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09C - 信息记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09C
CN1152509C CNB991076532A CN99107653A CN1152509C CN 1152509 C CN1152509 C CN 1152509C CN B991076532 A CNB991076532 A CN B991076532A CN 99107653 A CN99107653 A CN 99107653A CN 1152509 C CN1152509 C CN 11525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ata
copy control
emid
recor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1076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1076A (zh
Inventor
�ű�����
桥本惠
���֪��
大泽义知
֮
浅野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4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1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40Data acquisition and log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58Isochronous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73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 G11B20/0074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 G11B20/0075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limits the number of copies that can be made, e.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 G11B20/00768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limits the number of copies that can be made, e.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wherein 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is used, e.g. for indicating whether a content may be copied freely, no more, once, or never, by settin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73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 G11B20/0074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 G11B20/0075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limits the number of copies that can be made, e.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 G11B20/00768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limits the number of copies that can be made, e.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wherein 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is used, e.g. for indicating whether a content may be copied freely, no more, once, or never, by settin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 G11B20/0077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limits the number of copies that can be made, e.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wherein 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is used, e.g. for indicating whether a content may be copied freely, no more, once, or never, by settin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wherein said 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is encoded in an encryption mode indicator [E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71Packet processing; Packet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117Interconnection of audio or video/imag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35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xternal recor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35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 H04N21/8355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involving usage data, e.g. number of copies or viewings allow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3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3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 H04N2005/91307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adding a copy protection signal to the video signal
    • H04N2005/91328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adding a copy protection signal to the video signal the copy protection signal being a copy management signal, e.g. a copy generation management signal [C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3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 H04N2005/91357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modifying the video signal
    • H04N2005/91364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modifying the video signal the video signal being scramb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光盘记录器/再现器、个人计算机、电视接收机、IRD等通过1394串行总线相互连接。当要记录个人计算机通过该总线传送给光盘记录器/再现器的数据时,向该记录器/再现器传送包含表示该个人计算机是否是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设备的数据的同步包。根据传送数据源的不同,光盘记录器/再现器参看选定的表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然后把被更新的该信息记录在光盘上。本***能够区分预记录光盘和用户记录光盘,由此实现了对复制控制信息的精确管理。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记录***,特别涉及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非法复制的***。
背景技术
近来已出现了以数字方式把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和/或从记录介质再现信息的家用设备。如果以数字方式记录例如视频或音乐数据,就在记录或再现时把造成的失真减至最少,当对记录在这种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进行多次复制时,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记录介质作为复制品,这些复制品的质量基本上与原始记录介质的一样。因此,没有得到版权所有人许可的未经授权的物品就会被非法复制和散发。考虑到这一问题,现在社会上要求禁止这种非法复制。
通常,运动图像数据与称为CGMS(复制产生管理***)的复制控制信息一起传送。CGMS由表示“自由复制”、“允许复制一次”或“禁止复制”的两个比特组成。按照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或DV(数字视频)标准规定的每种数据格式来预先确定这种CGMS的添加。
记录器记录数据时检查添加给数据的CGMS,如果该CGMS表示禁止复制,就不记录数据。如果CGMS表示允许复制一次,就改变为禁止复制,然后把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当然,如果CGMS表示不禁止复制,就自由地把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因此,通过限制复制产生就防止了非法复制。
但是,称为比特流记录器的设备不能够识别添加给数据的CGMS。出于使这种设备也能够执行正确的复制产生管理的目的,提出了这样的改进,即在数字IEEE 1394串行总线上,把CGMS存贮在同步包标题的特定位置处,以使甚至是比特流处理器也能够执行复制产生管理。
现在假设已利用了不能够识别CGMS的比特流记录器复制了包含允许复制一次的CGMS的记录介质来产生被复制记录介质,于是这种允许记录一次的CGMS也被原样地记录在该新的记录介质上。虽然难于防止不能够识别CGMS的比特流记录器再把新被复制的记录介质复制到其它记录介质,但在把复制成的记录介质装入可识别CGMS的设备时,需要避免对数据的进一步复制。在这种情况下,该设备在把允许复制一次的CGMS改变为禁止复制的CGMS后把数据复制到另一新的记录介质上。如果允许这种复制,则原始记录介质实际被复制了两次。就是说,甚至在可识别CGMS的设备中,也没能够执行正确的复制产生管理。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更可靠地实现精确的复制产生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包括以下装置的信息记录设备:接收装置,接收发射器发送的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判断装置,判断发射器是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还是不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存储装置,当发射器是第一设备时存储第一更新信息更新复制控制信息,或当发射器是第二设备时存储第二更新信息更新复制控制信息;记录装置,在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第一或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更新接收装置接收的记录信息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然后把包括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的信息记录方法:接收发射器发送的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判断发射器是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还是不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在用于当发射器是第一设备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更新信息或用于当发射器是第二设备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更新接收步骤接收的记录信息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以及把包括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记录有计算机可读的、使信息记录设备能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的程序的介质:接收发射器发送的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判断发射器是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还是不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更新信息或第二设备的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更新接收步骤接收的记录信息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以及把包括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包括以下装置的信息再现设备:再现装置,从记录介质再现信息;判断装置,判断再现装置再现的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信息是由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按照第一记录方式记录的还是由不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按照第二记录方式记录的;存储装置,至少存储第一更新信息来在再现信息是按第一记录方式记录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或存储第二更新信息来在再现信息是按第二记录方式记录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输出装置,在存储装置存储的第一或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更新再现装置再现的信息内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然后输出包括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再现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的信息再现方法:从记录介质再现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信息;判断再现步骤再现的信息是由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按照第一记录方式记录的还是由不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按照第二记录方式记录的;在用于当发射器是第一设备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更新信息或用于当发射器是第二设备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更新再现步骤再现的信息内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然后输出包括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再现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记录有计算机可读的、使信息再现设备能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的程序的介质:使用该信息再现设备从一记录介质再现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信息;判断再现步骤再现的信息是由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按照第一记录方式记录的还是由不能够识别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按照第二记录方式记录的;在第一设备的第一更新信息或第二设备的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更新再现步骤再现的信息内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然后输出包括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再现信息。
附图简要说明
参看以下对照例示性附图给出的说明,将明了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特点和优点。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信息传送***例示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光盘记录器/再现器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光盘记录器/再现器中执行的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4表示图3流程图的继续;
