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0131B - 驾驶室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驾驶室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0131B
CN115210131B CN202180017246.8A CN202180017246A CN115210131B CN 115210131 B CN115210131 B CN 115210131B CN 202180017246 A CN202180017246 A CN 202180017246A CN 115210131 B CN115210131 B CN 115210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rtion
mount
reinforcing
cab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72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0131A (zh
Inventor
西山幸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10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0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 B62D33/067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til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8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comprising adjustable means
    • B62D33/1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comprising adjustable means comprising means for the suspension of the superstructure on th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被固定于车身框架的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20)分别具有:安装件上板部(22),其从下方支承驾驶室的前部;安装件内侧板部(23),其从安装件上板部(22)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下方延伸;以及安装件外侧板部(24),其从安装件上板部(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向下方延伸。左右的安装件加强部件(21)分别具有:加强上板部(25),其从上方重叠于安装件上板部(22),被夹在驾驶室悬架与安装件上板部(22)之间;加强内侧板部(26),其从加强上板部(25)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下方弯曲延伸,以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内侧板部(23)相对;以及加强外侧板部(27),其从加强上板部(25)的车宽方向外端缘向下方弯曲延伸,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外侧板部(24)相对。

Description

驾驶室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驾驶室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驾驶室安装结构,其具备被安装于底盘框架的上部,从下方支承驾驶室的前端部的前安装部。前安装部构成为包括下支架、上支架、连接臂以及空气悬架。下支架被固定于侧梁,上支架被固定于驾驶室框架。连接臂被配设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连接臂的前方部位可转动地连结于下支架的上部,连接臂的后方部位可转动地连结于上支架的下部。
空气悬架缓冲从底盘框架经由前安装部传递给驾驶室的车辆的振动。空气悬架的上端部被固定于上支架的下表面,空气悬架的下端部被固定于连接臂的前方部位的上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8-243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驾驶室安装结构中,若因高顶化等导致驾驶室的重量增大,从驾驶室输入到连接臂的前方部位的上表面(驾驶室前支承部的上表面)中的荷重增大,则驾驶室前支承部中发生变形或破损等,可能无法确保驾驶室的支承刚性。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驾驶室的支承刚性的驾驶室安装结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驾驶室安装结构具备: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其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两侧被固定于车身框架;以及左右的安装件加强部件,其分别被固定于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分别具有:安装件上板部,其介由驾驶室悬架从下方支承驾驶室的前部;安装件内侧板部,其从安装件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下方延伸;以及安装件外侧板部,其从安装件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缘向下方延伸。左右的安装件加强部件分别具有:加强上板部,其从上方重叠于安装件上板部,被夹在驾驶室悬架与安装件上板部之间;加强内侧板部,请从加强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下方弯曲延伸,以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内侧板部相对;以及加强外侧板部,其从加强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外端缘向下方弯曲延伸,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外侧板部相对。
在上述结构中,加强上板部从上方重叠于安装件上板部,因此安装件上板部的板厚因加强上板部而实质性地增大。加强内侧板部和加强外侧板部分别从加强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缘和车宽方向外端缘弯曲,因此加强上板部的面刚性增大。加强内侧板部以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内侧板部相对,加强外侧板部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外侧板部相对,因此在从驾驶室输入扭曲荷重的情况下,加强内侧板部抵接于安装件内侧板部,传递荷重,及/或加强外侧板部抵接于安装件外侧板部,传递荷重,减轻从加强上板部输入到安装件上板部的荷重。因此,能够通过安装件加强部件有效地加强驾驶室前支承部,能够确保驾驶室的支承刚性。
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是第一方案的驾驶室安装结构,加强上板部、加强内侧板部和加强外侧板部分别被固定于安装件上板部、安装件内侧板部和安装件外侧板部。
在上述结构中,安装件加强部件的各板部被固定于驾驶室前支承部的各板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驾驶室的支承刚性。
