以及漏极位于第三金属层;
其中,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基底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子像素之间具有第一有机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第二有机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重合部分中,所述重合部分朝向所述基底的一侧还设置有辅助孔;
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第二有机层,所述辅助孔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有机层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重合部分中,所述重合部分朝向所述基底的一侧还设置有辅助孔;
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第二有机层,所述辅助孔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有机层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还包括: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三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其中,在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所述重合部分包括: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叠的第一子重合部分和所述第三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叠的第三子重合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具有至少包围部分所述显示区的电源线;
所述第三信号线与所述电源线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阵列包括发光颜色互不相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像素开口,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像素开口大于所述第三子像素开口;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或部分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所对应的重合部分具有所述第一导电孔,且在所述基底上的垂直投影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均具有所述第一导电孔,且在所述基底上的垂直投影相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同一行所述第一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合部分在所述基底的垂直投影不同,次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合部分在所述基底的垂直投影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垂直投影均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同一行所述第二子像素所对应的重合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合部分在所述基底的垂直投影不同,次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合部分在所述基底的垂直投影相同。
2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019028.0A 2022-08-24 2022-08-24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748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028.0A CN115274813A (zh) 2022-08-24 2022-08-24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US17/993,671 US20240074257A1 (en) 2022-08-24 2022-11-23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028.0A CN115274813A (zh) 2022-08-24 2022-08-24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4813A true CN115274813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54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9028.0A Pending CN115274813A (zh) 2022-08-24 2022-08-24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4257A1 (zh)
CN (1) CN1152748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054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0257A (zh) * 2021-06-15 2021-09-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45304A (zh) * 2021-09-06 2021-12-03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853684A (zh) * 2020-04-26 2021-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69031A1 (en) * 2021-07-01 2022-03-03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3684A (zh) * 2020-04-26 2021-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10257A (zh) * 2021-06-15 2021-09-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69031A1 (en) * 2021-07-01 2022-03-03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745304A (zh) * 2021-09-06 2021-12-03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054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4257A1 (en)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25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180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383512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6227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31515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786434B (zh) 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装置和像素驱动电路
CN113437232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533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37233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424304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edge area with margin areas and contact areas
CN113130463A (zh)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37600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12418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3022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4369400A1 (en) Display panel
US2024007425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17327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WO2019073680A1 (ja) 表示装置
CN11282534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8998737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4141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291797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1653598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和拼接屏
CN11486817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23779A (zh) 拼接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