图5是说明记录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6是说明图3的步骤S3的处理的图示;
图7是说明图4的步骤S8的处理的图示;
图8是表示在图2的光盘记录器/再现器中执行的不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步骤S23的处理的图示;
图10是表示在图2的光盘记录器/再现器中执行的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12是说明图10的步骤S42的处理的图示;
图13是说明图10的步骤S45的处理的图示;
图14是表示在图2的光盘记录器/再现器中执行的不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说明图14的步骤S61的处理的图示;
图16是表示在图2的光盘记录器/再现器的第二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17表示图16流程图的继续;
图18是说明第二实施例记录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19是说明第二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20是说明第二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21表示图20流程图的继续;
图22是说明第二实施例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23是说明图22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改进实例的图示;
图24是说明第二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25是说明第三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26表示图25流程图的继续;
图27是说明第三实施例记录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28是说明第三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29是说明第三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30表示图29流程图的继续;
图31是说明第三实施例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32是说明第三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33是说明第四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34表示图33流程图的继续;
图35表示图33流程图的继续;
图36是说明第四实施例记录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37是说明第四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38表示图37流程图的继续;
图39是说明第四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40表示图39流程图的继续;
图41是说明第四实施例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42是说明图39中的步骤S243的处理的图示;
图43是说明第四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44是说明图43中的步骤S262的处理的图示;
图45表示在可识别记录方式中采用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表;
图46是说明在图2光盘记录器/再现器的第五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47表示图46流程图的继续;
图48是说明第五实施例记录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49是说明第五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50是说明第五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51表示图50流程图的继续;
图52是说明第五实施例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53是说明第五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54是说明在图2光盘记录器/再现器的第六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55表示图54流程图的继续;
图56是说明第六实施例记录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57是说明第六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58是说明第六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59表示图58流程图的继续;
图60是说明第六实施例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61是说明第六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62是说明在图2光盘记录器/再现器的第七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63表示图62流程图的继续;
图64是说明第七实施例记录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65是说明第七实施例记录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66是说明第七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67是说明第七实施例中执行的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68表示图67流程图的继续;
图69是说明第七实施例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70是说明第七实施例再现方式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规定的图示;
图71是说明第七实施例中执行的不可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最佳实施例。
图1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的例示性结构。在该实例中,光盘记录器/再现器1、个人计算机2、电视接收机3和IRD(集成接收器/译码器)4通过IEEE 1394串行总线6相互连接,以便预定设备通过该1394串行总线6发送的数据可被另一设备接收,并且接收的数据可被记录和显示。
图2是表示光盘记录器/再现器1内部结构的方框图。主轴电机21以预定速度旋转光盘22。光头23向光盘22发出激光束记录或再现数据。如果有必要,就在记录/再现电路24中用加密器26加密待记录信号,然后将其传送给光头23以便被记录在光盘22上。在加密情况下,用解密器25解密光头23从光盘22再现的信号,然后将其输出。1394通讯器28与1394串行总线6连接,以便通过其与其它设备交换信息。输入/输出接口27用来在CPU 29和记录/再现电路24、1394通讯器28和操纵器32之间执行接口处理。
CPU 29根据ROM 30存储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RAM 31存储CPU 29执行这些处理所需的数据和程序,用户操纵操纵器32向CPU 29输入所需的命令。
虽然图中省略了,但个人计算机2、电视接收机3和IRD 4每一个都具有各自的1394通讯器以便能够通过1394串行总线6与其它设备交换信息。
以下将描述通过1394串行总线6把从内部硬盘或附带的硬盘驱动器再现的数据从个人计算机2传送给光盘记录器/再现器1、然后记录这种数据的过程,还将描述通过1394串行总线6把光盘记录器/再现器1的光盘22的再现数据传送给个人计算机2、然后把这种数据记录在硬盘等上的相反过程。
在以下描述中将把能够识别CGMS的设备称为识别设备,而把不能够识别CGMS的设备称为非识别设备。
在此假设光盘记录器/再现器1是识别设备。这种识别设备能够执行两种记录操作,即作为识别设备执行识别记录和作为非识别设备(但不作为不适用于这种***的非识别设备)执行非识别记录。两种记录可由用户通过操纵操纵器32进行选择。
图3和4是响应识别记录选择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CPU 29首先在步骤S1通过1394通讯器28接收个人计算机2通过1394串行总线6发送的数据。然后CPU 29在步骤S1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判断的结果表明是数字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CPU 29判断数据发送器(现在是个人计算机2)是否是识别设备。由于经由1394串行总线6发送的数据包的标题中包含有表明数据发送器是否是识别设备的标记,所以可根据该标题执行这一判断。当数据发送器(源)是识别设备时,操作就到达步骤S3,CPU 29按照图5的表1分别执行把CCI(复制控制信息)作为CCID(光盘上的CCI)和把EMI(加密方式指示符)作为EMID(光盘上的EMI)记录在光盘22上的处理。
CCI是按照MPEG、DV等的每种格式定义的存储在存储单元内的复制控制信息,根据相应数据的复制约束状态分别表示“自由复制”、“复制一次”或“禁止复制”。CCI设置在经由1394串行总线6发送的同步包的数据中。
EMI设置在同步包的标题中,表示包的净载荷(数据部分)的加密方式。具体地说,EMI表示禁止复制数据的方式A(禁止复制)、复制一次数据的方式B(复制一次)或自由复制未加密内容数据的自由复制。
在一个异步流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复制约束信息的程序的情况下,按照最严格的数据复制约束确定加密方式。
CCID表示作为一部分数据记录在光盘上的CCI。EMID指示由光盘上预定范围(EMID块)内的数据的复制约束信息所表示的“自由复制”、“复制一次”或“禁止复制”。EMID被记录在光盘上与数据存储区不同的区域(例如标题)内。
在图3的步骤S3中,如图6所示地,通过1394通讯器28接收了一个同步包的CPU 29根据接收的包形成一个EMID块,然后根据表1把被包括在接收包的数据内的CCI更新成为CCID,并把该CCID设置在EMID块的数据内。同样,根据表1把设置在同步包标题内的EMI更新成为EMID,然后把该EMID设置在EMID块的标题内。
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7把EMID块输入给记录/再现电路24,在需要时用加密器26对其加密之后就被光头23记录在光盘22上。
如图5表1的列1所示,当CCI和EMI都表示自由复制时,CCID和EMID都被更新为自由复制。当CCI和EMI分别表示自由复制和复制一次时,CCID和EMID被分别更新为自由复制和禁止复制。
当CCI和EMI都表示复制一次时,CCID和EMID就都被更新为禁止复制。就是说,一旦从识别设备接收到CCI=复制一次的数据,CCID就被更新为禁止复制。由于“允许复制一次”的数据在此被复制了一次,所以把CCID从复制一次改变为禁止复制,以便禁止随后的复制。
当CCI表示自由复制而EMI表示禁止复制时,就把CCID设定为自由复制而把EMID设定为禁止复制。就是说,此时实质上没有更新复制控制信息。
当CCI表示复制一次而EMI表示禁止复制时,把CCID和EMID都设定为禁止复制。预记录光盘上的信息于是被更新,允许记录(复制)一次。当CCI和EMI都表示禁止复制时,就禁止复制。如以下将参看图11所描述的,预记录光盘上进行识别再现之后获得的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数据被更新为禁止复制/禁止复制。复制通过再现用户记录光盘获得的任何数据也被禁止。因此在这些情况下,CCI=禁止复制,EMI=禁止复制,复制(记录)被禁止。
当加密块中的每一更新的EMID都是自由复制时,不执行加密。如果加密块中有任何EMID=禁止复制的信息,就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
如果步骤S2得到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即源是非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4,CPU按照图5的列2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并把数据记录在光盘22上。这一处理基本上与步骤S3的处理相同,区别仅在于列表不同。
当CCI和EMI在列2上都是自由复制或当CCI是自由复制而EMI是禁止复制时,就把CCID和EMID都设定为自由复制。当从非识别设备接收到EMI=禁止复制的数据时,只记录CCI=自由复制的数据。
当CCI是复制一次而EMI是禁止复制时,就禁止复制。例如如以下所述的,当用户对其上的CCI/EMI=复制一次/复制一次的光盘执行非识别记录时,就按照列4把CCID/EMID更新为复制一次/禁止复制。在随后的光盘非识别再现中,如图11的列8所示,CCI/EMI不改变,仍为复制一次/禁止复制。但是,当要再次记录被再现数据时,以下将看到,这种记录根据列2和列5是被禁止的。因此,在数据被非识别设备再现的情况下,从预记录光盘获得的数据可被复制一次,但该数据的再次复制被禁止。
当从非识别设备接收到CCI=复制一次的数据时,如果EMI=禁止复制就不记录数据。但是,如果EMI=复制一次,就在作了CCI=禁止复制和EMID=禁止复制这样的信息更新之后记录数据。如果CCI/EMI=复制一次/禁止复制,则在源是非识别设备的情况下,预记录光盘的再现数据和非识别记录的光盘的再现数据都被禁止记录。
如果CCI和EMI都是禁止复制就禁止进行记录。
当CCI是自由复制而EMI是复制一次时,就把CCID设定为自由复制而把EMID设定为禁止复制。CCI和EMI的这种组合只存在于从预记录光盘再现的数据中。
如果CCI和EMI都是复制一次,就把CCID和EMID都设定为禁止复制。CCI和EMI的这种组合也只存在于从预记录光盘再现的数据中。当从非识别设备接收到CCI=复制一次的数据时,如果EMI=禁止复制就不记录数据,但是如果EMI=复制一次,就在作了CCI=禁止复制和EMID=禁止复制这样的信息更新之后记录数据。
在步骤S3和S4执行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5,CPU 29判断所有数据是否已全部被记录。如果判断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6,CPU 29执行读出下一个数据包的数据的处理。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2,重复执行步骤S2之后的处理。如果S5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全部记录了所有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
如果步骤S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接收数据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7,CPU 29把接收的模拟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在步骤S8,执行按照图5的列3在光盘上把CGMS-A记录为CCID和EMID的数据记录处理。
如图5所示,当CCI是自由复制时,按照列3把CCID和EMID都设定为自由复制。在模拟输入情况下,每一CGMS-A使用一个EMID块。因此,当CGMS-A=自由复制时,信息被设定为CCID=自由复制和EMID=自由复制,当CGMS-A=复制一次时,信息被更新为CCID=禁止复制和EMID=禁止复制,然后进行记录。
当CCI是复制一次时,把CCID和EMID都设定为禁止复制。当CCI是禁止复制时,记录被禁止。
如图5所示,列1到3每一列上的CCID主要参看CCI来确定,而EMID参看EMI来确定。但是,当从列2上的非识别设备接收到CCI=复制一次的数据时,CCID和EMID就参看CCI和EMI来确定。
图7表示在步骤S8执行的处理。如该图所示,CGMS-A的控制范围限于EMID块,按照列3把数据中的CGMS-A更新为CCID,然后把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中。在不存在EMI的模拟数据的情况下,把CCID作为EMID直接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
在步骤S8的记录处理结束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9,CPU 29判断所有数据是否已全部被记录。如果判断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10,执行读出下一个数据包的数据的处理。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8,重复执行随后的处理。如果步骤S9的判断结果表明所有数据已全部被记录,就结束这一记录例行程序。
以下参看图8的流程图描述非识别记录。图8流程图步骤S21至S26的处理基本上与以上参看图3描述的识别记录的步骤S1至S6中执行的处理相同。但有以下不同:步骤S3和S4分别使用列1和2而步骤S23和S24分别使用列4和5,以及在接收数据是模拟数据时执行不同的处理。
在步骤S23,如图9所示,为每一个同步包形成一个EMID块,按照列4把包标题中的EMI更新为EM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同时根据列4把同步包数据内的CCI更新为CCID,但此时如列4所示,在内容方面CCID实际上与CCI相同,所以原样地把CCI设定为CCID而不必进行更新。
当CCI和EMI如列4所示都是自由复制时,就把CCID和EMID都设定为自由复制。但是,当CCI是自由复制而EMI是复制一次时,就把CCID设定为自由复制而把EMID更新为禁止复制。当CCI和EMI都是复制一次时,就把CCID更新为复制一次而把EMID更新为禁止复制。
当CCI/EMI分别是自由复制/禁止复制、复制一次/禁止复制或禁止复制/禁止复制时,禁止记录。就是说,任何非识别设备都不能够接收(复制)EMI=禁止复制的数据。
在步骤S24按照列5执行与步骤S23相同的处理。在这一步骤中,非识别设备同样不能够接收(记录)EMI=禁止复制的数据。当CCI和EMI都是自由复制时,把CCID和EMID都设定为自由复制。但是,当CCI是自由复制而EMI是复制一次时,就把CCID设定为自由复制而把EMID更新为禁止复制。当CCI和EMI都是复制一次时,就把CCID更新为复制一次而把EMID更新为禁止复制。
如果图8步骤S2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7,在该步骤中如图5所示地禁止对接收数据进行记录。