本公开的第三方案是第一或第二方案的驾驶室安装结构,具备在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件。连结部件通过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分别被固定于左右的安装件加强部件的加强内侧板部,从而连结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连结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的连结部件抑制驾驶室的扭曲。来自连结部件的荷重不会直接输入到驾驶室前支承部,而是经由安装件加强部件向驾驶室前支承部输入,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驾驶室的支承刚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驾驶室安装结构,能够确保驾驶室的支承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驾驶室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驾驶室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从前面观察驾驶室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驾驶室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驾驶室前支承部及安装件加强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上面观察安装件加强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安装件加强部件的侧视图。
图8是从前面观察安装件加强部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图中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方向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表示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此外,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表示驾驶室5没有倾斜的非倾斜状态(通常状态)下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是驾驶室5大致位于比引擎(省略图示)更靠前方处的平头型的车辆,如图1~图3所示,具备车身框架(底盘框架)2、驾驶室5、驾驶室前安装部6、以及驾驶室后安装部(省略图示)。驾驶室前安装部6分别被配置在车辆1的前端下部的左右两侧,右侧与左侧相同地构成,因此在下文中针对一个(左侧)的驾驶室前安装部6进行说明,适当省略另一个(右侧)的说明。
车身框架2是梯子式框架,具有左右一对侧梁3(图1~图3中仅图示出左侧)、以及多个横梁4(图1~图3中仅图示出最前端的前横梁)。左右的侧梁3在车宽方向两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各横梁4沿车宽方向延伸,连结左右的侧梁3。驾驶室5被配置在车身框架2的前部上方。
驾驶室5的前部经由驾驶室前安装部6被车身框架2弹性支承。驾驶室前安装部6构成为包括下支架10、上支架11、连接臂12、空气悬架(驾驶室悬架)13、以及减震器14,被安装于车身框架2的前端上部。
下支架10一体地具有:通过多个螺栓15固定于侧梁3的下支架下部10L;以及从下支架下部10L向侧梁3的上方延伸的下支架上部10U。上支架11一体地具有:通过多个螺栓(省略图示)固定于驾驶室5的下端部的上支架上部11U;以及从上支架上部11U的后端部向驾驶室5的下方延伸的上支架下部11L。上支架下部11L的下端部位于下支架上部10U的上端部的后方。
连接臂12在下支架上部10U的上端部与上支架下部11L的下端部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臂12的前端部通过连接销等连结部16而旋转自如地连结于下支架上部10U的上端部。倾斜时的驾驶室5以连结部16为旋转轴倾斜移动。连接臂12的后端部通过连接销等连结部17而旋转自如地连结于上支架下部11L的下端部。
空气悬架13能够沿上下方向伸缩地配设在上支架上部11U与下支架上部10U之间,减震器14能够沿上下方向伸缩地配设在上支架上部11U与连接臂12的前端部之间,空气悬架13及减震器14缓冲从车身框架2经由驾驶室前安装部6传递给驾驶室2的车辆1的振动。空气悬架13的上端部被固定于上支架上部11U的前端部的下表面,空气悬架13的下端部被固定于连接臂12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减震器14的上端部被固定于上支架上部11U的前端部的侧面,减震器14的下端部经由减震器下支架18可旋转地支承于连接臂12的前端部的侧面。
驾驶室5的后部经由驾驶室后安装部弹性支承于车身框架2,并且通过驾驶室锁定机构(省略图示)相对于车身框架2能够解除地锁定。当解除驾驶室锁定机构的锁定时,驾驶室5以连结部16为中心向上方倾斜自如。
如图1~图4所示,左右的连接臂12的前端部构成在车辆1的车宽方向的两侧被固定于车身框架2的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20,在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20上,分别固定有安装件加强部件21(参照图4)。
如图1~图8所示,驾驶室前支承部20是向下方开口的U形截面,一体地具有安装件上板部22、安装件内侧板部23和安装件外侧板部24。安装件上板部22经由空气悬架13从下方支承驾驶室5的前部。安装件内侧板部23从安装件上板部22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下方延伸。安装件外侧板部24从安装件上板部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向下方延伸,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安装件内侧板部23相对。下支架上部10U的上端部从下方***到安装件内侧板部23与安装件外侧板部24之间,经由连结部16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安装件内侧板部23及安装件外侧板部24。
安装件加强部件21是向下方开口的U形截面,一体地具有加强上板部25、加强内侧板部26和加强外侧板部27。
加强上板部25从上方重叠于安装件上板部22,在加强上板部25及安装件上板部22上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螺栓插通孔29。通过将从空气悬架13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螺栓轴(省略图示)从上方穿过螺栓插通孔29,并从安装件上板部22的下方将螺母(省略图示)螺合紧固于螺栓轴,从而空气悬架13的下端部紧固固定于加强上板部25及安装件上板部22,加强上板部25并夹在空气悬架13的下端部与安装件上板部22之间。
加强内侧板部26从加强上板部25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下方弯曲延伸,以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内侧板部23相对,接近或接触于安装件内侧板部23的车宽方向内侧面。加强外侧板部27从加强上板部25的车宽方向外端缘向下方弯曲延伸,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外侧板部24相对,接近或接触安装件外侧板部24的车宽方向外侧面。