如图5所示,在非识别记录中不能够检测所述列4和列5中给出的CCI,所以把CCI直接作为CCID,但EMID根据EMI来确定。
以下描述从光盘22再现数据的处理。此时同样有识别再现和非识别再现。所希望的待执行再现由用户通过操纵操纵器32有选择地确定。以下首先参看图10流程图描述识别再现。
识别再现的基本操作执行如下。CPU 29控制光头23,以便由此从光盘22再现所记录的数据。如果再现数据是加密数据,就用记录/再现电路24中的解密器25对其解密。如果接收数据是非加密数据,就通过1394串行总线6原样地把其从1394通讯器28传送到例如个人计算机2。
在执行这种再现时,CPU 29在步骤S41判断传送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是数字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42,按照图11的列6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输出。
具体来说,如图12所示,CPU 29为每一个传送数据包产生一个EMID块,然后按照列6把EMID块的数据所包含的CCID更新为CCI,并将该更新信息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之中。此外,还按照列6把EMID块标题内设置的EMID更新为EMI,然后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标题之中。最后通过1394串行总线6把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从1394通讯器28传送给个人计算机2。
在该例子中,就光盘上的CCID和EMID的组合而言,预记录光盘上只存在CCID/EMID=自由复制/复制一次的组合和CCID/EMID=复制一次/复制一次的另一组合。但在预记录光盘或非识别记录光盘上存在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组合。
如果一个输出数据包包含多个不同EMID,就把列6上的EMI值定为最严格的EMID值。但是,如果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则在再现预记录光盘(盘上的数据只允许复制一次)和在再现非识别记录光盘(盘上的数据禁止复制)时把信息更新为CCI=禁止复制和EMI=禁止复制。
如果列6上CCID=复制一次,CCI就参看CCID和EMID来确定。但是,在其它任何情况下,由于都不更新CCI,所以不需要参看CCID和EMID。EMI参看EMID来确定。
在步骤S42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43,判断是否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有一些数据未被读出,操作就到达步骤S44,读下一个EMID块。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42,重复执行后面的处理。如果步骤S43得到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读出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
如果步骤S41的判断结果表明传送数据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45,按照图11的列7执行把CCID更新为CGMS-A的处理。
具体来说,如图13所示,把一个EMID块用作传送数据,按照列7把EMID块中的CCID更新为CGMS-A、然后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中。
如果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如图11列7所示,则在再现预记录光盘(盘上的数据只允许复制一次)和在再现非识别记录光盘(盘上的数据禁止复制)时把信息更新为CGMS-A=禁止复制。
在列7上还示出CGMS-A参看CCID来确定。
一旦完成步骤S45的更新处理,操作就到达步骤S46,CPU 29把数据变换为模拟数据,然后通过未示出的模拟总线将该模拟数据传送给个人计算机2。然后操作再到达步骤S47,判断是否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读出,操作就到达步骤S48,执行读下一个EMID块的处理。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45,重复执行后面的处理。如果步骤S47的判断结果表明全部数据已完全被读出,就结束该识别再现。
图14表示非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CPU 29首先在步骤S61按照图11列8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执行传送它们的处理。
具体来说,如图15所示,为每一个传送数据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8把该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然后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中。在不能够检测数据中的CCID的非识别再现中,直接把该信息确定为CCI,然后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之中。把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传送。
如果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如图11列8所示,则在再现预记录光盘(盘上的数据只允许复制一次)和在再现非识别记录光盘(盘上的数据禁止复制)时把该信息更新为CCI=复制一次和EMI=禁止复制。
在图14步骤S61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62,CPU29判断是否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有一些数据未被读出,操作就到达步骤S63,读下一个EMID块。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61,重复执行后面的处理。如果步骤S62得到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读出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再现。
在按照图11列6执行的处理中,数据是否要加密根据EMI来确定。如果数据要加密,就选择复制一次或禁止复制模式。
在采用图5表1和图11表2的实施例中,当非识别设备传送的数据中的CCI和EMI分别是复制一次和禁止复制时,不能够确定数据是再现自预记录光盘还是再现自用户记录光盘(用户在复制一次模式中复制的光盘)。因此,这种数据的记录如图5列2和列5所示是被禁止的。这样就能够防止对再现自用户记录光盘的数据的非法复制。然而,有这样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即甚至从预记录光盘合法再现的数据也被禁止复制,但实际上是允许对这种数据进行一次复制的。具体地说,当在非识别再现模式下(即当源是非识别设备时)对包含复制一次/禁止复制数据的预记录光盘进行复制时,根据列8应把信息设定为复制一次/禁止复制,但根据列2和5应禁止对数据进行记录。
此外,在这一实施例中,对于与非识别设备相比可更准确地对复制控制信息进行管理的识别设备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就是说,如图11列6和7所示,在(用识别设备)对包含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光盘进行识别再现时,CCI和EMI被更新为禁止复制/禁止复制。同样在对模拟信号形式的数据进行识别再现时,CGMS-A也被更新为禁止复制。包含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光盘不是预记录光盘就是用户记录光盘。如果是用户记录光盘,CCI或CGMS-A就如上所述地被更新为禁止复制,所以当源是识别设备和当数据如图5列1和4所示包含CCI/EMI=禁止复制/禁止复制或CGMS=禁止复制时,则如列1、4、列3及其右侧所示,识别记录和非识别记录都被禁止。于是能够防止对用户记录光盘进行多次非法复制。但是引起了另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即甚至在实际上允许对其进行一次复制的预记录光盘的情况下也不能够进行合法复制。
以下描述能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第二个问题的第二实施例。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通过把表示识别记录模式或非识别记录模式的信息记录在光盘上实现了更准确的复制控制。具体来说,把RMID(光盘记录模式指示符)记录在光盘上。RMID是表示光盘预定区域中的数据是按照识别记录模式还是按照非识别记录模式被记录的标记。RMID被记录在与光盘上的数据或EMID所在区域不同的另外区域(例如标题)中。
以下参看图16至24描述把RMID记录在光盘上的示范性情形。图16和17的流程图表示在识别记录中执行的处理例行程序。这些流程图中步骤S71-S82的处理基本上与在上述图3和4所示识别记录的步骤S1-S10中执行的处理相同。但有以下不同,即分别相应于图3和4中的步骤S3、S4和S8的处理的、图16和17中的步骤S73、S74和S79的处理按照列9-11而不是按照列1-3来执行,而且在紧接在步骤S73、S74和S79之后的步骤S75或S80中把RMID记录在盘光上。以下将只描述这些不同。
图16中的步骤S73的列9、步骤S74的列10或图17中的步骤S79的列11示于图18的表3。这些列9-11实际上与图5所示的列1-3相同。于是,在图16和17的识别记录中,与图3和4的识别记录的处理实际上不同的处理只在于在步骤S73或S74之后的步骤S75中把RMID=“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22的标题区域中,还在于在步骤S79之后的步骤S80中类似地记录RMID=“识别记录”。
图19的流程图表示在利用RMID的第二实施例中执行非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在该流程图中,步骤S91-S98的处理基本上与上述图8非识别记录中步骤S21-S27的处理相同。但在步骤S93利用列12和在步骤S94利用列13分别把CCI和EMI更新为CCID和EMID。列12和列13实际上分别与图8步骤S23和步骤S24中使用的列4和列5相同。
于是图19与图8的处理例行程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93和S94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95把RMID=“非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22的标题中。
图20和图21的流程图表示在利用RMID的第二实施例中执行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首先在步骤S101判断来自光盘22的待再现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该传送数据是数字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102,读出记录在传送数据标题内的RMID。(该RMID是在图16的步骤S75、图17的步骤S80或图19的步骤S95中写入的RMID)。
在步骤S102判断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是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103,按照图22的列14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将其传送。除了当列14的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时把CCI/EMI更新为复制一次/禁止复制之外,该步骤的处理基本上与图10的步骤S42的处理相同。具体来说,在这一实施例中,预记录光盘被看作是识别记录光盘,而用户记录光盘被看作是非识别记录光盘。因此,如果光盘包含列14上的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它就被看作是预记录光盘,所以CCID和EMID实际上不被更新,分别仍为CCI和EMI。
于是对从预记录光盘获得的再现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得到了CCI/EMI=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信息作为按照图18列9由识别设备再现的数据,由此该数据可被记录在光盘上。
列14上的其它更新信息与图11列6上的更新信息相同。
如果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即如果RMID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104,按照图22列15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传送它们。
在列15上,如果CCID和EMID都如图22所示是自由复制,就把CCI和EMI都设定为自由复制。但是,当一个输出包包含多个不同的EMID时,就把EMI值设定为最严格的EMID值。在CCID/EMID=自由复制/禁止复制的情况下,把信息更新为CCI/EMI=自由复制/禁止复制。在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情况下,把信息更新为CCI/EMI禁止复制/禁止复制。
在再现识别记录光盘时,如列14所示不需要更新CCI,所以不需要参看CCID。但在再现非识别记录光盘时,可能会出现更新CCI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参看CCID更新信息。
在步骤S103或S104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105,判断是否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一些数据尚未被读出,操作就到达步骤S106,读下一个EMID块。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10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如果步骤S105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如果步骤S101的判断结果表明传送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数据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107,判断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108,按照图22列16把CCID更新为CGMS-A,然后传送相关信号。
如图22列16所示,更新信息基本上与图11列7的更新信息相同。与列7的唯一不同是在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情况下把更新信息设定为复制一次。具体来说,在如上所述把预记录光盘看作是识别记录光盘的该实例中,在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情况下,相关光盘识别为预记录光盘。因此,由于CGMS-A被更新为复制一次,所以从预记录光盘获得的再现数据被看作是图18列11上CGMS-A=复制一次的数据。从而按照列11可记录一次该数据。于是就能够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
如果步骤S107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即如果该信息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109,按照图22列17把CCID更新为CGMS-A,然后将其传送。
当CCID如图22列17所示是自由复制时,也把CGMS-A设定为自由复制。但当CCID是复制一次时,把CGMS-A更新为禁止复制。
在列15和列17上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情况下,相关光盘不被看作是预记录光盘而是被看作是用户记录光盘,所以CCID从复制一次被更新为禁止复制,然后被传送。于是就能防止对用户记录光盘的非法复制。
在步骤S108和S109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110,CPU 29把传送数据变换为模拟数据并将其传送。由于1394串行总线6目前是数字总线,所以把另一总线接至光盘记录器/再现器1。
然后操作到达步骤S111,判断是否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有些数据没有被读出,操作就返回步骤S112,读出下一个EMID块。此后操作返回步骤S107,重复执行后面的处理。在步骤S111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在图20的步骤S103和S104中,按照列14和15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在识别再现情况下,EMI值如图22所示根据EMID来确定。因此,例如当CCID/EMID=自由复制/禁止复制时,由于EMI=禁止复制,所以本来要无加密地被再现的数据实际上被加了密并被输出。这样加了密的数据不能够被非识别设备再现。考虑到这一问题,EMI值还可根据CCID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3所示地部分修改列14和15的一些更新信息。
在图23的例子中,EMI根据CCID来确定。
但由于CCID设置在数据中,所以需要时间对其进行检测。如果参看如图22所示设置在标题中的EMID,就能够容易对其进行检测,这样就保证了快速处理。
图24表示在利用RMID的第二实施例中执行非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首先在步骤S121判断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就按照图22列18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输出它们。列18的更新信息基本上与图11列8的更新信息相同。
如果步骤S121的判断结果表明与待再现和待传送数据有关的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即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123,按照图22列19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输出它们。
当CCID/EMID的组合如图22列19所示是自由复制/自由复制、自由复制/禁止复制或复制一次/禁止复制中的任何一个时,实际上就原样地将该组合设定为CCI/EMI。
在步骤S122和S123的处理之后,操作就到步骤S124,判断是否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读出,操作就到达步骤S125,读出下一个EMID块。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121,重复执行后面的处理。如果步骤S124的判断结果表明全部数据已完全被读出,就结束非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
现在参看图25-32描述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记录和再现模式中,按照彼此相应的状态执行利用RMID的识别和非识别记录/再现,即按识别(或非识别)记录模式记录的任何光盘都按识别(或非识别)再现模式进行再现。由于这种改进,前面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即使该光盘是由与本***不同的另一***进行管理的光盘,也决不会出现其表示禁止复制的标记被改变为允许复制的标记的这种不希望有的情况。
图25和26表示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图25和26步骤S131-S142的处理基本上与图16和17步骤S71-S82中利用RMID执行识别记录所执行的步骤相同。但区别在于步骤S73的列9、步骤S74的列10和步骤S79的列11分别用步骤S133的列20、步骤S134的列21和步骤S139的列22来代替。列20-22示于图27的表5。
列20-22实际上与列1-3(列9-11)相同。
但是,虽然在例如图18表3的***中使用了RMID,但没有建立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因此,就列10上包含CCI/EMI=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数据而言,不能够区分再现自预记录光盘的数据和再现自用户记录光盘的数据。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识别记录按照表3实例中的列10是被禁止的。
与此相反,在图27表5的***中,建立了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于是在预记录光盘中,由于其RMID的缘故,将出现表示识别记录的标记,由此肯定执行识别再现。所以,如以下参看图31表6所描述的那样,当对以识别记录模式制造的含有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预记录光盘进行识别再现时,就原样地把CCI/EMI直接设定为复制一次/禁止复制。于是如同在图27列20中的CCI/EMI=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情形一样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所以使数据记录成为可能。
因此,列21上的CCI/EMI=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组合只限于不属于本***的光盘。假定该光盘甚至一次也没有被复制,当CCI/EMI是复制一次/禁止复制时,根据列21,禁止记录从该光盘得到的再现数据。
VDR所用的光盘决不会用非识别模式进行再现,所以一旦从非识别设备接收到含有CCI/EMI=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任何数据,该接收数据就被假定是从非VDR的其它记录介质再现的数据。于是该再现数据被认为是来自与本***无关的记录介质的数据,即使该数据实际上允许被复制一次,但根据列21,也禁止了对其的复制。
当CCI/EMI的组合是自由复制/复制一次或复制一次/复制一次时,就表明该再现数据是从预记录光盘得到的数据。利用盘上按照列21更新的信息可对该再现数据进行记录。
图28是表示在利用RMID建立了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的第三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步骤S151-S158的处理基本上与第二实施例中对于非识别记录所执行的处理相同,在第二实施例中虽然使用了图19所示的RMID,但没有建立在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
图19中步骤S93的列12和步骤S94的列13分别用图28中步骤S153的列23和步骤S154的列24来代替。其它处理与图19的相同。
列23和24示于图27的表5。这两列23和24实际上与图5列4(图18列12)相同,而列24实际上与图5列5(图18列13)相同。
图29和30是表示在利用RMID建立了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的第三实施例中执行的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步骤S161-S172的处理基本上与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101-S112的处理相同,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了图20和21所示的RMID,但没有建立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在图20和21的例子中,如果步骤S102或S107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则在步骤S104或S109根据列15或17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但在图29和30的例子中,如果步骤S162或S167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则在步骤S166或S172执行不再现非识别记录数据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S163和S168根据列25或26执行更新处理。其它处理与图20和21的相同。
列25和26示于图31的表6。列25实际上与图22的列14相同,而列26实际上与图22的列16相同。如表6所示,根据RMID被判明为识别记录数据的数据被禁止以非识别模式进行再现。即在表6中没有相应于图22列18的任何列,这样就解决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问题。
图32是表示在利用RMID建立了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的第三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步骤S181-S185的处理基本上与第二实施例中对于非识别再现所执行的步骤S121-S125的处理相同,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了图24所示的RMID,但没有建立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彼此对应关系。在图24中,如果步骤S12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则在步骤S123根据列19执行更新处理。但在图32的例子中,如果步骤S18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则操作就到达步骤S185,禁止再现识别记录数据。
在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即表示非识别记录)的情况下,在步骤S182根据列27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传送它们。
其它处理与图24的相同。
列27示于图31。列27基本上与图22列19相同。
如图31的表6所示,非识别记录数据的识别再现是被禁止的。
这样就禁止了对包含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组合的任何非识别记录数据进行识别再现,所以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以下参看图33-45描述不仅使用RMID、而且使用表示预记录光盘的预记录标记的第四实施例。
图33-35表示在第四实施例中执行的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首先在步骤S191判断待记录的接收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就在步骤S192判断数据传输源是否是识别设备。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该源是识别设备,就在步骤S193判断接收数据包含的预记录标记是否为0。在本例子中,如以下将描述的,当相关光盘在图39的步骤S243、S245、S246或在图40的步骤S262、S264、S265中被判明为预记录光盘时,预记录标记=1就被记录在同步包的标题内。同时在除预记录光盘外的任何光盘中记录预记录标记=0。因此通过检测接收数据中的这种标记就能作出步骤S193的判断。
如果步骤S193的判断结果表明预记录标记是0(即再现数据是从非预记录光盘的其它光盘获得的数据),则操作就到达步骤S194,根据列28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193的判断结果表明预记录标记不是0(即预记录标记是1,表示数据是从预记录光盘再现的),则操作就到达步骤S195,根据列29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列28和29示于图36的表7。
在进行了步骤S194和S195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196,把RMID=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上。然后在步骤S197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198,读下一个包的数据。此后操作返回步骤S19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197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如果步骤S19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204,进一步判断预记录标记是否是0。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该标记是0(表明再现数据是从除预记录光盘外的其它光盘得到的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05,根据列30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04的判断结果表明预记录标记不是0(即该标记是1,表明再现数据是从预记录光盘得到的),操作就到达步骤S206,根据列31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
在步骤S205和S206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207,将RMID=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上。
接着在步骤S208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09,读下一个包的数据。此后操作返回步骤S204,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208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如果步骤S19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199,执行把接收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的处理。接着在步骤S200根据列32把CGMS-A更新为CCID或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列32示于图36。
然后操作到达步骤S201,将RMID=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上。接着在步骤S202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03,读下一个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20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02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列28和列29如图36所示彼此相同,它们都与图5列1(图18列9)相同。列33和34均与图5列4(图18列12)相同。
除没有CCID/EMID=自由复制/复制一次或=复制一次/复制一次的组合外,列30和列35分别与列2和列5相同。
除当CCI/EMI=复制一次/禁止复制时把CCID/EMID更新为禁止复制/禁止复制外,列31与列2相同。在列2中,这种组合的记录是被禁止的。
列36与列5相同。列32与列3相同。
于是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由于使用了表7所示的预记录标记,所以不必建立记录和再现模式中识别和非识别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就能够解决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个问题。
图37和38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非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221判断接收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22,进一步判断数据传输源是否是识别设备。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该源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223,判断预记录标记是否是0。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预记录标记是0(即接收数据不是从预记录光盘再现的数据),则操作就到达步骤S224,根据列33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列33示于图36。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23的判断结果表明预记录标记不是0(即接收数据是从预记录光盘再现的),则操作就到达步骤S225,根据列34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列34示于图36。
在步骤S224或S225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226,把RMID=非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上。
然后操作就到达步骤S227,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28,读下一个包的数据。此后操作返回步骤S22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27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如果步骤S22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230,进一步判断预记录标记是否是0。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该标记是0(表明再现数据不是从预记录光盘得到的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31,根据列35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列35示于图36。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30的判断结果表明预记录标记不是0(表明再现数据是从预记录光盘得到的),操作就达步骤S232,根据列36把CCI和EMI分别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将它们记录在光盘上。
在步骤S231或S232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233,将RMID=非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上。在步骤S234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35,读下一个包的数据。此后操作返回步骤S230,重复执行后续处理。如果步骤S234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2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29,执行禁止记录该模拟数据的处理。
现在参看图39和40的流程图描述在第四实施例中执行的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首先在步骤S241判断传输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42,进一步判断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即在识别记录数据的情况下),操作就到达步骤S243,根据列37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传送它们。列37示于图41。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42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44,判断是否RMID=非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RMID表示非识别记录(即再现数据是非识别记录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45,根据列38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传送它们。列38示于图41。