加强上板部25、加强内侧板部26和加强外侧板部27分别被焊接固定于安装件上板部22、安装件内侧板部23和安装件外侧板部24。加强上板部25到加强内侧板部26的下端的距离(加强内侧板部26的上下长度)长于加强上板部25至加强外侧板部27的下端的距离(加强外侧板部27的上下长度),加强内侧板部26相比于加强外侧板部27在上下方向更广的范围中与驾驶室前支承部20相对。减震器下支架18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不与加强外侧板部27相对的安装件外侧板部24的下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面。
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20由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圆管状的扭矩管(连结部件)28连结。扭矩管28的左右的端部被分别焊接固定于左右的安装件加强部件21的加强内侧板部26的侧面(车宽方向内侧面)。此外,扭矩管28并不限定于圆管状,而是可以为其他形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加强上板部25从上方重叠于安装件上板部22,因此安装件上板部22的板厚通过加强上板部25实质性地增大。加强内侧板部26和加强外侧板部27分别从加强上板部25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和车宽方向外端缘弯曲,因此通过该弯曲部分(角部)而使加强上板部25的面刚性增大。加强内侧板部26以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内侧板部23相对,加强外侧板部27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与安装件外侧板部24相对,因此,在车辆1行驶时扭曲荷重从驾驶室5输入时,加强内侧板部26抵接于安装件内侧板部23并传递荷重,及/或加强外侧板部27抵接于安装件外侧板部24并传递荷重,减轻从加强上板部25向安装件上板部22输入的荷重。因此,能够通过安装件加强部件21有效地加强驾驶室前支承部20,能够确保驾驶室5的支承刚性。
安装件加强部件21的各板部25、26、27被固定于驾驶室前支承部20的各板部22、23、24,因此能够将安装件加强部件21坚固地固定于驾驶室前支承部20,能够进一步提高驾驶室5的支承刚性。
此外,通过连结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20的扭矩管28抑制驾驶室5的扭曲。来自扭矩管28的荷重不会直接输入到驾驶室前支承部20,而是经由安装件加强部件21向驾驶室前支承部20输入,因此能够减轻驾驶室前支承部20的荷重负担,能够进一步提高驾驶室5的支承刚性。
以上,针对本公开,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当然能够适当变更。即,无需说明的是,根据该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获得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应用技术等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中。
本申请基于2020年2月28日提交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20-033659),其内容作为参照引用至此。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在经由驾驶室悬架从下方支承驾驶室的前部的车辆中。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
2 车身框架
3 侧梁
4 横梁
5 驾驶室
6 驾驶室前安装部
10 下支架
10U 下支架上部
10L 下支架下部
11 上支架
11U 上支架上部
11L 上支架下部
12 连接臂
13 空气悬架(驾驶室悬架)
14 减震器
15 螺栓
16、17 连结部
18 减震器下支架
20 驾驶室前支承部
21 安装件加强部件
22 安装件上板部
23 安装件内侧板部
24 安装件外侧板部
25 加强上板部
26 加强内侧板部
27 加强外侧板部
28 扭矩管(连结部件)
29 螺栓插通孔

Claims (3)

1.一种车辆的驾驶室安装结构,具备:
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其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两侧被固定于车身框架;
连结部件,其在所述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
左右的安装件加强部件,其分别被固定于所述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
所述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分别具有:安装件上板部,其介由驾驶室悬架从下方支承驾驶室的前部;安装件内侧板部,其从所述安装件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下方延伸;以及安装件外侧板部,其从所述安装件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缘向下方延伸,
所述左右的安装件加强部件分别为U形截面,一体地具有:加强上板部,其从上方重叠于所述安装件上板部,被夹在所述驾驶室悬架与所述安装件上板部之间;加强内侧板部,其从所述加强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下方弯曲延伸,以从车宽方向内侧重叠的方式与所述安装件内侧板部相对;以及加强外侧板部,其从所述加强上板部的车宽方向外端缘向下方弯曲延伸,以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的方式与所述安装件外侧板部相对,
从所述加强上板部到所述加强内侧板部的下端为止的距离即所述加强内侧板部的上下长度比从所述加强上板部到所述加强外侧板部的下端为止的距离即加强外侧板部的上下长度更长,
所述连结部件通过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分别被固定于所述左右的安装件加强部件的所述加强内侧板部,从而将所述左右的驾驶室前支承部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驾驶室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上板部、所述加强内侧板部和所述加强外侧板部分别被固定于所述安装件上板部、所述安装件内侧板部和所述安装件外侧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驾驶室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被配置在比所述加强外侧板部的下端靠下方处并不与所述加强外侧板部相对的所述安装件外侧板部的下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面上,支承减震器的下端部,所述减震器介于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车身框架之间并缓冲从所述车身框架向所述驾驶室传递的振动。
CN202180017246.8A 2020-02-28 2021-02-22 驾驶室安装结构 Active CN1152101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3659 2020-02-28
JP2020033659A JP7240641B2 (ja) 2020-02-28 2020-02-28 キャブマウント構造
PCT/JP2021/006524 WO2021172241A1 (ja) 2020-02-28 2021-02-22 キャブマウン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0131A CN115210131A (zh) 2022-10-18