如果步骤S244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也不表示非识别记录(即在本实施例中,RMID=预记录光盘被记录在预记录光盘上,所以如果步骤S242和S244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既不表示识别记录也不表示非识别记录,则据此就可知RMID=预记录光盘),操作就到达步骤S246,根据列39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传送它们。
图42表示如何执行步骤S243的处理。如图42所示,为每一个传送数据包形成一个EMID块,按照列37把该EMID块的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然后将其设置在该传送数据包的数据内。与此同时,按照列37把该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然后将其设置在该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把该传送数据包形成一个同步包,然后将其发送。此时,把预记录标记=0设置在该同步包的标题内,然后将其发送。
除在步骤S246把预记录标记设定为1外,在步骤S245或S246也执行同样的处理。
在步骤S243、S245或S246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247,判断是否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读出,操作就到达步骤S248,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24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如果步骤S247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如果步骤S241的判断结果表明传送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49,判断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50,根据列40把CCID更新为CGMS-A,然后将其传送。列40示于图41。
如果步骤S249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51,进一步判断RMID是否表示非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RMID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52,根据列41把CCID更新为CGMS-A,然后将其传送。
如果步骤S25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也不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53,根据列42把CCID更新为CGMS-A,然后将其传送。
在步骤S250、S252或S253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254,把数据变换为模拟数据。在步骤S255判断是否已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读出,操作就到达步骤S256,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249,重复执行后续处理。在步骤S255的判断结果表明全部数据已完全被读出时,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如图41所示,除了没有CCID/EMID=自由复制/复制一次、复制一次/复制一次或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组合外,列37与图11列6(图22列14)相同,列40与图11列7(图22列16)相同,列43与图11列8(图22列18)相同。
列38、41和44分别与图22的列15、17和19相同。
除了当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时把CCI/EMI更新为复制一次/禁止复制外,列39与列6相同。除了当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时把CGMS-A更新为复制一次外,列42与列7相同。此外,列45与列8相同。
图43是表示在第四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261判断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62,根据列43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传送它们。列43示于图41。
如果步骤S26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63,进一步判断RMID是否表示非识别记录。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RMID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64,根据列44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传送它们。
如果步骤S263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65,根据列45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然后传送它们。
在步骤S262、S264或S265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266判断是否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读出,操作就到达步骤S267,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261,重复执行后续处理。如果步骤S266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读出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在步骤S262,如图44所示根据列43把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然后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与此同时,基本上原样地把EMID块的数据内的CCID设定为CCI,然后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内。最后把预记录标记=0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将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进行传送。
除在步骤S265把预记录标记设定为1外,在步骤S264或S265也执行同样的处理。
上述识别记录情形总结如下:设备对CCI和EMI(在模拟输入情况下对CGMS-A)进行判别,在必要时根据图45的表分别将它们更新为CCID和EMID,然后记录它们。此外记录RMID来表示识别记录。
在模拟输入的情况下,当CGMS-A表示复制一次时,将其更新为禁止复制,然后将其作为CCID和EMID进行记录。
非识别记录情形总结如下:设备对EMI进行判别,在必要时根据图45的表将其更新为EMID,然后记录之。记录RMID以表示非识别记录。任何模拟输入数据都不能够被记录。当在识别设备发送的数据内的EMI是复制一次时,将其更新为禁止复制,然后将其作为EMID进行记录。
识别再现情形总结如下:设备对CCID、EMID和RMID进行判别,在必要时把CCID和EMID分别更新为CCI和EMI(或在模拟输出时更新为CGMS-A),然后输出之。在使用表示非识别记录的RMID的更新处理中,当CCID=复制一次和EMID=禁止复制时,就输出CCID=禁止复制和EMID=禁止复制。
非识别再现情形总结如下:设备判别EMID并将其作为EMI进行输出。再现数据不能以模拟数据形式被输出。
预记录光盘情形总结如下:光盘上的CCID准确地表示了对于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由此对预记录光盘的处理可类似于对识别记录光盘的处理。根据相关EMID块所包含在全部CCID值中最严格的CCID值来确定并记录EMID值。以识别记录模式记录RMID。
以下参看图46-53描述第五实施例,该实施例使用了RMID,在预记录光盘的情况下记录了RMID=预记录光盘,在再现模式下只执行识别再现操作。由于这种操作,不必如前面第四实施例那样额外地给传输数据添加预记录标记,就能够解决以上第一和第二个问题。
首先说明预记录光盘上的记录。这种光盘上的记录不是由普通用户而是由版权所有者授权的人来进行的。因此,CCID和EMID值是由版权所有者授权的人来确定的。但是,就RMID值而言,RMID=预记录光盘被记录在与存储了数据和EMID的光盘位置不同的区域内。
图46和47是表示第五实施例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271判断待记录的接收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再在步骤S272判断发送数据的源是否是识别设备。
如果步骤S272的判断结果表明该源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273,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根据列46把相关包的数据所包含的CCI更新为CC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同样,根据列46把存储在同步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7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即是非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274,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根据列47把相关包的数据所包含的CCI更新为CC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同样,根据列47把存储在同步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列46和列47示于图48的表9。
在步骤S273和S274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275,把RMID=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上。在步骤S276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78,读下一个数据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27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276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7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79,执行把接收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的处理。
在步骤S280,给EMID块设定CGMS-A控制范围,根据列48把该数据所包含的CGMS-A更新为CC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由于在模拟数据的情况下没有EMI,所以把CCID作为EMID直接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列48示于图48的表9。
在步骤S280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281,把RMID=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上。在步骤S282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83,读下一个数据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280,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282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图49是表示在第五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291判断待记录的接收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就再在步骤S292判断传送数据的源是否是识别设备。
如果步骤S29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293,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49把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按照列49把在同步包的数据内的CCI更新为CCID。但此时CCID的内容实际上与CCI的相同,如列49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作为CCID而不必进行更新。
如果步骤S29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即是非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294。在这一步骤中,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50把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按照列50把在同步包的数据内的CCI更新为CCID。但此时CCID的内容实际上与CCI的相同,如列50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作为CCID而不必进行更新。
在步骤S293和S294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295,把RMID=非识别记录记录在光盘上。在步骤S296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297,读下一个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29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296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29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298。在步骤S298不记录该模拟数据,结束该非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图50和51是表示在第五实施例中执行的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01判断传送的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就再在步骤S302判断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
如果步骤S302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03。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51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内。还按照列51把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然后把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进行传送。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02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04。在步骤S304进一步判断该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非识别记录。如果步骤S304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05。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52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内。还按照列52把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然后把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进行传送。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04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06。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53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内。还按照列53把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然后把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进行传送。
在步骤S303、S305或S306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307,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308,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0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07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01的判断结果表明传送的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309,进一步判断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
如果步骤S309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10。在这一步骤中,按照列54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在传送的数据内将其设定为CGMS-A。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09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11。在这一步骤中进一步判断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非识别记录。如果步骤S31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12,按照列55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在传送的数据内将其设定为CGMS-A。
如果步骤S31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13,按照列56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在传送的数据内将其设定为CGMS-A。
在步骤S310、S312或S313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314,把传送的数据变换为模拟数据。然后操作到达步骤S315,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316,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09,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15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图53是表示在第五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21判断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
如果步骤S32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22。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57把设置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还按照列57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但此时CCI的内容实际上与CCID的相同,如列57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D作为CCI而不必进行更新。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2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23。在该步骤进一步判断该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非识别记录。如果步骤S323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24。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58把设置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还按照列58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但此时CCI的内容实际上与CCID的相同,如列58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D作为CCI而不必进行更新。
如果步骤S323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非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25,禁止再现预记录光盘,并结束该非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在步骤S322或S324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326,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327,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21,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26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现在参看图54-61描述对预记录光盘只施加CCID=EMID约束的第六实施例。由于这种约束,可以不必把RMID记录在光盘上,于是不管利用识别设备还是利用非识别设备记录和再现光盘都能够进行正确的复制控制。
图54和55是表示在第六实施例中执行的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31判断待记录的接收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就在步骤S332再判断传送数据的源是否是识别设备。
如果步骤S33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333,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59把有关数据包的数据所包含的CCI更新为CC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同样地,按照列59把存储在同步包的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3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即是非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334,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60把有关数据包的数据所包含的CCI更新为CC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同样地,按照列60把存储在同步包的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列59和60示于图56表11。
在步骤S333或S334的处理之后,操作就到达步骤S335,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有一些数据还没有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36,读下一个数据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3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35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3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337,执行把接收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的处理。
在步骤S338给EMID块确定CGMS-A控制范围,按照列61把被包括在该数据内的CGMS-A更新为CC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由于在模拟数据的情形中不存在EMI,所以把CCID作为EMID直接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列61示于图56表11。
在步骤S338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339,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40,读下一个数据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38,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39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图57是表示在第六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51判断待记录的接收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就在步骤S352再判断传送数据的源是否是识别设备。
如果步骤S35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353,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62把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按照列62把在同步包的数据内的CCI更新为CCID。但此时CCID的内容实际上与CCI的相同,如列62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作为CCID而不必进行更新。
如果步骤S35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即是非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354。在这一步骤中,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63把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按照列63把在同步包的数据内的CCI更新为CCID。但此时CCID的内容实际上与CCI的相同,如列63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作为CCID而不必进行更新。
在步骤S353和S354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355,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56,读下一个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5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55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5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块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357。在步骤S357不记录该模拟数据,结束该非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图58和59是表示在第六实施例中执行的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61判断传送的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362,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64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内。还按照列64把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然后把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进行传送。
在步骤S362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363,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364,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6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63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61的判断结果表明传送的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365。在这一步骤中,按照列65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在传送的数据内将其设定为CGMS-A。
在步骤S365的处理之后,操作就到达步骤S366,把传送的数据变换为模拟数据。然后操作就到达步骤S367,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368,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65,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67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图61是表示在第六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81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66把设置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还按照列66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但此时CCI的内容实际上与CCID的相同,如列66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D作为CCI而不必进行更新。
在步骤S381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382,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383,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81,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82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以下参看图62-71描述把EMI和EMID的模式增加为四种的第七实施例。在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的任一实施例中,EMI和EMID的模式是三种:“自由复制”、“复制一次”和“禁止复制”。但在第七实施例中,这些模式被改变为四种:“自由复制”、“复制一次”、“不再允许复制”和“从不允许复制”。“不再允许复制”表示通过记录一次“复制一次”数据而得到的数据,表明了禁止后续的复制。在这种情况下,在记录操作中用“不再允许复制”的EMI取代“复制一次”的EMI。“从不允许复制”表示实际上被禁止复制的数据。
在第七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相一致地预先确定复制控制信息,以便把RMID记录在光盘上。由于这种预先确定,不管利用识别设备还是利用非识别设备记录和再现光盘都能够进行正确的复制控制。此外,还能够不加区分地处理用户记录光盘和预记录光盘。此时预记录光盘被看作是识别记录光盘。
当在第二实施例中把信息记录为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时,不能够区分从原来包含CCI/EMI=复制一次/复制一次的信息的数据获得的曾被非识别记录的数据(“复制禁止”数据)和包含来自预记录光盘开头的这种组合的信息的预记录数据(“复制一次”数据)。于是包含CCID/EMID=复制一次/禁止复制的信息的数据都被作为“复制禁止”数据来处理。但在把EMI和EMID的模式增加为四种的第七实施例中,当以非识别记录复制一次包含CCI/EMI=复制一次/复制一次的数据时,这种信息的组合被记录为CCID/EMID=复制一次/不再允许复制,但这种信息的组合在任何预记录光盘上被记录为CCID/EMID=复制一次/从不允许复制。于是这两种数据被区分开来,实现了更精确的复制产生管理。
图62和63是表示在第七实施例中执行的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91判断待记录的接收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392,进一步判断发送数据的源是否是识别设备。
如果步骤S392的判断结果表明该源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393,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根据列67或72把相关包的数据所包含的CCI更新为CC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同样,根据列67或72把存储在同步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9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即是非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394,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根据列68或73把相关包的数据所包含的CCI更新为CC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同样,根据列68或73把存储在同步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列67和68示于图64表13-1。列72和73示于图65表13-2。表13-1表示把CCI和CCID设定为“自由复制”、“复制一次”和“禁止复制”三种类型的例子;而表13-2表示把CCI和CCID设定为“自由复制”、“复制一次”、“不再允许复制”和“从不允许复制”四种类型的另一例子。
在步骤S393和S394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395,把RMID=识别记录的信息记录在光盘上。在步骤S396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397,读下一个数据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9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396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39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398,执行把接收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的处理。