CN115210131B true CN115210131B (zh) 2023-11-17

Family

ID=77489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7246.8A Active CN115210131B (zh) 2020-02-28 2021-02-22 驾驶室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40641B2 (zh)
CN (1) CN115210131B (zh)
WO (1) WO202117224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7473A (ja) * 1989-01-27 1990-08-06 Hino Motors Ltd キャブのピッチング抑制機構
JP2002264847A (ja) * 2001-03-08 2002-09-1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キャブオーバー型車のフロアメンバ構造
JP2004291840A (ja) * 2003-03-27 2004-10-21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キャブ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1541621A (zh) * 2006-11-27 2009-09-23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平头式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8430858A (zh) * 2015-12-25 2018-08-21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下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280U (ja) * 1984-07-17 1986-02-1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トラツクキヤブの横揺れ防止装置
JP2579680Y2 (ja) * 1992-09-28 1998-08-27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キャブのティルト安定装置
JPH06107240A (ja) * 1992-09-30 1994-04-1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キャブマウント構造
JP2009023371A (ja) * 2007-07-17 2009-02-05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キャブマウント用ラバーブッシュ
JP6350899B2 (ja) * 2014-04-11 2018-07-0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キャブオーバー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6751618B2 (ja) * 2016-08-05 2020-09-09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キャブ用連結構造
JP2018179045A (ja) * 2017-04-05 2018-11-15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ッシュ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7473A (ja) * 1989-01-27 1990-08-06 Hino Motors Ltd キャブのピッチング抑制機構
JP2002264847A (ja) * 2001-03-08 2002-09-1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キャブオーバー型車のフロアメンバ構造
JP2004291840A (ja) * 2003-03-27 2004-10-21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キャブ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1541621A (zh) * 2006-11-27 2009-09-23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平头式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8430858A (zh) * 2015-12-25 2018-08-21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下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40641B2 (ja) 2023-03-16
CN115210131A (zh) 2022-10-18
JP2021133885A (ja) 2021-09-13
WO2021172241A1 (ja)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5313B2 (en) Suspension sub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US8419061B2 (en) Tractor
KR20100134129A (ko) 차량 서스펜션 아암
KR101338966B1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
CN115210131B (zh) 驾驶室安装结构
KR100344336B1 (ko) 차량의 서브 프레임 구조
JP466225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KR102359712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KR100821783B1 (ko) 차량용 서브 프레임
JP4324262B2 (ja) 自動車用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KR101816312B1 (ko) 비틀림 강성이 향상된 ctba
JP4691854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の車体側端部の取付構造
KR100411490B1 (ko) 트레일링 암 고정부
JP7263912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JP726391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WO2022113541A1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WO2023189864A1 (ja) ドディオン式懸架装置
CN113247098B (zh) 车体
CN116133935A (zh) 车辆的支承结构
JP2006248243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の取付構造
JPH077264Y2 (ja) ラテラルロッドブラケットの補強構造
JP2558116Y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構造
KR100369126B1 (ko) 차량의 프론트 로워암 장착 어셈블리
JP2802001B2 (ja) フロントローダのフレーム構造
KR0134097Y1 (ko) 자동차 토션빔 엑슬에의 스핀들 취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