在步骤S399,给EMID块设定CGMS-A控制范围,根据列69或74把该数据所包含的CGMS-A更新为CCID,然后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数据内。由于在模拟数据的情况下没有EMI,所以把CCID作为EMID直接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列69示于图64表13-1。列74示于图65表13-2。
在步骤S399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400,把RMID=识别记录的信息记录在光盘上。在步骤S401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未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402,读下一个数据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399,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401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图66是表示在第七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记录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411判断待记录的接收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就再在步骤S412判断传送数据的源是否是识别设备。
如果步骤S41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是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413,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70或75把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按照列70或75把在同步包的数据内的CCI更新为CCID。但此时CCID的内容实际上与CCI的相同,如列70和75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作为CCID而不必进行更新。
如果步骤S412的判断结果表明源不是识别设备(即是非识别设备),操作就到达步骤S414。在这一步骤中,为每一个同步包产生一个EMID块,按照列71或76把包标题内的EMI更新为EMID并将其记录在EMID块的标题内。按照列71或76把在同步包的数据内的CCI更新为CCID。但此时CCID的内容实际上与CCI的相同,如列71或76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作为CCID而不必进行更新。
在步骤S413和S414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415,把RMID=非识别记录的信息记录在光盘上。在步骤S416判断是否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417,读下一个包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41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416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记录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411的判断结果表明接收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418。在步骤S418不记录该模拟数据,结束该非识别记录例行程序。
图67和68是表示在第七实施例中执行的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421判断传送的数据是否是数字数据。如果是数字数据,就再在步骤S422判断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
如果步骤S422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423。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77或83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内。还按照列77或83把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然后把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进行传送。
如果步骤S422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424。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78或84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数据内。还按照列78或84把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然后把该数据包作为同步包进行传送。
列77和82示于表14-1,该表表示把CCI和CCID设定为“自由复制”、“复制一次”和“禁止复制”三种类型的例子。列83和88示于表14-2,该表表示把CCI和CCID设定为“自由复制”、“复制一次”、“不再允许复制”和“从不允许复制”四种类型的另一例子。
在步骤S423或S424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425,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426,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422,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425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421的判断结果表明传送的数据不是数字数据(即是模拟数据),操作就到达步骤S427。在这一步骤中判断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
如果步骤S427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428。在这一步骤中按照列79或85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在传送的数据内将其设定为CGMS-A。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427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429。在这一步骤中按照列80或86把在EMID块数据内的CCID更新为CCI并在传送的数据内将其设定为CGMS-A。
在步骤S428或S429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430,把传送的数据变换为模拟数据。然后操作到达步骤S431,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432,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427,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431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图71是表示在第七实施例中执行的非识别再现的处理例行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441判断EMID块内的RMID是否表示识别记录。
如果步骤S44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442。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81或87把设置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还按照列81或87把EMID块数据所包含的CCID更新为CCI。但此时CCI的内容实际上与CCID的相同,如列81或87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D作为CCI而不必进行更新。
与此同时,如果步骤S441的判断结果表明RMID不表示识别记录,操作就到达步骤S443。在这一步骤中,在传送数据包内构造一个EMID块,按照列82或88把设置在EMID块标题内的EMID更新为EMI并将其设置在传送数据包的标题内。还按照列82或88把EMID块数据所包含的CCID更新为CCI。但此时CCI的内容实际上与CCID的相同,如列82或88所示。因此可直接把CCID作为CCI而不必进行更新。
在步骤S442或S443的处理之后,操作到达步骤S444,判断是否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如果该判断的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数据没有被再现,操作就到达步骤S445,读下一个EMID块的数据。然后操作返回步骤S441,重复执行后续处理。
如果步骤S444的判断结果表明已完全再现了全部数据,就结束该非识别再现例行程序。
虽然以上对照在通过1394串行总线相互连接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示范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当然也适用于其它的通信***。
就用来向用户提供执行上述处理的计算机程序的供给媒体而言,可以采用诸如网络或卫星这样的通信媒体,还可以采用诸如磁盘、CD-ROM或固态存储器这样的记录介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信息记录方法和供给媒体,判断发射器是第一设备还是第二设备,根据该判断的结果更新复制控制信息,于是能够更精确地实现对复制控制信息的增强管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再现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供给媒体,判断接收数据是以第一记录模式还是以第二记录模式进行记录的,根据该判断的结果更新复制控制信息,于是能够更精确地实现对复制控制信息的增强管理。
虽然以上参看本发明的一些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认识到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不违背本发明的精髓,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作出各种变动和改进。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将只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Claims (12)

1.把发射器发送的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发射器发送的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
判断装置,判断所述发射器是能够识别该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还是不能够识别该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
存储装置,当所述发射器是第一设备时,存储用于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更新信息,或当发射器是第二设备时,存储用于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更新信息;
记录装置,在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内的第一或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所述判断装置得出的判断结果,更新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记录信息所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然后把包含该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2.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记录装置还把表示记录信息是按照第一记录方式还是按照第二记录方式进行记录的方式标记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其中当所述发射器是第一设备时,执行所述第一记录方式;在所述发射器是第二设备时,执行第二记录方式。
3.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设备,还包括记录介质判定装置,判断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记录信息是否是从包含该记录信息的在预记录状态下形成的记录介质再现的信息。
4.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包含表示所述记录信息是按照第三记录方式记录的预记录方式标记,其中当所述发射器是CGMS-A设备时,执行第三记录方式。
5.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更新信息和第二更新信息在按照预先记录记录信息的状态形成的记录介质中受到预定的约束。
6.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复制控制信息分成四种类型。
7.在信息记录设备中执行的、把发射器发送的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发射器发送的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
判断所述发射器是能够识别该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还是不能够识别该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
在用于当所述发射器是第一设备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更新信息或用于当所述发射器是第二设备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在所述判断步骤得出的判断结果,更新在所述接收步骤接收的记录信息所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以及
把包含该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8.再现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信息的信息再现设备,包括:
再现装置,从所述记录介质再现信息;
判断装置,判断所述再现装置再现的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信息是由能够识别该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按照第一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还是由不能够识别该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按照第二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
存储装置,至少存储了第一更新信息或第二更新信息,在再现信息是按所述第一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时,用该第一更新信息更新该复制控制信息,在再现信息是按所述第二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时,用该第二更新信息更新该复制控制信息;以及
输出装置,在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的第一或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所述判断装置得出的判断结果,更新所述再现装置再现的信息所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然后输出包含该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再现信息。
9.权利要求8的信息再现设备,其中所述判断装置响应判断结果,控制由所述再现装置执行的记录介质的再现。
10.权利要求8的信息再现设备,其中所述存储装置除了存储所述第一和第二更新信息外,还存储与第三记录方式对应的第三更新信息,其中第三记录方式是在发射器是CGMS-A设备的情况下执行的记录方式;所述输出装置在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内的第一、第二或第三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所述判定装置得出的判定结果,更新所述再现装置再现的信息所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
11.权利要求8的信息再现设备,其中所述输出装置还输出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在已预先记录了所述记录信息的状态下形成的记录介质的预记录标记。
12.在信息再现设备中执行的、再现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信息的信息再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记录介质再现包括复制控制信息的信息;
判断在所述再现步骤再现的信息是由能够识别该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设备按照第一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还是由不能够识别该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设备按照第二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
在用于当所述发射器是第一设备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一更新信息或用于当所述发射器是第二设备时更新复制控制信息的第二更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在所述判断步骤得出的判断结果,更新在所述再现步骤再现的信息所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然后输出包含该被更新的复制控制信息的再现信息。
CNB991076532A 1998-02-18 1999-02-12 信息记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25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69798 1998-02-18
JP035697/1998 1998-02-18
JP035697/98 1998-02-18
JP123223/1998 1998-05-06
JP123223/98 1998-05-06
JP12322398A JP4106740B2 (ja) 1998-02-18 1998-05-06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1076A CN1241076A (zh) 2000-01-12
CN1152509C true CN1152509C (zh) 2004-06-02

Family

ID=26374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765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2509C (zh) 1998-02-18 1999-02-12 信息记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26146B1 (zh)
EP (2) EP0938091B1 (zh)
JP (1) JP4106740B2 (zh)
KR (1) KR100549972B1 (zh)
CN (1) CN1152509C (zh)
DE (1) DE69925654T2 (zh)
TW (1) TW418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0737B2 (ja) * 1998-04-14 2007-03-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ジタル映像信号または音声信号の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JP3537683B2 (ja) * 1998-11-02 2004-06-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156678A (ja) * 1998-11-19 2000-06-06 Sony Corp 信号処理回路
JP4238410B2 (ja) * 1999-04-09 2009-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3916804B2 (ja) * 1999-07-06 2007-05-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の記録媒体及びその再生装置
JP2001066986A (ja) * 1999-08-26 2001-03-16 Sony Corp 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
JP2001320363A (ja) * 2000-05-10 2001-11-1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著作権保護方法、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JP2001351319A (ja) * 2000-06-06 2001-12-2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著作権保護方法、再生方法、再生装置、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6928040B2 (en) * 2000-06-14 2005-08-09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Identifying copy protected optical compact discs
JP4254031B2 (ja) * 2000-08-21 2009-04-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携帯端末、管理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269501B2 (ja) * 2000-09-07 2009-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提供媒体
JP3918429B2 (ja) * 2000-12-15 2007-05-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ジタル信号記録方法、デジタル信号再生方法、デ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デ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CA2775666A1 (en) * 2001-03-08 2002-09-26 Sony Corporation Data recorder
JP4649797B2 (ja) * 2001-08-09 2011-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934923B2 (ja) * 2001-08-09 2012-05-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3224556A (ja) * 2002-01-28 2003-08-08 Toshiba Corp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TWI244645B (en) 2002-01-28 2005-12-01 Sony Corp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program storage medium
CN100514472C (zh) * 2002-03-25 2009-07-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读取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EP1564641B1 (en) 2002-11-20 2018-09-19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system and method,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repro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WO2004072790A2 (en) * 2003-02-07 2004-08-26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sser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ights information in an analog video signal
KR100608573B1 (ko) * 2003-05-20 2006-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복제방지 장치와 시스템 및 복제방지 방법
JPWO2004109665A1 (ja) * 2003-06-03 2006-07-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システ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7426273B2 (en) 2003-06-04 2008-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dio/video stream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py protection
MXPA05012986A (es) * 2003-06-04 2006-03-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stema y metodo de procesamiento de flujo de audio/video para proteccion de copia de datos.
JP2005063483A (ja) * 2003-08-12 2005-03-1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再生プログラム
KR20050045196A (ko) * 2003-11-10 2005-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Av 스트림 복사 방법, 장치 및 av 컨텐츠 복사 방법
JP2005190350A (ja) * 2003-12-26 2005-07-14 Toshiba Corp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送信方法
KR20050078473A (ko) * 2004-02-02 2005-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 데이터의 복사 제어 정보 갱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601671B1 (ko) * 2004-04-13 200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사 금지된 콘텐츠의 예약 녹화 방법
KR100644622B1 (ko) * 2004-08-13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4706278B2 (ja) * 2005-02-24 2011-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再生端末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110489A (ja) * 2005-10-14 2007-04-26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097757A (ja) * 2006-10-13 2008-04-24 Toshiba Corp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JP5338879B2 (ja) * 2011-09-27 2013-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4840B2 (ja) * 1988-03-08 1994-08-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DE3806414C2 (de) * 1988-02-29 1996-05-23 Thomson Brandt Gmbh Verfahren für einen Kopierschutz bei Recordern
JPH0727715B2 (ja) * 1989-11-24 1995-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オーディオインターフェイス信号中継装置
US5315448A (en) * 1993-03-18 1994-05-24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Copy protection for hybrid digital video tape recording and unprotected source material
JP3500671B2 (ja) * 1993-10-08 2004-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画像信号の記録及び/又は再生方法、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3321972B2 (ja) * 1994-02-15 2002-09-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装置
JP3329063B2 (ja) * 1994-03-29 2002-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KR0136458B1 (ko) 1994-12-08 1998-05-15 구자홍 디지탈 자기 기록재생 시스템의 복사 방지장치
JPH0998375A (ja) 1995-09-29 1997-04-08 Sony Corp デジタル画像信号の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KR100200879B1 (ko) * 1996-01-31 1999-06-15 윤종용 티오씨가 없는 씨디 재생 제어 방법
TW346571B (en) * 1996-02-06 1998-1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ata reception apparatus,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data reception method
JPH09245438A (ja) 1996-03-12 1997-09-19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その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WO1998002881A1 (fr) * 1996-07-15 1998-01-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eil comportant une interface numerique, systeme de reseau mettant en oeuvre cet appareil et procede de protection contre la copie
US6223285B1 (en) * 1997-10-24 2001-04-24 Sony Corporation Of Jap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using an encryption mode indic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38091B1 (en) 2005-06-08
EP1592010A1 (en) 2005-11-02
KR100549972B1 (ko) 2006-02-08
EP0938091A3 (en) 1999-10-20
EP0938091A2 (en) 1999-08-25
JP4106740B2 (ja) 2008-06-25
KR19990072630A (ko) 1999-09-27
DE69925654T2 (de) 2006-03-23
DE69925654D1 (de) 2005-07-14
JPH11306677A (ja) 1999-11-05
US6526146B1 (en) 2003-02-25
TW418579B (en) 2001-01-11
CN1241076A (zh) 2000-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509C (zh) 信息记录***
CN1150544C (zh) 输出装置、输出方法、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装置、再现方法
CN1303599C (zh) 高速缓存设备
CN1310462C (zh) 通过对数据加密来保护数据的数据保护***
CN1160955C (zh) 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293719C (zh) 记录装置和方法、译码装置和方法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CN1208729C (zh) 记录/再现设备、数据移动方法和数据删除方法
CN1735939A (zh) 内容发布***、记录设备和方法、重放设备和方法及程序
CN1396568A (zh) 数字作品保护***、记录媒体装置、发送装置和重放装置
CN1767036A (zh) 信息管理方法、信息播放装置和信息管理装置
CN1681306A (zh)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596533A (zh) 内容使用***
CN1617152A (zh) 内容共享***;内容处理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及内容共享方法
CN1930625A (zh) 内容播放设备
CN1841997A (zh) 信息处理分布***、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分布方法
CN1825455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记录介质制造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1053200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存储媒体、内容管理***、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1044492A (zh) 内容再现设备和内容再现方法
CN1848128A (zh) 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886734A (zh) 认证***
CN1856069A (zh) 通信***、记录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894699A (zh) 内容使用控制设备、记录设备、再现设备、记录介质和内容使用控制方法
CN1168054A (zh) 适用于防止著作物的不正当复制的数据接收装置
CN1681287A (zh) 数字照相机、像簿管理方法、像簿管理程序产品、以及像簿管理程序传送介质
CN1848271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